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礦采空區怎麼處理
㈠ 非煤礦山采空區管理制度以及處理方案
因非煤礦山的井工采礦所處的岩層一般屬於變質岩的范圍,比較堅硬,F>10,所以通常的做法是緩慢下沉和全面跨落法管理。
在開采過程中如遇到裂隙發育區域,對該區域進行簡單支護即可。
教材上曾提到過砂石充填,但是相對來講造價較高,且操作工序復雜,不符合我國現在的實際,所以還沒有聽說過哪一家礦山採用該辦法處理采空區。
㈡ 有沒有人能把地下開採的采礦方法給我解釋一下。
自然支護采礦法又稱空場采礦法。主要靠圍岩本身的穩固性和礦柱的支撐能力維護回採過程中形成的采空區,有的用支架或採下礦石作輔助或臨時支護。本法回採工藝簡單,容易實現機械化,勞動生產率高,采礦成本低,適於開采礦石和圍岩均穩固的礦體 , 在地下礦山廣泛應用。但開采中厚層以上礦體,需留大量礦柱,礦石回採率低,因此采高價礦床時用得較少。人工支護采礦法用充填材料或其他支架維護采空區,主要使用充填法,故此法又稱充填采礦法。在礦房或礦塊中,隨回採工作面的推進,向采空區送入碎石、爐渣、水泥等充填材料,以進行地壓管理、控制圍岩崩落和地表移動,並在形成的充填體上或在其保護下進行回採。適用於開采圍岩不穩固的高品位、稀缺、貴重礦石的礦體;地表不允許陷落,開采條件復雜,如水體、鐵路干線、主要建築物下面的礦體和有自然火災危險的礦體等;也是深部開采時控制地壓的有效措施。優點是適應性強,礦石回採率高,貧化率低,作業較安全,能利用工業廢料,保護地表等。缺點是工藝復雜,成本高,勞動生產率和礦塊生產能力都較低。崩落采礦法隨回採工作面的推進,有計劃地崩落圍岩填充采空區以管理地壓的采礦方法。適用於圍岩容易崩落、地表允許塌陷的礦體。
㈢ 什麼是采礦陷落區
采礦陷落區又叫采空區
采空區是由人為挖掘或者天然地質運動在地表下面產生的"空洞",采空區的存在使得礦山的安全生產面臨很大的安全問題,人員與機械設備都可能掉入采空區內部受到傷害。
由於一些地方對采空區疏於及時有效的回填和注漿治理,使中國地下采空區面積越來越大。采空區改變與破壞了地球表面和岩石圈的自然平衡,就會產生采空區塌陷等地質災害。
采空區塌陷是因礦體(層)采空、覆岩破壞引起的。埋藏於地下的各種大小礦體被采動、掘空後,礦體上部覆岩的力學平衡就會被打破。在重力和應力作用下,便產生裂隙和斷移,地下水乘虛而入,通過裂隙向采空區滲漏,這又加速了覆岩的破壞,引起岩層和地表移動,最終形成了采空塌陷區。
塌陷區不僅會導致地下水枯竭,耕地破壞,生態環境惡化,還會使當地房屋受損,道路地裂變形,高速公路、鐵路、機場等重大工程以及城市建築因處理采空區塌陷而增加建設難度和費用。此外,地表裂縫會為地下自然煤層提供充足氧氣,地下煤火會使采空區頂板承壓減弱,冒落加劇,地裂縫加寬、加長,最終形成「地裂—火區—地表裂陷」的惡性循環。
探測方法
一、重力勘探方法
重力勘探方法是利用地下地質體質量虧損或盈餘,在地表觀測他們引起的重力異常,從而確定地下地質體的分布、大小、邊界等。采空區因開采形成質量虧損,從而形成低重力異常。在煤礦采空區保存完整時,形成低值剩餘重力異常。在采空區塌陷而不充水時,質量虧損值不變,但負密度值減小而影響厚度增大;充水時,虧損質量得到一定補償,比在不充水的同樣情況下,負密度值減小。無論在采空區實際存在哪種情況,按一般規律都可測出局部剩餘重力異常。使用高密度、高精度微重力測量和適當的資料處理解釋方法,在面積上控制采空區范圍。採用數字地形多剖分體高精度地改方法及三維解釋方法,以達到提高解釋精確性。
二、電磁方法
1、高密度電阻率層析成像法
