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虛擬幣百科 » 品格虛擬貨幣

品格虛擬貨幣

發布時間: 2022-04-20 19:16:59

『壹』 人民幣1角和5角中的人物是誰,哪個民族,代表什麼

第四版人民幣的1角的民族是高山族和滿族男子,5角的民族是苗族壯族婦女。第四版人民幣代表的是主景圖案集中體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各族人民意氣風發,團結一致,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主題思想。第四套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健全中國的貨幣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於1987年4月27日起發行的一套貨幣。

1角、2角、5角、5元、10元只有1980年版一種,2元、50元、100元有1980版、1990版兩種,1元有1980、1990、1996版三種。與第三套人民幣相比,恢復了50、100元大面額人民幣。為適應反假人民幣工作需要,1992年8月20日,又發行了改版後的1990年版50、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線與無色熒光油墨印刷等新技術。

(1)品格虛擬貨幣擴展閱讀:

1980年版第四套人民幣中壹角上左邊人物王德安,是個苗族阿哥。上個世紀50年代曾任貴州省黔東南州州長,後在貴州省體委擔任領導。與王德安共事過的人對他的評價是誠實本分、做事認真;王德安的頭像上了人民幣,這件事王德安周圍的同事都知道,他也對家裡人說過,但王建設說,父親並沒有說拍攝的過程,他把這件事看得很淡。

1997年4月1日起,第四套人民幣部分幣種停止發行。2018年5月1日起,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2角紙幣和1角硬幣停止流通,5角、1元硬幣和1角、5角紙幣還在繼續流通。

『貳』 周小川關於第五套人民幣的講的

二、5元紙幣:水仙。葉姿秀美,亭亭玉立,雅號「凌波仙子」,深受國人喜愛。每到農歷春節,家家戶戶的廳堂中都要擺上一盆水仙花,黃蕊白被如金銀的水仙總是會捎給人們新一年的喜氣與財運。

三、10元紙幣:月季。姿態婀娜,瑰麗多彩,被譽為「花中皇後」。中國是月季的原產地,後月季傳入歐洲,贏得了西方世界的青睞,後披著「玫瑰」的華麗外衣榮歸故里,已經是蜚聲四海。作為「世界四大切花」之一,月季為世界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實乃花卉中的「外交官」。

四、20元紙幣: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品性高潔,號稱「花中君子」,四季名花之司夏使者,早在周朝時期就有栽培的記載。歐洲人誤認為荷花起源於印度,而實際上荷花(蓮花)由中國傳至印度,蓮在印度佛教中的應用使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後「蓮花佛國」又深深地影響了中國的歷史,荷(蓮)正是開在中印兩國之間的友好之花。荷花因其「清廉正直」的品性廣受中國人民的愛戴。

五、50元紙幣:菊花。迎風斗霜,從容狂放,為花中四君子之一,四季名花之司秋使者,此花有王者之風,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便是把菊花的豪氣抒放得酣暢淋漓。菊花在中國一直被看作是長壽之花,只是由於西方人的影響,菊花倒成了清明節的主角。不過,菊花還有另一面:是採菊東籬式的恬淡和重陽登高式的相思。有時候,一杯甘冽的菊花茶竟會讓我們疲憊的身心得到很好的緩解,這便是菊花的魅力。

六、100元紙幣:梅花。一身傲骨,凌寒獨放,號稱花魁的梅花,民國時期就被推選為國花,她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歲寒三友」之一,四季名花之司冬使者。梅花有準國花之風:浩然正氣,香溢乾坤,韻、姿俱佳,集眾芳之優點於一身,代表了中國人的品格。冬日裡的「踏雪尋梅」是國人鍾愛的休閑方式。梅花的果實酸甜可口,能生津止渴,是人們十分喜愛的佳果。

第五套人民幣硬幣分蘭花一角、荷花五角、菊花一元。

『叄』 人民幣上面的圖案代表什麼意思

第五套人民幣一元正面採用毛主席建國初期的頭像,底襯採用了我國著名花卉圖案,錢幣正面採用凹版印刷,中國人民銀行行名、面額數字、盲文面額標記、凹印手感線等均採用雕刻凹版印刷,用手指觸摸有明顯凹、凸感。一元的水印圖案是蘭花,風姿綽約,幽香遠溢,為花中四君子之一,四季名花之司春使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栽培史。孔子贊美此花為「蘭當為王者香」。蘭花因其有「高潔、典雅和堅貞不渝」的品格與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英雄相惜。

