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挖礦知識 » 挖礦石對環境有什麼危害

挖礦石對環境有什麼危害

發布時間: 2021-08-07 09:41:24

㈠ 開采礦物對地球有什麼影響

開采礦物會對地球的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前一段時間新聞上報道,有一個村莊,因為開采礦物,對當地的環境已經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很多地方都已經塌陷,讓人無法生存。而且有一個家庭當中,一位父親在去農田勞作的路途當中因為路面坍塌。一下子就讓這個父親失去了生命。

挖礦會造成什麼影響

鐵礦是人們開采地球礦石資源的一種,也是用的較多的一種,鐵礦開采過多,會造成以下問題:⑴鐵礦在某個地區開采過多甚至全部開采,會形成地層的斷陷,下沉或地下水的進入。⑵會有污染環境的問題。(現在來看很少)主要的鐵礦石要進行冶煉,會產生廢渣和廢氣污染環境。
對地球整個整體來說,我想沒有太大的問題。畢竟鐵礦石的分布沒有集中在地球某個地區(列如西亞的石油),只是局部改變了近地面的自然環境,對地球不會有太大影響。

㈢ 採挖礦產的污染與危害

2006年12月5日,廣州召開南海區海域使用海沙開采管理工作會議,會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就是,南海區海域存嚴重的亂采亂挖海沙現象。

據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提供的材料指出,許多沿海地區沒有按照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海沙開采管理的通知》和國家海洋局《海沙開采使用海域論證管理暫行辦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執行。有的地方在海港附近海域采礦挖沙,結果改變了水動力環境,導致了港口的淤積;有的海灣未能及時管理,致使陸地污染物不合理排放,造成污染增加,損害了海洋的生態環境;有的沿岸各涉海產業爭相亂挖亂采、搶用海域,交通、水產部門用海交叉重疊,養殖佔用錨地和航道;有的地方甚至將沿海海灘、海域視為集體所有,擅自轉讓、出租等等。

有專家介紹,海沙的無序無度開采主要危害是造成海灘後退、海岸侵蝕、海水倒灌,嚴重危及沿岸地區的耕地和淡水資源、濱海旅遊資源和港口資源,降低沿海的抗風能力,破壞海底沉積和生態環境,同時還可能導致海洋生物因生存環境的改變而引起的遷徙和大量死亡。

海灘退縮百餘米2008年4月,汕尾捷捷勝鎮三個濱海村莊的數千村民在短短幾年裡,眼睜睜看數十千米海岸線上失去了上百米寬的海灘,一個防禦台風、海潮的天然屏障,正在悄然快速地消失。

十多年盜採的「惡果」已觸目驚心:沙灘以每年20米的速度消失,近岸千畝防護林毀壞近半,每年百萬噸海沙被盜采。盜沙禍及的,還有被海灘退縮「吃」掉的建築設施和公路、成批死亡的鮑魚、咸潮淹沒的良田、嚴重破壞的海洋生態、地形地貌和水文。

汕尾市捷勝鎮海域,許多船舶車輛非法盜采、盜挖海沙,十多年來屢禁不止,抽沙船從下午到翌日上午通宵采沙,每晚往返碼頭卸沙四五次,這些沙船均為「三無」(無舷號、無標志、無採挖許可證)船隻,排水量在千噸左右,平時停泊在汕尾港,盜採的海沙也運至汕尾港卸載,由兩三個大型沙場囤積銷售。

捷勝是當地一座古鎮,2001年,廣東省政府批准在此建立了65平方千米的保護區,要求當地政府和群眾保持保護區內地形地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保護區內私自開發。該保護區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幾年海沙盜采愈演愈烈,「剛來時,這里還有大片的開闊海灘,現在幾乎消失殆盡,海岸沿線也已面目全非」。保護區旁的牛肚、東坑、沙坑,是最濱海的三個村莊,受盜沙之害也最深。村民介紹「海上采,陸上挖,這些年幾乎沒停過」,陸上盜挖主要在沿海防護林一線地域,海上主要分布在保護區及其周邊海域。2007年開始,非法采沙變本加厲,海陸輪番盜采。

在保護區有一座四層辦公樓旁,該樓2004年前建成時,距海水也有150米的沙灘,到2008年已不足20米,樓房牆角前年被海浪淘空,保護區請來專家現場勘察後,修了段護樓基的防浪堤。但這不過是權宜之計,防浪堤曾被海浪沖毀,多次出現重大險情,按目前的退縮速度,一旦該區域遭受到台風襲擊,樓及周邊建築將直接受到海潮威脅,如果遭遇台風正面襲擊,保護區的工作、生活區有被沖毀的危險。

盜采造成的大量海沙流失,已使保護區周邊約15千米海岸線原有地形地貌受到嚴重破壞。2005~2008年,保護區近岸沙灘以年均約20米的速度退縮,區內沙角尾7千米沿岸沙灘年均退縮約50米,個別地段超過80米,多數地段形成「斷壁式」的陡坡。

