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挖礦知識 » 鞏義哪的山頂被挖礦了

鞏義哪的山頂被挖礦了

發布時間: 2021-09-06 13:34:10

❶ 鞏義銀礦成因

鞏義南邊聳立著巍巍嵩山,北邊奔騰著浩盪的黃河,秀麗的伊洛河懷抱里唱歌,這便是鞏義市的所在。這里一片古老的土地,考古資料證實,十五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們就在這里生息勞作了。古來,鞏義市就是中國東西交通的要沖,是兵家常常爭戰的地方。於是,產生在此或以此地為背景的傳說,不少都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後異射日、嫦娥奔月處在市西南的訾殿一帶;炎黃會盟築壇沉壁處,位於伊洛河入黃河的神都山上;伊洛河黃河匯合處的洛芮是河出圖洛出書的地方;沙魚溝鄉古洛口的伏羲台是伏羲畫出八卦的地方;湯王不惜焚身求雨的聖地在古桑林魯庄;曹植牧馬芝田,遇見洛神宓妃的地方即在芝田洛河邊。如果說傳說是虛無飄渺的彩雲,而全市遍布的古老遺跡,則是可以震撼人心的歷史鑒證。分布在市區、鄉鎮的一百多處文物古跡,無不包含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穎智慧、辛勤的血汗,無不使華夏後人嘆服。鞏義市的人文景觀,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兩處,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八處,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十二處。鞏義市公布和尚未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亦逾百處之多。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北宋皇陵,分布在鞏義市的孝義鎮、芝田鎮、西村鎮、回郭鎮,佔了三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昔日,這曾是巍峨壯觀的帝王陵寢。北宋九個皇帝,除欽、徽宗二帝被金人擄俘北國客死他鄉外,其餘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廣義、真宗趙恆,仁宗趙禎、英宗趙曙、神宗趙項、哲宗趙煦都葬於此。加上趙匡胤的父親趙宏殷的墓,世稱謂"七帝八陵"。史載:趙匡胤為遷都洛陽,也為鞏義市山川風水所動,即把皇陵定於此地了。從趙匡胤登級第三年始,就開始了興建北宋皇陵,前後共營建了一百六十多年。龐大的帝陵兆城之內,附有皇後墓二十一座,親王、公主、皇子、皇孫、諸王夫人墓一百四十四座,名將勛臣墓八座,另有皇親子孫墓二百餘座。其中包拯墓,寇準墓吸引後人常有憑吊者。北宋皇陵每陵佔地八百餘畝,包括兆域佔地兩千畝左右。有三部分組成,上官、神城和下官。上官南有鵲台二,中有乳台二,鵲乳台建有樓觀,北有神道和神城接連。神城以高大的陵台為中心,四周建有城牆,並有四個城市樓,四個角樓,另有記載,陵台前陳有獻殿。上官建有官牆,官牆內有五個大型官殿,供守陵軍和祭祀用。後陵亦如此,只是形制小些罷了。皇陵、後陵及名將勛臣、親王、皇子神道兩側樹立了規模數量不等的石刻儀仗。尤皇陵最為壯觀,望柱、石獅、石象、石羊、石虎、瑞禽、角端、文臣、武將、阿拉伯、印度、中亞諸外國客使、象奴、控馬官,每陵五十八件,無不是精雕細刻,栩栩如生,似向遊人述說歷史的風風雨雨。後陵每陵石刻三十四件,體個較皇陵小些。北宋皇陵區內現存石刻近千件,是北宋遺留石刻精品最多的地方,為研究中國古代藝術提供了難得的實物。宋陵的地面磚木建築,城、樓、殿、觀皆已與歷史災難共同泯滅去了。可現存的巨大夯土遺址,高大呈覆斗狀的陵台,仍會以一種古老蒼涼的氛圍給人一種歷史的凝重感和美感,它們會告訴遊人許多古老的故事。