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虛擬幣百科 » 中美問題對虛擬貨幣的影響

中美問題對虛擬貨幣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4-28 13:35:53

⑴ 中美印鈔後果比較

第一……美國的貨幣發行規模沒有中國大,中國的GDP不到美國的一半,社會物資積累只有其20%不到,但是中國的廣義貨幣發行量(M2)已經是美國的1.5倍了。
第二……美國發行的美元被全世界稀釋,而中國發行的人民幣集中在國內。
第三……美國現在經濟恢復,開始進行通貨緊縮政策了,這也是最近美元升值黃金下跌的原因。

⑵ 2018中美貿易沖突對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影響這一利率的可能前景如何

我不喜歡長篇大論,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2018的貿易沖突,結果就是美國給中國一些出口商品加稅,導致中國商品變「貴」了,變得沒有競爭力,中國的出口企業利潤沖薄甚至虧損,只有讓人民幣貶值,才能增加中國商品的競爭力,事實上也是如此,從5月到12月,人民幣從6.3貶值到了6.9。
第二個問題,比較不方便說,12月初的G20上中美達成暫時和解,人民幣下跌的趨勢止住了,暴力反彈後,這個月基本是隨市場波動,之後可能會在央行監控下緩慢有序的下跌,明年破7是已經做好了准備的,我們不擔心下跌,只是不希望暴跌引起恐慌。

比特幣 發現比特幣在中國的走勢和在美國的走勢基本都一樣,這是怎麼回事。 是誰對誰的影響更大

這是全球統一的,肯定在哪都一樣,現在主要取決於中美央行對比特幣的態度

⑷ 中美貨幣匯率問題誰能作通俗解釋

就是強迫人民幣升值。既利於美國的債務,又制約了相當部分的中國企業。

⑸ 中美貨幣戰爭美國採用了哪些措施對我國金融體系有哪些影響

1、美聯儲放水影響或擴散
美聯儲如市場大多數預期那樣推出了QE3計劃,而且資產購買沒有上限限制,寬松程度某種意義上甚至超出市場預期,新一輪貨幣寬松的預期讓歐美商品和股市應聲大漲。顯然,疲軟的就業形勢和奧巴馬政府所面臨的競選壓力是美聯儲推出QE3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們認為,作為世界貨幣的美元,因新一輪寬松所帶來的影響可能將擴散至全球,特別是中美之間的"貨幣戰爭"可能加劇。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QE3對中國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美聯儲再度放水將引發美元貶值,這使得手裡持有大量美債的中國將承受資產縮水的損失;第二、美國已經接自然災害把農產品[0.00%
資金
研報]價格炒作起來,再加上QE3放水,中國所面臨的輸入型通脹壓力進一步加大,更糟糕的是出現製造業因政策和成本因素迴流美國創造就業,而投機熱錢可能迴流中國的情況,這將給人民幣國際化製造麻煩。;第三、一旦中國央行迫於通脹壓力而不敢跟隨放水,必導致人民幣出現被動升值,剛出的外貿救市政策效果降低,這無疑是對中國的出口雪上加霜。且央行的貨幣政策無法施展,宏觀經濟下行的趨勢難以扭轉。
二、中國的對策
第一、因為美聯儲大量放水導致美債貶值,因此未來中國政府或拋售美債,以減輕外匯損失,並將更多的外匯儲備換成黃金或別國貨幣。由於歐元因歐債風險相對較大,日元存在一定政治風險,因此黃金仍是最佳選擇。在此情況下,未來黃金的價格或有望維持上升趨勢。
第二、中國政府將面臨如何應對輸入性通脹壓力的問題。首先國家會繼續通過政府幹預的方式控制基礎糧價,其次會加大儲備力量以預防未來可能出現的豬肉等食品價格的上漲,如國家可能加大豬肉收儲力度等等。其次面對可能出現的投機熱錢迴流,國內樓市調控會繼續保持高壓狀態,而股市的QFII審批額度或進一步增加,並有可能視情況推出國際板,建立資金蓄水池緩解通脹壓力。
第三、面對美元的持續走低,日本政府已發出話,將採取堅決行動打壓日元。因此一旦人民幣出現被動升值,中央政府也將加大幹預力度,包括在通脹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適度放鬆貨幣政策;提高出口企業的出口退稅和財政補貼;進一步出台鼓勵國內消費的財政補貼政策等等。這些措施或將相關的行業板塊帶來利好。

⑹ 中美關系緊張對匯率的影響

5月9日至10日,在第十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期間,美方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從10%升至25%,並計劃對額外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25%關稅。中美貿易再掀波瀾,離岸人民幣匯率一周之內貶值超千點,收於6.845,而且是在美元指數走弱的情況下大幅貶值。中美貿易戰下,人民幣匯率將向何處去?

