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凍卡的危害
Ⅰ 凍卡潮來臨,你的賬戶安全嗎
最近幾天,有不少投資數字貨幣的朋友的銀行卡遭凍結。雖然凍卡在幣圈算不上新聞,但如果真發生在自己身上,後悔卻來不及了。
鑒於又一波凍卡潮來臨,鏈茶館在這里梳理了此次凍卡潮的來龍去脈,以及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 希望能夠讓各位讀者朋友避免踩到一些不必要踩的坑 。
凍卡潮來臨
從6月4日起,大量數字貨幣投資者在網上表示自己的銀行卡遭凍結,而且不少OTC商家也透露出這幾天多張銀行卡接連被封,業務已無法正常開展。
而這些業務絕大多數都是在火幣上完成的OTC交易,所以輿論的炮火也幾乎都集中在了火幣的風控上。
雖然火幣官方否認了凍卡,並且和幣安這邊打起了輿論戰,但依然有大量投資者表示確實被凍卡。
畢竟,火幣的賬號凍結事故頻出,甚至去年還爆出過 「在火幣OTC買幣遭刑拘30天」 的新聞,當事人後來想通過將全部交易金額返還給受害者來獲得取保候審資格,但結果還遭到了拒絕。
OTC ,即場外交易市場。因為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禁止用數字貨幣兌換法幣,所以出於合規性的考慮,數字貨幣交易所會把這部分業務委託給第三方,讓用戶直接和第三方商家進行數字貨幣與法幣之間的兌換。
除了極少數的數字貨幣長期持有者,大多數炒幣屬於短線行為,因此就有著極大的入金與出金的需求,而OTC業務則正是為了解決此需求。
這也就吸引了大量的博彩、資金盤和電信詐騙的團伙前來洗黑錢。
因為OTC也同樣方便了讓犯罪團伙通過冒用身份、分級轉賬、轉化資產、異地銷贓等操作來實現出入金。
電信詐騙嫌疑人利用OKEx等數字貨幣交易平台「洗白」詐騙資金
而火幣則占據了目前數字貨幣OTC業務的大半壁江山。火幣在2018年,OTC日均交易額就超過了1億美金,有超過2000位認證商家提供報價,是世界交易量最大的OTC平台。
鏈茶館采訪了OTC資深從業者玉健,他認為 此次幣圈的凍卡潮並不是針對數字貨幣的打壓,而是因為資金涉及到了刑事或者經濟案件。 所以數字資產投資者不必過多擔心,如果凍卡向司法部門如實說明情況即可。
的確, 今年一季度以來央行反洗錢的力度空前,光一季度的罰款就已經趕上去年全年了。
所以涉及到洗錢的數字資產和聚合支付平台出現凍卡的現象會比較多,並不能說明數字資產和聚合支付本身是違法的。
因此,這次的凍卡潮其實也不是針對火幣的獨有現象,只不過火幣的樣本量最大,所以聽到的聲音也最多。
不過話又說回來,火幣確實應該負有一定的責任,尤其是在商戶的審核把關上,不要想著閉上眼睛躺著就把錢賺了。
那數字貨幣投資者應該如何防範凍卡風險呢?
如何防範凍卡風險
如果有黑錢在洗白過程中被納入了監管視野,那無論它被拆分為無數筆小額交易的最小一筆,只要流入了你的賬戶,就會被凍結資金。
「交易所應該做好風控,從源頭上去堵截非法資金的流入,從而保證商家和客戶的資金安全,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降低交易所的流量」 ,玉健表示。
那麼既然反洗錢的監管漸漸成為了常態,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講,只有提前做好規避,盡量不要觸發風控被凍卡了。
因此,在進行OTC交易時,需要未雨綢繆地注意以下幾點:
如果銀行卡最後還是很不幸地被凍結了怎麼辦?