錢幣背面主體圖案是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位於西湖中部偏南,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猶如我國古代傳說中的蓬萊三島,故又稱小瀛洲。北宋時已成為湖上賞月佳處。明人張寧詩雲:「片月生滄海,三潭處處明。夜船歌舞處,人在鏡中行。」

通過選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圖案來設計錢幣,充分表現了我們偉大祖國悠久的歷史和壯麗的山河,弘揚了偉大的民族文化。

『肆』 澳門使用什麼貨幣

你好,澳門的官方貨幣單位是澳門幣,也被稱作「葡幣」。紙幣面額計有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及1000元六種;硬幣有1毫、2毫、5毫、1元、2元和5元六種。我五月份去的香港澳門,並沒有兌換澳門幣,因為在當地是可以直接使用港幣的,各大賭場或者是小店都可以直接使用港幣。

當然,很多購物消費其實可以直接刷卡啦,刷帶銀聯標志的信用卡都是可以使用的,銀行按照當天的匯率自動折算成人民幣,沒有任何手續費,操作簡單方便。

拓展資料:

澳門元(澳門圓;Pataca de Macau;貨幣代碼:MOP;貨幣符號:MOP$),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法定貨幣。澳門的貨幣政策由澳門金融管理局管理。1澳門幣可被分成100仙 (Avos)。澳門幣的葡語名字「Pataca」源自曾在亞洲廣泛使用的銀圓「墨西哥的八個雷亞爾」(葡語:Pataca Mexicana)。

『伍』 新版一元人民幣背面的圖案是什麼意思呢

象徵了一個知識分子的特有氣質以及一個民族頑強堅韌的內斂風華
目前正在流通的一元紙幣的背面的圖案是杭州西湖;一元硬幣的背面有兩種圖案,一種是牡丹花,俗稱牡丹幣,一種是菊花,俗稱菊花幣。
新版的1元人民幣的水印和正面花團中的花依舊是蘭花,沒有發生變化。
固定花卉水印:位於正面左側空白處,迎光透視,可以看到立體感很強的蘭花水印。
1元紙幣——蘭花象徵意義
風姿綽約,幽香遠溢,為花中四君子之一,四季名花之司春使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栽培史。孔子贊美此花為「蘭當為王者香」。蘭花因其有「高潔、典雅和堅貞不渝」的品格與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英雄相惜。
新版的1元硬幣和紙幣的一樣保持了原本的花卉,1元硬幣採用的花卉依舊是菊花。
1元硬幣——菊花象徵意義
一元硬幣背面之所以用一朵菊花,是因為菊花象徵著高潔、堅貞、友誼長存、剛強不屈。菊花在風霜中獨自開放,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產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的名句。在古神話傳說中菊花還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
第5套人民幣1元錢背面的圖案是:三潭印月。不過並非寫實,而是經過藝術處理後的西湖三潭印月,將保_塔、斷橋移花接木的放在了一起。
潭印月為中國杭州西湖十景之一,是西湖中最大一個島,面積6萬平方米,又稱為小瀛洲。島南湖上有三座石塔,塔高2.5米,露出水面2米,由基座、圓形塔身、寶蓋、六邊小亭、葫蘆頂組成。
塔身球形中空,周身開有五個小圓孔,孔邊飾浮雕花紋。石塔最初為宋代蘇軾所建的界塔,明代重建,演變為景觀塔。晴夜塔中點燃的燈燭與月色映照,景色尤美,即「三潭塔分一月印,一波影中一圓暈」。
岸上金桂婆娑,柳綠花明,與雕欄畫棟的建築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園中有園,曲回多變,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園的藝術特色。

