幣圈史蒂芬
A. 反向比特幣ETF問世,無需保證金即可做空
是的,近期幣圈熱點頗多,coinbase上市、BNB、狗狗幣暴漲等因素,讓一則頗有價值的信息被湮沒:全球首隻反向比特幣ETF已在多倫多交易所上市,這將為投資者提供一種無需使用保證金賬戶或做空期貨就能做空比特幣的方式。
Horizons ETF宣布推出BetaPro比特幣ETF(代碼為HBIT)和BetaPro反向比特幣ETF(代碼為BITI)。這些ETF於4月15日在多倫多證券交易所(TSX)上市。HBIT和BITI分別對Horizons比特幣月滾動期貨指數(Bitcoin Front Month Rolling Futures Index)提供多頭和反向敞口。BITI是全球首隻提供反向比特幣期貨敞口的ETF。
Horizons ETF首席執行官史蒂芬·霍金斯(Steve Hawkins)的聲明顯示,其推出的反向比特幣ETF允許投資者建立比特幣期貨的空頭頭寸;同期上市的姊妹產品BetaPro比特幣ETF(代碼為HBIT)則將收取1.00%的費用,並跟蹤比特幣期貨。
這意味著,購買HBIT和BITI就像通過經紀商購買股票和其它ETF一樣簡單,它不需要投資者開立單獨的加密貨幣賬戶。此外,BITI將為投資者提供一種無需使用保證金賬戶或做空期貨就能做空比特幣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3年以來,美國證交會一直以防止操縱和犯罪行為為由,拒絕了所有比特幣ETF的申請。而加拿大的監管機構對於追蹤比特幣和SPAC的ETF的審批則要比美國寬松得多。不到兩個月前,北美首隻比特幣ETF在多倫多上市,資產規模已經達到10億美元,約合12.5億加元。
與此同時,美國標准比特幣ETF的申請也在不斷增加,目前至少有八家公司參與了競標,其中包括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 Inc.)和銀河數字資本管理公司(Galaxy Digital Holdings Ltd.)。最先獲得批準的公司可能會面臨巨大的需求,這促使發行方繼續提交申請。
(1)幣圈史蒂芬擴展閱讀
比特幣暴跌8000美元:
4月18日上午11:00左右,近期持續走牛的比特幣閃崩,一小時內暴跌近8000美元。上演崩盤式行情:
10:18分:比特幣跌破59000美元/枚,為4月11日以來首次。
11:20分:比特幣持續下行,跌破58000美元/枚。
11:22分:比特幣跌破55000美元/枚,日內跌超8%;以太坊跌至2150美元/枚下方,瑞波幣跌超13%,報1.34美元/枚。
11:36分:比特幣跌破52000美元/枚,日內跌幅超15%。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比特幣在突破60000美元後曾持續走強,4月13日比特幣一度突破64000美元關口,最高達到64778美元,此後,比特幣又連續幾天回落。
B. 元宇宙概念是什麼意思通俗解釋元宇宙概念
相信大家在今年都有聽說過元宇宙這一概念,為什麼在今年這一概念又被炒作了起來呢,其實這都是因為區塊鏈與NFT的出圈導致的,元宇宙要打造的是一個與現實世界不同,完全虛擬的世界,既然要打造這樣一個虛擬的世界,那麼首先要解決的肯定是信任的問題,而區塊鏈技術的存在就能夠解決這一根本性的問題,NFT的獨一無二的屬性又可以為大家打造獨一無二的身份,這二者就是構成整個元宇宙的技術基礎。那麼究竟元宇宙概念是什麼意思?下面就讓幣圈子小編為大家通俗解釋元宇宙概念。
元宇宙概念是什麼意思?
