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小天王
A. 亞洲人氣小天王是誰
當然是晨晨啦 絕對是晨晨
魏晨(Vision Wei), 中國男歌手、演員,被譽為「內地全能偶像」、「亞洲人氣小天王」。有長期用影像記錄日常生活和工作狀態的習慣,21歲前,輾轉各地苦習音樂。 21歲時,參加湖南衛視2007年《快樂男聲》,榮獲年度季軍,實現成為職業歌手的夢想,2008年發行EP《樂天派》、2010年發行首張專輯《千方百計》、2011年發行第二張專輯《破曉》,2012年發行第三張個人專輯《V SPACE》,均銷量火爆並獲得多項音樂大獎。2012年確立「My Way」為一年一度個人品牌演唱會。2013年,魏晨發行新書《我不是誰的偶像》。2013年8月發行第四張個人專輯《登封造極》。
B. 他是環球小天王,小小年紀情史堪比大片,但這一舉動讓無數人心碎,他是誰
上帝給每個人不同的境遇,但都是一樣的,會讓每個人都有自己閃光的一面。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但他生來就有音樂天賦。他的家人把他唱歌的短片上傳到YouTube,被他的經紀人發現,簽了唱片,開始了全球巡演。他從小就變得一塌糊塗。他是誰?他是賈斯汀比伯。
小佳年紀輕輕就經歷這樣的大起大落,是一件壞事,也是一件好事。希望比伯能越來越好,繼續把好的音樂作品獻給愛他的歌迷。你期待嗎?
C. 香港四大天王與四小天王分別是誰,尤其是小天王,
2005年歲末,香港藝人收入榜「四大天王」同時進入前10名,諸多媒體用「四大天王神話再現」來渲染,似乎14年前風行東南亞的「四大天王」終於「日薄西山」,有了點起色都能成為報刊頭條。話說回來,即使是這14年間,傳媒圈、娛樂圈無論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這四人的地位都能恆久不變,直到這四人日漸衰老,這些所謂的接班人仍舊默守在歷史的角落。在「四大天王」最紅火的年代,他們幾乎就是整個香港娛樂圈,雖然4人都在多棲發展,但各自競爭最多的地方還是在音樂上,每年香港四大音樂頒獎禮期間,不僅4人明爭暗鬥、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橫飛,1994年周星馳在《破壞之王》中扮演張學友的歌迷,影片中某黎明迷在張學友演唱會門口叫囂「我愛黎明!」結果遭學友迷群毆,便是當時歌迷爭斗的最好寫照。
事實上,早在「四大天王」時代到來之前,張國榮和譚詠麟就製造過兩大天王火並的時代,再往前則是許冠傑和羅文。香港音樂界資深人士向本報回憶到,大概在1990到1991年年間,譚詠麟和張國榮均宣布退出四大音樂頒獎禮,習慣製造「爭斗」的香港媒體都在作出各種預側,接班人是誰?1990年劉德華、張學友、李克勤在角逐中佔得先機,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紅使他與張學友、劉德華一起在年終的頒獎典禮上風光無限,三人被稱為「三劍客」。但這個稱號產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搶到歌壇最前列的位置,此時香港發行量最大的《東方日報》便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冊封4人,風行15年之久.
時間撥轉到1995年,四大天王正是紅透半邊天之時,那一年羅志祥在台灣「四大天王」模仿大賽中獲得第一名,第2年他和歐漢聲、陳顯政、陳中威組成了「四大天王」,即使這支團體僅以模仿為目標,也借著「四大天王」的威風紅火了4年出版了4張專輯。但就在1998年小豬羅志祥所在的「四大天王」解散,香港原版「四大天王」隨著各自水平差異變大,四人獨立性也越來越強,下坡路不可避免走了起來。
1999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香港娛樂工業迅速滑落,粵語歌壇更是一蹶不振,四大天王同台的機會越來越少。1999年底,黎明宣布退出一切音樂頒獎禮,接著張學友也宣布退出,這似乎也宣告著「四大天王」開始「瓦解」。2003年4月4日,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在張國榮自殺後4天舉行,會上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一席黑衣合唱《當年情》,不僅是對張國榮的哀悼,似乎更是對香港娛樂圈當年輝煌的懷念。
有人說,「四大天王」是香港娛樂圈團結的一種象徵,1994年「搖滾新勢力」在香港紅館演出之前,何勇在北京接受訪問時說「四大天王」中張學友還行,其他3個都是小丑。
這話一說出來在香港引起軒然大波,很多媒體和藝人都嚴詞批判他,梅艷芳當時就出來說不能這樣講這些藝人,「中國火」演出的很多海報、地鐵廣告都被石頭砸碎,後來何勇在香港發布會上只好解釋,香港這個繁華的地方需要「四大天王」才將事情平息。
有人說,「四大天王」是香港娛樂圈壟斷的一種標志,無數個明星被封為「四小天王」或「第五天王」,但這些小天王無一例外被「四大天王」給湮沒,「四大天王」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是香港娛樂圈壟斷時代的產物,它的壟斷也是香港娛樂圈黃金時代的象徵,空前絕後,遺憾的是「四大天王」的沒落剛好映照著粵語歌壇的衰落。
15年,驀然回首……
「四大天王」中,劉德華是成名最早的一位,1981年畢業於無線藝人第10屆藝人訓練班,1982年他便演出了第一部電影《彩雲曲》,同年因演出許鞍華的《投奔怒海》開始嶄露頭角。1983年在「永恆唱片」他有了自己第一首歌———電視劇《神鵰大俠》主題曲,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他的名字開始被香港樂壇熟知。嚴格來說,劉德華的聲線並不是很占優勢,但是總是能找到適合自己唱的歌,無論是粵語還是國語。從《我和我追逐的夢》到《來生緣》,從《謝謝你的愛》到《真情難收》,一首一首劉式情歌已經成為了當年港式情歌的代名詞。因此在談到「四大天王」這個話題時,他曾對媒體說「其實我出道都比他們幾個早,嚴格說來我們不是一個時代的人。」出道早,並不是劉德華區別於其他3人最大不同,關鍵的是在所有人心目中,劉德華是成功藝人的完美典範,他勞動模範一般的工作狂精神,讓同行和媒體都贊嘆不已。2000年劉德華投資拍了自己從藝以來的第100部電影《阿虎》,堪稱老而彌堅。除此之外,他多能多專的均衡發展也是4個人中人氣保持最好的,即使從2000年獲得第一個金像獎影帝後,他在電影方面開始投入較多的精力,但音樂方面依舊保持高產,雖然陳耀川為他打造的大路化的情歌失去了最廣闊的市場,但仍然有不少追隨者。