搶修保護永定陵和永昭陵工程正在進行,它將以更加生動的面目迎接國內外遊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大力山石窟寺,是被稱為中國十大石窟,排行第六位的大型石窟之一。這座石窟寺,是拓拔氏建立北魏政權,定都洛陽後首先修建的佛教聖地之一。它位於風景秀麗的伊洛河畔,建在邙山土嶺突兀而出的一片石崖上,景美地奇,北魏、唐代,這座寺院一直為皇帝所重視,不斷拓修,這里居住和尚最多時曾達到過三千人,可見這所寺院之大。石窟寺地面現存大、中、小佛像七千七百四十三尊,洞窟五座。它雖比不上雲崗、龍門諸石窟那樣雄偉龐大,但小巧玲瓏,精雕細刻,是中國石窟藝術中的珍品。那瀟灑飄逸的飛天,慈眉善目高鼻樑的佛像,演奏各種民族器樂的樂技,告訴人們古老民族的服飾、舞姿、民族融合初始鮮卑人的面目,中華民族豐富的樂器形態,演奏方法。尤其中國僅存的帝後禮佛圖,那前呼後擁宏大的場景,不能不使人想像到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不能不使人聯想到當時全社會對佛教的虔誠。建在明末和清代於市區一河之隔的康氏莊院,集古寨堡、民居為一體,巍巍壯觀,青堂瓦舍,錯落有致,遠眺似一幅頗大的民俗畫卷。古建築專家稱,這是我國現存的、典型少有的北方古代民居博物館。這個庄園建築總面積64300平方米,33個庭院,53座樓房,313間。另有平房97間,窯洞73孔。康氏先祖,經營土地,經營運輸、買賣,氣吹似富了起來。於是曾掛過雙千頃牌;於是建起了這些房屋;於是也有了慈禧太後躲八國聯軍由西安歸京,康家捐皇上百萬兩白銀,慈禧太後封他家為康百萬的典故;於是他參與了山東臨沂賑災,山東省民間敬的活財神就有了康百萬的形象。康氏庄園原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正申報升為國家級。從伊洛河朔黃冶往上,是十數里的古陶瓷遺址,其中有著名於世,迄今中國發現最早,規模最大,出土品類最多的大、小黃冶唐三彩遺址,還有中國白瓷最早的產地,白河白瓷遺址。在伊洛河和黃河交匯處的右側,是河谷切斷的邙山,山嶺上仍有逶迤城牆的殘缺。這便是翟讓、李密率領瓦崗軍曾經攻克的隋朝最大的興洛倉,是他們創下分糧於民史跡的地方。伊洛河南側的芝田鄉稍柴村廣闊的田野上,地邊地頭,地里,時常出現形狀各異的磨製石器等器物和遺跡,這里就是夏代的都城斟尋遺址了。還有早已載入歷史課本的漢代冶鐵遺址,就在夾津口鄉鐵生溝村。地面尚存的球墨鑄鐵塊兒,其質量,使我們現在的人也望塵莫及。地面遺存不再贅述。過去,人們常用鍾靈毓秀一詞形容鞏義市這地方。鞏義市以前稱鞏縣,秦朝開始的稱謂。也許是巧合,也許真應了鍾靈毓秀的意思。唐代鞏縣縣令杜甫的曾祖杜依藝,定居鞏縣後,家裡育出了著名詩人杜審言,又培育了一代詩聖杜甫。一九六二年世界和平理事會上杜甫被定為世界文化名人。唐代鞏縣縣令白居易的祖父白鍠,家裡育出了偉大詩人白居易。詩聖杜甫就誕生在鞏義市南窯灣村,誕生他的窯洞人稱聖人窯。他幼時,"七月庭院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的院落,現為杜甫故里紀念館。杜甫一生顛沛流離,寫了大量贊頌祖國、同情人民苦難的詩作,最後客死湖南平江縣洞庭湖的一葉小舟之上,暫厝平江,四十三年後,其孫杜嗣業遵祖父遺願,將其骨殖移葬於和故里隔伊洛河相望的邙山嶺上。幾年前,鞏義市有識之士社會集資,已將位於康店鄉邙山嶺上的杜甫陵園修葺一新,蒼松翠柏,亭廊綴點,成了一處旅遊熱點。晉朝的稽含是世界上第一個植物學家,著作《南方草木狀》蜚聲中外,故里即在魯庄鄉的魯庄村。他死後亦葬在魯庄,其墓地亦成了後人憑吊的場所。鞏義市的人文景觀往往溶於美麗的自然景觀中。在道教聖地老廟山裡,不但以玉仙聖母廟在附近幾省聞名,這里的自然景觀尤使人留戀忘返,現是省級自然風景區--浮戲山雪花洞景區。這個景區的山,古稱石城山,登高望遠,巍峨參錯的環形山,為一堵壯偉的城牆。