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虛擬貨幣為名的新型網路傳銷案件他們
Ⅰ 虛擬貨幣傳銷帶頭人名單有那些
為了保護隱私權,不會公布具體名字,如徐州市破獲的「未來城萬福幣」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其領導者官方披露姓名為劉某本。
記者在一些「萬福幣」的推廣網站、公眾號看到,劉某頭銜眾多,包括全球未來城集團總裁、美國加州原副州務卿等,還有多張劉某與外國政要、名人的合影。為發展更多會員,劉某還分別在印尼巴厘島、香港等地舉辦了聲勢浩大的招商大會,吸引了國內數千人參加。
劉某還宣稱「萬福幣」是由美國證監會和銀監會批准,即將在國內申請直銷牌照。據警方查證,「萬福幣」作為虛擬數字貨幣在國內申請直銷牌照並無法律依據,純屬虛構。
徐州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萬福幣」都反映了當前傳銷的新特點。
1、假借虛擬貨幣名義
假借虛擬貨幣這一新生事物進行傳銷,同時打著電子商務、個人理財、遠程教育的旗號吸引人,一般群眾不了解,容易上當受騙。
2、網路上發展會員
發展會員都是在網路上進行,會員必須通過網站才能加入傳銷,並且使用的用戶名都是假名或者代號,都有各自的登錄密碼,彼此之間主要通過微信等即時聊天。這改變了傳統網路傳銷設工作室、報單中心進行傳銷組織活動的模式,增加了傳銷的隱蔽性。
3、在互聯網上傳播
互聯網使傳銷突破了地域和國界的限制,傳銷骨幹人員經常把總部設在境外,躲在境外發號施令,資金轉移境外,抓捕難,追贓難,除根難。
警方提示,當前網上宣傳的「虛擬貨幣」有一兩百種,真假難辨。利用虛擬貨幣進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多發,投資者應仔細甄別。
(1)以虛擬貨幣為名的新型網路傳銷案件他們擴展閱讀:
虛擬貨幣網路平台特點
1、炒作「新概念」
虛擬貨幣網路平台的形式非常靈活,經常改頭換面,很多隻是造了一些概念,所有的「游戲規則」都是由平台說了算,存在非常大的暗箱操作空間。
2、鼓吹「零風險」
「真正的0風險,只賺不賠的理財項目」「中國首枚FC虛擬貨幣橫空出世,將再次打造無數千萬富翁」……記者看到,在FC虛擬貨幣的一份宣傳單頁上,寫著這樣的口號。一位「玩家」告訴記者,其他「玩家」還曾宣稱,今後一枚幣就可以買一棟房。
3、瞄準「老年人」
益陽網路平台案件中,不少參與者已60多歲,年齡最大的接近80歲,而他們平時大部分時間在家裡帶孫輩,對網路的東西搞不懂,有關知識都是聽別人講的。老年人群體有一定財富積累,又對新生事物不甚了解,難以識別虛假宣傳,很容易成為這些網路平台的目標。
Ⅱ 近期以「數字人民幣」名義詐騙的事件頻發,民眾應該如何提防這種新型詐騙
電信詐騙一般全是找時事熱點來騙取大家信賴,全國各地相繼在全國各地進行數據人民幣示範點主題活動,騙子公司運用這一網路熱點,在普通百姓放鬆警惕的前提條件下,用十分俗套,但卻從沒落伍的假網站地址騙領銀行卡賬號,進而竊取卡里資產。預防行騙最關鍵的是普通百姓自身要提升警醒,生疏短消息肯定不可以聽信,數據人民幣示範點全是有官方網申請辦理方式,從來沒有根據發送信息的方法邀約申請辦理。
不要相信和安裝下載其他來源的數據人民幣APP。數據人民幣是法定貨幣,與紙幣和錢幣等額的。不管任何場合,提及用數字人民幣盈利、返利、參加數據人民幣交易中心買賣均為詐騙;警醒假冒應用軟體和假冒金融機構信息內容,不必瀏覽或回應假冒網址、電子郵箱或手機簡訊息。
Ⅲ 網路金融「區塊鏈,虛擬貨幣」詐騙傳銷如何識別防範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利用區塊鏈概念的傳銷平台已超過上千家。可以說從「曲高和寡」到「泥沙俱下」,這種「新壺裝老酒」的網路詐騙傳銷,經久不衰,引人深思。
歸納總結這些區塊鏈的詐騙無非是這兩個慣用手法:
一種是「掛羊頭賣狗肉」,以「虛擬幣」之名行傳銷之實。比如Fcoin交易所的FT幣,投資者都覺得這種交易分紅的模式能維持下去,然而一旦沒有新人入場購買,就足以讓其崩盤。
另一種是所謂的「出口轉內銷」。比如涉案金額高達16億元的「維卡幣」案中,該組織的傳銷網站及營銷模式皆由保加利亞人組織建立,伺服器則設在丹麥。在我國依法取締ICO並依法關閉境內虛擬貨幣交易所後,詐騙組織打出「出口轉內銷」的口號繼續行騙。
