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購房
㈠ 虛擬貨幣可以買房是真的么
在歐洲有人使用比特幣購買車或房子,歐盟國家對待比特幣的態度相對比較友好,德國是全球第一個承認比特幣貨幣屬性的國家,把比特幣作為一種記賬單位。歐盟對比特幣的監管政策相對友好,比特幣在歐洲發展也比較迅速,歐洲接受比特幣付款的商家也非常多。
目前,全球一些科技具有公司都已經公開宣布接受比特幣付款,例如戴爾和微軟。
2015年以來流行的虛擬貨幣有比特幣、福源幣、萊特幣、狗狗幣、瑞波幣等等。
㈡ 使用比特幣購買房屋,可以正常交易嗎如果可以,從地產公司角度是如何做賬的如題 謝謝了
比特幣購房可以交易,但不是正規渠道交易。可以交易國家中國不在內,要通過某些載體(或個人)才能完成。要做賬的話就把BTC轉化成人民幣。
㈢ 在ETE數字貨幣平台購房能簽合同嗎
ETE數字貨幣平台上購買房子是可以簽合同的,從看房到交房全部智能化的!方便的很
㈣ ETE數字貨幣平台購房能直接在線上購買嗎
你丫的腦子進屎了吧
還購房呢
中國就不承認數字貨幣
㈤ 中國的數字貨幣可以在境外買房產嗎
近日,一個叫Alec的資深地產投資人,接到來自全球各地,義大利、中國等無數購房者的電話,他們想要購買Alec正在出售的房子,盡管不知道房子的具體地址。
市場如此火爆,是因為此前Alec放出了這樣的一條信息:
奧克蘭(位於美國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車程不到半個小時),一套四室兩衛,近期有過翻修,售價64.8萬美元,接受比特幣、以太坊或其他加密貨幣支付。
消息一傳開,咨詢的電話與郵件,如潮水般涌來。
眾所周知,在美國舊金山附近的房子,從來都是供不應求,通常一套房子能夠收到十幾個Offer。
這是一個賣家占據絕對優勢的市場,其實Alec根本不愁賣不出去。
所以,他為什麼要選擇接受加密貨幣支付呢?答案只有兩個字:嘗鮮。
從2017年到當前,區塊鏈正處在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Alec也想嘗鮮。作為資深地產投資人,他首先想到的當然是如何把加密貨幣與房產聯系起來。
為此,他拜訪了矽谷大量的區塊鏈創業企業,涉及產權記錄、跨境交易、眾籌投資、股權轉讓,並且學習加密貨幣的知識。
最終,他決定用最簡單的方式感受一下加密貨幣市場:接受買家支付加密貨幣。
關於嘗鮮利弊,Alec是這樣分析的:「一套七十多萬的房子,加密貨幣的價格在不斷波動,如果全部接受加密貨幣,這個波動不是一個小數目;收獲是在嘗試新的想法的時候做了很多功課,可以了解一個全新的市場。」
最後他接受了一個混合的方案:超過一半的部分用美元支付,剩下一小半用以太幣支付。這部分以太幣,以交易結束日的幣價計算,按照美元與以太幣的兌換值支付以太幣。
沒錯,以太幣就是2017年火爆一時的以太坊(ETH),其市值僅次於比特幣。
㈥ 在ETE數字貨幣購房安全嗎
我在ETE數字貨幣購買過房子,智能操作系統,每一步都很安全,我們也進行了對接簽約
㈦ 上海府東一樓盤接受數字貨幣了嗎 我想問一下 用維卡幣可以買上海
這是2013年的新聞,接受的是比特幣付款,但不是維卡幣,那隻是一個促銷活動。央行五部委下發以後接受比特幣付款的企業都不在接受。新聞如下:
目前,「盛大天地青春里」所接收兌換匯率為,「比特幣」對人民幣的匯率為1:1000。但是,兌換並沒有上限,考慮到擁有「比特幣」的人持幣數量不會很大,因此這次促銷實質就是相當於用「比特幣」抵扣掉一部分房款。
項目負責人透露,此次推出「比特幣」購房前進行了充分考量。此次促銷的產品為42-81平方米的LOFT和SOHO戶型,嘗試虛擬貨幣(比特幣)購房非偶然想法。
不過,對於這種促銷方式,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專業性太強,不是專門的IT人士很難享受到這樣的優惠,對其他普通購房者來說不太公平。
除比特幣以外,還有萊特幣、狗狗幣、瑞泰幣、以太坊等數字貨幣。
㈧ 現在金融形勢下是持幣還是購房
建議選擇投資理財,銀行的存款利率太低,選擇一些相對安全的投資平台,陸金所、宜人貸、邦尼金服這些都不錯
㈨ 在ETE數字貨幣購房有風險嗎