2005年底,劉德華受邀出席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紀念中國電影百年大會」,會後接受本報采訪時他說自己最在乎的還是電影,他想成為「中國演員」而不僅僅是香港演員。他的這種熱愛有時也會惹來爭議,2005年10月劉德華發出號召,要聯手五位影帝合力拍片,以拯救香港電影的頹勢,結果招致一場激烈的口水戰。
從劉德華的角度來看,「五影帝拍片」只不過是他為了拯救香港電影業的單純思路,無論「華仔」能不能拯救電影市場,劉德華都是最有權利挺身而出的那個人,只因為他多年來一直堅守香港電影的陣腳。香港導演陳可辛評價說:「在將來,誰提到香港的電影史,都會提到劉德華。」直到如今似乎也是最在乎「天」字的一位,創建的演藝公司叫「天中」,成立的電影公司叫「天幕」,在「四大天王」影響日漸下落時,劉德華接受采訪時,仍稱「四大天王」沒有過時,年輕一代和老一代的明星是不同的,年輕人身上有很多不可取代的東西,比如說新音樂,值得我們學習。
「四大天王」中,郭富城的成名道路最為漫長。1984年19歲的郭富城考入無線電視台的舞蹈訓練班,1987年轉入無線藝訓班,期間演過數部電視劇,但大多為龍套角色。直到1990年,出走台灣的郭富城拍了一支電單車的廣告,沒想到這則廣告竟改變了郭富城的一生。他那俊朗的外形、濕漉漉的頭發、帶電的眼神開始讓台灣少女著迷,隨後灌錄了三張國語大碟,其中一曲《對你愛不完》紅遍兩岸三地。
1991年郭富城以歌星的身份「殺」回香江,隨即推出粵語大碟,1992年冊封「四大天王」,奉陪末座,成名時已28歲,後來,郭富城開始嘗試多方面發展,拍了王晶的電影《街頭霸王》,演了電視劇《烈火狂奔》,也遇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經紀人、填詞人小美。
雖然郭富城舞蹈技能不俗,但令他最羞澀的就是音樂,舞曲風格似乎也成了他撇不開的拐杖,「以舞會友」成了方便快捷取悅歌迷的套路。成為百事可樂代言人後,郭富城逐漸往扮相新奇大膽、歌曲風格多樣的前衛路子上走。但郭富城的本性並不是一個前衛的人,所以只好在形象上動腦筋,幸好他每一次形象的改變似乎都能影響潮流,從最開始的「四六分頭」、到接拍百事可樂後的「火箭頭」,郭富城在「四大天王」中,更多地用自己的外形來干預時尚。可以說郭富城能有今天的成就,與廣告是分不開的。從他出道至今,每時每刻都有廣告圍繞著他,先不說讓他一夜成名的電單車廣告,1998年初當上的「百事巨星」甚至是其從藝生涯的轉折點.2005年郭富城終獲台灣金馬影帝,是「四大天王」中第三個獲得此殊榮的。2006年郭富城又因電影"父子"蟬聯台灣金馬影帝.
去年年底,歌壇常青樹張學友忙碌異常。除了自己已經巡演一年的音樂劇《雪狼湖》在北京作收尾演出之外,他參演的電影《如果·愛》也作為賀歲影片加入年底票房大戰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面對「四大天王再次發力」的局面,張學友無奈地笑著說:「怎麼還在叫我『四大天王』,沒有辦法,他們始終愛叫這個。『四大天王』的說法早就覺得過時了,這種說法已經被大家叫了十幾年,現在四個人各自的發展都很精彩,連碰面的機會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四大天王』的說法已經應該『廢掉』了。這個稱號只是代表上個世紀90年代的它,並不代表現在。雖然我對現在這個稱號,已沒什麼感覺了,但是我並不唾棄它,因為它曾經給我帶來很多東西。」談起這個稱號所代表的意義,張學友說:「我覺得『四大天王』代表的是上世紀90年代,現在的樂壇已經很不一樣了,有了新的狀況。『四大天王』只代表那個年代。現在的樂壇新人輩出,相對而言,給予歌手的壓力也會更大。這種事情很正常,以前也會有。他們(歌迷)越喜歡你,對於你的要求就會越高,還會把他們對自己的要求也加到你的身上來。不過,我覺得作為歌手最重要的還是做自己的音樂。如果市場不喜歡你,那麼你能改就改,不能改也沒有辦法。
我很希望自己能作一個見證:作為一名真正喜愛音樂的歌手是如何走完他一生的。每個人走完自己生命旅程的方式都不同,如果你喜歡唱歌的話,能唱到哪裡,會有什麼樣的發展,現在誰也說不好,我只想努力地唱下去,用自己的演藝生涯見證一次歌手從進入演藝圈到結束舞台生涯的過程,所以對於(四大天王)這種稱號,我現在已經無所謂了,只要做好自己喜歡的事情就足夠。」
只有懷念,沒有留戀
1999年,張學友、黎明先後宣布退出「四大天王」的稱號。同時也不再參與香港樂壇的獎項角逐。兩人的退出可以看作是「四大天王時代」的正式結束。
對於那段「天王時光」,張學友並不留戀:「有人可能覺得我們四個人那個時候非常風光,現在我一定會在某種程度上懷念那段時光,可事實上我一點都不留戀。但不留戀並不代表我排斥那個階段。我很高興我經過那個時間,常有一句掛在嘴邊的話是,我是既得利益者。在香港樂壇,我剛剛經歷了它從起步到頂峰再到現在的沒落的整個過程,我是這樣走過來的。這十幾年,我剛好在裡面,而且我走在最前面,現在整個市場改變了,我還是覺得要是我可以的話,找到一些新的出路也好,或是,一些新的環境也好,讓它可以有一個重生的機會。
現在的香港樂壇大家都看得到,除了娛樂方式的增多,網路下載和盜版的沖擊之外,音樂的周邊其他環境也不是原來那麼好了。比如原來媒體大家其實是合作的,一起把一些有前途的新人推出來,但現在變成了競爭,大家都搞頒獎禮,你捧這個人,那我就挺那個。缺少了一個集體的力量。所以在這樣的環境里,自然很難再現當年我們的那樣一種情況。
所以我很不喜歡香港的頒獎的方式,最後決定退出。
其實現在的頒獎禮裡面,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在裡面。比如說要平衡唱片公司的利益等等,變得沒有那麼單純。」
時代不同,競爭不在
到了今天,四人各自的發展越來越不同,「四大天王」的稱號似乎確實越來越遙遠了。「當時我說退出頒獎禮和(四大天王)這個稱號,我並不是說我要不做『四大天王』,做不做也不是我自己可以決定的。我本來就沒有說我是(「天王」),然後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來的,它什麼時候走我也沒辦法決定,它繼續下去也好,結束也好,我覺得這個都不由我決定。那個時候大概是有人問我,我是覺得『四大天王』這個名字其實現在好像已經不存在了,是因為大家發展都不一樣了,大家同時間出現的機會也很少,跟當時不一樣。當時大家都很激烈地在同一個場合里競爭,哦,大家在講(「四大天王」),我覺得我了解。那現在大家拍戲的拍戲,唱歌的唱歌,不唱歌的不唱歌,所以就都不一樣了,那個競爭也沒有了,所以那個名字也不存在了。」
近些年,黎明工作量銳減,轉型開始做了娛樂公司老闆。因此近年的工作安排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來接。黎明似乎是四大天王裡面最排斥這個稱號的。在接受采訪時,他基本上對關於「四大天王」的問題不作太多回應。「四大天王作為一個名稱,會永遠存在。但我覺得它是用來開玩笑,用來挖苦人,用來玩耍的。
天王的名稱對我黎明來講是沒有作用的,你可以查我的記錄,從第一天有四大天王這個名稱,我從來沒有用過。到任何一個地方做宣傳,別人叫黎明我最開心,叫天王最難受!
