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pgc虛擬貨幣
A. pgc是什麼比賽
pgc是絕地求生全球總決賽。
PGC全球總決賽全稱PUBG GLOBAL CHAMPIONSHIP,簡稱PGC。這個比賽是以《絕地求生》為項目進行的世界性電子競技賽事,絕地求生每一年度最大的比賽,就像英雄聯盟的S系列比賽一樣。
參賽規則
全球9個大區的比賽將統一採用64人FPP的比賽規則,其中9個大區包括包括:北美、歐洲、中國、韓國、日本、中國台北/香港/澳門、東南亞、拉丁美洲和大洋洲。
其中北美、歐洲、中國、韓國、日本、中國台北/香港/澳門將採用職業聯賽結構,如北美NPL、韓國PKL、中國PCL、歐洲PEL、日本PJS、中國台北/香港/澳門;東南亞、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將採用職業巡迴賽結構。
所有大區的職業比賽將使用統一賽歷,一共經歷三個階段,在經過前兩個階段後,各大區選出表現最好的隊伍參加第三階段由官方主辦的全球總決賽,一同爭奪至少200萬美金的獎金池和年度冠軍。
B. 虛擬貨幣PGC是什麼意思
就是在虛擬的世界裡面所使用的貨幣,沒有實物,只是符號而已。
C. UGC已死,直播正撲向PGC的懷抱
移動直播的強勢崛起喚起了UGC模式的第二春,也帶走了斗魚、戰旗、熊貓等桌面直播平台的流量。個人主播數量的急劇增加,雖然給移動直播帶來了井噴式的內容發展,但UGC早已經不再是直播平台的寵兒。
UGC困境
人人都能當主播,是直播行業剛剛興起時的行業願景,最初平台要流量,自然希望引來更多的主播和內容。但現在,高昂的流量、低質多量的內容、商業模式的匱乏正在影響UGC模式的未來發展。
UGC內容創造的是一場夢,它製造了平台高流量、內容豐富的假象,其中充斥著低俗、同質的內容。過於龐大臃腫的內容庫給平台帶來了監管壓力,但即使實在強壓之下,依然有漏網之魚直播造人、換衣等等,給UGC模式和平台帶來了惡劣影響。流量和審查正在成為平台的主要支出,問題是平台真的需要這么多內容嗎?事實上百分之八十的流量都集中在優質內容上,一個知名主播支撐一個直播類型的事情也未嘗沒有出現過,知名主播的話語權遠超平台,為此平台只能重金簽約,因為優質UGC內容的流量價值遠超普通UGC內容。
最致命的是UGC缺乏變現能力,由於質量參差不齊,無法形成良性的商業規模給平台造血。即便是有巨大的流量,其中的價值流量卻少之又少。百分之八十的優質內容流量里。基本是明星、網紅、職業選手、知名解說等,這些流量建立在主播的個人品牌下,形成粉絲經濟。很多草根和個人主播的UGC內容也想進入這個模式,但無論是明星、網紅、職業選手、知名解說都是長時間包裝運營的,絕非個人之力所能及。以LOL著名主播MISS為例,其背後的團隊包括一起開黑講段子的隊友、攝影攝像團隊、新媒體運營團隊,網店維護團隊,廣告團隊。這早已超出了普通UGC內容的范疇,已經是准專業級的藝人包裝水平了。
為了幫助個人主播成長,網紅經濟公司、培訓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成立,他們批量生產的UGC內容,加重了平台的流量負擔。而平台需要這么多主播嗎?以目前100多家直播平台來算,2015年全國在線直播平台數量接近200家,其中網路直播的市場規模約為90億,網路直播平台用戶數量已經達到2億,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時段同時在線人數接近400萬,同時直播的房間數量超過3000個。400萬在線人數平均分到平台頭上,用戶數量不過4萬,再分到UGC內容的頭上就更少了。為避免出現了主播多觀眾少的狀況,平台也各顯神通,在觀眾數上進行「注水」工程,來一個觀眾,我給你乘以5乘以10,用虛假數量刺激主播的直播動力,也引來了泡沫的非議。
事實證明,即使是UGC模式,也只適合已成名的網紅、明星。直播對於普通用戶的需求很弱,平台也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新人主播容易被淹沒在無數直播間里,很難獲得關注和成就感。今年5月,在微博聯合秒拍推出移動直播平台一直播時,直接提出了主打明星戰略和粉絲社交的模式。大家都明白,即使是UGC全民直播的時代,優質UGC才是一個平台的價值所在。
PGC崛起
早期直播平台以游戲直播為主,職業選手、游戲解說們是最初的直播受益人。用戶跟著主播而來,但粉絲效益無法給平台帶來利益轉化,假如主播跳槽,平台的內容會出現空缺,因此以主播為主的直播形態並不會成為一個平台的核心競爭力。
現在的直播不再被限制在電腦桌前,戶外直播、綜藝直播、吃飯直播、各種奇葩的直播相繼出現,更別提長期受到網友喜愛的美女秀場。熊貓TV在上線初期,王思聰重金從韓國請來了afreecaTV天後級女主播伊素婉,吸引了流量以後,趁勢打造了韓國女主播選秀節目《panda girls》,將平台的資源整合利用,達到了良好的商業效果,游戲直播依靠賽事雖然關注度不低,但類型的體量和風頭已被娛樂直播掩蓋。
在流量變現上PGC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PGC內容本身就帶有很強的話題性和關注度,容易收到廣告的青睞,這就像電視節目。我們常常看到節目里品牌冠名、植入廣告的身影。PGC內容與電視節目接近,但相比電視台上單純的品牌露出,直播平台可以運用技術實現內容中的邊看邊買,實時的將用戶的觀看熱情轉化為消費動力,帶來了更多跨界廣告營銷的可能。
規模化專業化的節目製作,保證了內容質量和價值,通過PGC整合平台上的資源,能最大化的發揮價值。過去話語權在主播手裡,因為主播代表著流量。但在PGC模式下,誰能紅、誰掙錢平台說了算,因為資源都在平台手裡。PGC模式催生的是整個商業鏈條,節目增加了主播曝光度,帶來更多廣告收入,提高平台話題性,形成節目口碑效益。一個PGC內容包含了話題性、曝光度、造星、廣告、互動、IP等等,平台能從每一個環節上獲利,可以說走向PGC化是一個必然結果。
另一方面,「凈網2016」政策的推動給PGC帶來了新的機遇,在受到規范、監管的限制之下,PGC規避了UGC的風險,內容可控性強,影響力大,法規的的條框會促進PGC逐漸走向模式化,朝傳統電視台的節目形式靠攏。未來直播很可能成為審查系統的一環,能遇見,PGC節目要上線要向廣電申請的情景了。
UGC的未來
移動直播興起,與其說給桌面直播平台帶來挑戰,不如說是新的機遇。目前桌面直播平台的主播資源過剩,內容同質化較高,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在移動直播分流了UGC的資源後得到了緩解,一方面減少了桌面直播平台的監管壓力,另一方面,桌面直播平台可以抽出手來嘗試PGC方面的業務。
