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互聯網法院虛擬貨幣
1. 杭州互聯網法院凍結了微信零錢和銀行卡之後,抓我坐牢嗎
如果你欠的是網貸,那就屬於民事糾紛。就算凍結了你的零錢。你的銀行卡。後不會抓你坐牢。最多會把你列入失信名單。如果你是因為信用卡被起訴,主要看對方按照什麼形式來把你起訴的。如果說是信用卡詐騙,那麼在凍結你的資產以後,很有可能會判刑,如果是一些網貸的話,額度不高的話,基本上是沒有事情了,只會被列入失信名單。
2. 杭州互聯網法院能夠降低訴訟成本嗎
8月18日上午,杭州互聯網法院正式揭牌,成為中國首家互聯網法院。那麼能否降低涉網案件訴訟成本?
網購買到假貨,賣家卻在千里之外;發表在網上的作品被人剽竊,想起訴卻不知如何提交證據……由於互聯網的虛擬性、跨地域等特徵,社會公眾運用傳統司法規則和訴訟方式解決涉網路糾紛常常會面臨成本高、流程長的問題。
「我們的涉網案件遍布全國,派員參加訴訟的成本高,常常是『贏了官司輸了錢』。如果能夠在線庭審,將大大節省成本。」網易集團副總裁楊巍說。
「過去打涉網案件官司,去外地參加一次庭審起碼得兩天時間,交通費至少得幾千元。」遼寧見道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思佳告訴記者,他剛剛通過律所工位上的攝像設備參加了杭州互聯網法院組織的一場線上調解,在審判員的主持下不到一個小時就與對方達成了調解意見。
「不僅效率高,而且減少了我們的訴累和成本,希望以後有更多互聯網法院出現。」張思佳說。
3. 昨天晚上收到短息,有人在杭州互聯網法院起訴我,不知道真假,我也沒管。
只要沒有收到法院起訴傳票就不用管
4. 杭州互聯網法院關於環保幣有沒有合法性
杭州互聯網法院如果關於環保幣沒有開始合法的話,那麼你可以繼續投資或者是投機。
5. 有人通知我已經是杭州互聯網法院的仲裁名單之一了,這會對我有什麼影響嗎
首先確定這其中的有人二字到底是誰!是不是騙子的一種手段。如果是正規合法的機構,那麼這對你正在做的事應該還是有一些不好的影響的
6. 杭州互聯網法院存在哪些機會
杭州互聯網掛牌成立了,對於互聯網法院,有人看到了爭議,有人則看到了機會。電子證據和數字存證的新機會。
「這次互聯網法院的設立,比如在線開庭存證、原被告在線化識別等均對互聯網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線證據的實時調取也將成為日後審判實踐的日常,這對於電子數據存證市場會是極大的一個促進契機。」
隨著人們產生糾紛、矛盾,甚至違法的信息載體介質發生變化,國內的電子證據和相應的數字存證行業應運而生。市場機構預測,2018年國內數字存證行業市場可達300億元。
對於法律界人士對電子數據的抱怨,專門從事電子數據保全和司法鑒定服務的國信嘉寧數據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毛立明深有感觸。他表示,電子數據可篡改、可刪除、可復制的特徵導致作為司法證據時,有的可能被破壞、被污染、被修改,從而影響到對事實的判斷。
對於這些問題,目前業內主要採取的辦法是由第三方專業人員判定電子數據是否完整,或通過技術手段固定權責,但是在司法實踐中依然存在著不少爭議。「我們非常期待有互聯網法院這樣專業的機構,能理解電子證據的特性,有專業的司法判定經驗,能夠把電子證據的作用充分詮釋。」毛立明說。
不過,目前這個行業尚處於孕育期。毛立明也說,當前電子數據保全行業「用四個字來說就是良莠不齊」:一些業內的創業公司通過低價甚至免費手段追求市場佔有率,但其對電子證據的理解和技術積淀還存在一定瑕疵,而且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很大程度上靠融資「輸血」,一旦企業經營出現問題,會給當事企業帶來重大損失。
「可能你輕信了這個公司的保全能力,但相關文件如果沒有了,就會導致你手裡的原件喪失了相應的證明力,有這種可能。」他說。
7. 杭州互聯網法院能實現零支出嗎
由於案多人少矛盾突出,在成為試點前,西湖法院就開始關於網上工作室、網路調解等方面的探索。