若遇雲霧天,登高觀望,眾山頭又若浮游水上的鵝鴨水鳥在嬉戲,極為生動,故人又稱為浮戲山,古代就是自然名勝留下了不少文人騷客的詩篇,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來此山巡遊,封了茶山,人喚作趙封山。這個景區中,除了玉仙聖母廟這一古跡,另有二十餘座古山寨,可以稱雄北方。古山寨上石砌的城牆纏綿起伏於山峰谷壑中,石砌的城門樓台,寨中的石砌房屋、石磨、石碾,都如一首首古老的歌,向人們敘述著一個個古代發生在這座山中的故事。有考古者認為,這些山寨,早的起於唐代,最晚的也該是清代了。有明代農民起義軍聚義的山寨,也有清代武狀元牛宣躲避戰亂的山寨。考古專家驚訝中原地區竟有如此古寨堡群。這山中還有明代、元代古人採集銀礦的銀洞,銀洞中有刻文可證,銀洞中有古人們留下的工具、器皿可證。景區中,最為神奇的要數洞穴了。納水洞終日水聲淙淙;老君洞"九層天九層地",忽有大廳又忽縮小,順小洞下循,亦然見大廳,又漸小,此景反復九層,可著人逾萬。在諸多洞穴中,最著名的莫過雪花洞了。雪花洞不同於其它石灰岩形成的溶洞,它是方解石經水溶水蝕漸變的,地質學家認為它已有一億歲之多了,洞內可行進處五百餘米,大廳可容人數千,小洞可幾人同行。洞內石瀑石幔、石鍾乳形態各異,均入美好的故事,又皆色如晶玉、翡翠,燈光射之,輝彩四熠。尤其洞壁上四處布滿雪花狀石,燈光下晶瑩閃亮,使人如入童話世界。這種雪花石在其它洞穴中未有發現,故被地質學家稱為"天下第一雪花洞"。為這洞,景區也被喚作了"浮戲山雪花洞景區"了。景區中的水也很具特色,趙封山下的小龍池天旱天澇總是清水盈池,不增不減,經上海有關部門化驗鑒定,這是可以和嶗山礦泉相媲美的礦泉水。蜿蜓的玉仙河貫穿景區南北,時爾被擋水壩攔成一個個水塘,山頂俯視,尤如一條銀線串連了一方方明鏡。豬娃潭瀑布等瀑布則如一掛掛銀簾,使人心爽目清。能造成景區瑰麗氛圍的,莫過於大片大片的南方樹木了。這個景區四周高山,北有一彎曲峽谷通連外域,即是嚴冬,區內溫度仍高外八度以上,加之水氣滋潤,竹林四季翠綠,白檀、黃檀虯枝相連,青藤爬山比高,松柏蒼海蔽日,整個景區綠樹覆率在百分之九十八,山高林密,景區里又形成了耍峪、桃花峪諸清爽宜人、幽谷纏延的小景區。這里山也竣奇,有不少桂林式山景,雞鳴石、八戒石、夢筆生花峰、箭穿山等等,都會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正在建設中的洛芮風景區,分布在伊洛河黃河匯合處兩岸。一側依站街鎮杜甫故里為中心,建設杜甫祠、仿唐一條街、小武當山,整修興洛倉。另一側以南河渡鄉邙山頭處神都山為中心,大興綠化,重建炎黃二帝會盟壇、瞻黃亭,整修女媧洞,山腳下整修河王廟,雕塑河圖洛書的故事,洪溝五十萬年前古人類遺址處修建古村落,修理聞名於世的大力山石窟寺和民國時期陝西、安徽、河南三省督軍主席劉雪亞、劉茂恩兄弟的故居。再配植兩岸綠柳,開發河中泛舟娛樂諸項目,使遊人在領略大自然的同時,在這里追朔中華民族文化的根脈。還有位於康店周平王時所建東周故城蒼老的城牆,建於黃河岸邊山嶺上的明代興佛寺,位於魯庄鄉的滑國故城遺址、蘇秦墓等等,都頗具引人的魅力。鞏義市的風光旅遊,還在不斷增添著新的內容。小關鎮的丁煙村,三面環山,過去是個窮困的山村,這些年富裕了,村裡仿古園林式建築毗連,清新宜人。工廠的機器聲,軍樂隊的演奏聲,漾溢著激奮向上的現代氣息。十八里盤山公路纏繞山樑,諸山頭植滿蒼松翠柏,臨村山上,石砌長城式城垛蜿蜓起伏,山上開辟了狩獵場所。山上山下宛然一幅山莊園林景色。在這里可一睹小康村的景象。鞏義市開發利用的人文景觀、自然景觀還有許多,國家將鞏義市定為中原旅遊區的重點縣市,和開封、洛陽、鄭州、登封市同列榜名。鞏義市的旅遊資源,為國內外許多專家稱許感慨,稱之為中原的明珠。隨著鞏義市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隨著國家、集體、群眾對旅遊業投入的增加,鞏義市未來的景色將會更加迷人,吸引的各方來客。

