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羊群效應
A. 促使人民幣匯率年初走高的原因有哪些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近期美元指數呈現超預期的疲弱,是包括人民幣在內的新興市場貨幣升值的主要原因。當然,中國經濟穩中向好、貨幣政策穩健中性,也為人民幣匯率企穩提供了基本面支持。
再者,自2017年以來,人民幣匯率頻頻超預期的表現,進一步強化了市場看多人民幣的行為,「羊群效應」令美元指數加速破位,並助推人民幣匯率升值進程延續,這也是近期人民幣匯率表現較強的原因之一。外有美元指數超預期疲弱,內有國內經濟政策「給力」,正是內外因素的「合奏」,共同促成了人民幣匯率歲末年初的這波升值行情。
B. 搞人民幣收藏的進來說說你對第四套人民幣的看法
我們對於一個品種價值的認識應該首先始於它的使用階段,而不能等到它進入收藏領域再去品味它的收藏價值,再去挖掘它的投資價值,那樣就會失去許多難得的機會,而對於人民幣紙幣更是如此,因為這已經被市場實踐所完全證實了。盡管現如今的收藏品多如牛毛,但是真正具備長期投資價值,並且具有良好變現性的收藏品卻並不多,而人民幣紙幣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價值將會得到進一步的彰顯。在第一版、第二版和第三版人民幣紙幣價格已經高高在上的背景之下,選擇價格還在低位的第四版人民幣紙幣無疑是上乘之選,而面額低的人民幣紙幣又是最佳選擇。
第四版人民幣從1987年4月27日開始發行,至1997年4月4日止,共發行9種面額,14種票卷。其中1角券1種,2角券1種,5角券1種,1元券3種(1980、1990、1996),2元券2種(1980、1990),5元券1種,10元券1種,50元券2種(1980、1990),100元券2種(1980、1990)。在第四版人民幣紙幣14種票券種,1980版50元紙幣的價格最高,百張連號的價格大約為72000元,1980版100元紙幣的價格次之,百張連號的價格大約為28500元,1990版50元和1990版100元紙幣的而價格均在面值附近,升值幅度非常有限,從面值的角度來看,高面值的50元和100元不是最佳選擇,它具有投入大產出低的特點,投資者可適當選擇放棄,但1980版50元紙幣仍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買進之時最好以百張連號為交易單位,因為單張買進的價格高,而單張賣出的價格低,這對於投資者來說十分不劃算。
選擇一個品種作為投資對象,首先要看它大的運行方向,從人民幣紙幣多年以來的運行情況來看,一直在上升通道中運行,並且呈現出加速上漲的態勢,這與編年郵票每況愈下的走勢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照,這也正是不少投資者放棄郵票投資,而將人民幣紙幣作為建倉對象的重要原因。對投資者來說,最關鍵的是要把握大概率的方向,而不是追逐短期小概率的波動收益。隨著我國經濟市場化程度加深,投資者對財富的收益需求會越來越強,而從人民幣紙幣這些年來的投資回報來看,要遠遠超過郵票,這使不少投資者大幅度地降低了郵票的倉位,開始逐漸調整自己資產的配置,而價格低廉的第四版人民幣紙幣無疑是最佳配置對象之一。
歷史研究發現,資產配置是投資者獲利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許多投資者之所以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屢戰屢敗,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資產配置上出現了重大偏差,將本不應該作為資產配置的品種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因而在短線博弈中一敗塗地。第四版人民幣紙幣現正處在一個價值發現的初期階段,正是投資者買進的最佳時機,盡管某些品種的漲幅業已非常突出,但其價格並不高,其真正的價值並未顯現出來,僅僅是露出了冰山一角,有誰會想到第三版2元車工紙幣的價格從面額2元一路走到現在的500元之上,並且還處在上升之中,就更不說價格還處在萌動期的第四版人民幣紙幣了。在第四版人民幣紙幣家族中,1980版2元和1990年2元紙幣的成交最為活躍,乃是投資者洞察市場變化最為直接的品種,是市場的風向標;目前百張連號的1980版和1990版2元紙幣的成交價格大約分別為1100元和390元,乃是投資者進行建倉的首選品種之一。1980版1角、2角和5角紙幣是在第四版紙幣中價格最低的3個品種,其百張連號的成交價格分別為13元、50元和53元,其內在的投資價值是不言而喻的,1980版2角紙幣的未來價值或許更是不可限量。建議投資者在建倉之時以一刀(100張連號)、一捆(1000張)、一條(5000張連號)一包(10000張連號)為交易單位,這樣可以獲得巨大收益,而買上十張八張是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對於價格極為低廉的品種更是如此。
