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虛擬幣百科 » 虛擬貨幣國際收支

虛擬貨幣國際收支

發布時間: 2021-03-30 23:56:22

A. 試論述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的國際收支可能產生的影響。

人民幣的升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一)對國際經濟的影響
1.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理論上講,一國貨幣升值後,將對本國進出口產生「限出獎入」的作用。因此,對中國而言,人民幣升值後,進口將趨於增加,而出口將減少,有利於中國國際收支的平衡,減輕急劇增長的外匯儲備的壓力。對美歐市場而言,由於中國的產品輸往美歐市場,因此人民幣升值將減少中國對上述國家和地區的出口,有利於後者,尤其是美國經常賬赤字的改善,進而減少中美、中歐間的貿易摩擦。對亞洲各國來說,由於中國的進口主要來自亞洲各國,尤其是日本和東盟,人民幣的升值將使得中國從上升國家和地區的的進口增加。同時,亞洲各國與中國出口到美歐市場的產品具有較強的可替代性,人民幣升值導致中國出口的產品價格上漲,這又使得替代性極強的亞洲各國對美歐的出口擴大,從而帶動亞洲各種經濟的增長。
2.對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
去年10月,國際資本流向發生明顯變化,由原油期貨市場轉向亞洲,豪賭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升值2%,顯然沒有滿足市場、尤其是熱錢既定的預期幅度,雖然短期內人民幣再次升值的可能性不大,但人民幣後續的升值幾乎是必然趨勢,從而可能引發國際熱錢流動方向發生變化。具體來說,就是近期部分資金可能獲利了結撤出中國,但隨後可能會有更多的資金曲線流入。繼續實行資本管制,尤其是加大資金流入的監管力度迫在眉睫。
3.對各國幣值的直接影響。
人民幣升值當日,亞洲各個幣種普遍上揚,其中日圓兌美元上漲2.4%,新加坡元升值2.1%,美元兌港幣也觸及了年內新低7.7652。更為重要的是,馬來西亞央行宣布,放棄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改以採用盯住一籃子貨幣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表明亞洲各幣種間的聯動性越來越強。
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當日歐洲各幣種也出現了上揚,但幅度相對較小。其中歐元升值了0.17%,英鎊升值了0.75%,瑞郎升值了0.03%。
但是,由於人民幣升值幅度較小,在消化了這一影響之後,各幣種隨後出現了回調。
(二)對國內經濟的影響
1. 對國內不同行業的影響。
如前所述,人民幣升值將使得中國出口產品的價格走高,降低其價格競爭優勢,進而使出口減少。出口企業中,資源型行業所受的沖擊將更大。同時,對國內的進口企業而言,將是利好,因人民幣升值使得進口產品的價格走低,有利於擴大進口,尤其是能源(主要是石油)和資源類(鐵礦石、銅、鎳等)的進口價格下跌將使得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能源和資源瓶頸暫時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2.對國內貨幣政策的影響。
(1)對人民幣利率的影響。人民幣升值後,進口產品的價格將下降,從而帶動國內物價小幅走低。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引發的出口減少將使得國內的產品供應相應增多,供給的加大也將引發國內物價走低。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國內物價走低,人民幣升息壓力減輕,但是也必須防止發生通貨緊縮的可能性。
(2)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
由於人民幣升值幅度僅為2%,短期內只會引起中國外匯儲備的增幅下降,但很難使其立即絕對下降,由此引起的外匯占款也很難大幅減少。但是,對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預期,將使得國內結匯量短期內大幅增加,從而國內金融市場的資金面更為寬裕,這將加大中國人民銀行回籠貨幣的壓力。
4.對國內股市的影響。從國際經驗看,具有強烈升值預期的貨幣大幅升值後,將引發熱錢的大規模撤離,進而引發國內股市走低。但由於人民幣升值的幅度較小,尚有進一步升值的預期。且中國股市近期一直低迷,曲線流入國內的熱錢幾乎沒有進入股票市場,而是大多投向了房地產市場。因此人民幣升值後,即使部分熱錢撤出,對中國股市的利空作用也是有限的。但人民幣升值後,中國的鋼鐵、石油、石化、旅遊類股將大幅上揚,從而對國內股市產生利好。必須指出的是,中國股市當前所處的困境和投資者信心的嚴重不足,將極大地抵消其利好作用。
5.對國內銀行業的影響。
如前所述,人民幣升值2%後,所引發的直接影響將是結匯量的急劇增加,從而使得國內外幣的資金盤子減小。這將對國內商業銀行的外幣業務造成沖擊,並引發商業銀行間外幣業務競爭的加劇。
對人民幣業務而言,結匯量的大幅增加,將更加有利於商業銀行開展負債業務。但由於人民幣資金面更為寬裕,國內債券的收益率將繼續走低,這使得商業銀行資金運用的利潤空間繼續縮小。
最後,必須指出的是,由於人民幣升值的幅度較小,對國內外經濟和金融的影響可能並不像人們預期的強烈,中國經濟的復雜性,使得對人民幣升值的最終效果尚有待觀察。

