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挖礦暴跌
❶ 比特幣為何會跌破1萬美元
關於此次比特幣跌破1萬美元的原因有多種觀點,有業內人士侃稱:「也許是主力為了提前紀念94事件准備的一出好戲」。更多的觀點認為Defi(去中心化金融)挖礦將場外資金抽走,可能是造成本輪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也有觀點認為,此次比特幣下跌主要原因還是由於莊家砸盤導致。
Coinmarketcap網站顯示,9月3日凌晨,比特幣短線暴跌逾10%,一度跌破10000美元關口,最低跌至9960美元,刷新7月27日以來新低,24h跌幅為9.98%,目前反彈至10302美元。與此同時,加密貨幣集體走低,市值前十的熱門幣種,除穩定幣之外,多數下跌幅度超過10%。
不過由於此次比特幣下跌的日期較為特殊,且在前兩日已有跌幅鋪墊,有業內人士侃稱:「也許是主力為了提前紀念94事件准備的一出好戲」。據悉,幣圈94事件來源於2017年9月4日,七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正式叫停ICO(首次代幣發行)融資,該日被視作中國數字貨幣投機史中的重要分水嶺。
不過,逢節必跌並非幣圈傳統。就此次比特幣下跌,更多的觀點認為Defi(去中心化金融)挖礦將場外資金抽走,可能是造成本輪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此次比特幣下跌主要原因還是由於莊家砸盤導致。
有名為數字貨幣趨勢狂人的分析師KOL指出,近期交易所出現了大量的砸盤式賣單,當幣價在11770-11800美元附近,交易所大戶以500BTC為單位,掛在11750美元甩貨,所有掛單都被搬磚機器人瞬間吃掉,大概砸了4000個幣左右。
(1)defi挖礦暴跌擴展閱讀
Defi(去中心化金融)挖礦將場外資金抽走是造成本輪下跌的觀點
比特幣錢包幣信創始人吳鋼就在社交平台上公開稱,大盤下跌系DeFi類(去中心化金融)項目「吸血」,並舉例近期暴漲百倍的Sushi項目。
火幣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康律之對界面新聞分析稱,近期數字貨幣的熱點並不在比特幣市場,而是受以太坊生態和波場生態中的去中心化金融市場逐步繁榮所引起整體數字貨幣市場的興旺。
從去中心化交易所成交量已經到達主流交易所成交量的6%可見一斑。此外,9月初去中心化交易所 Uniswap 的24小時交易量達到了 4.41億美元,更是首次超過了頭部中心化交易所 Coinbase Pro。
❷ 投資defi的建議
1、年化收益率(APR) 高,可不意味著真實回報率高APR 怎麼樣?這是人們首先關注的。許多項目初始 APR 都高到離譜,看起來似乎是增加你收入的好方法。但是先問自己兩個問題:高收益可以持續么?剛開始時候,礦幣大量分發、熱度高企,挖頭礦的收益確實可觀,但是,短時間內也會大幅下降。獲得的代幣,是否能賣個好價?許多 DeFi 項目中,剛開始大量代幣鎖定狀態導致市值會虛高,但是不久之後價格就會急轉直下。2、使用場景很重要一個 DeFi 項目的代幣,是否真有價值?實際上,許多項目中治理代幣的價值被高估了。除了治理之外,還有什麼其他的代幣用途?比如,Uniswap 的平台代幣 UNI 可以用作抵押物,在其他平台獲得借款,這是使用場景的真實體現。這樣為 UNI 賦予了額外的價值,然而許多其他的 DeFi 代幣,只是一時價格虛高,並沒有真實的使用場景支撐,註定了不久就會下跌。3、警惕未審計的項目在金錢面前,沒有審計支持的信譽,有時候根本經不起考驗。要記得檢查項目是否由知名的審計團隊經過安全審計。項目的代碼必須被審計。比如,曾經 Andre Cronje 透露他和某個正在開發中的項目有關聯,人們信任他的良好聲譽,也因此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不過,項目未經審計,而黑客從項目盜走了 1500 萬美金。