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批評虛擬貨幣
那不是火幣的原創,是他們自己轉發的,原文如下:
隨著支付方式的升級,我們現在出門不帶現金也可以吃飯、打車、逛超市,流通中所需要的現金量越來越小,能不能以一種虛擬的數字貨幣來代替紙幣呢?這並非突發奇想,央行日前表示,對數字貨幣的研究已有階段性成果,爭取早日發行數字貨幣。如果數字貨幣成功發行,除了百姓生活支付更便利,對國家來說更有著提高經濟交易活動透明度等多重利好。那麼,數字貨幣離我們還有多遠?
數字貨幣在研製中
不久前,央行透露,已於2014年成立專門的研究團隊,對數字貨幣發行和業務運行框架、數字貨幣的關鍵技術、發行流通環境等進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取得階段性成果,並爭取早日發行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是什麼?可能很多人對此還較為陌生,數字貨幣目前尚無官方定義。業內認為,央行所指的數字貨幣應該是人民幣的電子化,當前人們日常所用的銀行轉賬、余額寶等第三方支付行為均與數字貨幣有關。而廣義的數字貨幣又包括非官方發行的虛擬貨幣,例如此前走火的比特幣。
這里還要提到一個新名詞,叫「區塊鏈技術」,它是互聯網的一項新技術。數字貨幣以區塊鏈技術為支撐,其特點是「去中心」化,即拿掉一個機構對貨幣的集中控制發行權。財經金融評論家余豐慧表示,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在虛擬經濟體系中的信任問題。以比特幣為例,它不是依靠特定的貨幣機構發行,而是由網路節點的交易量計算生成,且在投入流通後都是單一、留痕、可追蹤的。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所有的資金都非常透明。
而人們更熟悉的數字貨幣的一種形式,應該是已滲入到各個消費場景的電子支付中的電子化人民幣。電子支付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和顛覆無需贅述,刷卡支付、掃碼支付等已經極大地縮小了紙幣使用的空間,可見技術的進步已經有逐漸倒逼紙幣退場的趨勢。
金融體系的新寵
各國對數字貨幣的態度都在發生變化。有消息稱,挪威最大的銀行DNB,日前呼籲政府應該徹底停止使用現鈔。事實上,在挪威已經有數家銀行關閉了部分支行的現金業務,DNB只有三家分行還有櫃台現金業務,其他挪威銀行也正在逐步停止現金交易。有數據統計,目前每天只有6%的挪威人還在使用現金,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
不僅是挪威,全球幾乎都在向數字貨幣時代邁進。據黃金錢包首席研究員肖磊表示,由於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不斷沖擊世界金融體系,包括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高盛、摩登在內的很多機構開始對此投入研究。研究發現,數字貨幣運用的區塊鏈技術可以給很多機構帶來便利、降低成本,且有可以應用於實體經濟的案例。這給了更多國家和機構動力去投資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
在國內,也有機構對此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並投入研究。據了解,阿里金融宣布可能會提供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雲服務平台。
數字貨幣受到追捧和寵愛,也由於當前全球市場中沒有真正的「世界貨幣」。據了解,雖然當前美元是國際使用最廣泛的貨幣,但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欣然接受美元作為世界貨幣。肖磊表示,世界貨幣應該是像黃金一樣,具有「去國別化」的特點。數字貨幣甚至可以視同於金本位時代的黃金,未來有望成為互聯網時代的「一般等價物」。
應用空間廣闊
不難看出,數字貨幣被寄予了厚望。業內人士表示,數字貨幣一旦問世,將會被應用到多個領域。
從國家角度來看,數字貨幣的「留痕」和「可追蹤性」能夠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度和透明度。余豐慧表示,洗錢、逃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有望減少。同時,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將建立全國甚至全世界統一賬本,讓每一筆錢都可以追溯,每一次交易行為都可以追溯,逃漏稅、洗錢行為會在監管范圍內,甚至有可能實現在刷卡機上自動扣稅。
對於央行來說,數字貨幣可以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高昂成本,並且能解決央行集中控制貨幣發行權導致的貨幣超發以及進而發生的通貨膨脹。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秘書長白澄宇表示,數字貨幣可以根據大眾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實體經濟交易需求,派生出一定的交易量。「這種形式的數字貨幣可能是由區塊鏈系統自動生成,根據交易量來發行,能避免超發造成的通貨膨脹。」
