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收割的幣圈大佬
⑴ 馬斯克人稱「幣圈教主」,現在的幣圈「大崩盤」可能嗎
馬斯克被人稱作為幣圈教主,然而現在幣圈如果需要大崩盤的話,還是要有一定的條件的,如果這些條件不具備那麼一圈,目前不存在大崩盤的可能。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見解,投資還是需要謹慎而為。
目前幣圈還是存在著大崩盤的可能的,為什麼這么說呢?這主要是因為虛擬貨幣並不是以價值和信用為前提的,只要大莊家在價格拉高的時候集體出貨,那麼肯定就會引發很多人的恐慌,並且最終導致大崩盤。目前市面上最火的虛擬貨幣就叫做狗狗幣,狗狗幣有30%的份額被一個個人或者實體機構持有,只要這一名個人或實體機構在狗狗幣拉升的時候全部出貨,那麼將會對狗狗幣造成直接崩盤的後果,同時也會對其他虛擬貨幣造成極大的打擊,這就是我認為的大崩盤的可能。
不管馬斯克的影響力有多高或者說幣圈有沒有大崩盤的可能,目前的投機者如果再進去幣圈,很有可能隨時都會被收割韭菜,畢竟虛擬貨幣已經到了一個相對高位的位置,現在進去十有八九還是會被先進去的持幣者割韭菜。
⑵ 幣圈大佬被怎麼樣了
大佬們滿口歷史與哲學所護航的區塊鏈,還未顛覆其他行業,自己的棲息地卻已被最先顛覆。
幣圈裡的旗手們已然先後「轉移」到了國外——一如幣安創始人趙長鵬、幣圈一姐何一、薛蠻子、寶二爺等。
而最佳目的地,是日本。與此同時,一則有關已有數十位幣圈人士被邊控的消息,開始在圈內人士間流傳。
下一個常駐日本的,是幣安創始人趙長鵬——薛蠻子還去參觀過他的辦公地點。
⑶ 90後「幣圈大佬」孫宇晨到底是什麼來頭
⑷ 9年漲了1300萬倍中國「比特幣」首富李笑來,如今怎樣了
在網路信息時代,中國「造富」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短短二十年的時間,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互聯網企業,就誕生了數十位,甚至是上百位億萬富翁。然而這樣的「造富」,並不算是真正的神話,相信絕大多數的人,應該都聽說過比特幣,據筆者了解,在2009年比特幣發行之初,1美元就相當於1300個比特幣,它算是一種非常廉價的虛擬貨幣。
像是李笑來這一類企業家,賺到了錢,也不忘記回報社會、興辦教育的人,確實值得敬重。並且他的成功,也絕非是偶然的,如果沒有精明的頭腦,也抓不住創業致富的契機,難道不是嗎?
⑸ 請問火幣網的這個深度圖怎麼看
火幣網是騙子們開的,這個深度圖只有騙子們才能看懂!