4. 計算利潤時,記得將 Gas 費用考慮其中經歷過以太坊高昂 Gas 費用的時期,DeFi 投資者們應該對此並不陌生。尤其是涉及到復雜的合約時候,如果交易量小,往往賺到的蠅頭小利還不足以覆蓋高昂的 Gas 費。計算利潤時,一定記得考慮這一點。5、什麼時候進入市場很關鍵什麼時候開始挖礦?進入的時間點很關鍵。搶頭礦成為了許多人心照不宣的共識,在最初上線的幾天之後,市場的收益率往往會開始下跌,如果是此時才留意到該項目的話,要特別當心,免得成為接盤俠。6、認真考慮無常損失隨著參與做市的代幣交易對價格波動,你參與做市的代幣對的數量也會變化。無常損失來自於代幣的劇烈波動引起,慎重選擇做市的交易對,有助於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對無常損失的認識,應當成為每個參與 DeFi 的交易者都應當知曉。有一些 DeFi 會提供對比數據,可供查看。在交易池中,長期提供流動性可能會有助於解決這一問題。7、記得計算項目總市值剛開始流通量小、代幣價格高,而未來幾天隨著流通代幣量增加,DeFi 代幣的價格會下降。一個可供參考的方法是,根據 Coingecko 等網站的統計信息,找出來你投資項目的排名,然後根據另外一個類似項目的代幣供應量來進行比較,作為未來價格波動的參考。這種計算有助於你從當前項目的虛高假 High 之中冷靜下來,因為經過計算後你往往會發現,項目的單價會降到很低。高速發展的 DeFi, 盡管收益可觀,但往往是高風險的游戲。投入之前做好功課管理好風險。只投入你虧得起的資產。只投自己信得過的項目。避免 FOMO。投入一小部分錢,就當做是學習的費用,懷著這種心態參與其中,在 DeFi 項目會更加游刃有餘。
❸ 幣圈發財靠挖礦——做個替代POW礦工的Defi礦工吧
文/藍調99
本文由媒體大V「藍調99」授權發表,版權歸「藍調99」所有,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
回顧過去一年的幣圈進程,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明顯的事實,那就是雖然POW礦工們仍然是對幣圈主流幣影響很大的角色,在牛市中也是財富的收割機。但很可能 從時代的趨勢看,他們將逐漸失去礦圈主角的地位,礦圈的主角將是Defi礦工們 。這是一次躍進,因為Defi所謂的挖礦與POW礦機挖礦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機制,所有的POW礦工第一次碰到Defi挖礦時和你我一樣,都是小白。
在Defi開始流動性挖礦的時候,大概誰也沒想到僅僅不到一年時間,Defi挖礦就形成了如此的大陣仗,除了少數POW項目例如比特幣和FIL外,現在還有多少人關心POW挖礦呢?至少恐怕 與Defi挖礦是幾何級的差距 。很明顯, 傳統的POW挖礦是用礦機和電力作為生產資料,是物質性的 ;而 Defi挖礦則是表面以演算法為生產資料,其實背後的生產資料是金錢、是資本,是虛擬性的 。 生產資料既然發生了根本變化,那麼自然有不同的生產關系來適配 。所謂不同的生產關系,用大白話來講,就是挖礦的方法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這是一次礦圈的時代劇變,Defi式的挖礦顯然會是未來多數幣種如果要挖礦,就會選擇的挖礦方法,因為POW挖礦發展到現在,非巨頭項目無法啟動,而且成本如此高昂,多數的項目方也不會選擇這種挖礦,除非項目本身要以物質為基礎,而不是完全虛擬,例如FIL。 Defi項目都是金融資本的 游戲 ,所以流動性是最重要的 ,其它區塊鏈項目未來也會取經Defi,採用類似流動性挖礦的方法一點也不會奇怪。
以前經濟上有句大家都知道的名言叫「人生發財靠康波」,那是說的 實體經扮者濟上的趨勢和周期 ,識別經濟的趨勢和周期,才能讓生意順勢而為,成為「風口上的豬」。而今天幣圈的發展,恐怕也要認知新的「 幣圈發財靠Defi,Defi發財靠挖礦 」的趨勢。為什麼呢?
