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的職能中哪些是虛擬的貨幣
① 貨幣的哪些職能需要真實的貨幣 哪些是觀念上的貨幣
世界貨幣主要是指國際間的,比如匯率,外匯等;支付手段通俗的說應該是欠債還錢一類的,但如果是你買東西付給別人錢的話,那就算是流通手段了。
還有,需要真實的貨幣的職能是流通手段,世界貨幣,支付手段;需要觀念上的貨幣的是價值尺度。
拓展資料:
貨幣的四種職能分別有哪些?都是怎樣體現出來的?
1.貨幣使購買力一般化
在完全計劃經濟下,沒有個人選擇的自由,每個人必須接受計劃當局配給給他的東西。這會造成,許多人收到一些東西比他想得到的要少,他並不特別喜歡的另一些東西,卻又收得過多。任何配給制,即使是貨幣經濟下實施的配給制,都確是如此。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有許多商品實行配給,有些人並不在乎多得一點(比方說)乳酪,如果他們能自由購買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或許會少買一點乳酪而多買一點白糖。如果另外有人更想要乳酪而不想要白糖,那就會提供物物交換的基礎,雖然配給條例並不允許這樣做。
正是由於人們的愛好的差異有這么大,在完全計劃制度下個人需要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滿足,雖然某些人可能通過從事物物交換來增大其總的滿足。在現代工業條件下,范圍很廣的商品實行大規模生產,如果不使用貨幣,要想有令人滿意的分配製度是不可能的。有許多商品數量不足,不允許每個人或甚至不允許每個家庭都有,即使只是各有一個。
像黃油、乳酪、白糖等商品,有可能分配給每個人一人一份,數量相等,因為這些東西能夠分成很小的數量;但是汽車、電視機、洗衣機等等,又怎麼分配?這些東西的產量,每一種都很高,但這三種東西的數量都遠不夠供一人一個的需要。就是由於這個原因,計劃經濟的最熱心支持者,甚至馬克思本人也從未贊同取消貨幣。
2.貨幣作為交換媒介
由於貨幣可能導源於需要某種媒介來便利交換,可以把這一點看作它的首要職能。正是因為貨幣服務於這個目的,它的其他職能才得到發展,甚至有人頗有道理地爭辯說,貨幣執行其他職能只是因為它是交換媒介。貨幣通過便利交換使人們首先有可能專門從事某一具體職業,而後有可能在每個職業中進行具體分工。如果一個人不能用他所生產的東西來交換他真正需要的各種東西,他就不可能把全部工作時間都花在生產單獨一種商品上面。
貨幣通過分工、專業化和交換使間接生產成為可能在一個廠家內部生產過程專業化的結果,是總產量的大為增加。19世紀採用大規模生產方法的結果是大批商品價格低廉,使這些商品可供廣大人民使用,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不然的話,這些人就買不起這些商品。
在國家計劃經濟下,所有這一切或許不使用貨幣也可以完成,但使用貨幣卻使這一巨大的經濟發展無須國家援助也有可能實現。在物物交換經濟下,這肯定是不可能的。
3.貨幣作為記賬單位
從一開始,貨幣就必須不僅作為交換媒介,而且作為表示價格的手段——也就是說,它簡化了計算一種商品能據以交換另一種商品的比率的工作。貨幣為這個目的服務時,就被說成是記賬單位。一旦給商品指定了價格,即使有時發生討價還價,交換就方便了,因為物物交換的缺點之一便是事實上必須在每一筆交換能進行之前先行敲定個別成交條件。但是,同一種東西並無必要既作為交換媒介又作為記賬單位。那裡把給商品指定價格當作交換的開端,那裡整個交易就較為簡單;如果同一商品同時執行兩種職能,無疑還要方便。
如果不是這樣,那就說不上比物物交換更有優越性。但是,計算單位除同交換直接有關的計算的要求以外,還是計算的經濟重要性的要求。我們需要進行許多基本建設項目,又不能使所有項目同時上馬,因為國家沒有足夠的資源可供支配。在這種情況下,了解各種企業的相對成本將有助於決定優先順序。
同樣,進行每個項目通常有許多可選擇的方法,也需要能夠對它們的成本進行比較,以便採用最經濟的方法。一種方法可能比另一種方法需要較多的勞力較少的資本,但除非能使用某種共同標准,就不可能比較它們的相對成本。
為達到這個目的必須使用某種記賬單位,不過它並沒有必要一定是交換媒介。我們已經知道,良好的交換媒介必須是能為一般所接受、可以分割、便於攜帶等等,但這些品質並非計算單位所必要,記賬單位只是記賬和計算的手段,因而幾乎任何東西都能執行這個職能,因為它無須是可分割或便於攜帶的,或甚至無須是有形的。
但是,顯然使用交換媒介作記賬單位還是有好處,然而現代經濟體系如果沒有記賬單位就不能有效地運行,而我們如果沒有交換媒介也許還行。
因此有人可能爭辯說,貨幣的最重要職能是記賬單位。貨幣是首先用作交換媒介還是首先作為記賬單位呢?凡是已經作為記賬單位的東西也可能終於用作交換媒介,或者是反過來。我們不知道這問題很象是雞生蛋還是蛋孵雞。由於可以把貨幣用作能通過它給商品指定價格的手段,於是人們常常說貨幣是價值的尺度。
但是對價值理論的研究表明,價值是不能衡量的。商品並不具有內在的價值,從而價值不可能是客觀的,因為同一種東西在同一個時間被不同的人作不同的估價,而同一個人在不同場合又對一種東西給以不同的估價。於是價值是主觀的。
任何人對東西的價值,最多隻能說,他對一種東西價值的估價比另一種東西高,但不能說,任何東西的價值是任何可衡量的數量。如果是這樣,貨幣就不能執行作為價值尺度的職能。無論如何,作為尺度,它有下述嚴重不利,即它不象別的尺度。諸如碼或米,誇脫或公升,它本身還易於變化。今日的一常衡磅和1913年的數量相同。但一英鎊卻不一樣。但是,貨幣價格是幫助買主和賣主雙方的有用的市場手段,不過不要把這些價格看作是給商品指定價格的商品價值的數量尺度。
4.貨幣作為價值的貯藏
