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什麼是元宇宙的第一性原理

什麼是元宇宙的第一性原理

發布時間: 2022-07-28 21:05:09

㈠ 什麼是元宇宙通俗易懂的解釋

元宇宙的通俗解釋就是虛擬世界。

元宇宙就是未來的互聯網,或第三代互聯網。我們知道,第一代互聯網是PC時代,第二代則是移動互聯網,而第三代互聯網,則是以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及增強現實、區塊鏈等為核心的內容,這些事物的集合,就是我們講的元宇宙。

對於元宇宙這個概念而言,或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元宇宙的英文是Metaverse,前綴meta意為超越,詞根verse則由universe演化而來,泛指宇宙、世界。在維基網路中,元宇宙通常被用來描述未來互聯網的迭代概念,由持久的、共享的、三維的虛擬空間組成,是一個可感知的虛擬宇宙。

元宇宙的未來前景:

元宇宙的建設和普及還將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實現更深層次的融合,從而助力「百行千業」全面轉型升級,為實體產業開辟全新的發展空間。

元宇宙不是空談數字化,而是一個全真、全新的數字世界,它將實現我們總結的「五大融合」: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的融合、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數字生活與社會生活的融合、數字資產與實物資產的融合、數字身份與現實身份的融合。

㈡ 什麼是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它整合了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它基於擴展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基於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基於區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

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上密切融合,並且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世界編輯。

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用戶體驗以及實體世界內容等進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是在共享的基礎設施、標准及協議的支撐下,由眾多工具、平台不斷融合、進化而最終成形。

維基網路對元宇宙的描述是:通過虛擬增強的物理現實,呈現收斂性和物理持久性特徵的,基於未來互聯網,具有鏈接感知和共享特徵的3D虛擬空間,它的本質是:平行宇宙。

㈢ 元宇宙是什麼

元宇宙一般指Metaverse,Metaverse 是一個虛擬時空間的集合, 由一系列的增強現實(AR), 虛擬現實(VR) 和互聯網(Internet)所組成。

Metavers是由Meta和Verse組成, Meta表示超越, verse是宇宙universe的意思, 合起來通常表示,互聯網的下一個階段, 由AR,VR,3D等技術支持的虛擬現實的網路世界。

虛擬現實技術囊括計算機、電子信息、模擬技術,其基本實現方式是計算機模擬虛擬環境從而給人以環境沉浸感。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對VR技術的需求日益旺盛。VR技術也取得了巨大進步,並逐步成為一個新的科學技術領域。

根據系統功能角度分類

系統功能分為規劃設計、展示娛樂、訓練演練等幾類。規劃設計系統可用於新設施的實驗驗證,可大幅縮短研發時長,降低設計成本,提高設計效率,城市排水、社區規劃等領域均可使用,如VR模擬給排水系統,可大幅減少原本需用於實驗驗證的經費。

展示娛樂類系統適用於提供給用戶逼真的觀賞體驗,如數字博物館,大型3D互動式游戲,影視製作等,如VR技術早在70年代便被Disney用於拍攝特效電影;訓練演練類系統則可應用於各種危險環境及一些難以獲得操作對象或實操成本極高的領域,如外科手術訓練、空間站維修訓練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vr,網路—元宇宙

㈣ 什麼是元宇宙,舉例說明

元宇宙是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又獨立於現實世界的虛擬空間,是映射現實世界的在線虛擬世界,是越來越真實的數字虛擬世界。人們利用腦機介面、VR等科學技術,進入沉浸式體驗的數據世界,切換另一種身份,體驗第二種生活。元宇宙概念起源於尼爾·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說《雪崩》,小說描繪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虛擬數字世界,現實世界中的人在這個虛擬世界中都有一個虛擬分身,人們通過控制這個虛擬分身來相互競爭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元宇宙對應國內雲游戲、VR等產業,是互聯網的終極形態。當前元宇宙產業整體處於早期階段,具有新興產業不成熟、不穩定的特徵。在技術升級與需求升級的合力作用下,元宇宙的場景實現只是時間問題,也代表著未來的大方向。

㈤ 什麼是元宇宙,舉例說明是什麼

是指通過虛擬增強的物理現實,呈現收斂性和物理持久性特徵的,基於未來互聯網,具有鏈接感知和共享特徵的3D虛擬空間。

比如你坐在家裡的沙發上,戴上一個專用設備,短暫的載入後,眼前白光一閃,進入一個叫作「HOME」的虛擬世界。那裡依然是你的家,你對著鏡子看到了一個和真實世界一樣的自己。接下來你開始了虛擬世界的生活。

