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視傳媒與元宇宙
Ⅰ 「元宇宙」今年引爆科技圈,元宇宙究竟是什麼
元宇宙是Metaverse的中文翻譯,Meta表示超越,verse代表宇宙,Meta+verse的組合即是超越宇宙、虛擬宇宙的存在,我們可以理解Metaverse為一個存在於現實之外的人造、虛擬的空間/世界。在科幻小說《雪崩》中,人們可以用虛擬形象在虛擬空間中進行交互。所以,一部分人認為,小說《雪崩》是Metaverse的雛形,而所謂的元宇宙,或許是未來互聯網發展的「終極形態」。
元宇宙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是元宇宙打造需要消耗海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從技術角度來說,目前仍然遙不可以觀。此外,元宇宙形成後,必然會對現實形成巨大的沖擊,嚴重影響人們的原本的生活秩序,需要重新制定法律、倫理、道德、制度、經濟安全等各個方面的問題。總而言之,元宇宙未來可期,但仍需三思而後行。
Ⅱ 什麼是「元宇宙」,「元宇宙」真的是個騙局嗎
「元宇宙」並不是騙局,指的是一個與現實世界平行,同時又是一個獨立的虛擬空間,換句話來說,就是真實的數字虛擬世界。
「元宇宙」是非常熱門的話題,許多商業巨頭紛紛加入相關的領域,紛紛開始加入 「元宇宙」的行業。這么一個看似虛幻的世界,只要假以時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實現「元宇宙」場景出現。
一、「元宇宙」究竟是什麼,是一個虛擬的空間
「元宇宙」是一個由許多個新技術組合而成的新型網路空間和社會形態,利用數字技術產生的現實世界的鏡像,將區塊鏈技術創建出一個經濟體系,把虛幻和現實相結合,並允許所有用戶對其內容進行編輯。「元宇宙」這個詞最先出現在斯蒂芬森的一本科幻小說《雪崩》當中,小說中描述了一個與現關世界平行的另一個數字世界,每個現實世界的人在這個數字世界中都有另一個虛擬的自己。
總結
「元宇宙」不僅不是騙局,並且推動著互聯網發展,通過虛擬現實設備讓人們真正感受到數字化時代的奇妙。人們只要戴上設備就可以進入虛擬的空間跟同事來一場社交,甚至可以利用「元宇宙」來創造一個虛擬的世界,從此人類將成為現實與虛擬世界的「兩棲動物」。
Ⅲ 什麼是元宇宙概念股,其中包含有哪些股票
元宇宙概念股指的就是一些涉及元宇宙技術或生產相關硬體的股票,其商業模式主要將應用在社交、游戲、消費等領域,會帶來商業模式的升級更迭甚至顛覆。這也意味著這類概念股未來潛力巨大,但是想要徹底實現還有較遠的距離。
包括1、晶元:全志科技、瑞芯微、北京君正。
2、顯示:京東方A、深天馬A、維信諾。
3、光學:藍特光學、聯創電子、水晶光電、歐菲光、藍思科技、舜宇光學、聯合光電、中光學、福晶科技、永新光學。
4、感測器:韋爾股份。
5、代工(ODM/OEM):歌爾股份、聞泰科技、欣旺達、領益智造、鵬鼎控股、兆威機電、國光電器、長盈精密。
6、存儲:兆易創新。
7、封裝:晶方科技、環旭電子。
8、UI/OS:中科創達。
9、技術支持:數碼視訊、萬興科技、超圖軟體。
10、游戲:完美世界、寶通科技、盛天網路、中青寶、順網科技、天神娛樂、吉比特、三七互娛、世紀華通。
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它整合了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它基於擴展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基於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基於區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上密切融合,並且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世界編輯。
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用戶體驗以及實體世界內容等進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是在共享的基礎設施、標准及協議的支撐下,由眾多工具、平台不斷融合、進化而最終成形。
Ⅳ 元宇宙如何與直播相關哪個直播平台比較好
元宇宙和直播之間的關系其實是很好理解的,你可以把元宇宙看做是虛擬世界,直播也可以創造一個虛擬的世界去鏈接現實和虛擬空間,保利威虛擬直播就能夠帶來比較好的元宇宙體驗,僅需一台電腦、一台相機、一塊綠幕就可以打造MR特效。
Ⅳ 元宇宙是什麼,為什麼最近那麼火
准確地說,元宇宙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個經典概念的重生。1992年,美國著名科幻大師尼爾·斯蒂芬森在其小說《雪崩》中這樣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機和目鏡,找到連接終端,就能夠以虛擬分身的方式進入由計算機模擬、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
今年3月,元宇宙概念第一股羅布樂思(Roblox)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5月,Facebook表示將在5年內轉型成一家元宇宙公司;8月,位元組跳動斥巨資收購VR創業公司Pico……今年,元宇宙無疑成為了科技領域最火爆的概念之一。
那麼,元宇宙到底是什麼?為何各大數字科技巨頭紛紛入局元宇宙?我國元宇宙產業又該如何布局與發展?
