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虛擬幣百科 » nest虛擬貨幣

nest虛擬貨幣

發布時間: 2021-03-31 01:44:32

Ⅰ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曠工」,這些基礎知識你都了解么

ASIC礦機製造商琅琊榜

第一名:比特大陸(Bitmain)

http://shop.bitmain.com/proct/main

比特大陸(Bitmain),來自中國的挖礦設備製造商,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采礦設備生產商。據聯合創始人吳忌寒介紹,比特大陸已經擁有比特幣礦機70%以上的市場份額,每年銷售數十萬台螞蟻礦機(AntMiner),而礦機正是該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比特大陸旗下螞蟻礦機Antminer、蟻池Antpool、雲算力HashNest均排名全球市場第一,螞蟻礦機現在幾乎沒有對手。螞蟻礦機S9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ASIC比特幣專用礦機。螞蟻礦機S9是首款使用16nm製程晶元的礦機,在2016年6月發布,搭載的是比特大陸自主研發的BM1387晶元,單片算力達到74GH/s。根據晶元頻率差異,其S9系列包括從9.5T一直到14T的產品,主要分別是核心頻率和功耗。它從發布至今依舊是回報率最高的礦機,同時也是算力最大的礦機。

第二名:嘉楠耘智(Canaan-creative)

嘉楠耘智成立於2013年,是超算晶元及數字區塊鏈計算設備製造、區塊鏈計算整體方案提供商,也是全世界第一家研發出SHA256專用計算設備的公司。

其代表礦機是阿瓦隆AvalonMiner741,採用阿瓦隆自研A321288顆,16nm工藝製程,算力7.3TH/s。此外,為了降低產品成本,阿瓦隆是少數在頂級產品中不配控制電路的廠商,並且基礎門檻比較高,需要額外配置控制器或樹莓派,且配合AUC3轉換器和AUC3數據線才能工作。

第三名:巴比特(BitFury)

BitFury,目前主要的產品是16nm的ASIC專用挖礦晶元。Bitfury並不直接向消費者販賣采礦機,主要面向企業用戶出售整套數據中心設備。

BitFury 2011年創立於俄羅斯,總部設在比利時,在舊金山和阿姆斯特丹設有管理部門,在冰島和喬治亞共和國設有數據中心。早期是一個ASIC比特幣礦機晶元研發團隊,現在轉型做區塊鏈基礎數據服務和交易處理服務。

Ⅱ MUD游戲是什麼游戲

MUD游戲(Multiple User Domain多用戶虛擬空間游戲)。大家對MUD也許很熟悉,這就是你一直聽到的,可能卻始終不聽不懂的「泥巴」,雖然你可能還不知道它確切是什麼東西。但在泥巴一族中間,MUD就是他們第二個生存空間。

1979年第一個MUD(多用戶土牢)多人交互操作站點建立。這個站點包含了各種冒險游戲、棋類游戲和豐富詳盡的資料庫。大受歡迎的《網路創世紀》(UO)則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大型圖形MUD,也是至盡被認為是最完善的網路游戲,玩家只要自己喜歡,可以專心做買賣,或到處游歷,或什麼事情也不做而隨便走走,與現在網路游戲中充斥著的PK,殺戮相比,UO是一片純粹的游戲玩家的夢寐以求的聖土,依然是網路游戲的顛峰之作,在UO上發生的很多傳奇故事至盡仍被廣為流傳。

MUD的歷史
原作: Lauren P. Burka

翻譯: stoneboy

1989年的八月,CARNEGIE MELLON的一個研究生在一個周末寫了一個叫做TinyMUD的游戲。那是一個簡單的,多用戶的游戲。在互聯網只要誰知道他的地址與埠(lancelot.avalon.cs.cmu.e 4201),那麼誰就可以得到這個游戲。然而TinyMUD並不是最開始的MUD游戲,這個游戲容易使用,並且可被移植到許多UNIX系統上。這使得MUD風潮像爆炸一樣風靡世界至今未衰。現在的各種MUD游戲就在你的身邊,另你目不暇接。

MUDs(多用戶空間)有如下的各種優點:

許多人可以一起玩;

游戲被分成許多虛擬的空間以便在一個空間的人或物不會影響到另一個空間的人或物;

所有的交互內容以文字出現,沒有圖片或聲音;

通訊靠TCP套接字實現;

大多數代碼由學校里的學生來完成維護並且可以公開地得到;

實物,空間和人物的組合可以由簡單的命令來完成,而其他語言編寫的MUD游戲允許有更復雜的命令和道具;

