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超級市場虛擬貨幣支付
㈠ 全球前十虛擬貨幣交易所
第一名:幣安 (目前已不支持中國IP訪問,具體訪問方法請參考:400億美元一天,秒殺滬深200家上市公司總和;僅用了6個月,幣安是誰?) 簡介:幣安交易平台是由趙長鵬(CZ)領導的一群數字資產愛好者創建而成的一個專注區塊鏈資產的交易平台。為用戶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區塊鏈資產兌換服務,聚合全球優質區塊鏈資產,致力於打造世界級的區塊鏈資產交易平台。
第二名:B網(Bittrex) 簡介:Bittrex建立於2015年,是美國的比特幣交易所,支持200多個交易對,Bitterex團隊成員來自微軟、亞馬遜、Qualys和黑莓等各大公司,在交易方面擁有超過50年以上的專業安全和開發經驗。每天的成交量達數百億人民幣,有不少中國玩家在B網。
第三名:P網(poloniex) 簡介:Poloniex成立於2014年,俗稱P網,是世界領先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Poloniex平台可交易多種山寨幣。Poloniex是美國的數字貨幣交易所,是一個交易量大幣種多且比較正規的交易平台,目前支持100多交易對,網站全英文,但操作比較簡單。
第四名:Bitfinex 簡介:總部位於中國香港,Bitfinex是全世界最大、最高級的比特幣交易平台之一,支持以太坊、比特幣、萊特幣、以太經典等虛擬幣的交易,每天的成交量達30多億人民幣。提供幣幣交易,美元與幣的交易,目前支持60多交易對。注冊非常簡單。2016年,Bitfinex大概有12萬枚比特幣通過社交媒體被盜。受此事件影響,當時比特幣價格跌了20%。
第五名:Kraken(K網) 簡介:總部位於舊金山的Kraken成立於2011年,是歐元交易量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也可用加拿大元、美元、英鎊和日元交易。目前支持40多主流代幣交易對。Kraken一直被獨立新聞媒體評為最佳和最安全的比特幣交易所。Kraken是第一個在彭博終端上顯示交易價格和交易量的比特幣交易所,第一個通過了加密驗證的外匯儲備審計,是第一家加密貨幣銀行的合夥人。
第六名:Bithumb 簡介:總部位於韓國,目前支持10個主流貨幣交易對,Bithumb佔有韓國比特幣市場份額75.7%,是世界五大比特幣交易所之一,每天交易量超過13,000比特幣,約佔全球比特幣交易量的10%。該交易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以太坊市場。盡管韓元目前是比特幣的第四大貨幣市場,落後於美元、人民幣和日圓,但韓元市場是以太坊最大的市場。Bithumb在韓國的以太坊交易中佔比44%左右。
第七名:bitFlyer 簡介:總部位於日本;Bitflyer由高盛前員工創立,意圖填補MtGox倒下後日本比特幣交易市場的空缺,目前已獲兩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三菱UFJ金融集團旗下的三菱UFJ資本有限公司( Mitsubishi UFJ Capital Co., Ltd.),日本電通集團旗下的風投公司電通數碼控股公司(Dentsu Digital Holdings, Inc.)等。
第八名:火幣Pro 簡介:火幣網由北京火幣天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運營,作為中國最早成立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毫無疑問是國內排名第一的比特幣交易平台。
第九名:OKCoin 簡介:OKCoin是一個面向全球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為北京樂酷達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OKCoin創建於2013年,該交易平台最具亮點是比特幣交易量,OKCoin比特幣交易量最高日(2013.3.5)達到29.3萬個,LTC更是高達1290萬個,這是截止目前世界虛擬貨幣日交易單最高紀錄。