❷ 看到兄弟的提問,兄弟在鞏義割包皮了沒,在哪,感覺咋樣

我在鞏義做的,中醫院,找了熟人.
沒在手術室做.
然後回家輸了3天消炎的葯.
現在已經沒事了,我感覺他們手術不太專業,效果還行.

❸ 中國鞏義 在哪

在河南鄭州
屬於鄭州市
位於鄭州的南邊
距離鄭州大約1小時車程

❹ 鞏義市哪有好玩的地方

杜甫故里:杜甫故里位於鞏義市區東10公里的站街鎮南窯灣村的筆架山下,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誕生在筆架山下的窯洞里,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康百萬庄園:「康百萬」是明清以來對康應魁家族的統稱,因慈禧太後的冊封而名揚天下。康百萬庄園是公元十七、十八世紀華北黃土高原封建堡壘式建築的代表。全庄園由十九部分組成,佔地240餘畝,保存下來的主要有住宅區、棧房區、作坊區、南大院、祠堂區等十大部分、33個庭院、53座樓房、97間平房、73孔窯洞,共571間,建築面積64300平方米。石窟寺:石窟寺位於河南鞏縣城西北一公里。背邙山,臨洛水。因在砂岩石之斷崖鑿有多數石窟,故名石窟寺。建於北魏熙平二年(517),一說景明年間(500~503)原名希玄寺,宋代改稱『十方凈土寺』,清代改今名。河洛匯流景區:河洛匯流景區位於南河渡鎮的黃河與洛河交匯處,距鞏義市區約10公里.洛河流入黃河處,洛河水清,黃河水濁,兩河交匯,清濁分明,異流數里,黃水中一縷清水隱約可見。永昭陵:北宋帝陵位於河南省鞏縣(今鞏義市)境內,嵩山北麓與洛河間丘陵和平地上。陵區以芝田鎮(宋永安縣治)為中心,南北約15公里,東西約10公里。

❺ 河南鞏義在哪

拼音:Gongyi Shi 郵編:451200 代碼:410181 區號:0371
鞏義市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中部。北緯34°31′-34°52′,東經112°49′-113°17′。總面積1041平方千米。 總人口79萬人(2002年)。
鞏義市位於河南省中部、中嶽嵩山鞏義在河南省的位置北麓,北緯 34」31' 一 34」52' ,東經 112」49' - 113」17' 。總面積 1041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50 萬畝,境內主要河流有黃河、伊洛河、米河,山脈有嵩山、邙山、浮戲山等,人口 79 萬人,有漢、回、維吾 爾、彝、苗、白等民族。鞏義市委、市政府駐鞏義東區行政中心(隴海東路),轄 15 個鎮、 5 個街道辦事處, 292 個行政村。
歷史上的鞏義隸屬洛陽1000餘年,是河洛文化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建國後,鞏義隸屬鄭州專署, 1955 年 1 月改屬開封專署, 1983 年 8 月復屬鄭州市, 1991 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縣級市),仍隸屬鄭州市。
鞏義區位優勢明顯。東距鄭州市 82 公里,西距洛陽 76 公里,東與滎陽為鄰,西和偃師接壤,南與登封、密縣依嵩山為界北和孟縣、溫縣隔黃河相望。隴海鐵路、 310 國道和連霍高速公路橫穿東西,豫 31 線、焦(作)鞏(義)黃河大橋縱貫南北。全市通車總里程達 1347 公里,有 6 條鐵路專線與國鐵相連。電話裝機總量達 177574 門,所有鎮實現了自動程式控制電話,在全省縣(市)首家開通了萬門程式控制和移動通訊工程,率先實現了光纖數字通訊,成功完成了與省會鄭州市的並網。1992年以來,綜合經濟實力連續16年位居河南省首位,連續九屆躋身全國百強縣(市),位次上升到第45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名列全國第39位,中西部第1位。是河南省賦予省轄市經濟管理許可權和社會管理許可權的擴權縣市、全國財政收入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實力百強縣市、全國信息化試點城市和國家級縣域經濟信息化試點。
鞏義市轄5個街道、15個鎮:新華路街道、杜甫路街道、永安路街道、孝義街道、紫荊路街道、米河鎮、新中鎮、小關鎮、竹林鎮、大峪溝鎮、河洛鎮、站街鎮、康店鎮、北山口鎮、西村鎮、芝田鎮、回郭鎮、魯庄鎮、夾津口鎮、涉村鎮。市人民政府駐鞏義東區行政中心(隴海東路)。