盡管MUD是為了一個嚴肅的目的而出現的,但是它仍然保持著原始冒險或RPG游戲的氣氛;而且游戲玩家的身份並不被現實所束縛,MUD里的游戲的角色有現實虛擬如一的人,有毛茸茸的動物,有科幻故事裡的英雄,以及所有可愛的,醜陋的,令人討厭的,智慧的人,或者僅僅是一個平常的怪人。

JIM ASPENS(現在是YALE大學的老師)認為TinyMUD無足輕重,很快就會喪失掉新意。他有了些想法卻又舉棋不定,這對MUD游戲的優點和缺點都有一定的影響。

從地獄開始:MUD游戲--內存VS硬碟

早期的MUD游戲傾向於把大部分游戲數據放到硬碟上。當玩家需要時,空間和物體的數據從硬碟上被取出來。這種方式很慢。

TinyMUD把所有的數據都放在內存裡面。這種設計假設數據不會變得特別多。實際上,對於小的MUD游戲,基於內存的數據存儲是很快的。但當數據量增加得很多時,進程會開始頻繁地在硬碟和內存之間交換數據。系統的負載會由於頁面錯誤的集中出現而攀升。許多系統結構都有一個處理數量限制。ASPENS最終拋棄了TinyMUD當它在他的機器上達到了32M處理數量極限而崩潰的時候。MUD游戲的數據膨脹使問題惡化了,導致巨大的個人對象(INDIVIDUAL OBJECT),甚至後台進程。LambdaM00,運行在SparcCenter 1000上的Xerox Parc平台上,在1994年就要求有198M給予進程並且數據要佔有80M的硬碟空間。

很大的基於內存的MUD游戲的表現不盡人意眾所周知。盡管有大量的優秀的MUD程序員,直到很晚這個數據層的改進問題才被考慮到。有以下幾點原因:

無知。很多學生懂得C語言,但幾乎沒有MUD程序員研究過資料庫的設計。我還記得在新聞組rec.games.mud上,一個學生堅持認為基於硬碟的MUD游戲會把硬碟搞得疲勞不堪。

習慣。有很多MUD游戲是基於硬碟的。包括Marcus Rarnum(那時是DEC的員工)的UberMUD和UnterMUD和Andrew Molitor(Wesleyan大學的研究生)的TeenyMUD,是Andrew Molitor諸多計劃中的一個。UberMUD,用到了b+樹型數據結構,但被證明對於大多數MUD程序員是相當復雜的。UnterMUD用到了hash表,使用了很高明的緩沖技術而提高了數據訪問速度。這種技術被用到了一些商業MUD產品中。但是這種數據結構不允許一些MUD程序員所喜好的操作,比如檢查數據對象的總數量。UnterMUD的數據結構,也就是緩沖技術,已經被應用於其他一些伺服器中,比如MUSH 2.0。

至少有一種運行得很長時間的TeenyMUD。TeenyMUD使用了一種平直的文件,這種文件使用了一種直接索引方式,和hash搜索同樣有效,盡管比之於UnterMUD和UberMUD在緩沖技術方面還欠缺一點點。它的資源佔用率很低,對於那些只想試用MUD一兩個星期的人很適用。但是,那些喜歡小玩意的MUD程序員常常忽視了TeenyMUD因為它缺少一種可編程的環境。不言自明,如果你的伺服器是完全基於內存,而你的MUD進程增長迅速使得依靠硬碟的方式變得很誘人的話,那麼在這個時候要不損壞數據而更換伺服器則太晚了。

基於硬碟方式不是一種萬能鑰匙。它使得checkpoint(當伺服器運行時做備份)變得很復雜。一種技術上的意見認為基於硬碟的數據結構不會增進效率,如果這些數據夠多。理論上,經常被訪問的數據對象的緩沖會被放在內存中。,當需要時,這些數據就被交換到進程地址空間裡面。既然對象不能因為分布狀況而被組合到數據頁上,任何順序地訪問大量數據的操作都會使進程運行艱難。操作系統比大多數應用程序要更善於交換數據,一個基於硬碟的資料庫比一個基於內存的資料庫要痛苦一些。基於硬碟方式仍然會給數據增長加上一個令人滿意的上限,盡管硬碟映像會變地更大,更臃腫,有更多的碎片。

與其找尋一種復雜的方法來解決數據增長問題,許多MUD游戲寧願依靠一種公共的約束或rm -rf(rm:Unix命令-刪除)和一切從新開始者來構建資料庫。很不幸,這種標志之一以及一個成功的MUD游戲的副作用就是在程序大小和子進程數量兩方面的增長。————————

