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礦挖到和田玉
『壹』 來自4000多米的雪山,和田玉的開采都會經歷什麼樣的步驟
眾所周知,和田玉是非常的珍貴的,因為它需要從很高的山上開採下來,並且還要經歷一道道工序,還能夠做成一個藝術品呈現在我們的面前。那麼,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和田玉的開采會經歷怎樣的過程?那它究竟要經歷些什麼呢?
因為像礦石這些東西都是天然形成的,需要很長時間,但是人類在不斷的開采,所以說就導致數量驟減,如此一來,價格也就變得很高。而且在到我們手裡之前,還需要一點點的打磨,進行專業的切割才能夠形成好看的藝術品。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和田玉的藝術品或是首飾價錢就特別的高。
『貳』 去和田撿玉怎麼樣去
首先,去和田撿玉,遠沒有樓主想像的,如去小河邊撿鵝卵石簡單。
和田玉夾生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綿延的昆侖山脈山岩中。和田玉原石經過自然的地質運動和冰川運動等長期的剝解為大小不等的塊,和田玉碎塊經過雨水雪水沖刷流入河,隨河流流入水中,稱為和田玉山流水料,和田玉山流水原石經過玉龍喀什河幾百甚至上萬年的沖刷,就形成了和田玉籽料。
玉龍喀什河源於漭漭昆侖山,流入塔里木盆地後,與喀拉喀什河匯和成和田河,河流長325公里,有不少支流,流域面積1.45萬平方公里,河裡盛產白玉、青玉和墨玉,自古以來是和田出玉的主要河流。
它的下游才出產和田玉籽料,險灘多,流速快,水時深時淺,便於尋覓處,早已被人無數次篩查,無玉可撿。深水區即便有玉,也危險重重。建議樓主以領略新疆風光為主,撿玉,僅僅作為一個游戲項目,到了地頭,你才知道,為啥和田玉這么貴,那真是搏命換來的。
『叄』 現在和田還能挖到玉嗎
不能。
以玉龍大橋為界,上溯八十公里,下追三十公里,在百餘公里的河床里,最多時三十萬人,三千台挖掘機在進行挖玉大會戰,河床變成了露天采礦工地。玉龍喀什河兩岸的地形、地表和植被受到嚴重破壞,沙漠化程度益甚。如同有人會去刨挖農民已經收過的番薯地一樣,河床竟被幾十遍地翻挖、篩選,再難見「漏網之魚」,白玉籽被採挖殆盡。喀拉喀什河因其河床里的玉籽質量較差,故免遭大規模的洗劫。
更讓人扼腕長嘆的是:由於地球氣溫升高,玉河源頭的冰川也在縮小。半個多世紀前,雪線為三千米,現已向上提升了一千餘米。「每歲五六月大水暴漲,則玉隨流而至。玉之多寡,由水之大小」(宋《玉屑》)。水勢不足,玉河缺乏足夠的力量把昆侖山新崩裂下來的玉礫挾帶至中下游。再加上其他一些水文上的綜合因素,形成積玉已被挖盡,新礫鮮見補充的狀況。玉河不再矣!