我們認為,中美貿易沖突迭起勢必帶來人民幣貶值壓力,但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和大幅貶值的空間都沒有。而若中美貿易談判走向緩和,人民幣匯率仍將受到更多支撐:金融對外開放帶來外資流入,以及中美利差短期回到安全區間,是其中比較突出的兩個因素。
看形勢:中美貿易戰勢必帶來人民幣貶值壓力
年初以來,人民幣匯率升值主要是市場供求推動的結果,其核心原因是中美談判取得積極進展提振了市場情緒,而與政策干預關聯不大。而人民幣匯率近期快速貶值,也與中美貿易談判的反復相吻合(圖1)。當前情境,與去年6月下旬美方決定加征關稅後,人民幣匯率的一波急貶有相似之處,但市場供求的主導性更強。當時,人民幣中間價的拆解中可以看到政策助推貶值的影子;而上周人民幣中間價的變化也呈現出這一跡象,但市場供求是主導因素,逆周期因子是否助推貶值有待觀察(圖2)。上周期權市場反映人民幣貶值預期快速躥升,體現中美關系反復導致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看法轉變。
看美元:人民幣與美元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美元震盪偏強但缺乏持續大幅上行的動能,因此人民幣匯率有階段性的、較有限的貶值壓力
當前,美國經濟「一枝獨秀」的現狀尚未根本改變。近期受困於「火車頭」德國經濟的波折,歐洲經濟復甦之路依然蹣跚反復,只有美國經濟依然保持相對強勢的狀態。不過,今年一季度美國經濟表現強勢,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中美貿易談判的轉圜、得益於全球風險偏好的回升;而一旦中美貿易關系走向惡化,這一切可能都會打個折扣。根據IMF的測算,對中美之間所有貿易徵收25%的關稅,將使美國的GDP下降0.3%-0.6%,使中國的GDP下降0.5%-1.5%。近期,美國經濟超預期的程度已持續弱於歐洲,其在中美貿易戰中面臨的「雙輸」沖擊,將會進一步限制美元指數上行的空間(圖3)。
看經濟:外部沖擊下需要人民幣匯率更有彈性,機械承諾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不太可取
中美貿易戰最直接的沖擊就體現在出口上。2018年11月以來,全球出口增速大幅下挫,全球貿易向2015-2016年的形勢演化。2018年對美國對中國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25%關稅,導致這部分商品出口增速從20%下挫至-10%左右;美方此番對中國商品全面徵收25%的關稅,將對中國出口產生重大沖擊。
事實上,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出口凋敝已經構成中國經濟減速的一條主線。2012年,中國出口增速從20%下挫至8%,當年中國GDP增速目標不再「保8」(從9.5%下降到7.9%),而是把新增就業作為政府工作報告的首要目標。國內政策也只進行了有限的寬松,繼續踐行房地產調控,當年4月12日人民幣匯改也進行了一次比較實質性的改革,將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區間從0.5%擴展到1%;2015年,中國出口增速從6%下挫至-3%,當年8月11日的匯改引入了人民幣中間價的市場定價,國內政策在寬松基礎上又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
回顧過去,至少有兩個啟示:1)出口減速是倒逼中國加速改革調整的因素;2)出口減速要求人民幣匯率更有彈性。
當前中美貿易談判正酣,美國率先加征關稅,而中國不加干預,讓人民幣按市場供求方向貶值,是短期博弈的一個層面。但中美貿易談判只要繼續,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和大幅貶值的空間都沒有:大幅升值,不符合當前人民幣匯率並未明顯低估的基本面,也會顯著削弱中國的出口競爭力,並可能加劇不利的資本流動壓力;大幅貶值,不符合秉持重商主義理念、施壓中國迅速削減對美貿易順差的美方訴求。目前來看,中美匯率協議的大框架或與《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的匯率部分相似:更加註重匯率(調整)規則的「公平」,而不以促成美元大幅貶值為目的。何況,人民幣也不是美元指數的構成貨幣!
如果中美貿易談判走向緩和,那麼人民幣匯率仍將受到支撐。
第一個支撐是,金融對外開放帶來外資流入。2019年,受益於MSCI提高A股納入因子、富時羅素GEIS指數集合納入A股、彭博巴克萊指數納入中國債券,海外資金被動流入將大幅增加,規模保守估計在1000億美元以上。對比2018年中國國際收支總差額為1087.7億美元,該體量不容小覷。而且,海外還可能繼續主動增配中國。目前,全球資金對美國資產的配置處於歷史最高水平(超高配),但新興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邊際貢獻已經超過60%,中國又是新興市場的佼佼者,海外資金的重新配置有望帶來可觀的外資流入。
第二個支撐是,中美利差短期回到安全區間。
隨著美聯儲暫停加息並於5月啟動停止縮表計劃,年初以來美債收益率震盪下行;倘若中美談判走向緩和,以當前中國經濟展現出的「韌性」,以及中國政府不「走老路」的決心,中國利率下行速度應不會太快。短期內,中美利差能夠提供一定緩沖,但其走向取決於中美貿易戰的形勢