❻ 誰知道鞏義

南邊聳立著巍巍嵩山,北邊奔騰著浩盪的黃河,秀麗的伊洛河懷抱里唱歌,這便是鞏義市的所在。

這里一片古老的土地,考古資料證實,十五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們就在這里生息勞作了。

古來,鞏義市就是中國東西交通的要沖,是兵家常常爭戰的地方。

於是,產生在此或以此地為背景的傳說,不少都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

後異射日、嫦娥奔月處在市西南的訾殿一帶;炎黃會盟築壇沉壁處,位於伊洛河入黃河的神都山上;伊洛河黃河匯合處的洛芮是河出圖洛出書的地方;沙魚溝鄉古洛口的伏羲台是伏羲畫出八卦的地方;湯王不惜焚身求雨的聖地在古桑林魯庄;曹植牧馬芝田,遇見洛神宓妃的地方即在芝田洛河邊。

如果說傳說是虛無飄渺的彩雲,而全市遍布的古老遺跡,則是可以震撼人心的歷史鑒證。分布在市區、鄉鎮的一百多處文物古跡,無不包含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穎智慧、辛勤的血汗,無不使華夏後人嘆服。

鞏義市的人文景觀,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兩處,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八處,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十二處。鞏義市公布和尚未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亦逾百處之多。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北宋皇陵,分布在鞏義市的孝義鎮、芝田鎮、西村鎮、回郭鎮,佔了三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昔日,這曾是巍峨壯觀的帝王陵寢。北宋九個皇帝,除欽、徽宗二帝被金人擄俘北國客死他鄉外,其餘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廣義、真宗趙恆,仁宗趙禎、英宗趙曙、神宗趙項、哲宗趙煦都葬於此。加上趙匡胤的父親趙宏殷的墓,世稱謂"七帝八陵"。

史載:趙匡胤為遷都洛陽,也為鞏義市山川風水所動,即把皇陵定於此地了。從趙匡胤登級第三年始,就開始了興建北宋皇陵,前後共營建了一百六十多年。龐大的帝陵兆城之內,附有皇後墓二十一座,親王、公主、皇子、皇孫、諸王夫人墓一百四十四座,名將勛臣墓八座,另有皇親子孫墓二百餘座。其中包拯墓,寇準墓吸引後人常有憑吊者。

北宋皇陵每陵佔地八百餘畝,包括兆域佔地兩千畝左右。有三部分組成,上官、神城和下官。上官南有鵲台二,中有乳台二,鵲乳台建有樓觀,北有神道和神城接連。神城以高大的陵台為中心,四周建有城牆,並有四個城市樓,四個角樓,另有記載,陵台前陳有獻殿。上官建有官牆,官牆內有五個大型官殿,供守陵軍和祭祀用。後陵亦如此,只是形制小些罷了。

皇陵、後陵及名將勛臣、親王、皇子神道兩側樹立了規模數量不等的石刻儀仗。尤皇陵最為壯觀,望柱、石獅、石象、石羊、石虎、瑞禽、角端、文臣、武將、阿拉伯、印度、中亞諸外國客使、象奴、控馬官,每陵五十八件,無不是精雕細刻,栩栩如生,似向遊人述說歷史的風風雨雨。後陵每陵石刻三十四件,體個較皇陵小些。北宋皇陵區內現存石刻近千件,是北宋遺留石刻精品最多的地方,為研究中國古代藝術提供了難得的實物。