Ⅳ 60個虛擬貨幣傳銷名單
2020年60個虛擬貨幣傳銷名單
「傳銷貨幣」的圖片搜索結果
央視發布的60個虛擬貨幣傳銷名單包括:
MBI、M3幣、暗黑幣、亞洲幣、恆星幣、金緣購物聯盟電子幣、長江國際虛擬幣、奇樂吧、微視傳媒電子幣、分紅點幣、虛擬金幣、HGC、COA、LFG、SRI、bismall、AHKCAP、CPF、億分、K幣、R幣、百川幣、K寶、中富通寶、紅通幣、雷恩斯電子貨幣。
環球貝萊德一號理財幣、格拉斯貝格、BCI、M幣、翼幣、EV幣、業績幣、FIS、U幣、ES、藏寶網業績幣、匯愛電子幣、建業盤電子幣、補助幣、高頻交易幣(HFTAG)、開心復利幣、快聯網站虛擬貨幣、世華幣、恩特幣、CPM、克拉幣、至尊幣。
五華聯盟虛擬幣、美盛E、中華幣、米米虛擬貨幣、FIS、世界雲聯雲幣、利物幣、維卡幣、馬克幣、善心幣、無極幣、ATC、IPC、中央幣、五行幣、匯愛幣、航海幣等至少65種名稱的「虛擬貨幣」。
Ⅳ 央視新聞播放的60種傳銷虛擬貨幣有哪些
央視新聞播放的60種傳銷虛擬貨幣包括MBI、M3幣、暗黑幣、亞洲幣、恆星幣、金緣購物聯盟電子幣、長江國際虛擬幣、奇樂吧、微視傳媒電子幣、分紅點幣、虛擬金幣、HGC、COA、LFG、SRI、bismall、AHKCAP、CPF、億分、K幣、R幣、百川幣、K寶、中富通寶、紅通幣、雷恩斯電子貨幣。
環球貝萊德一號理財幣、格拉斯貝格、BCI、M幣、翼幣、EV幣、業績幣、FIS、U幣、ES、藏寶網業績幣、匯愛電子幣、建業盤電子幣、補助幣、高頻交易幣(HFTAG)、開心復利幣、快聯網站虛擬貨幣、世華幣、恩特幣、CPM、克拉幣、至尊幣。
五華聯盟虛擬幣、美盛E、中華幣、米米虛擬貨幣、FIS、世界雲聯雲幣、利物幣、維卡幣、馬克幣、善心幣、無極幣、ATC、IPC、中央幣、五行幣、匯愛幣、航海幣等至少65種名稱的「虛擬貨幣」。
(5)以虛擬貨幣為名的新型網路傳銷案件他們擴展閱讀: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搜索到的141起虛擬貨幣傳銷案例中,此類刑事案件數量呈逐年增加態勢,2014年法院判決5起,此後呈倍數增長,到2017年增長到62起。根據裁判文書,上述虛擬貨幣傳銷案中,以「維卡幣」涉案金額最高,共達70億,其全球會員數量共10770000人,數量最多。
以傳銷組織在國內的發展規模來看,「雲幣」(又稱世界銀聯、世界雲聯網路傳銷平台)傳銷組織發展下線4391449為最多;其次是「暗黑幣」傳銷組織共發展會員340多萬人。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虛擬幣傳銷:65種傳銷幣騙千萬人次超百億
Ⅵ 警惕炒作空氣幣新型傳銷,這是一場什麼樣的騙局
空氣幣不單單是一個騙局,從形式上來講,它更像是傳銷的一種新模式。我們看傳統的傳銷,基本就是給群眾洗腦,讓大家覺得能夠賺錢,紛紛往裡面丟錢。“空氣幣”的操作模式也差不多,只不過利用了當前流行的虛擬幣。同時打著“國幣”、“天河二號”運算等旗號,很多人不知道就被騙了。
這場騙局,已經被安徽省安慶市公安局破壞,很多媒體在看到後,紛紛提醒人們要警惕炒作虛擬幣為主的傳銷。一個案件被告破,可是在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傳銷沒被發現。作為一個普通人,一定要避免上當。
從網上的一些騙局可以看出,騙子的手法和騙人方案,始終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換了一種說法,讓騙局披上了時代的外衣。雖然說騙子在與時俱進,但是人們的思想,始終沒有任何變化。那就是被騙的只能是路人,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覺得自己智商高,不可能被欺騙,往往上當的就是自己。我們要明白,賺錢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別人一句兩句話,就能讓你輕松發家致富。
Ⅶ 韓國曝出虛擬貨幣騙局,騙子是利用什麼手段行騙的
最近韓國爆出了一樁打著虛擬貨幣幌子的騙局,根據初步的計算,此次的騙局大概有6.9萬人被騙,一共被騙了約合人民幣221億元,而此次的受騙人群基本上全都是老年人。
