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普華
Ⅰ 有沒有朋友知道奢侈品巨頭是如何布局元宇宙的
自元宇宙一詞在2021年被Facebook更名事件推上高潮以來,不少品牌都紛紛宣布進軍元宇宙。據分析,到2024年,元宇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8000億美元;麥肯錫報告稱,到2030年,全球元宇宙市場的規模有望增長至5萬億美元;普華永道也預計,元宇宙市場規模在2030年將達到15000億美元。
該空間設有一個中央花園,將各個區域連接在一起,包含咖啡店及虛擬商店等,客人可以在這些區域里玩各種迷你游戲,逛咖啡館,或者在虛擬商店內為他們的Roblox頭像購買Gucci飾品,據了解,2021年9月,Balenciaga與堡壘之夜Fortnite合作,為游戲里廣受歡迎的4位角色設計了數款虛擬服裝與游戲道具,並且,法國奢侈品牌Balenciaga還在游戲里的「StrangeTimes」創意中心開了一家虛擬商店,同步售賣與游戲角色同款的實體產品,有效地為線下銷量造勢。從市場營銷角度來看,Balenciaga算把數字經濟的玩法給琢磨透了。用戶與游戲中的虛擬形象穿著同款服飾,能夠顯著增強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互動黏性,由此進一步促進了現實和虛擬世界的融合。
Ⅱ 元宇宙是什麼梗
指沉浸式的虛擬世界,英文Metaverse。這個虛擬世界由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3D技術和互聯網組成。用戶可以在元宇宙中感受不一樣的人生,或是體驗與真實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與現有網路游戲不同的是,元宇宙能給玩家帶來更真實的感受,讓玩家可以彷彿置身於虛擬世界當中,甚至可以做到無法區分真實與虛擬世界。元宇宙也被吹捧成了互聯網的終極形態。 電影《黑客帝國》和《頭號玩家》就是元宇宙概念。 元宇宙一詞最早出自美國科幻小說《雪崩》。小說中描繪了一個與現實世界平行的虛擬世界,元界(Metaverse)。
Ⅲ 乾隆兩百多年前玩轉書房「元宇宙」,如何看待元宇宙未來發展
乾隆兩百多年前玩轉書房“元宇宙”,由此可見,元宇宙這個概念並非是現代才萌芽!我個人覺得元宇宙會蓬勃發展,並且會發展到一定高度!不知道你是如何看待元宇宙的,但在我的意識里,元宇宙就是我們創造的平行世界,我們是平行世界的主宰,我們可以在元宇宙當中感知一切,並努力地讓一切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
也許你覺得元宇宙這個概念太虛妄,太不現實,會讓大量人逃避躲入元宇宙當中!其實不然,元宇宙隨著發展,已經初具規模,漸漸地在建立元宇宙裡面的規章制度,介於此,越早入局,越能夠抓住主動權,如果是最晚入局元宇宙,受到各種規則的約束,那麼,發展速度會和在現實生活當中差不多,會步步艱難!
明星、商人已經入局元宇宙,這些明星、商人已經在元宇宙當中占據有利位置,我們都知道周星馳,他可是知名導演,而今他公開招聘高學歷人才,並且有建模技能的人才,其目的就是為了在元宇宙當中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王國”。元宇宙是大勢所趨,元宇宙的出現讓我們恍惚,我們到底是不是也是被操縱者呢?畢竟,我們的宇宙充滿了太多未知。
乾隆兩百多年前玩轉書房“元宇宙”,對此你怎麼看?
Ⅳ 元宇宙app數據互通么
互通。
今年,元宇宙突然就火了,科技巨頭們也紛紛入局元宇宙。全球互聯網巨頭Facebook因為元宇宙改名,元宇宙為什麼突然火了,元宇宙的魅力在哪裡呢?
