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的中國祖師爺
❶ 中國的各行祖師爺是誰
木匠 是魯班 舊俗極具講究尊師重道。民家供奉祖宗牌位,正戶題名為「天地君親師」或稱「天地國親師」,其中「師道」列為五尊之一。全省各地各行業千古流傳,均有供奉「祖師爺」的習俗,較常見有:
農業。奉祀土神和穀神。周代的始祖名棄,又名後稷,在堯、舜時期被封做農官,教民耕種稷麥,故後世農業尊其為祖師,並與社神合一,稱為土地神,村野之間,每隔三五里的田頭路邊就建有一座小矮屋——土地廟,皖西南一帶稱之為「社祀廟」,各有土地公婆的神像供奉。至20世紀60年代中期後,各土地廟均被拆除;90年代又有所恢復。
裁縫業。尊奉軒轅氏(黃帝)。《史記》稱黃帝:「姬姓,號軒轅氏、有熊氏」。後世尊其為中華文明的「人文初祖」。因傳言黃帝曾教民眾用骨針穿麻線縫樹葉和獸皮做衣。故被縫紉業尊為祖師。
蠶絲業。尊奉嫘祖(又作累祖)。傳說她是黃帝的妻子,曾教民養蠶治絲,北周以後被視為蠶神。
釀酒業。凡酒坊、酒館、酒家均尊奉杜康為祖師。杜康即少康,為夏代的第五任君主。《說文解字》稱其為「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又傳言禹帝曾命「儀狄造酒」,有的地方亦尊儀狄為酒業的祖師。
竹木泥瓦匠。同尊魯班為祖師。歷史上確有其人,氏公輸,名般(取同音字為「班」),春秋時魯國人,故稱魯班,生平創造過雲梯、石磨、木作工具及木製飛烏等,為當時傑出的發明家。
鐵業。鐵匠、銅匠、銀匠與冶鑄業均尊太上老君為祖師。《老子內傳》稱:「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陽,一名重耳;生而白首,故號老子;耳有三漏,又號老聃。」傳說老子曾鑄造八卦爐(後人稱為「老君爐」)煉制丹葯以求長生。
教育。尊孔子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舊時書生、學子、學童在家中正堂,私塾、縣學、府學、大學均在正廳供奉孔子牌位。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晚年致力於教育並著述立說,史稱他曾授教「弟子三干,賢人七十」。
商業。供奉財神牌位。道教奉「趙公元帥」為財神,其像黑面濃須,騎坐黑虎;相傳其人姓趙,號公明,秦時得道於終南山,封號為「正一玄壇元帥」。商界又尊范蠡為祖師。范蠡,字少伯,楚國宛人(今河南南陽),曾協助越王勾踐滅吳,功成後棄宮經商,游齊國稱鴟夷子皮,在陶(今山東定陶)稱陶朱公,經商曾「三致千金」均散濟貧民,其商德極受後人崇敬。
豆腐業。江淮大地奉淮南王劉安為祖師。其人為劉幫之孫,襲封淮南王,治壽春(今壽縣),因「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集編成《淮南子》一書,並在熬制丹葯時,無意間用黃豆、鹽鹵做成了豆腐腦(即水豆腐),
中醫業。戰國時醫學家扁鵲創立望、聞、問、切「四診」醫術,後世即尊奉他為中醫的祖師。扁鵲姓秦,名越人,河北任丘人。漢代醫學家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倡導辨證論治原則,被後世尊為「醫聖」。民間醫業尊華佗為祖師,華佗名甫,字天化,沛國譙(今毫州市)人,曾創制麻沸散(麻醉葯)用於外科手術,故被尊稱為「外科鼻祖」。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著《千金方》,被後世譽為「葯王」。中草葯製作及民間葯鋪葯店則尊奉明代醫葯學家李時珍為祖師。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蘄州人(今湖北薪春人),著《本草綱目》傳世。
制筆與造紙業。傳說秦朝名家蒙恬曾改良過毛筆,故被尊奉為制筆業的祖師。世傳東漢蔡倫為造紙術的發明人,故民間紙槽作坊、紙業店鋪均供奉「龍亭侯」朴像脾位,尊為祖師。蔡倫,東漢桂陽(今湖南郴州)人,官任尚方令,封龍亭侯。
印染業。染坊店奉東晉葛洪為祖師。葛洪字雅川,自號抱朴子,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著《抱朴子》一書,曾在煉丹中提煉出各色染料,被後世應用來印染布帛、紙張。