『陸』 紀念紀念幣有收藏價值嗎

現代金銀幣紀念幣,它不僅僅是國家法定貨幣,而是演變成一種藝術品、收藏品和投資品。它所表現出來的也不僅僅是金銀質地的光彩所凝聚的美,更多時候人們欣賞的是金銀幣深邃的文化內涵,那是中華民族的深厚歷史底蘊和傳統文化審美的積淀。 對於金銀紀念幣,我們首當其沖的應該把它看作是一件具有藝術價值的藝術品,從價值理論上說,金銀紀念幣的藝術價值是指放映在金銀幣上的歷史文化,是歷史文化發展的見證和標志。 金銀紀念幣的有形或曰物質價值,是構成金銀紀念幣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金銀紀念幣的藝術價值、經濟價值、珍稀價值、歷史價值等,都與此相關。一枚精美的金銀紀念幣在市場上,收藏家手中輾轉流動無一不具有欣賞、保值的功能,而這正是它們藝術價值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是它們的物質載體即那些金銀等本身的價值體現。因為金銀作為貴金屬里的「金屬之王」和「金屬貴族」,即便不被鑄造成的金銀幣,其本身的價值已經不菲,更何況是一件精美的錢幣藝術品呢? 金銀紀念幣價值體現的更重要的方面是它的隱形價值,即文化價值,包括了品格價值、教育價值、陶冶價值、娛樂價值等。一塊金銀經過設計者的奇思妙想,經過雕刻者的鬼斧神工,被鑄造成一枚枚生動展現變化萬千的人文、歷史、自然、建築、人物等主題的紀念幣。這樣它們就具有了「文化」和「歷史」等意義,這種意義,就是「價值」,在市場上可能轉化為的經濟價值,即有形價值。 如果金銀紀念幣的有形價值造就的是紀念幣的身價,那麼隱形價值塑造的就是收藏家的品格以及藝術市場的品位。所以,重視紀念幣的文化價值要求收藏者要不斷的提高自身文化修養,不能只把眼睛盯在紀念幣的經濟價值上,而應該將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統一起來,那樣才能在收藏中得到更多的收獲和更大的樂趣,也更具有現實意義。流銅紀念幣的價值:央行共發行了60多套流通紀念幣,題材涉及政治、法律、體育,教育、環保、金融、生肖等方面,幾乎涵蓋了在此期間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其意義與價值是顯而易見的。

在發行普制流通紀念幣的同時,絕大多數品種還發行了精製流通紀念幣,主要用作國家和央行的禮品,發行量極為有限。這些精製流通紀念幣的知名度與影響力遠不如普制流通紀念幣,但珍稀度要勝於普制流通紀念幣,具有極高的收藏與投資價值。像「建行」、「寧夏」等品種還成為了價值投資的代表者,建行流通紀念幣的上升幅度更是超過了1500倍,從而確立領頭羊的地位。

市場價值有望爆發

200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預計央行將發行「國慶60周年」流通紀念幣。做出這一預測的基本依據就是央行在國慶35周年、40周年和50周年時都發行了流通紀念幣,其中國慶35周年流通紀念幣還是央行發行的第一套流通紀念幣,就此揭開了發行流通紀念幣的序幕。其中很有可能發行的國慶60周年精製流通紀念幣,可以說是收藏正當時。

央行盡管在發行普制流通紀念幣的同時,也發行精製流通紀念幣,但在發行公告中卻對精製流通紀念幣隻字不提,也就是說官方一直沒有公開發行精製流通紀念幣的事實。國內各大主流媒體對於精製流通紀念幣的宣傳報道幾乎為零,甚至出現了在1997年郵幣卡市場大潮之時精製流通紀念幣價格不敵普制流通紀念幣的尷尬局面。當時一些經營者不得不將精製流通紀念幣從裝幀卡上把幣拿出來,當成普通流通紀念幣出售,這就使得不少精製流通紀念幣的存世量大為降低。

大家都知道「建行」為普制流通紀念幣中的精品,是價值投資的典範,但是知道它還有精製流通紀念幣的收藏者可以說是鳳毛麟角,足見精製流通紀念幣遠未被收藏者與投資者熟悉,未經市場熱炒,升值潛力巨大,其奧妙之處或許就在於此。

2004年12月29日,央行在其官方網站普通紀念幣發行公告欄目中刊登了《如何識別普通紀念幣和精製幣?》的文章,這意味著央行首次公開了精製流通紀念幣的發行。文章的發表,對於提升精製流通紀念幣的市場價值無疑起到了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堪稱精製流通紀念幣收藏與投資上的重大利好。此次借國慶60周年為契機,精製流通紀念幣的價值有望爆發。

首選生肖題材

早期發行的精製流通紀念幣具有鑄造數量小、分散程度大、價格高及珍品多等特點,收藏難度是可以想像的。筆者建議暫時選擇放棄,以中後期發行的精製流通紀念幣為起點,從後向前推進為宜。生肖是中國人非常喜愛的題材,此類題材的精製流通紀念幣應當作為首選。 祝你好運,祝你發財。

