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的背景
Ⅰ ag 幣關於世界的背景
對於我在乎的,會用命珍惜
Ⅱ 虛擬貨幣是什麼
虛擬貨幣,是用於電子流通的貨幣。現在虛擬貨幣的范圍很大了,有Q幣、比特幣等等。隨著數字貨幣的發展壯大,虛擬貨幣越來越豐富,可能會發展成未來的主流。比如BTC、EOS、BCBOT等等已經不止是虛擬貨幣了,已經有了演算法、有了落地項目、有了技術。
虛擬貨幣主要由網路游戲服務商發行,用來購買游戲中的道具,如裝備、服裝等。但是目前虛擬貨幣的使用已經大大超出了此范疇,虛擬貨幣可以用來購買游戲點卡、實物和一些影片、軟體的下載服務等。
(2)虛擬貨幣的背景擴展閱讀:
現實風險
虛擬貨幣作為電子商務的產物,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且,越來越和現實世界交匯。然而,在虛擬貨幣日益長大的同時,相關法規卻相對滯後,埋下了不少隱患。
欺詐行為
網上虛擬貨幣的私下交易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虛擬貨幣與人民幣之間的雙向流通。這些交易者的活動表現為低價收購各種虛擬貨幣、虛擬產品,然後再高價賣出,依靠這種價格差贏取利潤。隨著這種交易的增多,甚至出現了虛擬造幣廠。虛擬貨幣除了主營公司提供之外,還有一些專門從事「虛擬造幣」的人,以專業玩游戲等方式獲取虛擬貨幣,再轉賣給其他玩家。
以溫州地區為例,大概有七八家這樣的「虛擬造幣工廠」,從業者達到四五百人。這樣不僅給虛擬貨幣本身的價格形成一種泡沫,給發行公司的正常銷售造成困擾,同時也為各種網路犯罪提供了銷贓和洗錢的平台,從而引發其他一些不良行為。
沖擊體系
現代金融體系中,貨幣的發行方一般是各國央行,央行負責對貨幣運行進行管理和監督。而作為網路上用來替代現實貨幣流通的等價交換品,網路虛擬貨幣實質上同現實貨幣已經沒有區別。不同的是,發行方不再是央行,而是各家網路公司。
如果虛擬貨幣的發展使其形成了統一市場,各個公司之間可以互通互兌,或者虛擬貨幣整合統一了,都是以相同標准和價格進行通用,那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虛擬貨幣就是通貨了,很有可能會對傳統金融體系或是經濟運行形成威脅性沖擊。
參考資料:網路-虛擬貨幣
Ⅲ 虛擬貨幣有哪些
除了比特幣之外,虛擬世界還存在很多別的虛擬貨幣。
Litecoin
Litecoin(LTC)發布於2011年10月7日,是目前市值最高的山寨幣,約為 BTC 市值的2%。目前單價為2.31美元,總幣值 3800 萬美元。
這同樣是一種分布式(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不同於比特幣使用的 SHA256 挖礦演算法,LTC 採用 scrypt 演算法。獨特的演算法也是從山寨幣中脫穎而出的關鍵,scrypt 演算法使用 SHA256 作為其子程序,而 scrypt 自身需要大量的內存,每個散列作為輸入的種子使用的,然後與需要大量的內存存儲另一種子偽隨機序列,共同生成序列的偽隨機點而輸出哈希值。在 BTC(Bitcoin)的開采依靠單純的顯卡挖礦已經力不從心(利用一般配置顯卡挖到一個 BTC 大概需要十幾到數十天),各種價格不菲挖礦機的出現提高了普通人通過挖礦獲得 BTC 的門檻,而 LTC 在使用 PC 顯卡挖礦上具有一定優勢。(本段來源於知乎。)