「凈網2016」政策的出台,暴露了暴露出平台監管漏洞的問題,受影響最深的無疑是UGC內容,因為UGC主播們不能正確揣測底線和紅線的位置,這就容易造成失控。未來桌面直播平台將著重與優質內容的推送,UGC的份額將進一步減弱。移動直播則在吸納UGC資源的同時,嘗試新的技術類型,如花椒已經推出了VR直播,結合移動直播的,提供身臨其境的體驗。但這些還遠遠不夠,移動直播也同樣會面臨桌面直播的問題,如何對UGC的價值進行定義,是所有移動直播平台要思考的問題。
那麼UGC的未來會怎麼樣呢?我有三個看法,第一,UGC會繼續存在,但會形成PGC養UGC的局面;第二,UGC會形成以明星或網紅為主的模式,成為PGC模式的另一種展現形態;第三,全面退出桌面直播平台,未來桌邊直播平台將只剩下PGC內容。
PGC的崛起很大原因在於UGC無法形成商業生態,平台想要流量變現,只有製作PGC內容,整合平台上的主播和廣告資源,才能做到商業最大化。UGC不會完全消失,但會縮水到與其價值對等的規模,未來很可能出現PGC養UGC的模式,UGC內容的主播也將成為平台PGC生態中的一環,良性的驅動整個商業閉環的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直播行業在PGC模式下的新一輪爆發吧。
D. 蓋得排行上面的東西真嗎
我們在購物時,經常會遇到在多個商品中選擇的問題,尤其是對於高價值的商品,蓋得排行就是為解決這個問題而生。在購物環境日趨完善、消費者日趨理性的情況下,蓋得排行如何從中脫穎而出?筆者將結合當前實際市場環境及用戶使用情況,從多角度對蓋得排行進行分析,並提出改進意見。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產品概況
市場分析
用戶分析
功能分析
運營分析
總結
排行標准不透明,可信程度欠缺;
展示形式單一,內容枯燥,不接地氣;
缺少用戶評價內容;
與購物相關功能結合不緊密。
為透明化排行標准,提高排名說服力,加入多維度評分功能,展示蓋得針對產品不同維度的評分以及蓋得用戶的平均評分。
加入蓋得用戶評論、評分功能。用戶可以發表短評論,也可以發表詳評(評測),與同為新推出的社區功能聯動。用戶也可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提問。用戶評論的集中的產品特點將在總評分下顯示。
接入第三方評測,為用戶提供更多參考。
加入產品圖瀏覽、產品參數查看與對比功能。
對用戶的激勵作用不強,用戶沒有最終確定的激勵,獎勵太少且對大多數用戶而言不實用。
實現條件太簡單,閱讀榜單、閱讀文章就可以增加金幣,包括點進去馬上退出都行,對提高實際使用率和效果並無幫助。
設置的任務脫離實際。因為目前蓋得排行的內容基本都是榜單,不會經常更新,熱文欄目也是已經基本廢棄,用戶往往只會在需要買東西的時候來使用,很少來日常閑逛。這些任務看起來是單純為了提高日活數據而設的,而非真正為了提高用戶粘性和留存度。
活動期間首次打開APP彈出活動宣傳頁面。
首頁Banner持續展示,並設立活動專區,用戶可以查看其他用戶上傳的內容並進行互動(如同設計的社區功能一樣)。
手機通知推送,微博每天宣傳。
用戶的評價不少於20字,至少要有1張圖,發布時需要關聯到具體分類和產品。醫葯類不參加活動。
每個二級分類下點贊數靠前的五位用戶將獲得蓋得額外購物補貼獎勵20元,用於在蓋得排行上購物使用。每個大類下發布最受歡迎的前十的詳細評測的用戶也將會收到額外購物補貼獎勵50元,每個具體分類限最多2人獲獎。這些用戶可以加入蓋得排行各品類核心用戶群,能最及時與蓋得排行編輯溝通,提供反饋意見,有活動也會第一時間通知。(大類21+13個,二級分類91+10+92個)
對於提供原排行上沒有的商品、店鋪的用戶,編輯若核實,符合上榜條件的,視其質量和受社區歡迎程度給予2至20元的額外購物補貼獎勵。
本次活動產生的內容,若之後上線UGC相關功能,將直接導入其中。
一、產品概況 1.1 產品介紹
蓋得排行是以PGC排行的形式,為有購物、消費需求的用戶提供客觀中立的商品、商家排行的產品,基本涵蓋了絕大部分普通商品、葯品、熱門城市的主要餐飲店鋪和城市服務提供者。其排名依據主要來源於各大排行榜,由編輯進行整理,杜絕競價排名。
1.2 產品功能框架圖
產品架構
1.3 典型使用路徑
a. 用戶在網站購物,想要查找某個品類下有什麼產品值得購買。
b. 用戶想要查找一家餐館/其他城市服務。
c. 用戶已有想買的東西,想拿購物補貼或尋找優惠券。
d. 用戶沒有明確購物目標,隨便看看。
二、市場分析 2.1 市場邊界
蓋得排行是一款主要為消費者提供各類商品排名及城市服務排名服務,同時提供更加優惠的購買渠道的輔助購物APP。
目標人群是具有一定消費能力、對產品差異及產品參數較為注重的理性消費者。隨著其商品排名和城市服務排名覆蓋的面越來越廣、越來越完善,產品的目標用戶數量也是不斷增加的,市場邊界是不斷擴大的。
2.2 市場空間估計
蓋得排行主要覆蓋的人群主要是在線上購物、具有一定消費能力、對產品差異及產品參數較為注重的理性消費者,用戶群體主要在25~40歲之間。
根據CNNIC發布的2019年第43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我國網民規模達8.29億,網路購物用戶規模6.10億,占網民規模的73.6%,20~39歲網民占網民總規模的大約50.3%,高中及以上學歷網民佔大約43.1%,月收入3000元以上人群佔大約45.1%。
預計到2020年,網購能覆蓋網民人數的80%左右,網民規模能到9億人左右。10~19歲網民佔17.5%,40~49歲佔15.6%,高中學歷及以上基本指18歲以上用戶。這類人又占月收入3000元以上群體的絕大部分,目標人群還涵蓋了少部分19歲及以下學生人群及高齡人群。
根據往年數據:月收入3000-5000人群人數無大變化,月收入5000以上人群每年有較大幅度增長,年增加4000萬人左右。這部分人群一方面來自之前較低一級收入人群升職加薪,另一部分來自於原無收入的學生人群,基本都是網購的覆蓋人群。據此推算,市場天花板約在3~3.5億之間。
艾媒咨詢的估計
2.3 數據
2.3.1 APP自身數據
蓋得排行近一年安卓端下載量約為100萬次,iOS端下載量約為42萬次,艾瑞月獨立設備數今年4月由之前的平均40~55萬台大幅下降至24萬台,估計實際月活用戶在15-25萬左右,用戶量較少。
數據來源-艾瑞數據
根據易觀數據:蓋得排行月人均啟動次數11.6次,月人均使用時長0.6小時,人均單日啟動次數2.1次,人均單日使用時長6.0分鍾。
2.3.2 競品數據
1)商品排名類
市面上與蓋得排行相似的APP非常少,目前只找到了百強排行這一個APP,二者具有業務上的高度相似性,百強排行主要也是提供商品排名服務,同時也有購物返利的功能。不過網上數據太少,只能得知安卓端有一定下載量,但功能不是很完善,且總體活躍用戶太少,以至於沒有被主要數據平台錄入。
2)電商導購平台
這里在內容導購方面選取PGC+UGC模式的什麼值得買、UGC模式的內容社區小紅書,在價格導購方面選取OGC模式的返利、一淘作對比。(易觀受試用賬號限制,能查看的數據較老)