來到幣圈,多數幣民的投資習慣其實來自於股市,藍調自己最初也是這樣。 學習區塊鏈知識,提高區塊鏈認知,尋找價值幣,將投資一分為二,首先是穿越牛熊的確定性囤幣(比特幣和以太坊),然後是根據牛熊趨勢和周期進行部分幣種的周期性投機 。這條路徑有錯嗎?沒有錯,但在幣圈這只能說是基礎,因為幣圈有更廣闊的天地,並不限於二級市場的買賣。 加密幣與股票市場的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原始股(幣)」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現在的股票市場,所謂原始股對於普通人來說完全是笑話,那是風投和做市機構們的天地,輪不到泥腿子。但幣圈的諸多項目,尤其是Defi這樣去中心化的項目,雖然也不乏有機構私募佔先,但對於普通幣民來說,仍然有很多獲得「原始幣」的機會,而 當下獲得「原始幣」的機會,幾乎多數都來自於流動性挖礦 。簡單的大白話講,就是 幣圈對普通人是兩重機會,二級市場和「准一級」市場 ,所以如果你 嫌麻煩不參與挖礦,那基本就是放棄了「准一級」市場 。多數的「原始幣」當然會折戟沉沙,但其中也確實蘊含著很多獲得高收益和大收益的機會。
我們知道,二級市場除了長期囤比特幣或者以太坊這樣的「確定性」機會外, 其它的盈利機會都需要很高的操作技巧 ,多數人炒來炒去,最終不虧掉本金都算好的,真的能夠在二級市場上持續穩定獲利的幣民,都是絕對少數,多數我們聽說過的幸運兒,多是「倖存者偏差」。而長期囤比特幣這陸缺液樣的確定性機會,又需要非常長的時間,還需要超越常人的堅韌心態和耐性。在二級市場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又嫌麻煩不參與准一級市場,那你來幣圈干什麼呢?打醬油嗎?
相對於POW礦工,其實 Defi礦工的早物門檻是大大降低了的 。POW礦工的投資門檻需要購買專業礦機,礦機還需要配備專業環境,當然還有高昂的電力耗費,已經不是普通人可以玩的了,而如果投資雲算力,那是把錢交給某個你都不知道該不該信任的機構去玩,藍調自己是從來沒有相信過雲算力。相反, 對於Defi礦工,最基礎的投資其實是認知 ,能夠解讀項目Defi的運營邏輯,能夠搞通挖礦的流程和風險,這種是 完全依靠頭腦,其實是勤勉一點就可以做到的事 。
除了認知,普通人做一個Defi礦工有兩大對手,一是科學家,他們往往在利潤最高的頭礦上占盡鰲頭,這在藍調看來有點莫名其妙,項目方需要科學家來幹嘛?對於項目有什麼好處嗎?實際上主要是負面的影響吧? 頭礦好處都被科學家拿走了,實際上削弱了項目啟動的影響力,並不利於項目發展 。只能說很多項目可能技術上自身不過硬,只能讓科學家們擼走大羊毛。二是最大的影響因素就是資本,普通人的資金有限,參與挖礦所得根本不能和資本家比。但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既然是金融, 從古到今都是資本越大則所得越多 。但幣圈很多項目 起碼給了一種公平,那就是參與機會的公平和低門檻 。即使資金很少,只要達到最低限制,也能參與,也就能夠獲得收益的機會。
挖礦自然有風險, 最大的風險是抵押投入的幣種和挖出的新幣迅速下跌的風險 。但幣圈哪樣投資沒有風險呢?幣圈二級市場上的風險不是更大嗎?這幾天不都在擔心312重來嗎?就算在股市,那些占盡先機的風投機構們不也冒著所投資項目失敗的大風險嗎?除了低收益的銀行存款和保本理財, 在這個 社會 想投資獲得高收益而不冒風險的機會幾乎是沒有的 。來到幣圈,最好就是認知清楚到底有哪些機會,而你參與哪些部分——所有的機會都是與風險匹配的。
以上就是藍調對Defi礦工逐漸取代POW礦工的趨勢以及普通人在這個趨勢中應該積極參與的相關思考。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站在未來看現在,藍調與你一起感受時代之風!
❹ 流動性挖礦本金會有損失嗎
會有損失。如果投資者向Uniswap等任何一個基於自動做市商(AMM)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資金時,當行情發生突然的劇烈變化,價格大幅波動,可能會損失很多資金。
流動性挖礦的風險有:智能合約風險、抵押清算風險、無常損失風險。
流動性挖礦都有哪些風險?