Litecoin 對比 BTC 在技術上做了一點的改進,如果現在 BTC 是金,那 LTC 暫時是銀。
Litecoin 的最大優點是能更快確認真偽,該虛擬貨幣由 Charles Lee 設計和維護。比特幣的交易需要驗證,驗證的時間平均在10分鍾以上,大多數交易網站驗證需要1個小時。Litecoin 交易確認平均為2.5分鍾,開發者聲稱縮短驗證增加了虛擬貨幣的實用性。定製機器和 AMD GPU 的比特幣采礦效率最高,令使用 CPU 采礦的礦工幾乎無利可圖。Litecoin 的采礦排除了 GPU 和定製處理器,因此不過於依賴少量專業礦工。
PPCoin
PPCoin(PPC) 發布於2012年8月19,在 BTC 原有技術上有所提升。使用 proof-of-stake,並加入 coin age 概念。
PPCoin 是 Bitcoin 的分叉項目,目標是實現能源效率,並盡可能保持原 Bitcoin 的最好性能。PPCoin 單價0.22美元,總幣值 400 萬美元。
PPCoin 沒有一個固定的貨幣供應量上限,但這並不意味著 PPCoin 比 Bitcoin 有明顯通脹。可以將 Bitcoin 比做黃金,黃金每年的通脹是1-3%左右,雖然黃金並沒有已知的貨幣供應量上限,但我們仍知道它是可靠的稀缺品。
PPCoin 的鑄造有兩種類型,工作證明及股權證明。工作證明的鑄幣率受摩爾定律影響,這取決於我們的工作證明能力的成倍增長。而大家都知道的是摩爾定律最終會結束,到那時通脹的 PPCoin 可能已經接近黃金的水平。而股權證明鑄造每年最多通脹 1%。與此同時,PPCoin 的交易費用被銷毀以抗衡通脹。所以整體來說, PPCoin 的鑄幣設計仍是未來一個非常低的通脹設計,可以達到和 Bitcoin 相媲美的程度。
PPCoin 的獎勵方式類似彩票,會根據礦工持有的 PPCoin 數量決定獲勝幾率,創始人之一的 Sunny King 說,他們的設計是基於長期能量效率的新概念。
Terracoin
Terracoin(TRC)發布於2012年10月26,總幣量 4200 萬。每塊速度為2分鍾,比 LTC 稍快一些。技術上沒有太多特別之處,類似 BTC 每4年產量減半。
不過運營團隊似乎有較強商業背景,可能會在流通上優於其他比特幣。虛擬貨幣現在的發展越來越得到重視,現在一些有商業背景的團隊進入,會加速虛擬貨幣的發展。
Namecoin
Namecoin 是一個基於比特幣技術的分布式域名系統,其原理和 Bitcoin 一樣, 這個開源軟體首次發布的日期是2011年4月18日。
Namecoin 產生於一個不同於 Bitcoin 主交易區塊的起源塊, 使用一個新的區塊鏈(blockchain),獨立於 Bitcoin 的區塊鏈之外,因為是基於 Bitcoin,域名的安全性, 分布性, 魯棒性, 加密性, 遷移都有數學保證。可以用挖 Bitcoin 的方式,同時挖 Namecoin。
這個項目由 bitdns 討論並提出,主要是對目前 DNS 的缺陷不滿。Namecoin 惟一的頂級域名是 .bit, 注冊 .bit 域名需要花費 Namecoin。
另外,什麼q幣,盛大幣,起點幣,各種網路游戲幣等也是虛擬貨幣。
Ⅳ 最著名的虛擬貨幣有哪些
除了比特幣之外,虛擬世界還存在很多別的虛擬貨幣。
Litecoin
Litecoin(LTC)發布於2011年10月7日,是目前市值最高的山寨幣,約為 BTC 市值的2%。目前單價為2.31美元,總幣值 3800 萬美元。