元宇宙可以說是真實世界的擴展與延伸,是一個和現實世界互通、平行的在線虛擬空間。元宇宙聯通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是社交、內容、游戲、辦公等場景變革的巨大機遇。
彭博社預計在未來3年,元宇宙能夠達到8000億美元市場規模。普華永道預計在未來10年內將會達到1.5萬億美元。元宇宙的前景非常誘人。
雖然設備、應用、游戲等科技公司紛紛布局元宇宙,但是現在元宇宙還屬於炒概念的階段,投資者應理性看待。雖然元宇宙潛力不容小覷,但是現在對於大家來說概念還是比較模糊,有許多方面還要探索,所以投資者應理性地看待元宇宙概念。
Ⅳ 元宇宙土地抵押回報率
隨著NFT、GameFi暴發,元宇宙正在積累發展勢能。作為元宇宙生態中的重要板塊,虛擬土地/地產的發展勢頭也在顯現。
Yuga Labs宣布構建猴地Otherside,猴地契約Otherdeed銷售額超過3億美金。傳統機構如普華永道、阿迪達斯,公眾人物如林俊傑已經買入元宇宙土地。
作為一種模塊化的資源包,元宇宙土地不僅承載了NFT,還包含場景、資源、代幣經濟、社交功能等元素,同一類元宇宙土地之間還有著精妙的差異化設置。
我們認為有必要對整個元宇宙土地生態進行研究,分析元宇宙土地背後的價值支撐,是哪些因素在影響著價格預期,分析元宇宙土地背後的收入模式,從而更好地認清其發展現狀,找到發展的突破口。
01,元宇宙土地價格
元宇宙土地比一般的NFT有著更高的參與門檻。
一般的NFT,mint價格大約處於0.001-0.5 ETH之間,價值幾十到幾百美元。而元宇宙土地的mint成本則高得離譜。
以猴地契約Otherdeed為例,鑄造價格是503個APE,目前價值超過4000美元。Otherdeed的空投標準是持有BAYC或MAYC,目前兩者的地板價分別為92 ETH和19 ETH。即使是購買配置最差的猴地,目前也需要接近3個ETH的資金。
為什麼元宇宙土地的價格這么高?背後主要有兩大原因。
首先是市場共識。一些資本玩家已經感受過傳統房地產市場的紅利。他/她們將元宇宙土地與傳統房地產市場進行類比。虛擬土地的上升潛力成為普遍的預期。
其次是元宇宙土地的功能性。元宇宙土地是NFT容器。有些還能把彼此獨立的NFT聚集到一起。NFT化身相互之間能進行聊天,一起完成任務,一起進行開放性的創造。元宇宙土地相當於解鎖了NFT的使用價值。
再者,有不少元宇宙土地本身就是NFT的集合。例如Otherdeed for Otherside中,部分土地配置了Koda、神器。這些元素本身就是獨立的NFT。元宇宙土地的價值可以說是NFT包的價值。
來源:嗶嗶News
在認可元宇宙土地價值的基礎上,嗶嗶News統計了63個項目,發現元宇宙土地的價格主要取決於7大因素,分別是元宇宙本身的質量、土地玩法的拓展、土地權益、土地的位置、大小、屬性、等級。
·元宇宙質量
在嗶嗶News統計的63個項目中,地板價超過1ETH或者40 SOL的元宇宙土地都有很好的視覺質量。
從左到右分別是Otherdeed、NFT Worlds、Genopets Genesis Habitats、SolSteads Surreal Estate、NANOPASS
這背後也有開發團隊的聲譽做支撐。例如,Axie Infinity Land地板價超過1 ETH,得益於Axie Infinity的出圈。Genopets Genesis Habitats和Otherdeed在視覺上存在某些相似性,他們背後都有Animoca Brands分別作為投資方和開發方。
·玩法拓展
在新晉元宇宙項目中,Worldwide Webb的發展速度相當迅猛。自2021年11月發售土地以來,Worldwide Webb的土地月交易額已經超越Voxels(原Cryptovoxels)、Decentraland。
Worldwide Webb月銷售額超過Voxels、Decentraland,來源:metacat.world
當Decentraland這樣的老牌元宇宙項目進展遲緩,長期停留在NFT展示、「讓玩家逛一逛建築」的階段,Worldwide Webb卻在快速迭代:集成NFT;進行地產銷售;推出新的地塊;推出支持公寓DIY的BUILDER工具;支持P2E功能......