貨幣的第三個職能是可以推遲用它來交換實際物品與服務。一個人能夠在其整個工作生命中每年少花掉一部分收入,以便能夠到一定歲數退休並且靠儲蓄的這些錢生活。如果他生活在無貨幣的經濟下面,他就要少消費一些他每年收到的某些物品,並把它們放在一邊以備將來使用;但是許多東西,例如食品不夠耐久,從而不能長時間貯藏。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唯一可以用來「儲蓄起來」防老的辦法,就是把他想要儲備起來留作將來消費的容易腐壞的商品和別人進行物物交換,換取某種較耐久的東西,諸如銀條,而後在他想要消費的時候,再用這種較耐久的東西交換,如果做得到容易腐壞的東西。
在這個例子中,白銀已經實際上作為貨幣。貨幣不問採取什麼形式,由於它的花用可以推遲到日後,便被說成是充當價值的貯藏。貨幣究竟能否完成這個職能,取決於兩個因素:其一,在這期間它不喪失價值,其二,所想要的物品與服務在需要它們的時候可以得到。貨幣價值總是長期呈下降趨勢,但除一兩個小的例外,直到這個世紀這種趨勢一般仍是漸進過程。在維多利亞年代,存在銀行的貨幣所賺得的利息足以抵償任何價值下跌而有餘,並且在某些短時期,貨幣的確增加了價值。
但是,1914年以後形勢大不相同。所有國家的貨幣價值都有一些下跌,有許多時候還下跌得很厲害。例如,在義大利,1977年差不多要用425里拉來買1913年用一個里拉就能買到的東西。這些年不只一個國家的人民有過目睹貨幣日益貶值的經驗。在同一時期,英國和美國的貨幣下跌到只有其原先價值的四分之一。於是貨幣能夠令人滿意地作為價值的貯藏是不能肯定的。
貨幣不能實現這個職能的第二方面則導源於下列事實,即任何時候貨幣都不包含實際財富,而只是對物品與服務的權利,這些物品與服務有很大數量必須現產現用。於是很明顯,從上面所說可見,無論如何,由於貨幣本身不是財富而只是對物品的權利,只能把它看作對個人說是價值的貯藏,而對整個社會說則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的貨幣數量增加了一倍,但是這個國家肯定並沒有富到這個程度遠沒有富一倍。在短時期內,貨幣可以是有用的「流動性資產」。
② 貨幣的四種職能分別是什麼
貨幣的四種職能分別是: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
1、價值尺度
價值尺度是貨幣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即貨幣充當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尺度。商品價值量的大小,取決於它所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長短。
2、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就是指貨幣在商品流通中充當交換媒介的職能。在貨幣出現之前,商品交換是物物直接交換,即商品-商品。
3、貯藏手段
貨幣的貯藏手段職能即貨幣退出流通領域作為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來的職能。貨幣作為貯藏手段能夠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
4、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貨幣在執行清償債務時所執行的職能。在商品交換中,商品買賣可以不用現款,採用賒賬的方式,到一定時期後再付現款。由於先購買,後支付,賣者成為債權人,買者成為債務人。
(2)貨幣的職能中哪些是虛擬的貨幣擴展閱讀:
貨幣的種類
1、硬幣
硬幣是一種小面額的輔幣。它是銅質的、鋁制的或是鎳質的。
2、紙幣
紙幣是一種法定貨幣,稱為法幣(legal tender)。法幣是政府強制流通的貨幣。紙幣發行的基本權力為政府所有,具體由中央銀行掌握。紙幣和硬幣的總和稱為通貨或現金。
3、存款貨幣
存款貨幣是指可以隨時提取的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它也稱為需求存款。由於活期存款可以隨時轉換成現金,所以銀行的活期存款和通貨沒有區別。它也是一種貨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貨幣
③ 貨幣具有哪些職能
貨幣一共具有五大職能,具體如下:
1、價值尺度
指的是用貨幣充當衡量商品所蘊含的價值量大小的一種社會尺度,而貨幣之所以能夠擁有價值尺度職能,是由於貨幣本身也存在價值,因而能夠用自身的價值來作為尺度進行衡量其他商品中所包含的價值大小;
2、流通手段
指的是將貨幣作為不同商品之間進行相互交換的媒介,即購買手段的職能,該職能的主要特點就是可以在商品買賣中,讓商品的讓渡和貨幣的讓渡得以在同一時間內完成。
3、貯藏手段
指的是貨幣退出流通領域而作為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來的職能,貨幣的貯藏手段這一職能的作用是可以自發地調節社會中流通的貨幣總量。
4、支付手段
這一個職能是因為商品賒賬買賣的產生而隨之誕生的,在商品賒賬買賣中,貨幣可以用來支付買賣中存在債務,在之後又被發展成支付地租、利息、稅款、工資等。
5、世界貨幣
指貨幣越出國內流通領域,而在世界市場上執行一般等價物作用的職能。貴金屬作為世界貨幣的職能主要表現在:作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來支付國際收支的差額,作為一般的購買手段,用來購進外國商品,充當財富的絕對社會化身,由一國轉移到另一國。
