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交易漏稅
⑴ 比特幣賣了一億要交稅么
在中國比特幣交易屬於非法行為,不受法律保護,自然也就不需要交稅。但是在美國則不同,雖然購買和持有比特幣無需繳稅。但如果利用虛擬貨幣售出變現、或使用虛擬貨幣購物,則需要繳稅。
比特幣
比特幣目前已在交易所上市,並與美元和美元等世界主要貨幣配對歐元。美國財政部在宣布比特幣相關交易和投資不能被視為非法時,承認比特幣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一開始,比特幣的吸引力部分歸因於它不受監管,可以用於交易以逃避稅收義務。比特幣的虛擬性及其普遍性也使得在跨國交易中更難跟蹤。
此外,世界各地的政府當局很快意識到,比特幣吸引了可能進行非法交易的不法商人進行洗錢業務。
比特幣和稅收
在世界各地,稅務機關都試圖將比特幣的稅收納入法律條例中去。
美國國稅局在對待比特幣的問題上,和其他國家的同行大多持相同觀點。美國國稅局曾表示,比特幣應被視為資產或無形財產,而不是貨幣,因為它不是由中央銀行。比特幣作為一種資產的處理方式使稅收含義更加清晰。
聯邦機構在2019年7月表示,它正在向10000多名納稅人發出警告信,懷疑「可能無法申報收入和繳納虛擬貨幣交易產生的稅款,或者沒有正確申報交易。」它警告說,不正確申報收入可能會導致罰款,利益,甚至刑事起訴。
美國國稅局規定,無論比特幣價值有多小,都必須上報各類比特幣交易。因此,美國。納稅人被要求保存所有購買、出售、投資或使用比特幣支付商品或服務(國稅局認為易貨)的記錄。
⑵ 狂熱的比特幣現在怎麼樣了
虛擬幣市現在依舊火熱,成就了很多的一夜暴富者。狂熱的比特幣,現在依舊狂熱,引領著眾多的虛擬貨幣行走在充滿泡沫的路上。
作為一名從不參與的局外人,我很是不理解這種狂熱的緣由。
那麼多人投身礦場,購買礦機,沒日沒夜的挖幣變現。而比特幣的狂熱也讓這裡面大部分人一夜暴富,成為富豪一般的人物。
幣市是有人在操控的,而且是很厲害的操盤手。他們把價格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上去,而且是大幅提高,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當人們都只看到瘋狂賺錢的時候,危險就會來臨了。
我們不得不警惕,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成為接盤俠,當狂熱散去,價格一瀉千里的時候,有多少人會為此傾家盪產、妻離子散,上演人間悲劇。
雖然,我不能去預言未來,但是,面對現在依舊狂熱的比特幣,請各位投資者保持理性,沒有那個能力,就不要存在僥幸心理。
⑶ 墨西哥宣布禁令,虛擬貨幣不能在其金融體系使用,這項政策的原因是什麼
根據外國媒體消息,墨西哥中央銀行墨西哥財政部及國家銀行和證券委員會近日聯合發表聲明,表示虛擬貨幣不是墨西哥的法定貨幣,禁止在墨西哥金融體系中使用,而這件事情也迅速在國際上引起了熱議,墨西哥的金融監管部門也曾多次表態虛擬貨幣交易存在風險,而墨西哥金融機構也未授權,不得提供相關服務,違者將會遭到嚴厲的處罰。
虛擬貨幣在發展這么多年之後,仍然被大部分國家所禁止,其主要原因就是有一些不法分子通過虛擬貨幣來虛假交易和偷稅漏稅,所以很多國家都在嚴厲打擊使用虛擬貨幣,但是卻有很多市民認為虛擬貨幣很有價值,於是紛紛進行炒幣,在這裡面虧的是絕大多數,甚至有的人跳樓,所以我們一定要理性的看待虛擬貨幣,避免釀成悲劇。
⑷ 炒虛擬貨幣算犯法么
炒幣賺了5000萬元違不違法主要看炒幣的過程中有沒有涉及到違法行為,虛擬貨幣的交易過程中是否違反了中央央行的規定,所以並不能簡簡單單的看待。
炒幣指的是炒虛擬貨幣,隨著比特幣,狗幣等虛擬貨幣的興起,虛擬貨幣成為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國內炒虛擬貨幣本身並不違法,炒幣過程中帶來的損失不會受到法律的保護。
虛擬貨幣有特定的主體發行,在互聯網環境中以電子數字化的形式進行存儲,流通,使用,並具有一定的貨幣屬性的單位。虛擬貨幣本身不是貨幣,它只是一種虛擬的商品,虛擬貨幣不具備人民幣,美元等相同的法律地位。
中央央行將虛擬貨幣定義為虛擬商品,法律定義上說屬於個人保護的私人財產,所以從法律上來認定,交易個人的財產是不違法的。任何所謂的代幣融資交易平台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不得為虛擬貨幣提供定價和信息中介服務,不得買賣或者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虛擬貨幣,這種情況下就是違法的。
虛擬貨幣的買賣在法律上的爭議比較大,如果一旦因為買賣虛擬貨幣發生了經濟糾紛,買賣虛擬貨幣的合同大概率會被法院認定為無效的合同,也無法得到法律的保護,造成的損失當然也只能由個人進行承擔。 如果買賣虛擬貨幣的個人在買賣過程中獲得了經濟利益,個人需要自覺的申報個人所得稅,否則就會涉嫌偷稅漏稅。如果虛擬貨幣的買賣過程中,存在非法集資,非法傳銷,非法洗錢,詐騙的行為,將會被追求刑事責任。
虛擬貨幣在我國僅僅是作為個人財產進行保護,所以買賣和交易還是有很大的風險。
⑸ 虛擬幣賺5000萬要交多少稅