1.抵押清算風險
如果您在Compound、MakerDAO或Aave等平台上使用抵押貸款,可能會發生清算。當您的抵押物由於借款資產或抵押物的波動性,不再足以覆蓋您的貸款金額,觸發抵押物的自動清算(出售),以及額外的相關費用,即罰款和清算折扣(當資產以低於市場價格緊急出售時)時,清算就會發生。
2.交易費用風險
對於任何一個搞過流動性挖礦的人來說,gas成本是你根本無法忽視的問題。想要通過向資金池提供流動性來開始流動性挖礦,往往伴隨著巨大的gas成本。此時,你要麼等待Gas費降低,要麼與接受高額的交易成本。這種風險是不可忽視的,因為大多數DeFi協議都是在Ethereum區塊鏈中運行的,你在考慮你的行動時,可以通過ETH Gas Station查看當前的gas價格。
3.智能合約風險
當你打算開始你的流動性挖礦時,重要的是要明白,你基本上將你的資產發送給Ethereum鏈上的智能合約,並長期持有它們。風險是必然的--如果有人成功攻擊(或利用合約中的漏洞),你的資金安全就會受到影響。如:今年早些時候,借貸平台dForce被攻擊,因此損失了2500萬美元。MakerDAO有一個巨大的事故--"黑色星期四",還有針對閃貸服務商bZx的漏洞。
4.預言機風險
與區塊鏈相關的最實質的風險之一是 "預言機問題"。預言機是一個第三方服務,它獲取外部信息並將其提供給區塊鏈。同樣智能合約也會根據這些數據執行它們的指令。如果預言機事實上被攻擊,那麼依賴它的智能合約也會被攻擊。
5.無限造幣風險
除了黑客風險,也有可能是詐騙項目。有些項目的代碼中嵌入了無限鑄幣後門,這意味著該項目團隊可以無限地鑄造他們的代幣。當智能合約的所有者可以調用這個功能時,問題就會發生。最終,所有者可以在Uniswap或Balancer等交易所上出售這種項目的大量代幣,以換取幾乎所有被流動性提供者添加到一個池子里的資產。
❺ 瑞士幣一度大跌42%,對其關聯公司有何影響
關於這次暴跌的原因有很多猜測,但是無論從消息層面還是行情自身來看,都沒有出現利空信號,唯有Defi過熱下的泡沫存在風險。
❻ DeFi 還能玩嗎紅薯發飆踢翻了火幣,幣價直接漲了1倍多
前幾天一場大跌,DeFi 許多挖礦代幣,血流成河。一時間 DeFi 的流動性挖礦的套娃模式泡沫破滅,不少人血本無歸。
對於挖礦幣,少點接盤,多點挖,用自己看好的幣,且持有的幣去挖,讓資金流動起來。
然而 DeFi 大跌,也引發了一輪 DEX 和 CEX 之間的斗爭,有斗爭的地方就有利益。沒有利益,誰又會去斗呢?玩 DeFi 是否賺錢,就像小馬過河一樣。需要自己亦步亦趨地嘗試。
一、DeFi 還能玩嗎?
DeFi 還能玩嗎? 雖然一些礦幣,跌了50%以上,但 DeFi 總體的跌幅並不大,或者說跟著大盤走而已。
DeFi 釋放出來的一個怪獸,又怎麼會那麼快被關回去呢。
sushi 創始人,砸盤出貨從uniswap的sushi流動性資金池中提取了1300萬美元,導致一時間 sushi 價格暴跌,信任崩塌,但池子里的挖礦資金還是維持9億多美元。
sushi的故事也很戲劇性,昨天 Sushiswap(壽司)的匿名創始人Chef Nomi今日突然宣布將自己的項目控制權(即私鑰)交給加密交易所FTX的CEO Sam Bankman-Fried(SBF),正式「甩鍋」。
sushi的價格也從1美元漲回到3美元,sushi 也從匿名團隊正式過渡到有頭有臉的團隊,挺像被「招安」了。
sushi 幣價戲劇性的大逆轉,有點之前紅薯(yam)的味道。
不過 sushi 的模式也有人在模仿,資金能做的就是那裡挖礦收益高,流向哪裡。
作為用戶來說,找好自己的姿勢,去挖就是了。
二、提幣運動,CEX和DEX之間的角力
DeFi 的挖礦火熱,利息高的驚人,大家紛紛把交易所的代幣提出來,參與挖礦行動,導致交易所資金大量流出。
在DeFi 挖礦代幣暴跌中,一種聲音在流傳,即 CEX 用數據砸盤,導致幣價下跌。