在現場測量時,將全部電極設置在一定間隔的測線上,然後用多芯電纜將其連接到程式控制式多路電極轉換器上,使電極布設一次完成。為了准確、快速地採集大量數據,測量時通過程序控制實現電極排列方式、極距和測點的快速轉換。並利用與系統配套的電法處理軟體,對採集的數據進行各種處理,結果進行圖示,使解釋工作更加方便、直觀。利用某電廠采空區和電阻率層析成像測量的結果,探討了電阻率層析成像測量在煤礦采空區和斜風井巷道中的應用,結果表明,電阻率層析成像二維測量方法在煤礦采空區和斜風井巷道的探測和定位是准確和可行的;煤礦采空區和斜風井巷道內若沒有水體存在,電阻率層析成像二維測量成果圖中一般都是高阻異常封閉圈, 如有水體存在則表現為低阻異常封閉圈。
2、瞬變電磁法
瞬變電磁法是向地下發送一次脈沖磁場的間歇期間,觀測由地下地質體受激引起的渦流產生的隨時間變化的感應二次場,二次場的大小與地下地質體的電性有關,低阻地質體感應二次場衰減速度較慢,二次場電壓較大;高阻地質體感應二次場衰減速度較快,二次場電壓較小。根據二次場衰減曲線的特徵,就可以判斷地下地質體的電性、性質、規模和產狀等,由於瞬變電磁儀接收的信號是二次渦流場的電動勢,對二次電位進行歸一化處理後,根據歸一化二次電位值的變化,間接解決如陷落柱、采空區、斷層等地質問題。該方法具有分辨能力強、工作效率高、受地形影響小、能穿透高阻覆蓋層等優勢,迅速發展成為高效、快捷的物探方法。將瞬變電磁法應用於某采空區探測,效果良好,不僅推斷出地下采空區的范圍,而且判斷了采空區的積水情況。
3、甚低頻電磁法
甚低頻電磁法一般用頻率為15~25kHz電台發射的電磁波作為場源。當電磁波在傳播過程中遇到地質體時,使其極化而產生二次電流,從而引起感應二次場,一般情況下二次場和一次場合成後的總場與一次場的振幅方向、相位均不相同,即引起了一次場的畸變。使用專門的儀器通過測量某些參數的畸變,可發現采空區的存在。甚低頻電磁法工作方法通常又分傾角法和波阻抗法兩種,在探測高阻體時,一般選用波阻抗法進行甚低頻電磁法測量,測線方向盡量與發射台方向一致或與該方向夾角最小。
4、探地雷達
探地雷達是利用高頻電磁波以寬頻帶短脈沖,從地面通過天線T送入地下,經反射體反射後返回地面,通過天線R接收。在介質中傳播時,其電磁波強度與波形將隨所通過介質的電性質及幾何形態而變化。所以,根據接收到波的雙程走時、幅度與波形資料,可推斷介質的結構。探地雷達適用於探測深度較淺的目標體,由於可以更換不同頻率的天線,適用面較廣,且探測解析度高,在工程中的應用已經得到認同。探地雷達數據可採用專用軟體進行處理,著重進行振幅恢復、濾波、F-K濾波、反褶積處理,獲得信噪比較高的時間剖面,提高了有用信號的識別,雷達時間剖面比較真實全面地反映了地下介質的變化情況,保證了資料質量,並利用地下介質的電性差異來進行分層及查明地下異常地質體。該方法具有快捷、精確的特點,尤其是對地下采空區、人防工程洞室、地下溶洞等的探測更具有優越性。
5、MT、AMT、HMT和CSAMT法
大地電磁法(MT)、音頻大地電磁法(AMT)和高頻大地電磁法(HMT)本質上都屬於採集天然場信號的被動源頻率域電磁方法,差別在於採集信號的頻率不同,相應的探測深度和解析度不同。高頻大地電磁法(HMT)採集的信號頻率較高,最高可達100KHz,研究的深度較淺,從地下的十幾米至上千米。這個深度范圍內恰是人類礦山開采、地下工程建設、地下水資源開發等生產活動最活躍的深度。因此,高頻大地電磁法在短短的十多年來無論在理論研究,還是儀器實現方面都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已成為中深度采空區探測的主要方法。該方法不需要人工場源,成本低廉,具有較大的勘探深度,不受高阻層屏蔽的影響,對低阻層有較高的分辨能力。
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CSAMT)是利用兩端接地的有限長導線作為發射源,使用人工源激發交變電磁場,在地表觀測電磁響應並計算波阻抗以及視電阻率進行勘探的一種方法。由於可控源電磁法具有高分率的特點,能夠在電性上地質異常,成為采空區探測的方法之一。該方法的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人工場源,大大增加了電磁信號的強度,彌補了天然場源信號微弱,不易觀測等缺點。但是該方法由於場源的存在,也有著其固有的不足,如場源附加效應,近區效應,場源陰影效應,過渡帶效應及設備笨重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方法的應用。
