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卡挖礦快慢看什麼數據
⑴ 買顯卡時,顯卡的性能主要看哪些數據呢
顯卡的性能主要看GPU型號、顯存位寬、顯存容量等參數,
還要考慮品牌和售後服務,
買顯卡主要根據預算、和用途來選擇。
⑵ 顯卡性能怎樣主要看哪些數據比如GPU~Z測試圖里的哪個參數
核心頻率和顯存頻率,顯存類型,大小,核心架構,渲染核心數量,是否支持SLI或交火,散熱器結構等等
⑶ 挖礦顯卡什麼性能
要說挖礦,我最有發言權了,銘瑄的R7 260X,900塊的價格,性能沒的說了
⑷ 挖礦時間短的顯卡能看的出來嗎
短時間無法看出,但是挖礦屬於高負荷顯卡運算。
⑸ 顯卡挖礦算力怎麼看
n卡直接無視
a卡說白了就是看頻率跟sp的
,
越好的a卡挖礦越強。
⑹ 顯卡的性能主要看哪些數據
首先,看顯卡晶元的名稱,新的晶元是必然比老一代同級晶元要高級的然後就是核心代號,這個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了,你可以經常摸索摸索,自然就明白瞭然後是核心頻率,這個頻率和CPU的頻率一樣,也代表了運算的速度,所以頻率高當然更好了之後是顯存,顯存中要看的有顯存代數,GDDR2,GDDR3,GDDR4,GDDR5,越高的顯存,存取速度越快,當然對顯卡的性能也有幫助的位寬,單位是Bit,位寬意味著顯存中的數據通過的通道,大位寬,通道也寬,那麼數據流動的速度快,顯卡的性能自然就高了。顯存頻率,頻率越高約好了,呵呵,可能同一代顯存會有不同的頻率很多種,所以這個不得不看了最後才是相應速度,納秒為單位的,越低越好。
⑺ 顯卡挖礦決定速度的主要是什麼
比特幣早期通過CPU來獲取,而隨著GPU通用計算的優勢不斷顯現以及GPU速度的不斷發展,礦工們逐漸開始使用GPU取代CPU進行挖礦。比特幣挖礦採用的是SHA-256哈希值運算,這種演算法會進行大量的32位整數循環右移運算。有趣的是,這種演算法操作在AMD GPU里可以通過單一硬體指令實現,而在NVIDIAGPU里則需要三次硬體指令來模擬,僅這一條就為AMD GPU帶來額外的1.7倍的運算效率優勢。憑借這種優勢,AMD GPU因此深受廣大礦工青睞。
勸告樓主如果預算不多還是不要挖了!!!這錢不是想賺就能賺的
比特幣的難度不斷增加,用顯卡挖礦是在與時間賽跑,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比特幣挖礦的難度在逐漸增加(比特幣的演算法設計的原因)。如果某套平台按目前難度每天能夠獲取1個比特幣的話,那麼一個月後,同樣算力的平台可能只會獲得0.8個,連最頂級的顯卡也挖18.2天才得到個(其中還不能中斷關機),最低的HD7750二手都要400多(要214天才能挖到一個),看看這圖就知道了(這是今年5月數據,現在不止18天了)
人家正規的挖礦買幾萬一台的礦機才能賺(幾十個頂級顯卡堆在一起運算的礦機)
希望能幫你
⑻ 要分辨一個好的顯卡主要看它的什麼參數
顯卡的性能由兩個部分決定,一是核心,二是顯存。
核心和顯存的關系就像電腦中的CPU與內存的關系。核心負責處理運算圖形數據,而顯存則負責緩存圖形數據,核心在運算時要用到的數據都是在顯存中調用的,所以顯存的性能直接決定了核心調用數據的效率,間接影響了顯卡的性能。
當我們運行的3D游戲畫面非常細膩時,其復雜的圖形運算就需要性能強大的核心來應付,而這時候核心的數據吞吐量是非常巨大的,需要容量和帶寬足夠強大的顯存來緩存這些數據。除了畫質外,游戲在高解析度下的圖形運算量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在大尺寸顯示器下玩游戲時,也同樣需要性能強大的核心來應付,顯存性能也同樣要跟上。
從上可知,顯卡的核心是影響顯卡性能的最大關鍵,而顯存可視做核心的助手,對性能的影響相當於「微調」。
很多初學者對顯卡模稜兩可,就依靠比較直觀的顯存容量來判斷顯卡性能,這個錯誤是非常嚴重的,以至於讓奸商們用TC卡忽悠了不少初學者,讓很多被騙的人在網上到處求助。
下面列出判斷顯卡的幾個要點:
1。核心型號