這次的騙局主要是以承諾高額回報,騙取投資者基金,並且把新加入的投資者基金用於支付老客戶的投資回報,但是此次的投資卻沒有任何的實際投資,這種騙局基本上是金字塔式的累積資金,而身處在這種騙局的人們,大多意識不到自己被騙,反而在期望著自己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高收益。
總的來說,市面上的各種各樣騙局,基本上都是會給投資者一個短時間高收益的回報,這種心理暗示投資者看到這樣大的利潤,所以自然會投入自己的金錢,大家平時在網路上看到各種各樣的投資信息,或者說高薪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辨別信息的真假,否則很有可能會落入詐騙傳銷等等騙局之中。
Ⅷ 廣西一網路傳銷案開庭,涉案會員達到多少人
近日,廣西百色市右江區人民法院一審開庭審理了40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告人葉仁年等3人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案。截至2018年11月該傳銷組織發展會員達50萬人。
公安機關搗毀傳銷窩點時,扣押涉案現金4700餘萬元。查獲的現金堆滿了一整張床,辦案民警從銀行借用7台點鈔機,花了6個小時才清點完畢。
(8)以虛擬貨幣為名的新型網路傳銷案件他們擴展閱讀
網路傳銷的表現形式:
一、以「國家、政府項目」為名傳銷
主要是以「國家扶持、共同富裕」「國家試點」「政府項目」等口號,杜撰有政府背景,偽造國家機關文件,利用群眾愛國心理,歪曲國家政策,欺騙消費者投資入伙。
二、以「各種投資理財」為名傳銷
這類互聯網傳銷主要打著上市融資、股權眾籌、投資理財等資本模式,利用借貸平台等進行拉人頭投資傳銷活動。
三、以「扶貧慈善」為名傳銷
這種傳銷都是打著「慈善、互助」「精準扶貧、共同致富」的幌子,以高息回報誘騙消費者加入發展會員。
四、以「關愛老人,防病養老」為名的傳銷
這種傳銷專門針對老年人,設計「保健+旅遊+產品」,以投資養老公寓、以房養老等為名,發展會員,騙取老年人錢財。
五、以「網路加盟代理商」為名傳銷
通過開辦網上商城,利用微信朋友圈、網游、網站論壇等發展代理、加盟商,欺騙消費者「消費返現」「邊消費邊賺錢」,騙錢不見面。
六、以「開心免費旅遊」為名傳銷
主要是宣稱加入可免費旅遊。欺騙消費者「邊旅遊邊賺錢」「免費旅遊」發展會員,傳播速度非常快。
七、以「介紹找工作、招聘」為名傳銷
利用大學生及其他群眾急於就業求職的心理,以介紹工作、高薪誠聘、擴大就業、勤工儉學,甚至老鄉邀約等手段引誘群眾前往異地傳銷窩點後控制其人身,脅迫或誘導其參與傳銷。
八、以「虛擬貨幣」為名傳銷
這種傳銷是新型金融傳銷,以上市、將來可在很多國家流通為晃子,引誘投資者加入成為會員,這只是在這些會員中「流通」的一種網路虛擬貨幣。新會員被介紹進來後,每人免費擁有一台小型的「礦機」,登錄網站交錢激活這台礦機後,便可以生產某虛擬幣。
Ⅸ 首起比特幣跨國網路傳銷案告破,為什麼涉案金額那麼大
這一起比特幣網路傳銷案件,在今年7月30日正式破案,這是一個盤踞在境內外的特大跨國網路傳銷組織,涉及參與人員200餘萬人,層級關系復雜,上下層級多達3000餘層。涉案金額總數高達400多億元,算得上是所有破獲的傳銷案件中涉及地域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犯案金額最大的一起案件。這起案件相對於以往的傳銷詐騙有著很大的不同,幾乎可以算是一種新型的傳銷方式。它的最大的特徵就是藉助了互聯網進行傳銷,把隱藏在暗處的傳銷組織從地下搬到了大眾的目光當中。
Ⅹ 首起比特幣跨國網路傳銷案告破,繳獲資金應當如何處理
網路詐騙層出不窮,手段不斷翻新,對於這樣的情況,公安部門堅決打擊,堅決打擊不法行為的發生,對於在逃案犯堅決不容姑息!
近期涉及參與人員200餘萬人、層級關系多達3000餘層、涉案虛擬幣總值逾400億元,首起以虛擬幣為交易媒介的特大跨國網路傳銷案正式告破。
希望大家在理財方面可以更加謹慎的去選擇一些比較合理的理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