這只是媒體為了炒作而起的一個名稱,與我有什麼關系?現在又是什麼小天王、小天後,這是沒什麼用的。」但作為當年「四大天王」這個稱號的受益者,黎明無論如何也無法擺脫公眾對他的「天王」印象。
談起這些,黎明覺得頗為無奈。「或許從包裝和宣傳上講,這樣的稱號不單單對於我們四個人,也對於整個香港樂壇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長達10年的時間我們四個人包攬了大部分的獎項,也造成了一些不太好的後果。比如那個時代一些其他的優秀男歌手會因此感到壓力很大。香港的樂壇也因此失去了一些可能性。現在過去了這么久,不少新的歌手冒了出來,我覺得我們其實已經獲得了很多的利益,沒有必要再在那些所謂的頒獎禮上分豬肉。不如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年輕人。所以後來我決定退出頒獎禮。
因為四大天王留給香港歌壇的印記過於深刻,不少年輕歌手出道之後都比較刻意的避免被人稱作所謂天王接班人,陳奕迅還曾公開說不買黎明的唱片。對於後輩歌手對於自己的看法,黎明的表現很大度:「尊重分兩種:一種是內心真正尊重,一種是表面尊重。同一個人,某些人可能認為很需要尊重,而另外一些人可能認為完全沒必要。生活在現在這種自由的社會,人們都只會尊重實力。」也正因此,黎明這些年的工作重心已經從個人發展轉移到了公司運作方面。「我現在已經有了足夠的知名度,所以根本沒有必要亂接工作勉強自己來做。我多拍幾部影片、錢賺多賺少都不是問題,但用壓榨自己的方式去拍,只會讓自己死得更快些。
人生要走很長的路,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工作既令我有滿足感又令我失落,但男人必須把精力放在事業中。像周潤發和成龍大哥,他們都是我的前輩,每天面對不同的環境在拼搏,我也應該向他們那樣努力。
D. 中國最貴的銀元有哪些 銀元四大天王
從明代崇禎四年至解放前夕先後發行了640餘種銀幣,其中四 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壹兩銀元 種銀元今日價格頗為昂貴,這就是舊版銀元中的「四大天王」: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壹兩銀元、香港造上海壹兩銀元、湖北省造光緒七錢二分本省銀元、孫中山像地球版壹元銀元。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壹兩銀元為迄今我國錢幣在世界拍賣會上價格最高的銀元。此幣於光緒二十九年奉天省(今遼寧)造幣廠鑄造,直徑4.05毫米。正面上方為「奉天省造」,中間為「光緒元寶」,背面為蟠龍圖案,四周環繞英文「奉天省·庫平一兩」。其試鑄後未發行,十分稀罕。前兩年,筆者在天津古文化一條街上見過一枚,賣家報價為25萬元,遺憾的是筆者下手慢了一步,被一位畫家搶購。說實話,25萬元並不算貴,1991年6月4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超級展覽館世界錢幣拍賣會上,其起拍價為3.5萬美元,場上你爭我奪,最終以18.7萬美元被台灣錢幣收藏家張秀清收入囊中。今日,此幣陳列在台灣鴻禧美術館。香港造上海壹兩銀元清同治五年,上海工部局委託英資香港造幣廠開鑄銀元,誰知「上海壹兩」(分龍圖外有芒紋和無芒紋兩種)銀元的圖案出現了英國皇徽和國徽,而且讀序為先右後左,從上而下,與中國錢幣的讀序相反,竟然連主圖的蟠龍 也變了獅頭,甚至外以英國最高勛章圍繞;背面圈外中文「上海壹兩」,下書「1867年」,左上有小字「982」,表示含銀成分,右上小字「566」,表示重566格令,周圍英文譯為「上海壹兩」、「香港」。同年十月,「上海壹兩」這種外貌呈地道英國風格的銀元,公然在市面上通行,但最終未被市民接受,不久便銷聲匿跡。現在此幣民間交易價在15萬元以上,足見其珍罕程度,不為常人所能得見。該幣拍賣價更是高昂,香港回歸後,「上海壹兩」銀元拍至66.7萬港元,居中國銀元高價第二位。湖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本省銀元直徑3.9厘米,重27克左右。其正面中間為「光緒元寶」,上書「湖北省造」,下有「庫平七錢二分」字樣,面文筆畫 渾厚,背面為蟠龍圖案,四周環繞「湖北省造·庫平七錢二分」英文字樣,左右為「本省」字樣。因「本省」兩字有畫蛇添足之嫌,廢止停鑄,故存世罕見,深受泉界重視。在1988年5月上海銀元銅元拍賣會上,以62萬元天價成交,創國內銀元拍賣價最高紀錄。 孫中山像地球版壹元銀元是天津造幣廠於1929年鑄造的。此幣直徑3.9厘米,重27克左右,正面為孫中山著西服肖像,背面為雙旗、地球圖案,故稱「孫中山/地球」版銀元。1997年3月,此幣在上海首屆近代銀幣拍賣會上拍至55萬元高價。
E. "如今娛樂圈,你心目中""四小天王""是誰"
要問我現在心目中的「四小天王」是誰?那我會毫不猶豫的說第一個是「張傑」,第二個是「李易峰」,第三個是「鹿晗」,第四個是「張傑」。
個人心目中最喜歡的「四小天王」就是這四個了呢,(個人理解,如有冒犯,敬請諒解)
F. 硬幣里的四大天王是指的哪些硬幣
