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幣圈自媒體排行

幣圈自媒體排行

發布時間: 2022-04-27 17:34:06

A. 區塊鏈自媒體資訊排行榜有哪些

區塊鏈在國內猶如雨後春筍般的發展,資本家、企業家以及個人都想趁早進入區塊鏈行業,使得發展速度迅猛,但與此同時也有很多偽裝區塊鏈媒體的企業,望各位周知。
我個人平時比較關注的區塊鏈媒體有:讀幣網、確定財經、幣小白。這三個夠了,太多的話會容易影響自己的判斷。

B. 2018年有什麼比特幣公眾號值得關注

現階段OTC場外配效率低、維權追責難,而幣幣交易門檻高,操作繁瑣。

C. 區塊鏈是變相傳銷嗎

區塊鏈是新技術並不是變相傳銷,只是由許多傳銷組織聲稱為「區塊鏈」,實際上並未有任何技術,只是打著「區塊鏈」的名頭行傳銷之實罷了,國家已經多次發布公告打擊此種傳銷行為。以下為新華網報道區塊鏈傳銷:

區塊鏈不等於虛擬貨幣,亦存在安全性風險,火爆背後有「別有用心」的誇大造勢。只有去除華而不實,區塊鏈才能回歸真正的應用價值。

投資8萬元,三個月後變80萬元?深圳警方破獲了一起特大集資詐騙案。在區塊鏈概念、10倍收益等幌子的蒙騙下,數千名投資者深陷其中,涉案金額高達3.07億元。在區塊鏈的「神秘面紗」下,不法分子借機動起了歪腦筋,區塊鏈淪為詐騙、傳銷等經濟犯罪的「招牌」。

為何區塊鏈屢屢被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歪用」?除了「不明就裡」,區塊鏈技術本身「功用」如何?今年以來,隨著監管力度加大,炒幣風氣的降溫給區塊鏈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如今區塊鏈商業「應用」落地情況如何?《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調查。

當交易平台承諾的三個月「資金釋放期」屆滿而工作人員卻開始在QQ群「踢人」的時候,家住深圳市寶安區的唐海燕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

此前,唐海燕在同學的介紹下,投資8萬元買了一種名為「普銀幣」的虛擬貨幣。「對方說這個貨幣是當下最先進的區塊鏈技術,有藏茶作為抵押物,還給我看了『技術白皮書』,我也不懂區塊鏈,就沒仔細看。」

雖然對於區塊鏈、虛擬貨幣都不了解,但高額的投資收益令唐海燕充滿了期待。她告訴記者,發行「普銀幣」的公司會定期對該虛擬貨幣按1比10的比例進行拆分,這意味著,每次拆分就會使投資者手中「普銀幣」的價值擴大10倍。只要經過一次拆分,她投資的8萬元,就相當於買到了價值80萬元的「普銀幣」,在交易平台上賣出即可獲得巨額收益。

按照交易平台的規則,剛購買的「普銀幣」不能馬上交易,必須在平台上凍結三個月之後才能迎來「釋放期」。然而,當三個月時間過去之後,唐海燕不僅沒有等到翻倍的資產,凍結在平台上的8萬元也無法用於交易了。

「其他投資者開始在QQ群里質疑這項投資的真實性,結果公司工作人員竟然把這些投資者一個一個踢出去了,我就感到不妙了。」她說。

事實也證明了唐海燕的直覺。2018年3月底,深圳警方偵破一起特大集資詐騙案,詐騙資金高達3.07億元。在這起案件中,涉案的深圳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正是以「區塊鏈+藏茶」的模式發行虛擬貨幣,套取公眾存款,唐海燕是數千名受害者中的一位。

深圳警方調查發現,該公司宣稱,投資人可將「普銀幣」放到虛擬交易平台「聚幣網」上買賣,以此賺取差價

。實際上,其買賣價格的變動是該公司使用投資人的投資款進行幕後操作,並一度將「普銀幣」的價格從0.5元拉升至10元,讓投資者嘗到一些甜頭。當大量投資人進場之後,該公司通過惡意操縱「普銀幣」價格走勢不斷套現,最終導致投資人手中的「普銀幣」毫無價值。