Metaverse是一個集體虛擬共享空間,由幾乎增強的物理現實和物理持久虛擬空間的融合創建,包括所有虛擬世界、增強現實和互聯網的總和。元宇宙一詞由前綴元(意思是超越)和莖宇宙(來自宇宙的回形)組成:這個詞通常用來描述互聯網未來迭代的概念,由持久、共享、3D虛擬空間組成,這些虛擬空間與感知到的虛擬宇宙相連。
這個詞是在尼爾斯蒂芬森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中創造的,作為化身,人類在一個利用真實世界隱喻的三維空間中相互交流和軟體代理。斯蒂芬森用這個詞來形容一個基於虛擬現實的互聯網繼承者。類似元宇宙的概念早在1981年就出現在小說《真名》中,在網路朋克小說流派中以各種名字出現。史蒂芬森在《雪崩》的後言中說,在完成這部小說後,他了解到了《人居》,這是一部類似於元宇宙的早期MMORPG。
這個概念在另一個術語網路空間中出名,它首次出現在威廉吉布森的短篇小說《燃燒的鉻》中(Omni,1982年7月),也是他1984年開創性小說《神經人》的中心主題。由於網路空間現在通過共同使用,已成為一個術語,只是意味著互聯網,Metaverse是虛擬共享空間的概念,與實際現實融合的首選術語。例如,與《神經人》中引入的虛構概念不同,Metaverse 允許其用戶訪問其周圍環境,但仍能了解其平凡的世界環境。日產正在開發的一種稱為看不見(I2V)的技術證明了這一點,該技術將汽車擋風玻璃與虛擬信息以及包括召喚車內 3D 頭像的能力在內的功能疊加在一起。
由於許多連接數百萬玩家的大規模多人在線游戲與 Metaverse 共享功能,但只提供僅由多達幾十名玩家共享的虛擬世界的非持久實例的訪問許可權,多宇宙虛擬世界的概念已用於將其與 Metaverse 區分開來。
從概念上講,Metaverse 描述了未來一個持續、共享的 3D 虛擬空間互聯網,這些空間與感知到的虛擬宇宙相連,但虛擬環境系統之間和之間的常見標准、介面和通信協議仍在開發中。
元宇宙有哪些屬性?
元宇宙到現在為止沒有任何人能給他一個准確的定義,因為它屬於未來。
第一:元宇宙必須足夠的大,大到什麼層次呢?大到全球所有的用戶同時在線他都不會卡。而且元宇宙當中的元素必須多種多樣,現實生活當中能乾的,比如說能游泳釣魚等等。同時現實生活當中不能做的事情元宇宙當中也能做,比如說太空旅行出太陽繫到銀河系當中去,星際大戰等等,突破人類的限制的事情也能幹。
第二:元宇宙當中的社交活動更多,我們人是群居動物,人必須要有社交,而今天其實有了手機,有了互聯網以後人們之間的社交在線下少了起來,在線上多了起來,那在元宇宙當中得讓所有的人真正的把人社交的功能發揮出來,同時讓人們享受到社交當中的快樂。
第三:圓宇宙必須永不停機的在運轉,在這個元宇宙的世界裡她也有時間,他的時間像我們現實生活當中的時間一樣在流失,雖然你下線了,但是元宇宙當中該發生的事情依然在發生,任何人影響不了原宇宙的運轉,他儼然就是第二個世界,現在不管哪家公司去運營一個游戲都做不了永不停機,因為每個公司它是中心化,它都存在各種各樣中心化的風險,但是如果基於區塊鏈技術,那麼分布式的伺服器就會更大概率的讓它保證一直運轉,就像比特幣一樣。
第四:元宇宙里的感覺要和現實生活當中的感覺極其接近,因為什麼呢?今天的網路游戲我們都只能用視覺去享受,而在元宇宙的世界當中,要讓我們的五官都能感受得到,可能目前來講,設備就是VR設備VR的技術。VR的技術再成熟一些,以後我們從視覺上有更多的感覺,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後腦機介面、生態倉,這樣的東西逐漸出現的時候,我們在那個世界裡就像在做夢一樣,會有各種各樣真實的感覺。
第五:元宇宙的世界有自己獨立的身份和經濟系統,在元宇宙的世界要有自己獨立的適合元宇宙的貨幣,而這些東西都只能基於區塊鏈技術去解決。
綜上所述,就是幣圈子小編對於元宇宙概念是什麼意思這一問題的回答,希望幣圈子小編的這篇通俗解釋元宇宙概念的文章能夠幫助各位投資者對元宇宙這一概念有一個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幣圈子小編在這里提醒各位投資者,元宇宙概念之所以能夠這么火爆,其實就是因為它在當下的這個互聯網時代充分的占據了人們的視覺,吸引了我們大眾的注意力。元宇宙的錢江是非常廣闊的,並且發展領域也十分的寬廣,只不過目前元宇宙的發展還處於一個早期的階段,投資的話還是要謹慎一些。
C. 中本聰和比特幣是什麼關系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
D. 中本聰到底是誰他隱藏身份的目的是什麼
初識中本聰
第一次聽說中本聰,那已是2017底的事情了。當時自已剛剛接觸幣圈,對各種用英文標識的數字幣一片茫然,更別說什麼區塊鏈、智能合約、pow、pos、這些專業性極強的術語了。
所以,當朋友問我,知不知道舉世聞名的「中本聰」時,我還問他:「這蔥的味道好嗎?」弄得對方哈哈大笑的同時眼裡還裝著幾分不屑。
看著對方的神情,我心裡有種無辜的受傷感。
首先,在他問我這個問題之前,我是從未接觸過區塊鏈這一領域的,一個從未涉足過某個新領域的人,不知道這個領域的人和事,這應該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了吧?