硬幣界的「五大天王」是指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1980年的2分、1981年的1分幣,如今一枚1981年版1分幣,現在市價高達1,400元,足足升了14萬倍,專家提醒在收藏的時候一定要假貨。據常州晚報2月16日報道,1分錢買塊糖果,2分錢一包洋火,5分錢就能吃上一根炸得鬆脆的油條,小小的分幣承載了幾代人的回憶,而如今它卻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不過,就投資收藏而言,現在卻是收藏正當時。正如圈裡的收藏行家所言,別看,硬幣個頭和面值都小,可蘊含的價值卻不小。搞了幾十年錢幣收藏的徐正強說,硬幣收藏的價值關鍵在於,一些品種定期發行後不再存續,升值空間巨大。諸如一枚1981年版1分幣,現在市價高達1,400元,與本身面值相比,足足升了14萬倍。歌壇流行「四大天王」,硬幣界追捧「五大天王」喜歡聽歌的人都知道,香港歌壇的「四大天王」經久不衰。收藏硬幣的人同樣不會陌生硬幣界的「五大天王」。與歌壇「四大天王」不同,這硬幣界的「五大天王」卻是越久越值錢。據圈裡人介紹,這「五大天王」分別是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1980年的2分、1981年的1分幣。大約三四年前,這樣一套的市價不過1,000多元,可現在沒4,000元根本拿不下來。不僅整套價值了得,單枚的價格也不低,除上面提到的1981年1分外,同年出的5分,其價格也在1,000元以上,其它幾枚的價格則大都在五六百元左右。丁金林說:「這些硬幣之所以價格堅挺,關鍵是其發行量少,收集全一套相當不容易。」更有甚者見收集太過困難,乾脆搞起了造假的勾當。據了解,目前,俗稱「五大天王」的硬幣市場已出現不少假貨,收藏者在收藏的時候一定要留個心眼。從1955年到1992年,不同年份的1分、2分、5分硬幣共有75種,除「五大天王」有較大升值空間外,1955年、1957年的1分,1992年的1分、2分幣同樣值得關注。此外,1993年到2000年間,我國又發行了8套精裝硬幣,內裝1、2、5分,1、5角和1元。其中1、2、5分不參與市場流通,目前也是投資熱點。86版精製套裝幣成幣市「寵兒」據了解,中國人民銀行在1980年發行了第二套硬幣,面值分別為1、2、5角和1元(俗稱長城幣),配合第三套紙幣流通。這套硬幣從1980年到1986年共發行了7種不同版本,每年4枚,共28枚。徐正強說,這套硬幣製造成本高,發行量少,雙數年份只發行了少量精製套裝幣作為紀念品出售或贈送外國友人,並沒有在市面上流通,所以成了精品,每套價格都在千元以上。特別是1986年,一共只發行了660盒精製套裝幣,屬極稀品,就連很多行家也沒有見過其廬山真面目,現在每套市價已沖破3萬元。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由於專業知識和手頭資金相對有限,可關注1994年和2000年版的1元。「像我手裡這枚牡丹圖案的1元就是2000年出的,當時只製造了20萬枚作為收藏品出售,沒在市面上流通,正是收藏的好時機。」和人民幣紙幣收藏相比,硬幣收藏也具有入門簡單,投資風險小等特點,行家提醒市民在收藏過程中最好成套、成體系收藏,不必刻意追求珍稀品種。那些發行量小,流通時間短的硬幣,在時間的積淀中同樣會有厚報。
G. 中國新的四小天王都有誰啊
四小天王指的是流行音樂領域里的四位人氣偶像,分別是林志穎、吳奇隆、金城武、蘇有朋。中文名:林志穎英文名:Jimmy Lin昵稱:Jimmy、小志、小旋風、旋風小子、頑皮豹(小時候的外號)生 日:1974年10月15日晚上出生地點:台灣省台北市家中客廳的地毯上 身 高:172cm體 重:58kg生 肖:寅虎星 座:天秤座血 型: O學 歷:華岡藝校 主修表演 副修攝影
求學過程:忠孝小學-懷生國中-華岡藝校個人品牌:JR(Jimmy Racing)出道時間:1992年2月28日舊金山林志穎日:10月17日現住地:中國台灣-台北市籍 貫: 中國台灣-台北市民 族: 漢族家庭成員:父親(林德雄)(心臟病突發已去世)、母親(林金華)(父母已離異)、一兄(林志傑)、二弟(林志鑫、林志龍)、一妹(林志憶)、妻子(陳若儀)、 兒子(小小志Kimi) 初戀年齡:15歲(華崗一年級)初戀的年紀(初出道時的答案):三歲(幼稚園時)看異性先從何處看起:眼睛喜歡異性類型:長發,大方,溫柔,直爽,體貼要求:重要的是性格和得來,心地是否善良休閑娛樂:賽車、野戰、攝影、上網、玩游戲、健身、潛水、漫畫、KTV、滑雪、音樂動畫、騎自行車、滑浪板、水上摩托艇等等收集品:模型車、關於車的雜志、郵票、相機、槍、車飲食習慣:不吃酸辣、不吸煙、不喝酒宗教信仰:佛教出道年齡:17歲入伍日期:1994年11月15日退伍日期:1996年11月16日興 趣:跳舞、攝影、賽車、話劇表演 嗜好:睡覺、上網、潛水、賽車、跑步休閑娛樂:上網、跳舞、攝影、開車最喜歡的運動:賽車、棒球、游泳、高爾夫球衣服尺寸:上身M、腰28寸、褲子S、鞋子7寸半 臨睡前的習慣:吃東西起床後第一件事:刷牙生氣的方式:直接講個性:擇善固執、大方善良視力:左右各1.5睡覺姿勢:仰睡游泳方式:蛙泳對自己唱歌的感覺:加油加油再加油錢花在何處:買相機、維修改裝賽車喜愛的影星:劉德華、張曼玉喜愛的歌星:王傑喜愛的賽車手:車神舒馬赫喜愛的表情:笑最喜歡的服飾:牛仔最喜歡吃的東西:巧克力、冰淇淋、泰國餐最喜歡吃的水果:香蕉、西瓜最喜歡喝的飲料:牛奶、白開水最喜歡的顏色:紅、黑、白最喜歡的動物:狗最喜歡的季節:夏天最喜歡的運動:賽車、棒球、籃球、潛水(98年拿到潛水執照)、跳舞、騎自行車、滑浪板、水上摩托艇等等各種刺激性運動最喜歡的花:玫瑰最喜歡的口頭禪:「不知道耶」「還好啦」「不要這么說」 「沒有啦」「沒那麼誇張」最信奉的名人名言:「人因夢想而偉大!」最尊敬的人:父親最喜歡自己的一首歌:黎明破曉前最欣賞的自己的早期的電視劇:《絕代雙驕》最滿意的自己的電視劇:《天龍八部》最喜歡的電影類型:喜劇,動作片最喜歡的音樂類別:舞曲最喜歡的約會方式:到DISCO最喜歡的數字:7最喜歡的書:史達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 汽車雜志最喜歡的一部電影:直到永遠(Always)(1989年奧戴利.赫本等主演)最喜歡的交通工具:公車最喜歡的事:大家一起去跳舞最討厭的事:想做的事不能做最傷心的事:好像沒有最難忘的事:公演舞台劇當男主角最失望的事:與朋友約會但朋友失約最頭痛的事:答不出問題最拿手的菜:奶油蛤蠣義大利面最滿意自己身體的部位:手背(賽車練得)最怕聽的話(初期):說他帥呆了最怕聽的話(現今):歌迷叫他豬頭/笨蛋...最喜歡的外國國家:泰國最喜歡的城市:北京最喜歡的發型:自然中分最喜歡的畫:漫畫最奇怪的事:有一種現象叫林志穎現象。針對這種現象黃安還寫了一首歌叫《樣樣紅》。對他最驚人的論斷:以前沒有過林志穎,以後也很難再有一個林志穎。