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卡挖礦難度
❶ 顯卡挖礦的原理到底是什麼
簡單來說,挖礦就是利用晶元進行一個與隨機數相關的計算,得出答案後以此換取一個虛擬幣。虛擬幣則可以通過某種途經換取各個國家的貨幣。運算能力越強的晶元就能越快找到這個隨機答案,理論上單位時間內能產出越多的虛擬幣。由於關繫到隨機數,只有恰巧找到答案才能獲取獎勵。
中本聰在他的論文中闡述說:
「在沒有中央權威存在的條件下,既鼓勵礦工支持比特幣網路,又讓比特幣的貨幣流通體系也有了最初的貨幣注入源頭。」
中本聰把通過消耗CPU的電力和時間來產生比特幣,比喻成金礦消耗資源將黃金注入經濟。比特幣的挖礦與節點軟體主要是透過點對點網路、數字簽名、互動式證明系統來進行發起零知識證明與驗證交易。
每一個網路節點向網路進行廣播交易,這些廣播出來的交易在經過礦工(在網路上的電腦)驗證後,礦工可使用自己的工作證明結果來表達確認,確認後的交易會被打包到數據塊中,數據塊會串起來形成連續的數據塊鏈。
中本聰本人設計了第一版的比特幣挖礦程序,這一程序隨後被開發為廣泛使用的第一代挖礦軟體Bitcoin,這一代軟體從2009年到2010年中旬都比較流行。
每一個比特幣的節點都會收集所有尚未確認的交易,並將其歸集到一個數據塊中,礦工節點會附加一個隨機調整數,並計算前一個數據塊的SHA-256散列運算值。挖礦節點不斷重復進行嘗試,直到它找到的隨機調整數使得產生的散列值低於某個特定的目標。
(1)顯卡挖礦難度擴展閱讀
最早,比特幣礦工都是通過Intel或AMD的CPU產品來挖礦。但由於挖礦是運算密集型應用,且隨著挖礦人數與設備性能的不斷提升難度逐漸增加,現在使用CPU挖礦早已毫無收益甚至虧損。
截至2012年,從2013年第一季度後,礦工逐漸開始採用GPU或FPGA等挖礦設備[5]。同時,ASIC設備也在2013年中旬大量上市。
從2013年7月起,全網算力由於ASIC設備大量投入運營呈現直線上漲,以2013年7月的平均算力計算,所有CPU挖礦設備均已經無法產生正收益,而FPGA設備也接近無收益。
2013年9月平均算力估算,現有的針對個人開發的小型ASIC挖礦設備在未來1-2個月內也接近無正收益。大量算力被 5 THash/s以上的集群式ASIC挖礦設備獨占。個人挖礦由於沒有收益,幾乎被擠出挖礦群體。有一些比特幣礦工則集資在某些可獲取低價電力的地方興建機房安裝大批挖礦設備進行挖礦。
部分比特幣礦工為省下自己挖礦的成本,將挖礦程序製作成惡意程序,在網路上感染其他人的電腦,來替自己挖礦。
❷ 挖礦顯卡是啥意思
一般有專業顯卡來挖礦,挖到的礦其實就是比特幣,用戶用電腦下載挖礦軟體然後運行特定演算法,與遠方伺服器通訊後可得到相應比特幣,多採用燒顯卡的方式工作,所以耗電量較大。
顯卡礦卡通常都是ATI晶元的顯卡,比特幣行情不好,那些礦工紛紛把自己平時挖礦的礦卡就拿出來當二手賣了。
什麼是挖礦?
簡單來說,挖礦就是利用晶元進行一個與隨機數相關的計算,得出答案後以此換取一個虛擬幣。虛擬幣則可以通過某種途經換取各個國家的貨幣。運算能力越強的晶元就能越快找到這個隨機答案,理論上單位時間內能產出越多的虛擬幣。由於關繫到隨機數,只有恰巧找到答案才能獲取獎勵。有可能一塊晶元下一秒就找到答案,也有可能十塊晶元一個星期都沒找到答案。越多晶元同時計算就越容易找到答案,內置多晶元的礦機就出現了。而多台礦機組成一個「礦場」同時挖礦更是提高效率。而礦池則是由多個「個體戶」加入一個組織一起挖礦,無論誰找到答案挖出虛擬幣,所有人同時按貢獻的計算能力獲得相應的報酬,這種方式能使「個體戶」收入更穩定。
挖礦和顯卡的關系
ASIC晶元專門用於比特幣挖礦的螞蟻礦機
計算能力越強,越容易挖出虛擬幣。相應地,當挖出的虛擬幣數量越多時,挖礦難度會相應提高,從而控制虛擬幣產出率。而虛擬幣並不是無限的,比特幣限定總量為8400萬個。
❸ 挖礦都關鍵是顯卡還是cpu
理論上講,CPU運算和GPU運算都是可以挖礦的。
在一種虛擬貨幣問世的初期,挖礦相對容易,可能一塊性能足夠強悍的CPU就可以比較容易地挖到幣。
隨著挖幣越來越難,CPU面對挖礦所需的巨大算力早已力不從心,而顯卡GPU核心大規模的流處理器並行運算的恐怖性能,更加的適合挖礦這種並行運算。
因此,現在的專業礦機,早已成為GPU以及專業晶元的天下,CPU在其中最多起到協調的作用。並且,隨著挖礦難度的增加,對礦卡的顯存容量要求越來越高,幾年前2~3GB就夠用,現在可能6GB都不夠用了。