『柒』 紀念幣有收藏價值嗎

紀念幣的升值空間主要看發行數量。

2019年央行發行的紀念幣,就目前看是種類多、總量大。單從普通流通紀念幣來說,就有高鐵幣、人民幣發行70周年紀念鈔、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幣、豬年生肖紀念幣等。從金銀幣角度來說,福字幣、熊貓幣、吉祥文化幣、人民幣發行7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生肖幣等,可以說量是不小。

(7)品格虛擬貨幣擴展閱讀:

紀念幣收藏注意事項

1、忌買發行量過大的

歷來藏界都有物以稀為貴的說法,紀念幣發行量的多少是決定其投資價值和升值潛力的最重要因素,一般來說,紀念幣的發行量與市場價格呈反比關系,發行量僅為206.8萬枚的「中國人民銀行成立40周年」紀念幣,市場價已接近4000元,發行量多達3000萬枚的建黨70周年紀念幣價格僅20元。

2、忌買漲幅過大的

漲幅過大的紀念幣往往是資金在炒作,藏友們一旦高位「吃進」,極有可能被「套牢」。

3、忌買不具獨特題材的

從某個角度看,買紀念幣就是買題材,有題材就有炒作的概念就會有莊家進場,而不具有獨特題材的紀念幣,是很難激起市場的投資熱情的。

『捌』 人民幣總共有那幾種

人民幣共有5套

【第一套人民幣】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並發行第一套人民幣,共12種面額62種版別,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元券4種、50000元券2種。

統一發行人民幣是為迎接全國解放採取的一項重大措施,它清除了國民黨政府發行的各種貨幣,結束了國民黨統治下幾十年通貨膨脹和中國近百年外幣、金銀幣在市場流通買賣的歷史,促進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在建國初期經濟恢復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二套人民幣】

第二套人民幣於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同時收回第一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和第一套人民幣摺合比率為1:10000。第二套人民幣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個面額,其中1元券有2種,5元券有2種,1分、2分和5分券別有紙幣、硬幣2種。為便於流通,自1957年12月1日起發行1分、2分、5分三種硬幣,與紙分幣等值流通。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別發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分別對票面圖案、花紋進行了調整和更換。由於大面額鈔票技術要求很高,在當時情況下3、5、10元由蘇聯代印。

第二套人民幣設計主題思想明確,印製工藝技術先進,主輔幣結構合理,圖案顏色新穎。主景圖案集中體現了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風貌,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的戰斗歷程和各族人民大團結的主題思想。在印製工藝上除了分幣外,其它券別全部採用膠凹套印,凹印版是以我國傳統的手工雕刻方法製作的,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其優點是版紋深、墨層厚,有較好的反假防偽功能。

【第三套人民幣】

第三套人民幣於1962年4月20日發行,共有 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種面額、13種版別,其中1角券別有4種(包括1種硬幣),2角、5角、1元有紙幣、硬幣2種。1966年和1967年,又先後兩次對1角紙幣進行改版,主要是增加滿版水印,調整背面顏色。

第三套人民幣票面設計圖案比較集中地反映了當時中國國民經濟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農輕重並舉的方針。在印製工藝上,第三套人民幣繼承和發揚了第二套人民幣的技術傳統、風格。製版過程中,精雕細刻,機器和傳統的手工相結合,使圖案、花紋線條精細;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穎、明快;票面紙幅較小,圖案美觀大方。
這套人民幣是世界上最有社會主義特色和創新意識的貨幣,主題畫面緊扣生產力的提高,科技元素豐富。這套人民幣發行時值計劃經濟時代,貨幣發行被認為是直接關繫到全國經濟生活和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大事情。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要求對生產、流通、分配、消費都能有計劃地進行。因此,貨幣發行與物資分配,嚴格由中央(並非條條專政下的中國人民銀行)綜合平衡,全面安排。其堅持貨幣一元化,鞏固獨立自主、長期穩定的貨幣,成為世界上少有的穩定貨幣。

【第四套人民幣】

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健全中國的貨幣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中國人民銀行自1987年4月27日,發行第四套人民幣。共有1角、2角和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9種面額,其中1角、5角、1元有紙幣、硬幣2種。與第三套人民幣相比,增加了50、100元大面額人民幣。為適應反假人民幣工作需要,1992年8月20日,又發行了改版後的1990年版50、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線。

