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礦幣
Ⅰ Dyn11變壓器差動保護故意讓A、B相相序接反,為什麼C相有差流,制動電流無變化
沒有關系的喔
其實從使用的角度,哪相是A,哪相是B,哪相是C是不重要的,高壓側接成A、B、C還是C、
B、A對都不會影響變壓器的正常運行,但一般要求按正相序進行連接;
1、如果從電廠、電網到用戶都是按A、B、C進行連接的,有問題時,會有利於迅速查出是哪
相的問題;但我們往往作不到,因為不知道哪裡就給換了,在主網問題不大,配網往往是很亂
的;
2、對已建成的系統,如果將變壓器高壓系統相序變化,會導致有些保護變化,導致失效,也
會使計量系統發生變化而不能正確計量;
3、當變壓器高壓側由正相序接成逆相序後,變壓器的低壓側也變成了逆相序,低壓系統應相
應進行改變,不然會造成三相用電設備(電機)相序反接,出現電機反轉的情況。
在現實中,許多企業都是在高壓將相序接反了,低壓又將相序反回來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出現
多是由不規范的施工企業和用電檢查人員驗收不嚴格造成的。
Ⅱ 變壓器連接組標號dyn11是什麼意思
Dyn11是變壓器的接線組別,含義如下:
1、D就是變壓器的高壓側三角形接法。
2、y 表示低壓側是星型接法。
3、n 是有中性點引出。
4、11表示高低壓之間的向量差是30度,低壓繞組的電壓向量位移落後高壓30度,用時鍾表示的方法,高壓側的電壓向量指向時鍾的12點時,低壓側的線電壓向量指向時鍾的11點。
拓展資料:
變壓器(Transformer)是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來改變交流電壓的裝置,主要構件是初級線圈、次級線圈和鐵芯(磁芯)。主要功能有:電壓變換、電流變換、阻抗變換、隔離、穩壓(磁飽和變壓器)等。按用途可以分為:電力變壓器和特殊變壓器(電爐變、整流變、工頻試驗變壓器、調壓器、礦用變、音頻變壓器、中頻變壓器、高頻變壓器、沖擊變壓器、儀用變壓器、電子變壓器、電抗器、互感器等)。電路符號常用T當作編號的開頭。
Ⅲ DyN11變壓器高壓側滯後低壓30度是怎麼個情況
變壓器高低壓側的電勢會隨著接線組別的改變而產生相位差,行業規定以高壓側的相電壓為12點,低壓側的同相電壓相位與其比較的相位差以1至12點來代表,每個刻度正好為30度,因此1點是滯後30度,11點是超前30度。
DyN11變壓器:DYn11——D表示一次繞組線圈為三角型接線,Y表示二次測繞組線圈為星型接線,n表示引出中性線(點),11表示二次測繞組線圈的相角滯後一次繞組線圈330度。
變壓器(Transformer)是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來改變交流電壓的裝置,主要構件是初級線圈、次級線圈和鐵芯(磁芯)。主要功能有:電壓變換、電流變換、阻抗變換、隔離、穩壓(磁飽和變壓器)等。按用途可以分為:電力變壓器和特殊變壓器(電爐變、整流變、工頻試驗變壓器、調壓器、礦用變、音頻變壓器、中頻變壓器、高頻變壓器、沖擊變壓器、儀用變壓器、電子變壓器、電抗器、互感器等)。電路符號常用T當作編號的開頭.例: T01, T201等。
Ⅳ CITEX交易所提供節點質押服務的項目(ZER/ZEL/IMGC/ESBC/AXE/IMG/DYN/VLS),為什麼收益如此高
CITEX主要也不是靠這個盈利的
CITEX作為礦幣賽道的領跑者,CITEX做主節點質押主要是為了做大做強礦幣生態。首先,搭建越來越多的MasterNode(主節點),提升了PoW項目的區塊網路安全;
其次,用戶搭建MasterNode(主節點),需要鎖定代幣流動性,這就減少了二級市場拋壓,推動幣價上漲,CITEX推出MasterNode Hosting產品後,AXE和IMG等項目幣價開始迅速大幅上漲