『肆』 和田挖玉賺錢不累不怎麼個挖法
現在河床都不成樣子了 政府也禁止開采 除非自己人工去挖 去找 可能幾天都找不到一塊 你看一下當地每天晚上在哪兒留守的采玉人就知道 了
『伍』 在和田可以撿到玉嗎
可以啊,不過就跟中彩票一樣,很不容易撿到,一般就算撿到都是特別特別小的,就看你運氣了,和田玉已經基本開采玩了,戈壁灘能撿到,野外一星期,也許就撿個幾顆的小東西,我妹妹去年就在玉龍河撿了塊小的,當地漢族特別少,估計不到百分之五,發展很慢。
(5)挖礦挖到和田玉擴展閱讀
和田玉,「中國四大名玉」之一(其三為陝西藍田玉、遼寧岫玉和河南獨山玉)。傳統狹義范疇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石,以和田「子料」為代表聞名於世;廣義的和田玉指軟玉(真玉)。和田玉雖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並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而是一類產品的名稱。
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和田玉因產於昆侖山被稱為「崑山之玉」,以後又因位於「於闐國」境內而被稱為「於闐玉」。直到清光緒九年(1883年)設立和田直隸州時,才被正式命名為「和田玉」。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的西漢國寶級文物「皇後之璽」,其質地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漢代皇後玉璽,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徽寶「中國印」,也是採用新疆和田玉作為材料。
和田玉屬鎂質大理岩與中酸性岩漿岩接觸交代而形成的變質岩,內含透閃石、角閃石、陽起石等多礦物集合體,化學成分是含水的鈣鎂硅酸鹽,化學式為Ca2(Mg,Fe2+)5[Si8O22](OH)2,密度為2.95—3.17,摩氏硬度在6.0—6.5之間。
長期以來,學術界對和田玉是按產地來劃分還是按礦物成分來劃分存在很大爭議,2013年12月17日和2014年1月,中國國家標准管理委員會和全國標准樣品技術委員會批准發布了國家標准GSB 16-3061-2013《和田玉實物標准樣品》,正式確定——「和田玉實物樣品國家標准不論產地,一律按其礦物成分來界定。
『陸』 漢人能去和田挖玉嗎
不能,本地人都沒得玉挖。
幾個人到了和田,一片荒涼,只看到一些本地人和一些被公司承包的挖掘隊伍,在那裡挖玉。現在的和田玉真的是少之又少,我們幾個見狀也沒辦法找不到好料子,在如此滿目瘡痍的環境下自己去淘玉簡直猶如大海撈針!
然後再用挖掘機械和運輸車把所有的雜石運到「分揀機械」中。機械會將所有的雜石清洗干凈並自動分揀成特大,大、中、小四類。
近年來,和田籽料行情居高不下,玉石行業得到了鼎盛發展,在這種狂熱的商業背景下,無數和田當地的挖玉人,或者迫於生計,或者懷揣一夜暴富的夢想,紛紛加入到了挖玉行列。
很多挖玉人都是當地的農民。其中不乏,或者說是很多都是沒有工作或者固定經濟來源的老人、婦女和兒童。他們所採取的都是最原始的人工挖掘的方式。
『柒』 和田玉哪裡有挖的
新疆和田
機械挖玉:玉龍大橋史前是古河床采玉區,起自玉龍喀什河渠首,向南延伸60公里。采玉場分布在東、西岸史前古河床上。有一定財力的老闆各佔一片。安營紮寨,用鏟車推去浮土。鏟出卵石,從中找出玉石。一般在1-2公里就有兩家地礦老闆。照此推算,60公里長的區域里應有120家礦主。再按每家有10名僱工推算,這一帶挖玉至少有1000多人。這些老闆一般有鏟車1-3台(個別還有挖掘機),鏟車司機的工資都在千元以上,僱工工資600元左右,管吃管住。礦主和僱工基本都是維族人,分別來自和田各縣,以和田、洛浦、墨玉三縣市為多。也有個別內地漢族人。據礦主說,他們所挖玉之地都向土地資源管理部門都交了費用。每畝交3200元,押金3000元。據說把開挖的礦坑填平後即退回押金。但實際情況沒有一家回填。因為回填的價格費用已超過押金數。於是,昔人日的礫石戈壁又成了沙丘。機械采玉類似煤礦的露天開采。先用鏟車鏟去2-15米的沙土,直到露出卵石為止。
人工挖玉:是在玉龍喀什大橋南北河道中以手工挖玉為主,通常是3-8人打伙或是全家兩代一起上陣。用雙齒鐵耙、鶴嘴鐵搞、鐵鍬鏟去浮土在卵石中找玉,吃住就河道里。
『捌』 有去和田挖玉的嗎
新疆和田玉礦區已經封了,留給以後子孫後代去挖,和田並不是遍地是玉,主礦封了,本地人已經把可能有的地方挖遍了。
『玖』 我想去和田撿玉 一個人去危險嗎費用多少 撿不到可以當自已旅遊!
去和田旅遊或者撿玉什麼的不危險的,和其他地方一樣的。去和田看你做什麼交通工具了,汽車從烏魯木齊的話可能也就一兩百,飛機要貴些。
現在基本是撿不到玉了,古河道都被大型機器挖了不知道多少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