第四套人民幣在設計思想、風格和印製工藝上都有一定的創新和突破。主景圖案集中體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各族人民意氣風發,團結一致,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主題思想。在設計風格上,這套人民幣保持和發揚了中國民族藝術傳統特點,主幣背面圖景取材於中國名勝古跡、名山大川,背面紋飾全部採用富有中國民族特點的圖案。在印製工藝上,主景全部採用了大幅人物頭像水印,雕刻工藝復雜;鈔票紙分別採用了滿版水印和固定人像水印,它不僅表現出線條圖景,而且表現出明暗層次,工藝技術很高,進一步提高了中國印鈔工藝技術水平和鈔票防偽能力。

【第五套人民幣】

1999年10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陸續發行第五套人民幣,共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八種面額,其中1角、5角、1元有紙幣、硬幣2種。第五套人民幣根據市場流通需要,增加了20元面額,取消了2元面額,使面額結構更加合理。

第五套人民幣繼承了中國印製技術的傳統經驗,借鑒了國外鈔票設計的先進技術,在防偽性能和適應貨幣處理現代化方面有了較大提高。各面額貨幣正面均採用毛澤東主席建國初期的頭像,底襯採用了中國著名花卉圖案,背面主景圖案通過選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圖案,充分表現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壯麗的山河,弘揚了中國偉大的民族文化。

『玖』 這是什麼時期的紙幣

關於貨幣的起源

紙幣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使用的貨幣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是中國北宋時期四川成都的「交子」。
中國是世界上使用貨幣較早的國家。根據文獻記載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證,我國貨幣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歷史,從原始貝幣到布幣、刀幣、圜錢、蟻鼻錢以及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流行的方孔錢,中國貨幣文化的發展可謂源遠而流長。到北宋時期,我國出現了紙幣——「交子」。
紙幣的出現是貨幣史上的一大進步。錢幣界有人認為中國紙幣的起源要追溯到漢武帝時的「白鹿皮幣」和唐代憲宗時的「飛錢」。漢武帝時期因長年與匈奴作戰,國庫空虛,為解決財政困難,在鑄行「三銖錢」和「白金幣」(用銀和錫鑄成的合金幣)的同時,又發行了「白鹿皮幣」。所謂「白鹿皮幣」,是用宮苑的白鹿皮作為幣材,每張一方尺,周邊彩繪,每張皮幣定值40萬錢。由於其價值遠遠脫離皮幣的自身價值,因此「白鹿皮幣」只是作為王侯之間貢贈之用,並沒有用於流通領域,因此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幣,只能說是紙幣的先驅。「飛錢」出現於唐代中期,當時商人外出經商帶上大量銅錢有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開具一張憑證,上面記載著地方和錢幣的數目,之後持憑證去異地提款購貨。此憑證即「飛錢」。「飛錢」實質上只是一種匯兌業務,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貨幣的職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幣。北宋時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則是真正紙幣的開始。
紙幣出現在北宋並不是偶然的,它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宋代商品經濟發展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貨幣,而當時銅錢短缺,滿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當時的四川地區通行鐵錢,鐵錢值低量重,使用極為不便。當時一銅錢抵鐵錢十,每千鐵錢的重量,大錢25斤,中錢13斤。買一匹布需鐵錢兩萬,重約500斤,要用車載。因此客觀上需要輕便的貨幣,這也是紙幣最早出現於四川的主要原因。再者,北宋雖然是一個高度集權的封建專制國家,但全國貨幣並不統一,存在著幾個貨幣區,各自為政,互不通用。當時有13路(宋代的行政單位)專用銅錢,4路專用鐵錢,陝西、河東則銅鐵錢兼用。各個貨幣區又嚴禁貨幣外流,使用紙幣正可防止銅鐵錢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經常受遼、夏、金的攻打,軍費和賠款開支很大,也需要發行紙幣來彌補財政赤字。種種原因促成了紙幣——「交子」的產生。
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發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現了專為攜帶巨款的商人經營現錢保管業務的「交子鋪戶」。存款人把現金交付給鋪戶,鋪戶把存款人存放現金的數額臨時填寫在用楮紙製作的卷面上,再交還存款人,當存款人提取現金時,每貫付給鋪戶30文錢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費。這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楮紙券便謂之「交子」。這時的「交子」,只是一種存款和取款憑據,而非貨幣。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交子」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許多商人聯合成立專營發行和兌換「交子」的交子鋪,並在各地設交子分鋪。由於交子鋪戶恪受信用,隨到隨取,所印「交子」圖案講究,隱作記號,黑紅間錯,親筆押字,他人難以偽造,所以「交子」贏得了很高的信譽。商人之間的大額交易,為了避免鑄幣搬運的麻煩,直接用隨時可變成現錢的「交子」來支付貨款的事例也日漸增多。正是在反復進行的流通過程中,「交子」逐漸具備了信用貨幣的品格。後來交子鋪戶在經營中發現,只動用部分存款,並不會危及「交子」信譽。於是他們便開始印刷有統一面額和格式的「交子」,作為一種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場發行。這種「交子」已經是鑄幣的符號,真正成了紙幣。但此時的「交子」尚未取得政府認可,還是民間發行的「私交」。
但並非所有的交子鋪戶都是守法經營,恪守信用的。有一些惟利是圖、貪得無厭的鋪戶,惡意欺詐,在濫發交子之後閉門不出,停止營業;或者挪用存款,經營他項買賣失敗而破產,使所發「交子」無法兌現。這樣,當存款者取錢而不能時,便往往激起事端,引發訴訟。於是,景德年間(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張泳對交子鋪戶進行整頓,剔除不法之徒,專由十六戶富商經營。至此「交子」的發行始取得政府認可。
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政府設益州交子務,由京朝官一二人擔任監官主持交子發行,並「置抄紙院,以革偽造之弊」,嚴格其印製過程。這便是我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官交子」。它比美國(1692年)、法國(1716年)等西方國家發行紙幣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
「官交子」發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間「私交」,加蓋本州州印,只是臨時填寫的金額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貫至十貫,並規定了流通的范圍。宋仁宗時,一律改為五貫和十貫兩種。到宋神宗時,又改為一貫和五百文兩種。發行額也有限制,規定分界發行,每界三年(實足二年),以新換舊。首屆交子發行1 256 340貫,備本錢360 000貫(以四川的鐵錢為鈔本),准備金相當於發行量的28%。「交子」的流通范圍也基本上限於在四川境內,後來雖在陝西、河東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廢止了。
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宋朝政府改「交子」為「錢引」,改「交子務」為「錢引務」。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廣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諸路均改用「錢引」。後四川也於大觀三年(1109年)改交子為錢引。「錢引」與「交子」的最大區別,是它以「緡」為單位。「錢引」的紙張、印刷、圖畫和印鑒都很精良。但「錢引」不置鈔本,不許兌換,隨意增發,因此紙券價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時期,每緡只值現錢一百文。
「交子」的出現,便利了商業往來,彌補了現錢的不足,是我國貨幣史上的一大業績。此外,「交子」作為我國乃至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在印刷史、版畫史上也佔有重要的地位,對研究我國古代紙幣印刷技術有著重要意義。