第十名:Allcoin 簡介:Allcoin是Cascadia Fintech Corp.旗下的全球數字貨幣交易平台,總部位於加拿大溫哥華。於2013年9月12日在加拿大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CK」)。
㈡ 虛擬貨幣的風險高不高血本無歸的幾率有多大
(三)支付系統穩定性風險
1、難以規避與支付系統相關的典型風險
在特定的虛擬社區,虛擬貨幣支付活動已演變為「真正的」支付系統,面臨著與支付系統相關的典型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運行風險及法律風險等。這些風險的性質、規模及持續時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系統的設計或流動性匱乏的程度,網路虛擬貨幣方案很難規避或控制這些風險。從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的《重要支付系統的核心原則》(CP)來看,網路虛擬貨幣方案並不符合CP中的絕大部分內容,同時也不屬於系統性重要支付系統。所以,並不會在全球金融系統引發或傳遞沖擊。從目前情況下,網路貨幣系統在這些虛擬社區外並不存在系統性風險。
2、缺乏相應監督和保護機制。
在現實經濟中,央行充當著最後貸款人角色且不存在違約風險,可以在出現支付危機或無法預知的流動性短缺情況下採取行動,以避免連鎖反應。而網路虛擬貨幣方案中,以網路貨幣為結算資產並不能做到這些。由於網路貨幣簡單地依賴於發行人信譽,並不能保證被廣泛接受用作支付手段,網路貨幣不能被視作安全的貨幣。另外,商業銀行按要求接受審慎監管,降低了違約可能性,商業銀行賬戶中的錢安全度高於網路貨幣。網路貨幣的一個根本性風險體現在:網路貨幣方案結算機構並不受任何監管,沒有任何機構對其行為負責,同時也不具備任何投資者/存款人保護機制,導致用戶自身承擔所有的風險。
(四)監管缺位風險
通常來講,監管滯後於科技發展。網路虛擬貨幣方案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建立,但直到2006年,美國的一些政府機構才著手分析這些方案。由於監管缺位,加之其交易有匿名、不可見、難追蹤等特點,網路虛擬貨幣方案極易被恐怖活動、詐騙、洗錢等非法活動利用。當前,許多國家的政府部門都在考慮是否承認或使這些虛擬方案合法化,並將其納入監管范疇,從而達到支持貨幣和支付形式創新、保護消費者權益及金融穩定,同時抑制利用虛擬貨幣方案從事犯罪活動的目的。目前虛擬貨幣方案法律地位不確定性也可能對政府當局帶來挑戰。
(五)貨幣當局聲譽風險
貨幣當局(央行)的聲譽是決定其各項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有效性的關鍵因素。公眾對法定貨幣的信任程度與央行形象密切相關,央行十分關注其聲譽。歐央行將聲譽風險定義為聲譽、信用或公共形象惡化的風險。由於網路貨幣方案與貨幣和支付相關,大-眾普遍認為屬於央行職責范疇,需警惕其可能給央行帶來的聲譽風險。雖然在規模較小的情況下,網路貨幣方案失敗帶來的影響有限,但其高度波動和不穩定性也加劇了失敗的可能性,並吸引媒體廣泛報道。若任由網路貨幣持續發展而不進行管制,中央銀行可能被認為失職而影響其聲譽。
(六)投資者損失風險
相對於交換價值而言,公眾對網路虛擬貨幣的投資價值認可度更高,也正是基於投資的交易才加速了虛擬貨幣市場形成。與其他投資市場一樣,虛擬貨幣市場的參與者也將面對市場風險、信用風險以及政策風險帶來的潛在損失。以比-特幣為例:2009到2010年初,比-特幣毫無價值;2010年夏天比-特幣交易開始進入黃金時期,由於供給遠小於需求,網上交易價值開始上升,到11月初,比-特幣在29美分處沉寂多日後竄升至36美分;2011年2月,比-特幣繼續升值,其與美元的兌換率達到了1:1;2013年,比-特幣價格實現「大爆炸」式增長,並在2013年11月29日觸及1242美元,超過同期黃金1241.98美元/盎司價格。劇烈的價格波動使市場參與者面臨著巨大的投機風險。