這同樣是一種分布式(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不同於比特幣使用的 SHA256 挖礦演算法,LTC 採用 scrypt 演算法。獨特的演算法也是從山寨幣中脫穎而出的關鍵,scrypt 演算法使用 SHA256 作為其子程序,而 scrypt 自身需要大量的內存,每個散列作為輸入的種子使用的,然後與需要大量的內存存儲另一種子偽隨機序列,共同生成序列的偽隨機點而輸出哈希值。在 BTC(Bitcoin)的開采依靠單純的顯卡挖礦已經力不從心(利用一般配置顯卡挖到一個 BTC 大概需要十幾到數十天),各種價格不菲挖礦機的出現提高了普通人通過挖礦獲得 BTC 的門檻,而 LTC 在使用 PC 顯卡挖礦上具有一定優勢。(本段來源於知乎。)
Litecoin 對比 BTC 在技術上做了一點的改進,如果現在 BTC 是金,那 LTC 暫時是銀。
Litecoin 的最大優點是能更快確認 真偽,該虛擬貨幣由 Charles Lee 設計和維護。比特幣的交易需要驗證,驗證的時間平均在10分鍾以上,大多數交易網站驗證需要1個小時。Litecoin 交易確認平均為2.5分鍾,開發者聲稱縮短驗證增加了虛擬貨幣的實用性。定製機器和 AMD GPU 的比特幣采礦效率最高,令使用 CPU 采礦的礦工幾乎無利可圖。Litecoin 的采礦排除了 GPU 和定製處理器,因此不過於依賴少量專業礦工。
PPCoin
PPCoin(PPC) 發布於2012年8月19,在 BTC 原有技術上有所提升。使用 proof-of-stake,並加入 coin age 概念。
PPCoin 是 Bitcoin 的分叉項目,目標是實現能源效率,並盡可能保持原 Bitcoin 的最好性能。PPCoin 單價0.22美元,總幣值 400 萬美元。
PPCoin 沒有一個固定的貨幣供應量上限,但這並不意味著 PPCoin 比 Bitcoin 有明顯通脹。可以將 Bitcoin 比做黃金,黃金每年的通脹是1-3%左右,雖然黃金並沒有已知的貨幣供應量上限,但我們仍知道它是可靠的稀缺品。
PPCoin 的鑄造有兩種類型,工作證明及股權證明。工作證明的鑄幣率受摩爾定律影響,這取決於我們的工作證明能力的成倍增長。而大家都知道的是摩爾定律最終會結束,到那時通脹的 PPCoin 可能已經接近黃金的水平。而股權證明鑄造每年最多通脹 1%。與此同時,PPCoin 的交易費用被銷毀以抗衡通脹。所以整體來說, PPCoin 的鑄幣設計仍是未來一個非常低的通脹設計,可以達到和 Bitcoin 相媲美的程度。
PPCoin 的獎勵方式類似彩票,會根據礦工持有的 PPCoin 數量決定獲勝幾率,創始人之一的 Sunny King 說,他們的設計是基於長期能量效率的新概念。
Terracoin
Terracoin(TRC)發布於2012年10月26,總幣量 4200 萬。每塊速度為2分鍾,比 LTC 稍快一些。技術上沒有太多特別之處,類似 BTC 每4年產量減半。
不過運營團隊似乎有較強商業背景,可能會在流通上優於其他比特幣。虛擬貨幣現在的發展越來越得到重視,現在一些有商業背景的團隊進入,會加速虛擬貨幣的發展。
Namecoin
Namecoin 是一個基於比特幣技術的分布式域名系統,其原理和 Bitcoin 一樣, 這個開源軟體首次發布的日期是2011年4月18日。