在保護區海邊兩三米高的陡坡隨處可見,據稱這些都是海灘退縮後被海水沖刷塌陷的。保護區曾多次組織向內陸搬遷後移,但仍有許多灘頭設施裝備、建築物被海浪沖毀或掩埋,「原來岸邊有兩條往來道路,也被沖得沒影了」。

捷勝鎮海邊居民以農、漁和養殖業為主,多年來,天然海灘一直是防禦海潮、台風來襲的天然屏障。2006年台風「珍珠」登陸時,因屏障消失,海潮沖進沙坑村,淹了數百畝水田,致使顆粒無收。一旦遇到強台風正面登陸,海水倒灌,後果不堪設想。

海洋專家分析,如此盜采海沙資源,破壞了海底沉積層和海底生態系統,使海水中的懸浮物質大量增加,會導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海岸線附近的大量盜采,造成沙灘後退,海岸侵蝕,海水倒灌,嚴重破壞了沿岸地區的耕地、淡水資源和港口資源,降低了堤岸的抗風浪能力,直接威脅到濱海居民的生產和生活。

用這些海沙建築的樓房使用壽命只有5~10年,有關專家稱,海沙內含有氯離子,能與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起化學反應,嚴重腐蝕鋼筋,導致建築物結構的破壞,使建築的使用壽命由大大降低,嚴重威脅到樓房內居民的安全。

隨著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外沙礦市場的需求上升,海沙資源大省福建近年來非法開采海沙活動日益猖獗。無度、無序、無償的采沙活動嚴重破壞了海洋資源與環境。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對福建興化灣、湄洲灣、平海灣的海沙資源和海沙開采影響的監測和調查結果顯示,非法海沙開采活動已經造成該海域海沙資源量嚴重衰退,海底地貌和水動力嚴重改變,並造成海岸坍塌、退縮、下陷及原生海洋生物物種的變化。

由於長期非法開采海沙,泉州灣海域的魚類洄遊路線、水質已受到嚴重破壞。以前可見的白海豚現在因洄遊路線的破壞而難覓蹤跡;另外,當地漁民用於養殖牡蠣的石柱也因為海沙的挖取而根基松動導致坍塌,漁民損失慘重。

2005年11月在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燒香河北閘附近的海岸邊,大批的海沙被偷挖盜采。細膩、金黃的海沙遭受掠奪性開采令人觸目驚心。

盜采現場走進連雲區燒香河北閘西側的海岸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海沙被猖獗盜采後留下的痕跡。挖采後的一些坑裡的海沙已經不翼而飛,只留下一些拆斷的蘆葦和石塊。

過去這一帶的海岸邊海沙十分豐富,成為當地海岸邊的一道風景。但是由於經常有人盜采,致使海沙大量流失,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據了解,從海堤向東南的一些地方,也經常出現盜采海沙現象。如果在海堤附近過度盜采海沙,有可能導致海堤崩塌、下陷、根基不穩等危險跡象,給海堤造成險情。

㈣ 地下采礦對地質環境有哪些影響

采礦生產對環境的危害:水土流失、礦坑造成的地面沉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以及采礦過程中含化學物的廢水對地下水的污染等。
一、水污染

主要由於采礦、選礦活動,使地表水或地下水含酸性、含重金屬和有毒元素,這種污染的礦山水通稱為礦山污水。礦山污水危及礦區周圍河道、土壤,甚至破壞整個水系,影響生活用水、工農業用水。當有毒元素、重金屬侵入食物鏈時,會給人類帶來潛在的威脅。
二、大氣污染
露天采礦及地下開采工作面的鑽孔、爆破以及礦石、廢石的裝載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廢石場廢石(特別是煤矸石)的氧化和自然釋放出的大量有害氣體,廢石風化形成的細粒物質和粉塵,以及尾礦風化物等,在乾燥氣候與大風作用會產生塵暴等,這些都會造成區域環境的空氣污染。
三、固體廢棄物污染
在風景區附近的露天礦場,因采礦對地面景觀的破壞時旅遊觀光環境極不協調,許多礦山隨意傾倒固體排棄物導致溝壑、河道淤塞,泄洪不暢,水患不斷
四、土地破壞及復田、土壤的污染
礦山開采,特別是露天開采造成了大面積的土地遭到破壞或被佔用。據統計,美國約有1.5萬個露天礦,每年破壞土地3萬公頃以上的土地;而在聯邦德國,僅開采褐煤一項,每年就佔地約2.1萬公頃。我國礦山開破壞土地的總數尚未詳國的統計,根據已初步掌握的資料,各類主要的露天礦山有1000多個,多屬於小型露天礦,而對土地的破壞是十分可觀的。
五、地質災害
地面及邊坡開挖影響山體的穩定,導致岩(土)體變形誘發崩塌和滑坡等地質災害。礦山排放的廢石(渣)常堆積於山坡或溝谷在暴雨發生下極易引起泥石流。