C. 比特幣有價值嗎
我從2個角度分析一下個人對比特幣價值的認知:
1. 對貨幣的小小思考
目前世界各國發行的貨幣,基本都是信用貨幣。比如美元,自布雷頓森林體系後,就與黃金脫鉤了。一般認為,現代美元的價值是以美國的國家信用,或者說,國力和軍力支撐的。
但是,這個裡面是似是而非的。因為美國的國力和軍力無法量化,誰能告訴我美國的國力和軍力值多少美元呢?既然無法量化,如何能保證美元沒有印多了?事實上,這也是無法保證的。另一方面,美元上寫著IN GOD WE TRUST,這等於已經明明白白告訴你了,美元其實是一種信仰。就像特朗普的支持者在競選時高喊,「美國!美國!」,人們對於美元的這種信任並非是純理性的,而是理性、自豪感、神聖感、似是而非、慣性思維的混合物。
而這種信任也是脆弱的,近的比如泰銖、盧布,一夜間下跌百分之四五十,也是稀鬆平常。更離譜的比如金圓券,民國政府基本上算是詐騙了。
比特幣其實也是如此,它的價值也來自信任,只是它背後不是政府的信用背書。對比特幣的信,是一種更純粹的信,因為它比法幣更看不見摸不著,但就是有那麼一小撮人對它深信不疑,比如我。這種信,來自比特幣技術的簡潔、有力,來自其中包含的超越時代的思想,來自對現有貨幣體系的不滿,來自人類對進步事物的天然嚮往。
2. 比特幣價格與反身性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論是非常深入人心的:因為人的恐懼或貪婪,一件東西的價格可能會暫時高於、或低於它的價值,但最終又一定會回歸價值本身。
索羅斯的觀點是,因為人性的殘缺,一個東西永遠回不到它的價值。即矯枉必須過正。當一個東西價值被絕對低估,那麼在上漲的過程中,人們對其上漲的認知不斷強化,往往會導致瘋狂的買入,最終價格會漲到它本身的價值之上,反之亦然。
在這個過程中,價格的上漲引發了人們對一個事物的追捧,人們因此產生的上漲預期又會繼續推高這個東西的價格。
索羅斯稱之為反身性。
舉個例子:村子裡有一個先知。他告訴大家黃金一定會去漲,大家快去買黃金。大家一窩蜂去買了,黃金供不應求,果然漲了。於是大家都說,先知預測的真准。
這個過程,跟黃金的基本價值,或者對黃金的實際需求,沒有任何關系。
如果拿一個放大鏡來看。在這個過程中,對黃金的看漲的看法是不斷被強化的。因為過程中黃金也是波段上漲。假如在第一個上漲回調時,有人賣掉了。當第二次漲到更高時,這個人就會覺得自己這次操作特別傻,那麼當他下一次再次買入時往往就不會輕易賣出。即使他下一次又賣出了,總會有一次,他會「學聰明了」,不再賣了。
人還是一種社會動物。所以這種上漲預期會不斷傳播啊,還會互相「學習」,加劇了人性的這種弱點。
而往往當一個泡沫破滅時,大多數人都逃不掉。少數理性的人可以跑掉,少數人贏了大多數,賺得盆滿缽滿。在《烏合之眾》一書中就說,群體的智商往往比一個人還低。在管理學上,這叫羊群效應。在中國股市,這就叫「散戶紅利」。君不見,幣易平台上每天有多少人賺的盆滿缽滿,甚至財富自由。
D. 人民幣國際化的利與弊
人民幣國際化的利弊:
人民幣國際化可以建立人民幣結算的國際貿易體系,提升中國國際地位,增加國際博弈工具。但是,出口導向,主導的國際市場規模,國際金融監控體系建設等也影響人民幣國際化。
1、人民幣國際化,可以建立以人民幣結算的貿易體系,企業或個人在海外交易時方便。
但是,這個需要中國國內市場夠大,也需要中國主導下的國際市場夠大。。
(1)中國與德國、日本一樣是出口導向的國家,即便通過國際援助、貸款等方向出去,還是會在出口貿易中被賺回來。
(2)瑞士法郎無法國際化的原因是,瑞士經濟體太小,流出的貨幣比本國經濟體能夠承載的貨幣大很多,一旦流出的瑞士法郎迴流,對瑞士經濟的沖擊是瑞士無法承擔的。
2、人民幣國際化,可以讓中國在各國博弈中,增加貨幣工具,但是這需要匹配國際地位,也要匹配有效的國際金融監管體系。
(1)美國可以在國際范圍內監管到美元的流向,對異動進行監控和管制。但是人民幣還沒有建立全球的監管體系。東南亞金融危機中,泰國沒有監控到索羅斯大量借入泰銖,因此,無法提前管控。
