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礦成本是怎麼計算的
『壹』 挖礦收益怎麼算
很簡單的方法,用礦池自帶的小工具,比如幣印礦池,直接輸入你的電費,就能看到每個機型每天的對應產量和換算成人民幣的收入,同時到今日礦工官網看不同型號機器的市場價格,可以算出來回報周期。
『貳』 比特幣,挖礦的計算到底是算的什麼這個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的計算
現在只有少量幾種虛擬幣的演算法是有意義的,如XPM(質數幣,用來求解質數),GRC(格雷德幣,用來科學運算)等,我個人一直在用CPU挖XPM,雖然收入有限。這些幣實質上也具備比特幣的優良性質,但這些幣種並不被大多數虛擬幣愛好者所看好,價格很低,著實讓人痛心。
『叄』 比特幣挖礦到底在計算什麼
要知道挖礦到底在計算什麼,首先得知道比特幣的本質及產生的過程。比特幣是基於網路的電子貨幣,實際是互聯網的一串代碼,依靠演算法計算得出。挖礦是完成演算法的過程,也是生產比特幣的唯一方式。而且由於演算法規定,比特幣目前只有2100萬個。
1、挖礦既能生產比特幣,又能保障交易信息
類似於,一個數學系統包含2100萬個數學題,需要通過龐大的計算量不斷的去尋求這個每個數學題的特解。另外,特解是唯一的。
下面來具體解釋挖礦,從作用來說,挖礦不僅可以增加比特幣貨幣供應,而且還可以保護比特幣交易安全、防止欺詐交易。從過程來說,比特幣網路是一個點對點的支付系統,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交易程序進行交易。
為了確保交易過程被如實記錄,就需要「礦工」這個角色來負責記錄比特幣交易信息,這個時間間隔是10分鍾,礦工中記賬最好的交易記錄就會被打包存儲到一個新的區塊中,相應的礦工也會得到一定數量的比特幣獎勵。
2、挖礦過程極其復雜,非人力所能為
具體的流程如下,當某一個礦工監聽到這筆交易時,首先會對交易信息進行驗證。通過驗證的交易則會被礦工記錄下來,保存在自己的資料庫裡面。全世界可能有成千上萬個礦工在進行同一件事,但在每十分鍾內,只有一個礦工有權創建新的區塊,使自己記錄的交易信息被大家所承認並永久地存儲下來。
接下來,礦工們就需要爭奪記賬權,這是一場算力競賽的比拼,其核心是用計算機完成大量的計算任務,找到一個超難的隨機數,這個隨機數就是第一段所說的方程特解,最先算出正確隨機數的礦工勝出。根據游戲規律,一個礦工獲得記賬權的幾率與其算力佔全網算力之和的比例成正比。換句話說,找到該隨機數的概率相當於將一億個骰子扔出,最後骰子總和小於1億零50。因此,挖礦需要大量的計算機,安裝特定的演算法軟體,日夜重復運行,非人力所能為。
3、比特幣挖礦其實就是「村民記賬」
可能還是有網友不懂,那就舉個例子。在一個村裡,村民之間經常會發生借款行為,哪怕寫了字據也有違約的風險。那麼,在每次村裡有借款行為發生的時候,就用村裡的大喇叭告知大家,所有的村民(礦工)就在自己的賬簿里記下所有交易記錄。
『肆』 fil挖礦成本怎麼計算
以96T滿封裝為例,此時入場成本:機器價格約140000元,託管費約10000元每年,質押幣需要約64*6.68=427.52個FIL,gas消耗約為64*0.185=11.84FIL,按當前幣價56U折算,質押加gas成本約24604美元,摺合人民幣159000元,總投入成本即約為:140000+10000+159000=309000(質押可退還)。
網路網盤有詳細資料可以了解
『伍』 采礦企業產品成本如何核算
如果不出什麼副產品,將材料、工資、折舊及其他屬於生產成本范圍的全計入成本就行了
『陸』 采礦選礦企業成本如何核算
【成本構成】