市場對更激進開發,並且能階段性遞交結果的項目更加青睞。
·土地權益
眾多元宇宙項目將土地銷售作為開端。他們把元宇宙土地包裝成一種權益包,提前承諾用戶,持有土地可以獲得諸如,使用和改造虛擬土地的權利,享受項目收益的分紅,甚至是一些額外的空投,從而吸引用戶。
因此,在發展潛力較好的項目中,有比較優厚權益承諾的元宇宙土地,用戶更願意去參與。Nanopass和Dropp Lands是比較好的例子。目前兩者的地板價分別為3.66 ETH和12 SOL。
Nanopass是NFT PASS類項目,同時Nanopass也指元宇宙中的土地。土地的所有者每周都能領到Blackbox獎勵,類似於一個禮物盒,包含合作項目NFT白名單、代幣獎勵等。據悉,這個項目版稅收益的75%都會放入Blackbox,作為社區獎勵。
Dropp Lands中,任何展覽在地塊上的NFT藝術品銷售,地塊的所有者都將獲得5%的交易費。每批的Dropp collection NFT也都將拿出2-5%,作為對土地所有者的空投。
·土地位置
對於同一個元宇宙項目中的地塊,土地的價格則往往取決於地理位置、地塊大小、土地等級,以及土地屬性。
土地的地理位置和屬性差異在Otherdeed上有比較明顯的體現。據悉,Otherdeed編號10000以內的土地都用來空投給BAYC,它們是Otherside元宇宙中的核心區域,聚集在下圖橘色點(無聊猿遊艇俱樂部)周圍。目前編號10000以內的土地地板價是7.45 ETH,高於整個系列2.97 ETH的地板價。
來源:NFTRank藍籌社區
·土地種類/屬性
而是否帶有Koda,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Otherdeed的價格。
帶有Koda的土地地板價是18 ETH,遠高於整個系列2.97 ETH的地板價。即使是Koda本身,稀有款的價格也遠高於普通款。帶有普通款Koda的土地最低售價是18 ETH,而帶有Mega Koda的土地最低售價是209 ETH,是普通款的12倍。
·土地大小
一般情況下,元宇宙土地越大,價格越高。規模更大的元宇宙土地能容納更多的虛擬資產,有更高的資源產出,能使持有者獲得更高比例的權益。
·土地等級
土地等級不同,價格也會有所差別。以Illuvium即將銷售的土地為例,其起拍價就基於土地等級。一級土地的起拍價為2 ETH,而四級土地起拍價高達80 ETH。
整體來看,元宇宙土地的價格取決於土地本身的價值和土地在元宇宙中的加成。元宇宙項目的質量、背後的團隊、項目的推進能力、元宇宙土地玩法的拓展、土地的附加權益,這些體現的是元宇宙土地的價值。而各元宇宙項目中,土地的位置、大小、屬性、等級則影響到用戶角色在元宇宙中的加成。
02,元宇宙土地收入
目前來看,元宇宙土地主要被用於質押和租賃,而元宇宙土地DIY、虛擬物品創造、資產體驗貨幣化、社交、Play to Earn等產生收入的模式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
·土地質押
在嗶嗶News統計的63個項目中,採用土地質押玩法的有11個,包括Netvrk Land、Mavia Land、NFT Worlds等。元宇宙項目通過獎勵土地質押行為,來提高用戶手中的土地留存率。土地作為轉手率較低的「不動產」,質押的玩法也能為用戶帶來額外的收益。
但是土地質押與其說是開放的元宇宙創造性玩法,不如說還局限在DeFi的思維模式中。這並不是元宇宙潛力所在。
·土地/廣告位租賃
隨著元宇宙成為趨勢,品牌在虛擬空間中的展示需求被發現,商業模式逐漸遷移到虛擬空間中,元宇宙土地租賃將成為最為普遍的收入模式。