應該注意到硬碟,內存和cpu要佔用較多的系統資源。一個50個用戶的MUD游戲要佔用一個FTP進程的一定比例的網路帶寬而且不會使通訊顯著地減慢。

在1989年和1994年之間,普通互聯網主機上的內存和cpu性能增長了一到兩個數量級。但是在1989年,只有很少數的人曾經登錄到有額外的 CPU周期分給MUD游戲的互聯網主機上,特別是一個那種能控制整個的工作站使其他進程不能以合理的反應時間運行的主機。

同時,隨著MUD玩家把游戲介紹給他們的朋友,一定數量的大學生開始迷上了MUD游戲。但給予MUD的CPU周期仍然增長緩慢。這種不和諧導致了兩個結果。

人們開始在任意的地方運行MUD,也不請求得到系統管理員的允許。1990年,某個使用GNU群件的人總會在一個機器上發現四到五個MUD在運行,而用戶要干點實際的工作就必須殺死這些MUD進程。

在某個正在發展的虛擬社區里,掌握著可以運行MUD的資源的人總是有著很大的權力,甚至要超過他們對繼續改進MUD所需投入的時間和精力。

這樣我們就碰到了關於MUD的第二個問題

究竟是哪些人的游戲呢?
ASPNES認為他的游戲可能在幾個星期後人們就會對之興味索然。然而確沒發生這樣的情況,他於是就繼續運行他的游戲。很多用戶認為TinyMUD,還有他們在構建這個游戲的努力,會永遠持續下去(或者至少是在他們畢業之前,還有機會接觸網路的時候)。同時,ASPNES,他是一個游戲中的巫師,當游戲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難以控制的時候,卻越來越懶地維護他的 MUD游戲,不去管理資源使用,也不去觀察游戲參與者的行為了。

一個用戶在TinyMUD上的所建對象的數目的限制只是一個「錢」(當然是游戲中的貨幣)的問題。玩家需要數個便士來建造空間和對象。一個玩家開始是一分錢也沒有的,但卻可以通過訪問別人的建築或尋找寶藏來賺一些錢。有野心的建造者很快發現計算金錢的系統可以用宏來屏蔽掉以便不斷地攫取有價值的寶藏。這對那些有野心的龐大建築計劃者很合口味。但對其他人來說,例如,他們建造了500個對象,卻被告知:「你找到了一分錢!」。他們被留在了鎮子的中心,以至於任何經過此地的人都必須看著這500個對象的列表。一旦這些對象被去掉,它們仍被加到資料庫里直到有人發出了一個工作循環命令。

TinyMUD的一些部分以線性的方式延伸,比如街道和地下鐵道。另外的部分卻互相交織在一起。有些電話亭連接了四到五個方向。WESLEYAN大學的蒸氣管道連接到了FLORIDA大學的校園里。台灣竟就在劍橋的旁邊。還有一些謎語,包括巨洞歷險的遺跡。還有住宅,准確地說,是一個住宅。

REC ROOM是一個早期的資料庫。它有一些玩具和場景。REC ROOM的主人讓別人可以連到資料庫上還為建造著提供了自由的外出的通道。因此任何建造了些對象的人都作了一個入口和出口同道連到了REC ROOM上,以代替資料庫的線性部分。很快REC ROOM成為一個生存的場所,但也是一個交通要沖。

同時,一小部分MUD玩家在建造,而只有極少數的人在探索。更多人把TinyMUD作為一個有傢具的交談系統。曾經有過議論要是鼓勵,或甚至於強迫玩家去探索。但是,定居卻成為MUD游戲里與建造和探索相競爭東西。大多數伺服器把交談設置得同建造一樣復雜。

當人們在一個虛擬的空間里聚集的時候,就意味著任何想搞點破壞的人可以寫一個程序連到MUD上,找到那個房間,發出大量的字元,那麼MUD就會死掉。

對於TinyMUD的這些已被發現的缺點,擁有資源的MUD玩家,或者從別人那裡能搞到機器運行MUD的人,開始設計新的MUD游戲。這些新的MUD游戲在建造方面有某種中央建設的計劃,或者至少在哪個人把什麼東西放在什麼地方的問題上有限制。所有這些育游戲都有更加積極的巫師。建造方面的限制導致了爭吵,偶爾甚至相當有強調性和尖刻。建造者可以看到他們的傑作被巫師循環掉以減少資料庫的在內存和硬碟間的交換數據。「REC ROOM現象」使建造一般空間的的人被提升到實際上的巫師的地位,他們能控制哪一個人能進入或者建造新的建築到公共的空間里去。這些人的力量只在系統管理員之下其他人之上。

MUD玩家大多數是大學學生,他們剛剛發現所謂「言論自由」和「藝術性表達」的概念。他們通常是狂野的,也是毫無效果地把這些想法加到資料庫上的項目里。而對於MUD游戲的下一個階段的矛盾已經被埋下伏筆,而且至今仍未被解決。

哪些人擁有MUD資料庫呢? 系統管理員? 巫師(在MUD游戲中有著編程和管理系統許可權的人)? 還是那些揮灑了汗水建造游戲中風景的人?