其次是,在我家鄉雲南楚雄還就真有一個叫中本村的小村子,而這個小村子我又恰巧曾經聽說過。至於這個村子栽不栽蔥,又或者它的味道好不好,我也還真是不知道。
面對朋友的不屑,自已當時的心裡自然是不好受的。可不好受歸不好受,自已不知道而身邊的人卻知道。這就體現出了自已的無知。無知是種病,得治!
所以,在回家後,我打開了自已的電腦,這才使我對中本聰其人略知一二。
謎一樣的中本聰
從這份資料來看,搜狗網路已經把他的出生國籍定於日本,而且還說出了他畢業的大學。這樣說來,中本聰這人,應該是可以查到他的具體情況才對。我想,加州大學,一個在全世界的知名度也算不小的大學,應該是會留存有自已學校學生資料的吧?
可我順著搜狗網路的資料往下看,卻發現中本聰的真實身份,原來就一直是一個不為人知的謎。
2008年11月1日,中本聰在「metzdowd.com」網站的密碼學郵件列表中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
2009年1月3日,他開發出首個實現了比特幣演算法的客戶端程序並進行了首次「采礦」(mining),獲得了第一批的50個比特幣。
2010年12月5日,在維基解密泄露美國外交電報事件期間,比特幣社區呼籲維基解密接受比特幣捐款以打破金融封鎖。中本表示堅決反對,認為比特幣還在搖籃中,經不起沖突和爭議。
12月12日,他在比特幣論壇中發表了最後一篇文章,提及了最新版本軟體中的一些小問題,隨後不再露面,電子郵件通訊也逐漸終止。
而中本聰的這一「不再露面」,也就讓他的身份徹底成了一個永遠也無法被解開的謎團。
人們認為的中本聰
人類是一種充滿著好奇心理的高等動物。哪裡有謎團,哪裡就會有那麼一群人被吸引而來。中本聰,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的的消失,自然會讓許多人產生一種強烈的探究慾望。
於是就有了日本數學家望月新一(Shinichi Mochizuki)、前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尼克·薩博、居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日裔美國人多利安·中本、澳大利亞學者克雷格·史蒂芬·懷特等人被懷疑為是中本聰的真身。
不過,所有這些「中本聰」要麼是最終自已否認自已是中本聰;要麼是拿不出詳實的證據證明自已就是真正的中本聰而被不攻自破;而居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日裔美國人多利安·中本,更是引出了真神中本聰他在P2P基金會的賬戶在塵封五年之後發了第一條消息,稱:「I am not Dorian Nakamoto(我不是多利安·中本)。」
人類還是一種常常會被貪欲挾持的高等動物。哪裡有利益,哪裡就會有一些人被引誘而來。中本聰,一個被稱為數字黃金之父的響亮而帶著光環名號,無疑也會讓有的人垂涎欲滴。
時間到了2016年,又一個有爭議的「中本聰」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他就是唯一一個一直堅稱自己是中本聰的人,澳大利亞學者兼企業家克雷格·萊特(Craig Wright)——澳本聰。
澳本聰的出現,自然又在這個圈子裡掀起了不小的波瀾。為了證明自已就是真正的中本聰,澳本聰也是付出了許多的努力。
他對BBC表示,自己可以提供中本聰的私鑰。他也承諾將花掉中本聰的部分比特幣。但是後來他食言了。
他甚至通過自已的努力,獲得了的原始比特幣白皮書和大部分原始比特幣代碼(0.1版)的美國版權注冊。美國版權局發布的注冊文件「承認」澳本聰是白皮書和代碼的作者。(當然,也是鑽了美國注冊版權就是填寫一個表格,美國版權局不會調查其真實性,而是會直接通過注冊的空子)
不過,澳本聰的努力也因他自已提供的資料出現了眾多的疑點,甚至是作假,到現在為止,並沒有換來普遍人對他就是中本聰的認可。
中本聰,您在哪裡?依然繼續還是關心此事的人們心中的一個有待解開的謎題。
強悍三連發,中本現人間?