Namecoin 產生於一個不同於 Bitcoin 主交易區塊的起源塊, 使用一個新的區塊鏈(blockchain),獨立於 Bitcoin 的區塊鏈之外,因為是基於 Bitcoin,域名的安全性, 分布性, 魯棒性, 加密性, 遷移都有數學保證。可以用挖 Bitcoin 的方式,同時挖 Namecoin。
這個項目由 bitdns 討論並提出,主要是對目前 DNS 的缺陷不滿。Namecoin 惟一的頂級域名是 .bit, 注冊 .bit 域名需要花費 Namecoin。
另外,什麼q幣,盛大幣,起點幣,各種網路游戲幣等也是虛擬貨幣。
Ⅳ 數字貨幣及區塊鏈社會背景是什麼
2008年開始中本聰提出了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得現金交易系統。從此開始進入了世人的眼中。
Ⅵ 虛擬貨幣的特殊性
第一, 個性化虛擬貨幣將在流動性和增值性以外,具有信息功能。
個性化虛擬貨幣和股市最大的不同在於不僅有參照點的集成定價功能,還會有參照點分布定價功能。這一過程不是在虛擬貨幣市場里完成的,而是在個性化現代服務發展里完成的。比如,在個人拍賣環節里,結合本地框架(FRAME)的討價還價過程不僅要包含一個通向價值一元化效用交換過程,而且還必須包含一個通向價值多元化價值實現過程。這就意味著,虛擬貨幣最終必須和個性化信息服務業的發展緊密結合成一體。股票雖然也具有一定信息功能,但這種信息是從屬性,它是以實業為中心。
未來的虛擬貨幣可以同時身兼貨幣和股票與信息卡三重功能:一方面可以作為基礎貨幣(或和基礎貨幣兌換)而獲得流動性;一方面能具有增值功能;最主要的是還能附加信息。而這種信息,只是一種待完成介面信息,需要在服務業里繼續實現其價值。
第二,個性化虛擬貨幣將具有自身的文化價值定位。
在未來的個性化虛擬貨幣交易市場上,也會形成類似如今股票指數這樣的價格水平信息。但與股指不同,個性化虛擬貨幣價格指數,反映的將不是投資增值信息,而是類似酷值那樣的娛樂值、文化值、精神值、自由值和個性值。比如游戲指數,可能反映的不是它的投資價值,而是個性自由的價值程度。
又比如,在超女的投票中,反映的是人氣指數,而非專業指數。如果不是簡訊投票,而是一種集成了貨幣和衍生金融工具功能的個性化IC卡,如玉米卡、FANS卡,卡上的價值,會隨著時尚流行信息而波動,體現個人選擇的自由。它一旦與個性化服務產業開發結合起來,就會形成一種良性互動機制。
第三,個性化虛擬貨幣市場將起到提升傳統產業的作用。
隨著游戲產業化、產業游戲化的趨勢日益發展,個人自由也因此得到全面地發展,即個性化的自我實現,這將成為產業升級的最終目標。傳統產業包括產品製造業和服務業,都將把精神、文化價值的滿足,作為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追求。在這一產業的發展背景下,個性化信息服務業帶動傳統產業的作用,就有可能通過個性化虛擬貨幣市場的引導實現。也就是說,傳統產業在產品和服務都達到同質化的最優之後,最終會在信息市場的引導下發現—誰的東西夠「酷」就賣得火,不夠「酷」就賣不出去。
未來的產業發展,將不僅需要GNP型的股指引導,更需要GNH型的酷值指數的引導。提出GNC(國民酷值)的日本,正在走向這樣一種產業發展模式,從而繼明治維新後,走向再現代化的產業發展之路。美國和韓國,也在這方面走到了前面。中國面臨第二次現代化的選擇,許多像虛擬貨幣這樣的「小東西」,其實蘊含著具有很大意義的信息。
Ⅶ 虛擬幣的產生背景