2018年以來,打著區塊鏈的旗號從事詐騙、傳銷,已經成為了新型犯罪手法中常用的「套路」。2018年4月,濟南警方端掉了一個打著「西部開發」「國家扶貧」「原始股」「區塊鏈」「電子商務」為幌子的傳銷團伙,抓獲主要嫌疑人十餘人,凍結涉案賬戶百餘個,查獲涉案資金3億余元。

濟南警方介紹,惠樂益電子商務公司以國家正在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為由,在網路上設計了假的虛擬盤,並發布所謂的「寶幣」「貴幣」等多種虛擬貨幣。

他們先是以贈送為幌子,向新加入的傳銷人員贈送一定數量的虛擬貨幣,每枚價格在幾十元,然後通過人為操縱將虛擬幣一路升值到100多元甚至幾百元,吸引不明真相的人員加入,最後再通過所謂虛擬幣「貶值」的周期波動進行「割韭菜」,周而復始,最終達到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在西安,當地警方日前也成功破獲了一起打著區塊鏈旗號的特大網路傳銷案。據警方介紹,犯罪嫌疑人鄭某出高薪組織網路平台管理員張某、李某等9人,自2018年3月28日起以聚集性傳銷、網路傳銷為手段,以每枚3元的價格在「消費時代」網路平台銷售虛擬的「大唐幣」,並操縱升值幅度;

同時在國內外多個城市召開推介會,吸納會員,根據會員發展下線情況,設置28級分管代理,僅僅18天,該團伙就共發展注冊會員13000餘人,目前已經查明該案涉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涉案資金高達8600餘萬元。

騰訊安全聯合實驗室發布的《騰訊2017年度傳銷態勢感知白皮書》稱,近段時間以來,各類境外資金盤、虛擬幣、ICO(區塊鏈項目首次公開發行代幣融資)項目層出不窮,其中隱藏了非法發行、項目不實、跨境洗錢、詐騙、傳銷等諸多風險,造成大量資金流向境外,一旦崩盤、跑路或者失聯,投資者往往投訴無門,損失難以追回。比如百川幣、馬克幣、貝塔幣、暗黑幣等。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廣東、山東、上海等地采訪了解到,大多數人知道區塊鏈概念很火,但是「不明就裡」,對於區塊鏈的具體功能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用來「投資理財」「買賣貨幣」的,也有人認為是「和蒸汽機同等量級的重大發明」,一些創業者更是摩拳擦掌,要抓住這「千載難逢的致富機會」。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正是由於人們對區塊鏈的認識存在諸多誤區,才導致不法分子有機可乘,渾水摸魚誤導廣大投資者。

其一,區塊鏈不等於虛擬貨幣。截至去年底,國內ICO參與人數和交易總量已實現翻倍增長,大量數字貨幣交易所出逃海外,代投模式將更多普通百姓捲入高風險投資。

許多行業自媒體、名嘴大咖與發行方、數字交易所等結成利益同盟,為「空氣幣」項目站台背書、製造輿論。去年12月,人民銀行等九部門將ICO定性為「涉嫌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采訪中,不少人對本刊記者表示,代幣的存在為區塊鏈技術發展構建了一套權益機制,這套機制對激勵區塊鏈應用繁榮是不可或缺的。「過去5年的市場實踐證明,沒有權益機制的區塊鏈應用,就像沒有連上互聯網的電腦、沒有貨幣的市場經濟,應用場景和發展速度都大打折扣。」上海的一位投資人說。

實際上,以比特幣為代表的代幣僅僅是最早驗證區塊鏈技術的一種產品,兩者之間並不能劃等號,而且代幣的存在已對區塊鏈的發展產生顯而易見的負面作用。

網路區塊鏈總工程師肖偉對本刊記者說,ICO暴富神話動搖區塊鏈技術人才研發定力,動輒幾百倍回報的炒幣暴富神話考驗著區塊鏈技術研發人才的耐心。「圈內曾經一起做區塊鏈技術研發的『戰友』很多轉去發幣了,現在還能堅持做技術研發和應用的少之又少。」