一個資料庫只是一個文件。如果你拷貝下來又會發生什麼呢? 哪些人又有這些拷貝呢? 如果在不同的機器上有著同一個資料庫的兩個拷貝在運行呢?

如果MUD游戲的規則或者是管理員定的規則發生了變化,那麼反對這些規則的玩家能不能摧毀他們的建築呢? 如果玩家沒有什麼舉動,是不是就意味著他們贊同新個規則呢? 如果玩家的建築包含了「公共」空間或vital topological interlink呢?

玩家有沒有權力參與MUD游戲? 他們有沒有權力去建造呢? 對於那些公平地參與者會不會有限制呢? 對於那些在建築上進行了投資的玩家對資料庫能有影響么? (Can it be decommissioned over their protests?)

分布式MUD游戲,(就象所有其他的分布式的東西一樣。) 已經被作為資料庫所有權問題和所有其他常見的錯誤的解決方案被提出來了。而且已經有了一些初步成功的分布式MUD游戲的實驗。玩家能夠從一個MUD游戲毫無困難地走到另一個MUD游戲。如果被拒絕的話,人們可以簡單地「拿起他們的玩具回家」。但是,分布式MUD游戲卻不怎麼流行。

很自然,如果用戶許可權的問題不被解決的話,對於那些有著用戶分級的系統就不會有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一個MUD系統管理員可能會選擇去相信一些主機上的MUD系統,但是如果其中的一個MUD因為疏忽而出現了安全問題,他們可以允許製造麻煩的人從這個MUD中出去然後登錄到另外的主機上。

而且,一個分布式的MUD游戲要求每個參與的MUD系統都使用同樣的伺服器代碼,或者至少是一個同樣的資料庫層。我還不知道有任何的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來解決游戲玩家把游戲中的東西從一個MUD帶到另一個MUD中的問題。

做你想做的,那就是規則的全部含義。
正如其他的系統的管理員所知道的,人們對於共享的計算機資源和對於真實生活的資源都同樣的不是很有理性。在沒有一個積極的系統管理員的情況下,開始的TinyMUD的資料庫不僅變得很大而且亂七八糟。網路上有著年青的,未諳世事的年青人,他們喜歡搞破壞,而不是為自己建設。甚至能用一些簡單的編程工具來製造系統災難。在MUD上這可能變得更加糟糕,因為網路上對於匿名用戶的許可使的一般人也可以對網路安全造成威協。

MUD只是游戲,但是大多數系統管理員和玩家都普遍認為MUD是很有趣的,對於大多數人,接收端的煩惱並不是很有趣。但是對於煩惱到底是什麼的問題卻比編程時的問題要更加痛苦。狂暴的舉動或者是淫穢的內容能保護語言性的或藝術性的表達么? 或者對於那些平靜的玩家是一件煩人的事情?扮演一角色會給一個玩家粗魯的或侵虐的性格么?

當實際上沒有什麼社會規范時強迫玩家遵守社會規范沒有什麼用處。在一個MUD上,性別,種族,狀態,甚至地球引力都不是他們看上去那麼回事。一個人可以很好地理解,當那些憂郁的,或毛絨絨的,或那些可以飛的人堅持認為新手會在現實生活中和MUD中一樣行動,所帶來的混亂。而且,一種社會規范會成為一個社會團體存在的前提。一些學生利用學習的間隙想些別的事情而不是考慮關於道德的事情。

不管MUD游戲系統是不是社團,象泥(mud)水坑裡會生蟲一樣,他們也產生了、管理機構。通常,對於系統管理員有三種理解。

有象JIM ASPNES式的「放任自流」模式。這種MUD游戲趨向於毫無規律地快速增長,也沒有人去踢出那些搗亂的人。沒有一個積極的管理員,許多MUD社區<使用了一種強有力的MUD客戶端軟體作為主持正義的義務警察。防禦的功能包括:禁止問題玩家的輸出。對於攻擊的問題,有可能採用/usr/dict/words(是一個UNIX下的字典文件,有大概400多K位元組)來把對方給趕跑,特別是當對方的客戶端沒有你的強大時。