④ 貨幣的職能有哪些
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
1、價值尺度
價值尺度是指貨幣表現其他一切商品是否具有價值和衡量其價值量大小的職能。這是貨幣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作為價值尺度,貨幣把一切商品的價值表現為同名的量,使它們在質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較。貨幣之所以能執行這種職能,是因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價值。
5、世界貨幣
世界貨幣是在國際商品流通中發揮一般等價物作用的貨幣。世界貨幣是隨著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的。世界貨幣除作為價值尺度之外,還是國際支付手段、國際購買手段和財富的國際轉移手段。
世界貨幣成為帝國主義國家進行掠奪的工具 世界貨幣是實現國際經濟貿易聯系的工具,它促進了國際經濟聯系的擴大與發展,從而也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隨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發展,世界各地區在經濟上逐漸連接起來。
⑤ 貨幣的基本職能包括哪些
價值尺度:貨幣價值尺度是貨幣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即貨幣充當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尺度。商品價值量的大小,取決於它所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長短。
流通手段:流通手段就是指貨幣在商品流通中充當交換媒介的職能。在貨幣出現之前,商品交換是物物直接交換,即商品-商品。貨幣出現後,商品交換就通過貨幣作為媒介來進行,即商品-貨幣-商品。在這里,貨幣在兩種商品交換關系中起著媒介物的作用,執行著流通手段的職能。
貯藏手段:貨幣的貯藏手段職能即貨幣退出流通領域作為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來的職能。貨幣作為貯藏手段能夠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當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減少時,多餘的貨幣就退出流通;當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增加時,部分被貯存的貨幣就進入流通。充當貯藏手段的貨幣,必須是實在的足值的金銀貨幣。只有金銀鑄幣或金銀條塊才能發揮貨幣的貯藏手段職能。
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貨幣在執行清償債務時所執行的職能。在商品交換中,商品買賣可以不用現款,採用賒賬的方式,到一定時期後再付現款。
(5)貨幣的職能中哪些是虛擬的貨幣擴展閱讀
貨幣 CCY(Currency)本質上是一種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間的約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場,換吾之所需,貨幣就是這一過程的約定,它反映的是個體與社會的經濟協作關系。
貨幣的契約本質決定貨幣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如一般等價物,貴金屬貨幣,紙幣,電子貨幣等。它可以用作交易媒介、儲藏價值、延期支付標准和記帳單位。實物貨幣是專門在物資與服務交換中充當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是人們的商品價值觀的物質附屬物和符號附屬物。
既包括流通貨幣,尤其是合法的通貨,也包括各種儲蓄存款,在現代經濟領域,貨幣的領域只有很小的部分以實體通貨方式顯示,即實際應用的紙幣或硬幣,大部分交易都使用支票或電子貨幣。
⑥ 貨幣的基本職能有哪些
貨幣職能是指貨幣本質的具體體現。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大職能。貨幣的這五大職能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
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最基本的職能。貨幣首先作為價值尺度,衡量商品有沒有價值、有多少價值,然後作為流通手段實現商品的價值。
1.價值尺度
價值尺度是用來衡量和表現商品價值的一種職能,是貨幣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
商品的價值用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出來,就是商品的價格。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貨幣作為價值尺度的職能,就是根據各種商品的價值大小,把它表現為各種各樣的價格。
例如,1頭牛值2兩黃金,在這里2兩黃金就是1頭牛的價格。
2.流通手段
