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最後的結局
『壹』 虛擬貨幣曾給你帶來哪些虧損
小賺一點個人認為跟股票性質差不多
『貳』 虛擬貨幣是怎麼賺錢的
在單機游戲時代,主角靠打倒敵人、進賭館贏錢等方式積累貨幣,用這些購買草葯和裝備,但只能在自己的游戲機里使用;門戶網站或者即時通訊工具服務商發行的專用貨幣,用於購買本網站內的服務。
市場上的虛擬貨幣主要有四類:
1、由游戲運營商開發,供玩家在網路游戲中作為交易媒介而使用的游戲幣。
2、由門戶網站或者即時通信工具發行,供本運營網路空間內使用的專用虛擬貨幣。
3、既可以在虛擬貨幣發行主體內使用,又可以向非發行主體購買商品和服務的互動式虛擬貨幣。
4、基於密碼學和現代網路P2P技術,通過復雜的數學演算法產生的,特殊的電子化的、數字化的網路密碼幣。
(2)虛擬貨幣最後的結局擴展閱讀
虛擬貨幣的產業化將形成虛擬貨幣市場。如果說股票市場的出現是工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的產物,那麼虛擬貨幣將是服務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的產物。現代服務業,特別是個性化的現代信息服務業,將成為個性化虛擬貨幣的產業基礎。
個性化的虛擬貨幣市場與股票、衍生金融工具市場不同,後者更多的是為工業化的需求而建立起來的,這種工業化的需求也體現在滿足所謂現代服務業的需求上;而前者的產業基礎將與信息化的需求息息相關。
未來的第三產業不同於服務業,它的發展方向是後現代服務業,也就是體驗業,即更多的滿足精神、文化、娛樂發展需求的個性化產業。股市將更多的發揮利用信息引導工業和服務業理性投資的作用,而個性化虛擬貨幣市場則更多的是發揮利用信息引導體驗業感性消費的作用。
『叄』 虛擬貨幣v寶什麼時候倒閉的
現在基本上已經銷聲匿跡了,至於是否已經死去,目前還不清楚。
傳銷可以通過三種方式來確認,「首先看其銷售的是否有商品,其次看其是否靠拉人頭來賺錢,第三就是層次提成,看其是否形成了金字塔體系。」
有的傳銷組織也是有商品,但需要看商品本身價值與價格是否對應。阮齊林表示,V寶這種並未開源的虛擬貨幣,「這就是傳銷組織構建起的一個道具,用來遮掩其傳銷本質」。
『肆』 中國虛擬貨幣能走到最後的是哪個
虛擬貨幣誕於歐美於歐美爆發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推歷史高點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帶入新點帶入期冬季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度炒作面利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遠發展另面加速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傳播速度
目前60%比特幣算力60%交易民幣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市場占據領導位說虛擬貨幣都華身影比說萊特幣創始李啟威美籍華產元寶幣、福源幣、招財幣均宗產幣曾紅極比特股坑李笑投資項目
點值注意虛擬貨幣研究比特幣相關企業融資發歐美家歐美家更注重基礎設施建設研發看未眼前利益
『伍』 天秤幣Libra作為虛擬貨幣是不是最終的命運和比特幣一樣
想必大家現在對比特幣都不陌生,那個曾經被認為是怪胎的虛擬貨幣,卻在經濟市場上大放光彩,尤其是兩年的比特幣一度大火,吸引了無數幻想巨型財富的人去追尋,最近又出來了另一個虛擬貨幣天秤幣Libra,那麼天秤幣Libra以後的市場會怎麼樣哪,他會不會和比特幣一樣也給經濟市場帶來一場爆炸哪?
從創建天秤幣的初衷是為了給用戶省錢,這個初衷肯定會得到大家的認可,但是天秤幣的未來走向會怎麼樣,關鍵還是看後期的運營監管問題怎麼解決,比特幣曾經就因為安全問題一度讓持有比特幣的人感到恐慌。虛擬貨幣的市場是全球,能在全球做好安全監管也對運營公司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也希望天秤幣能夠成長那個起來和比特幣抗爭,畢竟競爭越多我們的利益也會最大化。
『陸』 比特幣價格暴漲 虛擬貨幣的最終結果怎麼樣
要想比特幣成為全球通行貨幣,幾乎是不可能的。
以中國為例,現在央行調控經濟的手段主要是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匯率政策。全球通用比特幣,意味著各國失去經濟主動權,一旦經濟衰退,央行沒辦法利用擴張性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一旦國際貿易處於不利地位,也沒辦法利用匯率政策調整國際收支。這對於國家來說是很致命的。
但是數字貨幣取代紙幣是大勢所趨。因此,為了保證央行對經濟的干預能力,各國很有可能分別推出自身的數字貨幣來取代紙幣。也就是說,人民幣無紙化,統一數字化交易,美元也無紙化,進行數字化交易,然後數字化的人民幣和美元匯率掛鉤。
當前比較火熱的數字貨幣,很長一段時間內,能且只能是投資標的。目前數字貨幣都由私人成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允許貨幣發行權留在單一個人手上。比特幣在這一點甚至不如以太坊——我們連中本聰是誰都不知道。美聯儲雖說是私有,但好歹是美國商業銀行聯合的產物,和匿名的中本聰創立比特幣是兩個性質。