小紅書與什麼值得買對比(數據來源 – 易觀千帆)
小紅書和什麼值得買的用戶規模差距很大,但是用戶黏度相反。什麼值得買月人均啟動次數66.72次,小紅書23.31次,什麼值得買月人均使用時長5.01小時,小紅書2.06小時。什麼值得買人均單日啟動次數5.13次,小紅書3.52次,什麼值得買人均單日使用時長23.04分鍾,小紅書18.62分鍾。
一淘與返利對比(數據來源 – 易觀千帆)
返利和一淘的用戶規模相近,用戶黏度上有差距。一淘月人均啟動次數在18.55次,返利11.67次,一淘月人均使用時長1.12小時,返利0.44小時。一淘人均單日啟動次數和返利相近,都在2.7次左右,一淘人均單日使用時長9.78分鍾,返利6.29分鍾。
可以看到:價格導購類APP的用戶黏度均遠低於UGC型的內容導購APP。管理良好的社區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可以留存相當部分用戶,用戶參與社區討論與內容完善,在這過程中也增加了用戶的購買欲,用戶在APP中完成購買行為,形成一個完整閉環。
小紅書主要面對女性用戶,且主要面向美妝服飾類,用戶群體和內容相對於什麼值得買更單一一些但也更有針對性。什麼值得買面向的用戶群體更廣,且因為主要提供優惠信息,更新速度很快,信息及時性強,用戶會更頻繁使用APP。
但是,什麼值得買信息過多也導致了問題,信息太多顯得很雜亂,同時缺乏深度文章,會勸退許多用戶,留下來的用戶使用時大部分時間其實是花在在大量信息中篩選。
兩個價格導購的APP總體差距主要在於一淘的內容更加豐富,在單純返利和優惠券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內容方面的信息,不過兩個產品的用戶黏性仍遠低於UGC型的內容導購APP。
3)城市服務
這里選取大眾點評和口碑,兩個都是提供本地生活服務商家排名、團購信息的APP。
兩款APP用戶規模有一定差距,用戶黏度大眾點評高於口碑。大眾點評月人均啟動次數15.08次,口碑10.13次,大眾點評月人均使用時長1.06小時,口碑0.43小時。口碑人均日啟動次數2.55次,略高於大眾點評的2.36次,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大眾點評9.89分鍾,高於口碑6.57次。
大眾點評和口碑幾乎是相同的市場定位和功能,都是UGC+推廣的模式,大眾點評在用戶黏度上更勝一籌的原因,主要在於口碑進入市場時間晚,大眾點評在市場已深耕多年,商戶資源比口碑更加豐富,各方面比口碑更加完善,選擇更多。
用戶規模上差距的原因,一也是進入市場時間的差異,二是許多用戶在支付寶中使用口碑,而沒有下載口碑客戶端,對口碑APP的使用量有所影響,三是大眾點評與微信有業務合作,在支付功能下有二級入口,同時還有微信小程序,更容易獲得微信這邊的流量,口碑作為阿里的旗下產品,在微信上的內容傳播還會受到一定限制,也沒有微信小程序。
2.3.3 與競品的對比分析
蓋得排行是PGC的模式,由擁有專門知識的編輯來挑選、排名商品或服務,或整合網上的權威排行榜,從而產出不同的排行榜,優點是能控制產出質量,缺點就是用戶參與度低。
與UGC模式的競品相比,用戶黏度和活躍度更低,用戶黏性數據更接近OGC模式的兩塊價格導購類APP。PGC模式的商品排行市面上還很少,這方面還無法與其他產品對比,這也是蓋得排行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2.4 總結
蓋得排行的核心功能,也是最有競爭力的地方,就是PGC模式的商品排行榜。
這個排行榜的特點在於:一是標榜自己不收費,即做到客觀公正,二是覆蓋商品齊全。除了其他APP中常見的美妝個護、數碼3C之外,還覆蓋了大量的日常用品、電器等,城市服務也有了PGC模式的排名。
不過,目前蓋得排行的客觀公正做得還不夠,還不夠靠譜。客觀公正,一方面是指不收錢,不做「競價排名」,另一方面,則是指排名的准確性,這方面蓋得排行做得不是很盡如人意。網上搜索蓋得排行的評價,有大量用戶反映排行不夠准確和客觀,排名標准也不透明,特別是一些專業用戶的評價,使得蓋得排行的排名不夠讓人信服。
對於排行榜來說,客觀公正是生命,對於蓋得排行來說,網上專業用戶特別是有影響力的專業用戶的批評會嚴重阻礙產品的推廣。
對此,一方面,可以將商品拆分為不同的維度,對每個維度進行不同的打分,使得評價標准透明化和標准化。另一方面,可以尋找有影響力、客觀獨立的評測機構、媒體,協助進行排名工作,更節省人力成本也更有說服力。
用戶其實不會特別在意你的排行是否來自國內外專業機構,這些機構的排名本身也可能是不公正的,用戶覺得排行是否靠譜。
一方面是根據自身對自己熟悉領域的了解程度,對排行是否靠譜有一個評價,另一方面,是根據其他媒體、專業人士、其他用戶對排行榜的准確性的評價。因此,對排行的標准進行標准化、專業化、透明化,是蓋得排行必須要做的。而對於目前留存的用戶,提高產品對他們的黏性也是一個重要工作。
三、用戶分析 3.1 年齡分析
數據來源 – 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2019年5月的數據:蓋得排行的主要使用人群集中在25-40歲之間,尤以31-35歲為甚。
這部分人群普遍有一定的消費能力,已經形成了網購的習慣。24歲以下用戶佔比10.03%,佔比相對較小,主要原因在於一是這部分群體大部分為學生,尚未畢業,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消費能力有限,二是資金主要來自於父母,消費更注重於個人愛好或個性,性價比不是最主要的關注因素。
25-30歲用戶佔22.33%,在五個年齡段中排第二。這部分的用戶大多數是剛進入職場不久,有一些錢但消費能力不是很強,注重性價比,同時網購已經是他們重要的購物方式。相較於24歲以下用戶,這部分用戶的購物觀念更加成熟和理性。
31-35歲用戶佔45.15%,是蓋得排行的絕對主力。這部分用戶大部分事業上已經穩定並小有作為,收入水平一般在中等或者中上,基本能實現經濟獨立,除了日常開銷外有一定的其他消費預算。大部分人已經成家立業,因家庭、子女等原因經濟壓力也較大,需要購買的物品種類較之前也較多,需要通過明確的購物指南來購買高質量或高性價比的產品。
36-40歲用戶佔18.12%,在五個年齡段中排第三。這部分用戶基本已形成穩定的消費習慣,有比較固定的偏好品牌和購買渠道,消費能力較強。使用蓋得排行主要是尋找少部分的不熟悉領域的高性價比或者高質量產品。
41歲及以上用戶佔4.37%,佔比最少。佔比少的主要原因是這個年齡段的用戶很多不擅長網上購物,或者習慣直接前往電商平台購物,不擅長使用第三方工具,很少有比價或者主動查找第三方商品對比的想法。
3.2 性別分析