宋陵的地面磚木建築,城、樓、殿、觀皆已與歷史災難共同泯滅去了。可現存的巨大夯土遺址,高大呈覆斗狀的陵台,仍會以一種古老蒼涼的氛圍給人一種歷史的凝重感和美感,它們會告訴遊人許多古老的故事。

搶修保護永定陵和永昭陵工程正在進行,它將以更加生動的面目迎接國內外遊人。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大力山石窟寺,是被稱為中國十大石窟,排行第六位的大型石窟之一。這座石窟寺,是拓拔氏建立北魏政權,定都洛陽後首先修建的佛教聖地之一。它位於風景秀麗的伊洛河畔,建在邙山土嶺突兀而出的一片石崖上,景美地奇,北魏、唐代,這座寺院一直為皇帝所重視,不斷拓修,這里居住和尚最多時曾達到過三千人,可見這所寺院之大。石窟寺地面現存大、中、小佛像七千七百四十三尊,洞窟五座。它雖比不上雲崗、龍門諸石窟那樣雄偉龐大,但小巧玲瓏,精雕細刻,是中國石窟藝術中的珍品。那瀟灑飄逸的飛天,慈眉善目高鼻樑的佛像,演奏各種民族器樂的樂技,告訴人們古老民族的服飾、舞姿、民族融合初始鮮卑人的面目,中華民族豐富的樂器形態,演奏方法。尤其中國僅存的帝後禮佛圖,那前呼後擁宏大的場景,不能不使人想像到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不能不使人聯想到當時全社會對佛教的虔誠。

建在明末和清代於市區一河之隔的康氏莊院,集古寨堡、民居為一體,巍巍壯觀,青堂瓦舍,錯落有致,遠眺似一幅頗大的民俗畫卷。古建築專家稱,這是我國現存的、典型少有的北方古代民居博物館。這個庄園建築總面積64300平方米,33個庭院,53座樓房,313間。另有平房97間,窯洞73孔。康氏先祖,經營土地,經營運輸、買賣,氣吹似富了起來。於是曾掛過雙千頃牌;於是建起了這些房屋;於是也有了慈禧太後躲八國聯軍由西安歸京,康家捐皇上百萬兩白銀,慈禧太後封他家為康百萬的典故;於是他參與了山東臨沂賑災,山東省民間敬的活財神就有了康百萬的形象。康氏庄園原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正申報升為國家級。

從伊洛河朔黃冶往上,是十數里的古陶瓷遺址,其中有著名於世,迄今中國發現最早,規模最大,出土品類最多的大、小黃冶唐三彩遺址,還有中國白瓷最早的產地,白河白瓷遺址。

在伊洛河和黃河交匯處的右側,是河谷切斷的邙山,山嶺上仍有逶迤城牆的殘缺。這便是翟讓、李密率領瓦崗軍曾經攻克的隋朝最大的興洛倉,是他們創下分糧於民史跡的地方。

伊洛河南側的芝田鄉稍柴村廣闊的田野上,地邊地頭,地里,時常出現形狀各異的磨製石器等器物和遺跡,這里就是夏代的都城斟尋遺址了。

還有早已載入歷史課本的漢代冶鐵遺址,就在夾津口鄉鐵生溝村。地面尚存的球墨鑄鐵塊兒,其質量,使我們現在的人也望塵莫及。

地面遺存不再贅述。過去,人們常用鍾靈毓秀一詞形容鞏義市這地方。鞏義市以前稱鞏縣,秦朝開始的稱謂。

也許是巧合,也許真應了鍾靈毓秀的意思。 唐代鞏縣縣令杜甫的曾祖杜依藝,定居鞏縣後,家裡育出了著名詩人杜審言,又培育了一代詩聖杜甫。一九六二年世界和平理事會上杜甫被定為世界文化名人。 唐代鞏縣縣令白居易的祖父白鍠,家裡育出了偉大詩人白居易。