關於貨幣的發展史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使用貨幣的歷史長達五千年之久。中國古代貨幣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先後經歷了六次重大的演變:

一、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

在中國的漢字中,凡與價值有關的字,大都從「貝」。由此可見,貝是我國最早的貨幣。

隨著商品交換的迅速發展,貨幣需求量越來越大,海貝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開始用銅仿製海貝。銅貝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一次重大演變。

隨著人工鑄幣的大量使用,海貝這種自然貨幣便慢慢退出了中國的貨幣舞台。

二、由雜亂形狀向規范形狀的演變

從商朝銅貝出現後到戰國時期,我國的貨幣逐漸形成了以諸侯稱雄割據為特色的四大體系,即:鏟幣、刀幣、環錢、楚幣(爰金、蟻鼻錢)。

秦統一中國後,秦始皇於公元前二一○年頒布了中國最早的貨幣法「以秦幣同天下之幣」,規定在全國范圍內通行秦國圓形方孔的半兩錢。

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的通行,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雜亂形狀向規范形狀的一次重大演變。秦半兩錢確定下來的這種圓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續到民國初期。

三、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演變

據《漢書·食貨志》記載,劉邦建漢後,允民私鑄錢幣。豪紳富商和地方勢力乘機大鑄惡錢而牟利。文帝時「鄧通大夫也,以鑄錢財過王者。」

元鼎四年(前一一五年),漢武帝收回了郡國鑄幣權,由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從此確定了由中央政府對錢幣鑄造、發行的統一管理,這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一次重大演變。

此後,歷代鑄幣皆由中央直接經管。鑄幣權收歸中央,對穩定各朝的政局和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四、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