數據來源 – 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2019年5月數據:蓋得排行女性用戶略多於男性用戶,性別比例總體較為均衡。
性別上總體較為平均的原因,主要是蓋得排行基本覆蓋了絕大部分商品類別和城市服務,不局限於某一兩種品類,相對於小紅書、蘑菇街這類APP覆蓋的范圍更廣,因此性別也就更加平均,能為幾乎所有的用戶提供消費指導。至於女性用戶略多於男性用戶的原因,筆者認為這與蓋得排行的功能變化有關。
數據來源 – 艾瑞數據
艾瑞2019年2月的數據顯示:當時蓋得排行男性用戶還略多於女性用戶。在這幾個月中,蓋得排行加強了補貼和搜索優惠券的功能。
數據來源-艾瑞數據
上圖是返利APP在2019年5月的用戶性別數據,可以看到女性用戶明顯多於男性用戶。蓋得排行通過加大對用戶的補貼,以及購物相關功能的完善,吸引了更多女性用戶使用。
3.3 用戶分布分析
數據來源-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2019年5月數據:蓋得排行的用戶主要還是分布在經濟較發達的沿海地區,其次是中西部地區經濟較為活躍的省份。
這主要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有關,經濟水平高的地區,人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都更強。蓋得排行的城市服務指南也是先對主要的大城市進行完善,這也會更加吸引這些大城市的用戶,特別是廣東作為蓋得排行的所在地,也是最先完善的地方。
3.4 用戶使用場景
用戶A:
22歲的大學生,男,即將畢業,想要購買一台筆記本電腦,網上查閱了知乎、嗶哩嗶哩的評測視頻,因為看不懂,還是感覺無從下手。
有朋友給他建議下載蓋得排行看看,讓他在排行榜前面挑一款喜歡的買就行。他下載後,找到了筆記本電腦的細分榜單,根據自己的預算和需求,在排行榜的前幾個型號中挑選了一個看上去不錯的,在京東上下單購買。
用戶B:
27歲的白領,女,最近買了一套房子准備裝修,買家電的時候犯了難,像抽油煙機、洗衣機、冰箱這類產品。網上也沒有什麼評測,基本全靠周圍朋友和家人的使用感受來有個大概方向,家電賣場的人員也不能說清楚哪款產品比另一款產品具體好多少。
偶然從朋友處得知蓋得排行對這些「評測盲區」的產品覆蓋很好,便去下載使用。在各個產品的分類下,她通過知識網路了解了一些基本知識和常見誤區,藉助超級篩選器選出了幾款合適的產品,在線下家電賣場體驗後,終於選到了中意的電器,在線下完成了購買和安裝。
用戶C:
30歲的職場媽媽,有一定經濟實力,前一年剛生完小孩。要給小孩買的東西多,特別是什麼紙尿布、奶粉、牛奶,想要買一些好一點的但又怕被虛假宣傳坑,網上軟文太多,主要是靠周圍同事朋友推薦。在知乎看相關文章時了解到了蓋得排行,下載下來使用,看到之前買的使用情況比較好的東西也在推薦榜上,對軟體產生了信任,看了一些推薦的其他產品,發現在軟體內就可以直接連接到商家店鋪,很方便,不用再去費時費力各個平台找了,於是以後經常通過蓋得排行找東西、買東西。
用戶D:
34歲的資深旅行者,去過許多國家,最近在國內旅遊。想去找一些本地特色餐廳,但網上攻略軟文太多,很多又是外地人去而本地人不常去的地方,大眾點評上排名靠前的很多又不是當地特色,評分也都差不多,看不出多少區別來。
在網上了解到蓋得排行有很多特色排名,便去下載試用。上面有不同城市不同類型餐廳的排名,而且是根據多個機構的排行榜整理而來,軟文的可能性比較小,便根據上面的推薦找了一些店去品嘗,評價不錯。打算買一些特產,蓋得上也有當地特產和特色小吃推薦,非常貼心,就按照上面的推薦,在線下買了一些帶回去。
用戶E:
36歲的辦公室職員,女,工作較為輕松,閑暇時經常在網上買東西,精打細算的她也會通過返利網站或者APP,也會到處去找優惠券來省錢。
最近她聽說蓋得排行返利比較多,便下載了一個來試試。除了一般返利網站給的點數,蓋得最近還額外有補貼,這讓她很高興。而且,蓋得也有搜索優惠券的功能,讓購物更簡單了,她現在主要就用蓋得來獲得返利和尋找優惠券,有時候也會翻一翻感興趣的排行榜。
用戶F:
32歲的設計師,男,喜歡有設計感的小眾產品,是錘子手機和Smartisan OS的忠實粉絲,也在微博關注了羅永浩。
老羅時不時的宣傳一個叫蓋得排行的APP讓他產生了興趣,他下載並使用後便被這款APP吸引,界面簡潔明了,沒有什麼廣告和煩人的推送,也沒有烏煙瘴氣的社區,排行的內容很全也很實用。他現在買東西前經常會參考蓋得排行上的內容,再選擇符合自己口味的產品。
四、功能分析 4.1 問題分析
蓋得排行作為一款消費輔助類工具,最主要的功能是為消費者提供消費決策參考,為消費者提供公正、客觀、可信賴的消費排名。用戶在進行商品購買或者服務消費前,查看相應商品或服務在蓋得排行上的排名。
排名的可信度是蓋得排行生存的根本。蓋得排行的排名沒有顯示排名數據的具體來源,沒有公布排名的具體標准,都是編輯在一手操作。加上部分商品排名與用戶感受有出入,會使得用戶對排名產生不信任感,損及蓋得排行的核心競爭力。
蓋得排行展示的內容基本都是文字,圖片極少,沒有視頻,且文字往往非常長,部分文字還與廠商的宣傳詞很相近,不能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部分用戶也沒有耐心看完,或者看完抓不到重點。用戶希望能有更多的圖片,更精練且更接地氣的文字,來指導購買。
目前,蓋得排行沒有用戶評價的功能,評價來源於負責的編輯以及從電商平台抓取的評價。但是,電商平台抓取的評價數量不多,且上面的評價大部分缺乏價值,編輯的評價有時可能又有失偏頗,用戶希望能夠看到更加真實、多維度的評價,特別是能揭示一些潛在缺陷的評價。
「特價」模塊是蓋得排行主要盈利點所在,購物功能的完善、與排名功能結合的程度直接影響蓋得排行的盈利能力。現時蓋得排行所展示的特價信息、推薦信息,往往與用戶的需求不同,用戶沒有購買慾望。部分地方跳轉功能缺失,用戶無法直接從應用內直接跳到商品頁面,以至於無法在應用內完成購物流程,為應用帶來收益。
針對蓋得排行的問題改進,將主要圍繞在增強核心競爭力、改善用戶體驗、提高用戶粘性三方面展開。
4.2 修改內容
4.2.1 商品展示方面
4.2.2 社區功能
初期為評測社區,不設一級入口,有一定用戶量後升級為產品社區。
所謂評測社區,是圍繞產品點評功能開展的,以用戶點評、測評為核心的社區。產品點評即是在每個產品頁的點評模塊,點評又細分為短評和詳評(測評)。
初期只在產品頁面和個人頁面設置入口,後期用戶量增加,點評覆蓋面大幅完善後,設置一級入口,用戶可以閑逛參考不同產品、不同品類產品。用戶可以自行設定關注的分類,或者根據瀏覽記錄預測用戶感興趣的分類,有新的熱門產品推出相關評測時可直接推送評測消息。
社區相關的運營:
用戶來源:蓋得排行目前的用戶較少,且加入的UGC內容需要KOL用戶與專業用戶入駐並生產內容,因此涉及獲取種子用戶。