截止目前,CITEX為IMG, IMGC, AXE搭建了全網近1/3的MasterNode(主節點)。所以幾乎把全部利潤讓給了用戶。
Ⅳ cgminer 280x 7950 怎麼設置
比特幣挖礦:Cgminer的設置
瀏覽:17015
|
更新:
2013-10-25 09:45
1、前期准備
1)CG軟體下載
下載win32位的 http://ck.kolivas.org/apps/cgminer/
win64位建議使用2.6.1版本(2.6.1以前版本不兼容64位系統)
win32位建議使用2.4.3或者2.6.1
2)驅動和SDK的選擇
驅動建議5、6系選用11.12和12.1(也可使用11.X不過CPU會滿載),7系卡使用12.3,最好不要使用12.6及以後驅動,挖礦速度較低。驅動請去驅動之家下載。
11.12win7 32位驅動地址:
http://drivers.mydrivers.com/download/440-176079-AMD-Radeon-HD-2400-HD-2600-HD-2900-HD-34/
SDK建議使用2.4或2.5版本的(XP只能安裝2.3及以下版本),下載鏈接: http://developer.amd.com/sdks/AMDAPPSDK/downloads/pages/AMDAPPSDKDownloadArchive.aspx
2、中期配置
CG可採用配置文件配置,一次配置終身使用,可謂簡單易行穩定。
在配置完成後,雙擊打開EXE即可挖礦,也已把exe的快捷方式放在開始菜單啟動文件夾下,即可實現開機自動挖礦。
用記事本新建一個TXT文件,按下面配置完成後,另存為cgminer.conf
;
1)礦池配置
"pools" : [
{ "url" : "http://mine3.btcguild.com:8332","user" : "tu","pass" : "-1"},
{ "url" : "http://mmpool.bitparking.com:15098","user" : "tudou","pass" : "-1"},
{
"url" : "pool.maxbtc.com:8332/","user" : "shenyu-1","pass" : "12345"}
]
每一個{}間為一個礦池伺服器地址以及對於的賬號和密碼,不同礦池間用英文逗號隔開。可以添加多個礦池,一旦礦池發生礦難,可以自動使用下一個礦池挖礦,一旦恢復採用優先順序最高的挖礦。
2)核心參數
下面以雙顯卡為例說明一下:
"intensity" : "9,9", intensity
指顯卡工作優先順序 6是一般,D是自動,數字越高優先順序越高 ,接顯示器的設為6 其他的設為9 -14.通過調節優先順序可以是先GPU滿載和不滿載工作。
"vectors" : "2,2", "worksize" : "128,128", "kernel" : "phatk,phatk",
CG採用diablo poclbm, phatk ,diakgcn四種內核,不同內核在不同系統、驅動、SDK速度會有所差異,差異一般在10M-70M之間。按前期准備配置時,建議採用 phatk內核或diakgcn內核。
"gpu-engine" : "0-800,0-800",
指顯卡工作頻率 也就是超頻 。0是默認頻率 數值是設定頻率,可是適當設置。
"gpu-memclock" : "300,300",
為顯存工作頻率。顯存工作頻率不影響先挖礦速度,一般設置在300左右,能降低5度左右。(注意部分卡不能降低過低)
"gpu-fan" : "85,85",
顯卡風扇轉速,此為固定轉速,建議自行嘗試設置,只要能壓住溫度就行。
"gpu-memdiff" : "0,0",