特徵屬性

Roblox給出的元宇宙包含八大要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時隨地、經濟系統和文明。要素眾多,每個要素背後,還有一連串的解釋。總之,一句話說不清楚,這也恰恰說明這一概念的模糊性。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沈陽教授指出,一方面,現實中缺什麼,虛擬世界中就需要補什麼;另一方面,人們在虛擬世界裡面做的事情,對於真實的世界有沒有反哺的作用。然而從人類發展歷史看,虛實之間的平衡將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㈥ 到底什麼是元宇宙

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關於「元宇宙」,比較認可的思想源頭是美國數學家和計算機專家弗諾·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說《真名實姓》中,創造性地構思了一個通過腦機介面進入並獲得感官體驗的虛擬世界。

元宇宙的引發變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信息化與網路經濟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左鵬飛認為,元宇宙將給我們的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五個方面的巨變:

(1)從技術創新和協作方式上,進一步提高社會生產效率;

(2)催生出一系列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傳統產業變革;

(3)推動文創產業跨界衍生,極大刺激信息消費;

(4)重構工作生活方式,大量工作和生活將在虛擬世界發生;

(5)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創新社會治理模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元宇宙

㈦ 什麼是元宇宙概念

其說法是源於一部科幻小說《雪崩》,看過網路小說的人大概都知道虛擬現實這個東西,其實就像是在小說里戴上頭盔就可以進入到虛擬世界一樣,這個就好比我們經常玩的4D、5D游戲一樣,但元宇宙概念是將這類型的體驗更加的極限和現實化,有點類似於VR智慧場景,既是現實又是虛擬,元宇宙概念也是近年來新興的一個科技行業。想了解元宇宙概念的話可以去「商業新知」看看,裡面有不少產業新知和數據報告。

㈧ 第一性原理通俗解釋是什麼

是一個最基本的命題或假設,不能被省略或刪除,也不能被違反。在物理學中,第一性原理或稱從頭算,指從基本的物理學定律出發,不外加假設與經驗擬合的推導與計算。例如利用薛定諤方程在一些近似方法下解電子結構,但不從實驗數據得到擬合參數的從頭計演算法

公理邏輯

在傳統邏輯中,公理是沒有經過證明,但被當作不證自明的一個命題。因此,其真實性被視為是理所當然的,且被當做演繹及推論其他事實的起點。當不斷要求證明時,因果關系畢竟不能無限地追溯,而需停止於無需證明的公理。通常公理都很簡單,且符合直覺,如「a+b=b+a」。

不同的系統,會預計不同的公理。例如非歐幾何的公理,和歐氏幾何的公理就有一點不同;另外,集合論的選擇公理在許多系統的建構中,也富有爭議。

有些系統堅持不預設選擇公理。也有一些數學家在建構系統時,刻意排除掉皮亞諾公理中的數學歸納法,以確保所有的證明,都可以直接演算。

在數學中,公理這一詞被用於兩種相關但相異的意思之下——邏輯公理和非邏輯公理。在這兩種意義之下,公理都是用來推導其他命題的起點。

和定理不同,一個公理不能被其他公理推導出來,否則它就不是起點本身,而是能夠從起點得出的某種結果—可以乾脆被歸為定理了。

㈨ 第一性原理是什麼

第一性原理是一個計算物理或計算化學專業名詞,廣義的第一性原理計算指的是一切基於量子力學原理的計算。

根據原子核和電子相互作用的原理及其基本運動規律,運用量子力學原理,從具體要求出發,經過一些近似處理後直接求解薛定諤方程的演算法,習慣上稱為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通常是跟計算聯系在一起的,是指在進行計算的時候除了告訴程序你所使用的原子和他們的位置外,沒有其它的實驗的,經驗的或者半經驗的參量,且具有很好的移植性。作為評價事物的依據,第一性原理和經驗參數是兩個極端。第一性原理是某些硬性規定或推演得出的結論,而經驗參數則是通過大量實例得出的規律性的數據,這些數據可以來自第一性原理(稱為理論統計數據),也可以來自實驗(稱為實驗統計數據)。

但是就某個特定的問題,第一性原理和經驗參數沒有明顯的界限,必須特別界定。如果某些原理或數據來源於第一性原理,但推演過程中加入了一些假設(這些假設當然是很有說服力的),那麼這些原理或數據就稱為「半經驗的」。

(9)什麼是元宇宙的第一性原理擴展閱讀:

我們知道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量子力學計算就是根據原子核和電子的相互作用原理去計算分子結構和分子能量(或離子),然後就能計算物質的各種性質。