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黨委書記許澤瑋說,在中國禁止ICO的背景下,國內很多宣傳做區塊鏈應用的初創公司都是「掛羊頭賣狗肉」,將原本毫無價值的代幣經過概念包裝圈錢融資。「ICO污染了創新創業良好氛圍,創造了一種可投機的產品,不少年輕人不好好琢磨創業,都在琢磨發幣,這讓大家有了一夜暴富的幻想。」

目前,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開始思考,區塊鏈的發展是否一定要依靠發行代幣來實現激勵。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大剛告訴本刊記者,所謂激勵機制僅僅是項目方為自己發代幣找的理論依據而已。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長霍學文也認為,區塊鏈如果不擺脫發幣困境,就永遠找不到合法落地的機制。

其二,區塊鏈並非萬能,安全性存在風險。區塊鏈通常被認為可以實現三個方面的功能:

第一,保存在區塊鏈上的數據不可篡改、不可偽造,數據的公信力和可信度高;第二,交易全過程可溯源,可實現責任精準追蹤;第三,區塊鏈內嵌的智能合約可以基於契約自動執行,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違約風險。業內普遍認為,區塊鏈在金融、物流、貿易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事實上,區塊鏈並非萬能,其功能也存在不少的局限性。一般認為,根據其密碼學的特性,在區塊鏈上要想篡改或造假,理論上需要掌控超過51%的節點才能實現。當區塊鏈中的節點足夠多時,這種大眾廣泛參與的信任創設機制就難於篡改。

然而在現實中,數字貨幣交易所頻頻被攻擊甚至失竊。2018年6月20日,韓國Bithumb交易所在官網發布公告稱,交易所遭受黑客攻擊,被盜走價值350億韓元、約合3200萬美元的加密貨幣。

被稱為中國第一代「黑客」的季昕華說,區塊鏈會不斷面對攻擊,數據上傳到鏈的過程容易發生信息泄露。也有業內人士擔心,量子計算的超強運算能力一旦實現,也將對區塊鏈產生直接沖擊。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特約研究員趙鷂對本刊記者說,學術界早在2013年就證實了區塊鏈並不是完美的,存在不少「作弊」的策略。只要有足夠的經濟激勵,控制超過51%節點的攻擊不只存在於理論上。

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曾光說,區塊鏈技術本身並不具備不可替代性或顛覆性。「一些不法分子誇大區塊鏈的作用,以此來說明區塊鏈具有巨大的投資價值,這是值得廣大投資者警惕的。」

其三,區塊鏈火爆程度並不完全真實。數據顯示,自2017年底到2018年初超過300家主要關注ICO項目的自媒體出現,成為一個值得注意的非正常現象。

「這些自媒體大多數獲得交易所負責人、幣圈投資人的資金支持,其報道的客觀獨立性很難保證,大部分是鼓吹ICO和炒幣,過度拔高數字貨幣前景,為問題項目的非法集資創造了輿論傳播的便利。」許澤瑋說,一些區塊鏈自媒體投資人本身就是ICO項目投資人,其盈利模式是收取軟文費用和項目推廣費用,成為代幣發行的輿論幫手,還有個別媒體發展成代投機構,從中牟利。


(3)幣圈自媒體排行擴展閱讀:

2018年8月24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了一則風險提示,提醒廣大公眾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

原文如下:

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

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提示: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主要有以下特徵:

一、網路化、跨境化明顯。依託互聯網、聊天工具進行交易,利用網上支付工具收支資金,風險波及范圍廣、擴散速度快。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租用境外伺服器搭建網站,實質面向境內居民開展活動,並遠程式控制制實施違法活動。

一些個人在聊天工具群組中聲稱獲得了境外優質區塊鏈項目投資額度,可以代為投資,極可能是詐騙活動。這些不法活動資金多流向境外,監管和追蹤難度很大。

二、欺騙性、誘惑性、隱蔽性較強。利用熱點概念進行炒作,編造名目繁多的「高大上」理論,有的還利用名人大V「站台」宣傳,以空投「糖果」等為誘惑,宣稱「幣值只漲不跌」「投資周期短、收益高、風險低」,具有較強蠱惑性。

實際操作中,不法分子通過幕後操縱所謂虛擬貨幣價格走勢、設置獲利和提現門檻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此外,一些不法分子還以ICO、IFO、IEO等花樣翻新的名目發行代幣,或打著共享經濟的旗號以IMO方式進行虛擬貨幣炒作,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迷惑性。

