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存也可以挖礦
Ⅰ 我們村的一個人挖礦,把我家的耕地買了去,一年幾百塊,我們村的好幾家在礦周圍的耕地都被他買走了,他掙
集合大家的力量去上訪行政機關,一定要堅持到底,還有在網上各大論壇發布此消息,通過網路的力量!
Ⅱ 村裡在挖礦山,不是自家的山可以分到錢嗎
村裡在挖礦,山不是最佳的山,可以分到錢嗎?這要看村委會是怎麼決定的了?如果想讓村民也得到一點利潤的話,是可以分到的
Ⅲ 我的世界生存模式村民可以挖礦嗎
不可以 村民只能當做裝飾 電腦上的村民可以交易
Ⅳ 農村家裡房子,村裡面為了挖礦,叫搬扦,可以不搬嗎
可以的
現在拆遷的都是由房東自願的,而且會取得一定的賠償,
如果賠償方面處理不好,你可以不搬遷的
Ⅳ 今年本人23歲了,眼看就要變24歲了,還是一事無成,好擔心,也很害怕,在工廠一個月三千塊沒有女朋友
年11月22日22時40分,祿勸皎平渡鄉皎平村委會紅門廠組水池腦包山山體產生滑坡,滑坡體造成皎平礦山佳龍雄司兩礦井塌陷,在這次事故有1人失落6人受傷。在搶險救災勞動基本結束後,祿勸縣委、意欲將受滑坡體威脅的紅門廠、上坪子兩個村小組共戶人實施整體搬家,並且務必搬家到烏東德電站沉沒線以上,並確定安排點為鄉村東北外山上的老寨子。未料,半數以上村民拒絕搬家新址。目前雨季即將來臨,局部仍然在村落里生活的村民冒著「生命危險」,和展開「拉鋸戰」。心急如焚的皎平渡鄉黨委、領導急切盼望村民能盡快簽訂搬家協議。終究這不是1場如村民所想的利益「博弈」,而是1場關乎身家性命的「賽跑」。百年鄉村被掏空近日,記者前往皎平渡紅門廠村小組觀察,發覺這樣1個依山傍水的百年老村因采礦,腳下的地基已經被「掏空」,存在巨大的安定隱患。談起腳下的地被挖空,隨時都產生塌陷危險時,每1位村民似乎都清楚。他們說天天的生活都過得提心吊膽!然而記者了解到,在這樣1個危村,僅有不到3分之1的人與簽訂搬家協議,為什麼?逐利百年鄉村被掏空1座大橋將位於河谷的皎平渡和對岸的4川牢牢相連。街不算長,但商店、飯店、招待所很多,細心觀察你會發覺,往來於街上的車輛,都來自差別的省份,隨便數數,廣西、湖北、4川、貴州、廣東省的都有。記者了解到,這些車並不是沖著1矢之地的皎平渡而來,他們多是沖著這里差別平常的資源而來。從皎平渡鄉所在的地沿紅軍曾經打馬經過的杉樂村1路往下,到位於金沙江外的皎平渡,海拔落差將近多米。1個多小時的路程,你幾乎瞬間體會到兩種差別天氣。快到山下時,看見金沙江蜿蜒穿過河谷。從皎平渡加油站往山下走不到50米,見順江1外路上,近百頂藍顏色帳篷依陣勢散開。被大型貨車碾壓的雄路「滿臉」是坑,即使1輛摩托車開過,也會將灰塵揚得漫天飛行。雄路下的1頂帳篷前,1個女人正在把大把的甘蔗皮堆到1個用石塊壘起來的簡易灶里。她報告記者,她是紅門廠的村民,從去年11月底到現在,她和村落里的上百村民,已經在此住了4個月。盡管還在早上7點多,記者沿相近10多頂帳篷轉了1圈,發覺其他帳篷里已經沒有人。這名姓劉的女人說,由於住帳篷太難受,晚上風大乾冷,白天太陽出來氣溫都在30幾度,很多村民耐不住,又紛紛跑回已經被定為「危險鄉村」的家裡去了。在這名婦女的領導下,我們前往紅門廠。據了解,20多年前,紅軍在巧渡金沙江時停留在這個村落,現在因鐵礦開采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如今,從雄路往鄉村深處走,大路外隨時可見張著嘴1般的礦洞,抬眼往山坡上看,這樣的礦洞也數不堪數。