另一個方面,一些MUD游戲採用了另一種轉移的方式,組織了一個以可憎的行為為規范的社區,交互的集中形式是TinyMUD 的「kill」的命令。CATHARSIS是一個很多人知道的虛擬王國,那裡不需勞神費事,淫穢的內容就可以被提升到藝術的高度。

一些MUD游戲採取了自動管理的模式。這種方式工作得相當不錯,如果管理機器的人員就是MUD的頂級巫師,而且經常上線玩,因此熟知其他玩家,並且能觀察到不斷出現的問題的話。許多這樣的MUD游戲也使用一種用戶注冊的方式,使任何一個人想玩的人都必須回復一個有效的地址。而生事的傢伙也就永遠toaded. 這個系統最大的缺陷就是一個獨裁的MUD只會接納喜歡,或者至少是能容忍,頂級巫師的人。......

第三個可能是在大多數有能力的玩家中選出人來產生一個合作控制的MUD游戲管理模式。有人幽默地指出道:冒險式的MUD 游戲,允許用戶通過猜迷,殺死巫師直到他們也到了巫師階段,然後才開始建造自己的東西。TinyMUD和與之類似的MUD同類有一個相似的分級方式:玩家們通過和巫師外出遊歷直到他們也變成巫師來取得分數。有一些運行了很長時間的MUD使用了一種合作式的管理方式,通常是又投票來決定。當巫師和玩家分成了不同的派別,互相譴責對方粗野的不正當的行為,特別是在公共的論壇里的比如USENET里,這些MUD產生了復雜的或者是丑惡的政治問題

在另一個方面,政治是現實生活的一個不可避免的部分。一些玩家可能會認為政治很好玩,但是另外的人對此報著悲觀恐懼的看法。互聯網正在變得越來越擁擠,而這種早期的令人喜悅的無政府的狀態可能會轉變為一種更復雜的,但可以接受的狀態。

總結:你不能考軟體來解決社會問題。
幾年以前,系統管理員都在把沒有用的MUD從他們的機器上刪除掉。現在管理員們發現,MUD游戲為地理上分隔得很開的項目組成員在郵件列表上提供了顯而易見的優勢。使學生們為合作完成作業而與同學和老師保持聯系,也使行動不便的學生能夠有機會參與社會活動。MUD游戲讓學生和其他地方的學生在網路上實時交談,讓處於城市郊區的大學沒有了隔離的問題。一個虛擬的的公共機構可以讓充滿希望的學生,職員和貢獻者們做虛擬的旅行。

很清除,更進一步的軟體發展是組成穩定的MUD社區的前提。希缺資源對虛擬設區的重視和對真實社區是一樣的。MUD 的資料庫在運行它的伺服器超過了它的處理能力時,或者系統軟體變得不正常時,會被刪除掉,使得建造活動和社區建設的活動受到壓制。

即使有對伺服器軟體的升級,在一個字元界面的虛擬社區里生活的社會問題在五年裡幾乎沒有什麼變化。當有限的資源被去掉時,磨擦仍然會存在。

在MUD上有過主流媒體對「社會問題」的關注(這並不讓人吃驚;網路空間里的性和死亡比資料庫層面的討論要賣座得多)但是如果那些將要成為系統管理員人認為虛擬的強奸和MUD毒癮只是他們面對的唯一問題,他們會感到吃驚的。

MUD游戲應該是匿名的么,或者MUD的ID應該與現實生活的信息相聯系? 匿名問題可能會促進反社會的行為,但是經過注冊的ID免去了MUD游戲中最有用的性質:遮羞的面紗。一個妥協的方法是系統管理員不能隨意進入修改身分信息。但是任何保存在文件中的信息並不是象人們想像的那樣能夠保密。

哪些人去建造呢? 限制建造的目標到某些特定的主題和布局可以把那些有不同想法的人排除出去。但是無法控制的建造活動會使在資料庫里尋找一個目標或者搜索資料庫變得不可能。一個數據太多的資料庫對任何人是沒有任何趣味的。

新用戶應該學些什麼呢? 喜歡謾罵的用戶在MUD應該受到懲罰么,或者游戲裡面應該有現實生活的秩序? 你能夠確定的知道任何人的現實身份嗎? 把你的真實的生活中的行為移植到虛擬的環境中是沒有什麼用的。「財富」的和「個人」的概念在虛擬的生活中並不適用。文字的交互比真實生活的交流要簡單一些,只是沒了語調和真實的表達。也可能在這種環境種要知道語言對別人的影響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一個用戶用無意義的信息轟炸別人使得他或她不能使用MUD,那麼攻擊者要被認為是犯了錯誤嗎?......

