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礦文件分塊數
Ⅰ 為什麼挖礦軟體需要大量分頁內存
分頁內存 我記得那應該是虛擬內存吧 內存條大就不需要啊
Ⅱ 我的世界連鎖挖礦模組怎麼設置挖礦物的數量比如我想一下子只挖10塊,在哪裡調能不能調
好像是連鎖只能挖礦物,就是幾塊一起的就挖幾個
Ⅲ filecoin&IPFS挖礦和比特幣挖礦有什麼區別
礦機本質不同
BTC/ETH礦機的本質是數據計算設備
挖礦從最初的個人電腦挖礦、顯卡挖礦、個人用礦機在家裡挖礦,已經發展到現在集群化、專業化的大規模挖礦。不管從初期的CPU挖礦、GPU挖礦,還是到後來的FPGA挖礦、ASIC挖礦、大規模集群挖礦,其實質都是集中提升挖礦設備數據計算能力的挖礦。礦機內部主要部件是提供算力的算力板或顯卡,和大個頭的降溫風扇。
IPFS礦機的本質是數據存儲設備
礦機本質的不同,使得存儲礦機的配置特點也與BTC/ETH礦機大不相同。主要用於數據存儲的存儲礦機不需要太高的算力,即CPU的性能不要求太高,內存容量適合即可,但需要大容量的存儲空間,也就是說,單位空間的硬碟密度要大,盡可能裝備多的硬碟,同時數據存儲的I/O性能要高,要有盡可能高的帶寬通道。因為數據存儲的特殊性要求,礦機整機要求必須穩定安全不易損壞。
FileCoin官方宣布挖礦需要用到GPU,雖然意味著也要用到算力資源,但用GPU的礦工挖到的是出塊獎勵,而大部分不參與出塊,只提供存儲的設備,是不需要GPU,只要有硬碟就能挖礦了。
想了解更多關於區塊鏈的內容可以與我交流~
Ⅳ 挖礦獲取比特幣的時間點是什麼時候比如是一挖出就可得到,還是等接在該區塊後再出來5個區塊才能得到
首先你要理解挖取比特幣的時間點是怎麼一回事:
比特幣總共發行2100W個,每生成一個塊周期10分鍾,一個塊獎勵一定數目的比特幣。最開始挖礦每個塊獎勵50個比特幣,以後每21000個塊獎勵減半(約4年獎勵減半一次),現在每生成一個塊獎勵12.5個比特幣。每個塊的生成時間10分鍾,但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現在的挖礦算力在不斷升高,那麼生成一個塊的時間肯定小於10分鍾,這就需要一定的控制措施來保證這個時間。這個措施就是挖礦難度,如果每個塊產出時間小於10分鍾,則提高挖礦難度,大於10分鍾則降低挖礦難度,每次難度調整時間為2016塊,即2周。
挖礦難度會在每2016個塊後所有節點都會按照一定的公式自動進行調整,這個公式由最新的也就是這個周期內2016個區塊的花費時間和期望的時間(期望時間20160分鍾即兩周)比較得出的。
新難度 = 舊難度值 * (過去2016個區塊花費的時長 / 20160分鍾)
Ⅳ 玩客雲磁碟有多個分區,能選擇挖礦或存放數據到指定分區嗎
目前暫不支持指定分區進行挖礦或存放數據。溫馨提示,不推薦使用多分區磁碟,以免影響鏈克的獎勵數量哦。
Ⅵ 全面采礦法的結構參數
礦山名稱 采礦方法方案 結構參數 備注 階段高度(m) 礦塊長度(m) 礦塊斜長(m) 頂住高(m) 底柱高(m) 間柱寬度(m) 綦江鐵礦大羅壩礦區 沿走向推進全面法(礦柱,人工岩柱) 80~100 40~60 不留頂柱 不留底柱 1.5~2 石垛4×4m,放礦溜井間距12~16m 巴里錫礦 沿走向推進全面法(人工底柱) 20 50~60 40~50 2~3 放礦溜井間距5~7m 車江銅礦 順傾斜推進全面法(人工石垛,金屬錨桿) 20~30 40~50 不留頂柱 不留底柱 每立方米石垛承擔面積為10~13m,放礦溜井間距20~30m 湘西金礦
