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智能合約出現漏洞怎麼辦

智能合約出現漏洞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2-07-28 03:55:45

區塊鏈安全問題應該怎麼解決

區塊鏈項目(尤其是公有鏈)的一個特點是開源。通過開放源代碼,來提高項目的可信性,也使更多的人可以參與進來。但源代碼的開放也使得攻擊者對於區塊鏈系統的攻擊變得更加容易。近兩年就發生多起黑客攻擊事件,近日就有匿名幣Verge(XVG)再次遭到攻擊,攻擊者鎖定了XVG代碼中的某個漏洞,該漏洞允許惡意礦工在區塊上添加虛假的時間戳,隨後快速挖出新塊,短短的幾個小時內謀取了近價值175萬美元的數字貨幣。雖然隨後攻擊就被成功制止,然而沒人能夠保證未來攻擊者是否會再次出擊。
當然,區塊鏈開發者們也可以採取一些措施
一是使用專業的代碼審計服務,
二是了解安全編碼規范,防患於未然。
密碼演算法的安全性
隨著量子計算機的發展將會給現在使用的密碼體系帶來重大的安全威脅。區塊鏈主要依賴橢圓曲線公鑰加密演算法生成數字簽名來安全地交易,目前最常用的ECDSA、RSA、DSA 等在理論上都不能承受量子攻擊,將會存在較大的風險,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開始關注能夠抵抗量子攻擊的密碼演算法。
當然,除了改變演算法,還有一個方法可以提升一定的安全性:
參考比特幣對於公鑰地址的處理方式,降低公鑰泄露所帶來的潛在的風險。作為用戶,尤其是比特幣用戶,每次交易後的余額都採用新的地址進行存儲,確保有比特幣資金存儲的地址的公鑰不外泄。
共識機制的安全性
當前的共識機制有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PoW)、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PoS)、授權權益證明(Delegated Proof of Stake,DPoS)、實用拜占庭容錯(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PBFT)等。
PoW 面臨51%攻擊問題。由於PoW 依賴於算力,當攻擊者具備算力優勢時,找到新的區塊的概率將會大於其他節點,這時其具備了撤銷已經發生的交易的能力。需要說明的是,即便在這種情況下,攻擊者也只能修改自己的交易而不能修改其他用戶的交易(攻擊者沒有其他用戶的私鑰)。
在PoS 中,攻擊者在持有超過51%的Token 量時才能夠攻擊成功,這相對於PoW 中的51%算力來說,更加困難。
在PBFT 中,惡意節點小於總節點的1/3 時系統是安全的。總的來說,任何共識機制都有其成立的條件,作為攻擊者,還需要考慮的是,一旦攻擊成功,將會造成該系統的價值歸零,這時攻擊者除了破壞之外,並沒有得到其他有價值的回報。
對於區塊鏈項目的設計者而言,應該了解清楚各個共識機制的優劣,從而選擇出合適的共識機制或者根據場景需要,設計新的共識機制。
智能合約的安全性
智能合約具備運行成本低、人為干預風險小等優勢,但如果智能合約的設計存在問題,將有可能帶來較大的損失。2016 年6 月,以太坊最大眾籌項目The DAO 被攻擊,黑客獲得超過350 萬個以太幣,後來導致以太坊分叉為ETH 和ETC。
對此提出的措施有兩個方面:
一是對智能合約進行安全審計,
二是遵循智能合約安全開發原則。
智能合約的安全開發原則有:對可能的錯誤有所准備,確保代碼能夠正確的處理出現的bug 和漏洞;謹慎發布智能合約,做好功能測試與安全測試,充分考慮邊界;保持智能合約的簡潔;關注區塊鏈威脅情報,並及時檢查更新;清楚區塊鏈的特性,如謹慎調用外部合約等。
數字錢包的安全性
數字錢包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安全隱患:第一,設計缺陷。2014 年底,某簽報因一個嚴重的隨機數問題(R 值重復)造成用戶丟失數百枚數字資產。第二,數字錢包中包含惡意代碼。第三,電腦、手機丟失或損壞導致的丟失資產。
應對措施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確保私鑰的隨機性;
二是在軟體安裝前進行散列值校驗,確保數字錢包軟體沒有被篡改過;
三是使用冷錢包;
四是對私鑰進行備份。

❷ 以太坊帶來了那些爭議和質疑呢

以太坊和比特幣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區別在哪裡呢?比特幣定義的是一套貨幣體系,而以太坊側重的是打造一條主鏈(可以理解為一條公路),可以讓大量的區塊鏈應用跑在這條公路上。