村民報告記者,兩個雄司在鄉村4周挖了幾10個礦洞,假如加上旁外的上坪子村,所挖的礦洞將近上百個。據了解,皎平渡有著充裕的礦藏資源,目前已探明的有銅礦、鐵礦、銅夾鐵礦,並且儲量充裕,其中鐵礦的儲量尤以而紅門廠和上坪子兩個村最大。幾10年來,兩個村的村民因鐵礦而活,村裡的壯勞力從來不會外出打工,更不靠種莊稼生存,守著礦山,靠為兩家雄司的礦老闆打工或出租屋子給挖礦的工人居住為生。兩個鄉村平和無恙度過了幾10年。去年11月22日,1場突如其來的滑坡埋葬了這樣的安樂生活,1直被村民視為生存來源的鐵礦山,1夜之間成了讓人恐懼的地方。恐怖滑坡驚醒夢中人年11月22日22時40分,正在鄉村山腳下的昆華雄司上夜班的紅門廠村民李文英猛聽得1陣巨響,聲音似乎是從反面的山上傳來的。陪同著風聲和巨響之後發出「刮、刮」的回聲,山體留意垮塌。據了解,去年11月紅門廠產生滑坡後,祿勸縣委、及時建立了現場指揮部,並將紅門廠、上坪子兩村眾疏散到大麥地的臨時安排點並搭建頂帳篷。「時聽說村落跨了,我擔心在家裡的兒子,就往村落里跑,外跑外哭。後來兒子打德律風來說,不要往家裡跑往北外河灘跑,我又往回跑。山垮完後,還聽得見從那些洞子裡面發出來的回聲,怕得要死啊。」時隔4個多月,說起那晚滑坡的事情,村民李文英仍然覺得後背發涼。那晚和李文英1起留在工廠上班或是在村落里的人,都見證了那可怕的1瞬間。「時大眾都從家裡跑了出來,相互依偎著坐在金沙江外,沒有1個村民敢回家睡覺。第2天1大早,鄉和派出所的人來了,禁絕我們回家,好些家離滑坡所在遠1點的村民已經跑回家煮著飯了。但他們還是被喊了出來,說不知道還會不會滑坡,叫村民暫時不要回家。後來才聽說傷了好幾個別,死了1個,村民們都怕得很。」村民王強回憶滑坡之後第2天的情況:「很快,鄉送來了帳篷,大眾按戶分到帳篷後,住到了現在這塊叫『大麥地』的河灘上。」盡管如此大的滑坡讓村民們感慨了恐懼,但他們實在早有了心理預備。紅門廠的鐵礦開采始於上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初,時由湖北的佳龍和地的昆華兩家雄司進行開采,但還只是在鄉村周外山上,沒敢直接開到村民「家」里。即便這樣,1些在礦山上打工的村民形容山裡面礦洞的情況時說:「裡面洞連洞,大得能裝下上百輛東風車。」還有的村民說:「地洞就像立交橋,隨處都可以走」。只是在周外山上挖洞的「規矩」止於年下半年,隨著很多礦洞開采枯竭廢棄,兩家雄司直接將礦洞挖到了鄉村裡,甚至村民家中。記者在「紅門廠28」發覺1個高寬2米左右的礦洞,就赫然開在這戶村民家門前時,驚奇得幾乎回不過神來。礦洞像張著大嘴的怪獸,從這戶村民家的正廳穿過。村民報告記者,這戶人家早就搬到另外地方居住,是礦老闆重新幫他們蓋的屋子。記者從礦洞左側外繞到這戶人家大門前,發覺洞口離門近56米遠,而洞內頂層到村民衡宇的地板厚度,不超出50厘米。盡管人早已搬離,但滿是灰塵的兩個間里,還堆放著很多雜物,在這戶人家客廳進門的左側地板已經因塌陷斷裂而突出,讓人看後小心翼翼。記者在旁外輕輕地頓腳,可聞聲地板下傳來的空響。有村民報告記者,這家人門前的礦洞1直通往鄉村反面34百米的山上,該洞從10多家村民屋子地下穿過。記者站在洞口往裡看,洞口兩壁有很多手腕粗的木頭撐著,自然光線只照到洞內10多米遠的地方。停留瞬間,感覺到洞內1股陰森之氣直撲過來。今年65歲的李翠芝在洞口指著不遠處的自家衡宇說:「挖礦洞放炮那陣,我家的屋子被震得左右搖擺,門口那顆老槐樹,震得葉子都失到地上。我為了這個到村裡吵了幾多架都數不清了。」