㈣ 地下挖礦後如何處理,地下的空洞是否需要填埋呀
應該填埋——保護生態環境、消除安全隱患。
㈤ 崩落采礦法
崩落采礦法是以崩落圍岩來實現地壓管理的采礦方法。在崩落法中不需要將采區(礦塊)劃分為礦房和礦柱兩個步驟回採,而是單步驟回採。因此,這類采礦方法就消除了回採礦柱時,安全條件差、礦石損失和貧化大等缺點。採用崩落采礦法時,圍岩和地表必須允許崩落。本書主要介紹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和無底柱分段崩落法。
(一)有底柱分段崩落法
1.概述
本方法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1)將階段劃分成若干個分段,礦石自上而下地逐段進行回採;
(2)放礦、運搬及二次破碎均在底柱中開鑿的專門巷道中進行,底柱將隨同下一分段一同采出;
(3)圍岩在回採過程中自然或強制崩落,放礦是在崩落的覆岩下進行。
應用這種采礦方法,在我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條山、銅官山、雲南的不少有色金屬礦山都在採用這種方法。
2.典型方案
圖5-5-10為垂直扇形中深孔側向擠壓崩礦分段崩落法。這種方案在我國目前有底柱分段崩落法中占據最重要的位置。此法是把階段劃分成若干采區進行回採,采區沿走向布置。采區長度主要按合理的耙運距離而定,一般為25~30m,多至40m;采區寬度等於礦體厚度,一般為10~15m;階段高度50m;沿傾向將采區劃分成兩個分段,分段高度為25m,分段底柱高度為6~8m。
3.采准工程和底部結構
采准工作包括掘進階段運輔巷道、放礦溜井、通風行人天井、電耙巷道、塹溝巷道、斗川和漏斗頸、切割天井、鑿岩巷道等。
在礦體上盤布置脈內,下盤布置脈外運輸巷道各一條,在運輸水平層,位於兩相鄰采區的相接處布置穿脈巷道,採用在穿脈巷道中裝車的環形運輸系統。每個分段布置一個傾斜60 °以上的溜井,直通穿脈巷道。每1~2 個采區布置一個下盤脈外進風、行人、材料天井,用聯絡道與各分段的電耙道相連。採用「V」型塹溝式底部結構,布置雙側漏斗,漏斗間距5~5.5 m,漏斗坡面角50 °。為了形成塹溝,各分段都應首先掘進兩條塹溝巷道,電耙道和塹溝巷道之間用斗川和斗頸聯通。斗川和斗頸的規格為2.5 m×2.5 m。塹溝巷道與電耙道間垂距為4.5 m。除塹溝巷道可作鑿岩巷道外,每個分段上還布置一條鑿岩巷道,其斷面為2.5 m×2.5 m,應根據鑿岩設備而定。
圖5-5-10 垂直深孔崩礦的有底柱分段崩落采礦法
4.切割工作
主要是形成塹溝和開鑿切割立槽。塹溝的切割,在塹溝巷道內,鑽鑿上向扇形中深孔與上部鑿岩巷道相應的深孔同時爆破,一次或逐次形成「V」型塹溝,如圖5-13所示。爆破參數基本與回採薄礦參數相同,但由於垂直「V」型面夾制性較大,兩側中深孔應適當加密,採用孔低距小於最小抵抗線。塹溝的切割工藝簡單,效率高,又易於保證施工質量。但塹溝結構對底柱切割得比較厲害,使底柱的穩固性降低。
切割立槽是為回採落礦開創自由面,形成必要的補償空間,滿足崩落礦石的碎脹要求。切割立槽應和回採落礦相適應,按崩礦最大輪廓拉開。立槽的位置和數量,取決於礦體的形態和回採方案。切割槽使用中深孔形成,只有個別礦山使用淺孔。
5.回採工作
目前我國使用有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礦山都廣泛使用中深孔和深孔崩礦。深孔崩礦炮孔布置方式主要採用扇形式(圖5-5-11)。扇形排列是指一排炮孔中各孔是自某一點(或兩點)為中心(稱為放射中心或放射點)而呈放射狀的形式排列的。扇形深孔的孔間距自孔口到孔底則是逐漸增大的。