戲曲業。尊唐玄宗李隆基為祖師。因唐玄宗曾召集歌舞藝人與宮女在梨園學藝,並時常親自執槌擊鼓演奏配樂。因而,後世均稱戲曲藝人為「梨園兄弟」。
火腿業。尊宋朝宗澤為祖師。宗澤字汝霖,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為宋朝名將。相傳他發明了火腿的製作方法,流傳甚廣。
織布業。尊黃道婆為祖師。黃道婆為松江烏泥涇(今屬上海市)人,少年時流落至崖州(今海南崖縣),從黎族人學習了紡織技術。後回鄉改革、推廣軋花、紡車和織機技術,影響深遠。
評書業。尊明末傑出的說書藝人柳敬亭為祖師。評書古稱評話,又稱鼓書、板話。柳敬亭,本姓曹,通州(今江蘇南通)人,被後人譽稱為「柳評書」。
另外,流傳數千年之久儒、佛、道三教,又分別尊奉孔子、釋迦牟尼和老子為祖師,在民間影響也極其深遠。
各行業祭祀的祖師爺
行業 祖師爺 事跡
堪輿五術業 鬼穀子 鬼穀子姓王名詡(亦有稱禪),春秋時代河南琪縣人,居雲夢山,精通堪輿數術命相、醫術、授徒孫臏,得道後受後人尊崇為祖師。
中醫業 華陀、孫思邈 華陀,三國時代名醫,其醫術精湛。
中葯業 神農、崎伯 神農,遠古時代河北省隨州市歷山鎮人,嘗百草試百葯而治國。崎伯,遠古時代黃帝之宰相,精通醫葯。
人相業 風後氏 遠古黃帝宰相,精通相術,首創風鑒之學
命相業 麻衣仙 精通民間相人術,著有麻衣相法流傳於世。
紡織業 嫘祖 黃帝之妃,相傳由她開始教民養蠶取絲。
木匠業 魯班 姓公孫名班,春秋時代人,能將木器物件做得精巧無比,手藝高明。
文具書店讀書人 文昌帝君 黃帝之子,名揮,善於造弦張網因而以張為姓,累世托生為儒,曾輔佐周公,留心經典,文采斐然,深受天下學子文人崇敬。
造紙業 蔡倫 東漢時宦官,始用敞布網魚,樹皮等為原料造紙成功。
行業 祖師爺 事跡
筆業 蒙恬 秦朝時代大將 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製成蒼毫名秦筆,而被尊奉為制筆始祖。
印刷業 倉頡 倉頡造字以供後人沿擊記錄及溝通。
畫畫業 王維、無道子 唐朝開元道士,擅長作詩作畫。
說書業 柳敬亭、崔仲遠
燒窯業 女媧娘娘 神話記載女媧煉石而補天,是窯業之始祖發明人。
餐飲業 易牙 春秋朝代人氏,善於調味,見賞於齊桓公而聞名。
漁業 姜太公 名尚,在渭水隱居釣魚,遇文王而奉為國師。
飯館茶樓業 灶君 塋惑真君
建築業 魯班 有巢氏
妓戶業 豬八戒 唐代玄奘徒弟,好於女色而名。
叫化業 韓熙載
僕役業 鍾三郎
歌藝業 老郎神 相傳唐代有灰狼變成紅衣童子指導皇室梨園子弟練唱成果非凡,以娛唐明皇聲色冶遊。
銀樓業 歐岐佛
銅鐵業 氈探老祖
銀行業 趙玄壇
制酒業 儀狄、杜康 夏禹時,帝女為進獻品,而令儀狄造酒,其味甘美,甚得禹帝贊賞,因而蔚成造酒之風氣。
洗衣業 梅葛仙
理發業 呂洞賓 相傳呂洞賓座下之柳木,曾以隨剃即長術戲耍剃頭師傳,經呂洞賓以飛刀變剃刀制伏,故後世理發業供其為祖師。
豆腐業 關羽、劉安 因關公未發跡前曾賣過豆腐。
爆竹業 馬鈞
皮鞋業 孫臏
行業 祖師爺 事跡
美容業 李漁 清代戲曲家,人稱李十郎,精於譜曲,指導藝人姿態表演及化妝。
茶業 陸羽 唐代人,著作有茶經之品茗書籍,後經傳頌後,喝茶風氣隨之盛行。
油漆業 虞氏
針業 劉海
玉石業 白衣紳
檳榔業 韓愈 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因批評時政,遭貶官潮州,因水土不服身患濕寒之症,因吃檳榔而病癒。
刻字業 王維
旅館業 關羽 關羽為人正直,做事言而有信,故為後世人當官及做生意人皆尊為祖師。
屠宰業 真武大帝 年輕時以殺豬為業,但心地善良,後為觀世音菩薩渡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得道。
硯墨業 子路 子路為孔子學生,以硯墨而傳之。
竹篾業 綠衣人
糕餅業 諸葛亮 三國時諸葛亮率軍征蠻凱旋而回時,途經瀘水,猖神阻道有待人頭祭祀,諸葛亮改用牛馬肉做餡,外包麵粉作成饅頭來替代祭祀而受尊崇。
❷ 中國歷史上各行各業的祖師爺有哪些