憑藉幾張海報就能在台灣迅速竄紅,專輯一發便在2個月紅遍華語世界,一年開世界巡迴演唱會,此乃娛樂圈奇跡。最驕傲獎:國際傑出青年獎(全球演藝界繼湯姆克魯斯後第二位藝人、首位華人獲此殊榮)(美國舊金山市將10月17日定為「林志穎日」)代表曲目:《不是每個戀曲都有美好回憶》 《今年夏天》 《十七歲的雨季》 《快樂至上》 、《稻草人》 、《對望》代表電影:《笑林小子》(旋風小子)、《生死對決》代表電視劇:絕代雙驕 天龍八部 放羊的星星作品最大的特點:感人因其個人魅力使得相當於華岡藝校全校總人數的人報考華岡藝校術科競爭15個名額,當年擴招兩個班,被華岡藝校稱作「超級傑出校友」出版書籍:《大兵日記》《旋風再起》唱片公司: 動脈音樂(台灣代理)、星絲雨(內地代理)前唱片公司:華納唱片、香港EMI 、豐華唱片唱片數量:20張(包括精選)前擁有的車:BMW M3,法拉利,Subaru Impreza,Smart ,福特150現擁有六輛車和一輛重型機車:蘭博基尼、悍馬、BMW、法拉利、保時捷、賓士、全球限量百年紀念版哈雷重型機車(機車之王)曾組建車隊:ESSO車隊(美國ESSO石油公司贊助)現組建車隊:林志穎車隊原效力國內簽約車隊:佳通輪胎車隊、紅河車隊現效力國內簽約車隊: 林志穎車隊本名:吳奇隆外文名:Nicky Wu/Nicholas Wu藝名:吳奇隆/霹靂虎/ 霹靂暴風昵稱:奇、杮隆(粵語)、國主、老大等 粉絲昵稱:奇迷、熊貓、奇國熊貓族人、小毛頭男生奇迷對奇隆的昵稱:大哥、隆哥、吳老大 屬於組合:小虎隊(已解散)
生日:1970年10月31日出生地:台灣省台北市家人:父、母、一兄(吳奇展)一弟(吳奇霖)身高:173cm體重:65 kg血型:O 型生肖:狗星座:天蠍座信仰:基督教座右銘:以誠待人演藝封號:台灣「四小天王」之首、「四小天王」之一(台灣) 霹靂暴風(香港) 鎮國之寶(新加坡) 吳三腳(韓國) 廣告新天王(大陸) 寶島之光(台灣,2010年)
學歷:中學(中專)在台中體專(主修體育、柔道和空手道) 大學在輔仁大學體育系(體育特長免試保送生、本科插班畢業、主修體育和跆拳道) 學位:台灣省立體育專科學校 體育系學士(今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習柔道) 台灣 天主教輔仁大學體育學系學士 (學習跆拳道) 語言:國、台、粵、英、日(另擁有金融及企業管理、哲學等多種科目之專業學分) 樂器:吉他、鋼琴、鼓、DJ劃碟、口琴 嗜好:運動、閱讀、看電影、上網、戲劇製作、音樂創作 專長:柔道(黑帶二段/多項大型比賽金牌) 跆拳道(黑帶五段/多項大型比賽金牌及曾任憲兵隊教官) 潛水(持有國際認證潛水教練執照) 截拳道、體操、游泳、水底攝影 曾獲獎項目:書法、繪畫、寫生、演講、作文、漫畫、游泳、柔道、跆拳道、摔跤等 演藝事業:中華台北隊一級柔道跆拳運動員、京華隊高爾夫主力隊員、台灣「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綜藝娛樂節目成員、歌手、演員、製作人、編劇、導演、監制、商人、廣告師 其他事業:泰式餐廳(檸檬葉子)、稻草熊動漫餐廳、戲劇製作公司、小型遊艇出租、寵物美容對自己最有信心的地方:工作的態度 最害怕的人:牙醫最害怕的事:家人出事 最討厭的事:被人強迫做不想做的事 最難忘的事:進入演藝圈最大的願望:環游世界生氣的方式:不說話最害怕的東西:蛇 理想男性形象:聰明、有學問、身體健康、事業家庭並重 理想女性形象:孝順、獨立、體貼、理智、聰明[2]內地影藝公司北京稻草熊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公司總監:吳奇隆 旗下藝人:吳奇隆 劉默一汪政緯張之亮(導) 合作夥伴:台灣全能製作發展公司(公司總監:吳奇隆) 北京影藝互動廣告有限公司 北京炫影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稻草人工作室(公司總監:吳奇隆) 製作影片:墨攻(2006);無憾青春(網路劇,2010)新白發魔女傳(2012)日本影藝公司日本華僑藝能製作發展公司 (2002年奇隆去日本拍廣告時創辦,公司總監:吳奇隆)個人品牌公司泰式料理餐廳「檸檬葉子」(北京,福州,蘇州,上海,台北均有連鎖店) PP島餐廳別墅(台灣) 尼奇精品服裝(香港) 香港龍華樓別墅(港式飲茶別墅,香港) 稻草熊南洋風(奇跡影畫有限公司,大陸) mimi泰(簡餐餐廳,台灣) 房地產中介公司(地點:北京、日本東京、台灣綠島) 咖哩島別墅(香港) NICKY"SWORLD(尼奇世界,香港) NICKY"S 柔道跆拳道訓練社(廈門,福州,台北) 霹靂武道館(香港)代表歌曲:《煙火》(粵語:一天一天等下去)《追風少年》《祝你一路順風》《轉彎》代表電影:《梁祝》《蕭十一郎》《花月佳期》代表電視劇:《步步驚心》專輯:18張(個人國語專輯11張,個人粵語專輯7張)獲獎情況曾獲獎項目:書法、繪畫、寫生、漫畫 、游泳、柔道、跆拳道、摔跤等 在音樂和電影、電視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的吳奇隆,在體育方面頗有造詣。柔道已是黑帶二段,跆拳道則達到黑帶五段,曾任憲兵隊教官,並曾奪得全台灣地區柔道、跆拳道比賽冠軍;更是持有國際認證潛水教練執照,在吳奇隆的潛水史上,潛水深度曾達到五十米之深, 曾在某一大型國際酒店當一名潛水教練。 