B. 國際收支持續順差,人民幣升值,外匯儲備會增加,為什麼

外匯儲備增加途徑有兩條:一、經常項目交易,如外貿二、資本項目交易,如從國外得到的借款人民幣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對外貿易,使出口減少,進口增加,但這是需要一個過程,只有人民幣升值到很高的程度並且經歷了一段時期之後,才會徹底減少經常項目導致的外匯儲備。但是,由於人民升值的預期,國外游資不斷湧入,反而會進一步增加資本項目引起的外匯儲備。只有人民幣帶來的負效應(外匯儲備減少)大於正效應的時候,才會使外匯儲備減少,而這需要一段時間內人民幣的持續上升

C. 國際收支順差會導致貨幣升值

國際收支順差亦稱「國際收支盈餘」。在一定時期內 (通常為一年) ,各個國家之間對外經濟往來的收入總額大於支出總額的差額,即為順差。一般冠以「+」號。
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國際收支順差意味著國內貨幣供給增加,在市場對貨幣的需求增長幅度小於貨幣供給增長幅度時,貨幣市場供給大於需求,金融市場的利率下降。當國際市場利率比較低時,一國金融市場利率下降,那麼,國內利率與國際市場利率的利差會縮小,這種利差的縮小會減緩國際資本的流入,有利於減少國際收支順差。然而,利率下降會導致人民幣貶值,產生通貨膨脹。自2003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經濟正面臨通貨膨脹的壓力,為了防範通貨膨脹對經濟的消極影響,中央銀行不得不維持現行的存款管制利率和 貸款浮動利率,從而推遲了利率市場化的進程。
應答時間:2021-01-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D. 為什麼一國國際收支盈餘,該國貨幣會升值

國際收支盈餘說明出口大於進口,外國人購買該國商品數量大,需要支付的該國貨幣多,國際市場上對該國貨幣的需求量大,引起該國貨幣升值。

相關介紹:

國際收支盈餘說明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有凈流入。拿貨物貿易舉例,經常賬戶盈餘說明本國的出口大於進口。國外進口本國的貨物需要以本國貨幣支付而非外國貨幣,這樣就會導致本國貨幣的需求增加。

(4)虛擬貨幣國際收支擴展閱讀

由貿易項目產生的國際收支順差,反映一國的國際儲備或對外支付能力的增強;由資本項目產生的國際收支順差,反映資本的大量流入。

國際收支的巨額順差也有不利的經濟影響,主要表現在: 外匯儲備過多會造成資金閑置浪費,不利於本國經濟發展;儲備貨幣匯率下跌時,外匯儲備會遭受損失;一國的外匯儲備增加,本幣發行也必然相應增加,從而產生潛在的通貨膨脹壓力。