具體得分兩種情況, 銀行凍結和司法凍結 。
銀行凍結一般只是限制部分功能,帶上身份資料去證明就能解封。但如果是司法凍結就只能配合警方調查了,可能3天內就解封,也可能需要等待半年甚至兩年時間。
最後再強調一下,個人買賣數字資產這種「特定虛擬商品」並不違法, 凍卡潮的實質是反洗錢潮,普通投資者不必太過顧慮,謹慎交易即可。
Ⅱ 2024年,交易虛擬貨幣違法嗎會被沒收獲利或處罰嗎會被拘留涉刑嗎
2024年,交易虛擬貨幣不違法。但如涉及違法犯罪活動,會有被沒收獲利、處罰以及拘留涉刑的風險。以下是對該問題的詳細解答:
一、交易虛擬貨幣是否違法
目前,國內對於虛擬貨幣的相關監管主要以通知、公告等規范性文件為主,法律法規規章並沒有對虛擬貨幣交易進行規定。
- 根據2013年人民銀行等部門發布的《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比特幣不是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但比特幣交易作為一種互聯網上的商品買賣行為,普通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擁有參與的自由。USDT作為穩定幣,是比特幣等主流虛擬貨幣價值/價格體現的錨定對象,也應當受到法律的同等保護。
- 2017年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布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禁止的范圍,限定在非法代幣發行融資領域,並沒有禁止個人持有、交易買賣虛擬貨幣(包括泰達幣USDT)。
- 2021年人民銀行等十部委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提示公民防範虛擬貨幣帶來的金融風險,但單純的虛擬貨幣交易行為並不違反我國現行法律、行政法規的相關規定。
綜上所述,法律法規並沒有禁止虛擬貨幣的交易,法無禁止即自由,因此虛擬貨幣交易在國內不違法。
二、虛擬貨幣交易的獲利能否被沒收或者處罰
在我國現行的法律制度下,2013年通知、2017年的94公告、2021年的「924通知」等規范性文件不得設立行政處罰的類型和措施。
-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16條規定,除法律、法規、規章外,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立行政處罰。因此,執法機關不能僅僅依據這些規范性文件認定虛擬貨幣交易屬於違法行為,不能對從事虛擬貨幣交易的給予行政處罰或沒收獲利,否則執法機關處罰的行為就屬於違法行為,當事人可以對執法機關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
所以,單純的虛擬貨幣交易獲利不會被沒收或處罰。
三、為何交易虛擬貨幣不違法卻可能被凍卡甚至涉刑
雖然交易虛擬貨幣本身並不屬於法律禁止的行為,但由於虛擬貨幣的特性,容易滋生洗錢等犯罪活動。
- 凍卡原因:如果你交易虛擬貨幣時收到違法犯罪的資金,如電詐、網賭等資金,等到受害人報案,公安機關偵查到後,就會順著資金流凍結你的銀行卡。這是幣圈常見的現象,即賣U出金收到涉案資金,導致收款銀行卡被異地公安機關司法凍結。
- 涉刑原因:在銀行卡凍結的基礎上,如果你交易虛擬貨幣的交易方式存在異常行為,就可能涉及到刑事犯罪。根據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如果你被推定為主觀明知對方進行信息網路犯罪或資金來源是電詐資金,就可能構成幫信罪或掩隱罪等。異常行為包括但不限於不在主流交易所交易、通過加密軟體聯系、出售價格明顯異於市場價、使用他人銀行卡或銀行卡被凍結過繼續交易、無本金投入按照上游指示買入賣出、頻繁交易USDT且銀行卡流水大等。
此外,如果你交易對方是網賭賭客或進行換匯的,也有一定的法律風險。如明知對方是網賭賭客而賣U給其進行賭博上下分,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如明知對方通過人民幣換U再換成美元而提供USDT作為媒介,金額超過一定標准也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
重點內容:雖然交易虛擬貨幣不違法,但容易滋生洗錢等犯罪活動。因此,務必謹慎交易,避免涉及違法犯罪活動。如遇到可疑情況,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並配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