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U本位合約
A. 幣本位和u本位的區別
幣本位合約指用除 USDT 以外的幣來做的合約,用幣充當保證金。以比特幣為例,幣本位合約就是用比特幣賺取比特幣,交易過程中的盈虧結算均使用比特幣,具體的盈利還需要以幣本身價值的漲跌來計算。而 U 本位,就是以 USDT 充當保證金,所做合約的盈虧都以 USDT 結算。
如何選擇幣本位和 U 本位
做多時,選擇幣本位更有益,做空時,則應該選擇 U 本位。當看漲時,選擇幣本位做多,質押在合約中的幣以及賺取的幣都在上漲,幣本身的價值也在上漲,因此,幣本位合約適合在牛市中使用,而在熊市中,由於幣的貶值,可能會出現套保甚至虧損的情況。當看跌時,選擇 U 本位做空,玩家的幣雖然會有一定程度的貶值,但由於 USDT 是相對穩定幣,所賺到的 U 不會貶值,玩家的幣本身是否貶值對盈虧影響不大,因此在熊市中使用 U 本位合約會帶來更多的利潤,對於不會辨別熊市和牛市的玩家來說, U 本位是更加安全的選擇。
B. 幣圈合約裡面幣本位和u本位是什麼意思
幣圈合約中的幣本位與U本位模式,是投資者在進行合約交易時常見的兩種策略選擇。
幣本位是以幣為單位進行開倉,結算單位同樣為幣。例如,BTC、ETH、LTC等主流幣種都適用於幣本位模式。在操作時,用戶需要先用U(通常是指平台的虛擬貨幣單位)購買相應的現貨,然後將這些現貨劃轉到合約賬戶中,以進行幣本位倉位的開設。
相對而言,U本位則以U為單位開倉,結算單位也都是U。這種模式下,用戶的資金管理更為直接,無需額外的現貨購買步驟。
兩種模式的主要區別在於結算單位不同,以及交易對和交易量的差異。在交易策略上,幣本位模式可能在長期看漲趨勢中為投資者帶來相對更多的實際盈利。以比特幣為例,如果從3000U漲至6000U,同樣本金和杠桿倍數下,幣本位模式的實際盈利會更為顯著。
具體而言,如果本金均為3000U,杠桿倍數為10倍,U本位倉位的價值為3000U。當幣價漲至6000U時,實際盈利為30000U。而幣本位模式中,如果以1個比特幣(3000U)作為倉位基礎,當幣價漲至6000U時,實際盈利不僅包括額外的5個比特幣,還涵蓋了本金上漲的價值,即5×6000+3000。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採用哪種模式進行交易,投資者所面臨的風險是相同的。在進行合約交易時,了解並管理好風險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