炮孔最小抵抗線,也就是炮孔的排間距離。它是中深孔落礦的一個重要參數,它選取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繫到每米炮孔崩礦量、大塊產出率和鑿岩工程量等指標。
在實際工作中,最小抵抗線的選取主要取決於礦石的堅固性、採用的孔徑和炸葯類型等。例如礦石的堅固性較高、孔徑較小、炸葯威力又較低時,最小抵抗線的數值就可選得小一些,反之,則可選得大一些。
圖5-5-11 深孔崩礦扇形深孔示意圖
根據生產實際經驗總結的資料,目前礦山採用的最小抵抗線值大致如下:
固體礦產探采選概論
式中d——炮孔直徑,mm;W——最小抵抗線,m。
在爆破工藝上,一些礦山成功地應用了擠壓爆破新技術,改善了崩礦質量,從而提高了礦塊生產能力。
擠壓爆破就是採用擠壓相鄰分段的鬆散介質,以獲得補償空間或開掘小補償空間進行爆破,使崩落礦石的鬆散系數,控制在1.1~1.2之內。由於補償空間小,崩落礦石不能達到碎脹要求,在爆破過程中礦石在擠壓狀態下進行二次破碎。這種擠壓爆破方法,減少了大塊產出率,提高了放礦生產能力。出礦一般均採用電耙運搬,耙運距離為30~40m。
6.放礦管理
分段崩落采礦法是在覆岩下放礦,崩落礦石至少有一個廢石接觸面,這些廢石的混入、摻合,是放礦時礦石損失貧化的主要來源,故放礦管理是極其重要的。合理的放礦管理應該使礦石的損失、貧化小,采場出礦能力大。為了改善有底柱分段崩落法的放礦指標,放礦時電耙道各漏斗之間應進行均勻放礦,使廢石與礦石的接觸面均勻下降。這里有兩種情況:耙道中各漏斗負擔礦量大體相等時採取等量均勻放礦,各漏斗擔負礦量不等時可採用不等量均勻放礦。此時電耙道中擔負礦量大的漏斗,每次放出數量較多的礦石;擔負礦量小的漏斗,每次放出數量較少的礦石。
(二)無底柱分段崩落法
1.概述
無底柱分段崩落法於1964年在我國安徽向山硫鐵礦開始試驗使用,1967年又相繼在河北大廟鐵礦成功地採用,並在金屬礦山獲得迅速推廣,特別是在鐵礦山應用更為廣泛。幾十年來的生產實踐證明,這種采礦方法具有高強度、高效率、成本低、工藝簡單、機械化程度高,生產安全等突出優點。
在這種采礦方法中,不但取消了采區的頂柱和間柱,而且將結構復雜的底柱也去掉了,簡化了采區結構。這種采礦方法的特點是:在礦體內一般以10m×10m的網度開掘回採巷道,並在其中打上向扇形深孔落礦;隨著放出崩下的礦石,崩落的圍岩充滿采空區,崩落下的礦石是在覆蓋岩層下自回採巷道的端部裝運至溜井放出。由於使用鑿岩台車、裝運機、鏟運機等採掘設備,所以它是一種高效率的采礦方法。
2.典型方案
(1)構成要素和采准布置:此法的采准巷道包括上、下階段運輸巷道,回風巷道、設備人行通風井、放礦溜井、通風天井、分段聯絡巷道、回採巷道、切割巷道及切割天井等(圖5-5-12)。由於本方法的構成要素是與采准布置密切相關的,故將這兩個問題一並加以論述。
(2)階段高度:這種采礦方法多用於回採礦石穩定的急傾斜厚礦床,階段高度都比較大,一般為60~70m。當礦體傾角較緩,賦存不規則,以及礦岩不夠穩定時,階段高度可小一些。
(3)溜礦井布置和采區尺寸: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中,一般是按回採巷道為回採單元。為了管理方便,多以一個溜井服務的范圍劃分成一個采區。溜井多布設在脈外,其間距主要是根據裝運設備的能力而定。當使用ZYQ-14裝運機時,平均運距為40~50m,效率較高。當回採巷道垂直走向布置時,溜井間距一般為40~60m;沿走向布置時為60~80m。采區尺寸與此相同。溜井的斷面一般為2m×2m的方形溜井或直徑為2m的圓形溜井。
圖5-5-12 無底柱分段崩落法示意圖
(4)分段高度:分段高度大,可以減少採准工程量。但是分段高度受鑿岩設備和放礦時礦石損失貧化指標所限制。隨著分段高度的增加,炮孔深度也隨之加大,從而使鑿岩速度下降。目前我國礦山的分段高度一般為9~15m,實踐證明,9~12m效果較好。
