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泡沫的例子
① 為什麼說比特幣是一場泡沫
不久前,全世界比特幣總值首次突破了十億美元。對於一種沒有中央銀行或其他權威機構支持的純虛擬貨幣來說,這是項了不起的成就。但這也是暫時的:我們正經歷著一場比特幣泡沫,而泡沫的破裂只是時間問題。
說泡沫註定破裂有幾個原因。頭一條就是:因為它是泡沫,不管什麼圖表,要是長成了上圖這樣,必將在某一刻迎來以淚洗面的結局。但還有更深層的原因——比特幣是由商品和貨幣形成的詭異混合體。比特幣的商品價值是由其貨幣價值產生的,但隨著它的商品屬性愈發顯著,它作為貨幣的用途也就越小。
包括中本聰在內的這些人對現有金融機構的不信任絕非特例。而使中本聰與眾不同的是,他把這種不信任化為哲學理念,而這正是比特幣項目背後最重要的驅力。當他於2009年2月將比特幣介紹給世人時,中本聰誇口說他的新貨幣實現了「完全分權化,不存在任何可信賴方」。並且,他非常詳細地說明了在他看來亟待解決的問題:
「傳統貨幣的根本問題是使其運轉所需要的信任。我們必須信任央行不會使貨幣貶值,可是法定貨幣的歷史充斥著對這種信任的背棄。我們必須信任銀行會保存好我們的錢並以電子方式轉移,可是他們在日漸高漲的信貸泡沫中仍毫無保留的把錢貸出。我們不得不把我們的隱私託付給他們,並信任他們不會讓冒名頂替者從我們的賬戶把錢捲走。」
中本聰可不是偏執妄想狂:他在這里所說的與沃倫•巴菲特在2012年寫給股東的信中所講的並沒很大區別。
「在現有貨幣體系下,已知投資類型包括貨幣市場基金、債券、抵押貸款、銀行儲蓄,以及其他方式。這些基於貨幣的投資方式中的大多數都被看作『安全的』。實際上它們屬於最危險的資產形態。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這些投資方式已經摧毀了許多國家的投資者的購買力,哪怕這些投資者還是能持續適時地收獲本金與利息。此外,這一可怕的後果還會一再重現。政府決定了貨幣的最終價值,而體系因素偶爾會使他們偏向引發通貨膨脹的政策。這樣的政策時不時便會失控。
「即使是在美國這個強烈呼籲貨幣穩定的國家,美元自1965年我接手伯克希爾公司的管理工作以來貶值的幅度也高達驚人的86%。那時1美元能夠購買的東西今天要花多達7美元才能買到。」
如果你持有美元,你就要信任美國政府不會摧毀你的財富。對比之下,比特幣建立在不信任的基礎上——它被特意設計成一種「人人為己」的貨幣。全枉然因為他的愚蠢受到了比特幣界很多人的指責:把電子錢包存在一台聯網的Windows機上,他是怎麼想的?
但即便是在使用比特幣時,人們最終還是免不了要信任別人——而他們所信任的對象結果往往並不可靠。MyBitcoin事後被發現是個騙局;Mt Gox遭遇黑客毒手。目前人氣較高的新興比特幣公司是Coinlab,但是考慮到黑掉這些公司所能帶來的收益,而且執法機關對這類犯罪分子毫無興趣,他們始終要面臨損失客戶財產的風險。
零信任
比特幣所具有的如此程度的不信任既是特色也是漏洞——其實我們大多願意把囤積財富的任務外包給一家信得過的大型機構,而不是把1千美元藏在老橡樹根兒石牆里黑色的火山岩下頭,或者是把一共9萬美元的百元大鈔用鋁箔紙裹起來藏進冰箱。自己管理比特幣的風險很大,而且需要較高的電腦技能。可是把自己的比特幣託付給別人保管所需要的信任正是比特幣旨在規避的。
比特幣對財務機構與生俱來的懷疑不僅使其與法定貨幣涇渭分明,也使其與其它虛擬貨幣迥然不同,例如美國的Facebook幣、中國的Q幣以及全球最大的虛擬游戲《第二人生》(second life)里的林登幣。所有這些虛擬貨幣都在發明該貨幣的公司的嚴格監控之下,並且在這些特定的經濟體系外幾乎毫無價值。
這些虛擬貨幣中,一部分在規模上和比特幣大致處於同一個數量級,盡管很難對其進行同等意義上的比較。舉例來說,Facebook幣的年收入大約十億美元,而2007年Q幣的市場大到了讓中國人民銀行出面干預,號召各公司停止用Q幣進行交易。在最近這場泡沫中,比特幣一天的交易額曾超過3000萬美元,而多數時間每日交易額也有500萬美元以上。這樣可得每年的交易額約為20億美元,只要泡沫不破裂。
② 泡沫經濟通俗例子
通貨膨脹的意思通俗點說就是錢不在值錢了,當大多數人都擁有一定的錢,然後我們購買的貨物又不足的時候,商品價格會上升(因為買的人多了,賣的人少了,這個應該能想的通吧),所以錢就不值錢了,像今天的辛巴威,錢在那裡已經徹底失去價值了,都要一車一車的運過去買東西.
