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電挖礦的加密幣的意義
❶ 是不是必須挖礦的才叫加密貨幣
不是,只要是採用一定的數學加密演算法的幣一般都叫加密貨幣。挖礦只是一種交易的證明機制。下面是比特幣挖礦原理(也可去比特幣之家網查閱相關信息):
任何人均可以在專門的硬體上運行軟體而成為比特幣礦工。挖礦軟體通過P2P網路監聽交易廣播,執行恰當的任務以處理並確認這些交易。比特幣礦工完成這些工作能賺取用戶支付的用於加速交易處理的交易手續費以及按固定公式增發的比特幣。
新的交易需要被包含在一個具有數學工作量證明的區塊中才能被確認。這種證明很難生成因為它只能通過每秒嘗試數十億次的計算來產生。礦工們需要在他們的區塊被接受並拿到獎勵前運行這些計算。隨著更多的人開始挖礦,尋找有效區塊的難度就會由網路自動增加以確保找到區塊的平均時間保持在10分鍾。因此,挖礦的競爭非常激烈,沒有一個個體礦工能夠控制塊鏈里所包含的內容。
工作量證明還被設計成必須依賴以往的區塊,這樣便強制了塊鏈的時間順序。這種設計使得撤銷以往的交易變得極其困難,因為需要重新計算所有後續區塊的工作量證明。當兩個區塊同時被找到,礦工會處理接收到的第一個區塊,一旦找到下一個區塊便將其轉至最長的塊鏈。這樣就確保采礦過程維持一個基於處理能力的全局一致性。
比特幣礦工既不能通過作弊增加自己的報酬,也不能處理那些破壞比特幣網路的欺詐交易,因為所有的比特幣節點都會拒絕含有違反比特幣協議規則的無效數據的區塊。因此,即使不是所有比特幣礦工都可以信任,比特幣網路仍然是安全的。
❷ 比特幣挖礦的意義在哪裡為什麼要消耗那麼多資源挖礦
比特幣挖礦的意義——分發初始比特幣
比特幣反對者指責挖礦白白消耗了大量資源去做無意義的扔硬幣,支持者則舉例黃金挖礦也是白白消耗了大量資源去做無意義的挖洞。對於比特幣系統而言,這種消耗大量資源挖礦的最大意義在於:公平地分發2100萬個初始比特幣,就像消耗資源挖黃金一樣,消耗資源獲挖比特幣是唯一公平的分發初始比特幣的方式。
比特幣由於其代碼開源,因此出現了數以千計的抄襲者、競爭者、改進者。通常將只是簡單抄襲模仿比特幣的稱為山寨幣,在比特幣基礎上加入一定新特性的稱為競爭幣,有的幣在比特幣基礎上加入智能合約等其他功能模塊,並自稱「二代幣」。這些數以千計林林總總的幣嘗試了所有你能想像得到的初始幣分發模式,例如將初始幣平均分發給每個冰島人的冰島幣(Aurcoin),將初始幣分發給73個眾籌參與人的未來幣(Nextcoin),由開發者控制並緩慢分發大部分初始幣的瑞波幣(XRP)等等。
但所有這些分發初始幣的方式,其公平性都遠弱於燒錢獲取初始比特幣的模式,而公平性又是一個貨幣系統的最核心問題,因此比特幣挖礦雖然消耗了大量資源,但和消耗資源挖金礦一樣是合理的經濟行為。
❸ 比特幣挖礦的耗電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
只考慮自己的利益,挖礦或許是有錢賺。當然現在越來越難賺了。對於環境絕對是有害的。
❹ 比特幣礦機為什麼用電量那麼大
比特幣是一種基於去中心化,採用點對點網路與共識主動性,開放源代碼,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的加密貨幣。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溫馨提示:
1、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2、在投資之前,建議您先去了解一下項目存在的風險,對項目的投資人、投資機構、鏈上活躍度等信息了解清楚,而非盲目投資或者誤入資金盤。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應答時間:2020-11-3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❺ 內蒙古計劃關閉所有虛擬幣挖礦項目,這個舉動有什麼意義