(5)回採巷道布置:當礦體厚度較大時(15~20m以上),分段回採巷道應垂直走向布置。礦體厚度較小時,可沿走向布置。
回採巷道間距,也就是一個回採巷道所擔負的高度,多在8~12m之間。當崩落礦石粉較多、潮濕、流動性不好時,巷道中心距應小些。上下分段回採巷道根據放礦規律,應交錯布置(即菱形布置),如圖5-5-13所示。
圖5-5-13 天井拉槽法示意圖
回採巷道斷面的尺寸應根據所採用的設備來決定。從降低礦石損失貧化指標來看,巷道寬度大一些為好,有利於出礦,還便於裝運機在全寬度上均勻裝礦,提高回收指標。回採巷道應有3%~5%的坡度,以利於排水和重載的裝運機下坡運行。
(6)分段聯絡道的布置:分段聯絡道可分為脈內和脈外兩種布置方式。脈內布置時,可得到副產礦石,減少在岩石內掘進的工程量,但缺點是回採至巷道交叉口處,增加了礦石的損失,而且工作安全性較差。所以一般採用脈外布置為佳。
(7)設備井的布置:這種采礦方法的機械化程度較高,分段多,為了各分段之間上下運送設備、材料和人員,可在沿走向上每隔150~300m,於下盤的崩落界限外布置一個設備井。設備井中安裝有電梯和提升設備。設備井的斷面是根據運送設備的需要而定,大廟鐵礦的電梯設備井的凈斷面為2.3m×3.3m。
3.切割工作
切割工作主要是形成切割槽。在分段回採之前,首先要在回採巷道的端部拉開切割槽,形成最初落礦的自由面,為回採崩礦創造條件。切割槽寬度不小於2.0m。常用的拉切立槽的方法為天井拉槽法(圖5-5-13)。這種方法是在回採巷道的端部,向上掘鑿切割天井。在回採巷道中,在天井兩側鑽鑿數排垂直扇形深孔,向切割天井用微差電雷管一次起爆成槽。這種方法目前在生產中較廣泛地使用。用人工上掘天井比較費工,作業條件差,效率低。為此,近來國內有些礦山已成功地採用了「一次成井」的先進施工方法。
4.爆破工作
在回採巷道中一次爆破的礦層厚度成為崩礦步距。崩礦步距一般為一排或兩排炮孔的距離。最小崩礦步距可通過生產試驗來確定。在當前礦山生產中,崩礦步距多採用1.8~3m。
無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爆破工作是在兩面(正面和上面)為崩落岩石覆蓋下進行的,並向崩落圍岩崩礦的擠壓爆破。因除了回採巷道以外,無專門的爆破補償空間,爆破崩下的礦石處於擠壓狀態,這就是擠壓爆破。採用擠壓爆破時,對提高礦石的破碎質量頗有好處。
為避免扇形炮孔口附近裝葯過於集中,裝葯時,除邊孔及中心孔裝葯較滿外,其他各孔應當交錯增加填塞長度,如圖5-5-14所示。
圖5-5-14 炮孔裝葯結構圖
5.回採工作
在分段回採巷道中,鑽鑿上向扇形深孔進行崩礦。生產中多採用前傾和垂直布置的炮孔層面,如圖5-5-15所示。扇形炮孔前傾時的角度一般為70°~80°。扇形炮孔垂直布置時,礦石回收指標較前傾好一些,炮孔方向容易掌握,但裝葯條件差。在扇形炮孔布置中,其邊孔的角度,在我國礦山一般採用40°~60°。中深孔的孔徑一般在51~65mm。根據礦石的性質,最小抵抗線變化在1.5~2.0m。在扇形炮孔中,一般使孔底最大間距等於最小抵抗線。
6.采場運搬
無底柱分段崩落法,使用的裝礦設備有以下幾種:
(1)自行裝礦機。多是風動的,如ZYQ-14、ZYQ-12等。它用鏟斗將礦石裝入自身附帶的自卸車箱中,運至礦井卸礦。
(2)鏟運機。其前端有較大的鏟斗,將礦石鏟入後,運至溜礦井卸礦。這種設備由柴油驅動。
(3)有些礦山用蟹爪式裝載機配自卸汽車。用履帶式電動蟹爪式裝載機將礦石裝入自卸汽車中,運至溜礦井。自卸汽車載重量較大,在20t以上。
(4)軌道式裝岩機配軌道式自行礦車。用各種軌道式裝岩機將礦石裝入軌道式自行礦車中,再運至溜礦井。如向山硫鐵礦用華-1 型裝岩機和向-1型自行礦車裝運礦石。鏟運機的生產能力比裝運機大,因為這類鏟運機的鏟斗容積大,行走速度快,在短距離的生產能力台班可達300~400 t。