此外,數字貨幣有助於建設全新的金融基礎設施。例如,數字貨幣將使所有人的信用積累和檔案可追溯、可獲取,這對於促進信用體系建設意義重大。余豐慧表示,數字貨幣推廣後,從社會信用積累的角度,企業和消費者都會傾向於使用數字貨幣、刷卡消費,因為電子交易有數據痕跡,可以據此積累企業和個人的信用,這會成為獲得銀行等金融服務的依據。
造假難 支付易
除了有助於國家監管和完善金融體系,數字貨幣與百姓生活更是息息相關。不僅是人們已感受到的支付便捷,還體現在多個方面。
首先市場上很難再有假幣。白澄宇介紹,區塊鏈的特點之一就是透明,數字貨幣的發行都需要經過認證,很難造假。
與假幣一樣被人們痛恨的,應該還有地方掠奪百姓和企業財富的問題,數字貨幣將從根本上予以解決。白澄宇表示,比如此前國家給地方下放扶貧資金,有的政府有「跑冒滴漏」現象,導致有扶貧對象拿不到資金。「最開始是現金發放,後來改為銀行劃賬,但又出現有些偏遠地區銀行網點不多的問題,人們還要走很遠的路程才能取到錢。如果有了數字貨幣,消費和支付都不需要取現操作,監控資金流也會變得更容易。」
不僅如此,使用數字貨幣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白澄宇表示,此前銀行跨行間的結算都要收取手續費,因為結算中心要求各個銀行要存有一部分資金,做頭寸的平衡,這部分資金佔用了銀行的款項,產生的成本銀行會攤到百姓頭上,即對跨行結算業務收費。區塊鏈技術下的「去中心」支付清算系統,將方便銀行間的結算,進一步減少百姓支付的交易成本。
「去中心」的下一步還有「去中介」,這將會簡化目前很多金融業務的程序,例如外匯兌換。白澄宇介紹,此前外匯清算必須要通過銀行等清算機構,增加了換匯成本和時間間隔,現在國際上已嘗試利用區塊鏈技術開發一種新的國際貨幣兌換系統,可以實現貨幣「去中心」的兌換,未來也可以「去中介」。
推行的阻力
盡管很多國家和機構都在積極研發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人們對其也充滿期待,但即使數字貨幣真正被發行出來,依然會面臨一些推行的阻力。
從技術上來看,因為區塊鏈屬於一種互聯網技術,所以「黑客」風險被考慮在內。不過,更大的問題在於控制權。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比特幣與央行欲推出的數字貨幣存在本質區別,比特幣不是特定貨幣機構發行,並且相關金融監管並未跟進,因此存在較大資金風險,但是央行此次考慮推出的數字貨幣屬於官方貨幣,由央行保護。也正因比特幣不是由央行統一發行,所以沒有得到很多國家的承認,央行看重數字貨幣是不是受控制。
此外,上述提到挪威即使作為數字貨幣推廣較為領先的國家,其依然有6%的老年人群難以脫離紙幣,這無疑是各國都無法忽視的問題。肖磊表示,數字貨幣首先會面向年輕人群,在部分領域實施推廣,並不會一下將現金流中的錢全部變成數字貨幣,這需要考慮數字貨幣與紙幣之間的協調以及人們的使用意願。
從紙幣到數字貨幣必然有個適應過程,其變革的路也會很漫長,但可以看出,數字貨幣必然會形成一種發展趨勢。白澄宇表示,技術的創新會克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就像現在去銀行辦業務,如果不涉及現金,大堂經理會推薦客戶到ATM等自助設備,這就是過去一段時間技術革新替代人工的很好證明。現在手機應用也做到非常簡單,可以預見,未來技術還會不斷更新,使用電子渠道和數字貨幣等新時代下的產物將會成為一種趨勢。
北京商報記者 劉澤先 程維妙
當然,央行的數字貨幣和市面上的比特幣、維基鏈、比特幣現金、以太坊等數字貨幣是不同的,央行的數字貨幣具有貨幣的屬性。
㈡ 關於人民日報批評豆瓣惡意刷差評事件是否會對今後網路上的自由評論造成影響
並不會的
因為關於人民日報批評豆瓣一事現在網路上站隊很分明,大部分的網友都站在豆瓣方的。
並且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了《自信國度應該容下無數個豆瓣》一文和人民日報評論發表的《中國電影要容得下」一星「的肚量》的銳評,被網友戲稱是人民日報紙版在怒對人民日報新媒體
由此可見這件事在網路上引起的一系列話題並不會影響到今後網民在網路上的自由評論
㈢ 人民日報評網路虛假流量,究竟說了什麼
其實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這個所謂的虛假流量指的就是一些網路水軍以及一些虛假的信息,通過這樣的形式來打取一個謀取利益的效果,這樣的事情其實是非常傷害互聯網流量的,同時也會傷害互聯網網友的注意力,所以現在人民日報也點評了關於網路虛假流量的問題,也指出這樣的一個生意是非常危險的,同時也不容小覷。
我們都知道在上網的過程中都會關注一些流量比較高的東西,即便很多互聯網的網友沒有流量意識,也會去下意識的關注一些點贊和評論比較多的內容,因為很多人會覺得這樣內容比較火爆,同時自己也有興趣去看一下,那麼對於一些比較真實的流量而言,這樣的情況就不公平了,因為真實的流量是沒有這些網路水軍的,所以點贊和評論並沒有那麼高,所以優質的內容就被冷落了,這樣的一個情況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同時會有一個惡性循環的效果。
這個新聞是怎麼回事?