網上法庭的出現,不僅方便了消費者及其他電子商務參與者依法維權,還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的優勢,開發訴訟結果預測功能,引導當事人正確評估案件走向,使得結果可預期,公平看得見。
西湖法院通過網上法庭審理了一起小額借款合同糾紛,重慶阿里小貸公司將黑龍江人王某訴至西湖法院要求歸還「花唄」消費欠款,雙方申請網上開庭。
電子商務網上法庭運行以來,功能不斷迭代,用戶體驗不斷提升,使全國各地的消費者可以零在途時間、零差旅費用支出,隨時針對遍布全國各地的賣家提起訴訟,顯著降低了訴訟維權成本。
這種「零支出」和「24小時全天候」的體驗貫穿於網上法庭訴訟始終。2016年春節期間,共有99名當事人通過電子商務網上法庭發起訴訟。
網上法庭不僅突破了訴訟信息的傳遞時間和空間障礙,極大地提高審判效率,同時使訴訟全程及時連續記錄留痕,結構化的模塊設計使案件基本信息等可自動生成裁判文書,免於手工錄入之繁雜,極大方便法官辦案。
8. 被買家起訴到杭州互聯網法院
如果倒賣門票違法的話,那麼你們之前的約定也就是無效的,如果不違法,只是平台不允許,那麼你在關閉訂單的時候,應該提前和買家溝通的。協商好了才能去關閉的。不能單方面關閉訂單。單方面關閉訂單是涉及到違約的。
9. 杭州互聯網法院如何宣判首例大數據產品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16日,杭州互聯網法院對原告淘寶(中國)軟體有限公司(下稱「淘寶公司」)與被告安徽美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美景公司」)涉「生意參謀」零售電商數據平台(下稱「涉案數據產品」)不正當競爭糾紛案進行網上公開宣判。據悉,這是杭州互聯網法院宣判的首例大數據產品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大數據產業作為新型市場形態,目前正處在形成與新興過程中,相關法律規范也處在探索創立階段。為保障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在加大對侵權行為懲治力度充分保護大數據產品權利人合法權益的同時,審判實踐中需積極探索創立相關裁判規則,充分發揮判決引領作用,規范大數據產品的開發與市場應用活動,明晰各相關主體對於數據產品的權利邊界,引導大數據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杭州互聯網法院承辦法官沙麗說。
這樣就減少了時間不用去法院了。
10. 杭州互聯網法院存在管轄權爭議嗎
杭州互聯網法院作為全球第一家掛牌成立,新生事物在獲得掌聲的同時,必然也會有爭議相伴而生。
在杭州互聯網法院正式設立之後,有網友就表達了類似的疑惑:在杭州成立的互聯網法院,有許可權管轄、審理原告或被告在其他地方的案件嗎?
對於一個新的法院,肯定會有管轄權異議,如果他是被告方的代理律師,同樣也會提出管轄權異議。「既然沒有新的法律規定,只出來一個新法院,那是否適用是否允許,只能看法院如何決定了,看法官如何審理,都是需要通過個案來分析的。」
對此,長期關注電子商務的浙江某律師事務所創始人認為,互聯網法院的管轄總原則是不能突破我國民事訴訟法對於管轄的規定,因此,該法院並非對全國的涉網案件都具有管轄權。
「互聯網法院的設立讓其維權不必再千里迢迢奔赴杭州,所有程序在網上完成即可。因此對於異地淘寶用戶來說,案件由互聯網法院管轄無論是便利性和專業性都是有利的。」吳丹君分析說,有了這些優勢,想必雙方當事人也無需再提管轄權異議。
此類涉網案件往往技術性強,與新型互聯網商業模式深度關聯,糾紛性質存在爭議,而且沒有在先判例,現有的法律法規又比較模糊,這給司法審判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不同地區、不同法院甚至不同法官對於案件理解的不同,都極有可能導致「同案不同判」現象。
「通過專門管轄的方式,確保裁判法官的業務水平,確保『同案同判』,無疑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是一項重要的司法改革舉措。」方超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