默認就行
"gpu-powertune" : "0,0",
為AMD powertune 技術,5970和6990支持設為20,其他設為0。
"gpu-vddc" : "0,0",
顯卡電壓,超頻一般伴隨著電壓的調節,不過只有做工過硬的顯卡可以加壓 。0是默認,一次加減0.001V,降低電壓降低功耗和溫度。
"temp-cutoff" : "90,90",
顯卡停止工作溫度,另外CG中顯示的溫度是核心溫度而非供電溫度,兩者之間有一定的差距。
"temp-overheat" : "80,80",
顯卡過熱溫度
"temp-target" : "72,72",
顯卡目標溫度。
以上參數後面的數值根據顯卡的多少改變數值的多少。例如:
單卡"gpu-engine" : "0,",
雙卡"gpu-engine" : "0,0",
三卡"gpu-engine" : "0,0,0",
四卡三卡"gpu-engine" : "0,0,0,0",以此類推。
3)其餘參數
其餘參數一般不變,如下
"api-port" : "4028",
"expiry" : "120",
"failover-only" : true,
"gpu-dyninterval" : "7",
"gpu-platform" : "0",
"gpu-threads" : "2",
"log" : "5",
"queue" : "1",
"retry-pause" : "5",
"scan-time" : "60",
"temp-hysteresis" : "3",
"shares" : "0",
"kernel-path" : "/usr/local/bin"
3、後期調試
後期主要調接GPU核心頻率、電壓,風扇轉速,內核版本。
重新設置後打開CG運行3分鍾左右,待速度穩定後,通過對比速度,來選擇相應的參數。
Ⅵ 變壓器YD11和DYn11有什麼區別
區別如下:
YD11的變壓器,其三相高壓繞組為星形接線,中心點不引出,其三相低壓繞組為三角形接線,高壓繞組線電壓滯後低壓繞組線電壓30度。
DYn11的變壓器。其三相高壓繞組為三角形接線,三相低壓繞組為星形接線,中心點引出。高壓繞組線電壓滯後低壓繞組線電壓30度。
Ⅶ 表面張力
由於儲油氣岩石的孔隙系統具有很大的比表面,因此,當儲層流體與具有很大比表面的礦物顆粒表面相接觸時,就會產生分子-表面現象。岩石的比表面越大,在表面層上產生分子-表面現象的反應也就越強烈。
通常把形成1cm2表面所做的功,稱為自由表面能或表面張力。
斯坦丁[15](M.B.Standing)和霍考特(E.W.Hocott)等學者曾在實驗室中測定過高溫高壓下氣-水和油-水之間的界面張力[14],其測定結果如圖5.3所示。由圖可見,隨著溫度升高,氣-水和油-水的界面張力都下降;隨著壓力升高,氣-水的表面張力急劇下降,而油-水的界面張力開始上升,在壓力大於10MPa後界面張力逐漸平穩。根據實驗確定的地層條件下的氣-水表面張力一般為30~50dyn/cm,油-水界面張力則在30~35dyn/cm。當溫度超過150℉ ℉為華氏度單位,它與攝氏度(℃)之間的換算關系為:
圖5.3 表面張力或界面張力作為溫度與壓力的函數
在大氣溫度和壓力下,甲烷氣-地層水的界面張力約為70dyn/cm。隨著溫度的變化,在壓力增高每0.68MPa時,氣-水界面張力降低5~10dyn/cm。隨著壓力的不同,在溫度增加時氣-水界面張力約降低0.1~1.0dyn/(cm·℉)。已作出溫度和壓力對甲烷-水系統影響的諾謨圖(圖5.4),可以據此估算一定地下溫度和壓力下的甲烷-水的界面張力。當氣相中有較多的乙烷、丙烷和其他重組分時,會使界面張力降低,使其低於諾謨圖所表示的純甲烷-水系統的數值。
圖5.4 不同溫度和壓力下甲烷-水界面張力的諾謨圖
①1磅=4.44822N.1平方英寸=6.451600×10-4m2.