不同於股票、債券等成熟資本市場,比-特幣市場深度不足,且目前主要持有在大戶手中,分散化程度低,比-特幣價格很容易受到大戶買賣行為影響,也容易被投機者操控。同時,各國對比-特幣態度不一,德美等國持開放支持態度,泰國、巴西等國將比-特幣相關活動視為非法。各個國家對比-特幣的態度及採取的應對措施都將對比-特幣價格造成重大影響,尤其在短期內造成其價格急劇波動。
㈢ 美國監管的合法虛擬貨幣有哪些
比特幣在美國已經美政府監管,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近日發布文件稱,比特幣和其他虛擬貨幣合理定義為大宗商品,與原油或小麥的歸類一樣。這意味著比特幣期貨和期權要符合CFTC的規定並接受監管。在美國紐約州開展比特幣相關業務需要申請牌照,否則視為違法。在美國加州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態度相對友好,但需要進行登記注冊。
在美國只要不利用虛擬貨幣進行非法的活動就是合法的,福源幣就是在美國注冊登記,珍寶幣也是,但有關媒體報道稱,劉龍珠所代表的華裔們針對的是一家名叫富豪集團的企業。9月29日,這家位於洛杉磯的華人公司遭到了查封。該公司被指利用一種名為「珍寶幣」的虛擬貨幣以傳銷方式來欺騙投資者,而姜昆的照片成為他們宣傳「珍寶幣」的材料。在中國內地,目前仍然有人在兜售「珍寶幣」,只不過兜售者沒有向大陸購買者提到姜昆。
㈣ 上國際大盤的虛擬貨幣有哪些
1、比特幣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2、以太幣
以太幣(ETH)是以太坊(Ethereum)的一種數字代幣,被視為「比特幣2.0版」,採用與比特幣不同的區塊鏈技術「以太坊」(Ethereum),開發者們需要支付以太幣(ETH)來支撐應用的運行。和其他數字貨幣一樣,可以在交易平台上進行買賣。
3、萊特幣
萊特幣Litecoin(簡寫:LTC,貨幣符號:Ł)是一種基於「點對點」(peer-to-peer)技術的網路貨幣,也是MIT/X11許可下的一個開源軟體項目。它可以幫助用戶即時付款給世界上任何一個人。
萊特幣受到了比特幣(BTC)的啟發,並且在技術上具有相同的實現原理,萊特幣的創造和轉讓基於一種開源的加密協議,不受到任何中央機構的管理。
4、狗狗幣
Dogecoin,有人稱作「狗狗幣/狗幣」,誕生於2013年12月8日,基於Scrypt演算法,是國際上用戶數僅次於比特幣的第二大虛擬貨幣 。
數字貨幣是民間發起的全球通用貨幣,不屬於某個國家,是屬於全人類,具有全球轉帳速度快的優點,如幾秒內就可以把錢由國內匯到美國,且費用低廉,並且總量不會像法幣一樣隨意增發,總量相對穩定。
5、元寶幣
元寶幣是類似於比特幣的虛擬數字貨幣。元寶幣的創始人是一群比特幣的愛好者和最早的支持者,但在看到比特幣的問題之後,決定盡自己的力量,用最新的技術,來開發一款適合中國人使用的電子貨幣。
6、點點幣
「PPCoin由Sunny King在2012年8月11日預發布,8月19日正式發布。PPCoin的最大創新是其采礦方式混合了PoW工作量證明及PoS權益證明方式,PoS采礦方式僅需普通電腦和客戶端就能處理交易和維護網路安全,達到節能和安全的目的。
7、凱特幣
凱特幣(KateCoin)簡稱KTC,是一種虛擬的可以全球通用的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在支持凱特幣消費的商家裡,你就可以直接使用凱特幣進行消費支付。
8、誇克幣
誇克幣基於6種加密演算法(blake, bmw, groestl, jh, keccak, skein)9輪運算的超級安全哈希運算的虛擬貨幣,3輪應用隨機哈希函數,擁有獨特的技術規格。
9、無限幣
無限幣(簡稱IFC)是一個新興數字貨幣,相較於比特幣更具流通優勢,填補了比特幣在商業流通、促進商業運轉等領域的短板。