圖5-5-15 中深孔布置
無底柱分段崩落法的放礦特點,是屬於端部放礦,崩落的礦石是從回採巷道的端部放出,這種放礦特點是生產實際控制放礦、使礦石損失和貧化降低到最低限度的依據。
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中,產生礦石損失有脊部損失和正面損失兩類。兩個相鄰回採巷道之間,存在著脊部損失。在回採巷道的正面,由於崩落礦層厚度大於出礦設備鏟入深度,出礦後還留下一斜條崩落礦石,這些損失稱正面損失。正面損失的礦石和巷道之間的脊部損失的礦石是相連的,脊部損失的大部分礦石可在下分段回採時回收出來,而正面損失的礦石很難回收。因為在下分段回採時,正面損失的礦石和廢石混合在一起,如能放出一部分,也是貧化的礦石。
在端部放礦時,隨著礦石的回收,逐漸開始混入廢石,從而使放出礦石的品位逐漸下降,這時需確定一個極限品位(叫做截至品位)。當達到這個品位時,即停止放礦。這個停止放礦時的極限品位應當比地質上的邊界品位高一些或等於邊界品位。同時也要使采出礦石的平均品位高於或等於選廠所要求的最低品位。
7.無底柱分段崩落法的評價
無底柱分段崩落法主要應用在鐵礦床的開采,絕大部分是新建礦山,從第一個水平階段起就開始使用,因而都要進行人工崩落圍岩,形成覆蓋岩層。根據生產實踐證明,這種采礦方法最好在第一水平階段用其他方法已開采完畢,並處理采空區形成覆蓋岩層的條件下使用。
無底柱分段崩落法是一種高效率的采礦方法。它適用於礦石穩定或中等穩定的急傾斜厚礦體或傾角較緩的極厚礦體。國內外應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礦山證明,這種采礦方法具有安全程度好、機械化程度高、開采強度大、應用靈活(可以實行分采分運和剔除夾石)等突出優點。
但是,這種采礦方法也存在著礦石損失貧化大(一般損失率為20%~30%,貧化率為15%~20%),通風條件差和設備維修工作量大等缺點。
㈥ 在采礦中,采空區是危險源,尾礦庫也是危險源,為什麼不能用或者很少用尾礦回填采空區呢
呵呵,其實最主要還是經濟成本啊。礦山設計追求經濟合理,安全可靠。征一平米地不過百十塊錢,根據尾礦庫的高度可以堆存十幾到幾十立方的尾礦。要把這些尾礦送進采空區,單純的輸送成本就很高,而且為此還有配套設置一個充填系統,沒個幾百萬也下不來。而且單純的尾砂充填是起不到支撐頂板的作用的,必須加水泥、粗骨料等其他膠結材料。從而使得采礦成本大幅度提高,這樣絕大多數的礦石價值不高的礦山根本就不賺錢啦。所以,大都是堆存於地表,而針對貴金屬和礦石價值很高的礦山才有用充填采礦法的。而且尾砂充填需要分級,細顆粒的尾砂是不能用於充填空區的,會產生泥化,必須經分級處理,粗粒的充填,細顆粒的繼續堆存於地表。所以,基本上所有的礦山大大小小都會有個尾礦庫的。
㈦ 空場采礦法的礦房采完後,為什麼還要有計劃地對采空區進行處理
不處理采空區會做成頂板大面積懸空,一旦垮落會產生沖擊地壓,造成人員傷亡設備損壞;采空區不處理還容易積水,產生老窯積水,為下層開采埋下安全隱患;頂板堅硬的要進行牽制放頂或充填,否則頂板突然垮落地面下沉太大;不處理采空區還會給正常通風帶來困難,在這里會積聚大量有毒有害氣體,新風經過這里不但會漏風還會混入這里的有害氣體,降低通風效果,增加通風費用
㈧ 違法挖礦怎麼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 第36條:非農業建設必須節約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佔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佔用好地。 禁止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采礦、取土等。 