三、存在多種違法風險。不法分子通過公開宣傳,以「靜態收益」(炒幣升值獲利)和「動態收益」(發展下線獲利)為誘餌,吸引公眾投入資金,並利誘投資人發展人員加入,不斷擴充資金池,具有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特徵。

此類活動以「金融創新」為噱頭,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請廣大公眾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D. 自媒體平台有哪些

自媒體平台有哪些?自媒體平台有以下幾個:

1.三大門戶網站——搜狐號

企鵝號好像是騰訊前年推出的一家自媒體平台,之前的名字是騰訊媒體開放平台,雖然企鵝號平台起步不算晚,可是它的發展好像有些慢,先在2016年推出芒種計劃,隨後在2017年又補貼12億開啟芒種計劃2.0,不過對於普通的草根自媒體作者而言。

E. 為什麼很多人都在吹捧虛擬貨幣,難道這個真的好

吹捧虛擬貨幣無非以下幾種人:
第一種人,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的大佬。他們吹噓虛擬貨幣的偉大,實際上只是為了賣他們自己發的幣,然後讓自己的財富越來越多。這個就和咪蒙文章裡面煽動情緒一個道理,無非就是讓人多看她的文章,好賣廣告。至於是真是假,誰在意呢?
第二種人,就是圈外的媒體。他們其實啥都不懂,他們跟著一起吹的目的就是帶流量。都是賣的,只是賣的不同罷了。他們跟著一起瞎吹,才會有更多的流量關注,廣告才能更值錢。如果生意不好,換個馬甲繼續,現在吹炒鞋的自媒體以及財經,就是這么回事。真的假的並非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能夠給他們帶來收入,這就夠了。
第三種人就是幣圈的韭菜了。他們其實沒有獨立思考能力,迷信光環,看著大佬們以及媒體吹,然後他們還真的信了,也跟著一起吹、、、然後,接盤的就是這幫人。俗稱無腦吹無腦噴的,就是這種,缺乏獨立思考能力,面對事物不仔細分析,先噴為敬、先吹為敬。盲目,所以,只有接盤的命。

F. 幣圈價值如何有有推薦嗎

目前各主流幣價格紛紛下行,前有套牢,後有割肉。很多幣種出現即將歸零的慘烈數據,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考驗我們對幣圈信仰的忠誠度。超級能源是一款有幣挖礦區塊鏈項目,目前價格穩定,潛力巨大。

G. 做自媒體一個月賺多少

一個月幾百塊,一兩千屬於正常現象,能做到三五千,算是很不錯。因為兼職,很難有大量內容的生產和多平台分發的時間。

收益除了閱讀量,播放數,直接影響收益的就是粉絲數,因為在幾個大平台,粉絲的收益都是會有加倍分成的,而且有了粉絲的評論分享,流量也會更多。所以收益也會隨著粉絲的積累不斷的增加,當然,還是要保證能優質內容的持續輸出。

(7)幣圈自媒體排行擴展閱讀

技巧

做自媒體最重要的就是准確的定位。大家都知道做自媒體就是要一直輸出內容,選擇一個自己擅長的定位,就是相當於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麼在後期創作內容的過程中,才會保證有效長期的輸出。

堅持對於做好自媒體是非常重要的,打造個人品牌是建立在長期輸出內容的基礎之上的。如果一個草根來做自媒體,剛開始肯定不可能有很多粉絲,只有持續輸出自己的價值,才會得到越來越多讀者的認同。

H. 自媒體平台有哪些 自媒體怎麼賺錢

作者:希文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6702261/answer/20334581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排行榜
排行榜,原創型自媒體平台。各位榜單,大全,方便用戶收集信息與資料。
排行榜—你的必備原創平台!為你貢獻生活、工作、愛好等各種排行榜單。為用戶推薦、推送熱門資訊。為用戶提供新生科技、創意、夢想製造工廠等 平台

、2、今日頭條媒體平台(頭條號)