泡沫的話就是說這個東西事實上沒有這么大的價值,但是被別人一點一點炒上來的,就像現在國內大城市的房子,這個房子的造價遠遠沒有售價那麼高,但是還是被人把價格炒上去了,其中就存在泡沫,就是說這個價格與他實際價值不符合,用泡沫這個比喻還是很形象的
③ 泡沫經濟舉兩個例子,一個理論一個道理~
經濟泡沫是指價格對價值的背離。一種產品的價格在市場上隨著供求變化而經常波動,但是這種波動總是圍繞產品的價值進行,一般不會太多背離生產產品時花費的成本,時而高於其價值,時而低於其價值,從長期看,價格與價值相符。這時的經濟泡沫是合理的經濟泡沫。如果價格(主要是資產的價格)不適當地高於其價值,陡然升高,引起眾多人的追捧,使價格進一步升高,出現一派「繁榮景象」,就要警惕泡沫經濟的發生,泡沫經濟中的經濟泡沫膨脹得超出合理的水平,嚴重背離其經濟基礎,沒有經濟發展為基礎的價格上漲就會演變為泡沫經濟,加大經濟風險,有害個人也有害於國家
④ 什麼是泡沫經濟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泡沫經濟,指資產價值超越實體經濟,極易喪失持續發展能力的宏觀經濟狀態。泡沫經濟經常由大量投機活動支撐,本質就是貪婪。由於缺乏實體經濟的支撐,因此其資產猶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因此經濟學上稱之為「泡沫經濟」。
泡沫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經常會由於支撐投機活動的市場預期或者神話的破滅,而導致資產價值迅速下跌,這在經濟學上被稱為泡沫破裂。
泡沫經濟往往伴隨著商品價格的大起大落,但泡沫經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商品價格漲落,而是專指由過度投機而導致的商品價格嚴重偏離商品價值、先暴漲後驟跌的現象。
(4)虛擬貨幣泡沫的例子擴展閱讀:
經濟泡沫與泡沫經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反映的是「局部」的經濟現象;後者反映的是「全局」的經濟現象,不可混為一談。前面提到的泡沫經濟被有的學者定義為:「由於價格信號的作用最終使資源失配而存在大量泡沫的經濟」。我們認為,這一定義有三點不足:
⑴給人的印象似乎是「價格信號的作用」是泡沫經濟的罪魁禍首。
⑵給人的印象似乎是局部的經濟泡沫變大了、變多了就是泡沫經濟,沒有揭示出使局部的經濟泡沫演變成全局的泡沫經濟的主要誘因。
⑶沒有揭示出引起資源失配的真正原因。
⑤ 什麼是經濟泡沫舉個例子.
是泡沫經濟
泡沫經濟」指的是資產(股票、房地產)價格超常規上漲為基本特徵的虛假繁榮,其直接原因是不切實際的高盈利預期和普遍的投機狂熱。
「泡沫經濟」從表面上看與一般的經濟高漲有某些相似之處,但有本質區別。經濟高漲是以正常的需求和投資為基礎的,並且是一種周期性現象,但「泡沫經濟」是由虛假的高盈利預期和投機行為帶動起來的,繁榮往往是曇花一現。經濟高漲不僅存在資產價格的上漲,國民收入也同時增長。但在「泡沫經濟」中,資產價格迅速膨脹,但國民收入增長較慢,兩方面形成巨大的反差。經濟高漲時期的交易活動特別活躍,同時生產也很活躍,因而伴隨實體經濟的發展,而在「泡沫經濟」中交易活躍,但生產停滯,尤其是長期投資部門不景氣,實體經濟發展不快。所以「泡沫經濟」是「吹」起來的,實際上並無多大經濟實績。
「泡沫經濟」會導致不健康的國民心理,大大有害於經濟發展。
⑥ 泡沫經濟的例子有哪些
1、17世紀 荷蘭發生鬱金香狂熱。
2、17世紀 日本江戶時代的元祿泡沫經濟。
3、18世紀 法國的密西西比公司泡沫經濟。
4、18世紀 英國的南海公司泡沫經濟(南海泡沫事件)。這次事件成為泡沫經濟的語源。
5、20世紀20年代 美國泡沫經濟。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大量歐洲資金流入美國,導致美國股價飛漲。之後黑色星期二爆發,美國泡沫經濟破裂,導致1929年到1930年代的大蕭條,1929年到1933年間道瓊斯工業指數最大跌幅來到90%。
6、1987年黑色星期一的全球股災,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一天跌幅達到22.6%
(6)虛擬貨幣泡沫的例子擴展閱讀:
形成原因
1、宏觀環境寬松,有炒作的資金來源
泡沫經濟都是發生在國家對銀行放得比較松,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的階段,社會經濟表面上呈現一片繁榮,給泡沫經濟提供了炒作的資金來源。
2、泡沫經濟的形成和發展缺乏約束機制
從歷次泡沫經濟的發展過程看,到目前為止,社會對泡沫經濟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缺乏一個有效的約束機制。
⑦ 誰能給我舉個泡沫經濟的例子
中國藍田。廣告語是洪湖水浪打浪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