元宇宙目前尚無公認定義
准確地說,元宇宙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個經典概念的重生,是在擴展現實(XR)、區塊鏈、雲計算、數字孿生等新技術下的概念具化。
1992年,美國著名科幻大師尼爾·斯蒂芬森在其小說《雪崩》中這樣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機和目鏡,找到連接終端,就能夠以虛擬分身的方式進入由計算機模擬、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
當然,核心概念缺乏公認的定義是前沿科技領域的一個普遍現象。元宇宙雖然備受各方關注和期待,但同樣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回歸概念本質,可以認為元宇宙是在傳統網路空間基礎上,伴隨多種數字技術成熟度的提升,構建形成的既映射於、又獨立於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同時,元宇宙並非一個簡單的虛擬空間,而是把網路、硬體終端和用戶囊括進一個永續的、廣覆蓋的虛擬現實系統之中,系統中既有現實世界的數字化復制物,也有虛擬世界的創造物。
當前,關於元宇宙的一切都還在爭論中,從不同視角去分析會得到差異性極大的結論,但元宇宙所具有的基本特徵則已得到業界的普遍認可。
其基本特徵包括:沉浸式體驗,低延遲和擬真感讓用戶具有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虛擬化分身,現實世界的用戶將在數字世界中擁有一個或多個ID身份;開放式創造,用戶通過終端進入數字世界,可利用海量資源展開創造活動;強社交屬性,現實社交關系鏈將在數字世界發生轉移和重組;穩定化系統,具有安全、穩定、有序的經濟運行系統。
受到科技巨頭、政府部門的青睞
8月以來,元宇宙概念更加炙手可熱,日本社交巨頭GREE宣布將開展元宇宙業務、英偉達發布會上出場了十幾秒的「數字替身」、微軟在Inspire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宣布了企業元宇宙解決方案……事實上,不僅是各大科技巨頭在爭相布局元宇宙賽道,一些國家的政府相關部門也積極參與其中。5月18日,韓國科學技術和信息通信部發起成立了「元宇宙聯盟」,該聯盟包括現代、SK集團、LG集團等200多家韓國本土企業和組織,其目標是打造國家級增強現實平台,並在未來向社會提供公共虛擬服務;7月13日,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了《關於虛擬空間行業未來可能性與課題的調查報告》,歸納總結了日本虛擬空間行業亟須解決的問題,以期能在全球虛擬空間行業中占據主導地位;8月31日,韓國財政部發布2022年預算,計劃斥資2000萬美元用於元宇宙平台開發。
元宇宙為何能受到科技巨頭、風險投資企業、初創企業,甚至政府部門的青睞?
從企業來看,目前元宇宙仍處於行業發展的初級階段,無論是底層技術還是應用場景,與未來的成熟形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但這也意味著
元宇宙相關產業可拓展的空間巨大。因此,擁有多重優勢的數字科技巨頭想要守住市場,數字科技領域初創企業要獲得彎道超車的機會,就必須提前布局,甚至加碼元宇宙賽道。
從政府來看,元宇宙不僅是重要的新興產業,也是需要重視的社會治理領域。伴隨著元宇宙產業的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將是一系列新的問題和挑戰。元宇宙資深研究專家馬修·鮑爾提出:「元宇宙是一個和移動互聯網同等級別的概念。」以移動互聯網去類比元宇宙,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政府部門對其關注的內在邏輯。政府希望通過參與元宇宙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以便前瞻性考慮和解決其發展所帶來的相關問題。
在技術、標准等方面做好前瞻性布局
元宇宙是一個極致開放、復雜、巨大的系統,它涵蓋了整個網路空間以及眾多硬體設備和現實條件,是由多類型建設者共同構建的超大型數字應用生態。為了加快推動元宇宙從概念走向現實,並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中搶佔先機,我國應在技術、標准、法律3個方面做好前瞻性布局。
從技術方面來看,技術局限性是元宇宙目前發展的最大瓶頸,XR、區塊鏈、人工智慧等相應底層技術距離元宇宙落地應用的需求仍有較大差距。元宇宙產業的成熟,需要大量的基礎研究做支撐。對此,要謹防元宇宙成為一些企業的炒作噱頭,應鼓勵相關企業加強基礎研究,增強技術創新能力,穩步提高相關產業技術的成熟度。
從行業標准方面來看,只有像互聯網那樣通過一系列標准和協議來定義元宇宙,才能實現元宇宙不同生態系統的大連接。對此,應加強元宇宙標准統籌規劃,引導和鼓勵科技巨頭之間展開標准化合作,支持企事業單位進行技術、硬體、軟體、服務、內容等行業標準的研製工作,積極地參與制定元宇宙的全球性標准。
從法律方面來看,隨著元宇宙的發展,以及逐步走向成熟,平台壟斷、稅收征管、監管審查、數據安全等一系列問題也將隨之產生,提前思考如何防止和解決元宇宙所產生的法律問題成為必不可少的環節。對此,應加強數字科技領域立法工作,在數據、演算法、交易等方面及時跟進,研究元宇宙相關法律制度。