有人說:cex用用戶的真幣去挖sushi,然後在去中心化交易所用真sushi砸盤,賺取暴利,在自己的中心化交易所用假的sushi砸盤,收割韭菜。如果不趕緊提幣,讓cex繳槍投降,cex的下一步就是砸盤ETH,把defi的根基徹底殺死。
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不被CEX侵蝕,掀起了一個提幣運動。
提幣運動,起點是二寶在微博上發布的呼籲大家提幣的視頻。
由於DeFi 礦幣的崩盤,許多人響應二寶號召,在到處呼籲大家提幣。周末一場提幣運動在浩浩盪盪進行。
三、紅薯打翻了火幣,漲了1倍多。
在提幣運動中,紅薯展現了強大的號召力,直接提光了火幣中的存貨,紅薯的價格也漲了1倍多。
火幣進行「升級」應對,不讓提幣了。YamV2 在這場提幣運動中,全體YAMV2持有者收益,畢竟幣價直接拉升了1倍多。
以前盼著上大所,現在是跟大所對著干,提光代幣,去DEX玩。時局在變,變化很快。
當然進行技術升級的不止是火幣,還有很多其他交易所。
對於提幣運動,還是需要利息驅動,如果 DeFi 挖礦持續下去,那麼提幣運動會繼續下去。如果交易所數據砸盤,出現大的虧空,那麼將出現無法承兌的情況。
最後,DeFi 打開了一個大門,消滅了VC,進行公平的代幣分發。可有人在用它做俄羅斯套娃,不能因為套娃的存在就否認了 DeFi。同樣,不能因為金融危機,而說金融不好。
❼ 流動性挖礦本金會有損失嗎
流動性挖礦本金是會有損失的。
1、如果投資者向任何基於自動做市商(AMM)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資金,例如uniswap,當市場變化劇烈,價格劇烈波動時,他們可能會損失大量資金。
2、流動性挖礦的風險包括:智能合約風險、抵押清算風險和非永久性損失風險。
拓展資料:
1)流動性挖礦是將代幣組合形成LP(流動性供應商),將LP注入流動性資金池以獲得獎勵。 Cashcow以BSC公鏈為底層框架,以智能合約為核心機制,採用恆均值自動做市系統模型開發CCF交易的流動性挖掘功能,用於支持借貸市場的供給並打通相關交易的深度,為平台底層金融邏輯提供依據。相比於元宇宙和layer2,移動挖礦讓很多人非常著迷。我們也可以稱之為移動挖礦defi。我先給你舉個例子。傳統的挖礦需要通過計算機硬體來完成。這種模式一般稱為 pow。同時,虛擬貨幣市場衍生出股權憑證的挖礦,可稱為POS。正是因為很多人的資產無處可去,金融模塊才誕生於虛擬貨幣市場。金融模塊最令人興奮的部分是流動性挖掘。您可以將流動性挖礦理解為虛擬貨幣市場的主動投資行為。
2)流動性挖掘類似於傳統市場的投資行為。因為很多虛擬貨幣項目需要一定的資金證明和貨幣流動性。為保證更多用戶願意參與,虛擬貨幣項目將啟動流動性挖礦。液體開採的投資回報率一般都非常高,有的甚至可以高達上千個百分點。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挖礦的回報率明顯高於傳統金融市場給投資者帶來的回報。
流動性挖掘並不可靠。這主要是因為很多虛擬貨幣的凈值波動很大。可能是某種虛擬貨幣的流動性挖礦年化50%,但是一年之後,虛擬貨幣本身貶值了90%,而這90%的50%價值不大。投資者仍處於虧損狀態。所謂的流動性挖礦,不過是項目方的騙局。
❽ 大話區塊鏈-defi
這波牛市可以說是Defi跟NFT進行推動的,在加密貨幣上面其中很大的作用,下面就介紹一下什麼事Defi。
去中心化金融 (英語:Decentralized finance,俗稱 DeFi )是一種基於區塊鏈的金融,它不依賴券商、交易所或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金融工具,而是利用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例如以太坊)進行金融活動。DeFi平台允許人們向他人借出或借入資金,交易加密貨幣,並在類似儲蓄的賬戶中獲得利息。截至2020年10月,超過110億美元被存入各種去中心化金融協議。截至2021年1月,約有205億美元被投入DeFi。