村民們反應,兩家雄司在這相近山上挖的礦洞有近個,像這樣直接開在村民衡宇腳下的洞就有10多個,這些礦洞和4周山上所有的礦洞緊密相連。紅門廠村在陽光的照射下與其它鄉村沒有兩樣,但除了村民和礦工誰能想到,這遍布在鄉村地下的1個個礦洞就像1張巨大的網,衡宇和人就生活在這張「網」交織出來的「線」上而幾10年的開采早將鄉村「蝕空」。村民都知道,1旦山體有個滑坡,將有什麼樣的災難等著他們。災後,鑒於兩個村恆久存在的安定隱患,祿勸縣委、決定將受滑坡體威脅的紅門廠、上坪子共戶人實施整體搬家,並結合實際,在烏東德電站沉沒線以上、無地質災難隱患的所在同1選址,整合各部分資金憑據新農村建設准則同1規劃、同1建設的原則進行搬家安排。1件好事和大事,為何遭到大多數村民?題目村民不悅搬家地村民們想搬的所在,是現在搭帳篷的大麥地,由於大麥地緊鄰皎平渡街,生活方便,更關鍵是,它位於將要修建的烏東德電站水淹點下,以後搬家會得到更好的賠償。村民小蔡報告記者,村民們世世代代在這里居住,眼看電站要修建,假如搬到水淹點以上,礦山淹了,他們打不可工,也得不到任何賠償,眼睜睜失去1個重要機會。村民李文書報告記者,1留意,鄉要他們搬家的所在就在紅門廠村東北部叫「老寨子」的山坡上,村民們反應假如搬到那裡,就喝不上現在村裡常用的這股凈水。並且風又大,山坡又陡,村民們的莊稼地都在山下,以後生產、生活越發不方便。後來鄉又改了所在,擬搬到地理位置稍低1點的叫「馬路」的地方,但村民同樣差別意,原因是這個地方在山谷中呈凹型,4面山都比它的地理位置高,怕雨水都往這里淌。記者在紅門廠村了解到,絕大多數村民對礦山和家園的情感很雙雜,沒有礦山他們失去就業機會,也得不到相關賠償。但同時他們知道,開采鐵礦總有1天鄉村的山肚子會被掏空,會有難以想像的地質災難產生。錢和生命哪個更貴?村民的應案似乎很矛盾。近20年來,由於鐵礦開采,村民們將原先栽種的水田荒廢下來,養殖和種植都不搞了,就靠著礦山用飯,尤其是紅門廠村最靠近滑坡地帶的幾10戶,因放炮開礦震裂衡宇的,每戶每年可以得到2萬元賠償,相於1家人1年外出打工的收入。據了解,由於開礦導致鄉村生態環境破壞和造成安定隱患,縣鄉兩級曾經多次派勞動組查處封停兩家雄司,但讓部分沒想到的是,首先跳起來的不是企業,而是村民,由於封停了礦山,相於砸了村民的飯碗,讓這些多年只靠礦山生存的村民難以接受,直到去年產生這場大滑坡才轉變了1些人的想法。現在既然村落不克住,眼看著礦山挖得差未幾了,烏東德德律風也快要動工,每1個村民都盼望能藉此找到另外1種生存方法,只要自己不搬,或新搬家地點在水淹點之下,他們就能獲取更多利益。所以盡管從地質安定性角度考慮,並由省專家選定的「老寨子」是最好的搬家點,但村民並不接受。不但如此,村民對搬家中賜與的元補貼,也是怨氣沖天,覺得幾千元做不了什麼。博弈村民不急急在皎平渡鄉辦雄室,鄉黨委書記張繼帥說起紅門廠村搬家受阻1事,情緒很激動:「假如是單清的地質災難早就好辦了,把相關政策拿來1套,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但紅門廠村的情況太雙雜,既有地質災難的情況,又有礦山利益,還有即將動工的烏東德電站。1件原來簡單的搬家,與雙雜的利益糾葛演釀成了和村民間的1場博弈。」張繼帥說,挖礦洞都是歷史遺留題目,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采至今,在守衛村民生命安定和礦山利益方面,雙方1直都在糾纏。固然他年才來到皎平渡鄉勞動,但他知道初開採的目的是為了讓老黎民過上好日子。在上世紀年代,地處乾熱河谷的皎平渡種不出莊稼,村民窮得1無所有,是全鄉最貧困的地方。