我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規定個人需要申報的范 圍包括:工資、薪金所得、財產轉讓所得......根據該規定,買賣比特幣獲得收益 可解釋為第(八)項財產轉讓所得。這個前提是它屬於財產。這個可以依據 2008 年 9 月 28 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關於個人通過網路買賣虛擬貨幣取得收入 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指出的,(一)個人通過網路收購玩家的虛擬貨幣, 加價後向他人出售取得的收入,屬於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應按照「財產轉讓所 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二)個人銷售虛擬貨幣的財產原值為其收購網 絡虛擬貨幣所支付的價款和相關稅費。(三)對於個人不能提供有關財產原值憑證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財產原值。在,資金交易涉及兩種稅務,一是所得稅,徵收對象為公民在虛擬貨幣交易中獲得的收益(資本收益);二是消費稅,針對所有在的交易所產生的稅。但是,政府於2017年出台了新的稅收政策,取消了交易虛擬貨幣和以虛擬貨幣購買商品或服務的消費稅,因此目前在國內幾大交易所網站顯示的消費金額,都是不包含消費稅的實際價格。個人所得稅在,所得稅的演算法是累加型,虛擬貨幣的所得稅率是通過將虛擬貨幣的利潤與工資、其他收入相加來確定的,根據國稅廳的信息,虛擬貨幣交易收入計入個人收入的「雜項收入」中。根據稅務政策,收入越高,稅率越高。如果總收入低於195萬日元,則為5%;超過900萬日元為33%,超過1800萬日元為40%;超過4000萬日元為45%,加上10%的居民稅,最高適用55%的稅率。【拓展資料】根據規定,虛擬貨幣的買進、賣出、與其他幣種的交換全部都在征稅范圍內,其基本計算公式為取得價格與賣出價格的差額:個人所得金額=出售價格-買入時單幣價格*賣出幣種數量。根據規定,虛擬貨幣的買進、賣出、與其他幣種的交換全部都在征稅范圍內,其基本計算公式為取得價格與賣出價格的差額:個人所得金額=出售價格-買入時單幣價格*賣出幣種數量。舉例來說,去年5月,以5000美元的單價買了4枚比特幣,共20000美元;12月以每個20000美元全部賣出,賣得總價為80000美元。那麼需要繳稅的個人所得部分就是60000美元。什麼人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年薪是2000萬日元以上,除工資收入和退休收入以外的收入每年超過20萬日元,在兩個以上的地方工作,除主薪以外的收入每年超過20萬日元的人群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消費稅根據國稅廳消息,目前虛擬貨幣交易沒有消費稅。2017年4月1日,修訂版《支付服務法案》生效,虛擬貨幣在正式成為合法支付方式。2017年7月1日,新版消費稅法律生效,正式取消虛擬貨幣8%的消費稅,這也就意味著,在通過交易所交易虛擬貨幣將不徵收任何稅。
⑹ 虛擬幣項目方違法嗎
無論是「九四公告」還是「風險提示」,既不屬於行政法規,也不是法律,其僅是各主管部門聯合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具有規范效力,但並不是真正的法律文本。
使用數字貨幣代替工資,存在逃稅漏稅的嫌疑。
目前,我們並沒有出台專門的法律以規制發幣行為,但發幣的行為邏輯背後確實違反了我國現有法律法規。依據《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代幣發行融資是指融資主體通過代幣的違規發售、流通,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以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其違反的具體規則包括但不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涉嫌的罪名包括但不限於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組織領
⑺ 我國2022年對虛擬貨幣征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通過網路買賣虛擬貨幣取得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8〕818號)的規定:
1、個人通過網路收購玩家的虛擬貨幣,加價後向他人出售取得的收入,屬於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2、個人銷售虛擬貨幣的財產原值為其收購網路虛擬貨幣所支付的價款和相關稅費。
3、對於個人不能提供有關財產原值憑證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財產原值。
拓展資料:
(通知)提出的工作措施:
1、建立部門協同、央地聯動的常態化工作機制。中央層面,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等十部門建立協調機制,整體統籌和推動工作落實;地方層面,各省級人民政府落實屬地風險處置責任,依法取締打擊本轄區虛擬貨幣相關非法金融活動。
2、加強對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監測預警。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完善虛擬貨幣監測技術平台功能,提高識別發現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的精度和效率。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加強對涉虛擬貨幣交易資金的監測工作。各部門、各地區加強線上監控、線下摸排、資金監測的有效銜接,建立信息共享和交叉驗證機制。