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商品出賣者把商品轉化為貨幣,然後再用貨幣去購買商品。在這里,貨幣發揮交換媒介的作用,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貨幣充當價值尺度的職能是它作為流通手段職能的前提,而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是價值尺度職能的進一步發展。
例如,一件衣服是100元,你用100元錢買到了這件衣服,這就是流通手段。
3.貯藏手段
貨幣退出流通領域充當獨立的價值形式和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而儲存起來的一種職能。貨幣能夠執行貯藏手段的職能,是因為它是一般等價物,可以用來購買一切商品,因而貨幣貯藏就有必要了。
貨幣執行貯藏手段必須是現實的足值的貨幣,因此只有金銀條塊或金銀鑄幣才能執行這個職能。
4.支付手段
在貨幣當做支付手段的條件下,買者和賣者的關系已經不是簡單的買賣關系,而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
例如貨幣被用來支付商品賒買過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來支付債務、租金、利息、工資等就是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
5.世界貨幣
貨幣在世界市場上執行一般等價物的職能。由於國際貿易的發生和發展,貨幣流通超出一國的范圍,在世界市場上發揮作用,於是貨幣便有世界貨幣的職能。
⑦ 貨幣的職能是哪五種其中哪兩種是貨幣的基本職能
貨幣的職能也就是貨幣在人們經濟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具有這樣五種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其他三種職能是在商品經濟發展中陸續出現的。
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就是貨幣以自己為尺度來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為什麼貨幣能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呢?因為貨幣本身也是商品,也有價值。這就如同尺子所以能衡量其他一切物品的長度,是因為尺子自身也具有尺度一樣。自身沒有價值的東西,是不能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的。
本來,商品價值的大小,乃是由凝結在該商品中的勞動時間來測量的。商品中包含的勞動時間越多,它的價值便越大。因此,勞動時間是商品的內在的價值尺度,而貨幣不過是商品的外在的價值尺度。
商品的價值表現在貨幣上,就是商品的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貨幣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實際就是把商品的價值表現為一定的價格,例如,一雙皮鞋價格為10元,一件襯衣價格為5元,等等。不過,有一點這里應該說清楚,就是貨幣執行價值尺度這一職能時,並不需要實在的貨幣,只要人們在觀念上想一下某商品的價格是多少就可以了。所以這樣,也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這是因為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它所做的只是給商品以價格形態,即表明某一商品值多少錢,而不是真正用商品與貨幣相交換馬克思說:「貨幣在它的價值尺度功能上,本來也只是作為觀念的或想像的貨幣」。
貨幣作為流通手段,也就是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我們平常從商品買賣過程中所看到的貨幣的作用,就是屬於這一種,所以,這種職能又叫做購買手段。不說自明,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而必須是實在的貨幣。任何一個資本家決不會允許有人用空話來拿走他的商品。
在貨幣執行流通手段這一作用的情況下,商品與商品不再是互相直接交換,而是以貨幣為媒介來進行交換。商品所有者先把自己的商品換成貨幣,然後再用貨幣去交換其他的商品。這種有貨幣作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由物物交換過渡到商品流通,意味著商品經濟的內在矛盾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因為,在這種條件下賣與買被分成了兩個獨立的過程,如果出賣了商品的人不立刻去買,就會使另一些人的商品賣不出去。也就是說,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職能,就已經包含了經濟危機的形式上的可能性。
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起初是貴金屬條、塊,以後發展成鑄幣,最後出現了紙幣。紙幣是從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職能中產生的。
貨幣的第三個職能是充當貯藏手段,即可以作為財富的一般代表被人們儲存起來。作為貯藏手段的貨幣,既不能象充當價值尺度時那樣只是想像的貨幣,也不能象充當流通手段時那樣用貨幣符號來代替,它必須既是實在的貨幣,又是足值的貨幣。因此,只有金銀鑄幣或者金銀條塊等才能執行貯藏手段的職能。