許多學者研究了溫度對於油水界面張力的影響,其總的趨勢是溫度增高,油水界面張力降低。綜合一些研究者的成果來看,對於孔隙系統-原油-地層水來說,為了勘探的目的,可以設定油水界面張力當溫度每升高1℉時,其值降低約0.1dyn/cm是合理的[16]。
圖5.5 估算儲層溫度時的油-水界面張力的諾模圖 [16]
假定增加1℉溫度時減少0.1dyn/cm。(1):地面油水界面張力為20.9dyn/cm,地層溫度為175℉,油-水系統平均地下界面張力為10dyn/cm。(2):地面界面張力為28dyn/cm(70℉時平均值),地層溫度為150℉,地下界面張力為20dyn/cm
如果所研究的油-水系統只有在地表溫度下測定的界面張力值,那麼,根據估算油藏溫度下油水界面張力的諾謨圖(圖5.5),可以查出在地層溫度下的油-水界面張力,查圖方法見圖下的實例說明。必須注意,在溫度和壓力很高的情況下,界面張力數值不清,諾謨圖的線條不能延伸到5dyn/cm以下。可是,在高溫高壓下油-水界面張力會繼續下降,甚至變為零。根據圖5.5可知,地層條件下油-水界面張力可以從5dyn/cm變化到35dyn/cm。利文斯通(Livingston)[17]通過對美國34個不同年代得克薩斯油藏的原油和地層水的測定,認為:對於中等密度原油(30~40°API),70℉時界面張力為21dyn/cm;低密度原油(大於40°API)界面張力約為15dyn/cm;高密度原油(小於30°API)界面張力則為30dyn/cm。隨著原油密度和黏度降低,界面張力也隨之降低。
Ⅷ 人工智慧結合物聯網 三大問題值得關注
人工智慧結合物聯網 三大問題值得關注
我相信你已經聽說過物聯網(IoT)和人工智慧(AI)。但是,你知道這兩個概念之間有什麼區別嗎?或者,人們是不是認為物聯網和人工智慧代表折同樣的事情,兩者交互會發生什麼反應呢?
人工智慧中的深度學習,近年屢創佳績,首先是 Alpha Zero 在三大棋類成為世界第一,不但打敗人類,還遠遠把人類棋手拋在後面,更打敗其他的人工智慧棋手。此外,在視覺辨識與語音識別更是超出人類辨識的水平,就連微軟最近也宣布中翻英的語意辨識能力也達成跟人類能力接近的水平,而這些佳績大大的震驚了人類,人工智慧近幾年被大量重視。
深度學習需要大量的數據與強大的運算力才可能達成高准確度模擬模型,而大量的數據,在很多方面就必須依靠物聯網的感測器收集,透過網路實時的傳輸集中到伺服器;物聯網的系統,也需要靠人工智慧做到正確的辨識、發現異常、預測未來,以提供好的服務。這也是為什麼工研院 IEK 與電子時報的研究單位都談到人工智慧結合物聯網(AIoT)是接下來的重大發展,而這樣的發展,影響到各行各業,甚至會進行產業顛覆,也就是說,接下來 AIoT 服務,將在我們身邊大量出現。
服務一多,AIoT 在各個層面(物-終端設備/聯-網路聯機/網-雲端設備)安全的重要性就更加提高,必需處理或預防,以減少問題發生時造成的損失。接下來,本文將從三個層面(物-終端設備/聯-網路聯機/網-雲端設備)來分別切入看可能造成的問題:
1、終端設備在安全上有傳輸信息被看光光、設備被操控兩大問題。
在終端設備上,很多使用者因為沒有修改設備商提供的原有管理員賬號/密碼(如 admin/admin、 root/r00t…等等),或是管理員的賬號/密碼很容易被猜出來,在被黑客在找到這台設備後,以管理員登入而擁有控制權,得到消費者的所有數據,可能讓消費者的相關隱私盪然無存,例如,在家中穿得很少的清涼裝扮,就可能透過聯網攝影機傳到黑客家的機器上了。
駭入之後,此機器也被控制,可以達成其他目的。例如 2016 年 Dyn 公司的 DNS(由英文網域查到真正數字網域功能)被大量被操控的終端設備攻擊後,讓很多公司的網站(Twitter、Netflix、Airbnb…等等),因為 DNS 信息無法被終端設備及時查知而無法服務。