1993 新加坡金曲獎最佳新人 台灣十大偶像 無線勁歌金曲第三季季選歌曲《一天一天等下去》 1994 商業二台叱吒樂壇「過江」金獎 新城勁爆國語男歌手銀獎 中文金曲最受歡迎前途獎金獎 無線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新人獎金獎 商業二台十大健康形象新人獎 新城電台十大靚人獎 無線十大衣著藝人獎 無線勁歌金曲 第二季季選歌曲《梁祝》 台灣十大偶像 1995 商業二台叱吒樂壇「過江」金獎 商業二台十大健康形象 香港十大最高票房電影-新同居時代台灣十大偶像 1996 新加坡FM933十大最受歡迎歌曲 新加坡FM933十大最受歡迎男歌手 台灣十大偶像 全球十大華語影星選舉第九名 1997 台灣十大最高票房電影-漫畫王 金曲龍虎榜86年春季總排行第四名──英雄 (台灣/民生報、金曲龍虎榜節目票選及唱片銷售統計1997.4) 九九年男士健美潮流之星 (香港/君子雜志、TLC Fitness Chain合辦1999.6) 十大「千禧才智型男士」 (香港/君子雜志主辦1999.11) 十道光采名人 (香港/明報周刊主辦1999.12) 「夢想公投」最受歡迎演員 台灣演員第一名 (台灣/夢想家媒體主辦2000.12) 第一名──「吳奇隆」 (台灣/「星貝達」網站主辦2001.4) 最受歡迎男演員第一名 (台灣/「夢想家」網站主辦2001.4) 三等獎(大陸) 最佳大陸劇票選第一名──「蕭十一郎」 (台灣/CIA-Mainland主辦2003.1) 最佳首播大陸劇票選第二名──「蕭十一郎」 (台灣/CIA-Mainland主辦2003.1) 最佳非大陸籍演員票選第二名 (台灣/CIA-Mainland主辦2003.1) 「百首懷念金曲」第十名 (台灣/飛碟電台主辦2003.5) 「2003年中國最美麗50人」評選(網路票選)第七名 (大陸/搜狐網、人物周刊主辦2003.11) E視娛樂人物周刊娛樂人氣榜(網路票選)第三名 (大陸/E視網主辦2003.12) 2004年第一屆E視網娛樂光榮榜(網路票選) 最佳電視劇第三名──「蕭十一郎」 (大陸/E視網主辦2004.1) 電視劇風雲排行榜最佳拍檔第八名 (大陸/CETV-3主辦2004.1) 最喜歡的10部電視連續劇第六名──「少年王」 (大陸/上海《青年報》主辦2004.11) 2005年年度最佳電視男星第二名 (大陸/北京電視周刊主辦2005.12) 2005年年度人氣偶像第四名 (大陸/北京電視周刊主辦2005.12) 電視劇風雲排行榜第九名 (大陸/CETV-3主辦2006.6) 電視劇風雲排行榜體育劇星榜第五名 ──跆拳道運動員吳奇隆(大陸/CETV-3主辦2006.7) 第一屆CCTV中國文藝第一次季榜 ──電影榜港台電影男演員第五名 ──音樂榜港台男歌手第一名 ──音樂榜港台男歌手第三名 ──電視劇榜港台男演員第八名 (大陸/CCTV央視主辦2006.10) 第一屆CCTV中國文藝年度榜入圍 ──電影榜港台電影男演員 ──音樂榜港台男歌手 (大陸/CCTV央視主辦2006.11) 《墨攻》主演投票第一名 (大陸/新浪娛樂網主辦2006.12) 第二屆三亞國際電視廣告藝術節 ──國際廣告明星獎 (大陸/中國廣告協會、三亞市人民政府主辦2006.12) 第一屆CCTV中國文藝年度榜 ──電影榜港台電影男演員獎冠軍 ──電視榜港台電視劇人氣獎季軍《蕭十一郎》 (大陸/CCTV央視主辦2007.2) 第14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獎《墨攻》 第14屆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男演員獎提名《墨攻》 (大陸/2007.4) 第十二屆香港金紫荊獎 ──最佳影片獎《墨攻》 ──最受歡迎電影獎《墨攻》 (香港/2007.9) 第二屆新娛樂「慈善群星會」 ──最具動力慈善之星 (大陸/2008.3) 2010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我最喜愛的優秀節目」 ──歌舞類節目一等獎(小虎隊) (大陸/CCTV央視主辦2010.2) 《風尚志》2010風尚權力榜 ──年度風尚質感男演員獎 (大陸/風尚志主辦2010.8) 2011第五屆公益中國頒獎盛典公益明星社會責任獎 (大陸/ 2011.3 ) 2011 優酷影視盛典2011夏季盤點「港台地區最佳男演員獎」。 (大陸/2011.7)2011年8月19日《風尚志》五周年慶典 發布"風尚權力榜「吳奇隆獲得讀者最喜愛的演員大獎 (大陸/2011.8) 2011年樂視影視年度最具人氣演員 2011年秋季搜狐視頻電視劇盛典獲得「最具網路人氣男演員」,並與劉詩詩一同獲得「最佳熒幕情侶」,其主演的《步步驚心》獲得「最佳網路收視貢獻」。 (大陸/2011.10.26) 2011年BQ紅人榜獲得「年度影視紅人」 (大陸/2011.12.27) 2011奇藝年度盛典獲得電視劇「最佳男演員」稱號,榮膺視帝 (大陸/2012.01.05) 2011年搜狐電視劇盛典「網路最具人氣男演員」,並與劉詩詩一同獲得2011年度「最佳熒幕情侶」 (大陸、2012.01.11) 英文名:Takeshi Kaneshiro
日語原文: 金城武國籍:日本出生: 中國台北語言:中文 日文 英文 粵語 閩南語生日:1973年10月11日星座:天秤座身高:180cm體重:72kg 血型:O型學歷:台北美國學校Taipei American School 【婚姻狀況】未婚【喜歡的…】運動:排球、保齡球、高爾夫,籃球、游泳樂器:吉他顏色:黑、白、藍、紅零食:西瓜,阿薩姆奶茶食物:火鍋料理
水果:西瓜 飲品:阿薩姆奶茶 花種:紫玫瑰顏色:黑、白、藍、紅 想到地方:外太空休閑活動:電玩、漫書、素描電影作品:Ghost、Jurassic Park 【所屬公司】EEI唱片 和 福隆經紀公司藝人粉絲代表:Sunny(亞洲當紅女子組合:少女時代)履歷1973年10月11日,金城武出生在台北市萬華區,媽媽是台灣人,爸爸則是第一個將養鰻技術,轉移到台灣的沖繩人(沖繩,原名琉球,本為中國藩屬,1879年被日本吞並)。金城武的父親、祖父世代都是沖繩(琉球)人。長大後,金城武全家搬到天母,但他仍喜歡騎著腳踏車,到西門町、龍山寺一帶玩,因為那兒電動玩具最多, 也造就他現在嗜電玩如命的興趣!除了電玩,小時候的金城武還喜歡打球,尤其是可以K人的躲避球,特別讓頑皮的他感到刺激有趣。搬到天母後,金城武至日僑學校讀小學,開始一段不愉快的兒時記憶。金城武父親會說中文,因為事業忙碌,長期待在日本,金城武很少有說日文的機會,中文成了他的母語。剛上小學時,同學都叫金城武「台灣人」,不願意跟他玩;回家後,鄰居又叫他「日本人」,也不跟他玩,讓他懷疑自己究竟屬於哪裡?拿的是日本護照,卻在台灣長大,七歲仍不會說日文,小小的心靈的確「很受傷」。上了日僑學校後,金城武變得不快樂,校車每天到國賓飯店接送小朋友,金城武會躲在飯店的沙發上,看校車載著同學離開,寧願翹課,坐在飯店沙發上吹冷氣,也不願跟同學一起上學。當時,金城武媽媽因事業忙碌,不能時常陪他,讓金城武的個性更加內向。日僑學校後,金城武轉讀美國學校,不一樣的校風民情,開啟了金城武另一段快樂的童年。日僑學校功課很少,即使有,金城武也索性不做,到了美國學校,書又厚又重,不努力用功就會被當掉,壓力相當大。但相對的,學校卻給金城武開放自由的空間,同學在校內牽手、擁抱、接吻都很正常,讓金城武甘願做個用功小孩。