即使是簡單的情況,象姓名的管理,也會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一個MUD能夠支持多少個叫DAVE的人? 那麼給用戶分配唯一的數字-字母的ID會不會打破這種虛擬社區里社會的氣氛?

隨便想一想就會看到每一個社會問題並不能靠一個代碼補丁來解決。一個面向大學本科學生的MUD游戲的管理員可能會被裝上一些過慮的裝置來過慮一些特定的字詞。學生們卻又會想出一些新的方法來互相謾罵,這要比伺服器上的規定的更新要快得多。既然一些人能夠被一些簡單的話感動,任何形式的話語很快就會變得冗長無比。

忽視這些問題的MUD系統管理員會發現他們自己碰到每一個事件時都會隨意定一些規則。另一個方面,使規則生效的虛擬社區的社會情況比真實生活的變化要快很多。

「我們,世界上的MUD玩家,為了構建一個完美的資料庫,宣布聯合起來,並保證對於任何有能力的人都能得到kill命令的使用權力。而且在網路死掉之前提供一個備份的MUD,還要提高提示出現的頻率,而且保證我們還有我們的後代有一個安全的站點可以連線。為此我們宣布並確立這個《真實世界的虛擬城邦憲法》」

中國泥巴簡史
作者:龍鱗兒

二十世紀的某一天,在一個距離我們相當遙遠的國度里……

……

一群年輕人發瘋了似的狂喊著:「成了!成功了!我們成功了!!」

……

他們,就是泥巴的始祖----地球上第一批的MUD巫師。

在他們手中,誕生了地球上第一個MUD游戲(網路多用戶文字游戲)。他們,是偉大的,然而,他們的令人垂涎三尺的MUD是我們大部分並不精通英文的國人所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就有了我們中國自己的巫師的誕生。在中國,第一批接觸MUD的應該屬《東方故事》的巫師們了。他們重新修改並編譯了MUD的核心程序,並極富創意地加入了外國MUD中所沒有的一些核心程序。在他們的努力之下,第一個中文MUD誕生了。這,在中國MUD史上無疑是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在他們不懈地宣傳和鼓動下,也誕生了中國第一批的MUD玩家----元老級的MUD玩家。而他們之中的很大一部份人也成了日後許多MUD大站的極具權威的巫師----所以說來說去還是一句話----得感謝《東方故事》的巫師們。

而後,不長的一段時間里,又有了許多聞名天下的MUD站點----《俠客行》、《天龍八部》、《西遊記》、《風雲》和《金庸群俠傳》(即後來的《書劍》)。然而,在MUD游戲在中國開始怒放的時候,老天送給了我們一個晴空霹靂----據傳,由於某些原因,MUD的元老----《東方故事》,將不得不退出歷史舞台----這是一個令人萬分沮喪的消息,面對這一事實,許多許多的玩家和巫師們都以淚洗面,恨不能從自己的身上挖出一塊肉來以換取《東方故事》的繼續開放。可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東方故事》還是關閉了,也不知當我們的可愛的玩家們滿懷希望地看著Zmud上的「Attempting connection to 東方故事」後,看到了無數次的「Reconnecting to 東方故事 on X seconds」的界面,會有何反應。

在後來一段日子裡,MUD界出現了一陣子平靜,而後又一個令MUD界震驚的消息傳來,《金庸群俠傳》等大型MUD被盜版了,這是就是那些居心不軌的巫師們乾的好事,他們先混入一個MUD的巫師內部,取得大部分巫師們的信任,然後,在為取得其他巫師的同意下,利用自己的許可權,把MUD的源碼通通地運回家裡去。一部分犯罪巫師利用這些源碼架設了自己的站點,而令一部分巫師中的敗類甚至把源碼賣給了別人。這就是當初為什麼許多大型的MUD巫師內部不穩定團結,為許可權問題爭的焦頭爛額以及《金庸群俠傳》後來改名叫《書劍》的原因。從此以後,各MUD都竭盡全力,力爭把許可權的設置盡力搞得萬無一失。於是,每一個MUD的文件夾又憑空大了好幾MB。