在各行各業中,都有一個祖師爺,或者說是開山鼻祖、保護神。每逢行業的大事或者節日,人們就會祭祀「祖師爺」。這樣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那些較為熟悉的例子。
教育業——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漢族,東周時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被後人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舊時書生、學子、學童在家中正堂,私塾、縣學、府學、大學均在正廳供奉孔子牌位。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晚年致力於教育並著述立說,史稱他曾授教「弟子三干,賢人七十」。
農業——土神和穀神
周代的始祖名棄,又名後稷,在堯、舜時期被封做農官,教民耕種稷麥,故後世農業尊其為祖師,並與社神合一,稱為土地神,村野之間,每隔三五里的田頭路邊就建有一座小矮屋——土地廟,皖西南一帶稱之為「社祀廟」,各有土地公婆的神像供奉。
燒窯業——趙慨
趙慨,字叔明,生於西晉,東晉時期曾在浙江和福建為官,據說因剛正不阿被貶。後來到江西,利用在浙江所習的越窯制瓷技術改良景德鎮的制胚、胎釉配製和燒造工藝等,為景德鎮陶瓷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據《浮梁縣志》記載:「道通神秘,法濟生靈,„„鎮民多陶,悉資神佑。」景德鎮陶瓷行業,一向奉趙慨為師祖。明代洪熙年間,曾在景德鎮內建「師主廟」,後稱「佑陶靈祠」,以趙慨為「師主」、「佑陶之神」世代供奉。
油漆匠——吳道子
吳道子(680-759年),漢族人,玄宗賜名道玄。是中國唐代第一大畫家,被後世(唐宣宗847年)尊稱為「畫聖」,在歷代從事油漆彩繪與塑作專業的工匠行會中均奉吳道子為祖師。
煤窯匠、鐵匠、碗筷匠、磨刀匠——老子
老子生卒年不詳,字伯陽,謚曰聃,春秋時楚國苦縣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無為之說,後世以為道家始祖。孔子嘗往問禮,著有《道德經》五千餘言。在古老的中國,道家首創冶煉技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傳說中的八卦爐,就是由道家的鼻祖老子第一個鑄造出來的。所以現今社會各行業中,如:鐵匠、煤窯匠、碗筷匠、磨刀匠、蹄鐵匠等,皆祭拜老子為祖師爺。
稱匠、錫匠、銅匠——胡令能
胡令能,唐詩人,隱居圃田(河南中牟縣)。唐貞元、元和時期人。家貧,少為負局鎪釘之業(修補鍋碗盆缸的手工業者),人稱「胡釘鉸」。傳說在夢中有仙人剖開他的肚子,放入一卷書,從此能夠吟詩。
弓匠、成衣店、估衣鋪——黃帝
傳說中,黃帝發明機杼,進行紡織,製作衣裳、鞋帽、帳幄、氈、袞衣、裘、華蓋、盔甲、旗、胄;製造刀、槍、弓矢、弩、六纛、旗幟、五方旗、號角、鼙、兵符、雲梯、樓櫓、炮、劍、射御等。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都歸在他名下。
桌椅匠、木匠、瓦匠、石匠、繩匠、雕工、席工——魯班
公輸班,一作般或作盤,魯(今山東)人,因稱魯班。春秋和戰國之交,社會變動使工匠獲得某些自由和施展才能的機會。在此情況下,魯班在機械、土木、手工工藝等方面有很大的發明貢獻。他能建造「宮室台榭」;曾製作出攻城用的「雲梯」,舟戰用的「勾強」;創制了「機關備制」的木馬車;發明了曲尺、墨斗、刨子、鑿子等各種木作工具,還發明了磨、碾、鎖等。世奉為巧匠之祖。
針匠——劉海上仙
劉海,本名劉操,道號海蟾子,人以劉海蟾呼之。劉海及劉海戲金蟾實為「劉海蟾」之訛傳。但劉海卻成了世人對劉海蟾最普遍的稱呼。劉海蟾相傳為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海蟾派」始祖。元世祖忽必烈封其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皇帝加封「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因為劉海的形象為前發覆額,有些女孩也喜歡將頭發梳至額前,長度齊眉,因此這種發式也被稱為「劉海」(瀏海)。但還是看不出和針匠哪兒搭上關系了。