頭條號,曾命名為「今日頭條媒體平台」,是今日頭條旗下媒體/自媒體平台,致力於幫助企業、機構、媒體和自媒體在移動端獲得更多曝光和關注,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持續擴大影響力,同時實現品牌傳播和內容變現。另一方面也為今日頭條這個用戶量眾多的平台輸出更優質的內容,創造更好的用戶體驗。
打造一個良好的內容生態平台,是頭條號發展的重要的方向。基於移動端今日頭條海量用戶基數,通過強大的智能推薦演算法,優質內容將獲得更多曝光,而業界領先的消重保護機制,讓原創者遠離侵權煩惱,專注內容創作,藉助頭條廣告和自營廣告,讓入駐媒體\自媒體的價值變現有更多可能。
3、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是開發者或商家在微信公眾平台上申請的應用賬號,該帳號與QQ賬號互通,通過公眾號,商家可在微信平台上實現和特定群體的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的全方位溝通、互動 。形成了一種主流的線上線下微信互動營銷方式。
正如線上線下微信互動營銷的代表微部落,率先提出標準的行業通用模板和深定製的微信平台開發理念相結合。形成了線上線下微信互動營銷的開放應用平台。
4、搜狐公眾號

搜狐旗下的自媒體平台,提供門戶型用戶自媒體,如新聞、財經、娛談、體育、房產、汽車、時尚、科技、游戲、搞笑、寵物、動漫、文化、歷史等自媒體信息。
5、百家號
百家號是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網路為內容創作者提供的內容發布、內容變現和粉絲管理平台。
百家號的使命:幫助內容創造者「影響世界」。
百家號是網路公司為內容創作者提供的內容發布、內容變現和粉絲管理平台。百家號於2016年6月份啟動並正式內測,9月份賬號體系、分發策略升級、廣告系統正式上線,九月二十八號正式對所有作者全面開放。
6、UC號

UC號又名大魚號,大魚號是阿里文娛體系為內容創作者提供的統一賬號。大魚號實現了阿里文娛體系一點接入,多點分發。內容創作者一點接入大魚號,上傳圖文/視頻可被分發到UC、優酷、土豆、淘系客戶端,未來還會擴展到豌豆莢、神馬搜索、PP助手等。
7、騰訊開放媒體平台(企鵝號)

2016年3月1日,企鵝媒體平台正式推出,騰訊將提供四個方面的能力。即開放全網流量、開放內容生產能力、開放用戶連接、開放商業變現能力。
2016年7月26日,企鵝媒體平台成立里約冒險團。
2016年8月5日,騰訊旗下企鵝媒體平台優化了企鵝號管理員QQ功能。
媒體/自媒體在企鵝媒體平台發布的優質內容,通過天天快報、騰訊新聞客戶端、微信新聞插件和手機qq新聞插件進行一鍵分發,讓內容能夠更多、更准確地曝光,通過微社區等形式,幫助媒體/自媒體人實現與粉絲的互動,方便快速地沉澱其粉絲群,更快捷地建立起與粉絲的連接,實現粉絲資源積累
8、熱問
問答型自媒體平台
熱問—多數人支持的觀點!熱門行業網路營銷、推廣、銷售、資源平台。如教育培訓、互聯網創業、商務服務、房地產、生活健康、製造貿易、汽車、金融理財等行業
9、一點資訊自媒體平台
一點資訊是一款為興趣而生、有機融合搜索和個性化推薦技術的興趣引擎,團隊致力於基於興趣為用戶提供私人定製的精準資訊,並成長為移動互聯網時期一代內容分發平台。
10、QQ公眾號
手Q的生活服務號,與微信公眾號基本運作模式是一樣的:商家推廣二維碼形式的「生活服務號」,用戶關注後,通過對話的形式獲取服務。
2015年7月6日消息:眾所周知,盡管微信和QQ同屬於騰訊公司,但是兩者的競爭勢頭一直沒有減弱過。現在為了繼續在移動領域和微信抗衡,QQ也開放了公眾平台測試。注冊QQ公眾平台用戶只需要有自己的QQ號,或者是與QQ號綁定的郵箱或手機號,流程要比微信公眾平台更簡單。同一個身份證號和手機號可以注冊5個公眾號。
與微信一樣,QQ公眾賬號也分為訂閱號和服務號兩類,前者傾向於信息推送,後者側重功能服務。這一點與微信幾乎沒有太大區別。
11、易信公眾平台
易信公眾平台,方便個人、企業、明星為自己的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我們不斷拓展公眾號的特色服務,讓您運營起來更...易信獨創,快速抵達你的易站我們希望,您和用戶……
12、鳳凰自媒體