⑺ 中美之間貨幣匯率的高低對我國的影響有哪

中國龐大的美圓外匯儲備的價值受到影響;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這些企業的效益,再進一步會影響就業問題,如果就業方面出問題,還可能導致社會穩定問題,如果這樣能就是對每個人都有影響啦(當然沒那麼嚴重)。

虛擬貨幣對金融秩序有哪些影響

虛擬貨幣對金融秩序的影響問題,其實換個提法會更加好,那就是虛擬貨幣具備什麼樣的信用。貨幣的信用,是貨幣對金融秩序造成影響的主要因素。
信用貨幣(credit money)是由國家法律規定的,強制流通不以任何貴金屬為基礎的獨立發揮貨幣職能的貨幣。目前世界各國發行的貨幣,基本都屬於信用貨幣。信用貨幣是由銀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其本身價值遠遠低於其貨幣價值,而且與代用貨幣不同,它與貴金屬完全脫鉤,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貴金屬。

信用貨幣作為一般的交換媒介須有兩個條件:
⒈貨幣發行的立法保障;
⒉人們對此貨幣抱有信心。
以上,是討論貨幣是否會對金融秩序造成影響的基本考慮因素。

同時,貨幣信用其實就是政府信用的集中體現。一國財政、經濟穩健,貨幣自然能夠在同等條件下具備更多的信用特徵,那麼對金融秩序的影響也就越大。這里最鮮明的例子就是美元。

那麼說回來,虛擬貨幣。首先,虛擬貨幣並不具備貨幣發行的立法保障。同時,人們對於此貨幣抱有的信心是有限的。原因很簡單,他不能代表國家信用,代表的是發行者的信用,比如企業信用。
那麼虛擬貨幣的影響可以將此和企業債券做一個比較,其信用不會高於債券,因為債券是一種債務所由形式,有償還保障,所以能夠明確定價,而虛擬貨幣缺乏這樣的定價基礎。
同時,若沒有這個基礎,虛擬貨幣的價值是什麼?說不清楚。

了解了以上內容,我們再討論一下現在的虛擬貨幣。的確前期有過流行一段時間,流行過程中,也體現出了虛擬貨幣的兩大作用:第一、投機;第二、洗錢。
投機方面,政府有很多方法抑制過度投機;洗錢方面,看標准了,做得過了,不會沒有人管。
所以最後回答你的問題,虛擬貨幣對金融貨幣的影響有哪些?沒有影響,或者不會產生太大影響,影響到一定程度之後其必將被整治。只有在整治不力的情況下,會造成短暫的金融混亂。同時,虛擬貨幣的存在會增大過度投機者的投機風險,以及國際社會對於洗錢的監管難度。

⑼ 中美目前的關系對幣圈未來有影響嗎

就目前來看影響不大,但是時間長了就會越來越深,兩國人民都不願看到中美兩國的關系下滑。而且希望快一點平復傷痕。

⑽ 中美貿易戰對外匯有什麼影響

簡單的說,在昨天特朗普簽署對話貿易備忘錄之後,華爾街慘遭血洗,美股狂跌,恐慌指數VIX明顯上漲。而外匯方面避險日元狂飆:美元/日元跌破105關口,最低下挫至104.62,為2016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FX168資深分析師許亞鑫稱,美國/中國的緊張局勢將會抑制全球貿易、推高進口價格導致兩國國內消費減少,進而導致全球經濟放緩。

熱點內容
三點鍾區塊鏈共享咖啡館 發布:2025-07-16 05:34:09 瀏覽:394
多因素推動eth交易費用 發布:2025-07-16 05:28:56 瀏覽:863
數字貨幣應用模型如何建立 發布:2025-07-16 05:23:30 瀏覽:886
什麼ETH礦機靜音效果好 發布:2025-07-16 04:54:52 瀏覽:886
幣圈共振現象 發布:2025-07-16 04:54:44 瀏覽:3
有人叫我幫買比特幣 發布:2025-07-16 04:15:30 瀏覽:526
阿里雲區塊鏈證書 發布:2025-07-16 04:11:00 瀏覽:961
新民艾滋病可以去沈陽疾控中心嗎 發布:2025-07-16 04:05:53 瀏覽:84
eth怎麼賣成人民幣 發布:2025-07-16 03:57:02 瀏覽:603
從東站去鄭州金水區會展中心 發布:2025-07-16 03:33:51 瀏覽: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