在初期,通過第三方評測模塊,可以獲取到一些來自第三方評測機構及他們的觀眾、讀者的流量。可以邀請評測機構的人員入駐,對他們評測過的產品提供優質的點評,提供評測文章之外更細節或在評測中不便說的東西。
對於評測機構帶來的初期較為熟悉該領域的用戶,要通過一定激勵方式鼓勵他們多進行點評。相關編輯在初期也要積極參加到與用戶的互動中來,例如多在用戶的點評中和用戶互動,在產品問答模塊中回答用戶的提問。通過專門的貼吧、論壇、QQ群、微信群等途徑進行宣傳。
用戶激勵:對於評測機構人員、知名行業媒體人等,可以對賬號進行認證,在點評等場景下靠前顯示。
編輯要對點評內容及時巡查,對於用戶的優質點評、評測,一是可以增加用戶更多的「經驗值」,更快提高等級,點評等可以更靠前顯示,生產的優質測評可以對關注了相關領域的用戶直接推送;二是對於之前沒有點評過的內容,或者初期累積用戶時的專業用戶,可以向其提供額外的蓋得補貼作為獎勵,供其在蓋得排行APP的特價功能中使用,促使用戶去發現和使用蓋得排行中的其他功能,促進流量變現;三是在有一定用戶數量後,實行創作者激勵計劃,根據評測的閱讀量、互動情況、好評量,可以對作者進行一定量的購物補貼獎勵。
用戶社區管理:主要是要防止過多水軍和垃圾信息,提高用戶粘性。
首先,注冊時要求必須綁定手機號才能發表內容。其次,對於防止垃圾信息,初期用戶量相對較少時可採用詞庫+人工的方式進行篩選過濾,同時限制信息發送最小間隔時間,限制最少字數。
4.2.3 排行榜顯示優化
用戶調研時,用戶較多反饋品牌榜不太符合使用需求,需要優化其排名維度和內容。同時超級篩選器入口被較多用戶所忽略,調整了其入口。
4.2.4 美食及其他優化
另外,美食板塊新增網紅餐廳分類,對本地新興的餐廳進行考察評價,及時更新,以更符合本地人日常使用需求。其他涉及對首頁和「我的」頁面的優化和連帶變動。
五、運營分析 5.1 當前運營情況分析
蓋得排行自2016年9月上線公測以來,到目前已經接近三個年頭了,目前積累了一批忠誠度高的核心用戶,但是用戶總數不多,且有下滑趨勢。
線上宣傳主要依靠兩位投資人的微博渠道,在短期內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受制於本身排名的透明度以及投資人的身份問題,能長期留存的用戶有限。應用內的活動主要圍繞電商平台的活動展開,關於活躍用戶群體、提高用戶活躍度的活動有限。
用戶激勵有一套金幣系統,但是金幣作用不大,只能用於兩個商品的抽獎,對用戶吸引力不大。目前的金幣系統,用戶可以通過日常使用賺取金幣,包括使用APP、閱讀排行榜、閱讀文章、分享內容等操作。用戶可以以少量金幣參與抽獎,目前獎品有兩個,一個是電蚊香液,一個是電子煙,單價都不算高,種類少。
5.2 設計運營活動:萬物皆可「蓋得」
活動主題:
鼓勵用戶將認為的身邊好的商品、店鋪拍下來,寫下自己的推薦理由,上傳到蓋得。活動目的:提高用戶活躍程度,挖掘KOL,為之後社區及其他UGC相關內容上線做准備。活動時間:即日起到UGC內容上線初期。
活動准備:
活動規則:
六、總結
對於目前規模還在不斷擴大的在線購物市場,蓋得排行還幾乎沒有對等的競爭對手,在線導購市場的用戶也在不斷增加,這對於蓋得排行來說是極好的機會。蓋得還需要繼續強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商品排名方面更加透明公正,在使用上優化使用體驗,增強用戶粘性,在在線導購市場殺出一片天地。
本文由@sys.sys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於CC0協議
E. pgc全球總決賽2021中國隊伍有哪些
pgc全球總決賽2021中國隊伍有17、Pero、MCG、NH、KX五個,是來自PCL賽區的戰隊。
同今年年初的PGI.S全球邀請賽類似,PGC 2021將以區域對抗的形式進行比賽,主賽場位於韓國。但受制於簽證問題,來自中國大陸的5支隊伍,將以線上形式參與對抗。
冠軍隊伍:
12月19日晚上10點,PGC2021全球總決賽決出了最後的冠軍,來自中國PCL賽區的NewHappy戰隊(簡稱NH戰隊)以159分力壓群雄拿下世界冠軍。
這也是繼2018年的OMG後,再次由中國戰隊奪得冠軍。NH戰隊將拿到137萬美元的獎金,摺合人民幣約880萬元。
F. 4am沒進2021pgc全球總決賽嗎
4am沒進2021pgc全球總決賽。
2021夏季賽4AM的狀態也一直被網友們熱議,因為這支隊伍經常創造奇跡的原因,所以即便是狀態較差,還是有部分粉絲抱著4AM能劇本殺的態度在看比賽,但最終4AM還是沒拿到洲際賽的名額,這也是他們首次無緣洲際賽。
因為無緣PCS5洲際賽的原因,在官方公布的積分規則中提到,夏季賽冠軍如果通過PCS積分獲得了PGC晉級名額的話,那麼直通名額就會順延給到PCL春季賽冠軍,不過很遺憾還是未能成功突圍,參加PGC。
比賽情況:
11月19日至12月19日期間,來自全球的32支隊伍共同爭奪超過200萬美元的獎金。同時,PGC將把從PGC賽事專屬道具銷售純收入的30%直接加入獎金池,以便粉絲們的支持能夠真正地惠及到參賽隊伍。
參賽的32支隊伍將有12支來自東亞賽區,8支來自歐洲賽區,6支來自亞太賽區,6支來自美洲賽區。
Gen.G戰隊在展現出極其神勇的狀態,以119分的超高分數強勢問鼎本周的周冠軍,3雞64個淘汰的成績也無人能出其右。NAVI戰隊表現不俗,收獲2雞57個淘汰,以88分名列第二。NH戰隊本周狀態回暖,同樣收獲2雞,並以79分排在第三位。
GEX戰隊延續了上周的手感,以65分位列第四。兩支歐美戰隊DIG和HERO分列第五、第六。首次晉級周決賽的KX戰隊稍顯遺憾,收獲22分,排在第16名。
4AM戰隊介紹:
4AM戰隊是由旗下原LOL人氣中單韋神創辦的一支絕地求生戰隊,是一家獨立運行的PUBG職業俱樂部。2017年,4AM宣布入駐虎牙。
在2017年奪得香蕉計劃絕地求生國際邀請賽亞軍、杭州電競嘉年華冠軍及韓國G-STAR絕地求生亞洲邀請賽奪得亞軍,在2018年6月絕地求生PCPI S1中國區(TPP)獲得冠軍。
2019年10月,獲網路APP&百家號杯和平精英電競賽冠軍。2019年11月25日,獲《絕地求生》PGC全球總決賽季軍。2021PCL春季賽總冠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4AM電子競技俱樂部
G. 請問一下,B站的B幣與硬幣作用的區別是啥
b站的b幣是充值才能獲得的,1RMB=1b幣,b幣可以用來給up主的視頻充電、承包番劇、兌換直播貨幣金瓜子給主播送禮等等(b幣充電、送禮,up主是有收益的)。硬幣是可以免費獲得的,答題通過之後成為b站會員,每天登陸可以自動領一個硬幣,硬幣可以投給視頻、番劇,最多一個視頻投兩個(硬幣沒收益,up主獲得的硬幣會根據一定比例返硬幣,差不多收到10硬幣能獲得1硬幣這樣)。硬幣還可以買主題,改名字。
B站硬幣的獲取方式:會員等級>=Lv1且綁定手機時,每天登錄後可領取登錄硬幣獎勵。UP主可通過投稿視頻來獲得更多硬幣(觀眾投幣的百分之十將作為UP主的硬幣收入獎勵)。特殊抽獎活動,如果運氣好的話會抽到硬幣,但根據不同活動的實際情況決定。