NFT Worlds、Bloktopia就提供了比較典型的元宇宙土地、廣告牌租賃功能。NFT Worlds中,土地持有者在質押的基礎上出租土地,可以獲得質押和租賃雙份收入。而在Bloktopia中有專門作為廣告牌的ADBLOK,ADBLOK的所有者可以獲得50%的廣告收入。
市場上甚至已經出現了一些元宇宙土地租賃市場。例如Double已經支持Decentraland地塊和地產的租賃。LandWorks已經支持Decentraland和Voxels土地的租賃。
·土地DIY,虛擬物品創造,資產體驗貨幣化
大部分元宇宙項目的願景中都有土地DIY,虛擬物品創造,資產體驗貨幣化設想。
例如Worldwide Webb中,用戶能通過BUILDER功能自定義公寓內的擺設。用戶在其中玩游戲能賺取NFT物品和代幣。Arcade中,用戶能通過土地租賃、廣告、開店、創建物品獲得收入。
另一個元宇宙項目Voxels則有著比較明顯的社交屬性。玩家可以在Voxels中使用「Take Womp」功能,拍照記錄參觀時的場景。每張womp都會有景點圖片、地點、拍照者、拍照時間、參觀人數信息,能吸引其他用戶一起前去社交。
Voxels官網首頁的Womps
無論是NFT集成、土地DIY、虛擬物品創造,還是社交活動,都能為元宇宙土地收入模式提供基礎。但目前來看,此類場景還沒有為用戶產生大量收入,我們仍處於元宇宙(土地)大爆發的前夕。
但這些場景是存在巨大潛力的。例如NFT Worlds中,World的地域非常大,持有者很難憑一己之力開荒,元宇宙建造服務可能成為未來的剛需產業。事實上,Voxel Architects、MetaEstate等虛擬世界建造服務商已經出現了。
除了土地/地產的搭建,元宇宙辦公場景等也可能帶來巨大的虛擬產業需求。如果元宇宙能真正擴大採用度,那麼工作、娛樂、社交、實驗場景都可以搬到元宇宙中,元宇宙將成為一個巨大的載體,並衍生出各種虛擬經濟,從而進一步推動發展。
03,結語
虛擬土地作為元宇宙的入口,其發展還處在早期。
截止2022年1月,大約5.7萬個錢包地址持有與虛擬土地相關的資產,這與DeFi地址的400萬相比還不值一提。整個元宇宙可用土地的總市值為36億美元左右,這與代幣資產所擁有的數萬億市值相比,僅僅是冰山一角。
與此同時,元宇宙土地的價格明示著這個市場的價值和潛力,但元宇宙土地的收入模式卻還沒有被很好地探索。元宇宙基礎設施的完善,採用度的擴大,虛擬經濟的創建,需要更多的嘗試和創新。
Ⅵ 元界將在 2022 年改變世界
區塊鏈技術支持不可替代的代幣 (NFT),例如接受 Crypto Punks 的投資者和加密愛好者。另一個新概念,沙盒的垂直土地、Decentral Land、Nifty Island Land,將很快成為一種流行的投資工具。沙盒「SAND」代幣於 2020 年最後一個季度推出。SAND 的價格已從今天的 0.04 美元上調至 3.4 美元左右。買家使用 SAND 代幣在 Sandbox 中購買土地。總共有166,464塊土地,到目前為止,大約75%的土地已經售罄。沙盒對土地的需求旺盛。新土地在 2 秒內被搶購一空。SAND 代幣最高記錄為每個 6.3 美元。SAND 持有者將能夠通過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DAO) 參與平台的治理,
土地所有者在他們的土地上建立他們的元宇宙以吸引玩家進來購買 NFT。NFT 將在 Market Place 進行交易。SAND 可以兌換成法定貨幣,因此,「Play to Earn」將成為一種收入模式。此外,每個 NFT 都有一個智能合約,它保證土地所有者在每次 NFT 交易時都有持續的費用收入,土地所有者將獲得 3% 到 5% 的忠誠費。Image 多年來,所有實用 NFT 都進行了交易,以在其 Metaverse 中產生收入模型。