從這一點來看,以太坊的應用場景更廣泛,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以太坊標志著區塊鏈

1.0時代一個單純的貨幣體系,向區塊鏈2.0時代實現其他行業以及應用場景的轉變。

但是,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以太坊雖然拓展了區塊鏈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范圍,還提升了處理交易的速度,但是它也存在著一定的爭議與質疑。

一、以太坊的擴展性不足的解決之道:分片技術和雷電網路

以太坊的底層設計,最大的問題是以太坊只有一條鏈,沒有側鏈,這就意味著,所有程序都要對等地跑在這條鏈上,消耗資源的同時,還會引發系統擁堵。正如去年非常火爆的以太坊游戲「加密貓」,這個游戲火爆的時候,一度引發以太坊網路癱瘓。

對於提升處理能力這個問題,以太坊提出兩種方式:一個是分片技術(shard),一個是雷電網路,下面我們分別介紹一下這兩種技術。

(一)分片技術

以太坊創始人 V 神(Vitalik Buterin)認為,諸如比特幣這種主流的區塊鏈網路,之所以處理交易的速度很慢,是因為每一個礦工要處理全網的每一筆交易,這樣的效率其實是非常低下的。分片技術的構想是:一筆交易不必發動全網所有節點都去處理,只要讓網路中的一部分節點(礦工)處理就好了。於是,以太坊網路被劃分成很多片,同一時間,每一分片都可以處理不同的交易,這樣一來,會大大提升網路性能。

但是,分片技術也是有一定爭議的。我們知道,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思想是去中心化,全網都去見證(處理)同一交易,這才具有最高的權威性。而以太坊分片技術,並不是所有節點共同見證,而是類似於分小組見證,這樣一來,它便失去了絕對的「去中心化」屬性,只能通過犧牲掉一定的去中心化特性來達到高性能的目的。

(二)雷電網路

雷電網路使用的是鏈下交易的方式。這是什麼意思呢?它的意思是:使用雷電網路的參與者在互相轉賬時,不需要通過以太坊主鏈交易確認,而是通過參與者之間創建支付通道,在鏈下完成。

不過,雷電網路並不是脫離主鏈的,在建立支付通道之前,需要先用主鏈上的資產做抵押,生成余額證明(Balance Proof),擁有餘額證明才能表明你能做出相應余額的轉賬。在交易雙方都持有餘額證明的情況下,雙方可通過支付通道在鏈下進行無限制次數的轉賬。

只有在完成鏈下交易,需要將資產轉回鏈上時,才會在以太坊主鏈上登記主鏈賬戶的余額變化信息,而這期間不管發生多少次交易在主鏈上是不會有記錄的。

雷電網路還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好處,就是可以為你省下礦工費用。目前我們在以太坊主鏈上進行交易,需要消耗 Gas,需要支付礦工費用,那麼一旦將交易搬到鏈下,就可以節省這一部分的成本。

當然,雷電網路並不是十全十美的。在使用雷電網路時需要用主鏈上的資產作抵押;而這部分資產作為抵押物,在使用者完成鏈下交易之前是不能使用的。這也就決定了,雷電交易只適合小額交易。

上面就是以太坊擴展性不足的問題,以及目前提出的兩個主要解決方案:分片技術和雷電網路。

二、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存在漏洞與臭名昭著的 The Dao 事件

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很強大,但是,凡是代碼都會存在漏洞的,以太坊智能合約最大的爭議就在於所謂的漏洞,也就是安全性問題。據相關研究表明,在基於以太坊的近100萬個智能合約上,發現有34200(約3%)個含有安全漏洞,將允許黑客竊取ETH、凍結資產或刪除合約,比如說,臭名昭著的The Dao 事件。

(一)Dao是什麼意思?

介紹 The Dao 事件之前, 我們先見到介紹一下 DAO 是什麼。DAO 是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的簡稱,可以理解為: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從以太坊的角度來理解,DAO 是區塊鏈上的某一類合約,或者一個合約組合,用來代替政府的審查以及復雜等中間程序,從而實現高效的、去中心化的信任的系統。所以,DAO 不是特定的某個組織,也就說呢,可以有很多的DAO,各種各樣的DAO。

(二)臭名昭著的The Dao事件

但是,我們現在提到DAO,基本上所指的都是The DAO事件,也就是我們剛剛說的那個臭名昭著的黑客攻擊事件。我們知道,英文中的 The是特指的意思,The DAO事件呢就