這個新聞講的是人民日報發的一篇文章,在這個文章裡面,主要講的是關於網路中的虛假流量問題,同時也提到了虛假流量會成為一個不好的東西,這樣的東西會轉移民眾的注意力,同時會有一些不好的引導。所以在這樣一個流量之上的時代,有些人就會為了謀取利益而做出這樣的行為,這樣的行為也是因為現在的違法成本太低了,所以人民日報也點出以後可能會進一步提高造假的違法成本,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治理網路中的虛假流量問題。
㈣ 人民日報對維卡幣評論
人民日報沒報道過維卡幣,維卡幣已被幣圈比特幣之家網等多家媒體曝光為傳銷騙局。
公司已經內部確認維卡幣為「直銷」,但是沒有拿到國內許可。在商務部公布的61家直銷企業名單中,記者也未找到維卡幣的名字。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本身是開源程序,其總量限制的參數和方式,均顯示在開源代碼中,這樣做是為了公開透明地展示貨幣系統的運作機制。但維卡幣並不公開其源代碼,這本身是違法了虛擬貨幣的基本准則。」另外,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是市場自發形成的零散交易,形成規模後逐漸由第三方建立交易所來完成交易。而維卡幣是自己發行,自建平台來進行交易,所謂的和銀聯合作子虛烏有。維卡幣這種基本屬性都有問題的幣種,投資風險很高,投資者需要謹慎。(來自:網易新聞)
㈤ 被人民日報批評後,炫富的大logo現在咋樣了
沒怎麼樣,現在也還在拍視頻,過於這件事情,他也拍了一個視頻表示,自己也覺得不妥,現在對於拍視頻的素材方面,也會更加謹慎。其實對於這件事情,每個人的看法都是不同的,面對這件事情,他也重新出了一個視頻去說這件事情,然後在他的視頻下面也有很多網友留言,覺得他跟著大logo也算是開眼界了,並且也沒有覺得什麼不好的地方。有的人卻說他在炫富。總之,每個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都是不同的,雖然被官媒點名了,多少會有那麼一點窘迫,不過他的視頻還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被點名了之後坐路邊吃小吃
這條視頻是他的攝影助理的賬號發出來的當,當時的視頻當中,大logo就坐在馬路邊上,吃著小吃攤的面條。很多人覺得大logo現在是不是窘迫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她依舊很受粉絲們的喜歡。在現實生活當中就是有很大的貧富差距,有錢人的世界是我們普通人不懂的,就算是沒有人拍出來,在各種新聞當中和電視當中我們都是可以看得到的。我覺得真的沒有必要去說炫不炫富這件事情,人家有本事有錢,願意炫富是人家的權利。總說炫富是一個不好的風氣,我覺得也沒什麼不好的呀,這反而不能成為一個人賺錢的動力嗎?