織工、綢緞業——織女
歷史上,中國古代弇茲氏的織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位女首領,後世人追尊她為女帝,又稱玄女、玄帝、王素、素女、須女、帝弇茲等。她在距今三萬年前就發明了用樹皮搓繩的技術。《月令廣義.七月令》引南朝梁殷芸《小說》:「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但使一年一度相會。」漢代起,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成為傳統節日。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
染匠——葛玄、梅福
葛玄(164~244)為三國吳人,葛洪從祖。字孝先。人稱太極葛仙翁。本琅琊人,後遷丹陽句容。他是我國煉丹術發展中承前啟後的人物。他對煉丹方法的具體著述對後來的煉丹家影響很大。由於葛洪祖師在發展我國早期化工工業上的業績,歷代印染、釀造顏料等行業均奉之為宗祖。
梅福,名子真,西漢末年南昌尉(南昌梅嶺即因梅福而得名),後棄官隱居宜豐逍遙道院(今宜豐潭山鎮逍遙村),為今宜豐天寶等地梅氏基祖,與大詩人陶潛、南宋狀元姚勉並稱為宜豐三大先賢。
皮匠——馬頭兒佛
馬頭兒佛(馬頭金剛)也叫馬頭明王、馬頭觀音,梵名何耶揭梨婆,胎藏界觀音院之一尊,六觀音之一。以配止觀所說六觀音之師子無畏觀音,為畜生道之教主,是無量壽之忿怒身,以觀音為自性身,以馬置於頭,故曰馬頭觀音,亦曰馬大士。
刺綉——盧眉娘
唐朝南海人,眉娘生下時,眉如線而且長,所以叫「眉娘」。眉娘小時候就很聰明,手工精巧無比。能在一尺長的絹上,綉出七卷《法華經》,包括品評之詞,字的大小不超過小米粒,而且一點一畫都很分明,細得像毛發,更善於製作傘蓋,其上人物山水、亭台樓閣很多而不失細致,一丈寬的傘蓋重量不到三兩,被稱為神姑,她不吃東西每天只飲二三合的酒。後來又被賜名號「逍遙」。
假發工——趙五娘
東漢末年,陳留人趙五娘的丈夫蔡伯喈就是一個讀書人,朝廷黃榜招賢,郡上推薦他進京趕考,從此一連五年杳無音信。由於遭受旱災,家中日益貧困,婆婆和公公先後辭世。趙五娘毅然把一頭青絲烏發剪下賣了,備了棺木安葬了二老。之後趙五娘走上了尋夫之路。(《琵琶記》)
網巾——馬皇後
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馬氏,自奉節儉,衣服穿破了還要補了穿,聽女史講元世祖昭睿順聖皇後用舊弓弦織成綢,做衣服穿,馬後就命用舊料織治,做成蓋被、巾褥,送給孤寡老人。
玉匠——丘處機
丘處機(1148-1227),字通密,號長春真人,山東棲霞人。是金元之際最著名的宗教領袖和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他對元代全真道教的發展與壯大,對元代某些政策的制訂與推行,對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著述有《大丹直指》書中述九種煉丹方法,主張人體中先後天氣可以相交作用結成大丹的原理,著有《鳴道集》、《攝生消息論》、《磻溪集》等書。
豆腐——劉安
劉安(公元前179--前122),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
劉安好黃白之術,召集道士、儒士、郎中以及江湖方術之士煉丹制葯,最著名的有蘇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晉昌、毛被、左吳,號稱「八公」,在壽春北山築爐煉丹,偶成豆腐。劉安因之被尊為豆腐鼻祖,八公山也因此而得名。
棉布業——黃道婆
黃道婆,又名黃婆,我國元代著名的棉紡織革新家。元貞年間,她將在崖州(今海南島)生活三十餘年所學到的紡織技術進行改革,製成了一整套扦、 彈、紡、織工具(如攪 車、椎弓、三錠腳踏紡車等),極大地提高了當時的紡紗效率。在織造方面,她用錯紗、配色、綜線、花工藝技術,織制出有名的烏泥涇被,推動了松江一帶棉紡織技術和棉紡織業的發展,使松江在當時一度成為全國棉紡織業的中心,對當時植棉和紡織技術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廚師——灶神