⑹ 4千億巨頭遭股東割韭菜,幣圈陷雪崩恐慌,誰引起的這場地震
作為一種投資方式來說,想要在幣圈裡面賺到錢就只能看運氣。因為這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而且如果想要交易要過很復雜的流程才能夠實現。
最重要的是這種交易是需要在買賣雙方達成協議的情況下才能夠進行,但是想要找到一定的買方和賣方,也需要在很多平台裡面申請和注冊。一般人是沒有辦法輕易接觸到這個行業的,因此是屬於一種圈子內的營銷方式。
投資就是有風險的,想要做沒有風險的投資是不可能的,但是風險也是分大小。如果一直想要通過很高風險,但是這很大的項目上賺錢,或許有一天自己就會因為這種事情而虧損。
⑺ 為何依託區塊鏈技術崛起的幣圈會有如此多的「騙局」呢
任何收益率異常高的投資背後,可能都隱藏著「你要他的利息,他卻要你的本金」式的騙局。
2018年7月4日,素有「中國比特幣首富」之稱的李笑來的一段錄音遭到曝光,引發幣圈地震。接近一個小時的錄音中,李笑來對諸多幣圈大佬評價犀利,還對如何割散戶韭菜進行了「手把手」教學。
雖然我國在去年9月就已經對ICO進行了依法整頓和取締,然而項目方通過國外注冊、地下ICO的模式避開法律監管也是屢見不鮮。這就要求監管部門加大力度進行治理,建立起完善的行業標准,促進區塊鏈行業的良好發展。
對於投資者來說,一方面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切勿盲目跟風所謂「網紅」的誘惑。如果真的相信李笑來否定價值投資提倡投機的言論,才是正中其下懷,最終成為任人割取的韭菜。另一方面要理性投資,任何收益率異常高的投資背後,可能都隱藏著「你要他的利息,他卻要你的本金」式的騙局。
內容來源 鳳凰網
「一幣一別墅」的財富神話依然在幣圈裡廣為流傳,不斷有新的投資者躍躍欲試。但其實,從礦機廠商到大礦場主,再到礦池,這個小圈子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權力結構。
制售礦機、挖礦、建礦場、搭礦池,「礦圈」成為區塊鏈世界裡另外一條發財之路,礦機也成為一門鮮為人知的「大生意」。
按照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的設想,理想的狀態應該是「去中心化」的,算力分散在全球各地。但是,與去中心化背道而馳,礦池是絕對的中心化,越來越多的礦機接入到礦池裡。
本文首發於南方周末
「如果說炒幣是一條不歸路,那麼投資礦機就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回收成本只是時間問題。」深圳愛播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鍾熙算了一筆賬,一台礦機每天200元收益,120天可以回本,之後就是利潤了。
2017年10月,鍾熙在主業之餘,加入了挖礦大軍,並迅速成為礦圈大佬,他在江西、四川、貴州等地運營著多個大礦場。
其實這個「穩賺不賠」的生意仍然依賴於幣價的持續高漲。過去兩個月時間,比特幣幣價從15000美元跌到了10000美元左右,甚至一度跌破6000美元,使得礦機回本周期延長,如果一直跌下去,盈利也就遙遙無期了。
在比特幣問世4年之後,也就是2012年,可以量產的礦機才出現。在此之前,挖礦主要是私人行為,家用電腦就可完成。「那時,家用電腦就是印鈔機,每天都能挖出不少比特幣。」資深數字貨幣玩家、早年賣過礦機的黃世亮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
礦機出現後,挖礦開始「社會化」,出現了礦場和礦池,挖礦成為一件集體工作。單獨的礦機被礦場託管,就像生產線上的工人,只要擺在那裡,就可以每天領薪水。
制售礦機、挖礦、建礦場、搭礦池,「礦圈」成為區塊鏈世界裡另外一條發財之路,礦機也成為一門鮮為人知的「大生意」。
中國則成為全球最大的礦機生產地。從2012年開始,在中國誕生了一批礦機生產商,如生產烤貓礦機的深圳比特泉有限公司,還有現在赫赫有名的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和億邦通信。在深圳華強北,到處也都可以看到外國人帶著翻譯詢問礦機價格。
近期,比特大陸CEO詹克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這個成立僅4年的創業公司,2017年的營收規模約25億美元。比特大陸號稱全球最大的礦機生產商,他們的螞蟻礦機一直都是幣圈和礦工世界的硬通貨。