網幣產生的主要背景是國內小額電子支付的困難。網游運營商採用了這種渠道成本並不低廉的代金券來收取費用。本來只允許人民幣兌換網幣,而不許反向兌換。然而隨著網游產業的發展,民間自發出現了各種網幣之間的兌換,甚至可用網幣購買通常只有人民幣才能買到的實物產品或服務,形成了類似貨幣的購買力,虛擬貨幣與真實貨幣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
實際上,在金融環境發達的國家,早就出現了虛擬貨幣,其目的就是贏利。如最早由Beenz推出的虛擬貨幣「網豆」。Beenz同萬事達卡達成協議,消費者不僅可將在網上積攢的網豆存進智能卡,還可以在傳統的商店裡使用。這種經營模式是將虛擬的網豆以每個1美分賣給一些網站,網站再通過各種方式發給網友或讓網友贏得。這些虛擬貨幣可以作為現金在網路商店消費。最後Beenz會以每個0.5美分的價格從網站運營商處購回而獲取利潤。在2000年,約有7.5億Beenz網豆,相當於六七千萬元人民幣在流通。也正是那時出現了中國的網幣,ChinaBonus以積分的形式,給消費者提供虛擬貨幣。積分累計到一定數額後,可用來兌換電話卡、上網卡、T恤等獎品。
網路游戲中虛擬物品如虛擬金幣、虛擬裝備、虛擬動植物和虛擬人對玩家產生的巨大吸引力,推動了為獲得這些虛擬物品而產生的消費,但因國內電子支付手段的落後和安全性顧慮,玩家多採用預付現金購買營運商發行的虛擬貨幣,再用這些代金券在線購買游戲中的虛擬物品的方式消費。只要游戲的內容足夠吸引人,玩家會通過各種渠道購買該游戲運營商發行的虛擬貨幣。網游業的發達帶動了虛擬貨幣種類和發行量的激增。
為了聚集人氣,擴大游戲用戶數,提高玩家興趣和忠實度,所有游戲運營商都提供了相當數量的免費虛擬貨幣,而且玩家通過游戲過程還能贏得虛擬貨幣,因此,網游運營商實際上具備虛擬貨幣的無限發行權。假如虛擬貨幣只用來購買虛擬物品,由於虛擬物品供應量是人為設定,而且製造時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即使發生不同種類虛擬貨幣之間的交易,也不會對現實經濟有何影響。但是,若能用虛擬貨幣購買現實商品和服務,則過量發行肯定會引起通貨膨脹。而此時,虛擬貨幣是否轉換為真實貨幣並不重要。
國內不少網路企業都突破了虛、實經濟間的界限,如網易POPO按用戶在線時長給予泡幣獎勵,這種虛擬貨幣可以支付手機簡訊。以一條簡訊價值1000泡幣等於人民幣0.4元的支付能力,可以算出在這項應用中的兌換率;此外還能在網易商城用做購買實物商品的代金券。盛大點幣的持有者可購買網路的付費下載服務。Q幣除了可以購買本公司的付費服務以外,也可用來購買其他游戲的點卡、虛擬物品,甚至是一些影片、軟體的下載服務等。
貨幣的出現,是為了方便交換不同的資源而抽象出來的數量單位。如果有足夠多的人認可某種虛擬貨幣的價值,則它完全可能成為物質交換的替代單位。如QQ的普及,使Q幣逐漸成為一種可流通的等價交換單位。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1776年引用了以物易物來說明貨幣的起源:「戴奧米底的鎧甲只值9頭牛,而格勞克斯的鎧甲卻值100頭牛。在阿比西尼亞,鹽是商業和交易的普遍媒介;在印度海岸用一種貝殼,紐芬蘭用干鱈魚……」200多年後,不少人在用各種游戲幣換取現實生活所需,網路世界又重新開始演繹貨幣的起源。
Ⅷ 機制幣歷史背景及種類有那些如何辨別