秦漢以來所鑄的錢幣,通常在錢文中都明確標明錢的重量,如「半兩」、「五銖」、「四銖」等等(二十四銖為一兩)。

唐高祖武德四年(六二一年),李淵決心改革幣制,廢輕重不一的歷代古錢,取「開辟新紀元」之意,統一鑄造「開元通寶」錢。開元通寶一反秦漢舊制,錢文不書重量,是我國古代貨幣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

開元通寶錢是我國最早的通寶錢。此後我國銅錢不再用錢文標重量,都以通寶、元寶相稱,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後的「民國通寶」。

五、由金屬貨幣向紙幣交子的演變

北宋時,由於鑄錢的銅料緊缺,政府為彌補銅錢的不足,在一些地區大量地鑄造鐵錢。據《宋史》記載,當時四川所鑄鐵錢一貫就重達二十五斤八兩。在四川買一匹羅(絲織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鐵錢。鐵錢如此笨重不便,紙幣交子就在四川地區應運而生。交子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金屬貨幣向紙幣的一次重要演變。

交子不但是我國最早的紙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六、由手工鑄幣向機制紙幣的演變

清朝後期,隨著國外先進科學技術的逐漸傳入,光緒年間已開始在國外購買造幣機器,用於製造銀元、銅元。後來,廣東開始用機器製造無孔當十銅元。因製造者獲利豐厚,各省紛紛仿效。

清末機制貨幣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手工鑄幣向機制貨幣的重林演變。

從此,不但鑄造貨幣的工藝發生了重大變化,而且使流通了二千多年的圓形方孔錢壽終正寢

『拾』 第五套人民幣水印花圖案有哪些

1、1元紙幣:蘭花。風姿綽約,幽香遠溢,為花中四君子之一,四季名花之司春使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栽培史。象徵了一個知識份子的氣質,以及一個民族的內斂風華。

2、5元紙幣:水仙。葉姿秀美,亭亭玉立,雅號「凌波仙子」,深受國人喜愛。

3、10元紙幣:月季。姿態婀娜,瑰麗多彩,被譽為「花中皇後」。中國是月季的原產地,後月季傳入歐洲,贏得了西方世界的喜歡。

4、20元紙幣: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品性高潔,號稱「花中君子」,四季名花之司夏使者,早在周朝時期就有栽培的記載。

5、50元紙幣:菊花。迎風斗霜,從容狂放,為花中四君子之一,四季名花之司秋使者,此花有王者之風。菊花還有另一面:是採菊東籬式的恬淡和重陽登高式的相思。

6、100元紙幣:梅花。傲立風雪,凌寒獨放,清香正氣,溢滿乾坤。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歲寒三友」之一,四季名花之司冬使者。梅花有準國花之風:一樹浩然正氣,其色、香、韻、姿俱佳,集眾芳之優點於一身,代表了中國人的品格。

(10)品格虛擬貨幣擴展閱讀:

為適應經濟發展和市場貨幣流通的要求,199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之際,中國人民銀行陸續發行第五套人民幣。第五套人民幣繼承了中國印製技術的傳統經驗,借鑒了國外鈔票設計的先進技術,在防偽性能和適應貨幣處理現代化方面有了較大提高。

各面額貨幣正面均採用毛澤東主席建國初期的頭像,底襯採用了中國著名花卉圖案,背面主景圖案通過選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圖案。第五套人民幣取消第四套人民幣里的1角、2角、5角和2元紙幣,恢復了20元紙幣。

熱點內容
調研組在調研btc天 發布:2025-05-18 04:19:18 瀏覽:556
數字貨幣ddm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8 04:14:59 瀏覽:266
怎麼算摩擦力的能量 發布:2025-05-18 04:13:26 瀏覽:694
幣印礦池dcr算力驟減 發布:2025-05-18 04:11:52 瀏覽:646
虛擬貨幣唯有茅台和比特幣 發布:2025-05-18 03:56:07 瀏覽:944
比特幣挖礦不是浪費錢 發布:2025-05-18 03:51:32 瀏覽:403
usdt如何賣出人民幣 發布:2025-05-18 03:43:08 瀏覽:417
元宇宙區塊鏈代幣yyz 發布:2025-05-18 03:42:28 瀏覽:419
測繪次新元宇宙 發布:2025-05-18 02:37:55 瀏覽:970
比特幣轉讓幣手續 發布:2025-05-18 02:37:53 瀏覽: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