是特指的那個DAO事件,因為我們剛剛說了DAO不是特定的某個組織,可以有很多的DAO,各種各樣的DAO。

2016 年的時候,德國一家專注「智能鎖」的公司 Slock.it,為了實現去中心化的實物交換(比如說:公寓啊,船隻啊),在以太坊上發布了 DAO項目。並且於2016年4月

30日開始,融資窗口開放了28天。

沒想到,這個DAO項目的人氣非常高,短短半個月就籌得了超過一億美元,而到整個融資期結束,一共籌集到1.5億美元,由此呢,它成為歷史上最大的眾籌項目。然而好景不長,到了6月份,黑客利用智能合約裡面的漏洞,成功轉移了超過360萬個以太幣,並投入到一個DAO子組織中,這個組織和The DAO有著同樣的結構。以至於當時以太幣價格從20多美元直接跌破13美元。

這個事件說明智能合約的確是有漏洞的,而且一旦漏洞被黑客利用,那麼後果是非常嚴重的。這就是現在很多人批評以太坊,說它的智能合約不智能。

對於這個問題,目前國外有很多公司為了解決智能合約的漏洞問題 ,開始提供代碼審計服務。而從技術的角度來說,目前一些團隊正在對智能合約進行檢驗,這些團隊多數由哈佛、斯坦福和耶魯的教授帶隊,部分團隊已經獲得了頭部機構的投資。

除了目前以太坊存在的擴展性不足、智能合約漏洞問題,對於以太坊的爭議還在於它所追求的POS共識機制,也就是權益證明機制,在權益證明機制下,如果說誰持幣的數量越大、持幣時間越久,獲得的「權益」(利息)就越多,還有機會得到記賬權力,記賬又可以獲得獎勵,那麼這樣一來,容易造成「強者越強」的寡頭優勢。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ICO亂象的問題。ICO是區塊鏈項目籌措資金的常用方式,咱們可以理解為預售。以太坊上ICO項目的爆發,滋生了打著ICO旗號進行資金盤、詐騙圈錢等不法行為,對社會和金融穩定造成安全隱患。

❸ BSC智能合約騙子跑路咋弄

報警吧,不過一般不好追的。
智能合約公網中刪除 智能合約(英語:Smart contract )是一種旨在以信息化方式傳播、驗證或執行合同的計算機協議。智能合約允許在沒有第三方的情況下進行可信交易,這些交易可追蹤。
智能合約審計其實就是仔細研究代碼的過程,即把合約部署到以太坊(假設此項目是運行在以太坊上的)主網路中,並對其進行錯誤、漏洞和風險等方面的審查,然後討論如何改進。因為一旦發布,這些代碼將無法再被修改。

❹ 如何規避黑客利用漏洞入侵系統對智能合約用戶造成損失呢做智能合約審計的公司哪家好

針對目前主流的去中心化應用,shield提供專業權威的智能合約審計服務,規避因合約安全問題導致的財產損失,為各類去中心化應用安全保駕護航。 相信隨著智能合約的增多乃至未來可能的大規模發展,對各種合約代碼的審計會成為一個專業的不可忽視的領域。


shield作為國外領先網站安全雲監測及雲防禦的高新企業之一,始終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基於雲技術支撐的下一代Web安全解決方案,客戶及合作夥伴來自中國、英國、美國等。性價比高,項目經驗豐富,值得推薦。

❺ 基於區塊鏈的智能合約目前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是什麼

金窩窩集團分析基於區塊鏈的智能合約面臨的問題有如下幾點:
1-安全性問題:關鍵問題之一就是安全性及信任度的問題。智能合約系統都被設計成無需信任的環境,這就意味著無法改正出現的錯誤;
2-私密性問題:有效利用區塊鏈的一大挑戰就是區塊鏈提供徹底的透明度;
3-意外情景問題:智能合約聽起來非常好,但如何正確、合適地處理意外場景下的合約執行,是一個問題。

❻ 智能合約漏斗類型有哪些

智能合約漏洞類型:

_厝牘セ鰲⑷ㄏ蘅刂啤⒄鴕緋觥⑽醇觳櫚_all返回值、交易順序依賴、時間戳依賴、條件競爭、短地址攻擊、可預測的隨機處理等。

?