鳳凰網(鳳凰新媒體)是全球領先的跨平台網路新媒體公司,整合旗下綜合門戶鳳凰網、手機鳳凰網和鳳凰視頻三大平台,秉承"中華情懷,全球視野,兼容開放,進步力量"的媒體理念, 為主流華人提供互聯網、無線通信、電視網的三網融合無縫銜接的新媒體優質內容與服務。
13、網易媒體開放平台
已有7萬粉絲追隨,每日閱讀量均過萬,影響力已無需證明。 政知圈 解局還需圈中人,是政知圈對自己的評價。處在不斷變化…
網路讀書、網易雲閱讀
如 品途網、知乎、簡書、思達派、盧鬆鬆博客、億歐網、網路知道、A5站長網、派代網、鈦媒體、虎嗅網、砍柴網、速途網、黑馬網、雷鋒網、獵雲網、鋅媒體等。
作者:蓬萊夜話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6702261/answer/19589071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一、微信公眾號
在各大內容分發自媒體平台崛起的今天,唱衰公眾號的聲音不絕於耳,但我認為公眾號仍是最值得運營的自媒體,沒有之一,為什麼這么說?因為公眾號的收益是非常穩定的,隨著粉絲的增加而增多,沒有上限,而其他各大自媒體平台相對來說則是非常的不穩定。
一方面是收益不穩定,昨天可能進賬一千,今天就可能會收入幾分,一篇文章爆文了,便是幾百的收入,但這種爆文是很稀少的,多數都是發布文章後,石沉大海。
有時單價還會莫名其妙被降低,過去一萬閱讀10元錢,莫名其妙就會降到一萬閱讀1塊錢,根本沒有理由,降單價這種行為在各大自媒體平台都存在,根本無法避免,有時還會被限流,發出文章後系統不推薦,沒有閱讀,遇到這種情況一點辦法都沒有,降單價和限制流量的行為隨著進入自媒體行業的新人不斷增多,肯定會越來越頻繁的,而公眾號則沒有這種擔憂。
公眾號唯一的缺點就是內容不分發,也就是你有幾個粉絲,文章就有幾個人看,不是粉絲的人看不到,開始做的時候幾乎沒有收益,但堅持下來,收益肯定會越來越多的,而其他各大內容分發類自媒體則必定會越做收益越少,因為紅利期總會過去的。
二、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應該是現在最大的內容分發類自媒體了,對於微信公眾號上難以達到的十萬以上閱讀量來說,今日頭條分分鍾可以達到,百萬都不是事,但相對的,單價也非常的低,普通的號一萬閱讀大約有三塊錢的收益吧,十萬加也不過是三十塊錢左右。
當然,領域不同閱讀量和單價也是不一樣的,而且不同領域流量和單價差距很大,美文,美食等小眾領域閱讀量上萬都有點費勁,而社會,娛樂,故事等領域十萬閱讀是分分鍾可以達到的,所以對於以賺錢為目的入駐今日頭條的朋友來說,選一個合適的領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今日頭條領域一但選擇了,是無法修改的,選擇領域是注冊自媒體的重中之重。
另外,今日頭條過了原創單價是會漲的,有時會翻三倍之多,但過原創也和領域有關,小眾領域非常容易過,幾篇高質量的文章就差不到了,但流量大的領域則很難通過,原創標簽對於今日頭條來說還是比較重要的,但粉絲則就沒有什麼用了,粉絲再多也無法變現,雖說官方說粉絲多了有助於推薦,有助於頭條指數,但據我觀察影響並不是很大,互粉更是沒有必要。
三、企鵝媒體平台
相對於頭條來說企鵝平台流量沒有頭條大,但單價卻要比頭條高不少,普通號一萬閱讀約有十塊錢左右吧,過了原創收益翻倍。
企鵝自媒體注冊不是很容易,需要其他自媒體平台的輔助材料,而且需要有微信公眾號,注冊的時候可以勾選同時開通QQ公眾號,兩個平台賬號一起開通,不然單獨開通QQ公眾號需要邀請碼,很難獲取。
另外注冊企鵝公眾號的時候如果有開通原創的微信公眾號或是頭條號,可以直接使用伯樂鏈接注冊,注冊成功後直接過新手期,開通原創也很容易。
四、網路百家。
流量普遍不高,封號嚴重,單價極其不穩定,偶爾運氣好爆文幾十萬閱讀,直接上千塊錢,有時同樣的幾十萬閱讀,可以給你幾十塊錢,過去注冊後就有收益,現在也取消了,過了新手才有收益。
五、大魚號
阿里旗下的,閱讀量一般,可以申請大魚計劃,有星級,星級越高,收益越高,最高五星。
六、一點號
一點號收益很難開通,是眾多自媒體平台中最難開通的一個了,但閱讀量還算高,因為一點號和鳳凰號分發渠道是互通的,可以用來向微信公眾號引流,可以在後面留微信公眾號。
七、搜狐號
沒有收益,但閱讀量較大,但個人感覺搜狐號的閱讀量造假嚴重,因為雖然看著閱讀量高,但在往公眾號引流時效果並不好,文章後面可以留微信公眾號。
八、QQ公眾號
QQ公眾號和微信公眾號並不一樣,QQ公眾號內容是分發的,也就是說哪怕你一個粉絲都沒有,發布了文章也是給你推薦的,可以投稿到看點。看點收益正在內測,應該很快就會放開了。
九、簡書
簡書對寫作門檻較高,沒有收益,閱讀量較小。
十、知乎
這個我是沒有資格評論的,大家可以看我粉絲,玩了一個月了,至今一個粉絲沒有。