上面是比較官方的解釋,下面說說他為什麼這么火。首先說說比較火的UNIswarp,他是在eth生態上的defi。最開始人們通過抵押交易對進行所謂的挖礦,抵押流動性的人拿著證明進行抵押,uni就會獎勵交易產生的手續費換成相應的uni代幣發給進行抵押交易對的人,抵押的佔比越多獲取的收益也越大。由於中心話交易所的跑路、拔網線等等的操作讓大家對去中心化交易所產生了很大興趣,而且還能進行挖礦獲取收益,一時間火爆全球,後來相機出來SUSHI、CAKE(BSC上的產品)等等的一些defi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在上面交易時你的每一筆交易都會上鏈,所以手續費會很高,不過現在出來的layer2會低很多,比如現在的dydx等等的項目。所以這個defi在現在看來潛力無窮,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去挖掘。對了還有就是 支持跨鏈交易 ,這個很重要。後續如果做好的話我期待可以跟現實生活中的股票、基金、石油進行交易,這里就有一個明星項目CHIANLIINK,這也是我看很看好的項目,做喂價、將區塊鏈與現實物品進行關聯,後續有時間單獨講講chianlink這個項目,我很看好,哈哈。
當時uni上交易所之前發了一大波空投,在一個時間點之前在uni上進行交易的每人400uni。據說有個兄弟當時給公司做項目用了上千個賬號進行測試,不知道真的假的,當時我記得上交易所的時候是4U,現在40U,如果那兄弟拿到現在的話這哥們已經退休了,哈哈。所以大家研究區塊鏈一定要看價值而不是看價格,雖然價格也很重要,哈哈 我就是這么膚淺,因為我也想退休,只不過現在還是個碼農。
先寫這些吧,帶你了解區塊鏈,我是認真的,謝謝大家。
❾ 區塊鏈 --- 分布式金融(DeFi)
DeFi是decentralized finance(分布式金融) 一詞的縮寫,通常是指基於以太坊的數字資產和金融智能合約,協議以及分布式應用程序(DApps)。
簡單來說,DeFi就是將傳統金融搬到區塊鏈網路里,但相比傳統金融,它通過區塊鏈實現了去中心化,也就是去掉了中間人的角色,從而降低了中間環節帶來的巨額成本。
DeFi最終要實現的是資產通證化,以智能合約功能性替代傳統中心化的金融機構,使用戶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金融服務,並且提升整個金融體系的運行效率,降低運行成本。同時打造一個面向全球開放的無國界金融體系,以打造開放、透明、安全全新的去中心化系統,讓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地進行交易。
隨著區塊鏈的迅速發展,DeFi的應用場景也在不斷地豐富,而金融業是其中最有前景的行業。
與銀行相似,用戶可以存錢並從其他借入其資產的用戶那裡獲得利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 資產是數字的 ,智能合約將貸方與借款人聯系起來,執行貸款條款並分配利息。這一切都發生了,而無需彼此信任或中間人銀行。而且,由於區塊鏈提供的透明性,通過減少中間商,貸方可以賺取更高的回報,並更清楚地了解風險。
去中心化交易所,簡稱DEX,DEX是使用智能合約執行交易規則,執行交易並在必要時安全處理資金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當使用DEX進行交易時,沒有中心化交易所運營商,也無需注冊,沒有身份驗證或提款費用。
