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會議對幣圈的影響
㈠ 美聯儲議息會議對A股有何影響
美聯儲議息會議也稱FOMC會議,即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FOMC隸屬於聯邦儲備系統,主要任務在決定美國貨幣政策,透過貨幣政策的調控,來達到經濟成長及物價穩定兩者間的平衡。會議主要內容是決定未來的貨幣政策,不僅決定利息,還會有其他政策的決定。如美聯儲宣布降低後,全球的股市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但是對於A股來說,國內的貨幣政策可能會趨向於寬松。那麼對於股市和債市可能會回暖,也就是說A股上漲的概率較大。如美聯儲宣布加息之後,資金流入美國資本市場,美元升值,流入到A股的資金可能會減少,也就可能會對A股造成一定的沖擊。從歷史數據來看,在美國加息前,A股的市場表現都不是很好。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11-1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㈡ 美聯儲會議對股市的影響有什麼
第一,美債的壓力。美聯儲討論加息,帶動美債收益率上行,全球市場風險偏好下降,美債吸引全球資金,那麼非美市場將面臨一定的資金流出壓力。另外,在當前全球經濟節奏相關性提升的背景下,對應的利率水平也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與調整後的美債收益率相關性較高,而國內利率上行將對A股估值產生壓力。春節之後抱團股的大跌就是因為國債收益率升高,資金從股市撤離導致的。第二,美元指數的壓力。美聯儲討論加息,帶動美元指數上行,吸引全球資金流向美國市場;人民幣匯率短期承壓,可能會有一定的貶值壓力。使得北上資金流入A股的速度放緩,甚至大規模流出,同時大規模貨幣貶值也不利於出口。第三,美股的壓力。美聯儲討論加息,使得美股出現下跌,情緒上利空A股。
(2)美聯儲會議對幣圈的影響擴展閱讀
美聯儲一般會以以下為美聯儲利率決議、主席新聞發布會以及會議紀要的發布規則:
1、美聯儲每年召開8次議息會議,會議間隔大約6周左右的時間。
2、每個季度最後一個月隨利率決議一起公布經濟預期和點陣圖。
3、美聯儲主席新聞發布會時間為利率決議公布後半小時召開。
4、會議紀要有時令區別,夏令時為02:00,冬令時為03:00。
2021年美聯儲議息會議召開時間表:
1月28日 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並召開新聞發布會
3月18日 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並召開新聞發布會
4月29日 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並召開新聞發布會
6月17日 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並召開新聞發布會
7月29日 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並召開新聞發布會
9月23日 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並召開新聞發布會
11月4日 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並召開新聞發布會
12月16日 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並召開新聞發布會
一般在2月份和7月份的會議上,重點分析貨幣信貸總量的增長情況,預測實際國民生產總值、通貨膨脹、就業率等指標的變化區間。在其他6次會議中,要對長期的貨幣信貸目標進行回顧。
美聯儲提高利率的目標就是將通貨膨脹水平調整到目標值。加息可能對美元報價產生積極影響,而降低利率則可被視為對美元不利。如果利率保持不變,分析師會評估「贊成票」和「反對票」的數量並在會議紀要公布之後討論投票者的聲明,以預測下次會議的結果。
㈢ 美聯儲縮減購債是利好還是利空
美聯儲縮減購債意味著美聯儲降低購買債券,意味著美國通貨膨脹率比較高,美聯儲通過減少購買美債是市場資金減少的一種措施,美聯儲縮減購債對債券是利好的,對股票是利空的。
美聯儲是美國制訂貨幣政策的機構,全稱為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和我國的央行一樣,職責都是維持地區合理通脹水平,穩定金融市場,即在通貨膨脹時,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比如加息,而在通貨緊縮時,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比如降息。 關於美聯儲縮債到底是利空還是利多原油:短期看利空,中期看利多。美國經濟持續復甦是極大概率事件,在復甦進程中仍保持釋放巨量流動性,不僅不能幫助經濟復甦,反而會加劇通脹抵消經濟復甦實質成果,到後面再踩剎車,必然產生巨大沖擊,甚至引發劇烈金融危機,使大宗商品遭遇嚴重沖擊,造成大宗商品價格劇烈回落,嚴重挫傷大宗交易積極性,反過來影響經濟恢復。