在資本流動性實際比較高的情況下,國際收支順差加強了積極財政政策刺激總需求的效應,促進了國民經濟較快發展。四是國 際收支順差有利於國家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

E. 國際收支是個什麼概念啊和國際貿易有什麼關系

國際收支:在一定時期內,一個經濟實體的居民同非居民所進行的全部經濟交易的系統記錄和綜合。國際收支是一個流量概念,反映的內容是以貨幣記錄的全部交易,記錄的是一國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交易。
最優貨幣區:指若干個國家或地區因生產要素自由流動而構成的一個區域,在該區域內實行固定匯率制度或單一貨幣制度有利於建立該區域與其他區域的調節機制。
特里芬兩難:是指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作為唯一的儲備貨幣,具有不可克服的內在缺陷的問題:美國國際收支順差,國際儲備資產供應則不足;若美國國際收支逆差,則美元的信用難以維持。
馬歇爾—勒納條件:當本國國民收入不變時,貶值可以改善貿易余額的條件是進出口的需求彈性之和大於1。
匯率制度:是指一國貨幣當局對本國貨幣匯率水平的確定、匯率變動方式等問題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規定。包括:確定貨幣匯率的原則和依據;維持與調整匯率的辦法;管理匯率的法令、體制和政策;確定維持和管理匯率的機制。
經常賬戶:是指對實際資源國際流動行為進行記錄的賬戶。它包括以下項目:貨物、服務、收入和經常轉移。
資本與金融賬戶:是指對資產所有權國際流動行為進行記錄的賬戶。它包括資本賬戶和金融賬戶兩大部分。
國際投資頭寸:反映一國某一時點上對世界其他地方的資產與負債的概念就是國際投資頭寸,而一國對外資產與負債相抵後所得的凈值就是凈國際投資頭寸。
米德沖突:是指在固定匯率制度下,一國只有支出變更一種政策工具,無法同時實現內外均衡兩個經濟目標的情況。
遠期外匯交易:外匯交易的一種,交易雙方事先簽訂交易合約,確定交易時間、交易價格、匯率及交易幣種,到期進行交割。運用此交易也可以避險也可以投機。
一價定律:指在自由貿易條件下,同一種商品在世界各地以同一貨幣表示的價格是一樣的。
貨幣危機:廣義貨幣危機,也可稱為匯率危機,指一國的夥伴匯率在短期內大幅度的變化;狹義的貨幣危機是指實行固定匯率制度國家發生大規模資產置換,固定匯率制度崩潰的情況。
絕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在某一時點上兩國的貨幣購買力(或物價水平)之比決定兩國貨幣交換的比率;它等於兩國物價水平的倒數比。
國際收支綜合賬戶差額:指經常賬戶與資本和金融賬戶中的資本轉移、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和其他賬戶構成的差額,也就是將賬戶中的官方儲備賬戶剔除後的余額。
貨幣替代:經濟發展過程中,國內對本國貨幣幣值的穩定失去信心或本國貨幣資產收益率相對較低時,外幣在貨幣的各個職能上全部或部分地替代本幣發揮作用的一種現象。
歐洲貨幣市場:是指非居民之間以銀行為中介在貨幣發行國國境之外,進行該國貨幣(可自由兌換)借貸存儲的市場,也稱離岸貨幣市場。
蒙代爾法則:在固定匯率制度下,把內部均衡目標分派給財政政策,把外部均衡目標分配給貨幣政策的政策搭配原則。
J型曲線效應:當一國貶值後,最初會使貿易狀況進一步惡化而不是改善,只有經過一段時間後貿易收支狀況的惡化才能得到控制並趨好轉,最終使貿易收支狀況得到改善。這個過程用曲線描述出來,與大寫字母J相似,代指貶值對貿易收支改善的時滯效應。
支出轉換政策:是指匯率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匯率政策指通過調整匯率從而調整進出口的對比關系來調節國際收支的目的。直接管制政策是指政府通過行政命令形式(如數量性管制和價格管制)來平衡國際收支的政策。該兩種政策都沒有改變總需求水平,而只是改變了支出的方向。
特別提款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會員國根據其份額分配的,可用以歸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會員國政府之間償付國際收支赤字的一種賬面資產。
套匯:是指利用不同外匯市場、不同貨幣種類、不同交割期限的某些貨幣在匯率上的差異,進行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外匯買賣,從中賺取匯差,套匯的種類有直接、間接和時間套匯。
與國際貿易的關系不太清楚。