采礦生產成本是在礦產品生產和銷售過程中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全部支出。礦山生產成本是反映礦山企業全部工作質量的綜合性指標。勞動生產率的高低、開采方案的優劣、材料消耗的多少、設備利用的好壞以及企業的管理水平等,最終均反映在生產成本中。采礦生產成本的構成較復雜,為了便於成本管理和分析,應對生產成本進行分類。
一、 按成本項目分類
依據這種分類方法,采礦生產成本由下列項目構成:
(1) 輔助材料費。指直接用於生產的所有輔助材料費用。包括炸葯、雷管、導火線、導爆線、釺子鋼、硬質合金、鋼絲繩、木材、輪胎、牙輪鑽頭、破碎機襯板等。
(2)燃料及動力費。指直接用於生產的各種燃料和動力消耗。包括電能、柴油、汽油等。
(3) 生產工人工資。指支付給生產工人的基本工資和附加工資。後者指各種津貼和保健費用。
(4))生產工人工資附加費。包括勞動保險、醫葯衛生、福利等費用。
(5)車間經費。指在車間范圍內發生的、服務於生產過程和與車間管理有關的各項費用。包括:
a、維持簡單再生產所需的資金(簡稱維簡費)。它是礦山企業持續生產必須進行的路塹掘進(開拓)、生產探礦、設備更新等費用的來源。採用維簡費後,生產礦山不再提取折舊費,但設計中的技術方案比較仍採用折舊計算成本。
b、 維修費。指對固定資產(建築工程和設備等)的日常維修和保養所需的費用。包括維修工人工資和維修所需材料等費用。
c、車間管理費。指車間在組織和管理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管理費用。包括車間管理人員工資、工資附加費、車間辦公費、水電費和化驗費等。
(6) 企業管理費。指在企業范圍內發生的、屬於全企業性的管理費和業務費。包括企業管理人員工資、工資附加費、辦公費、旅差費、倉庫管理費、試驗研究費、公用事業費(水、電等)以及與行政設施和企業管理有關的設備折舊與維修費等。
(7) 銷售費。指礦產品在銷售過程中發生的一切費用。包括運輸費、銷售人員培訓費、廣告費、銷售裝卸設備的維修和保養費等。
(8) 稅金和利息。指國家和地方徵收的各種稅款和貸款利息。在設計方案比較及其他計算中,常常用到年經營費的概念,年經營費等於生產成本減去折舊費。
二、 按成本與生產的關系分類
直接成本:是指直接用於生產過程的各項費用。某一時期(如一年)的直接成本總額隨產量的變化而變化,且隨產量的增加大體上成正比增加,故直接成本又稱為可變成本。雖然直接成本的總額隨產量變化,但在一定的產量范圍內單位產品的直接成本基本上是常數。因此直接成本常常以元/噸產品為單位。
間接成本:是指不與生產過程直接發生關系、服務於生產過程的各項費用。某一時期內間接成本的總額基本上是常數,故間接成本又稱為固定成本。雖然其總額在一定產量范圍內基本上不隨產量變化,但分攤到單位產品的間接成本隨產量的增加而減小。因此間接成本常常以元/年為單位。
三、采礦直接成本是按采礦工藝環節分別計算然後匯總成采 礦車間直接成本,可分以下幾部分:
(1)原材料及輔助材料:采礦工作原料為礦體,采礦成本中不計其價值,選礦成本中原料為原礦石。輔助材料是指采准、回採、破碎、通風、排水、充填等環節的使用的炸葯、雷管、導火索、導爆索、釺鋼、坑木、硬質合金等材料。其計算採用當地單價乘以單位消耗量,如外購,則應考慮運雜費用。
(2)動力、燃料費:動力燃料費是指生產工藝過程中消耗的電力、壓氣及汽油、柴油、煤油的費用。單位電耗按設備本身功率和工作時間確定,價格按國家現行規定計算。燃料費按單價乘以單位消耗量確。
(3)生產工人工資及附加費:生產工人工資及附加費是指從事礦山生產直接生產工人和輔助人員(不包括機修和非生產性工人)工資和國家規定按工資總額一定比例提取的企業福利經遇。企業生產工人基本工資能照類似企業並結合當地情況選取。
『柒』 關於采礦公司成本核算
月末不結轉,作為在產品,資產負債表中計入存貨。待出礦,計入開採的礦石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