踏入影壇金城武完全是「天註定」的最佳例證。美國學校的同學媽媽相中金城武,邀他拍廣告,他抱著好玩的心態試試。爾後,覺得拍廣告的錢比打工好賺,可以買機車代步,不用每天坐遜斃的公車上學,就這樣,金城武開啟了星光熠熠的星途。經紀人葛福鴻在廣告中看中金城武,力邀他拍戲、出唱片,金城武當時在猶豫,但最後在「可以買機車」的利誘下,金城武立刻答應簽約。當時,金城武還在美國學校念書,在南部拍第一部戲「草地狀元」時,金城武常到西門町搭統聯客運,南下嘉義朴子開工。常常因記錯時間,金城武搭了三、四個小時的車子,才發現今日沒有通告,導演林福地還是好心的給他一、兩千元,鼓勵他的勤勞。剛開始拍戲時,金城武演技生疏,他的第一句台詞「我哪有」,便硬生生的NG二十六次。拍戲地點在廟口,許多歐巴桑圍觀,對手張柏舟雖未說話,圍觀群眾卻早笑成一團,讓金城武丟臉的想逃回家。幼時的日、英文學習經驗,在多年後成了金城武發展演藝事業的最佳利器,如今,他可算是繼鄧麗君、歐陽菲菲、翁倩玉後,在日本發光發亮的國際巨星,即使如此,金城武仍舊戀愛台灣,樸直個性不減當年。一個簡單而堅持的男人,懂得關愛自己,積極享受生活,快樂而自信,獨特魅力無人可拒…… 一個低調而簡單的男人,充分劃分生活跟工作的角色,懂得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關心自己,把自信、時尚、簡約、剛毅、內斂演繹得淋漓盡致,所表達的現代男士形象非常完美,讓人有一種不言而喻的感覺。港台眾多小生中,金城武是最具「國際巨星」架勢的一位。雖然他在日本的人氣有逐漸下滑的危險,台灣、香港兩地的觀眾依然對他相當著迷。可惜金城武人氣雖旺,票房號召力卻無法和受歡迎程度成正比,局限了他的發展,也是他坐穩「e世代頭號銀幕小生」最大的隱憂!
代表作品大多數人除了「心動」,大概只能想到王家衛執導的《重慶森林》和《墮落天使》,這兩部片也是讓他在日本建立知名度的成名作。然而揮別了王家衛,金城武似乎除了「心動」就再也沒有票房、評價都讓人滿意的電影。但之後的《不夜城》讓金城武在日本影壇樹立起巨星地位,他飾演的中日混血混跡在被黑道控制下復雜的歌舞伎廳,展示了一種濃厚的漂泊感和孤獨感。離開王家衛的電影,金城武好幾年在國內都沒有大動作。但不代表他被人們淡忘,在出演了杜琪峰的《向左走·向右走》之後隨即被張藝謀看中拍攝《十面埋伏》,在國際影壇上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盡管如此,金城武對好萊塢還是持一種欣賞和享受的態度,並沒有進軍好萊塢的意願。因為他說,那樣會不會更沒有自由?之後金城武片約不斷,從陳可辛、劉偉強到吳宇森,這些大導演似乎紛紛感受到金城武獨有的氣質和越來越成熟的演技,都相繼邀約他參與自己的電影。金城武的戲路也是越發寬廣,不管是文藝愛情片還是商業動作片都能嫻熟駕馭。在王家衛的電影里,金城武是一個成長的符號,是被強行展示的青春,看起來隨時可能過期。讓吃鳳梨罐頭成為時尚,讓跑步成為一件私人的事情,讓一些人還沒有追逐愛情就開始懷舊。金城武是一個與演技和電影無關的人,人們甚至不關心他是警察223還是什麼,他只是讓人想起往事,想起關於成長的笑和淚,想起那些曾經美麗卻在記憶中逐漸荒蕪的校園,想起生命中不斷發生的平淡瑣碎的點點滴滴。他眼神中露出迷茫和頹廢,讓人們相信他還是個孩子,因為只有孩子才相信叛逆和不被允許會讓自己顯得成熟,就像天使想成為一個男人時會厭倦自己的翅膀,因為他相信有夢就會實現。金城武的成長,隨著電影展現在人們面前。從最初害羞的單純男孩成長到如今散發著成熟男人魅力的國際巨星。他都保持著一種低調和堅毅,一種對自我的真實對待。[姓 名:蘇有朋(AlecSu)姓名由來:因為有朋是農歷八月十五生的,蘇媽媽也是農歷八月十五生日,所以有朋出生後,家裡就有兩個月亮,因此取「有雙月」的意思,即:有朋[4]生 日 :1973年9月11日(農歷八月十五)出生地: 台北身 高: 173 cm體 重: 64kg血 型: B星 座:處女座生 肖: 牛國 小:大橋、雙蓮國小國 中:成淵、明倫國中高 中: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大 學:台灣大學機械工程系
職 業: 歌手、演員愛 好: 唱歌、聽音樂個人才藝:電子琴最崇拜的演藝人物:Madonna
H. 硬幣小五珍,五大天王,它們有什麼區別
您好!我先說說硬幣「五大天王」。「五大天王」分別是1981年發行的一分和五分幣,1980年發行的五分和二分幣及1979年發行的五分幣。因為這些年號的硬幣鑄造發行量非常少,僅僅是為了滿足旅遊觀光者購集中國硬幣紀念品的需要而鑄造,這種硬幣都是裝幀成冊在外匯商店裡發售,購買者一般為外國人。由於沒有在市場上流通,所以現在這五枚硬幣在國內市場上基本無法找到,收藏者便把這五枚硬幣稱之為「五大天王」了。現在,「五大天王」的收藏價格比較高,它的市價已經達到了8000元左右。
再說「硬幣小五珍」,我不明白您說的小五珍指的是什麼,不過,我們圈內泉友人通常把「五大天王」的改製品(贗品)稱為「小五珍」。這種幣是用其他年份的1分2分5分幣,將年號通過挖、補、磨進行改製成「五大天王」,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我就有一套「小五珍」,是6年前花15元在收藏市場買的,改制水平極高,一般人用肉眼根本看不出來。不過,這種小五珍幣用放大鏡極易辨識,收藏者切莫上當受騙。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滿意,謝謝!