B站硬幣的用處:第一,看到喜歡的視頻,對up主支持一下就點擊下方的硬幣投幣(現在每個視頻只能能投一次)。第二,可以通過硬幣來修改自己的昵稱(每修改一次花費六個硬幣)。第三,可以用硬幣來換取銀瓜子,來購買直播時的道具贈送主播。第四,此外,還可以用硬幣來參加b站的一些活動,第五,設置主題顏色,一個月5個硬幣,此外還可以用來購買標識等。
關於B幣:
1. B幣和Q幣性質類似
2.B幣是嗶哩嗶哩平台通用虛擬貨幣,可以購買嗶哩嗶哩平台內的各種虛擬產品和增值服務。
獲得B幣:在bilibili錢包 - B幣 - B幣充值中,使用 支付寶 / 銀行卡進行充值後即可獲得B幣充值兌換比例為:1 B幣 = 1 元人民幣
3.大多數B站服務和功能都與B幣有關,詳細可參考本站官網。
拓展資料:
b站硬幣的由來:動漫《科學超電磁炮》是以鐮池和馬所著的輕小說《魔法禁書目錄》中的人氣角色御坂美琴為主角的同名外傳漫畫改編的動畫。《某科學的超電磁炮》的主角御坂美琴就被稱為「bilibili」,主角的絕招就是「投硬幣」,平常所說的投硬幣是從這來的。
H. 蓋得李鐵百科, 蓋得排行的依據是什麼
本文是蓋得排行的產品分析報告,主要包括這5點:產品功能、市場分析、用戶分析、功能分析和運營分析。
01 產品概況 1.1 產品介紹
蓋得排行是一款通過簡單直白的PGC榜單形式,為消費升級時代的中等收入人群提供有價值的消費參考意見的APP。
團隊會搜集各種各樣的資料庫和機構的測評報告,然後結合專家訪談,通過多個維度總結出一個相對客觀、公正的商品品牌排行。用戶在購物前,可以在蓋得排行搜索某類商品的排名,為消費決策提供參考。
1.2 產品功能框架圖
1.3 典型使用路徑
1.3.1 尋找/購買商品
1.3.2 查看測評
1.3.3 尋找優質餐廳
02 市場分析 2.1 市場定位
在如今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許多消費者需要導購的服務來實現更有效率的消費。小紅書、什麼值得買、大眾點評等諸多平台還有很多公眾號、時尚博主、網紅主播都在提供這樣的服務,承擔消費決策的作用。
隨之而來的也有許多問題,首先,行業內普遍信息客觀性、公信力不足,消費者購物時不放心;其次,UGC內容混雜,PGC內容生產方式隨意。這些問題帶來的結果是,用戶本來是為了提高效率使用的導購平台,卻花了更多的時間在鑒別和篩選信息上。
在電商領域,依靠銷量和評價並不能完全准確地判斷商品的品質優劣,撇開刷單、惡意評價等現象不談,每個商品評價都基於購買用戶本人的標准,但每個用戶的標准可能千差萬別,所以普通用戶需要一個客觀公正的測評平台來指導消費。
在另一些領域,如教育、醫療,普通用戶通過網路、知乎搜不到確切全面的信息,也無法觸達專業的垂直論壇。
蓋得排行幫用戶解決了在消費過程中獲得的信息不夠精準全面的問題,為用戶的消費決策提供了參考。
2.2 市場空間
蓋得排行面向的商品是全品類的,目前包含958個商品排行榜,6242個全球頂級品牌,覆蓋了幾乎所有領域。
2019年全網的綜合電商的移動購物領域用戶總數預計達到7.13億,其中手機淘寶在電商領域顯然占據壓倒性的優勢,用戶數約6.2億,其中,中高消費者比例約為34%。
蓋得排行的用戶中大部分是網購群體中的中高消費者,如果以淘寶的用戶情況來推測電商領域的用戶情況,蓋得排行的市場天花板即7.13*34%,約為2.42億。
2.3 總結
蓋得排行的市場主要在兩方面,一方面是電商導購,一方面是城市服務。
在電商導購領域,蓋得排行的市場是廣闊的,現階段導購類內容電商市場競爭格局尚未成形,頭部優勢並不明顯,導購市場中有一定優勢的都是在某些垂直領域,例如化妝品和汽車,在全品類商品導購市場中,蓋得排行基本沒有競爭對手。
在城市服務領域,大眾點評以UGC+推廣的模式,在市場深耕多年,已經培養出了大量商戶資源和用戶使用習慣,加上微信二級入口的流量加持,是這個領域當之無愧的王者。
大眾點評中的內容是足夠豐富的,豐富的內容帶來的問題就是用戶的篩選成本過高,而蓋得排行則為用戶提供了一個簡單直接、省時省力的榜單。同時又更客觀、更有質量,可以為那些不願意在大量評價中篩選比對,又想享受高質量服務體驗的用戶提供簡單可靠的消費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和大眾點評的互補。這樣的差異化也給蓋得排行在城市服務的領域提供了相當的競爭力。
03 用戶分析 3.1 消費水平分析
蓋得排行的目標用戶是消費升級時代的中等收入人群,根據易觀千帆的數據統計,用戶中確有76%為中等消費及以上人群,其中中高消費者又占絕大多數,這類人群購物時比較看重商品的品質、排名,符合蓋得排行本身的市場定位。
3.2 年齡分析
蓋得排行的用戶中,24歲以下佔比15.1%,這部分人群多為在校學生或剛畢業的年輕人,具有線上購物消費的習慣,他們在蓋得排行用戶中佔比較少。
這部分人群在大多數商品上消費能力偏弱,容易在某類垂直商品如球鞋、服飾上高額消費,這種消費往往集中在某幾個品牌當中,易受市場潮流、網紅、流量明星等影響,蓋得排行在這種消費上指導作用不大。
蓋得排行用戶的主力人群是24歲到30歲的人群,佔比38.9%,這部分人群大多處在事業的打拚階段,經濟基本獨立,消費行為更加趨於成熟理性,同時沒有過多的社會壓力,更追求生活質量。
他們擁有網購的習慣,看重商品的品質與評價,在自己不了解的商品領域需要客觀全面的消費建議,蓋得排行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蓋得排行的用戶年齡分布中出現了斷檔的現象,佔比最多的用戶在24到30歲之間,達38.9%,佔比第二多的用戶在36到49歲之間,達32.4%,中間的31到35歲人群佔比僅為9.8%。
這部分人群可能已經擁有了成熟的消費經驗,網購的對象和品牌也相對固定,對多數要購買的商品已經有了清晰的認知。但在購買自己不熟悉領域的商品時,還是會使用蓋得排行來查看相應榜單,輔助消費。
蓋得排行36到40歲的用戶佔比同樣不少,達32.4%,這部分用戶大多已經事業穩定,消費時,更追求消費品質,對於商品排名有一定敏感度,習慣購買之前先去蓋得排行看看。
蓋得排行用戶人群中,40歲以上的人只有3.8%,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這部分人群並沒有形成網上購物的消費習慣。即便進行網上購物,在信息獲取和甄別方面的能力也偏弱,經常直接去專業的電商平台經過簡單對比後直接購買。
另外由於很多用戶信息閉塞,蓋得排行的宣傳和運營活動不容易滲透到這部分用戶中,導致此年齡段用戶較少。
3.3 性別分析
蓋得排行用戶群體中,女性用戶達到68.5%,男性用戶達到了31.5%。蓋得在形式上做的是排行榜,從市場定位來看,面向的是大眾,並沒有明顯的性別指向性。那為什麼女性用戶數量是男性用戶的兩倍還多呢?