(2)人民幣國際化,會導致兩個人民幣匯率體系:中國外匯管理局及中國金融市場定的人民幣匯率,海外人民幣交易市場的匯率。後者通過金融衍生品等工具會放大交易量,導致人民幣定價權由國內轉向國外,中國匯率可控性降低。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新編金融法小全書(第五版)》
E. 羊群效應「羊群效應」或稱「跟風效應」,指一種貨幣在受到___________時,大量的資金會加入這種投機行列,
羊群效應「羊群效應」或稱「跟風效應」,指一種貨幣在受到 __追漲___ 時,大量的資金會加入這種投機行列,
F. 什麼是虛擬幣羊群效應
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沖右撞,但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此地有好草。因此,羊群效應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種從眾心理,而盲從往往會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虛擬幣羊群效應是指在幣圈有一些領先者占據了主要的注意力,整個幣圈其他人就會不斷摹仿這些人的一舉一動,領頭羊到哪裡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裡淘金。而其實領先者的舉動很可能是釋放出來的一個假信號,煙霧彈,目的就是為了迷惑散戶,當欺騙的散戶差不多的時候,他們就迅速的執行自己的真實操作,買入或者賣出虛擬幣,導致市場與之前散戶預期完全相反的方向進行。因此在虛擬幣交易所切忌盲目跟風,不僅要查看你覺得可信的領頭羊,更要知道其他領頭羊是如何行動的,這樣比孤注一擲安全。可以通過查看市場深度對大佬們的真實交易意圖進行判斷,但是如果對方執行冰山委託或者時間加權委託很難察覺;或者在直接公布大佬真實交易信息的交易所進行交易,例如QUBE交易所;再者是要注意突然的價格升高或降低都可能是煙霧彈,想引導散戶追漲殺跌。
G. 為什麼香港是人民幣離岸中心
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幾乎可以這樣說,每次人民幣的貶值,都是從香港離岸市場開始的,甚至是香港離岸市場引發的。所以,香港是人民幣離岸中心。
1、在岸人民幣
央行授權中國外匯中心於每個工作日上午對外公布當日人民幣兌換美元、歐元、日元、港幣匯率的中間價作為當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以及銀行櫃台交易匯率的參考價格,這就叫在岸人民幣。
2、離岸人民幣
央行開放香港以及其他國家進行人民幣交易的匯率就叫離岸人民幣,而2010年中國香港實施的人民幣離岸交易(CNH)已經是泛指海外離岸人民幣交易。
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向來是影響人民幣匯率的最重要的因素,因為離岸市場的人民幣交易是純粹市場化的,完全取決於市場供求。因此,在市場人民幣貶值預期漸露端倪或者形成時,許多市場機構就會利用這一點通過做空,放大人民幣匯率的貶值預期,從而投機賺錢,這樣的做法就會讓人民幣的匯率偏離基本面或者央行的合意水平,在市場上形成羊群效應,可能引發踩踏,影響金融穩定,這當然不是央行想要看到的。
(7)虛擬貨幣羊群效應擴展閱讀:
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人民幣的離岸市場對於人民幣國際化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在資本項目開放過程中,引進外資可以在國內設立一個特區,使流入資本與其他地區隔離,便於對過程的檢測。香港因為其特殊地位具備了妥善解決這個問題的條件。香港是特別行政區,實行貨幣自由兌換和資本自由流動。依託特殊經貿關系安排基礎上,利用香港金融市場優勢,發展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讓香港作為緩沖區,我們有特殊條件觀察人民幣國際化當中可能會出現什麼問題,取得經驗,穩步推進。
央行在離岸發行央票,就可以避免以上調控匯率市場和利率市場所形成的對離岸市場的傷害,因為央票的發行更加市場化,更加透明,引導市場預期,央行的意圖表露明確,就可以很好的引導市場的操作,從而形成一個穩定的市場化的收益率曲線,對於建設離岸市場,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具有基礎性作用。