與幣圈一樣,礦圈也需要信仰——要堅信礦機每天機械地數學運算能夠創造巨大財富。
不過,與比特幣所宣揚的「去中心化」背道而馳,礦工的世界正在走向「中心化」。礦機銷售商自己建礦場,投資者買完礦機之後,又被銷售商託管;而生產商則自己建礦池,又將礦場給管起來。
這種「中心化」的過程,使得礦圈的財富被少數人攫取,鍾熙要想進入到核心圈子,也並不容易。
算力「中心化」
礦場的主要作用,是給分散的礦機提供一個運轉的地方。但真正起到整合作用的則是「礦池」。
所謂「礦池」,可以簡單理解為「合作挖礦」。礦工和礦場們,把算力交給礦池,由礦池作為唯一的地址,來接入數字貨幣網路進行挖礦,再按照礦機的算力,給礦工分發紅利。
礦池的歷史要比礦機更悠久。2010年11月,名為Slush的礦池出現,它的官網在今天還寫著是「世界上首個礦池「,這個稱號也被幣圈所公認。與礦場相比,礦池的搭建需要一定的技術,門檻相對更高。
國內一家知名礦池的負責人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礦池的原理。他把挖礦比作買彩票,一個人挖,中獎的概率很不穩定,可能今天中了10萬,以後半年都不中。
「把買彩票的人聚到一起,統一買,無論誰中,根據出錢比例來分成。在幣圈,礦池就發揮這個作用。」該負責人說。
礦機連接礦池並不復雜,根據各大礦池的操作指南,一般只要幾步就可完成,然後就根據自己提供的算力,從礦池獲得收益。礦機就像一個站在生產線上的工人,每天領取固定的薪水。
掌握巨大算力和眾多礦機的礦池,在幣圈和礦圈都有著絕對的發言權。比如,如果要發行新的數字貨幣,或者要主導比特幣分叉,一般要獲得礦池的支持,沒有礦池的支持,新幣種沒人挖,也就沒有了意義。
此外,當一個搶手的新幣面世時,礦池也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礦工,快速打包,在這些新幣的搶購中佔得先機。
2017年6月份,SNT和EOS兩大代幣發行時,南方周末記者就見證了礦池搶購代幣的場景。由於投資者太多,很多個人投資者無法將資金打入到指定位置,但一家礦池的負責人,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這一操作。
按照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的設想,理想的狀態應該是「去中心化」的,算力分散在全球各地。但是,與去中心化背道而馳,礦池是絕對的中心化,越來越多的礦機接入到礦池裡。
2018年1月18日,康奈爾大學計算機教授埃敏·允·西拉什等5人合著一篇論文,直指兩大數字貨幣比特幣和以太坊背後存在隱性的權力結構,挖礦過於集中,其中比特幣50%的算力被四大礦池所控制。
其實,這個問題一直存在。4年前,以太坊創始人Vtalik在寫以太坊白皮書時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寫道:「這個問題可以說很嚴重,在本文寫作時,最大的兩個礦池,間接地控制了大約全網50%的算力。」
直到今天,這個問題也沒能解決。一位以太坊白皮書的早期翻譯者向南方周末記者無奈地表示:「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人的問題。」
5
隱性的權力結構
在礦圈,食物鏈頂層就是礦機生產商。目前,公認的三大礦機生產商均位於中國。他們通過生產銷售礦機,獲得大量的利潤,同時也涉足礦場和礦池的建設,布局在整個幣圈的話語權。
螞蟻礦池是全球排名前二的大礦池,它的算力占據全網算力的17%,但根據工商資料,該礦池是由比特大陸一手創辦;嘉楠耘智的幾位投資人,同時也是杭州礦池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資人,後者有自己的礦池Hash和挖礦平台,不過礦池已於2017年底停止運營。
億邦通信則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烏海市,新疆准東經濟開發區成立了三家區塊鏈公司。億邦通信的一位銷售人員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他們在這三地都有礦場和挖礦業務,但這些礦場也已全負荷運轉,沒有機位可以託管新的礦機了。