第74條:違反本法規定,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采礦、取土等,破壞種植條件的,或者因開發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鹽漬化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並處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第3條: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由國務院行使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地表或者地下的礦產資源的國家所有權,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不同而改變。國家保障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佔或者破壞礦產資源。 建議:向當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進行舉報。
㈨ 廢棄的采礦用地可轉變地塊用途為一般城市建設用地嗎
根據(39號令)工業用地包括倉儲用地,但不包括采礦用地。
㈩ 石礦山開采,如何辦理手續
一、行政許可主體。
礦產資源法第16條規定,開采特定礦產資源的,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審批,並頒發采礦許可證。
開採石油、天然氣、放射性礦產等特定礦種的,可以由國務院授權的有關主管部門審批,並頒發采礦許可證。
開采第一款、第二款規定以外的礦產資源,其可供開採的礦產的儲量規模為中型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審批和頒發采礦許可證。
二、申請程序。
采礦權申請人申請辦理采礦許可證時,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資料申請開采國家規劃礦區或者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內的礦產資源和國家實行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的。
還應當提交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申請開採石油、天然氣的,還應當提交國務院批准設立石油公司或者同意進行石油、天然氣開採的批准文件以及采礦企業法人資格證明。
三、許可程序。
准予登記的,采礦權申請人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內,依照本辦法第九條的規定繳納采礦權使用費。
並依照本辦法第十條的規定繳納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采礦權價款,辦理登記手續,領取采礦許可證,成為采礦權人。
(10)挖礦采空區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申請采礦權證所需材料:
申請登記書和礦區范圍圖;采礦權申請人資質條件的證明;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依法設立礦山企業的批准文件;開采礦產資源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規定提交的其他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