首先,男女本身的購物行為有一定差異,男性購物相對理性,購物多注重實用性。女性用戶的購買行為很多並不建立在需求之上,女性用戶更喜歡漫無目的地瀏覽,蓋得排行的測評功能就是給這部分女性用戶提供了一個「商場」,用戶可以選擇感興趣的品類,查看專業的測評內容,由於測評內容質量高,逛的人體驗好,用戶留存也多。
其次,AI測膚功能也是吸引了很多女性用戶下載蓋得的一大亮點,一張照片可以測出用戶膚質,並根據皮膚問題推薦適合的護膚品,解決了女性用戶的選擇難題,反觀男士對這個功能可能就不太感冒,這也可能是女性用戶更多的原因之一。
3.4 用戶分布分析
蓋得排行的用戶中,一線城市以及超一線城市用戶佔比達到71.2%,一方面,大城市經濟發達,人們消費水平更高,擁有較強的線上消費意願和網上購物習慣,對商品排名又有一定的敏感度,排行榜的形式很容易被這部分人群接受。
另一方面,蓋得排行作為一個新興產品,目標用戶又是消費升級時代的中產階級,在二三線城市的接受度差一些也實屬正常。
3.5 用戶畫像及使用場景分析
莉莉安,女,29歲,互聯網公司運營,蓋得排行剛出來的時候就下載了,此後一直是這款app的忠實用戶。 她喜歡喜歡這種簡單直接的排行榜形式,在自己熟悉領域,發現榜單也基本合理。 平時有什麼想買的東西都會去蓋得排行看一看,雖然不一定會買,但是可以作為參考。在購買自己不熟悉領域的商品時,一般看看蓋得榜單的商品,簡單比對一下就直接買了,買了幾次體驗都不錯。蔡小瀾,男,32歲,工程師。 最近買房了,需要置辦不少傢具、電器,可是他對這些東西一竅不通,甚至不知道自己該買啥,只好去看知乎,知乎里看有人推薦,剛買房子的可以下個蓋得排行,裡面家用電器和日用品一應俱全。 下載使用後,老李好後悔沒有早點知道這個app,不僅找到了自己想買的,還發現了許多新奇的東西,像擦鞋機、懸掛式乾衣機。他現在買什麼東西都要去蓋得排行先搜一下。小橘,女,23歲,大三學生,就讀於北京某高校英語專業,愛美、嘴饞,經常在淘寶買一些平價化妝品、衣服和零食。 之前一直使用b站美妝博主推薦的,適合學生使用的平價護膚品,想體驗一下別的,卻不知道怎麼選擇。聽舍友說有一個蓋得排行APP,裡面有AI測膚功能,不僅可以測膚質,還可以根據膚質推薦合適的護膚品,感覺很有趣,就下載了; 測膚之後查看了測膚報告,發現報告內容基本符合自己的情況,看到下面推薦了各種品類的護膚產品,有洗面奶、化妝水、精華……還有自己從未使用過的潔面儀、美容儀。 小橘又仔細查看了一些榜單,發現裡面的東西比自己以前買的好很多,於是決定這個月把上面推薦的化妝水和精華買了,下個月有錢了再購買一個潔面儀。用著新買的護膚品,小橘的體驗異常得好,之後便成為了蓋得排行的忠實用戶。老李,34歲,男,美食愛好者,資深旅行者,每去一個地方,都想把那的美食統統吃個遍,打開大眾點評發現好多排名靠前的都是網紅餐廳,沒有特色。 驢友向他推薦了蓋得排行,說裡面有各種品類的特色菜館,很適合他這種土豪吃貨。下載試用後,發現這些菜館都是專業人士實地考察、查看多方資料總結的,感覺非常靠譜,省去了他大量的時間尋找,也避免了踩雷。 他根據上面的推薦找了一些店去品嘗,體驗不錯。唯一遺憾的是,蓋得排行只在一些大城市提供這樣的服務。韓梅梅,女,36歲,在一家三線城市的國企工作,平時不忙的時候喜歡逛逛淘寶、拼多多,熱衷於尋找便宜好用的商品,手機里有好幾個領優惠券的微信群。 最近雙十一,她聽說蓋得排行好多東西都有返利,用這個APP過一下就能省錢,便下載了一個試試。 除了一般返利APP給的返利,蓋得還有額外補貼,這讓她很高興。而且,蓋得也有搜索優惠券的功能,讓購物更簡單了,她現在主要就用蓋得來獲得返利和尋找優惠券,有時候也會翻一翻感興趣的排行榜。
04 功能分析 4.1 功能組織分工
4.2 問題分析與優化建議
4.2.1 城市指南入口不明確
蓋得首頁:
觀察蓋得排行首頁可以看出,頂部的排行榜、測評和省錢神器和底部導航欄的榜單、測評和特價完全重合。
蓋得排行的城市指南是一大亮點功能,不僅包含了餐館榜,還給用戶推薦了本周熱辣新榜和當地吃喝玩樂的好去處。在最近蓋得排行的改版中,將城市指南放在了中部導航欄的第四位,名字叫餐館美食,這個名稱是很不準確的,因為這個功能包括的內容遠不止餐館美食,還有醫療護理、教育培訓、熱門商圈等許多方面。
鑒於導航內容重合和城市指南功能入口不明顯的情況,做出以下優化:將底部導航欄中間的「特價「欄更換為用戶所在城市的名字。這樣一來,導航名稱更符合頁面內容,同時增加了頁面資源的利用率。
優化後:
4.2.2 醫葯榜排列順序不合理
改版前:
在最新一次的更新中,蓋得將醫葯榜中的常用葯物分類放到了所有葯物分類的最底端,這維生素等營養補充劑位置同樣偏下,這個排序是不合理的。
人們服葯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可以自己做主的,針對安全性很高的葯物的,如,感冒葯、暈車葯、避孕葯、維生素等。還有一種是自己完全不知道該吃什麼葯,比如心血管葯物、呼吸系統葯物,需要嚴格按照醫生的指導服葯。
這兩種情況中,第一種情況顯然是蓋得主要面對的情況,只有用戶需要自己挑選葯物的時候,才會使用蓋得,用戶自己挑選的葯物,大多是常用葯物或維生素營養補充劑,所以應該將這兩類葯物置頂。
優化後:
蓋得的測評推薦穿插在排行榜中,其目的是吸引用戶點擊,其投放的精準性會直接影響用戶的點擊率,在這一方面,蓋得還有加強的空間;
可以看出,蓋得的測評推薦幾乎是完全隨機的,用戶在瀏覽食品保健分類是會看到休閑褲的推薦,用戶在瀏覽影音電子分類時會看到干紅推薦,這是不合邏輯的。
4.3 新增功能