F. 為什麼在國際收支中出現順差的時候,要採取貨幣升值的調節政策

開放經濟下調節社會總需求的工具有支出增減政策和支出轉換政策,支出增減政策包括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支出增減政策包括匯率政策,貨幣升值是匯率政策,你說的緊縮銀根是貨幣政策,調節利率,不一樣,順差時出口大於進口,貨幣升值,國內商品貴了,出口競爭力小了,所以可以使國際收支平衡

G. 國際收支對匯率有什麼影響

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將導致其本幣匯率的波動。國際收支是一國居民的一切對外經濟、金融關系的總結。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反映著該國在國際上的經濟地位,也影響著該國的宏觀與微觀經濟的運行。國際收支狀況的影響歸根結底是外匯的供求關系對匯率的影響。
由某項經濟交易(如出口)或資本交易(如外國人對本國的投資)引起了外匯的收入。由於外匯通常不能自由在本國市場上流通,所以需要把外幣兌換成本國貨幣才能投入國內流通。這就形成了外匯市場上的外匯供給。而由於某項經濟交易(如進口)或資本交易(到國外投資)則引起了外匯支出。因要以本國貨幣兌換成外幣方能滿足各自的經濟需要,在外匯市場上便產生了對外匯的需要。
把這些交易綜合起來,全部記入國際收支統計表中,便構成了一國的外匯收支狀況。如果外匯收入大於支出,則外匯的供應量增大;如果外匯支出大於收入,則對外匯的需求量增大。外匯供應量增大,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直接促使外匯的價格下降,本幣的價值就相應的上升;當外匯需求量增大時,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直接促使外匯的價格上漲,本幣的價值就相應的下跌。