詩聖杜甫就誕生在鞏義市南窯灣村,誕生他的窯洞人稱聖人窯。他幼時,"七月庭院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的院落,現為杜甫故里紀念館。杜甫一生顛沛流離,寫了大量贊頌祖國、同情人民苦難的詩作,最後客死湖南平江縣洞庭湖的一葉小舟之上,暫厝平江,四十三年後,其孫杜嗣業遵祖父遺願,將其骨殖移葬於和故里隔伊洛河相望的邙山嶺上。幾年前,鞏義市有識之士社會集資,已將位於康店鄉邙山嶺上的杜甫陵園修葺一新,蒼松翠柏,亭廊綴點,成了一處旅遊熱點。

晉朝的稽含是世界上第一個植物學家,著作《南方草木狀》蜚聲中外,故里即在魯庄鄉的魯庄村。他死後亦葬在魯庄,其墓地亦成了後人憑吊的場所。

鞏義市的人文景觀往往溶於美麗的自然景觀中。在道教聖地老廟山裡,不但以玉仙聖母廟在附近幾省聞名,這里的自然景觀尤使人留戀忘返,現是省級自然風景區--浮戲山雪花洞景區。

這個景區的山,古稱石城山,登高望遠,巍峨參錯的環形山,為一堵壯偉的城牆。若遇雲霧天,登高觀望,眾山頭又若浮游水上的鵝鴨水鳥在嬉戲,極為生動,故人又稱為浮戲山,古代就是自然名勝留下了不少文人騷客的詩篇,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來此山巡遊,封了茶山,人喚作趙封山。

這個景區中,除了玉仙聖母廟這一古跡,另有二十餘座古山寨,可以稱雄北方。古山寨上石砌的城牆纏綿起伏於山峰谷壑中,石砌的城門樓台,寨中的石砌房屋、石磨、石碾,都如一首首古老的歌,向人們敘述著一個個古代發生在這座山中的故事。有考古者認為,這些山寨,早的起於唐代,最晚的也該是清代了。有明代農民起義軍聚義的山寨,也有清代武狀元牛宣躲避戰亂的山寨。考古專家驚訝中原地區竟有如此古寨堡群。這山中還有明代、元代古人採集銀礦的銀洞,銀洞中有刻文可證,銀洞中有古人們留下的工具、器皿可證。

景區中,最為神奇的要數洞穴了。納水洞終日水聲淙淙;老君洞"九層天九層地",忽有大廳又忽縮小,順小洞下循,亦然見大廳,又漸小,此景反復九層,可著人逾萬。在諸多洞穴中,最著名的莫過雪花洞了。雪花洞不同於其它石灰岩形成的溶洞,它是方解石經水溶水蝕漸變的,地質學家認為它已有一億歲之多了,洞內可行進處五百餘米,大廳可容人數千,小洞可幾人同行。洞內石瀑石幔、石鍾乳形態各異,均入美好的故事,又皆色如晶玉、翡翠,燈光射之,輝彩四熠。尤其洞壁上四處布滿雪花狀石,燈光下晶瑩閃亮,使人如入童話世界。這種雪花石在其它洞穴中未有發現,故被地質學家稱為"天下第一雪花洞"。為這洞,景區也被喚作了"浮戲山雪花洞景區"了。

景區中的水也很具特色,趙封山下的小龍池天旱天澇總是清水盈池,不增不減,經上海有關部門化驗鑒定,這是可以和嶗山礦泉相媲美的礦泉水。蜿蜓的玉仙河貫穿景區南北,時爾被擋水壩攔成一個個水塘,山頂俯視,尤如一條銀線串連了一方方明鏡。豬娃潭瀑布等瀑布則如一掛掛銀簾,使人心爽目清。

能造成景區瑰麗氛圍的,莫過於大片大片的南方樹木了。這個景區四周高山,北有一彎曲峽谷通連外域,即是嚴冬,區內溫度仍高外八度以上,加之水氣滋潤,竹林四季翠綠,白檀、黃檀虯枝相連,青藤爬山比高,松柏蒼海蔽日,整個景區綠樹覆率在百分之九十八,山高林密,景區里又形成了耍峪、桃花峪諸清爽宜人、幽谷纏延的小景區。