㈤ 礦山開采對周邊環境的危害

以相鄰權糾紛提起民事訴訟或對礦山的實際危害導致的侵權提起民事訴訟。

㈥ 國內采礦行業對環境有哪些影響

采礦業影響環境 采礦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採煤誘發的地裂縫、地面塌陷、泥石流,采礦造成的地表水漏失、水位下降、水質變差等,也給周圍村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部分礦山隨意堆棄廢礦石、煤矸石等,造成河、道堵塞。采礦活動中造成地表水污染、空氣質量下降等,破壞了礦區生態環境和居民的生存環境。

㈦ 礦渣對環境有什麼危害該怎麼處理才好

礦業固體廢物系指在采礦和洗、選礦石過程中產生的廢石和尾礦。其大量堆存必然造成對空氣、土壤、水系的污染和危害。

目前主要採用如下處理方法:

(1)物理法。向細尾礦噴水、覆蓋石灰和泥土。用樹皮、稻草覆蓋頂部,在上風向栽植防風林等。

(2)植物法。在廢石或尾礦場上栽種永久性植物。

(3)化學法。利用可與尾礦化合的或粘結的物質(水泥、石灰、水玻璃等)在尾礦表面形成固結硬殼。

(4)土地復原和再植法。在開采後破壞的土地上回填廢石、尾礦,沉降穩定後,加以平整,覆蓋土境或栽種植物或建造房屋。

(5)綜合利用法。回收有價金屬元素,做建築材料等。

㈧ 挖礦對環境有什麼污染

你好,所謂挖礦即礦石開發或者礦石采選項目,環境污染與生態影響並存。其影響有多方面,單純的從對水、空氣、疾病、土地四個方面來說,概括為:
水--- a.土石方處置不當或堆放不合理阻斷地表徑流,堵塞河道.
b 生產運行過程中的礦井、露天礦坑疏干水含大量礦石沉積物(如煤礦的煤泥);
如含重金屬 等污染物(因礦石類型和礦石種類而異)。
c.選礦廢水、洗煤廢水、尾礦庫出水對受納水體造成污染。
d.采礦可能導致地表水漏失,形成地下水漏斗,水位下降或漏失,影響區域其他工、農、
生態、生活用水.
e 尾礦庫滲漏、礦井回注水可能污染地下水。,
空氣-- a.礦石施工、採掘、破碎、篩分、磨礦、礦石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礦石粉塵、揚塵、導致
區域空氣質量下降。
b.礦井通風的風井場地污風(含甲烷、二氧化碳等)
c.瓦斯抽采處置不當可引起廢氣異味甚至瓦斯泄露、爆炸事故。
疾病---(環評中稱為人群健康)
a.施工人員及礦山采選人員來自各地,存在地方病轉移問題。
b.作業過程中處於高濃度粉塵環境,長期可導致吸肺職業病。
c.礦山周邊區域長期居住人群患呼吸道疾病概率大大提高,因長期引用受污染地下水
可引起其他相關疾病。
土地---- 礦山開發及采選項目對生態影響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佔地。包括永久性佔地和臨時性
佔地。
a.永久性佔地,礦山工業場地,矸石、基礎設施建設佔用大量土地,導致區域土地利
用類型改變,可能佔用耕地或基本農田、林地等。造成耕地面積減少,農業和林業
生產受到影響,農林經濟、生物量、生物多樣性造成損失。
b.臨時性佔地,清基整地破壞植被,棄土棄渣引起水土流失。
e.采礦造成的地表沉降,破壞建築物、影響農業生產及其他設施。

㈨ 礦山在開礦過程中對周圍環境都有哪些影響

礦山生態環境問題
礦業活動是指礦產資源的採掘、選礦及冶煉等。礦業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涉及到大氣環境、地面環境和水環境,其污染和破壞形式主要有:酸雨增加、水質污染、水均衡遭受破壞、采空區地面塌陷、山體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植被破壞等。直接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產、生活。
礦業廢水、礦業廢氣、礦業廢渣 、土地佔用和破壞、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破壞水體均衡引起水體污染
其他
(1)礦震。采礦所誘發的地震,在我國許多礦山都有出現,成為礦山的主要環境問題之一。
(2)崩塌、滑波、泥石流。礦山排放的矸石、廢渣常堆積在山坡或溝谷內,這些鬆散物質在人為因素或暴雨誘發下極易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使道路及生產、生活設施遭受嚴重破壞,並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熱點內容
幣圈製造恐慌 發布:2025-08-17 09:39:17 瀏覽:25
eth供應鏈 發布:2025-08-17 09:37:59 瀏覽:108
eth交易提幣 發布:2025-08-17 09:31:14 瀏覽:756
eth90穩定嗎 發布:2025-08-17 09:30:32 瀏覽:803
比特幣敲詐為什麼查不到 發布:2025-08-17 09:24:52 瀏覽:868
max幣圈入口 發布:2025-08-17 09:24:01 瀏覽:6
幣圈福利 發布:2025-08-17 09:16:41 瀏覽:866
區塊鏈開發書籍京東 發布:2025-08-17 09:12:31 瀏覽:319
亞投行區塊鏈 發布:2025-08-17 09:10:54 瀏覽:376
安陽中心站去德州 發布:2025-08-17 08:59:59 瀏覽: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