DEX可以使用訂單薄進行交易,比如你要用10個A換15個B,那麼我記下來。然後一會又來了一個人說我要用15個B換10個A,我說太好了,正好配對上了。於是,我就在鏈上生成一筆交易,把你們倆的幣互換。這個時候匯率其實就是給交易的雙方做參考用的——建議你用這個匯率容易找到配對。這樣一來,去中心化交易所只是把交易雙方的需求匹配了一下放上鏈,就不存在智能合約讀取鏈外匯率信息的問題了。
這方法有很多缺陷。無論這個DEX做得多麼用戶友好,它對比中心化交易所效率一定是很差的,首先幣價波動的時候很難找到匹配,其次小幣種肯定也很難找到匹配,然後交易延遲應該也不小。 但相對於中心交易所,它還是有唯一的優勢——靠譜。
DEX還可以使用AMM(自動做市商)交易,即按照自己的供求關系計算匯率,以保證自己手中的幣不會被別人低價買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永遠保證自己的A幣和B幣的數量是個定值,這樣就算賣空了,虧損也是有限的,而且,市場總會把價格調到合適的水平——因為反正如果匯率低了就會有人買,匯率高了就會有人賣。
通過這種簡單的方法,可以獲得一個不需要從鏈外獲得匯率信息就可以自動根據供求關系調整的市場。當然,這東西的弱點也很明顯——如果一開始的匯率不在市場匯率附近,就會承受大量的虧損。而且AMM中還存在「無償損失」。
穩定幣是旨在保持特定價值的代幣,通常與美元等法定貨幣掛鉤。
例如,DAI是與美元掛鉤並抵押以太坊(ETH)鏈上數字資產的穩定幣。它的發行是通過一個借貸的智能合約,來實現的: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抵押一定數量的ETH(以太幣)來換取和美元1:1錨定的DAI。這里,DAI採用的是 超額抵押 的形式,對於每個DAI,在MakerDAO智能合約中鎖定有1.50美元的以太坊作為抵押。
如果你抵押價值150美元的以太幣,那麼只能換來價值100美元的DAI。然後,這個智能合約中寫定了,如果你在某個時間內歸還這100美元的DAI並且付一部分利息,那麼你就可以拿回自己抵押的以太幣。
但是這裡面有個問題——以太坊的價格是會變動的。而且,虛擬貨幣的價格變動可是相當劇烈的,如果遇上以太坊暴跌了怎麼辦?那麼原本值150美元的以太坊可能瞬間就不到100美元了,這個時候抵押的資產不如我貸出來的資產多,DAI的價格就不可能再錨定美元,因為大家都能看到:DAI不值那麼多錢了。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超額抵押的作用就顯出來了——即便以太坊價格波動幅度再大,但是從150美元跌到100美元總歸還需要些時間。而這就給資產清算的空間:首先,我們規定抵押物不得少於150%的貸款,也就是如果以太坊漲了沒關系,但是一旦跌了,你得立刻補倉到150%,否則你的抵押物會進入清算的智能合約。
用來裝DeFi的虛擬資產,可以用於轉賬等。
資產管理工具(也叫看板)就是專門提供錢包掃描服務,可以查看錢包的明細,還有歷史記錄。
最主要的三大資產管理工具是Debank、Zerion以及 Zapper。
一般來說,市場上會有很多挖礦的機會,這也是大家理財賺錢的機會。這時候,就有做資產管理,或者是提供理財的金融服務的機器人站出來說,我是專門幫你做賺錢生意的,只要你把錢給我,我就會去市場上找賺錢的機會,幫你去賺錢。
YFI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理財工具。
區塊鏈世界的機器人都是去中心化治理的,也就是說,沒有明確是歸屬於誰的。這種情況下,如果機器人出故障了,我們應該找誰的責任?應該怎麼做?損失誰來負責?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保險機器人了,它是專門就是為其他機器人投保了。
區塊鏈世界的機器人都是去中心化的,且公開透明的,自動執行的。這些機器人的升級、維護應該怎麼做?如何來確保機器人的去中心化呢?