這里山也竣奇,有不少桂林式山景,雞鳴石、八戒石、夢筆生花峰、箭穿山等等,都會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正在建設中的洛芮風景區,分布在伊洛河黃河匯合處兩岸。一側依站街鎮杜甫故里為中心,建設杜甫祠、仿唐一條街、小武當山,整修興洛倉。另一側以南河渡鄉邙山頭處神都山為中心,大興綠化,重建炎黃二帝會盟壇、瞻黃亭,整修女媧洞,山腳下整修河王廟,雕塑河圖洛書的故事,洪溝五十萬年前古人類遺址處修建古村落,修理聞名於世的大力山石窟寺和民國時期陝西、安徽、河南三省督軍主席劉雪亞、劉茂恩兄弟的故居。再配植兩岸綠柳,開發河中泛舟娛樂諸項目,使遊人在領略大自然的同時,在這里追朔中華民族文化的根脈。

還有位於康店周平王時所建東周故城蒼老的城牆,建於黃河岸邊山嶺上的明代興佛寺,位於魯庄鄉的滑國故城遺址、蘇秦墓等等,都頗具引人的魅力。

鞏義市的風光旅遊,還在不斷增添著新的內容。小關鎮的丁煙村,三面環山,過去是個窮困的山村,這些年富裕了,村裡仿古園林式建築毗連,清新宜人。工廠的機器聲,軍樂隊的演奏聲,漾溢著激奮向上的現代氣息。十八里盤山公路纏繞山樑,諸山頭植滿蒼松翠柏,臨村山上,石砌長城式城垛蜿蜓起伏,山上開辟了狩獵場所。山上山下宛然一幅山莊園林景色。在這里可一睹小康村的景象。

鞏義市開發利用的人文景觀、自然景觀還有許多,國家將鞏義市定為中原旅遊區的重點縣市,和開封、洛陽、鄭州、登封市同列榜名。鞏義市的旅遊資源,為國內外許多專家稱許感慨,稱之為中原的明珠。隨著鞏義市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隨著國家、集體、群眾對旅遊業投入的增加,鞏義市未來的景色將會更加迷人,吸引更多的各方來客。

❼ 鞏義哪座山上有山楂樹》

康店邙嶺

❽ 中國在鞏義發掘了哪些陵墓

早在1918年,日本人就曾來鞏義考查宋帝陵。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學者進行了多次考查。195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保護古跡名單的通知》,其中包括鞏義宋陵。

1961年發掘魏王夫婦合葬墓。

1963年,省人民政府又公布宋陵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1968年,在各陵園附近的村子建立文物保護小組。

1979年以後,國家多次撥款,對各陵墓的石刻進行扶正、黏結和維修,並樹立文物保護標志,劃定保護范圍。

1984年發掘永熙陵北的李後陵。

❾ 鞏義哪有好玩的地方

如果你是外地人

遊山玩水: 浮戲山

文化名勝: 康百萬庄園 宋陵公園(南門是正門 有時候會有管理員驗門票 從北門進 北門熱鬧 自由出入)

休閑娛樂: 酒吧 咖啡廳 練歌房什麼的

=========好幾年沒用這個號了 今天登錄試試 打了這么多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❿ 鞏義哪有燒香的

河南比較適抄合燒香禮佛的地方也很多的。最有名的有嵩山少林寺。還有鞏義石窟寺、青龍山慈雲寺、鄭州城隍廟、滎陽洞林寺、登封清涼寺、登封永泰寺、會善寺、大相...

熱點內容
以太坊未來漲幅超比特幣 發布:2025-07-29 09:44:43 瀏覽:626
區塊鏈如何應用於物聯網 發布:2025-07-29 09:43:15 瀏覽:511
比特幣2018年7月 發布:2025-07-29 09:10:06 瀏覽:422
爆火的元宇宙是什麼 發布:2025-07-29 09:05:56 瀏覽:544
比特幣擴容知乎 發布:2025-07-29 09:05:52 瀏覽:778
什麼是區塊鏈500字 發布:2025-07-29 09:05:05 瀏覽:981
避難在馬爾他成立區塊鏈基金會 發布:2025-07-29 09:05:03 瀏覽:566
從百度跳槽進入幣圈 發布:2025-07-29 08:59:53 瀏覽:411
槽式洗礦機報價 發布:2025-07-29 08:58:17 瀏覽:416
去市中心上班長期打順風車 發布:2025-07-29 08:37:09 瀏覽: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