土地所有者可以在沙盒虛擬土地上開展業務。阿迪達斯、耐克、行屍走肉、藍精靈、史努比狗狗、新鴻基、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等大牌都在沙盒買了地。香港著名富豪鄭志剛先生打造了一個超級城市。亞洲影星馮紹峰和夫人舒淇等幾位大牌明星已經開始打造自己的元界,與玩家和粉絲一起創造全新的體驗。
超過 80,000,000 個 SAND 代幣給了 Alpha 1 游戲 ,去年 11 月他們有 1,000 名地主和 3,000 名玩家。它們大約是 272,000,000 美元現金。Alpha 2 游戲 計劃在 3 月或 4 月推出。更多 SAND 代幣(金錢)將給予玩家。
綜上所述,在區塊鏈支持下,Web 3.0、DAO、NFT、元界和GameFi、AI的新金融模式下,去中心化數據架構將成為世界市場的新浪潮。比特幣作為數字黃金,通過 ETH 的智能合約,對傳統金融和 科技 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
Ⅶ 華為,承包了一條超前賽道
華為出手,撕開了這一條隱秘賽道。
投資界獲悉,近日,微源光子(深圳) 科技 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華為關聯公司深圳哈勃 科技 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為股東。此前,小米關聯公司已入股該公司,持股6.48%。
光晶元背後,承載著中國半導體換道超車的希望。而仔細梳理發現,華為至今已經投遍了光晶元全產業鏈——從上游、中游到下游都分別投了相應企業。跟著華為的步伐,VC/PE也集結出現在這里。
華為低調出手:
剛投了一位北大博士
我們先從一位北大博士講起。
微源光子創始人朱曉琪,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並獲得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雙學士學位。碩博階段,他選擇繼續在燕園深造,師從北京大學區域光纖通信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章淵教授,主攻激光器領域。
早年間,在國內通信尚停留在2G、3G的時代,朱曉琪專攻一項技術——窄線寬激光器。激光器是激光雷達重要的元器件之一,甚至被譽為「激光雷達的眼睛」,而窄線激光器意味著更優異的性能。
在長期的科研過程中,朱曉琪敏銳感受到一個趨勢:通信世界正從電時代全面邁向光時代,想要突破電極限的瓶頸,必然要借光通信技術來疏導大量算力需求。這讓他萌生創業的念頭,2018年11月,朱曉琪正式創立微源光子(深圳) 科技 有限公司。
微源光子團隊身上具有濃厚的 北大基因 ——除了朱曉琪,團隊多名核心成員均來自於北京大學,公司首席科學家由陳章淵教授親自擔任。結合北大電子學院相關產學研成果,微源光子聚焦於微型化窄線寬激光器、低雜訊毫米波源以及配套光電模組的研發、生產,多項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資料顯示,微源光子的光電解決方案可廣泛應用於激光測量(激光雷達、測距測繪、三維掃描)、高速光通信、晶元級原子鍾、毫米波通信、尖端科研教育等諸多領域。不論是自動駕駛、高精地圖,還是通信通訊都要應用到光電解決方案,相關 下游市場規模可達千億 。尤其是隨著自動駕駛爆發,微源光子開始進入投資人的視野。
此前,微源光子保持一年一融的融資節奏。2020年8月,公司獲得前海富鎔投資的天使輪投資,2021年3月,再獲來自同威資本的A輪融資。通過股權穿透還可以發現,A股上市公司世紀華通、華西股份、浙江東方也對微源光子間接持股。