從頭算(ab initio)是狹義的第一性原理計算,它是指不使用經驗參數,只用電子質量,光速,質子中子質量等少數實驗數據去做量子計算。但是這個計算很慢,所以就加入一些經驗參數,可以大大加快計算速度,當然也會不可避免的犧牲計算結果精度。

那為什麼使用「第一性原理」這個字眼呢?據說這是,來源於「第一推動力」這個宗教詞彙。第一推動力是牛頓創立的,因為牛頓第一定律說明了物質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如果宇宙誕生之初萬事萬物應該是靜止的,後來卻都在運動,是怎麼動起來的呢?牛頓選擇相信這是由於上帝推了一把。現代科學認為宇宙起源於大爆炸,那麼大爆炸也是有原因的吧。所有這些說不清的東西,都歸結為宇宙「第一推動力」問題,它可能由某種原理決定,這個原理可以稱為「第一原理」。愛因斯坦晚年致力於「大統一場理論」研究,也是希望找到統概一切物理定律的「第一原理」,可惜,這是當時科學水平所不能及的。也遠沒有答案。

但是為什麼稱量子力學計算為第一性原理計算?大概是因為這種計算能夠從根本上計算出來分子結構和物質的性質,這樣的理論很接近於反映宇宙本質的原理,就稱為第一性原理了。

廣義的第一原理包括兩大類,以Hartree-Fock自洽場計算為基礎的ab initio從頭算,和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也有人主張,ab initio專指從頭算,而第一性原理和所謂量子化學計算特指密度泛函理論計算。

第一性原理是從頭計算,不需要任何實驗參數,只需要一些基本的物理常量,就可以得到體系基態的基本性質的原理。

㈩ 什麼是第一性原理,它有什麼重要意義

第一性原理,英文First Principle,是一個計算物理或計算化學專業名詞,廣義的第一性原理計算指的是一切基於量子力學原理的計算。
我們知道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量子力學計算就是根據原子核和電子的相互作用原理去計算分子結構和分子能量(或離子),然後就能計算物質的各種性質。
從頭算(ab initio)是狹義的第一性原理計算,它是指不使用經驗參數,只用電子質量,光速,質子中子質量等少數實驗數據去做量子計算。但是這個計算很慢,所以就加入一些經驗參數,可以大大加快計算速度,當然也會不可避免的犧牲計算結果精度。
那為什麼使用「第一性原理」這個字眼呢?據說這是,來源於「第一推動力」這個宗教詞彙。第一推動力是牛頓創立的,因為牛頓第一定律說明了物質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如果宇宙誕生之初萬事萬物應該是靜止的,後來卻都在運動,是怎麼動起來的呢?牛頓相信這是由於上帝推了一把,並且牛頓晚年致力於神學研究。現代科學認為宇宙起源於大爆炸,那麼大爆炸也是有原因的吧。所有這些說不清的東西,都歸結為宇宙「第一推動力」問題,它可能由某種原理決定,這個原理可以稱為「第一原理」。愛因斯坦晚年致力於「大統一場理論」研究,也是希望找到統概一切物理定律的「第一原理」,可惜,這是當時科學水平所不能及的。現在也遠沒有答案。
但是為什麼稱量子力學計算為第一性原理計算?大概是因為這種計算能夠從根本上計算出來分子結構和物質的性質,這樣的理論很接近於反映宇宙本質的原理,就稱為第一性原理了。
廣義的第一原理包括兩大類,以Hartree-Fork自洽場計算為基礎的ab initio從頭算,和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也有人主張,ab initio專指從頭算,而第一性原理和所謂量子化學計算特指密度泛函理論計算。

熱點內容
btc123比特幣導航網 發布:2025-09-14 17:53:55 瀏覽:361
比特幣礦池要關停 發布:2025-09-14 17:50:21 瀏覽:147
如何用個人電腦挖掘比特幣 發布:2025-09-14 17:32:00 瀏覽:416
XRP不幣 發布:2025-09-14 17:12:00 瀏覽:813
USDT買什麼 發布:2025-09-14 17:08:03 瀏覽:92
奇亞幣微信提示礦機離線 發布:2025-09-14 17:00:01 瀏覽:878
比特幣是怎麼持有的 發布:2025-09-14 15:54:32 瀏覽:863
社區區塊鏈虛擬貨幣 發布:2025-09-14 15:45:49 瀏覽:679
顯卡幣圈 發布:2025-09-14 15:44:03 瀏覽:432
doge的未來 發布:2025-09-14 15:29:53 瀏覽: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