1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礦之後,地老黎民才逐漸富饒起來。由於時的政策規定是誰有條件誰開,所以每開1個礦洞,只要地村民同意,有出資人出資就可以挖礦。「就我們把握的情況,整個山上只有50多口礦洞,不像村民所說的那樣多。」去年產生滑坡後,在選擇怎麼搬?往哪搬的時候,村民和打起了「拉鋸戰」。皎平渡鄉鄉長鍾衛強說,初確定紅門廠和上坪子要搬家後,他們富裕尊重村見,做過觀察,發覺所有的村民都不肯意搬出本村范疇。原因有兩個:1是礦山利益,2就是沉沒賠償題目。由於村民差別意搬出本村,只能重新選址,但原則1是務必在沉沒線以上,2是要同1憑據新農村建設的准則安排,3是務必具備1定搬家規模。時請了省有關專家對新搬家所在進行地質等多方面觀察,最後確定出本村的「老寨子」和「馬路」是最佳新址,適宜作為搬家點。「至於村民所說的元賠償,不叫賠償叫補貼。由於這元是縣、扶貧、建設、水務、民政等多部分整合出來的,是鄉為村民爭取到的利益。假如單清按地質災難隱患點搬家的話,補貼就是元,而現在我們盡最大的努力將各部分資金整合進來,就是富裕考慮到村民的利益。別的,假如村民還差別意同1安排,自願搬家,或到縣城購的,除了可以享受到很多政策外,村民原有的報酬穩定,不管他到什麼地方居住,他的礦山利益也不會變,並且本村村民享受的利益他同樣可享受。張繼帥說,由於無法滿足眾提出的要在沉沒線以下疏散安排的要求,搬家宣傳發動勞動進展緩慢。3月13日下午,他和鄉長鍾衛強親身帶勞動組到紅門廠、上坪子組召開村民大會,積極發動村民搬家至選定的「老寨子」點,但發動勞動面臨極大困難。從3月20日以來,皎平渡鄉勞動組隊員每人天天分上午、下午兩次進村入戶作宣傳發動,但截至3月30日,也只是簽定搬家安排協議書13戶,不到1期搬家戶數1半。張繼帥對記者說,現在很快將進入雨季,假如村民還是執意不簽協議,影響新址建設的話,很難想像會帶來什麼危險。記者之前采訪到的1村民說:「現在我們有1半的人都跑回老屋子住了,最怕的就是下雨,但又不肯意簽協議。想跟談好條件多賠償1點錢。終究人要活1輩子,不是1下子。」和村民1樣,皎平渡鄉黨委的領導,這段時間最怕的也是下雨,他們希望在雨季到來之前盡快將搬家新址建好,但由於時間不等人。黨委書記張繼帥體現,即便目前簽協議的村民不到1半,但看來該做的勞動務必做了。他體現,目前縣水務局、交通局、建設局等部分已進入搬家安排點開展人畜飲水、鄉村門路及安排的規劃測設等各項勞動,先讓簽協議村民盡快搬家享受到新農村的好處,再吸引更多的村民理解支持這項勞動。「總之,眼下這個階段,任何利益都沒有眾的生命重要。」首席記者賈薇報道 (昆明日報)隨評掏空的僅僅是屋子嗎?掏空的僅僅是屋子嗎?不,還有1些人的天良。說老實話,看完這篇報道,除了震動以外,我還有很多怎麼也想不明白的地方。比如,皎平村委會紅門廠組的村民,為什麼聽任自己祖輩居住的百年老村被「掏空」?在這次所謂的「博弈」中,為什麼重新到位看不見最重要的事人——礦老闆的影子?然而不管怎麼說,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要盡快妥善解決村民搬離到安定地帶,終究人命關天,真的產生大山體跨塌中,人都沒了,你還跟誰也「博弈」去。肯定沒有誰樂意把這場鬧劇演成悲劇。想要真正解決題目,恐怕還得把礦老闆請出來做點什麼才行。這礦開了那麼多年,現在有事了,總應該有點說法。另外,村民們1定要急忙搬出危,相信我們的基層黨組織和1定會憑佔有關政策妥善解決好歷史遺留下來的和現實存在的題目。