H. 國際收支是什麼

國際收支:在一定時期內,一個經濟實體的居民同非居民所進行的全部經濟交易的系統記錄和綜合。國際收支是一個流量概念,反映的內容是以貨幣記錄的全部交易,記錄的是一國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交易。
最優貨幣區:指若干個國家或地區因生產要素自由流動而構成的一個區域,在該區域內實行固定匯率制度或單一貨幣制度有利於建立該區域與其他區域的調節機制。
特里芬兩難:是指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作為唯一的儲備貨幣,具有不可克服的內在缺陷的問題:美國國際收支順差,國際儲備資產供應則不足;若美國國際收支逆差,則美元的信用難以維持。
馬歇爾—勒納條件:當本國國民收入不變時,貶值可以改善貿易余額的條件是進出口的需求彈性之和大於1。
匯率制度:是指一國貨幣當局對本國貨幣匯率水平的確定、匯率變動方式等問題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規定。包括:確定貨幣匯率的原則和依據;維持與調整匯率的辦法;管理匯率的法令、體制和政策;確定維持和管理匯率的機制。
經常賬戶:是指對實際資源國際流動行為進行記錄的賬戶。它包括以下項目:貨物、服務、收入和經常轉移。
資本與金融賬戶:是指對資產所有權國際流動行為進行記錄的賬戶。它包括資本賬戶和金融賬戶兩大部分。
國際投資頭寸:反映一國某一時點上對世界其他地方的資產與負債的概念就是國際投資頭寸,而一國對外資產與負債相抵後所得的凈值就是凈國際投資頭寸。
米德沖突:是指在固定匯率制度下,一國只有支出變更一種政策工具,無法同時實現內外均衡兩個經濟目標的情況。
遠期外匯交易:外匯交易的一種,交易雙方事先簽訂交易合約,確定交易時間、交易價格、匯率及交易幣種,到期進行交割。運用此交易也可以避險也可以投機。
一價定律:指在自由貿易條件下,同一種商品在世界各地以同一貨幣表示的價格是一樣的。
貨幣危機:廣義貨幣危機,也可稱為匯率危機,指一國的夥伴匯率在短期內大幅度的變化;狹義的貨幣危機是指實行固定匯率制度國家發生大規模資產置換,固定匯率制度崩潰的情況。
絕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在某一時點上兩國的貨幣購買力(或物價水平)之比決定兩國貨幣交換的比率;它等於兩國物價水平的倒數比。
國際收支綜合賬戶差額:指經常賬戶與資本和金融賬戶中的資本轉移、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和其他賬戶構成的差額,也就是將賬戶中的官方儲備賬戶剔除後的余額。
貨幣替代:經濟發展過程中,國內對本國貨幣幣值的穩定失去信心或本國貨幣資產收益率相對較低時,外幣在貨幣的各個職能上全部或部分地替代本幣發揮作用的一種現象。
歐洲貨幣市場:是指非居民之間以銀行為中介在貨幣發行國國境之外,進行該國貨幣(可自由兌換)借貸存儲的市場,也稱離岸貨幣市場。
蒙代爾法則:在固定匯率制度下,把內部均衡目標分派給財政政策,把外部均衡目標分配給貨幣政策的政策搭配原則。
J型曲線效應:當一國貶值後,最初會使貿易狀況進一步惡化而不是改善,只有經過一段時間後貿易收支狀況的惡化才能得到控制並趨好轉,最終使貿易收支狀況得到改善。這個過程用曲線描述出來,與大寫字母J相似,代指貶值對貿易收支改善的時滯效應。
支出轉換政策:是指匯率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匯率政策指通過調整匯率從而調整進出口的對比關系來調節國際收支的目的。直接管制政策是指政府通過行政命令形式(如數量性管制和價格管制)來平衡國際收支的政策。該兩種政策都沒有改變總需求水平,而只是改變了支出的方向。
特別提款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會員國根據其份額分配的,可用以歸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會員國政府之間償付國際收支赤字的一種賬面資產。
套匯:是指利用不同外匯市場、不同貨幣種類、不同交割期限的某些貨幣在匯率上的差異,進行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外匯買賣,從中賺取匯差,套匯的種類有直接、間接和時間套匯。

I. 三大貨幣政策如何影響國際收支

三大貨幣政策工具,一、是公開市場操作,就是向市場發放貨幣,買賣政府債券等等。
二、是貼現率,就是決定銀行之間拆借資金的利率。
三、是儲備要求,就是對銀行准備金比例做出具體的規定。通過這些工具,來調節市場的貨幣供應量。

熱點內容
算力與比特幣 發布:2025-05-15 01:29:51 瀏覽:786
捷成股份區塊鏈 發布:2025-05-15 01:26:01 瀏覽:723
比特幣錢包錢被轉了 發布:2025-05-15 01:24:25 瀏覽:180
usdt機會 發布:2025-05-15 00:39:17 瀏覽:524
xrp和sec第一輪談判錄音 發布:2025-05-15 00:39:12 瀏覽:71
區塊鏈聯盟鏈多中心 發布:2025-05-15 00:34:28 瀏覽:197
比特幣現金2019 發布:2025-05-15 00:15:58 瀏覽:837
btc計算難度怎麼算 發布:2025-05-15 00:08:51 瀏覽:776
usdt合約地址bsc 發布:2025-05-15 00:07:04 瀏覽:459
gucs數字貨幣在國際交易平台可以交易嗎 發布:2025-05-15 00:05:36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