機制幣,即用機器而非手工製作的各種金屬貨幣。在中國,硬幣主要指的是近現代機器打制的金屬錢幣,包括金幣、銀幣、銅幣,以及鎳幣、鋁幣、銻幣、鎂幣、鑞幣(鉛幣)等。與機制幣應的有灌漿幣,灌漿幣以機制幣為模型,灌金屬漿液製造而成。中國最早的機制幣(機制銅幣)由兩廣總督張之洞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奏准創建廣東造幣廠,光緒十五年(1889年)開始生產機制銅元,這是我國錢幣史上稱謂「機制幣」的開始。清政府的中央造幣廠一直在天津,因為皇室貴族認為在北京辦造幣廠會影響龍脈。一直到民國時期,北京也沒有出現任何一個造幣工廠。國民黨定都南京以後,清代南京造幣廠成為國民政府臨時中央造幣廠。1933年,上海造幣廠建設完畢,在美國的扶持下,正式確定其為國民黨的中央造幣廠。此外還有天津、南京、武漢、安慶、成都、重慶等幾大造幣中心,從這個時候開始,全國多數地方的鑄幣逐步走向統一,至少在形制、面值等方面維持了較長的時間,只是民國晚期才又再次混亂起來。
機制銀幣始於15世紀的歐洲,明代萬曆(1573-1620)流入中國。
1、清乾隆58年(1793年)中央政府首次在西藏鑄造「清乾隆寶藏」另,還有嘉慶寶藏,道光寶藏等。
2、真正的機制幣正式啟動是在清道光年間在台灣開始有仿鑄在鄭成功收復台灣前(這發生在南明時期,清順治年間),台灣曾被荷蘭殖民者侵佔。清政府統一台灣後,台灣政府仿鑄了幾種銀元。
第一種是「壽星銀餅」,又叫做「老公餅」,幣的正面是個壽星,面有「足紋銀餅」「道光年鑄」,背面中間為寶鼎,旁邊滿文意為「台灣府鑄」
第二種「如意銀餅」,又稱「花籃銀餅」。由於銀餅在流通中需要測銀色,打記號等因素,故留存下來的台灣銀餅往往面目全非,但都是正常現象。
第三種「筆寶銀餅」,又稱「劍稱銀餅」。正面:聚寶盆,左右書寫「軍」「餉」二字,下面「足紋通行」。背面:如意元寶和束帶交叉雙筆,上有「府庫」,下有「足重六八」戳記也往往特別多。
3、光緒中期在廣東開鑄龍洋各省隨後紛紛仿造。清光緒十五年即公元1889年由廣東開始的,次年流通於市場。這一時期較有代表性的銀圓有:「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三分,俗稱「七三反版」。以龍的姿態區分,有坐龍(呈蹲坐狀的龍,最為多見)、立龍(呈站立之態的龍)、游龍、飛龍(長有翼翅呈飛翔之勢的龍)等;此外還有水龍、方龍、反龍、長尾龍、駝背龍、蟠龍、蛟龍等各具姿態的龍紋圖案。
4、宣統二年(1910)四月,經清政府幣制調查局研究,度支部奏《釐定幣制酌擬則例》及《籌擬舊幣處理辦法》等折,清政府認為切實可行,於四月十六日頒布了一道諭令:「中國國幣單位,著即定名為元,暫就銀為本位,以一元為主幣,重庫平七錢二分;
另以五角、二角五分、一角三種銀幣,及五分鎳幣,二分、一分、五厘、一厘四銅幣為輔幣.規定銀元為本位幣,銀元成為法定貨幣。「大清銀幣」或者叫做「大清宣三」,根據龍須的變化,可區分為長須龍、短須龍、曲須龍,反龍等。
5、民國元年(1912年)國民政府鑄造孫中山開過紀念幣,也就是常說的「小頭」。1912年1月3日,南京臨時政府宣告成立。為慶祝推翻帝制,建立民國,南京造幣廠於同年鑄造發行了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孫小頭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版別很多,還有廣州版、海南版、湖南版,中央版,湖南版,海南版,廣州版,還有五星,分上下兩種細版有右三花、左右三花、單日開、日字花等。總計已知小頭版別約165種,加上未知30種左右,估計全國現存版別總量不會超過200種. 另外還有許多的紀念幣!