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錢和生命哪個更貴?這是文章中的記者寫到的1個題目。我驚詫,這難道是1個題目嗎?這個題目難道還有其他應案嗎?但仔細1想,也許是我錯了。也許真的有人,在有些時候,把錢看得比臉面、生命改名貴。不然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鋌而走險的故事,就不會有那麼多生於死的博弈。而可悲的是,在很多時候,金錢是最後的勝利者。這件事報告了我們1個原理。任何事情在做之前,都要有科學的態度。要縝密的策劃,要有出現意外的應急預案。尤其是關繫到眾生命財產的大事,要慎之又慎。西方有理論家提出,在制度設計時,先要考慮惡,再去考慮善。由於我們不克包管每個別都是理性的,所以務必對惡予以防禦。那麼推之於災難性事故的預警機制,又何嘗不是如此?我們要想防患於未然,就務必考慮周全,先想到事情可能的惡果,也就是將某些偶然假設為1定,而不是輕易排除他們存在的可能性,從而提前做好對策,將災難消滅在萌芽狀態,或者意外忽然「光顧」,可以有序防禦。唯有這樣,才華防禦災難的從未然到應然的升級。防患於未然勝於亡羊補牢。俗話說小洞不補,大洞1尺5。假如比及屋子腳下的爛洞已經大到「能裝下上百輛東風車」,麻煩甚至是災難也就臨頭了。
Ⅵ 采礦會給農村帶來什嘛危害
一、水污染
主要由於采礦、選礦活動,使地表水或地下水含酸性、含重金屬和有毒元素,這種污染的礦山水通稱為礦山污水。礦山污水危及礦區周圍河道、土壤,甚至破壞整個水系,影響生活用水、工農業用水。當有毒元素、重金屬侵入食物鏈時,會給人類帶來潛在的威脅。
二、大氣污染
露天采礦及地下開采工作面的鑽孔、爆破以及礦石、廢石的裝載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廢石場廢石(特別是煤矸石)的氧化和自然釋放出的大量有害氣體,廢石風化形成的細粒物質和粉塵,以及尾礦風化物等,在乾燥氣候與大風作用會產生塵暴等,這些都會造成區域環境的空氣污染。
三、固體廢棄物污染
在風景區附近的露天礦場,因采礦對地面景觀的破壞時旅遊觀光環境極不協調,許多礦山隨意傾倒固體排棄物導致溝壑、河道淤塞,泄洪不暢,水患不斷
四、土地破壞及復田、土壤的污染
礦山開采,特別是露天開采造成了大面積的土地遭到破壞或被佔用。據統計,美國約有1.5萬個露天礦,每年破壞土地3萬公頃以上的土地;而在聯邦德國,僅開采褐煤一項,每年就佔地約2.1萬公頃。我國礦山開破壞土地的總數尚未詳國的統計,根據已初步掌握的資料,各類主要的露天礦山有1000多個,多屬於小型露天礦,而對土地的破壞是十分可觀的。
五、地質災害
地面及邊坡開挖影響山體的穩定,導致岩(土)體變形誘發崩塌和滑坡等地質災害。礦山排放的廢石(渣)常堆積於山坡或溝谷在暴雨發生下極易引起泥石流。
Ⅶ 有什麼生存游戲是白天造房子晚上防禦獸人的造房子可以讓村民入住,村民會挖礦和打怪加血的那種
rust中文叫腐蝕
Ⅷ 找一款游戲!大概是這樣的!可以自己也可以多人,但是是網游,生存類的,伐木,挖礦,蓋房子,自己建營地
七日殺
我的世界
方舟
傷害世界
dayz,h1zq這兩個沒有建造功能
Ⅸ 村裡挖礦有補償嗎
你村裡邊挖礦的話肯定是有補償的但是就是不知道有沒有你的
Ⅹ 可以賣買農村的山嗎挖礦嗎
有錢可以玩GTC。挖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