無限幣一次交易需3次確認,每次確認需30秒,交易確認速度非常快。由於比特幣交易共需要6個確認,共需時約1小時,萊特幣交易確認共需時15分鍾,無限幣被用於日常普遍的交易,更貼合實際。
10、平民幣
平民幣,英文名PopulaceCoin,簡稱POC,誕生於2014年3月7日。POC總量與世界人口相近(總量70.57億)。
POC基於6種加密演算法(blake, bmw, groestl, jh, keccak, skein)9輪運算的超級安全哈希運算,適合CPU挖礦,每15秒產生一個區塊,總量70.57億(與世界人口相近)。
(4)美國超級市場虛擬貨幣支付擴展閱讀
虛擬貨幣是指非真實的貨幣。知名的虛擬貨幣如網路公司的網路幣、騰訊公司的Q幣,Q點、盛大公司的點券,新浪推出的微幣(用於微游戲、新浪讀書等),俠義元寶(用於俠義道游戲),紋銀(用於碧雪情天游戲)。
2013年流行的數字貨幣有,比特幣、萊特幣、無限幣、誇克幣、澤塔幣、燒烤幣、便士幣(外網)、隱形金條、紅幣、質數幣。目前全世界發行有上百種數字貨幣。圈內流行"比特金、萊特銀、無限銅、便士鋁「的傳說。
㈤ 美國大宗商品比特幣還有哪些虛擬貨幣
因為比特幣是加密貨幣的始祖,是目前市值最高,影響力最大的,美國把其定義為大宗商品,更容易監管,有法可依。,其它加密貨幣也同樣使用比特幣的定義。這些虛擬貨幣包括萊特幣、福源幣、狗狗幣、瑞波幣等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
㈥ 特斯拉美國官網支持比特幣付款,你會選擇這一付款方式嗎
特斯拉美國官網支持比特幣付款,你會選擇這一付款方式嗎?我肯定不會選擇這一付款方式,因為比別人做起來的我們一旦經濟被別人抓住的話,對於我們的生活對於我們的社會,都不是一個好的現象,,那麼這對於我們來說沒有任何的好處,像比特幣這種被人炒作起來的貨幣呢,是見光死的,就是存活時間並不長的,所以說最好不要去依賴比特幣生活所需運行貨幣交換,因為面對這種活不久的貨幣來說,危險性是特別的大的,而且收益性也是不高,所以說最好不要去使用比特幣進行交易。
總的來說,堅信我們現在的貨幣,我們現在貨幣就非常好用,千萬不要去使用比特幣這種東西做起來的,一旦失去了人們的操作的話,那麼就會導致生活的命脈被抓住了,然後我們的生活就任人主宰的,所以說啊,比特幣這東西是不能夠去使用的,因為這種炒作的貨幣是對生活沒有任何的好處,而且還會讓我們依賴上這種虛擬貨幣,對於我們的生活是沒任何好處的。
㈦ 美國政府為什麼對虛擬貨幣伸出橄欖枝
囊中羞澀..
㈧ 為什麼美國能搞虛擬經濟而其他國家不行
虛擬經濟的本質
不管經濟學家們把虛擬經濟說得多麼天花亂墜,永遠也掩蓋不了虛擬經濟的丑惡本質:不生產任何實物或者效用價值,用符號和概念玩圈錢、騙錢的金融把戲。至於什麼是虛擬經濟,也並非經濟學家們所說的金融證券業、房地產業、博彩業、收藏業甚至包括體育文化事業。只要能生產產品,能提供效用,不管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就不應該是虛擬經濟。比如房地產是創造使用價值的,如果沒有投機與泡沫,就不是虛擬經濟;銀行不搞金融衍生品,股票和證券不人為溢價發行,收藏不投機炒作,體育文化不搞噱頭,就都不算是虛擬經濟。只有一個行業是天生的、地地道道的虛擬經濟,就是博彩業。賭博是虛擬經濟最本質的內涵所在。當金融證券、房地產、收藏等產業利用人們的賭博心理圈錢、騙錢時,才會變為虛擬經濟。
賭博心理是人類自私、不勞而獲、懶惰等惡劣人性的集中體現,當然也是冒險精神和風險意識的表現。一切經濟的投資都存在風險,所以多少都存在賭博心態。正因如此,投資的收益除了資本利息,還要有風險回報。但是,這種投資回報必須建立在效用價值創造的基礎之上。如果脫離了效用價值的創造,純粹只講風險回報,那麼就變成了純粹的投機與賭博。抓住了投資與投機的本質區別,才能真正理解虛擬經濟的本質。
既然不能創造價值,用錢生錢的金融把戲又怎麼玩,怎麼能圈到、騙到錢呢?這個把戲的關鍵就在於製造金融泡沫和經濟泡沫。超發貨幣、股票溢價發行、炒高房地產等商品價格、各種金融衍生品的循環估值等,都是製造泡沫的手段。泡沫的本質就是人為的估值或計價的虛高。虛擬經濟的把戲就是利用官方授予或商業炒作獲取的信譽騙取普通百姓的信任,誘發和放大百姓的賭博心理,當人們飛蛾撲火般湧向泡沫市場時,變現手中的符號(對應股票證券或者實物商品虛高估值部分的貨幣)。簡言之,虛擬經濟的把戲就是製造泡沫,變現虛擬的符號價值。