西安礦區 分間逆傾斜推進全面法 30 50 60 0 5~7 0 通化銅礦 沿走向推進全面法 30 50 30~80 2 3 2 礦柱3×3m,放礦溜井間距7m 雲錫松樹腳礦 全面法 25~30 50~60 50~70 2~3 2~3 6~8 放礦溜井間距12m 賀蘭山磷礦 全面法 52 58 3 秦嶺金礦 全面法 25~30 60 60 2 3 麻陽銅礦 全面法 30 50 50~70 1.5 7
Ⅶ 如何控制比特幣的挖礦難度如何控制每挖一個塊的獎勵的比特幣的數量
不可能控制挖礦難度,o2o自動生成的,改變不了的
Ⅷ 比特幣的挖礦到底在計算什麼
比特幣的挖礦計算其實就是大家一起做數學題,題干是需要被記錄的交易,大家通過做題搶奪記賬權,搶到的礦工就能獲得系統獎勵和交易手續費。
比特幣用的SHA256演算法的特點是已知答案驗證正確很容易,但是要得到答案非常麻煩,需要一個一個數字去試。最先得到答案的礦工大家就都認可他是搶到了記賬權,獎勵就歸他了。大家繼續搶下一題的記賬權。
簡單來說這些計算的意義只在於保證整個系統的穩定安全,並沒有更多的意義。把比特幣看作是計算的副產品是不全面的,比特幣的產生發行、比特幣鏈上所有的交易流通、比特幣系統的穩定性,都是計算的目的,是一體的。當然除了維護這個系統之外,的確並沒有產生其他的價值和產物。這也是比特幣被指責不環保浪費資源的一個黑點。
總的來說,比特幣作為一個里程碑式的區塊鏈數字貨幣,其源於大量的算力投入和用戶信任的巨大價值。這一點還是毋庸置疑的。
Ⅸ 比特幣挖礦軟體使得C盤硬碟空間不夠,怎麼設置,把文件都移到到其他盤上
可以轉移到其他盤的,甚至可以轉移到移動硬碟,隨身攜帶。
隨著比特幣區塊鏈數據容量越來越大,而客戶端錢包數據默認安裝在C盤,如果C盤不足夠大的話,就需要想辦法將數據從C盤遷到其他盤。
舉例如下:( 注意:需先關閉客戶端)
1、找到bitcoin的數據文件夾:
XP---C:\Documents and Settings\username\Application Data\Bitcoin
vista,win7---C:\Users\username\AppData\Roaming\Bitcoin
2、把這個Bitcoin文件夾,復制到你空間比較大的其他盤,比如d盤(為避免操作失誤,建議先復制,運行正常後刪除C盤,以節省C盤空間);
3、編輯桌面上的Bitcoin快捷方式(如果桌面上沒有快捷方式,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找到安裝文件夾,找到「bitcoin-qt.exe」點右鍵,選創建快捷方式,可將快捷方式剪切到桌面或任意位置;第二種方法,如是綠色免安裝版本,那就找到本安裝文件夾,找到「bitcoin-qt.exe」點右鍵,選創建快捷方式,可將快捷方式剪切到桌面或任意位置。):在快捷方式上點右鍵,選「屬性」,在「目標」欄中輸入如下,確認即可:
"C:\Program Files\Bitcoin\bitcoin-qt.exe" -datadir=D:\Bitcoin
(紅色即為加上部分,更改的目標位置)
現在,雙擊桌面上的Bitcoin快捷方式,客戶端就啟動了,以後所有的數據更新都存在D盤了,C盤空間也就不再佔用。這種方法也可以避免重裝系統而刪掉C盤造成數據重新下載,也可保護錢包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