❼ 以太坊錢包被盜怎麼回事

由於智能合約的復雜性,越是功能強大就越容易出現邏輯上的漏洞。
以太坊是一個開源的智能合約公共區塊鏈開發平台,所有用戶都能夠看到基於該平台開發的智能合約代碼,當然也包括其中的安全漏洞。如果因智能合約開發者疏忽或者測試不充分,而導致代碼有漏洞的話,就非常容易被黑客利用並對其發起攻擊。
作為一個開源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對其中的代碼進行修改。在之前發生的以太坊資產被凍結的事件,就是因為一位用戶無意中刪除了一段代碼而造成的。

❽ Defi有什麼風險

DeFi所面臨的風險之一是項目方跑路。不是每個DeFi都是想把項目做好的,過去有很多DeFi項目都是快速圈錢後,就關閉直接消失。其次是智能合約出現漏洞,DeFi項目出現漏洞被黑客攻擊是最常見的DeFi風險之一。由於DeFi整體運行都是由智能合約運作,所以當智能合約出現漏洞被黑客找到時,往往都會被盜走大量金額。而FINTOCH研發出多重簽名以及零知識證明結合的慧壁(HyBriid)技術,利用權力分散的機制,避免了項目方捲款,以及智能合約出現漏洞、資產被捲走的風險。

❾ 有人知道智能合約的安全審計嗎聽說時代安全是做這個的,他們做得好不好

有人知道智能合約的安全審計嗎?聽說時代安全是做這個的,他們做得好不好?
智能合約安全審計,在區塊鏈行業是比較常見的,區塊鏈的公鏈項目,智能合約存在漏洞較多,所以智能合約的安全審計需求還是很大的。時代安全是剛推出安全審計業務吧,做的怎樣還不清楚,他們搞區塊鏈搞了這么多年,應該還是有點實力的。

哪位朋友用過時代安全錢包的?他們跟優盾錢包相比有什麼優勢?
兩家企業錢包供應商都是不錯的,幸好我都了解一些,我來比較下:
1、時代安全的背後是比特時代集團,比特時代大家應該都知道,黃天威搞的,13年開始搞交易所,到現在已經8年了,知名度和信譽都非常靠譜,而搞交易所就離不開錢包,雖然時代安全是20年初推出來的,但也能看出他們搞錢包這塊是非常專業的,所以,從這兩點看,安全性完全不用擔心;優盾錢包據說是15年開始搞,背後的太一科技,也是挺有實力的公司,最近兩年開始搞企業錢包,也是非常專業。所以從安全性上來說,都是不用擔心的。
2、我們再來比較下產品。時代安全是20年初推出的企業錢包產品,到現在也就一年,而優盾是19年推出的,而且優盾還推出了硬體錢包,在產品生態的完善度上,時代安全稍微差點,主要是差在沒有硬體錢包;
3、從服務費用上來說,時代安全的企業雲錢包,月費500USDT,而優盾錢包的月費大概在12000人民幣,所以從這方面來說,時代安全在價格上優勢非常明顯。時代安全的價格之所以這么便宜,可能也是因為現在才開始去打市場吧。
上面是我對這兩家企業錢包供應商的一些了解,可能會有些偏頗,歡迎指正。

❿ 智能合約處理失敗

調用這個合約時,沒有匹配上任何一個函數。那麼,就會調用默認的_allback_5焙顯際盞_ther時(沒有任何其它數據),這個函數也會被執行。
一個智能合約中,可以有一個沒有函數名,沒有參數也沒有返回值的函數,也就是 fallback 函數。一個沒有定義 fallback 函數的合約,如果接收ether,會觸發異常,並返還ether(solidity v0.4.0開始)。所以合約要接收ether,必須實現回退函數。
智能合約(英語:Smart contract )是一種旨在以信息化方式傳播、驗證或執行合同的計算機協議 。智能合約允許在沒有第三方的情況下進行可信交易,這些交易可追蹤且不可逆轉。

熱點內容
清華姚班區塊鏈 發布:2025-09-14 19:25:34 瀏覽:371
以太坊公司怎麼賺錢 發布:2025-09-14 19:18:45 瀏覽:795
比特幣消耗了多少 發布:2025-09-14 19:11:38 瀏覽:864
區塊鏈會佔用空間嗎 發布:2025-09-14 18:46:39 瀏覽:517
ubuntu沒有eth 發布:2025-09-14 18:34:58 瀏覽:889
區塊鏈技術運用在紀檢監察 發布:2025-09-14 18:27:07 瀏覽:178
比特幣農業銀行 發布:2025-09-14 18:08:02 瀏覽:126
比特幣是不是合 發布:2025-09-14 18:06:38 瀏覽:609
btc123比特幣導航網 發布:2025-09-14 17:53:55 瀏覽:361
比特幣礦池要關停 發布:2025-09-14 17:50:21 瀏覽: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