因此,從這一角度來看,將來很可能是各國貨幣逐步無紙化,數字化。將來在各國主要數字貨幣的基礎上,參照SDR的思路,構成一套全球通行的數字貨幣也不是不可能。
SDR:特別提款權,用於各國國際收支結算。價值由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英鎊這五種貨幣所構成的一籃子貨幣的當期匯率確定,所佔權重分別為41.73%、30.93%、10.92%、8.33%和8.09%
『柒』 現在入手虛擬貨幣前景怎麼樣
個人認為,現在可以入手BTC等主流價值幣,從BTC近一年的走勢看,現在基本上處於谷底,即使還有可能再跌一些,但是也不會跌太多。10年的歷史說明BTC肯定是有價值的,並且BTC將來肯定還是要升值的,畢竟是幣圈的黃金,稀有且共識最大。以上僅是個人一家所言,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需謹慎!最後聲明,如果你投資虛擬貨幣虧錢了,本人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捌』 虛擬貨幣的風險高不高血本無歸的幾率有多大
(三)支付系統穩定性風險
1、難以規避與支付系統相關的典型風險
在特定的虛擬社區,虛擬貨幣支付活動已演變為「真正的」支付系統,面臨著與支付系統相關的典型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運行風險及法律風險等。這些風險的性質、規模及持續時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系統的設計或流動性匱乏的程度,網路虛擬貨幣方案很難規避或控制這些風險。從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的《重要支付系統的核心原則》(CP)來看,網路虛擬貨幣方案並不符合CP中的絕大部分內容,同時也不屬於系統性重要支付系統。所以,並不會在全球金融系統引發或傳遞沖擊。從目前情況下,網路貨幣系統在這些虛擬社區外並不存在系統性風險。
2、缺乏相應監督和保護機制。
在現實經濟中,央行充當著最後貸款人角色且不存在違約風險,可以在出現支付危機或無法預知的流動性短缺情況下採取行動,以避免連鎖反應。而網路虛擬貨幣方案中,以網路貨幣為結算資產並不能做到這些。由於網路貨幣簡單地依賴於發行人信譽,並不能保證被廣泛接受用作支付手段,網路貨幣不能被視作安全的貨幣。另外,商業銀行按要求接受審慎監管,降低了違約可能性,商業銀行賬戶中的錢安全度高於網路貨幣。網路貨幣的一個根本性風險體現在:網路貨幣方案結算機構並不受任何監管,沒有任何機構對其行為負責,同時也不具備任何投資者/存款人保護機制,導致用戶自身承擔所有的風險。
(四)監管缺位風險
通常來講,監管滯後於科技發展。網路虛擬貨幣方案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建立,但直到2006年,美國的一些政府機構才著手分析這些方案。由於監管缺位,加之其交易有匿名、不可見、難追蹤等特點,網路虛擬貨幣方案極易被恐怖活動、詐騙、洗錢等非法活動利用。當前,許多國家的政府部門都在考慮是否承認或使這些虛擬方案合法化,並將其納入監管范疇,從而達到支持貨幣和支付形式創新、保護消費者權益及金融穩定,同時抑制利用虛擬貨幣方案從事犯罪活動的目的。目前虛擬貨幣方案法律地位不確定性也可能對政府當局帶來挑戰。
(五)貨幣當局聲譽風險
貨幣當局(央行)的聲譽是決定其各項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有效性的關鍵因素。公眾對法定貨幣的信任程度與央行形象密切相關,央行十分關注其聲譽。歐央行將聲譽風險定義為聲譽、信用或公共形象惡化的風險。由於網路貨幣方案與貨幣和支付相關,大-眾普遍認為屬於央行職責范疇,需警惕其可能給央行帶來的聲譽風險。雖然在規模較小的情況下,網路貨幣方案失敗帶來的影響有限,但其高度波動和不穩定性也加劇了失敗的可能性,並吸引媒體廣泛報道。若任由網路貨幣持續發展而不進行管制,中央銀行可能被認為失職而影響其聲譽。
(六)投資者損失風險
相對於交換價值而言,公眾對網路虛擬貨幣的投資價值認可度更高,也正是基於投資的交易才加速了虛擬貨幣市場形成。與其他投資市場一樣,虛擬貨幣市場的參與者也將面對市場風險、信用風險以及政策風險帶來的潛在損失。以比-特幣為例:2009到2010年初,比-特幣毫無價值;2010年夏天比-特幣交易開始進入黃金時期,由於供給遠小於需求,網上交易價值開始上升,到11月初,比-特幣在29美分處沉寂多日後竄升至36美分;2011年2月,比-特幣繼續升值,其與美元的兌換率達到了1:1;2013年,比-特幣價格實現「大爆炸」式增長,並在2013年11月29日觸及1242美元,超過同期黃金1241.98美元/盎司價格。劇烈的價格波動使市場參與者面臨著巨大的投機風險。
不同於股票、債券等成熟資本市場,比-特幣市場深度不足,且目前主要持有在大戶手中,分散化程度低,比-特幣價格很容易受到大戶買賣行為影響,也容易被投機者操控。同時,各國對比-特幣態度不一,德美等國持開放支持態度,泰國、巴西等國將比-特幣相關活動視為非法。各個國家對比-特幣的態度及採取的應對措施都將對比-特幣價格造成重大影響,尤其在短期內造成其價格急劇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