可以肯定的是,在技術演進和人類需求的共同推動下,元宇宙場景的實現,元宇宙產業的成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作為真實世界的延伸與拓展,元宇宙所帶來的巨大機遇和革命性作用是值得期待的,但正因如此,我們更需要理性看待當前的元宇宙熱潮,推動元宇宙產業健康發展。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來源:科技日報
Ⅵ 迅速躥紅的「元宇宙」概念到底是什麼
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來看,元宇宙在空間維度上是一個虛擬的數字世界,在時間維度上是一個真實的數字世界;從真實性的角度看,元宇宙中既有真實世界的數字復製品,也有虛擬世界的創造物;從獨立性的角度看,元宇宙是一個與外部現實世界緊密相連、高度獨立的平行空間;從連接性的角度來看,是一個可持續的、覆蓋范圍廣泛的虛擬現實系統,包括網路、硬體終端和用戶。
我們將在科幻小說中看到很多關於互聯網的想像,但事實上它與我們目前的互聯網形式完全不同,所以我認為我們對元宇宙的想像仍然基於前一階段,比如我們現有的移動互聯網、現有的VR技術、體感設備、建模技術等。事實上,未來元宇宙的真實形式可能與我們現有的假設完全不同。例如,它可能是一個腦-機介面,也可能通過化學手段觸發腦神經沖動,這可能由技術的非線性發展決定。
Ⅶ 元宇宙是哪家公司開發的
概念簡介
元宇宙(Metaverse)是Facebook公司開發打造的一個可以多人同時居住的數字世界。[1]「元宇宙」概念還與蘋果、谷歌、亞馬遜和微軟開發的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密切相關。元宇宙可視為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後繼技術。一般來說,技術專家們認為元世界是一個虛擬世界,在那裡大量的人可以聚集在一起玩、工作和社交。
發展歷程
2021年7月,Facebook宣布成立新產品團隊開發「元宇宙」。[1]Facebook公司自己創建的元宇宙將用於虛擬現實耳機、移動設備和游戲機。
Ⅷ 元宇宙是騙局還是人類未來
元宇宙是未來互聯網的發展方向。
從政府和企業的行為可以看出,雖然目前外部對於元宇宙概念和屬性的看法仍在不斷變化,但是對於元宇宙未來的良好前景已基本形成共識。展望未來,元宇宙的3種前景在當下已經較為顯著。
首先,從市場規模的前景來看,目前已有多個國際知名咨詢機構公開表示看好元宇宙的未來市場規模。摩根士丹利預計,未來元宇宙潛在市場空間將超8萬億美元。不僅如此,元宇宙在其發展過程中,還將拉動壯大其他領域的市場規模。
其次,從產業創新的前景來看,元宇宙帶來的產業創新前景包括了兩方面:元宇宙將打破我們所習慣的現實世界物理規則,以全新方式激發產業技術創新;此外,元宇宙將與不同產業深度融合,以新模式、新業態帶動相關產業躍遷升級。
最後,從應用范圍的前景來看,當前元宇宙的應用主要表現在游戲、娛樂等領域,其他領域應用相對較少。未來,伴隨元宇宙技術和產業成熟度的持續提高,其應用范圍將逐步擴大,並不斷深入。如元宇宙或將在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受影響的六個產業
1、影響元宇宙應用場景實現的直接技術產業。
元宇宙場景的實現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需要系列軟硬體技術集群的綜合支撐,如XR(拓展現實)、NFT(非同質化代幣)、AI、3D、語音與手勢識別、空間映射、數字孿生等直接相關技術,這些技術的成熟度直接決定了元宇宙場景的實現進度。
2、支撐元宇宙場景運行的底層技術產業。
元宇宙場景下,大規模用戶會同時在線,並以較低延遲進行實時交互,這就要求實現大量底層技術的深度融合,如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未來網路、半導體等底層技術,以及相關的基礎設施技術,這些技術直接決定了元宇宙系統能否以一種穩態運行。
3、虛實連接技術產業。
即把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連接在一起的相關技術,如空間計算、邊緣計算、可穿戴設備、嵌入式技術、腦機介面、微感測器等提升虛實世界交互感知的技術,這些技術影響著用戶對於元宇宙場景的沉浸體驗情況。
4、元宇宙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體驗產業。
元宇宙資深研究專家馬修·鮑爾提出,「元宇宙是一個和移動互聯網同等級別的概念」,如同當前互聯網上存在購物、娛樂、社交、學習、辦公等不同細分領域一樣,元宇宙將覆蓋並超越當前各種各樣的互聯網應用場景,帶來這些領域的體驗升級。
5、視覺模擬下的創意產業。
元宇宙的發展建立在傳統網路空間基礎之上,帶來視覺、內容、服務、流程的全面升級,將形成一種新型創造者經濟,如動畫設計、音像製品、游戲製作、形象設計等。
6、助力元宇宙系統健康有序運行的支付、安全等輔助產業。
元宇宙所形成的虛擬經濟社會系統想要有序運行,就必須以一系列受廣泛認可的標准和協議作為基礎,推動元宇宙不同生態系統實現大連接,而這離不開支付、安全、信用、認證等技術和商業模式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