灶神,也稱灶王、灶君、灶王爺、灶公灶母、東廚司命等,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晉以後則列為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自人類脫離茹毛飲血,發明火食以後,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灶就逐漸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崇拜灶神也就成為諸多拜神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了。故《禮記·祭法》中「王為群姓立七祀」,即有一祀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戶,或立灶」。
釀酒工、酒店——杜康
據民間傳說和歷史資料記載,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的第五位國王,據《史記·夏本紀》及其他歷史文獻記載,在夏朝第四位國王帝相在位的時候,發生了一次政變,帝相被殺,那時帝相的妻子後緡氏已身懷有孕,逃到娘家「虞」這個地方,生下了兒子,因希望他能像爺爺仲康一樣有所作為,所以,取名少康。少年的杜康以放牧為生,帶的飯食掛在樹上,常常忘了吃。一段時間後,少康發現掛在樹上的剩飯變了味,產生的汁水竟甘美異常,這引起了他的興趣,就反復地研究思索,終於發現了自然發酵的原理,遂有意識地進行效仿,並不斷改進,終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釀酒工藝,從而奠定了杜康中國釀酒業開山鼻祖的地位,其所造之酒也被命名為「杜康酒」(《說文解字》註:「杜,甘棠也」)。
茶葉店——陸羽
陸羽(733年-804年),字鴻漸;唐朝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漢族。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薴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他也很善於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並不多。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江南各地,撰《茶經》三卷,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
衙役——秦瓊
秦瓊(571~638)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唐朝開國將領,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隋唐演義》這類小說中,秦瓊是做公差的。實際上秦瓊最初的記載就是在隋朝將軍來護兒手下為將。
娼妓——管仲、白眉神
管仲是春秋時的大政治家。清代的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雲:「娼族祀管仲,以女閭三百也。」關於「女閭三百」一事,《戰國策·東周策》雲:「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國人非之。」明人謝肇浙的《五雜俎》雲:「管子之治齊,為女閭七百,征其夜合之資,以佐軍國。」由於管仲是歷史記載最早公開地、大規模地設娼者,所以被後世妓女奉為祖師與神明。
白眉神,明人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說,白眉神長髯偉貌,騎馬持刀,與關公像略肖,但眉白而眼赤。京師人相詈,指其人曰「白眉赤眼者」,必大恨,其猥褻可知。徐珂的《清稗類鈔》說他又叫妖神:「娼家魔術,在在有之,北方妓家,必供白眉神,又名妖神,朝夕禱之。」千百年來,娼妓對白眉神十分恭敬,「初薦枕於人,必與艾僸(老公豬,指嫖客)同拜此神,然後定情,南北兩京皆然也」。