6、民國三年(1914年)開始鑄造袁世凱側面一元銀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袁大頭。民國元年(1912年)南京造幣總廠設計試鑄了袁世凱像開國紀念銀幣,幣值一元。分光邊、齒邊兩種,版式多樣。因袁世凱不肯南下就任,故此幣並未正式鑄造發行,傳世稀罕,殊為珍貴。袁像洪憲銀幣:袁世凱軍裝正面像,背:中間鑄有一條展翅飛龍,上下分環"中華帝國""洪憲紀年"和飛龍簽字版。另外還有好多版本紀念幣——發行流通的銀元有三年,八年,九年,十年的大頭(五年的二角一角)。
7、1933年也就是民國22年,國民政府廢兩改元,頒布《銀本位幣鑄造條例》3月10日,中國幣制開始廢用銀兩,改用銀元。廢兩改元對貨幣統一,國家經濟,打擊外來經濟掠奪等都有正效應。規定每枚銀元重量為26.6971克,含純銀23.493448克。(之前的地方錢幣粗製濫造,偷工減料,還有上海商界抵制八年,造成出現「十年八背」,「三年八背」等版本)。再鑄正面為孫中山先生像,背面為帆船圖案之「船洋」,常見的為22年,23年兩個年份。22年比23年數量少一些,品相也大多比較一般。1935年國民政府實行法幣改革,禁止銀元流通。抗日戰爭勝利後,銀元再度行用於市。
8、中華蘇維埃造(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造 壹圓 馬克思像)一種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造,壹圓,馬克思像。另一種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幣,壹圓,列寧像。《1934年川陝省造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一元銀幣》圖案中央珠圈內為大寫面額「壹元」字樣,外圍上環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八字,下環是「川陝省造幣廠造」七字,兩側分列有五角星;背面圖案中央是地球,地球正中綴有鐮刀、斧頭,外圍上環是「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十一字,下環有「一九三四年」年份字樣,兩側分列有四瓣花星。該幣直徑為39毫米,重約26.1—26.7克,含銀量為75%—88%,這種銀幣版式較多,正面五角星有實星、空星、線星三種。(中國蘇維埃造列寧像大鬍子版鐮刀斧頭壹圓銀幣) 中國蘇維埃造列寧像大鬍子版鐮刀斧頭壹圓銀幣工農銀行孤品大珍直徑39毫米重量26.7克公元1931年。(鄂豫皖省蘇維埃政府造 壹圓)稀世珍寶。鄂豫皖根據地是工農紅軍在大別山地區創建的紅色政權。因而他的鑄造銀元少量,流傳下來的更少,所以更加珍貴!
10、新中國成立後,翻修國民政府模具,為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和平解放而鑄造。除西藏地區特殊原因曾短期使用銀元外,各種銀元均由中國人民銀行按一定比價收兌,禁止流通,當時甘南地區也曾大量使用後鑄銀元。即為「三角圓」。第一種,1949年3月,首批三角圓鑄造完成。1951年又陸陸續續鑄造很多批次。沈陽三角圓(顧名思義,沈陽造),第二種,成都三角圓(顧名思義,成都造,由於背面嘉禾修的厲害,立體感強,故又稱作成都竹節花,數量上較沈陽稍微少些,不過品相大多比較好)
Ⅸ 虛擬貨幣的本質概括
「虛擬」這種形式及其表現並不是第一位重要的,第一位重要的是內在價值問題。也就是說,虛擬貨幣代表的價值,與一般貨幣代表的價值具有什麼樣的聯系與區別。鑒於問題背景的深度,在研究的出發點上,需要站得更高。貨幣問題是現代性范疇的問題,虛擬貨幣問題則是後現代性范疇的問題。它們之間並不共享同一基礎範式。而正是範式的差異,而非虛擬現象,導致了二者的不同。