ETE數字貨幣平台購房沒有任何的風險,房源的信息都將存儲到ETE數字貨幣數據賬本中,安全又可靠
㈩ 房子和比特幣哪個更值得買
最近比特幣價格行情再次讓人們見識到「暴富」的威力,持有比特幣的人晉升為人們口中的人生贏家,有人說這是2017年暴富最佳姿勢之一,而2016年無疑就是房子了,比特幣和房產都經歷過過山車般漲跌,想想十幾年前大家買房子基本都是為了住,投資,那是有錢人做的事情,如今那些沒買比特幣或者買少的人,彷彿也有了當年沒多買幾套房子的痛徹心扉,以及對炒房客的咬牙切齒。
房地產的未來是不屬於炒房客的,在上周的zzj會議上,「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被放在重要位置,可以理解為「雖然今年的調控起到一定效果,但是並不持久牢固,需要在保證政策穩定持續的基礎上,進行不斷完善,實現長效機制的建立,保證房價和市場不出現大的波動」。
這么一看,那些盼著房價暴漲的人似乎不能如願了,有些人可能還會擔心手裡多餘房子的出手問題。
房子不是越多越好,未來將留給懂得財富分配的人
就在12月11日,著名的玻璃大王曹德旺在接受央視財經新媒體專訪時,對於不少人買很多房子保值的做法,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觀點:及早賣掉多餘的房子,以後賣不掉也租不出去,還要交管理費。
曹的觀點是有一定道理的,全國都在推廣不動產登記政策,實際上就是在為未來房產稅的出台做准備,而這也是長效機制的組成部分之一,持有三套房子以上的人很有可能會受到影響,多餘的房子都要被征稅,要是欠著房貸,還租不出去,再來個稅費,就真讓持有人有的受了。
融360說房君認為,房子固然能保值,但不是越多越好,未來是屬於懂得財富分配的人。前幾日,吳曉波頻道聯合功夫財經發布《2017新中產資產配置報告》,將新中產定義為家庭年收入在20萬元-300萬元,可投資資產在10萬元-100萬元的人群,這一部分人群同時也是買房的主力軍。
其中82.4%的家庭會拿出30%的收入用於投資或者儲蓄,房地產、互聯網理財、基金是他們最喜歡投資的產品。收入越高選擇投資房地產的比例越高,互聯網理財和基金是相對普遍的品類。
對於投資保值,有一個亘古不變的真理:永遠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拿房子來說,市場在變,政策也在變, 「房住不炒」被反復強調,就是對炒房人的警示,閉著眼睛買房都能賺錢的時代已經漸漸遠去,投資保值,就要把錢分配到不同投資產品,房子可以有,3套以內就夠了,剩下的錢,可以買一些收益較高的互聯網理財品,要記住:光靠儲蓄,是永遠攢不夠錢的。
除了投到互聯網理財,可以買點基金之類更為穩健的投資品,融360說房君的一位朋友,當年就是抄底了比特幣,在高點賣出賺出了買房首付,後來他學聰明了,炒幣盡量在自己能接受損失的資金範圍內,只佔到資金的20%左右,30%投資基金債券,50%放在收益穩定、低風險的銀行理財中,最近比特幣又賺了一筆。
他的投資配比是:50%低風險+30%中等風險+20%高風險,這種是比較追求高收益的方式。如果求穩的話可以投資80%低風險(銀行定期理財)+20%中等風險(基金、債券)。就算買不起房子,起碼能通過理財的方式讓自己的財富增值保值。
2018年買房合適嗎?
臨近年底了,有不少人會問明年適不適合買房,在這給大家幾個建議:
一是市場政策方面,在長效機制沒有出台前,短期的限制政策不會輕易放鬆,房貸利率難降下來,開發商價格不能高於規定標准,雖然房價降了,但是貸款利率漲了,整體購房成本增加,買房前要掂量自己的銀子夠不夠折騰。
二是有能力買房的剛需,在房價沒有太大波動的情況下,還是該買就買吧,別再盼著房價大跌了,因為銀行、開發商、已經買房的人會不高興的,長效機制的目的是保證「人人有房住」,說的就是還沒解決居住問題的剛需,與其在這糾結,不如去實地了解哪家銀行好貸款、哪個賣家好說話。
三是沒能力買房的人,說這個可能該不愛但是實話,買不起商品房子,可以嘗試共有產權房、公租房等保障房,你的基本需求是能有一個長久穩定的住處,在不久的將來,長效機制應該是能幫上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