❸ 中國的金融行業為何敬尊關公為祖師爺

山西票號、晉商錢庄是現代銀行業、金融業的雛形。山西票號在明清時期「執全國金融之牛耳」,曾創造「匯通天下」的奇跡,是當時非常完善的以民間信貸為主要形式的民間金融。
晉商錢庄稱雄明清兩代及民國時期長達500年之久,當時,晉商錢庄票號幾乎壟斷了中國的金融市場,更將事業推進到了俄羅斯、印度、朝鮮和日本等國,堪稱中國商業史、金融史上的一大奇跡。
晉商經營的錢庄、當鋪、票號、理財等金融行業都敬奉關公為本行業祖師爺。
《中國戲曲志》記載;清代當地民間流傳有「先蓋廟,後唱戲,錢庄當鋪開滿地」的民謠。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紅生演員李洪春《京劇長談》說到行會戲時,就曾提到匯票莊奉關公為祖師爺。北京典當業建有當業會館,館中掛有崇祀關帝的清代牌匾,嘉慶七年匾:「昭靈錫祜」,宣統元年匾:「廣福祈多」。民國年間,北平當業同業公會李瀾談到該會館祀神活動,舊歷三月十五日為祀財神之期,六月二十三日為祀關帝之期,屆時演戲酬神。
究其緣由:
一是,民間傳說,中國會計師的祖師爺之一便是關公。
據說關公生前非常善於理財,長於會計業務,曾設筆記法,發明了明日清簿,這種計算方法設有原、收、出、存四項,對於記賬非常詳明清楚,所以後世有的財務及會計專員便奉關公為祖師爺。
《三國志關羽傳》記載:「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及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
《三國演義》也有記載:關公關公作書辭曹,「一面將累次所受金銀,一一封置庫中,懸漢壽亭侯印於堂上」,護送二位皇嫂奔劉備而去。
民間傳說不僅僅是封在庫中,關公還有一本賬冊,詳細記錄了曹操的賞賜,而且記賬的方法是按「原、收、出、存」四項來進行記錄的。這種記賬方法非常詳細清楚,後世商人便按此方法開始了商業的會計核算。
「原、收、出、存」的記賬方法,與後來宋朝的四柱清演算法有極其類似之處。四柱清演算法是按照「舊管、新收、開除、見在」進行核算的。原,對應舊管;收,對應新收;出,對應開除;存,對應見在。關羽發明的記賬方法就成為了我國古代會計核算的四柱清演算法雛形。
二是,晉商的錢庄票號作生意,講究的就是「信義」二字。
山西票號對外承諾的是無限責任。票號對顧客必須做到言而有信,即使損失再大,甚至破產,也在所不惜。所有票號,從日升昌開始,就確立了一個原則,即只要儲戶手拿匯票,不管何時何地,都必須無條件兌換。
晉商尊崇關公精神,以信義為先,在歷史上赫赫有名。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城中王公貴族都隨著慈禧和光緒逃往西安。隨身攜帶的只有山西票號的存單,一到山西,便紛紛跑到票號兌換銀兩。當時,山西票號在這次戰亂中損失慘重,它們設在北京的分號不但銀子被劫掠一空,而且賬簿也被付之一炬。沒有賬簿,就無從知道什麼人在票號里存過銀子,更無從知道儲戶到底存了多少銀子。在這種情況下,山西票號原本可以向京城儲戶言明自己的難處,等總號重新清理賬目之後再行兌付。但,以日升昌為首的所有山西票號都沒有這么做。他們在分號賬目無法核對的情況下,採取了他們自認為最恰當的做法——所有儲戶,只要拿出存單,只辨認存單真假,不核實賬目余欠,不管銀兩數目多大,一律立刻兌現。
正是這種信義為先的精神,為晉商帶來了巨大的聲譽,推動了晉商的發展和票號的興旺。
1888年,一位匯豐銀行的英國經理曾經評價說:「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什麼地方的商人會像中國商人這樣值得信賴,25年來,匯豐銀行與中國商人做了大量生意,數目達幾億兩之巨,但我們從來沒有遇到過任何欺騙行為。」
究其根本,這就是山西票號讓西方人很難理解的一種行為習慣:所有票號,都要供奉關公,視關公為本行業的祖師爺和價值圭臬。在所有的票商心目中,關公就是信義的化身。只有關公的信義精神,才能解釋票號「無限責任」的內涵。
作者:關公文化彭允好
❹ 網上說的祖師爺是誰