價值形成機制不同
一般貨幣與虛擬貨幣的價值基礎不同,前者代表效用,後者代表價值。從行為經濟學的觀點推導,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它所「等」之「價」,語言上雖稱為價值,但實際上是指效用。而虛擬貨幣代表的不是一般等「價」之「效」,而是價值本身。虛擬貨幣不是一般等價物,而是價值相對性的表現形式,或者說是表現符號;也可以說,虛擬貨幣是個性化貨幣。在另一種說法中,也可稱為信息貨幣。它們的共性在於都是對不確定性價值、相對價值進行表示的符號。這樣說的時候,貨幣的傳統含義已經被突破了。原有含義的貨幣,只能是新的更廣義貨幣的一個特例。貨幣既可以作為一般等價物的符號,也可以作為相對化價值集的符號。
貨幣決定機制不同
一般貨幣由央行決定,虛擬貨幣由個人決定。一般貨幣的主權在共和體中心;虛擬貨幣的主權在分布式的個體節點。從信息經濟學的角度看,一般貨幣是虛擬貨幣的一個特例。這種特例的特殊點在於:第一,參照點不變。因此,價值從一個集被特化為一個可通約的值,當參照點不變時,價值等同於效用;第二,效用相對於參照點的得失不變。這意味著,參照點所擁有的值,是一個穩定的理性值、均衡值。在理性經濟中,參照點也可能不變,但仍是一個散集。其不同在於這個散集中的每一個點(實際成交價)都是不穩定的,只有均衡值是穩定的;但在虛擬貨幣的價值集中,每一個點都可能是穩定的,相反是那個理性均衡值可能是不穩定的。反映到貨幣決定機制上,央行正是理性價值的一個固定不變的參照點的人格化代表,而虛擬貨幣市場(如股市、游戲貨幣市場)是由央行之外的力量決定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在經濟學中有人把股票市場稱為虛擬貨幣市場,把股市和衍生金融市場形成的經濟稱為虛擬經濟。虛擬經濟的本質是以個體為中心的信息經濟。
價值交換機制不同
一般貨幣的價值轉換,在貨幣市場內完成;而虛擬貨幣的價值轉換,在虛擬貨幣市場內完成。一般貨幣與虛擬貨幣的價值交換,通過兩個市場的總體交換完成,在特殊條件下存在不成熟的個別市場交換關系。因此可以說,一般貨幣與虛擬貨幣處於不同的市場。費雪方程(QP=MV)描述了商品市場與貨幣市場的價值轉換關系;擴展費雪方程(MV=BH)則描述了貨幣市場與虛擬貨幣市場的價值轉換關系。有人擔心游戲虛擬貨幣可能引發通貨膨脹,這是由於他不了解虛擬貨幣的市場交換機制,把貨幣市場與虛擬貨幣市場混為一談了。正如商品市場的供求失衡,不能直接導致貨幣市場的供求失衡,而一定要通過在總體市場上增發貨幣才能導致通貨膨脹一樣;虛擬貨幣市場上的供求失衡,也不能直接導致貨幣市場的通脹。問題的關鍵在於是否形成了統一的虛擬貨幣市場。股市是統一市場,而游戲市場還不是這樣。舉例來說,某種游戲虛擬貨幣與人民幣的比值,最初可能是80萬比1,隨後可能變化為800萬比1。也許今天能夠購買一座城堡的虛擬幣,到明天也許就只夠買一隻戰斧了。這種現象確實可能發生;如果虛擬貨幣形成了統一市場,也確實可能對貨幣市場形成壓力,問題是,並不存在這樣的統一市場,游戲幣的發行主體相互獨立,且不具備金融主體的地位,更談不上在金融市場水平與貨幣的交換。而且更主要的是,無論是基礎貨幣還是增值貨幣,貨幣量(M)和貨幣價格水平(V,即流通速度)都沒有因此發生變化,因此不能認為會出現貨幣膨脹或緊縮。對於當前的游戲幣貶值現象,寧可解釋為作為增值服務的某一游戲的服務條件發生了變化。由於游戲者水平的普遍提高或游戲者數量的增多,對虛擬幣的需求增加,所涉及服務的價格及虛擬幣的價格水平有所下降。由於這種服務供求條件的變化,導致服務價格的下降。這是一個實體商品市場就可以解釋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