I. 原創自媒體影響力綜合排名前100

自媒體是指在某個垂直領域擁有一定的粉絲積累、人氣積累、影響力積累,並且有固定載體的人/團體,當然,還有一個附屬條件是,內容得是原創的,視頻、音頻、文字,這三種介質皆是如此,大影響力的自媒體皆是原創。人,從來不會為同樣的東西雀躍,人,只有對不一樣且感覺高大上的東西崇拜,因為人是向前看的。
原創自媒體影響力綜合排名前10:
1.『葛甲』。葛甲身上的標簽太多,不過在所有自媒體當中,葛甲是脾氣最和藹的人,而且,葛甲的文字朴實、平和,道理和邏輯主線都很清晰。
2. 『超先聲』。運營者是王超,多年老記者,超先聲的文字逼格比較高,做記者期間所積累的視野和知識度,讓其文字具有要比普通自媒體人的高度高很多,記者的專業視野很重要。代表作有《2016傳統媒體:求生本能的覺醒》、《從吳軍《矽谷之謎》看中國互聯網國際化路徑》
3.『小道消息』。馮大輝運營的自媒體,業內自媒體大咖之一,個性超級獨立,經常語出驚人,做技術出身的馮大輝寫的東西很深,畢竟技術不是人人能動滴。代表作有《關於「閱讀」和「信息獲取」的錯誤認知》、《去了大公司就一定能學到很牛的技術么?》
4. 『郭靜的互聯網圈』。郭靜做自媒體的時間比較早,是2013年左右,自媒體剛起來,郭靜的互聯網圈渠道非常廣,從PC端到移動端,多個渠道都能看到他的號,也是寫原創的。代表作有《地圖的世界,那麼近那麼遠》、《網路視頻:涅槃後的重生》。
5. 『郝聞郝看』。名字略奇怪,不過郝智偉也是多年的老記者,在IT經理世界雜志多了七八年,電商、雲計算、大數據、互聯網金融方面的稿子寫的特別深。代表作有《烤箱也「殺人」,智能體質「易黑」》、《IP「琅琊榜」,誰主沉浮?》
6. 『科技不吐不快』。王利陽寫自媒體的時間也較早,常住在浙江嘉善,離西塘古鎮比較近,越是安靜的地方,寫稿子越是拋離了浮躁,其專注的主要是社區O2O和電商。
7. 『ItTalks』。比馮大輝還要有個性,身兼多職,上海交大的教授,某基金的合夥人,同時也是某知名企業的顧問,文字而功底超級超級強。
8. 『caoz的夢囈』。技術大牛曹政的自媒體,算是和馮大輝起名,科技方面的心靈雞湯寫的非常贊,很多互聯網創業者都視其為珍寶。
9. 『黑馬良駒』。張俊良童鞋是比較早就開始專注社會化營銷了,經常在各種大會上都能看到他的分享,所以有關營銷方面的知識,看黑馬良駒就沒錯。
10.『劉琪的商業觀察』。劉琪之前也是IT經理世界的知名記者,之後進了小米,在商業模式的分析上較為熟稔。
正如馮大輝曾提到的一樣,信息獲取能力也是一種新的競爭力,「世界是平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低,個性化閱讀時代的到來,越多越多的人被機器綁架,自以為機器推薦的就是整個世界,其實,每個人所獲取到信息的不同,就決定著自身能力的多少,上面推薦的這些2016年值得關注的自媒體,2016年最值得關注的自媒體就是一些比較好的自媒體內容,非常值得關注。