「我們正在俄羅斯的伊爾庫茨克搭建新礦場,那裡電費低很多,新礦機可以在那裡託管。」該人士說。
在礦機廠商之上,則是晶元巨頭的收割。「礦機的核心技術在晶元上,誰有礦機晶元,誰就可以生產更多礦機。」丁楊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晶元主要掌握在幾家巨頭廠商手中,如台積電、英偉達、AMD等。
從2015年開始,台積電一直都是嘉楠耘智的最大晶元供應商。2015年,嘉楠耘智從台積電采購的晶元,占據嘉楠耘智所有采購量的69.62%,此後這個數據一直維持在60%左右。嘉楠耘智的大部分利潤,均被台積電賺走。
2018年1月18日,在台積電第四季度財報的說明會上,董事長張忠謀就稱,雖然今年的移動業務前景較弱,但公司的營收依然會增長10%—15%,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持續穩健的加密貨幣開采對晶元的需求。
在礦機廠商之下,則隱藏著另外一種權力結構。嘉楠耘智2017年的招股書上,透露了這個秘密。2017年前4個月,嘉楠耘智的前五大客戶中,有四大客戶屬於「個人」。而根據公開資料,其中有三人均是幣圈鼎鼎大名的「腕兒」。
第一大客戶吳鋼是最早的一批礦工,後來創辦了Haobtc,該公司擁有一個全球前十的礦池;第二大客戶林志鵬是小強礦機的創始人,很早便從事礦機的生產銷售,其與第六大客戶謝維欽,一直是合作關系;第三大客戶王晉創辦了幣圈資訊網站比特幫。
這些大客戶均不是單純的礦工,他們都在幣圈擁有著自己的影響力。機械運轉的礦機給他們帶來收益的同時,也帶來了話語權。
據比特大陸一位內部人士介紹,比特大陸的大客戶中,也多為幣圈的大佬。不過,比特大陸官方婉拒了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該公司公關部回應稱,由於與客戶簽署了保密協議,該方面內容不方便透露。
「一幣一別墅」的財富神話依然在幣圈裡廣為流傳,不斷有新的投資者躍躍欲試。但其實,從礦機廠商到大礦場主,再到礦池,這個小圈子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權力結構。
新入局者,大多隻能做被收割的「韭菜」
⑼ 比特幣又「割韭菜」20萬人爆倉,誰才是真正的「幕後玩家」
這次爆倉的總金額達到了137億人民幣。在比特幣經歷了兩輪暴跌,天台站了那麼多人的情況下,還有那麼多韭菜搶著要去被收割,真是沒得救了。你永遠也賺不到認知之外的錢,就算很幸運賺到了,也會憑實力還回去。巴菲特都不碰的東西你們要去碰,爆倉了又問誰是幕後玩家。那麼我來告訴你幕後玩家是誰吧。
最後總結一下吧。全世界都在問誰是幕後玩家,誰是幕後玩家。這個和股票基金都不一樣,你連背後是誰都不知道,你就敢下手。只能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想要賺錢,就請賺認知范圍內的,連幣圈大佬都不碰的東西,真的別碰了,非要成為韭菜,才算是圓滿嗎?比特幣現在在很多國家的風評都不好,就連印度的首富都要求國家下令禁止。這意味這什麼,這不是普通投資者能夠控制的東西。存在於黑市的加密貨幣只能適合黑市,普通人的你,真的認為自己有資格和黑市裡的那些不擇手段的投資者媲美嗎?
⑽ 幣圈慘遭血洗,57萬人爆倉443億,此次股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幣圈慘遭血洗,57萬人爆倉443億,這次幣圈價格普遍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虛擬貨幣本身就是一種沒有任何價值的貨幣,只要有什麼風吹草動都會造成價格大跌,這並不是一個奇怪的事情。我個人覺得,大家對幣圈的一舉一動還是太過關注了,這也就導致了幣圈有什麼風吹草動馬上就會有人跟風,並且最終導致幣圈市場價格會遭受巨大的波動。
所以說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進入幣圈,畢竟如果想要在虛擬貨幣市場玩得轉的話,一定要有理性的心理和很雄厚的資本。如果沒有的話還是持幣觀望比較好,作為一名普通人,只有持幣觀望才能夠讓自己不虧錢。
綜合以上種種,此次幣圈的虛擬貨幣價格普遍下跌的主要原因是虛擬貨幣本身就沒有任何價值,誘因則是相關部門出台的監管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