H. 簡答下凱恩斯流動性偏好理論
按照凱恩斯的觀點,作為價值尺度的貨幣具有兩種職能,其一是交換媒介或支付手段,其二是價值貯藏。貨幣需求就是人們寧願犧牲持有生息資產(如各種有價證券)會取得的利息收入,而把不能生息的貨幣保留在身邊。
至於人們為什麼寧願持有不能生息的貨幣,是因為與其他的資產形式相比,貨幣具有使用方便靈活的特點,是因為持有貨幣可以滿足三種動機,即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所以凱恩斯把人們對貨幣的需求稱為流動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流動偏好表示人們喜歡以貨幣形式保持一部分財富的願望或動機。
(8)虛擬貨幣羊群效應擴展閱讀:
凱恩斯流動性偏好理論的內容:
(一)交易動機(The Transaction Motive)
交易動機是指人們為了應付日常交易的需要而持有一部分貨幣的動機。在任何收入水平上,無論是家庭還是廠商都需要作為交易媒介的貨幣。
因為就個人或家庭而言,一般是定期取得收入,但經常需要支出,例如家庭需要用貨幣購買食品、服裝,支付電費和燃料費用等,所以為了購買日常需要的生活資料,他們經常要在手邊保留一定數量的貨幣。
由交易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量還跟人們的收入水平密切相關。當人們的收入增加時,人們的消費水平會有所提高,消費量增大,從而人們滿足日常交易所需的貨幣量也增加。由此可見,由交易動機所引發的貨幣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數,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對貨幣的交易需求也容易受到持幣成本的影響,也就是會受到利息率高低的影響。
因為人們在確定交易所需保持的貨幣時,不僅需要考慮持有貨幣對便利交易的好處,也要考慮到持有貨幣會損失的利息。但是一般認為,家庭的貨幣交易需求量大致上不受利率波動的影響。利率對貨幣交易需求的影響主要見之於企業。企業的銀行存款數目較大,如果它們靜觀利率的變化而不對存款方式做出相應的調整的話,損失會很大。
因此,在高利率的情況下,企業會在尋求保持最低限度的交易貨幣方面下功夫,即所謂的「現金管理」。根據美國經濟學家威廉·傑克·鮑莫爾(William Jack Baumol)的研究,人們或者企業最優的對貨幣的交易需求與利率的平方根的倒數成正比。但是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利率對出於交易動機的貨幣需求影響較小,人們仍然把交易需求看成是收入的函數而忽略利率的影響。
(二)預防動機(The Precautionary Motive)
預防動機是人們為了預防意外的支付而持有一部分貨幣的動機。即人們需要貨幣是為了應付不測之需,如為了支付醫療費用、應付失業和各種意外事件等。
雖然個人對意外事件的看法不同,從而對滿足預防動機需要的貨幣數量有所不同,但從整個社會來說,貨幣的預防需求與收入密切相關。因而由預防動機引發的貨幣需求量也被認為是收入的函數,與收入同方向變動。
無論是出於交易動機還是出於預防動機的貨幣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還取決於利息率的高低。因為持有貨幣而不是生息資產將損失利息收入,利息率越高,持有貨幣犧牲的利息越多,因而貨幣的需求越少,兩者呈反方向變化。但是,為了簡化分析,我們假設,出於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的貨幣需求惟一地取決於收入水平的高低。
因為貨幣的交易需求和預防需求都被認為是收入的函數,所以可以把兩者結合起來進行考察。把兩種貨幣需求合起來用L1表示,用Y表示收入,這種函數關系可寫成:L1 =L1(Y)。這個函數所強調的是交易貨幣需求(包括預防需求)是收入的函數,它同利率無關。
(三)投機需求(The Speculative Motive)
人們之所以寧願持有不能生息的貨幣還因為持有貨幣可以供投機性債券買賣之用。投機動機是人們為了抓住有利的購買生息資產(如債券等有價證券)的機會而持有一部分貨幣的動機。
(四)貨幣的總需求
綜上所述,貨幣的總需求可以表述為:Md=L1 +L2 =L1(Y) +L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