J. 自媒體怎麼賺錢

自媒體就是一個集文字、圖片、視頻為一體的一種社交媒體(平台),它可以把你的創作分享給廣大網友看,如果你的創作內容足夠吸引力和富有創造力,那就會得到平台和網友的認同,平台會為你推薦給更多網友看,網友會給你點贊、評論、轉發、分享等,那如此大的流量的情況下,就會為你帶來一筆客觀的廣告收益分成(因為平台會接一些廣告穿插在平台內的作品裡)。
不止如此,當你擁有了一定粉絲(關注你的用戶)後,你還可以到一些自媒體服務平台去接一些廣告發布在自己的賬號內,獲取更多的報酬。

但如今做自媒體的人群已經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它的們看很低,但隨著各平台的規則越來越完善,網民的觀看需求越來越高,那對自媒體人的作品要求自然也是越來越高。不管是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企鵝號、百家號等圖文消息類型的自媒體平台;還是抖音、快手、小紅書、火山小視頻類的短視頻自媒體平台。現在能夠長期穩定盈利的只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內容型自媒體經濟;一種是粉絲型自媒體經濟。

什麼是內容經濟,就是你要寫的軟文或者拍攝的視頻,要具有較高的可閱讀性、故事性、可看性,並非是胡亂寫一通,或者抄襲別人的就可以了的,如果偽原創時代還是有較大的流量,但要想做好,就必須要有一定的原創內容和能力,有了好的內容那就會吸引較大的流量或者較多的用戶關注你,閱讀量和播放量上去了,那平台給你的廣告分成自然也就多了。

什麼是粉絲經濟,就是當你的自媒體帳號積累了一定的關注用戶後,你可以通過接取外部的廣告來到你的自媒體帳號內發布,而作為回報廣告主也需要支付你一筆金額,大多自媒體人員都會選擇在一些自媒體服務平台接廣告任務單,因為這樣可以選擇性的接取符合自己帳號類型的訂單,既可以賺錢又可以增粉,一舉雙得,因為只有有了後續的運營資金,養活了自媒體人,那作為運營者才能有更大的動力去創作更多的作品。

熱點內容
區塊鏈技術可追溯嗎 發布:2025-08-04 11:36:52 瀏覽:261
區塊鏈在軟考高級第幾章 發布:2025-08-04 11:36:15 瀏覽:52
四川比特幣礦是什麼 發布:2025-08-04 11:01:19 瀏覽:530
比特幣現金一共多少錢 發布:2025-08-04 11:00:38 瀏覽:238
區塊鏈多少代獎勵算合法 發布:2025-08-04 10:47:50 瀏覽:511
區塊鏈生肖鏈是什麼 發布:2025-08-04 10:45:39 瀏覽:556
二維碼怎麼充值usdt 發布:2025-08-04 10:29:13 瀏覽:546
幣圈現貨不會虧 發布:2025-08-04 10:27:52 瀏覽:9
區塊鏈技術有關股票 發布:2025-08-04 10:27:47 瀏覽:936
比特幣輸了400萬 發布:2025-08-04 09:30:48 瀏覽: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