內蒙古計劃關閉所有虛擬幣挖礦項目,這個舉動意義非常重大,既叫停了能源消耗較大的挖礦,又能夠為數字人民幣的發行奠定基礎。因為開采比特幣會消耗大量電力,從而造成大量資源浪費。內蒙古宣布將全面清理和關閉虛擬貨幣開采項目,並在2021年4月底之前撤回所有虛擬貨幣開采項目,特別提及禁止新的虛擬貨幣開采項目。
數字人民幣由中央銀行依法發行,具有人民幣現金的全部特徵。充分發揮價值規模,流通手段和支付工具的功能,將有助於規范貨幣交易行為,節約社會成本,並使現代金融經濟活動更加方便,高效,安全。發行數字人民幣後,對現金的拒收等一些不良行為可能會減少。
❻ 1萬台礦機一個月耗電4500萬度,挖的是「幣」還是「坑」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很多人都在追求更高的收益方式,於是就盯上了虛擬貨幣,但是有的人竟然通過自己的礦機來挖礦,1萬台礦機,一個月的耗電量達到了4,500萬多,雖然說是虛擬貨幣,但是這些消耗的電量卻是實實在在的,很多人都不理解,接下來跟大傢具體說明。3.我認為這種方式太浪費。
我們一般稱這些東西為虛擬貨幣,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都是虛擬的,是存在於互聯網之上的,跟我們的實體的東西並不沾邊,所以很多人進行投資,但是如果我們為了挖礦導致消耗巨大的電力,這些電力可能是煤炭燃燒做成的,也有可能是水力發電,但無論如何都是一個巨大的資源浪費,因此我認為這種方式十分的沒有必要,對於普通人來說,更是應該注意風險。
總而言之,很多人都在關注虛擬貨幣,因為有些人通過虛擬貨幣獲得了巨額的利潤,但是也有些人是賠錢了,虛擬貨幣雖然是虛擬的,有些人挖礦消耗的能源確是實實在在的,比如說一個月甚至要消耗幾千萬度的電,可以說這些電完全就是一種能源的浪費,虛擬貨幣本身是虛擬的,不應該用實體的浪費來促成,所以我認為這種方式實在是太浪費,應該想辦法對他們進行管控。
❼ 為什麼說比特幣挖礦耗電量巨大
說到比特幣,我們相信每個人都熟悉它。盡管這種貨幣是一種虛擬貨幣,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購買力確實非常強。也許許多朋友知道比特幣是從互聯網上挖掘出來的,現在正在努力挖掘。比特幣消耗大量電能。
2018年5月25日,全球比特幣開采成本為1.88億千瓦時,相當於每年688.1億千瓦時的耗電量,是2017年5月耗電量的115倍(115.7億千瓦時)。比特幣礦產資源的全球消耗量相當於捷克國家的能源消耗量,佔全球電力消耗量的0.31%。平均而言,每筆比特幣交易消耗968千瓦時,相當於美國32天家庭一天的耗電量。
❽ 比特幣到底是什麼要他有什麼老是有新聞說挖什麼礦挖礦難道就是浪費電嗎要簡單明了的回答。
比特幣的本質就是一套分布式賬本,通俗說,礦工就是很多擁有一本賬本的會計,因為會計或者報賬的人,可能會造假,所以,只有當一筆賬被足夠多的(一般來說6個就夠了)的會計認可,才有效。這就是常說的6個確認。 記賬的過程,就是挖礦,挖礦需要消耗電力。
比特幣的作用,或者說追隨者的夢想,就是實現金本位的貨幣制度(其實金子也是沒上限的,但是比特幣有總量限制 ),創造供應量緩慢增加,且有總量極限的貨幣。得益於分布式資料庫,比特幣的轉賬不需要經過第三方,且不可逆,這是很重要的特點,這是其潛力所在。
隨著產出逐步減量,長期看,價值是逐步增加的。受眾人數,越來越多。
由於水平所限,我的解釋可能有出入,但是大體就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