I. 香港四小天王是那幾位分別有那些成就
2005年歲末,香港藝人收入榜「四大天王」同時進入前10名,諸多媒體用「四大天王神話再現」來渲染,似乎14年前風行東南亞的「四大天王」終於「日薄西山」,有了點起色都能成為報刊頭條。話說回來,即使是這14年間,傳媒圈、娛樂圈無論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這四人的地位都能恆久不變,直到這四人日漸衰老,這些所謂的接班人仍舊默守在歷史的角落。在「四大天王」最紅火的年代,他們幾乎就是整個香港娛樂圈,雖然4人都在多棲發展,但各自競爭最多的地方還是在音樂上,每年香港四大音樂頒獎禮期間,不僅4人明爭暗鬥、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橫飛,1994年周星馳在《破壞之王》中扮演張學友的歌迷,影片中某黎明迷在張學友演唱會門口叫囂「我愛黎明!」結果遭學友迷群毆,便是當時歌迷爭斗的最好寫照。
事實上,早在「四大天王」時代到來之前,張國榮和譚詠麟就製造過兩大天王火並的時代,再往前則是許冠傑和羅文。香港音樂界資深人士向本報回憶到,大概在1990到1991年年間,譚詠麟和張國榮均宣布退出四大音樂頒獎禮,習慣製造「爭斗」的香港媒體都在作出各種預側,接班人是誰?1990年劉德華、張學友、李克勤在角逐中佔得先機,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紅使他與張學友、劉德華一起在年終的頒獎典禮上風光無限,三人被稱為「三劍客」。但這個稱號產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搶到歌壇最前列的位置,此時香港發行量最大的《東方日報》便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冊封4人,風行15年之久.
時間撥轉到1995年,四大天王正是紅透半邊天之時,那一年羅志祥在台灣「四大天王」模仿大賽中獲得第一名〈模仿郭富城〉,第2年他和歐漢聲、陳顯政、陳中威組成了「四大天王」,即使這支團體僅以模仿為目標,也借著「四大天王」的威風紅火了4年出版了4張專輯。但就在1998年小豬羅志祥所在的「四大天王」解散,香港原版「四大天王」隨著各自水平差異變大,四人獨立性也越來越強,下坡路不可避免走了起來。
1999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香港娛樂工業迅速滑落,粵語歌壇更是一蹶不振,四大天王同台的機會越來越少。1999年底,黎明宣布退出一切音樂頒獎禮,接著張學友也宣布退出,這似乎也宣告著「四大天王」開始「瓦解」。2003年4月4日,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在張國榮自殺後4天舉行,會上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一席黑衣合唱《當年情》,不僅是對張國榮的哀悼,似乎更是對香港娛樂圈當年輝煌的懷念。
有人說,「四大天王」是香港娛樂圈團結的一種象徵,1994年「搖滾新勢力」在香港紅館演出之前,何勇在北京接受訪問時說「四大天王」中張學友還行,其他3個都是小丑。 這話一說出來在香港引起軒然大波,很多媒體和藝人都嚴詞批判他,梅艷芳當時就出來說不能這樣講這些藝人,「中國火」演出的很多海報、地鐵廣告都被石頭砸碎,後來何勇在香港發布會上只好解釋,香港這個繁華的地方需要「四大天王」才將事情平息。
相比四大天王之間的實力。著名學者申寶峰曾經評價四大天王說:「劉德華是總體魅力最大的天王,郭富城是舞跳的最棒的天王,黎明是個子長的最高的天王,張學友是歌唱的最好的天王。」話中很精確地表達了四大天王各有的優勢和長處,在當時群雄並起的香港演藝圈四個人都憑著自己的優勢與實力打下了各自的一片天下。有人說,「四大天王」是香港娛樂圈壟斷的一種標志,無數個明星被封為「四小天王」或「第五天王」,但這些小天王無一例外被「四大天王」給湮沒,「四大天王」的壟斷也是香港娛樂圈黃金時代的象徵,空前絕後,遺憾的是「四大天王」的沒落剛好映照著粵語歌壇的衰落。
J. 銀元的四大天王
從明代崇禎四年至解放前夕先後發行了640餘種銀幣,其中四種銀元今日價格頗為昂貴,這就是舊版銀元中的「四大天王」: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壹兩銀元、香港造上海壹兩銀元、湖北省造光緒七錢二分本省銀元、孫中山像地球版壹元銀元。
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壹兩銀元
為迄今我國錢幣在世界拍賣會上價格最高的銀元。此幣於光緒二十九年奉天省(今遼寧)造幣廠鑄造,直徑4.05毫米。正面上方為「奉天省造」,中間為「光緒元寶」,背面為蟠龍圖案,四周環繞英文「奉天省·庫平一兩」。其試鑄後未發行,十分稀罕。前兩年,筆者在天津古文化一條街上見過一枚,賣家報價為25萬元,遺憾的是筆者下手慢了一步,被一位畫家搶購。說實話,25萬元並不算貴,1991年6月4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超級展覽館世界錢幣拍賣會上,其起拍價為3.5萬美元,場上你爭我奪,最終以18.7萬美元被台灣錢幣收藏家張秀清收入囊中。今日,此幣陳列在台灣鴻禧美術館。
香港造上海壹兩銀元
清同治五年,上海工部局委託英資香港造幣廠開鑄銀元,誰知「上海壹兩」(分龍圖外有芒紋和無芒紋兩種)銀元的圖案出現了英國皇徽和國徽,而且讀序為先右後左,從上而下,與中國錢幣的讀序相反,竟然連主圖的蟠龍也變了獅頭,甚至外以英國最高勛章圍繞;背面圈外中文「上海壹兩」,下書「1867年」,左上有小字「982」,表示含銀成分,右上小字「566」,表示重566格令,周圍英文譯為「上海壹兩」、「香港」。同年十月,「上海壹兩」這種外貌呈地道英國風格的銀元,公然在市面上通行,但最終未被市民接受,不久便銷聲匿跡。現在此幣民間交易價在15萬元以上,足見其珍罕程度,不為常人所能得見。該幣拍賣價更是高昂,香港回歸後,「上海壹兩」銀元拍至66.7萬港元,居中國銀元高價第二位。
湖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本省銀元
直徑3.9厘米,重27克左右。其正面中間為「光緒元寶」,上書「湖北省造」,下有「庫平七錢二分」字樣,面文筆畫渾厚,背面為蟠龍圖案,四周環繞「湖北省造·庫平七錢二分」英文字樣,左右為「本省」字樣。因「本省」兩字有畫蛇添足之嫌,廢止停鑄,故存世罕見,深受泉界重視。在1988年5月上海銀元銅元拍賣會上,以62萬元天價成交,創國內銀元拍賣價最高紀錄。
孫中山像地球版壹元銀元
是天津造幣廠於1929年鑄造的。此幣直徑3.9厘米,重27克左右,正面為孫中山著西服肖像,背面為雙旗、地球圖案,故稱「孫中山/地球」版銀元。1997年3月,此幣在上海首屆近代銀幣拍賣會上拍至55萬元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