顯卡的檔次看的就是核心,毫不誇張的說,不管顯存或其它參數差別如何巨大,核心差了一檔,性能就差了一檔,再強的顯存也補不回來。比如GT240、HD5670、GTS250、HD5770等等都代表的是核心型號,只要能記住盡可能多的型號,就能非常方便的判斷顯卡的高低。當然,也可以參考本團提供的顯卡性能排名表。
2。核心參數
參數有很多:
(製作工藝):比如55納米、40納米等等。工藝越先進,功耗就越低,就越能做出高頻率的產品
(核心頻率):比如575MHZ、630MHZ、700MHZ等等,頻率越高,核心運算速度就越快。
(流處理器數量):比如48個、96個、216個、800個等等,數量越多,性能越強。不過,N卡和A卡架構不同,相同性能的兩個核心,A卡的流處理器數量是N卡的4-5倍,所以兩家不能比較流處理器數量。
(流處理器頻率):比如1400MHZ、700MHZ等等,頻率越高,性能越強。不過,A卡和N卡架構有區別,N卡的流處理器頻率一般是核心頻率的兩倍以上,而A卡的流處理器頻率則與核心頻率相同。
3。顯存參數
顯存的作用之前已經提到,越強的核心就需要越強的顯存來輔助,當顯存性能不足以輔助核心時,就會限制核心性能的發揮,反過來說,當顯存性能超出核心需求時,對性能也不會有幫助,反而會增加成本。當然,無論核心搭配多麼弱小的顯存,其性能最多也只降一檔,不會降兩檔這么誇張。所以如果有人拿1G顯存的GT220跟你換256M顯存的GT240,你千萬別換,否則會被人當傻瓜的。下面說說顯存的性能。
顯存的性能由兩個因素決定,一是容量,二是帶寬。
容量很好理解,它的大小決定了能緩存多少數據。而帶寬方面,可理解為顯存與核心交換數據的通道,帶寬越大,數據交換越快。所以容量和帶寬是衡量顯存性能的關鍵因素。
另外,帶寬又由頻率和位寬兩個因素所決定,計算公式為:帶寬=頻率X位寬/8。舉個例子,兩塊核心和顯存容量相同的顯卡,卡1的顯存為DDR3 1600MHz頻率和128位寬;卡2的顯存為DDR2 800MHZ頻率和256位寬。看上去兩者顯存參數不同,但通過公式計算得出,兩者都是25.6G/S的帶寬,性能是相同的。
所以,只要了解了本質,無論多麼復雜多變的產品,都無法忽悠到我們。
(顯存容量):
常見的容量有128M、256M、512M、896M、1G等等。容量越大,能緩存的數據就越多。
(顯存頻率):
一般有DDR2、DDR3、GDDR3、GDDR5等幾個類型,GDDR5的頻率最高,等效頻率能達到4GHZ以上。DDR2頻率最慢,有些甚至只有667MHZ。
(顯存位寬):
一般有64bit、128bit、256bit、448bit、512bit等幾種。位寬越大,製造難度就越大,成本也就越高,所以很多時候廠商寧可選擇低位寬與高頻率的組合,這樣在保證性能的同時還能降低成本(常見於A卡產品中)。了解了以上要點後,我們基本能判斷顯卡的高低了。
市場上會有一些1G大容量顯存的顯卡,價格便宜,非常吸引那些只懂看顯存的初學者,其實檢測後你會發現,這些顯卡的核心都是清一色的低端型號,也就是說,不管其它參數有多強,它終究只是「垃圾」一塊,到這一步我們已經可以不用再往下查了。當然,有興趣的話繼續查也可以,然後再看顯存的頻率,雖然有1G的容量,卻是DDR2的800MHZ顯存,這么慢的速度,容量大有何用。然後再看顯存位寬,只有64bit,這樣計算來的結果,真是弱小得可憐。就這樣一塊「垃圾」顯卡,靠著大顯存,騙了無數唯顯存論的小白。 另外,不同型號的核心,參數也不同,比如GT240,官方默認是96個流處理器、40NM工藝、550MHZ核心頻率、1340MHZ流處理器頻率、3400MHZ顯存頻率、128顯存位寬。而實現產品中,按上面這些官方參數生產的顯卡,我們就稱之為公版顯卡,而達不到這些官方參數的顯卡,我們就稱之為縮水版顯卡,而超出官方參數的顯卡,我們就稱之為超公版顯卡。任何核心的公版參數可以在網上查到,可用於判斷顯卡的類型。
⑼ 挖礦靠的是顯卡的運算速度嗎
無關,依靠的是顯卡GPU和中央處理器CPU的計算能力,而不是運算速度。雖然說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因為顯卡的計算原理和CPU不同,而挖礦需要的是分布式計算,在這種計算上顯卡GPU比CPU更為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