所以遲收不如早收,只要經濟復甦進程不中斷,短期對大宗的沖擊完全可以被市場吸收消化,經過短暫的良性調整,反而會讓大宗包括原油和金屬恢復到穩健上行的良性軌道。上行斜率更低,使cpi保持在2%的溫和上漲區間,利國利民利世界。
所以,總體而言,近期美聯儲宣布taper之後,大宗商品才會健康的繼續演進這一輪的超級周期,並保持較長時間的良性波動上行。 整體來看金銀都因為美聯儲議息會議承壓,也因為寬松收緊如期到來利空釋放後展開反彈為主。
㈣ 美聯儲加息會對數字貨幣有何影響
如果美聯儲提高利率,那麼比特幣的價格可能會受到負面影響,這一假設基於以下兩點:
1、美元強勢走高
美元將得益於此次加息,加息可能引發資金迴流美國市場,美元匯率上升,而美元的強勢走高可能會對比特幣的價格產生不利影響,因為二者價格走勢一直呈反向關系,此長彼消。
2、 投機性投資將減少
利率上調可能會使投機性投資減少。由於加息預期的提高,高風險投資領域已經出現了變化。而現階段,比特幣仍然是一種投機性資產,因此資金大規模外流到更穩定、風險更低的投資領域可能會對比特幣價格產生負面影響。
不過比特幣投資者也不用過於擔憂。雖然美元的預期走高可能會給比特幣的價格帶來不利影響,但是一些相當基礎的分析暗示,比特幣價格與美聯儲加息之間的關系並非那麼密切,因為市場總是走在消息的前頭,就像此前全球股市大跌,比特幣價格卻不升反降。
比特幣價格的影響因素非常復雜,因此不能簡單地認為加息就是利空,而要結合國家的宏觀經濟面來分析。
㈤ 美聯儲再次降息,比特幣有沒有希望再次上漲
美聯儲再次降息,比特幣是有希望再次上漲的,這是他們的一次機會,美聯儲的持續降息,會讓比特幣在短期內大幅度的受益。
不過美國的經濟體系也應該不至於會這么的薄弱,也許這些都只是一個表象,因為對於主流金融市場來說,美元、股市、黃金、期貨、外匯,債市、還有基金等這些市場,才是大資金最關注的一個地方。因為幣圈畢竟還是一個比較孤立的小市場,他與傳統的經濟沒有什麼聯動性。
㈥ 美聯儲議息會議具體對對金銀如何影響
美聯儲為全球央行之首,所以美聯儲的一舉一動都深受投資市場關注,美元作為全球第一大結算貨幣,所以美元的利率對全球投資者意義重大,美聯儲一旦加息則意味著美聯儲收緊美元流動性,貨幣市場美元減少,從而使得以美元標價的黃金白銀價格下跌,如果美聯儲降息,則意味著美聯儲增加流動性,加大貨幣市場美元供應量,以美元標價的黃金白銀則價格上漲。
㈦ 美聯儲對全球經濟影響有多大
當前,全球經濟仍處「寒冬」之中,為了盡快走出金融危機的泥潭,各國政府在2009年繼續實施大規模的救市計劃。截至目前,在這些救市計劃中,對全球震撼最大的還是3月18日美聯儲宣布收購1.15萬億美元國債和抵押貸款債券的決定,因為這一決定表明,為了應對金融危機,美聯儲大膽採取了俗稱「印鈔票」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 作為世界超級大國、全球最主要的經濟體、這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的發源地,美國經濟形勢的變化對全球經濟走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政府的任何決策都會對其他主要經濟體的政策制定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因此美聯儲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也必將對全球經濟走勢產生重要影響。一、經濟形勢惡化,美聯儲不得不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俗稱「印鈔票」,是由日本央行2001年提出的,指一國貨幣當局通過大量印鈔、購買國債或企業債券等方式,向市場注入超額資金,旨在降低市場利率,刺激經濟增長。該政策通常是在常規貨幣政策對經濟刺激無效的情況下才被貨幣當局採用,即存在流動性陷阱的情況下實施的非常規的貨幣政策。美聯儲超預期的宣布計劃購買1.15萬億美元的國債和抵押貸款債券,正式啟動了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是一種非常激進的貨幣政策,美聯儲通過這種方式啟動巨額注資計劃,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當前,利率等常規貨幣政策已無實施空間,美聯儲此舉是不得已而為之。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聯儲已經用盡了利率政策,聯邦基準利率從5.25%一路下調至0~0.25%。在利率政策已經到頭的情況下,美聯儲不得不實施數量擴張政策,以繼續維持促進經濟擴張的動力;其次,自去年以來,美債一度因具有避險功能而大受歡迎,但是,長期的美元貶值和債券信用違約風險,再加上亞洲買家的外匯儲備增長停滯或減少,美債成為燙手山芋。包括中國、日本在內的投資者採取了大量拋售長債換成短債的方法試圖規避風險,這推高了長期國債的利率,為此美聯儲不得不自行購買長期國債以降低其利率;最後,美聯儲此舉本身表明美國經濟已經到了非常危急的境地,這是非常狀態下採取的非常政策。就已經公布的數據來看,美國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2月份美國失業率進一步攀升至8.1%,這一數字創下了近25年來的新高,2月份信用卡違約率也已經上升至20年的新高。