到了現在,MUD界基本上已處於一個平穩的階段。許多老玩家對MUD漸漸失去了興趣。而新的玩家也難以對一個單純的文字游戲產生興趣,加之許多巫師們逐漸的退出了江湖,不問世事,MUD的開發也有所停滯。MUD的生意也不再象過去一般紅火了。而此時,許多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又出現了,《笑傲江湖》、UO、《萬王之王》、《網路三國》等等均以其多媒體的優勢超越了MUD。看來,似乎是文字MUD該退伍的時候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Ⅲ 有沒有什麼好玩的游戲、畫面漂亮點的游戲介紹下額

大型3D游戲,神魔不錯的游戲,還在測試,對職業玩家有很好的幫助。 具體內容可以去這個資料站看看 178論壇是知名游戲論壇 各種游戲資訊都很全 應該可以找到你喜歡的游戲內容 激活碼可以在下面網站拿. 178神魔資料站: http://shenmo.178.com/ 玩家討論論壇 http://bbs.178.com/forum-416-1.html 凱旋帝國 神魔大陸牧師職業導盲與心得 http://shenmo.178.com/201004/64884093513.html 178首發全面解析神魔大陸副職業社交家 http://shenmo.178.com/201004/64883211946.html /
採納哦

Ⅳ 新加坡的福華燕窩(6個裝),人民幣需要多少它可以放多久

我有同學在新加坡,回國前買了四大盒燕窩才花了2000多。
在國內:白的,52一克。紅的,58一克。
即食燕窩,260克一小瓶。白的是760,紅的是1680。
新加坡賣的燕窩比這個價位低。白的就是白燕,紅的就是指血燕。

乾燥的燕窩可以放置時間最少三年,有的燕窩放了五、六年仍可食用。

燕窩講究少食多餐,保持定期進食,干燕窩每次3-5克,即食燕窩每次20-30克,早晚各一次或每天或隔天一次。燕窩配食講究「以清配清,以柔配柔。」一般食用燕窩期間少吃辛辣油膩食物,不抽或少抽煙。感冒期間由於人體不能很好吸收燕窩營養不要食用燕窩。

燕窩最簡單的浸燉食用方法:先根據不同品種按不同時間用一碗純凈水浸發(10克左右用300毫升純凈水),因燕窩在浸時有養份溶於水中,浸清潔燕窩的水不要倒掉,用這個碗隔水按不同時間小火燉煮。燉好後可配冰糖、牛奶、蜂蜜、豆漿等食用。

Ⅳ 地鐵:最後的曙光的游戲DLC

該DLC為預購游戲時所贈送的福利!預購版分為兩種:【普通預購版】和【特別預購版】
1.游騎兵模式(Ranger Mode):沒有HUD界面,更少的子彈和資源,更殘酷的戰斗,體驗完全沉浸其中的快感!
2.100發軍用子彈:在游戲中,人們垂涎它殺戮的威力,更把它當成一種貨幣來流通。你會用它來戰斗還是購買珍貴的資源呢?自己選擇吧!
3.《地鐵:最後的曙光》數字漫畫——《Artyom福音書》(特別預購版贈送):由Dmitry Glukhovsky撰寫故事,國外著名漫畫公司Dark Horse Comics製作,限量發行!
4.俄羅斯AKSU:一個簡潔而致命的AK突擊步槍,經過強化後非常適合幽閉環境作戰。
5.RPK機關槍(特別預購版贈送):前蘇聯設計的輕機槍,超大的子彈容量,且開火速度極快!
6.Deep Silver近日正式宣布《地鐵:最後的曙光》「塔 」DLC發布日期。
《地鐵:最後的曙光》「塔」DLC售價為4.99美元/英鎊3.99 / 4.99歐元,於9月3日登陸PC,Xbox 360,而PS3版則於9月4日在美發售。發行商特意公布了這款DLC的游戲截圖(見文末)。關於這款挑戰模式DLC的官方描述如下:
「玩家必須通過一個戒備森嚴的塔,這是個虛擬作戰模擬器。關卡越往後越難通過,擠滿了成群的敵人,變異體和其它致命的威脅。想要在這場模擬戰斗獲得最好的成績,玩家需要掌握地鐵的獨特特性,戰爭機制以及手工製作的武器的運用,才能飆升到全球排行榜名列榜首。」
「塔」DLC是《地鐵:最後的曙光》計劃推出4款DLC中的第二個,持有季票者預購可享受折扣。之後將要推出的2個DLC細節如下:
「開發包DLC(Developer Pack)擁有射擊場,AI競技場和地鐵博物館…及一個獎勵任務——蜘蛛之巢。任務中玩家將利用新的工具來解決蜘蛛變種的侵襲。
「記錄DLC(Chronicles Pack)」將包括3個原創單人任務,玩家將在這些任務中扮演游戲中的4個角色-Pavel,Khan,Ulman和Anna。
「開發包「DLC
發行商Deep Silver已確認這款「開發者」包將在Steam、Xbox Live和美國的PS商店推出,上市時間為2013年9月17日。當然美國PS商店推出時間為9月18日。
「開發者」DLC添加了一個新的「射擊靶場(Shooting Range)」,玩家在靶場可以體驗在游戲中的每一支槍及其附件組合,此外還有每種武器的全新神槍手挑戰。
在挑戰中需要完成你自定義的戰斗,名為新的AI競技場(AI Arena),這場戰斗發生在人類和變異的士兵之間。此外還有一個新的單人任務稱為蜘蛛窩(The Spider's Nest ),你將置身於一個充滿蜘蛛的墓穴中,唯一擁有的只是一個打火機和一個新的火焰噴射器。
全新的地鐵博物館(Metro Museum )也將出現在這款DLC中,在那裡你可以仔細觀察游戲中出現的變異體和人類角色。
《地鐵:最後的曙光》將於下周推出第3個DLC擴展包——「開發者」包(『Developer Pack』)。
「開發者」DLC售價為3.99美元/3.19英鎊/3.99歐元,季票持有者可免費獲得。它是針對季票免費活動推出的4個DLC中的第3個。
《地鐵:最後的曙光》於2013年9月11日周三通過Steam登陸於MAC平台。該MAC版本與PC和主機版本同步接收DLC,以及季票。
「記錄」DLC
將包括3個原創單人任務,玩家將在這些任務中扮演游戲中的4個角色-帕維爾,可汗,烏爾曼和安娜。
「陣營」DLC
「陣營DLC(Faction pack)」將包括3個原創單人任務,玩家將在這些任務中扮演3個陣營的角色-第四帝國重裝甲兵,赤色陣線狙擊手和波利斯剎帝利士兵。