㈥ 人民日報評網路虛假流量,流量造假現象有多嚴重
關於這種流量造假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乃至互聯網上是非常常見的,可謂是無孔不入。
進入21世紀也就意味著進入互聯網的新時代,網友的注意力和流量成為了在這個互聯網世界上最為稀缺的資源,很多up主和商家為了追求片面的虛榮和流量,不惜鋌而走險,有的甚至知法犯法,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網路上一個散布虛假消息的用戶被送上了熱潮,個人花760元人民幣就可以通過網路推手的操作把一條虛假消息捏造成5.4億閱讀量的熱點內容,而這樣的類似操作也運用在那些不符合國家標準的生意商戶,表面看起來如火如荼的銷量背後藏著齷齪的暗箱操作,對於這一點,人民日報也提出了批評,希望國家相關部門能夠盡快的注意並解決。
其實在互聯網上不管是什麼行業,企業或是個人用戶,賴以生存的都是真實的流量用戶,關於流量造假的虛假行為應該多措並舉,才能有效地打擊網路造假行為。還我們一個清明的網路娛樂環境。
㈦ 俞洪敏聲稱「錢是能力的證明」,後遭人民日報批評,對此你怎麼看呢
雖然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錢確實是這個社會上能力的證明,因為有能力的人,可以輕易的賺到錢,但是有錢的人,卻不一定都有能力,不過我們從客觀的角度仔細來思考,這種說法其實也是有些片面的,就拿我的親人來說吧,我的外公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數控機床操作員,記得在當時,他年輕的時候國內都是比較有名的,找他指導的人也確實非常多,但是也不見得他有多麼有錢,現在退休了,雖然每個月生活不成問題,但是與有錢人還是有差距的,這個問題確切的說,我認為應該是有以下幾種能力的人才能賺錢:
3、學會營銷
營銷也是賺大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我們都熟悉的馬雲、柳傳志、俞敏洪、雷軍等等人物,都是營銷的高手,只要仔細的去品味一下,我們都會覺得馬雲的每次演講都是在給大家上課和洗腦,他每次講的都讓人覺得非常對,都會認同他的觀點,其實這也是在他為自己做營銷。
㈧ 對於現在「網路虛假流量」,人民日報有何評價
移動互聯時代,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受利益驅動,一些人片面追求“數據為王”“流量至上”,為了謀取利益不惜鋌而走險,甚至走上網路犯罪的道路。近年來,與數據流量相關的網路犯罪呈高發態勢。不久前,一起網路散布虛假信息案引發關註:個人僅花費760元,經網路推手“操作”,短短幾個小時,就把一條虛假消息炒成5.4億閱讀量的“熱搜”。據初步統計,相關不法網路平台涉案資金流水逾2000萬元。類似虛假流量“生意”背後,隱藏著規模龐大的網路黑灰產業鏈,其危害不容小視。
打擊“網路水軍”、治理虛假流量是一項系統工程,無法一蹴而就。相關部門、互聯網平台企業和公眾只有攜手同行、凝聚合力,努力鏟除黑灰產業鏈及其生存土壤,才能起到治本效果。從法律層面看,可以發布指導性案例、適時出台相關司法解釋以及修改法律。在治理過程中,互聯網平台企業應擔負主體責任,嚴格審核機制,加強技術創新,以更高效、更精準的方式打擊惡意發帖和頂帖軟體等;企業與司法機關、監管部門之間要形成緊密聯動,建立跨平台、多維度、全方位的機制,網上網下協同治理。對參與數據造假的“刷手”和默許刷單炒作的平台,有關部門應及時進行依法懲處,提高造假的違法成本。對於公眾而言,也應自覺提升法律意識,樹立正確價值觀,摒棄“流量至上”“唯流量論”的思維。
互聯網經濟是誠信經濟,其賴以存在的基石是真實活躍的用戶和信息。多措並舉、精準治理,從源頭、交易鏈條等多方面著手,才能有效打擊網路黑灰產業鏈,不斷壓縮其生存空間,助力互聯網平台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㈨ 人民日報批評網路虛假流量,虛假流量是如何做出來的
機器作弊常見的手段有:通過機器發送假流量、肉食機訪問網頁、 DNS/IP訪問網頁、爬蟲技術訪問網頁等手段製造假流量,以模擬瀏覽行為產生大量的瀏覽痕跡或點擊,從而提高了流量,機器作弊的成本相對較低,但都離不開編碼程序。當前更有效的防範措施,是通過基本的用戶行為分析來識別出這類假流量,再通過補量、屏蔽來減少這類假流量。比如:頻繁更換用戶身份,在一家 cookie上猛薅羊毛,一位用戶展示了上千次;“人為欺騙”場景的手段有,通過僱傭、誘騙等方式大量雇傭人員點擊廣告,下載 APP,訪問網頁,因為屬於人為操作。
歸因分析可以幫助企業識別最終轉型來自於哪個渠道,但企業往往忽略了這一功能。常見的原因是在預算充足,客戶情況符合KPI的情況下,企業的營銷運作會忽略不同渠道的虛假流量。但是,有些渠道有混合流量。如果不追蹤每個渠道的流量質量,就會縱容虛假流量對營銷效果的長期影響。這對於針對效果的營銷來說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每年復盤的時候,才發現虧損不是小數目。
虛假流量沒有先進的技術含量,流量詐騙的成本極低。相關數據顯示,刷流量的成本不到正常流量成本的十分之一。廣告主對流量質量的評價,除出版者提供的報道外,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對方存在欺詐行為,因此很難追究虛假流量維權。
㈩ 人民日報刊登虛擬貨幣獲國家批准交易是真的嗎
中國監管部門已經叫停了虛擬貨幣的發行和交易,中國政策不允許任何虛擬幣發行。
向左轉|向右轉
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
准確認識代幣發行融資活動的本質屬性;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從事代幣發行融資活動;
加強代幣融資交易平台的管理;
各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代幣發行融資交易相關的業務;
社會公眾應當高度警惕代幣發行融資與交易的風險隱患;
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自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