以上提出的問題分析和功能優化都體現在細節上,翻看蓋得在Apple Store中用戶的反饋,不止一個用戶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已經選好了一個東西,但是不太確定它是不是同類型中最值得買的,我去蓋得搜卻搜不到。
也就是說,用戶想買一個商品,這個商品不能在分類中清楚地找到,也不能搜索到完全匹配的榜單。
針對這個需求,以蓋得目前的測評數量是很難解決的,可是如果有一天蓋得的測評足夠多,用戶選好了一個商品,並在電商平台復制鏈接,打開蓋得排行就可以直接查看到該商品所在的榜單,可以直接進行平行比較,這樣體驗就會更好。
功能界面:
05 運營分析
蓋得的運營活動還是主要依託微博這個平台,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PGC排行榜單這種形式本身就自帶話題性,容易引起爭議,在微博等社交平台傳播推廣更容易獲得關注、造勢;
其二,其創始團隊李鐵、鄭褚等都是資深媒體人出身,本身各自在微博上就是輿論領袖、簽約自媒體,粉絲眾多;另外,老羅(羅永浩),張小龍等互聯網大咖的參與入股為蓋得提供了有力的品牌背書。
5.1 活動具體分析
5.1.1 活動基本情況
活動名稱:蓋得雙十一現金補貼紅包
活動時間:10月21日0點—11月12日24點
活動內容:用戶在雙十一期間使用蓋得排行,點擊任意界面均有機會獲得隨機現金紅包 ,紅包單個面額最高1000元,購買蓋得補貼商品可立即使用。
用戶需求:通過參與活動獲得紅包,抵現金。
用戶心理:收到了紅包不用可惜,促使用戶想看看蓋得排行能否滿足自己的購物需求。
活動形式:用戶瀏覽任意界面時均可接收主屏幕彈出的紅包,最大程度上減少了用戶的操作難度和操作阻力。
活動門檻:需要用戶下載蓋得排行。
運營成本:用戶使用的紅包金額之和。
活動收益:提升了蓋得的總用戶量與DAU。
5.1.2 活動分析
5.1.3 優化建議
原活動界面:
蓋得現金補貼紅包的主要目的是獲取新用戶和拉回老用戶,最終獲得留存率。蓋得不想看到的是,用戶領了紅包,不知道怎麼用,走了,或是用戶用完紅包,再也不回來了。
蓋得為了解決用戶不知道怎麼使用紅包而走掉的問題,在紅包下面提供了查看紅包使用規則的按鈕,可是,又有哪個用戶在雙十一來臨之際,為了一塊錢的紅包讀這個東西呢。
既然目的是獲得留存率,就要抓住一切機會向用戶展示產品的優點、特性,而蓋得排行的核心優勢當然是PGC的排行榜,簡單高效,很適合為雙十一看得眼花繚亂、比得心力交瘁的用戶提供消費建議,用戶也會樂意接受。
建議抓取用戶在電商平台瀏覽的商品,在用戶領取紅包後,立即給用戶推薦相應榜單。
優化後活動界面:
06 總結
在這個遍地軟廣、種草的當下,廣告的效應被弱化,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逐漸趨於理性。縱觀國內,用戶缺乏一個真正客觀有用的排行榜推薦。
區別於UGC的消費推薦模式,蓋得排行更傾向於成為消費詞典,通過編輯系統、標准化地生產有持久價值內容的方式,成為簡單直接的消費助手工具。這種方式也許不能保證 100% 權威,但可以成為相對最客觀的。
長期來看,客觀公正是蓋得排行的生命線,決定了能走多遠,測評和排行榜的豐富和更新是蓋得排行最核心的任務,決定了能走多好。蓋得排行的發展和許多UGC產品不同,不依賴用戶數量和用戶質量,重在內容質量和豐富度。
此次雙十一,蓋得的活躍用戶達到了109萬,2小時GMV突破了1億,訂單數同比增長了1293%,可以看出,蓋得排行已經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了,未來發展很可能更快。
面對大量用戶的湧入,能否留住用戶又是一個問題,蓋得排行目前畢竟是一個工具類產品,對蓋得來說最好的效果應該是,用戶用完即走,購物前再來。
蓋得榜單的質量很高,但缺點是豐富度不足。如果用戶使用時找不到想找的榜單,會大大降低其使用體驗,導致蓋得排行的用戶流失。所以,要想留住用戶還是需要有更全面豐富的榜單,做到了這點,用戶留存率自然會上去。
未來,蓋得排行作為一個信息庫,可以成為消費上游的入口。用戶可以實現由購買需求、選品、到導流購買商品的全流程服務。
本文由 @Neon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I. pgc中國參賽隊伍是什麼
pgc(2021)中國參賽隊伍是PeRo,NH,17,MCG,KX。
2021年32支參加pgc全球總決賽正式敲定,他們分別是中國賽區(6支):PeRo,NH,17,MCG,KX和GEX;韓國賽區(5支):GEN,DNW,GBL,MAD和V7;日本賽區(1支):E36;亞太賽區(6支):BRU,AAA,BN,UNP,AAP和FURY;歐洲賽區(8支):TL,VP,FAZE,NAVI,QM,ENCE,BBL和HERO;美洲賽區(6支):OATH,SQ,TSM,DT,FIUM和SSG。
比賽賽制
2021年年初的PGI.S全球邀請賽類似,PGC 2021將以區域對抗的形式進行比賽,主賽場位於韓國。主辦方原希望邀請全部晉級隊伍線下同場競技,但受制於簽證問題,來自中國大陸的5支隊伍,將以線上形式參與對抗。
韓國和中國大陸的兩個PGC賽場都將配備相同的游戲設備,以保證參賽隊伍有平等的競賽環境。同時,兩個賽場都將按照規則派遣裁判進行監督,以保持比賽的公平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