3、構建多維度、多層次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防範和處置體系。金融管理部門、網信部門、電信主管部門、公安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密切協作,從切斷支付渠道、依法處置相關網站和移動應用程序、加強相關市場主體登記和廣告管理、依法打擊相關非法金融活動等違法犯罪行為等方面綜合施策,有關行業協會加強會員管理和政策宣傳,全方位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
⑻ 比特幣提現會被銀行查嗎
只要是在提現轉賬時不出現比特幣、BTC、以太坊、加密貨幣等敏感字眼一般不會被銀行查。
1、中國證監會銀發〔2013〕289號通知,規定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但是絕大多數比特幣交易平台都提供了C2C服務,也就是個人對個人在平台擔保下進行交易,即個人在線下轉賬,賣方在交易平台將加密貨幣所有權轉讓給買方。只要是在提現轉賬時不出現比特幣、BTC、以太坊、加密貨幣等敏感字眼一般不會被銀行查。數額過大的交易有可能會有洗錢嫌疑從而引起銀行注意,因此不建議單次大量的提現。
2、我國目前沒有法律明確禁止比特幣,但它的交易受到嚴格限制。單純持有比特幣不違法,一般只允許個體之間相互交易轉讓,只是不允許機構向公眾出售。另外,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被少數詐騙分子及非法集資分子利用,作為違法犯罪和洗錢的工具。法律依據:根據中國證監會銀發〔2013〕289號通知,我國把比特幣定義為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認為它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而且規定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
拓展資料
1、 持有人將持有的「虛擬貨幣」免費贈與其他人,94公告、289號文並未予以明確禁止,且289號文界定比特幣具有虛擬商品的屬性,從法理角度理解,作為虛擬商品的贈與行為應屬於意思自治的范疇,但受贈方需就免費取得的資產向中國稅務機關申報個人所得稅,如未進行納稅申報,則涉嫌偷稅漏稅行為;
2、 持有人以支付人民幣的方式在境內買入「虛擬貨幣」,再通過任何形式賣出提現為外幣,或者持有人以支付外幣的方式在境外買入「虛擬貨幣」,再通過任何形式賣出提現為人民幣,在上述情況下,無論買入與賣出之間經過多少次幣幣交易轉換,其本質上違反了中國外匯管制相關規定並涉嫌洗錢犯罪;
3、 持有人將合法取得的「虛擬貨幣」,在不涉及洗錢和偷稅漏稅的情況下,以個人對個人的交易方式轉讓給其他人,94公告、289號文並未予以明確禁止,但不被政策鼓勵;
4、 持有人為中國公民,在知情的情況下,將其持有的「虛擬貨幣」賣出給他人,變相協助他人將資金非法出入境,則同樣涉嫌洗錢犯罪,如果他人資金本身為非法所得,則可能涉及更多項犯罪。
⑼ 韓國查獲2416名比特幣藏富偷稅者,他們可能會面臨什麼樣的懲罰
據國外媒體報道,韓國國稅廳近期查獲了二千四百百一拾六名以比特幣藏匿自已真實資產的偷稅者,隨後韓國國稅廳對這些人員以現金和債權的方式追回了大約價值三百六十六億韓元的稅款,韓國國稅廳同時表示將後將集中力量打擊使用數字貨幣進行逃稅的行為,一經發現將會追討稅金並追處罰金,同時情況惡劣的情況下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隨著比特幣在全球市場的價值不斷攀升,目前比特幣已經在市場中引起了瘋狂的投機行為,而交易量的增在也成為了一大隱患,因為交易數額和交易次數的加大都對比特幣的監管是不力的,接下來世界范圍內應該好好的討論下該如何對虛擬貨幣進行有效的約束和監管,以避免虛擬貨幣對目前的金融市場造成沖擊。
⑽ 韓國查獲2416名比特幣偷稅者,比特幣作為虛擬貨幣也要交稅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可以簡單粗暴的回答你,目前還是不需要的,但是以後怎麼發展或者以後有什麼新的政策就難說了,比特幣現在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非常大,這一點毋庸置疑。根據美國國稅局的最新數據報告顯示,2013年至2015年之間交易報告顯示,那個時候交易比特幣的人數大概全世界不到900人左右,雖然這個數字顯然是不正確的,但是,美國為了規范監管,所以美國國稅局早在2014年的時候,就已經將加密貨幣列為個人的財產屬性,並給某些比特幣交易所發送了規定通知。
一、沒有發行機構我認為現在全世界上無外乎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有錢人,一種是沒有錢的人,另外一種是有比特幣的人,或是沒有比特幣的人,很明顯的化學反應這可能是大部分許多擁有者,或是以後會進入貨幣圈的人的一種財富信念罷了,在短時間內因為貨幣的飛漲,像是神話一樣創造了許多突然致富的財富新聞,很多人現在認為比特幣就是他這一輩子的希望,顯然這些人只是還沒有被割韭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