網上說的祖師爺是費玉清。因為他段子多,搞笑,配合他那張老少通吃的帥臉,反差尤其大,又因為資格夠老,又被稱為污妖王,祖師爺。
費玉清(Yu-Ching Fei),本名張彥亭,1955年7月17日出生於中國台灣省台北市,祖籍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中國台灣男歌手、主持人。
人物評價
費玉清,繞梁三日的清亮歌聲,受到全球華人男女老少的歡迎,他唱紅的精典歌曲很多,包括有《夢駝鈴》、《一剪梅》、《晚安曲》等。費玉清不僅歌藝好,演技和口才更是一流,他模仿港台歌星無論男女均維妙維肖。
他主持過的電視綜藝節目《龍兄虎弟》、《費玉清時間》等也都極受歡迎。在幕前是美聲歌王,幕後他待人謙虛誠懇、絲毫沒有架子,尤其他的孝順在演藝圈亦傳為佳話。
從1977年22歲發行個人第一張專輯算起,費玉清步入歌壇的這三十多年間,一以貫之地保持著原來的模樣,只是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地精進、提升和完善而已。
他的藝術實踐,似乎向我們傳遞了這樣的信息:當自己選擇的道路走得很順暢、很如意,實實在在地得到了認可,嘗到了甜頭,獲得了實惠時,那麼,堅守,唯有堅守,才是最有意義和價值的事情。
❺ 周奉天,陳成,邊亞軍的原型是誰、他們的主要事跡是什麼他們算不算是中國黑道的祖師爺
周奉天原名周常利,被紅衛兵亂刀捅死了。
陳成後來去了美國,文革時期陳、邊都是北京的高中學生,但是很有統治力,東城,西城各有地盤。
邊亞軍的原型,真名叫邊作軍。
邊作軍是「黑五類」出身,文革時期家庭極其受罪,所以他本人對紅衛兵抱有很深的仇視心理,幾乎是見了紅衛兵就打。他個子不高,偏瘦,皮膚白皙,很精神,頗受女孩子喜歡。即便現在已經五十齣頭……模樣也還算瀟灑。
邊作軍頭腦比較聰明,打架時下手較重(在身體對抗上不佔優勢)。下手重……使他落了個「心狠手黑」的名聲;頭腦聰明……曾使他逃得一命。當時他們三四個人被大批紅衛兵包圍,手頭上只有邊亞軍有把匕首,明顯處於下風。而紅衛兵們出於為自己人報仇的心理、也出於「打擊流氓」的「光明正大」的理由……是准備把他們幾個打死的。
事情是邊作軍惹的,但這幾個人面臨誰也活不了的局面。……在其後的逃跑中,邊作軍與那本小說的作者拚命跑掉了,而混蛋作為最大的目標……被當場打死,地點在今天的北展廣場附近。(小說中,他被打死於京郊櫻桃溝)
混蛋就是小說里「周奉天」的原型。他死了以後,邊作軍等給收的屍,混蛋當時穿的、濺滿血的的確良白襯衣是邊作軍本人在太平湖洗的,那件襯衣滿是窟窿、就像篩子……都是被刀捅的。混蛋屍首的腦袋上還有個大窟窿。洗完後……也是邊亞軍用板車把屍首拉回了混蛋的家。(混蛋的弟弟在九十年代末期亡於京郊平谷,屍體上十個手指都是斷的)
那本小說在九十年代初期出版後,無人問津。期間,作者曾和一個朋友以擺地攤的方式在北京大學校園里銷售,為吸引人購買,他們的措施是「由作者親筆簽名」……。而第一個掏錢的讀者是位北大的年輕教員,購買理由並不是希望得到作者本人簽名……而是提出「打七折就買」。時間不長,這兩個小販就被北大的保衛部門帶走,人書都扣留,最終……作者不得不向保衛部門言明:他與校長熟悉,並得到當時的北大校長的慰問電話……才被放走。
作者本人也很有傳奇色彩。曾跟隨很有名望的學者讀研,但又反對老師的觀點;曾在大學任教,又被除名去做工友;曾承包兩間店面……以賣豬肉維生(地點在大屯路附近),而同時又擔任數名研究生的指導教師;曾擔任兩個學院的主要領導、局級幹部,但最終又喪失公職;曾炒作期貨、有所斬獲,又堅決放棄而開始文學創作;第一部小說在民間大名鼎鼎,但文學界十多年來無人置評;第二部小說在文學界仍然無人置評,但在政治圈裡沸沸揚揚……使他成為風雲人物。
當作者創作這部小說時,以為邊作軍早已在東北被政府鎮壓。而實際上,邊作軍能夠活下來……是因為當時混亂的局面下,東北沒有派人到北京進行詳細調查。邊作軍蹲完大牢,活著回到了北京。
那本書剛出版時的確是無人問津的,這一點作者本人曾當面對我講過。他從政、從商乃至教學,都有始無終,其中滋味非常人所能體會。
記得當時他很有感慨的講:「當我看到給學生們批改論文時留在紙上的充滿油垢的指紋時,我發自內心的感覺到對不起學生們,於是我不再賣豬肉了。可那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寫書能不能養活自己。」