二、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全球經濟形勢的影響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是一把「雙刃劍」,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一方面向市場注入大量資金,使市場利率維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促使銀行放貸,從而刺激投資和消費,有助於經濟復甦;但是,另一方面卻埋下通脹的隱患,在經濟增長停滯的情況下,或許會引發更為嚴重的滯漲,而且還會導致本國貨幣大幅貶值,在刺激本國出口的同時,惡化相關貿易體的經濟形勢,產生貿易摩擦等等。對於美國這種世界經濟霸主而言,實施這種激進的政策對其本國和全球經濟的影響更是不容小覷。 1.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或有助於美國經濟盡快走上復甦之路美聯儲此次大膽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初衷在於壓低抵押貸款和其他消費者貸款的利率,刺激支出以幫助振興美國經濟。對於此次巨額購債計劃能否幫助美國擺脫70多年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當前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不過至少從理論上來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有助於美國經濟走上復甦之路。美聯儲此次購債計劃包括購買3000億美元的長期政府債券、7500億美元的由「兩房」擔保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和最高1000億美元的機構債券。美聯儲收購美國國債將推高國債價格,壓低收益率,有助於長期利率水平走低。相應地,由於許多貸款和證券資產的利率都以美國國債為基準,還會帶動其他各類利率回落,從而刺激投資和消費。另外,本次金融危機起源於美國的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市場能否復甦是美國經濟能否走出衰退的關鍵。美聯儲購買「兩房」擔保的房產抵押債券,將直接推低抵押貸款利率。受美聯儲巨額購債計劃影響,3月20日,由「兩房」發行的抵押貸款為支持的抵押貸款收益率下跌至兩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表明美聯儲的購債計劃可能將在很短時間內將新貸款的利率推低至歷史新低,從而吸引購房者重新進入市場,促使房地產市場盡快復甦,從而穩定美國經濟。2.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埋下全球通脹隱患美聯儲宣布開動印鈔機,向市場巨額注資後,市場最為擔心的是美聯儲此舉將導致美元走軟、商品價格上漲,埋下全球通脹的隱患。受美聯儲巨額注資計劃影響,近日,美元指數從高位快速回落,同時受美元貶值影響,原油、黃金和有色金屬價格暴漲。由於世界主要商品定價均以美元為基準,美元貶值或將引發新一輪資源價格上漲,這雖然會使得世界通縮局面緩和,但也埋下了通脹的種子,而且,如果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未能使美國經濟走上復甦之路,經濟不景氣或將導致出現滯漲現象。另外,當美聯儲大舉發行貨幣後,其它國家也不願意看到本國貨幣大規模針對美元升值,反過來促使其他國家央行擴大貨幣的發行,以至於整個資產的價格會逐步上升。近期,英國、日本等國央行已經先後宣布在二級市場購買大量本國國債,這意味著全球主要經濟體都開始奉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通脹可能隨之而來。3.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惡化相關貿易體的經濟形勢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將會導致美元走軟,其後果除了促進商品價格上漲外,還將導致其他貨幣針對美元大幅升值。事實上,美聯儲宣布巨額注資計劃當日,世界主要貨幣就針對美元大幅升值,其中歐元升值3.5%,日元升值2.4%,英鎊升值1.6%,加元升值1.7%。這將削弱相關貿易體對美國的出口能力,尤其對於那些處於金融危機漩渦中的出口導向型新興經濟體而言,美聯儲此舉將對其造成雪上加霜的打擊,並有可能引發貿易摩擦。 4.美聯儲大舉購債降低相應持債國家的外匯資產價值雖然本次金融危機起源於美國,但是由於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美元獨一無二的國際地位,美債一度因避險功能而大受歡迎,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政府的外匯資產中,美國國債佔有重要地位。