今年年初,微源光子迎來一位重量級產業資本—— 小米 。天眼查顯示,1月21日,微源光子新增小米關聯公司海南極目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多名股東,其中極目創投持股比例6.4828%。圈內認為此次投資是小米布局光電晶元、加快產業鏈爭奪的重要舉措。就在上周,微源光子股權鏈中也出現了順為資本的身影。
同時, 華為旗下哈勃投資 也新增一筆對外投資案例,對象正是微源光子。本次注資後,哈勃同樣持有微源光子6.4828%的股份。微源光子在光電感測器核心器件上擁有「相干激光雷達使用的窄線寬激光器」等多項專利推斷,該筆投資也被視為華為在光電晶元版圖上的又一重要落子。
華為投了一條產業鏈
這條前沿賽道正隱隱爆發
透過華為的最新出手,我們看到一個隱秘賽道——光晶元。
何為光晶元?根據劃分,我們常見的手機、電腦、 汽車 中使用的CPU、GPU等晶元屬於集成電路晶元,因其利用電子來生成、處理和傳輸信息,所以被稱為電子晶元。但 光晶元 不同,它主要利用光子來生成、處理、傳輸並顯示信息,所以在傳輸速度、數據並行性、帶寬及延遲率上更勝一籌。
上世界90年代中期,囿於半導體工藝條件限制和整個產業的需求處於早期,硅光子技術一直沒有發展起來,以電子為載體的晶元穩居主角。
但如今,光晶元已是全球通信廠商必爭之地,在5G、乃至6G通信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華為光產品線首席技術規劃師唐曉軍曾說過,光通信憑借其大帶寬、低時延的優良基因,在未來十年更加凸顯其重要性。
華為很早便認識到這一技術的前瞻性,悄悄已投出一張光晶元版圖。
2012年,華為收購英國集成光子研究中心CIP Technologies,開啟了光晶元領域的 探索 ;次年,華為又出手收購一家比利時硅光技術開發商Caliopa,補充自身在光晶元領域的技術空白。
2019年是一個重要轉折點。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華為集中投資光電晶元,一度掀起國內光晶元投資熱潮。
源傑半導體就是其中一筆典型案例。2020年9月,華為哈勃宣布投資 源傑半導體 ,這家誕生於陝西的企業主要從事高速通訊用半導體晶元研發、生產和銷售,成立以來長期處於鮮為人知的狀態。
北京一位熟悉內情的投資人透露,通常哈勃投資需要三個多月的時間進行調研,但當時投資源傑半導體被壓縮到一個月,原定兩至三周的審批流程也只用了數天。彼時,各路VC/PE登門拜訪,份額爭搶格外激烈。
最終,哈勃投資與國開科創、國開金融、立功管理、國家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共同完成對源傑半導體的D輪投資。最新消息顯示,源傑半導體現已啟動上市流程,沖擊科創板IPO。
今年3月,華為還投了另一家光電晶元企業——縱慧芯光,參與這一輪融資的還有大疆創新、凱旭源資本、前海中慧基金、一村資本、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武岳峰資本、比亞迪、高榕資本、耀途資本等眾多VC/PE和產業資本。
資料顯示,縱慧芯光主要研發和生產VCSEL晶元、器件及模組等產品,公司創始團隊主要來自於斯坦福大學,聯合創始人陳曉遲師從美國工程院院士James Harris,長期深耕光電晶元研發和製造。而早在2020年6月,哈勃投資曾獨家投資了縱慧芯光C輪融資。
