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礦傳銷案
『壹』 cwv挖礦是不是傳銷
你好,要判斷是不是傳銷,需要從法律角度解析此行為的法律內涵,如符合以下條件,則屬於傳銷行為,你想咨詢的中國對傳銷的定義是什麼這個可以依據《禁止傳銷條例》:
第二條、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第七條
下列行為,屬於傳銷行為:
(一)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貳』 所謂的挖礦,為什麼要拉人頭感覺有點傳銷的性質。
那具體的就是看到底有沒有騙到你的錢?如果說只是讓你拉人頭,但是沒有讓你交會費什麼的話,那麼這種還構不成傳銷,傳銷的本質就是騙錢
『叄』 ADC挖礦負面涉及傳銷是真的嗎
不要看他什麼廣告傳播者(幌子)的包裝,就是傳銷
展開全部
『肆』 利用挖比特幣傳銷案例
利用比特幣挖礦進行傳銷的案例有沒有我不知道,但利用比特幣礦機進行詐騙的還有的。去年,隨著比特幣價格過山車式的增長已經媒體的廣泛報道,比特幣逐漸進入了大眾的視野,比特幣造就了一批批一夜暴富的神話,面對利益的巨大驅逐,比特幣挖礦業日益受到熱捧,但比特幣礦機出現了狼多肉少的局面。以市場上的阿瓦隆礦機為例,從8000千元一度被炒到30多萬。自從南瓜張開源了除晶元以外的所有阿瓦隆礦機硬體解決方案以後,大批礦機代工廠商應運而生,也不乏一些利用礦機的預售的詐騙活動,今年4月份廣元旺蒼縣公安局經過縝密偵查,成功抓獲利用互聯網出售「比特幣挖礦機」、2個月詐騙10餘萬元的犯罪嫌疑人龍小廣(化名,男,27歲,旺蒼縣東河鎮人),破獲川內首起系列利用比特幣挖礦機進行網路詐騙系列案。
如果要進行挖礦,還是需要購買專業的ASIC礦機,因為算力一直在上漲,即使你購買的是真實的礦機,但如果礦機的整體性能跟不上,還是很難回本的。礦機是一個更新換代極快的行業。在國內建議你購買阿瓦隆三代礦機。
『伍』 既然區塊鏈挖礦是違法傳銷活動為什麼國家不抓呢
像這種東西,現在打擊的力度還不夠,只能這么講吧,並不能說明國家不管,或許他有他的考慮
『陸』 hchat挖礦是傳銷嗎
這個挖礦是傳銷的,呃,你千萬不要去,我之前有朋友上當受騙了。
『柒』 3000傳銷層級大案200萬人捲入,該傳銷機構的創始人是誰被捕了嗎
2018年5月,Plus Token對外宣稱由前谷歌工作人員和某跨國公司員工聯手打造而成的球第一款區塊鏈生態應用,是一個集多幣種跨鏈錢包、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全球支付、智能套利、算力挖礦、區塊鏈產業鏈於一體的生態系統,是虛擬幣增值服務的虛擬幣錢包。以每月 百分之六十的收益率為宣傳,通過微信群、炒幣論壇等傳播渠道,通過拉人頭,用分紅和獎勵誘使會員們大量發展下線,在短短一年內,便席捲了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與的人數竟然超過了 兩百多萬人,傳銷層級更是多達叄仟余層,涉案金額高達五十億元人民幣。據傳被Plus Token包裝出來的聯合創始人竟然是一名外籍留學生,那麼Plus Token的幕後實際操盤者是誰呢?他現在怎麼樣了?
『捌』 重慶南坪喜來登酒店六樓有個傳銷窩子,比特幣,挖礦機傳銷騙人。
傳銷的手法多種多樣,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騙錢。今天,市中級人民法院就開庭審理了一起利用互聯網出售「比特幣挖礦機」進行傳銷詐騙的案件。
被告人 吳某:「許某跟我講,他買了一種投資的礦機,是生產比特幣,他買了40台,收益非常的不錯,所以我就跟他買了一組,60萬買了4台礦機。」
2014年2月,被告人吳某在朋友的拉攏下,加入了無工商登記的香港氪能集團成為會員,開始參與宣傳和投資挖礦機。公司規定,所有挖礦機必須是一拖三形式,即一個是主挖礦機,其他三個分別稱為大雲端、中雲端和小雲端的形式往下接。
被告人 吳某:「他的一個模式是,1個人找3個人,3個人找9個人,9個人找27個人,這樣子無限地向下。」
被告人 吳某:「(公司給你的收益,是現金還是比特幣?)比特幣。(這些比特幣去了哪裡?)全部都在氪能公司的「多幣寶」里存起來了。」
眼見高額回報,吳某隨即以自己的四台挖礦機開始發展下線,人數達32人,投資金額為4200多萬。期間,吳某還多次組織、出席氪能集團市場推廣會、組織會員旅遊。
被告人 吳某:「(這樣免費境外游的實際目的是什麼?)就是公司的海外會議,海外推廣會議。(實際他的目的就是發展投資者,是吧?)對。」
2014年底,氪能集團比特幣價格大幅度下跌,引發投資者恐慌。吳某通過微信、小型會議等方式,宣稱氪能集團網站調整,很快恢復,並鼓動投資者趁低買入。2015年2月底,氪能集團網站徹底關閉,吳某才真正醒悟這原來是一場虛假交易。
被告人 吳某:「交易平台做得交易數據,是屬於機器人交易,屬於虛假交易,我們的礦機,僅僅是在網站上的一個賬戶,我也沒有見到,真實的礦機在哪裡,我僅僅是許某推薦的一個會員,我也是一個受害者。」
檢察院認為,應當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追究吳某刑事責任,案件擇日宣判。
如果有人告訴你一種投資能讓你一夜暴富,而且沒有風險,那麼他多半是騙子,所以還是那句話,「天上不會掉餡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