一般,是由很多人圍著同一個機器人一起磋商,投票決定如何讓機器人去升級、提供服務。DAO機器人就是幫助這些人跟機器人之間形成一種去中心化的治理關系的機器人。
專門提供一種資產價格的機器人,比如,剛剛舉例的小c機器人收到一個比特幣的時候,它是需要知道一個比特幣到底值多少錢。否則,是沒辦法計算應該給小明貸款多少錢的。這種時候,預言機機機器人就會跑到小c面前,輸入一個價格,告訴小c機器人,比特幣現在價值1萬美金。
以太坊是一個維護數字價值共享賬本的區塊鏈網路,幾乎所有DeFi應用程序(稱為智能合約或Dapp)都建立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組成網路的參與者代替了中心權力機構,以分散的方式控制網路本地加密貨幣以太(ETH)的發行。
defipulse公布的 DeFi排名 ,該排名跟蹤鎖定全球DeFi智能合約中的實時價值。
MakerDAO在DeFi領域是毫無疑問的龍頭,MakerDAO之於DeFi就如比特大陸之於 礦圈。
MakerDAO 成立於2014年,是以太坊上 自動化抵押貸款平台 ,同時也是穩定幣 Dai 的提供者。MakerDAO 是建立在以太坊上的去中心化的衍生金融體系,它採用了雙幣模式,一種為穩定幣 Dai,另一種為權益代幣和管理型代幣 MKR。Dai 於2017年12月主網上線。通過雙幣機制,MakerDAO使得整個去中心化的質押貸款體系得以運轉。
Dai和美元進行1:1錨定,和其他穩定幣一樣,Dai也存在價格波動。和其他穩定幣不一樣的是,Dai是通過 超額抵押 加密數字貨幣,從而獲得價值。USDT、TrueUSD 和 GUSD 這一類的中心化穩定幣每發行1美元的代幣背後都存在1美元的法幣作為儲備,而1 Dai背後是以超出1美元的數字資產作為儲備。
與USDT、TrueUSD等不同的是,Dai的運行機制是公開透明的,這也是 Dai的優勢之一。不僅 Dai本身透明,換取 Dai的抵押物以太坊的價值波動和數量也一樣透明,對外公開可見。
Compound協議打造的是一個無中介的貸款平台,借方獲得利益,貸方支付利息。(頭等倉註:通常我們把代幣存入借貸池的一方稱為借方,向借貸池中借代幣的一方稱為貸方。)
Compound的新ERC-20代幣簡稱cToken,使用戶能更簡便的進行借貸操作。例如,支持cDAI與DAI交換,DAI持有者就可以將代幣借給cDAI用戶。不是所有的錢包都支持交換,但在Eidoo錢包中,用戶可以輕松地用cDAI交換DAI,從而出借DAI換取利息。如今,Compound總共支持8種cToken,鎖定資產合計高達約等值於2億美元:cDAI、cETH、cUSDC、cBAT、cWBTC、cSAI、cREP、cZRX。
借方可以隨時從Compound中提取代幣,自動、瞬時計算利息。如果是通過像Eidoo這樣的非託管錢包來提幣,無需任何中介(因為以太坊的去中心化協議就能做到)。
貸方則必須鎖定代幣作為抵押品,根據基礎資產的雄厚薄弱,獲取50-75%的信貸。
Compound協議還設有10%的利息作為准備金,而剩餘的90%利息歸借方。無任何費用,無協議代幣。基於以太坊的信貸市場,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去中心化流動池,以一種無中介、自主、快速的方式發放和獲得貸款。
Synthetix是基於以太坊的 合成資產發行協議 。Synthetix目前支持發行的合成資產包括法幣、加密貨幣、大宗商品。其中法幣主要有美元(sUSD)、歐元(sEUR)、日元(sJPY),不過目前基本上以sUSD為主。加密貨幣方面有比特幣(sBTC)和以太坊(sETH)等,此外,還有反向的加密資產,例如iBTC,當BTC價格下跌,iBTC價格上漲,從而獲利。大宗商品方面當前以金(sXAU)和銀(sXAG)為主。
Synthetix上交易是去中心化的模式進行的,且無須交易對手存在,也不用擔心流動性和滑點問題。在其交易所上的交易都是通過智能合約執行的,是對智能合約的交易,而不是訂單簿交易。這些都有其獨特的交易體驗和部分優勢。
Synthetix跟其他資產發行協議一樣,也需要進行資產抵押才能發行,例如MakerDAO協議要生成dai,需要抵押ETH。Synthetix也類似,但它抵押的是其原生代幣SNX。用戶只要在其智能合約中鎖定一定量的SNX,即可發行合成資產。其中其質押率非常高,是其發行資產的750%,只有達到750%的目標閥值才有機會獲得交易手續費和SNX新代幣的獎勵。
TVL就是每個DeFi協議的鎖倉總價值,越高越好。
Dex就是交易量,越高越好。
活躍地址數量代表以太坊上的DeFi用戶數,越多越好。
手續費越低越好。
以太坊作為一個基礎設施,它的市值可以很高,但是,說到它與DeFi市值的比例,那以太坊的市值應當是越低越好,越高就說明這個市場越成熟。
參考鏈接:
https://zhuanlan.hu.com/p/206910261
https://zhuanlan.hu.com/p/366412971
https://zhuanlan.hu.com/p/377856331
https://www.hu.com/question/324838085/answer/1526607416
如有不對,煩請指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