貨幣作為貯藏手段具有自發調節貨幣流通量的作用。當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減少時,多餘的金屬貨幣便會退出流通成為貯藏貨幣;反之,當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增多時,一部分貯藏貨幣又會重新進入流通成為流通手段。由於貯藏貨幣具有這種作用,所以在足價的金屬貨幣流通的條件下,便不會產生流通中貨幣量過多的現象,不會發生通貨膨脹。
貨幣的第四個職能是支付手段。在放債還債、支付工資以及交納稅款等場合,貨幣就起著這種作用。在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情況下,由於很多商品生產者互相欠債,他們之間便結成了一個債務鎖鏈,例如,甲欠乙的錢,乙欠丙的錢,丙又欠了丁的錢……等等。如果有其中某一個商品生產者因為生產和銷售的困難而不能按期支付欠款時,就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造成全線崩潰的局面。因此,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職能,使經濟危機的形式上的可能性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貨幣的最後一種職能是充當世界貨幣,即在世界市場上發揮作用。能夠作為世界貨幣的只有黃金或白銀,鑄幣和紙幣是不能充當世界貨幣的,因為後者一超出本國范圍便失掉了原來的法定意義。世界貨幣的作用是:第一,作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來支付國際收支的差額;第二,作為一般的購買手段,用來購買外國的商品;第三,作為社會財富的代表由一國轉移到另一國,如支付戰爭賠款、對外貸款以及轉移財產等等。
⑧ 1貨幣的職能有哪些 詳細�0�3
3.貨幣價值形式發展的四個階段。 4.價值尺度與價格標準的異同。 1. 貨幣有以下幾個主要的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儲藏手段, 支付手段,世界貨幣。 2. 因為貨幣的定義是一般等價物,它有兩個基本特徵:表現一切商 品價值的材料;具有和一切商品直接交換的能力。而價值尺度就表現 了貨幣的第一個特徵,流通手段表現了第二個特徵,當具備這兩個特 征後,即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統一,就形成了貨幣。 3. 有以下四個發展階段:實物貨幣;金屬貨幣;代用貨幣;信用貨幣。 4. 價值尺度是貨幣表現商品價值並衡量商品價值量大小的一個職 能,價格標準是一貨幣單位所具有的,用以測定一切商品價格的價值 量,兩者都可以衡量商品價值。區別為:價值尺度是自發的,社會職 能,直接與生產勞動率有關;價格標準是國家法律規定的,一種計量職能。 5. (一)從貨幣的定義認識貨幣的本質:貨幣是一般等價物,具起 一般等價物作用的商品。(二)從貨幣的兩個基本特徵認識:表現一 切商品價值的材料;具有和一切商品直接交換的能力。(三)貨幣是 社會計算的工具和選票。(四)從職能出發貨幣是價值尺度和流通手 段的統一。(五)貨幣是法律規定具有無限償還能力的實物。(六) 貨幣與財富不等同。(七)從控制貨幣的要求出發定義貨幣。是宏觀 調控的手段。(八)生產關系的體現,人與人之間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
⑨ 貨幣的職能有哪些
1、價值尺度,是指貨幣充當衡量商品所包含價值量大小的社會尺度。貨幣之所以能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是因為貨幣本身也具有價值,因而能以自身價值作為尺度來衡量其他商品所包含的價值量。
2、流通手段,流通手段的職能是貨幣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即購買手段的職能。其主要特點是在商品買賣中,商品的讓渡和貨幣的讓渡在同一時間內完成,通俗地說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3、貯藏手段,貨幣退出流通領域作為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來的職能。貨幣作為貯藏手段能夠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當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減少時,多餘的貨幣就退出流通;當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增加時,部分被貯存的貨幣就進入流通。
4、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隨著商品賒賬買賣的產生而出現的。在賒銷賒購中,貨幣被用來支付債務。後來,它又被用來支付地租、利息、稅款、工資等。
5、世界貨幣,世界貨幣是隨著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的。當商品交換超出國家界限而發展為國際貿易時,商品在世界范圍內普遍展開自己的價值,作為它的價值表現形態的貨幣,也就成為世界范圍的商品的一般等價物,即世界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