虛擬經濟的罪惡與為害
虛擬經濟至少存在三大罪惡:
第一是寄生和綁架。虛擬經濟因為實體經濟服務而誕生,因不能生產物品和創造價值,其游戲是以實體經濟為基礎的。其符號和概念的炒作全部要藉助實體經濟的生產性和創造性,只不過這種符號和概念不是對實體經濟的描述而是誇張甚至虛構。比如公司上市與股票發行,它必須藉助於實體企業的運營,然後進行包裝、炒作,通過溢價發行上市才能圈到錢。比如貨幣超發,必須藉助經濟高速增長與繁榮、投資拉動內需等實體經濟運行的概念來實施。
虛擬經濟寄生於實體經濟,同時也綁架實體經濟。實體企業只要被風投看上,就必然走上包裝、炒作的虛擬道路,企業除了能夠賺取股市溢價之外,其原有的生產和發展軌跡,其原有的發展理念和實業精神都很難再繼續保持,一切都得按風投的邏輯辦。
第二是欺詐和剝奪。今日的所謂富豪榜,沒有幾個不是涉足房地產的,也沒有幾個沒有IPO的。各地的首富年年在換,你看看這些首富們的發跡史,基本都是同一個軌跡:通過房地產賺取第一桶金,然後辦一個實體企業作為軀殼,製造一定的「亮麗」業績,然後包裝上市。上市之日就是躋身富豪榜之時。圈了錢之後,實體企業並沒有真正的長足發展,於是變現走人。下一個上市企業又會製造下一個富豪。某地上市一個企業就會產生一個曇花一現的地方首富。富豪不斷產生,實體企業和實體經濟並沒有多大的發展。玩IPO就是為了圈到普通百姓手中的錢,這不僅是欺詐,也是剝奪。
第三是擠壓和破壞。虛擬經濟的各種游戲和把戲,都是由政府和金融企業導演的。圈走的是大量的金錢,留下的是房市泡沫、股市泡沫、通脹和滯漲。貨幣政策寬松時,房市、股市高漲,實體企業得不到資金青睞;貨幣政策緊縮時,實體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更是得不到資金扶持,因為金融業永遠只追逐和操縱暴利行業,房地產業是,股票證券業也是。
虛擬經濟借發展實體經濟之名,行的是擠壓和破壞實體經濟之實,得的是圈錢、騙錢之利。資本本無罪,但當資本不用於投資而只用於投機,或者是名義上投資而實質上投機時,就產生了罪惡與危害。
毫不誇張地說,虛擬經濟的罪惡與危害,絕不只是對實體經濟和百姓生活的剝奪與破壞,可以說是對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吞噬。虛擬經濟不廢止,終將使人類走向衰敗與墮落。
美國之所以是虛擬經濟大國,是以美國作為頭號大國的強權、霸權和作為世界貨幣的美元作為基石的。美國的虛擬經濟當然同樣具有欺詐、剝奪和破壞的罪惡與危害,但是,這種欺詐、剝奪和破壞是世界性的而非本土性的。美國可以通過在世界范圍內超發貨幣,購買世界范圍內任何想要得到的實物資源,用於改善國內人民的生活。就像所有銀行剝奪實體企業一樣,美國是世界銀行,相對美國而言,世界上其它國家就是實體企業,美國剝奪其它國家就如同銀行剝奪企業。
我們不能搞虛擬經濟,因為我們搞虛擬經濟就會搞垮我們的實體經濟。所以,首先我們要自己廢止虛擬經濟,其次要開始覺醒,不能再繼續被美國的虛擬經濟欺詐和剝奪。(肖仲華)
㈨ 特斯拉美國官網支持比特幣付款,虛擬貨幣也能買東西,他在哪裡實施
如果一個(一般等價物的)交易市場,它的規模已經成長到上百億美元的話,那麼此時,它到底有沒有理由接入人類眾多的消費系統當中來呢?
是不是說,僅僅因為它背後沒有“一國政府”背書,所以就沒有參與到各類市場當中來的權利呢?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倡導國際社會上面那些能夠為世人提供出傑出產品的廠商,都盡早加入到互聯網貨幣這一公允貨幣體系當中來。
雖然比特幣目前仍然容易出現價格(匯率)上面的劇烈波動,但隨著該類貨幣市場規模的進一步增長,能夠預期它的匯率波動也將逐步平穩下來。
到時,作為一種國際貨幣,自然也就能顯得更加名副其實了。當然,作為實施比特幣支付的基本條件,一個人生活所在地的網路通道不能被關閉限制;否則的話,也將會失去使用這種貨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