那本書之所以能夠出版,得益於他的著作權代理人。那位先生冒著賠錢的危險「承包」了作者,結論是:你的書由我出版;條件是:作者每月的生活費400元由代理人支付。而當時這位代理人的月工資不過一百多元。此後,兩人的合作再未間斷,直到現在(當然,已經不再需要什麼生活費了)
書出版後的第一個月,無人問津。他們對此十分擔心。於是,就出現了我上貼中提到的「到北大賣書」的情景。從第二個月開始熱銷,先後三個版本銷售持續十年之久,期間盜版不斷(現在仍然有)。
該書出版了頭三冊後,告一段落。第四冊本已完成構思,但並未落實在紙面上。
此後,作者把精力轉向政治方面,並在九三年左右完成「第三隻」。在中國政界、學術界引起軒然大波。
《血色青春》四部曲—天傷.天祭.天爵.天罡內容簡介:一部大變革時代的懺悔錄青春,刀光劍影的青春血腥,生命本原的血腥人對命運的掙扎,命運對人的嘲弄這本書想來對於一個愛書如命的人已經並不陌生了,如果你有藏書辟的話,那如果沒有這本書你就不算有藏書——因為它在96年就被查禁了,其原因是因其血腥程度讓人發狂,那是一種生命本原的血腥。這本書被當時的媒體譽為「中國的教父,北京的上海灘」。青春,淚祭,刀光,血影,紅衛兵,紅色的年代,紅色的鮮血。王山《血色青春》系列,一共有四本,分別是《天傷》《天祭》《天爵》《天罡》。內容是北京城在文革期間,一些平民和出生不好的少年,成為玩主,而高乾子弟則成為紅衛兵,兩派人物在67、68年展開血腥的斯殺和械鬥。裡面有不少京城黑社會的黑話。比如佛爺,是指小偷,從千手千眼佛來,小偷不是千手千眼嗎?佛爺上面是玩主,受佛爺的供奉。玩主的首領,也就是黑社會的老大,就是本書的主角。書中的人物都是16、7歲的人,確實青春的可觀,但是他們開始面對生活無情的挑戰。政治運動將同學劃分為陰陽兩界人,他們只能去面對你死我活的斗爭。到他們20歲的時候結束械鬥,下放到農村成為知青,再後來回城趕上改革開放,成了現在中國的中堅力量。
❻ 中國歷史上各行業的祖師爺都有誰有什麼依據
我國相聲行業的祖師爺是東方朔,據說是因為這個東方朔思維敏捷、能言善辯。東方朔是西漢時期的文學家,這個人知識淵博、思維敏捷,被相聲行業尊為祖師爺。
後來慢慢的東方朔也想開了,他也接受了自己的身份。東方朔開始用段子、笑話、戲曲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來勸誡漢武帝。而漢武帝雖然仍然沒有重用他,但是也在慢慢的受他的影響。東方朔的心思敏捷、飽讀詩書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相聲便尊稱他為祖師爺。
❼ 韓信為何會被稱為是賭博業的祖師爺韓信為何成了財神
韓信擅長精算,相傳當時打仗軍中生活疾苦以及為一解士兵思鄉之苦便發明了“賭”,至今仍流傳“韓信發明麻將”、“韓信設賭安軍心”等故事。眾所周知,韓信與蕭何、張良並稱為“漢初三傑”,是西漢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最優秀的軍事家之一,是“軍神”級別的名將。圍繞韓信也產生了很多著名典故,比如胯下之辱、多多益善、月下追韓信等等,但是韓信還有個很多圈外人都不知道的稱號“賭博界的祖師爺”,我國有些地區的賭博從業人員(如港台)至今還有所謂的“扛叨韓信爺,賭博、股票一定贏”等等習俗。
根據某些野史記載,因為軍中生活實在無聊以及清苦,韓信為了減少士兵積壓的負面情緒,允許士兵在軍中適當地進行賭博,還發明或者改進了一些賭博用具,比如葉子戲,但這些記載是否真實已經很難搞清了。
❽ 在中國不同領域的祖師爺分別都是誰呢不看文章,大家能想起來幾個
三百六十行,無祖不立。「行業祖師」也是我國民間傳統文化的一個體現。過去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很重視本行業的祖師爺,將他們看作行業保護神。祖師文化之所以盛行,一方面源自從業人員對行業大佬發自內心的崇拜,一方面源自從業人員對從事本行業的未來期望,希望獲得行業祖師爺的庇佑,從而生意興隆或功成名就。當然被尊為行業祖師一般也是有講究的,這些祖師爺大都具備三個條件:入行最早,乾的最好;名氣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