Ⅵ 日本自由行7天大概要花費多少

得看去的是日本哪裡,以東京為例,玩的好點的話大概需要花費10000RMB一人(不含機票),簡單的玩耍大概7000RMB一人(不含機票),日本主要消費如下:

1、每日的餐費

每人每天的三頓飯,早餐大概500日元左右,午餐大概一千日元左右,晚飯大概一千日元左右。如果是想吃的比較好,那價格會更貴。

2、租房的費用

在日本推薦租民宿,合租民宿的話大概300rmb左右一天,可以使用APP自行選擇。

3、景點的費用

日本大部分景點都是免費的,但是也有部分景點是需要收費,價格不等,以東京塔為例,門票大概幾十RMB,所以景點消費並不是很高。

4、交通的花費

在日本旅遊的話建議購買西瓜卡,這個是日本地鐵卡,每天地鐵按旅遊平均來算,大概一天一千日元左右,如果去的地方多,地鐵消費也更高一點。

注意事項:

1、去日本購買機票的時候,注意返程機票盡量購買有免費行李額的,並且時間在中午或者下午 ,因為日本地鐵早上六點才開始運行,購買的太早會影響返程行程,以東京為例,成田機場的免稅店早上六點半才開門,對自己在免稅店購物也有影響。

2、在日本旅遊不要大聲說話,日本對於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的人很反感,尊重其他國家習慣,也是體現我們國家的素質體現。

3、不要乘坐最後一班地鐵,最後一班地鐵多為上班族回家乘坐,人數巨多,積極擁擠。

4、在日本不要打車,日本打車非常的貴。

熱點內容
算力與比特幣 發布:2025-05-15 01:29:51 瀏覽:786
捷成股份區塊鏈 發布:2025-05-15 01:26:01 瀏覽:723
比特幣錢包錢被轉了 發布:2025-05-15 01:24:25 瀏覽:180
usdt機會 發布:2025-05-15 00:39:17 瀏覽:524
xrp和sec第一輪談判錄音 發布:2025-05-15 00:39:12 瀏覽:71
區塊鏈聯盟鏈多中心 發布:2025-05-15 00:34:28 瀏覽:197
比特幣現金2019 發布:2025-05-15 00:15:58 瀏覽:837
btc計算難度怎麼算 發布:2025-05-15 00:08:51 瀏覽:776
usdt合約地址bsc 發布:2025-05-15 00:07:04 瀏覽:459
gucs數字貨幣在國際交易平台可以交易嗎 發布:2025-05-15 00:05:36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