美聯儲大舉購買美國國債將推升美國國債價格,降低其收益率,3月18日當日,美國基準10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就從3.01%驟降至2.5%,創1981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這將導致相應持債國家的外匯資產存在巨大的貶值風險。對於美國而言,美元貶值和國債收益率降低都將可能導致巨額外資從美國流出,對於當前仍處於金融危機漩渦中的美國經濟而言,也是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實。三、中國政府如何應對美聯儲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作為美國的第一大債權國和主要貿易夥伴,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實施將導致中國面臨多重壓力,對此我們應該正確認識,積極應對。首先的壓力是外匯資產的保值。中國的巨額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占據半壁江山,美元貶值和美債收益率下降將直接導致我國外匯資產大幅貶值。降低貶值風險最主要的途徑是多元化外匯儲備資產的投資方向,從而降低美元資產所佔比重。從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來看,在資產價格處於相對歷史低位,且未來存在較大通脹隱患的情況下,增加黃金和能源等資源類產品及相關企業的投資,是非常必要的。其次是人民幣匯率問題。美國是我國第二大出口國,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將加大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對於因金融危機和人民幣升值而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中國外貿出口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此,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至關重要。另外可以加大對其他貿易夥伴的出口力度,從而減弱美元貶值對我國出口的影響,或者進一步提高出口退稅率,緩沖美元貶值對我國出口行業的沖擊。最後,由於國內信貸大量投放、資源價格改革等因素影響,已經具有潛在的通脹風險,如果國際性的初級產品價格上漲,將會助推這一趨勢。對於這一狀況需要政府密切關注市場變化,適時靈活調整相關政策,將通脹控制在適度的范圍內。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是一把「雙刃劍」,具有很多副作用,是一種非常激進的貨幣政策,美聯儲是不得已而為之。而美國作為全球最主要的經濟體,美聯儲的量化貨幣政策將對全球經濟形勢產生重要影響。對於美聯儲此舉對我國產生的巨大壓力,我們應該正確認識,並積極應對,盡量減少其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副作用。
㈧ 美聯儲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有哪些何談是剝削世界
美元是國際貨幣,很多國家都把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就像黃金一樣,當本國欠下外債,可以用美元還債。美聯儲的寬松貨幣政策就像國內的寬松貨幣政策一樣,國內的寬松貨幣政策最終導致現在的惡性通貨膨脹,人民手中的錢購買力大幅下降,人民的感受可能就和政府對美元的感受一樣!由於美元在國際上得到很多國家的認可,所以美聯儲就可以大量印發美元,美元的流通性很高,當然美元的流通是靠國際間的貿易來實現的。美國可以輕易將國內的通貨膨脹轉嫁的其他國家,這是其一。其二,美元的大幅貶值,給各國帶來的損失也是十分巨大的!
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又被稱為「非常規貨幣政策」(no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眾所周知,常規貨幣政策主要有三個政策工具:中央銀行調整對商業票據的貼現率或對商業銀行的貼現政策、改變商業銀行的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和調節基準利率(通常指1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自二戰之後,貼現率和票據貼現政策早已不是美聯儲的重要政策工具了。經濟萎靡不振之時,中央銀行即使使用票據貼現政策來刺激經濟,亦是杯水車薪,緩不濟急。下調存款准備金率也派不上多大用場。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時期,銀行金融體系皆如驚弓之鳥,忙於修復資產負債表,對發放新貸款、擴張信貸非常慎重。中央銀行縱然將存款准備金率下調為零,深陷「去杠桿化」泥潭難以自拔的商業銀行,亦不願或沒有能力擴張信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