據投資界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華為哈勃已將十餘家光晶元相關企業收入囊中——包括晶圓級光晶元生產商「鯤游光電」、硅光集成電路研發企業「芯視界」、EDA工具開發商「立芯軟體」、模擬與混合信號晶元設計企業「聚芯微電子」、碳化硅材料製造商「天岳先進」、封裝檢測設備提供商「中科飛測」等在內。
更進一步來看,這些企業覆蓋產業鏈上、中、下游多個環節。可以說, 華為投了整整一個產業鏈 。
跟著華為投,VC/PE都來了
中國半導體趕超的機會
曾幾何時,光晶元是一條十分冷清的賽道。
直至華為大舉殺入,這些曾遭遇冷落的光晶元公司,迅速火爆起來。
比如鯤游光電 。公司掌舵者林濤,畢業於浙江大學光電系竺可楨學院工高班,以英特爾學者取得全額資助前往英國劍橋大學深造,師從光電子領域權威人物伊恩?懷特院士,並獲得光電子博士學位。2016年,林濤回國創辦了鯤游光電,扎進這個半導體「無人區」,專注於晶圓級光晶元的研發與應用。
此後,鯤游光電的 融資金額直接翻倍 ——2020年,鯤游光電宣布新一輪2億元B輪融資,愉悅資本、招銀國際資本、元禾辰坤參與,昆仲資本、臨港智兆、華登國際、中科創星、元璟資本、晨暉創投等悉數跟投;2021年,鯤游光電完成近4億B+輪融資,中信正業信業產業基金、雲鋒基金、浦東科創集團海望資本、建信投資、明勢資本、源碼資本、碧桂園核心聯盟企業盈睿資本等十多家投資機構緊緊跟隨。
「華為已經在半導體供應鏈方面形成了獨特優勢,品牌影響力無話可說。很多後續追進去的機構,都相信華為的戰略眼光。」上海一位專注硬 科技 的VC合夥人表示。在他看來,華為 投資布局穩准狠 ,懂技術,更清楚市場在哪裡,在半導體領域的出手已經成為風向標。
不久前,光晶元又誕生一筆較為引目的融資。今年4月,靈明光子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領投方為美團龍珠,老股東昆仲資本和高榕資本繼續加註。2018年,四位名校海歸博士共同創立了靈明光子,致力於研究單光子探測器(SPAD)技術。
此外,還有曦智 科技 、長光華芯、芯耘光電密集官宣過億融資,IDG資本、高榕資本、普華資本、光速中國、昆仲資本、聯想之星、CPE源峰、真格基金等一眾知名投資機構蜂擁而至,小米長江產業基金、OPPO、美團龍珠等產業資本也集結於此。
這是一個幾乎沒人能拒絕的市場。華為戰略研究院認為,光子產業發展前景巨大,光子核心組件市場價值不低於3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20萬億元),未來還將撬動 產業創造2.6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16萬億元)產值 。
還有一個投資圈共識:相比之下,中國最容易在光晶元領域實現換道超車。用中科創星米磊的話來說:「在光子晶元領域,我們和國外的差距是最小的,競爭壓力也是最小的。未來,無論是互聯網、物聯網還是5G、人工智慧和元宇宙的基礎設施,都離不開光子技術,光子晶元將成為智能時代的關鍵基石。」
更為關鍵的是,一旦光晶元量產並投入使用,光刻機或許都成為過去時。現如今,光刻機依舊是國產晶元最為卡脖子的技術。甚至說沒有高端光刻機,國產晶元可能很難走向高端化。而光晶元可以部分替代高端算力晶元,進而減少對尖端光刻機的依賴,加速晶元國產化進程。
總而言之,國產光晶元的強勢崛起,正是我們實現趕超的一個戰略機遇。現如今,美國晶元製造商占據了全球半壁江山,坐擁了英特爾、高通、英偉達等超級巨無霸。但光晶元的出現,有望終止上一個時代,開啟下一個時代。
正如投資人感慨,如果我們抓住了光晶元機遇,那中國也有望誕生屬於自己的晶元巨無霸。
本文源自投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