去年因為比特幣挖礦盛行,也讓黑客開始駭入這些終端機器與雲端機器,運用其運算力幫忙挖比特幣,至少造成設備異常大量耗電與通訊傳輸量大增。
黑客能控制或干擾終端設備的方法還有以下幾種:
(1)終端設備的固件,廠商明明更新了,但終端使用者並不知道要更新,或懶得更新。這也給了黑客可趁之機,利用舊有固件的已知安全問題駭入這台機器,獲得操控權。這也說明買會不定時升級新的固件的廠商生產的設備,並常常對此設備做固件升級是比較安全的,不然設備被操控後,就等於養了黑客的間諜在身邊。
(2)設備沒有驗證收到的信息或命令,就如之前傳出的某些智能音箱會因為黑客發出的人耳無法聽出的超音波被控制而誤動作。
(3)設備本身的物理安全防護不夠,不必要或外露的接頭被黑客使用入侵,或是容易被黑客取下來,讓黑客竄改固件後再放回,這個風險存在已久,這也反映出設備廠商硬體在信息安全相關的設計考慮很重要。
2、網路聯機的信息安全力不夠,讓黑客可以攔截。
這種聯機的安全出包,輕則得出所有通訊清楚內容(如公司機密被獲取),更甚者則竄改傳輸內容,讓終端設備們以及雲端設備們彼此誤認對方的訊息,而做出錯誤動作:更甚者機器因此被完整操控。
例如使用的網路未加密,當使用時,同在一個場域的黑客就可以透過這個網路攔截到終端設備與雲端設備之間傳輸的信息,讓黑客可以直接抓取出以分析讀取,甚至竄改後再回送,造成系統誤動作。
另外網路聯機配對不安全,讓黑客找出漏洞破解;或是使用已被攻破或本身被證實不安全的加密演算法,都會造成同樣的問題。例如 2016 年傳出的安全連接協議 Open SSL 的大漏洞,此漏洞會允許黑客執行任何程序,就造成了很多大網站(如 Google、臉書、Yahoo…等等)受害,所以 AIoT 的通信協議就不能用這類被證實有問題的協議。
為了解決消費者自行升級終端設備固件的不便性,讓終端設備能自動更新固件是一種新的趨勢。也就是讓終端設備會進行從網路下載固件升級(Over The Air,簡稱 OTA),但如果被黑客找出網路漏洞,而讓此設備升級了有問題的固件,反而會讓黑客取得終端設備控制權,這個信息安全風險不得不考慮。
3、雲端設備:黑客利用安全弱點駭入雲端設備。
黑客在獲得雲端設備的控制權後,得到重要信息(特別是公司機密),或被操控後送出錯誤信息誤導終端設備。
缺乏設備驗證、或脆弱的用戶密碼/常用密碼,造成黑客直接登入是常見安全風險。不過,這個部分已經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至今,有二十年以上的歷史,相對的黑客的攻擊方法與安全對應的解決方案也多元。
在現在較新面對的安全問題,是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介入:黑客可以透過深度學習在虛擬世界中找出網站與設備新的弱點,而做進階持續威脅(APT)的攻擊。一般的人類信息安全專家,要對抗這種攻擊,會有處理速度太慢的問題,也唯有藉助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力量強化,例如從定義正常的網路行為模式,再用人工智慧及時發現可能異常行為並因應處理,才有可能達成防範效果。
由以上可知,AIoT 服務,如果沒有在信息安全做好防護,將會被黑客利用造成重要信息被獲取,有的甚至操控設備:終端設備被操控後,變成客戶身邊的間諜,讓客戶有重大傷害或損失:例如隱私被曝光,不雅照讓名譽受損,人身傷亡或被綁架…等等;雲端設備被操控,造成商業機密被獲取,客戶公司因而損失重大。
也因為 AIoT 服務在我們身邊的興盛,已經是必然的趨勢,這些引發的風險,接下來必須好好預防與及時處理,以避免問題產生時造成的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