2019年的8月,在這個本人認為還處於幣市的熊牛轉換期的時候,又一個「中本聰」現身了!他就是這兩天的熱門人物——巴基斯坦人Bilal Khalid。
8月18日在這個自稱中本聰自己注冊域名的bitcoin.org11周年紀念日8月18日當天 ,開始了他的強悍三連發——三部曲每日系列節目「My Reveal(我的揭示)」。
在他的「我的揭示」中,他給我們講述了比特幣、中本聰名字的由來,以及他因為電腦損壞丟失了自已98萬比特幣的過程。在這三部曲中也表明了自已的真實身份,還向我們介紹Tabula Rasa,他說,這是他對比特幣未來的清晰願景。
連續看完這三步曲,不得不承認,文章的確是用心寫的。不過,大家更關心的則是他是真正的中本聰嗎?
在他提前預告他的三部曲的時候,好多熟悉區塊鏈相關知識的人就提出:證明自己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只需要使用比特幣的創世區塊進行一筆交易,或者留下一段文字就可以證明自己的身份。
看到多數人的這樣的想法,我在心裡想:這樣的證明就行了嗎?我想僅僅這樣證明應該還是不行的!僅僅能提供這樣的證明,他仍然可能是假的中本聰。
比特幣永存人間 中本聰早已離去
比特幣永存人間,中本聰早已離去!這句話看著有點沉重,但我絕非是對比特幣之父的不尊。我只是想說,比特幣會留存人間,並繼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未來,但中本聰將永遠不會被人們確定為是具體的某個人了。
許多人說,「使用比特幣的創世區塊進行一筆交易,或者留下一段文字就可以證明自己的身份」。可我認為,這種方法依然無法證明使用這種方法的人就是中本聰自已。
我是有自已的想法的。
其一,中本聰要在他的比特幣創世區塊上進行交易,或者簽名,這些操作都要用到他的私鑰的。
而他的私鑰會不會存在著被別人盜走的可能。這種可能性在比特幣已變成了巨額財富後,千方百計想得到他的私鑰的人也是會存在的。存在這種人,就有可能中本聰的私鑰被盜。而一旦在任何一種情況下(包括武力)得到了中本聰的私鑰,得到私鑰的這個人就可以進行這種操作,但他就不是中本聰。
其二,中本聰應當也會有家人,他的比特幣財富也可能留給他的家人。這私鑰自然也就有可能也一並給了家人保管。
另外,在這次這個中本聰的三部曲中,在描述他比特幣丟失一事時,他是這樣說的,由於自已的過度自信與偏執,在自已電腦損壞後,他沒有把自已儲存一切重要東西的硬碟(軍用級加密和密碼保護的)從筆記本電腦中取出。結果電腦修好後,裡面的硬碟換成了新的,導致自已的私鑰無法找回,從而讓自已丟失了所有的比特幣。
這樣說來,要讓他證明自已是中本聰的最簡單的方法好像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又如果他就是真的中本聰,那麼,在以後的任何人都是無法用上文所說的這種方法來證明自已就是中本聰了。
結語
中本聰運用自已的知識和不懈的努力發明了比特幣,他為人類科學發展作出了自已卓越的貢獻。這一點,任何人是無法對其提出質疑的。而也因此,他也配得上世人對他的敬仰,膜拜。
但,現在的狀況已經出現了這種結果: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利用自已的方法讓人們真正相信他就是真正的中本聰。這其中也包括真正的中本聰自已!
因為,中本聰在人們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變成了神的化身。神與人是有距離的,這距離也就是人們最不願意看到的模樣。
因此,任何人一旦想出來證明自已就是中本聰本人,那他就是在玷污眾人心目中神的形象。人們也會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懷疑他,直到他自已也承認,「我也不是中本聰」。
所以,比特幣會永存人間,中本聰則早已離去!
中本聰,預估應該是美國人,並且是美國高尖端技術情報部門的一個技術部門的代號為「中本聰」。
目的宗旨在於霍亂各國經濟基礎與方便轉移與挖空各國經濟上層的大亨們的財富。
比特幣的價格的起落把控在美國政府,是注水還是抽離的調控罷了。幾次的比特幣調控讓一些國家的大亨們資金逃離本國去往了美國。
比特幣屬於對各個國家經濟資金的釜底抽薪策略。
比特幣的研發、設計、運營,不是一個人能夠為得了,是一個政府行為,是一個高尖端技術情報部門研究機構的執行情況。
美國這幾年在偷偷地竊喜著。
或許十年後,或許會有人出來揭秘整個比特幣產業鏈的政治目的內幕消息吧?!
記住:「中本聰」不是一個人,是一個機構,只是取用了「中本聰」這個代號而已。這是美國機構打的一場貨幣轉移與掠奪的貨幣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