❹ 筆記本能接個顯卡然後挖礦可以嗎挖礦對電腦性能有要求嗎
筆記本各種配置基本都達不到,還有善熱的問題。所以 挖礦設備首先就是杜絕NV顯卡。挖礦肯定是用顯卡挖礦。CPU不是很重要。但是也不要低過I5,挖礦設備的整體結構和普通PC機器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顯卡數量。可以通過PIC擴展來安裝4,個或者8個。當然你覺得夠2個,1個也行。擴展後,需要自己製作個擴展架。來固定顯卡等設備,架子上要弄些風扇給顯卡散熱的。
這年頭你還想著挖礦?這一已經不是2010年了現在個人小規模挖礦賺錢 別想了 除非你有個幾百萬投 現在都是規模化 用礦機挖 整個機房專業管理 現在個人投資有這么幾條路1.自己買BTC 2.期貨交易3.參見IPO4.股票就是你自己買蝴蝶礦機也很難說回本的 按目前礦機價格和難度來算 礦機一般都得3個月才能回本(不算電費只算礦機錢) 但是不要忘記難度是一直增長的 所以你個人挖礦是一輩子回不了本的 比較好的方式是參見IPO買算力股 ...不說了 你可以找我私聊挖礦教學如下http://cnbtcnews.com/bitcoin-study/what-is-bitcoin/bitcoin-from-beginner-to-master.html
❺ 顯卡挖礦到底是什麼意思
通過顯卡內處理器的運算,來解決問題,從而獲得賞金。一般都是數字貨幣,如之前的比特幣,萊特幣等等。回答問題的難度不等,獎勵也會不等,所需要運算數據也不等。而這種挖礦需要的是24小時不停的計算數據,所以對顯卡的損耗極大。
❻ ASIC成主流後,你的顯卡還會挖礦嗎
ASIC出現之後,ASIC挖BTC的運行速度會是顯卡N倍,就好比現在GPU比CPU的速度快N倍一樣。投票中的選項中提到了LTC注:LTC是Litecoin的簡稱,LTC的特性決定了在LTC上實現ASIC/FPGA挖礦極其困難,可以將LTC視為ASIC/FPGA
proofLTC與BTC的對比詳見:
單選投票,
共有
91
人參與投票
距結束還有:129
天13
小時4
分鍾1.
不會挖,會直接賣掉顯卡,那時顯卡就和現在的CPU挖礦一樣沒有收益。2.
會挖,但不會挖BTC了,因為LTC是更好的選擇!3.
會繼續挖BTC,不管難度有多高,反正無所謂。您所在的用戶組沒有投票許可權
❼ 英偉達VS AMD:看看你的顯卡挖礦每月能賺多少
如果你想把挖礦當作你的事業的話,它可能不適合你。因為如果想要提高挖礦效率的話,礦主需要刷顯卡的BIOS、超頻等操作,這會對你的電腦造成損害。但是你如果把挖礦當成一種休閑的話,它還是不錯的選擇。
❽ 挖礦會對顯卡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會加速顯卡老化。
挖礦為了賺錢,基本上顯卡是7x24小時工作不間斷滿載運行,有些人為了賺的更多還會對顯卡超頻,一般家用游戲顯卡根本不是為了這種使用環境而設計的,長時間滿載運行會導致顯卡加速老化,一般挖礦半年的顯卡用掉的壽命比一般玩家正常使用3年的損耗更大,所以現在各大品牌一般對礦卡的質保做出了嚴格的限制。
(8)顯卡挖礦難度擴展閱讀:
電腦挖礦原理:
從比特幣的本質說起,比特幣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堆復雜演算法所生成的特解。特解是指方程組所能得到有限個解中的一組。而每一個特解都能解開方程並且是唯一的。以鈔票來比喻的話,比特幣就是鈔票的冠字型大小碼,知道了某張鈔票上的冠字型大小碼,就擁有了這張鈔票。
而挖礦的過程就是通過龐大的計算量不斷的去尋求這個方程組的特解,這個方程組被設計成了只有 2100萬個特解,所以比特幣的上限就是2100萬個。
要挖掘比特幣可以下載專用的比特幣運算工具,然後注冊各種合作網站,把注冊來的用戶名和密碼填入計算程序中,再點擊運算就正式開始。完成Bitcoin客戶端安裝後,可以直接獲得一個Bitcoin地址,當別人付錢的時候,只需要自己把地址貼給別人,就能通過同樣的客戶端進行付款。
在安裝好比特幣客戶端後,它將會分配一個私鑰和一個公鑰。需要備份你包含私鑰的錢包數據,才能保證財產不丟失。如果不幸完全格式化硬碟,個人的比特幣將會完全丟失。
❾ 顯卡挖礦決定速度的主要是什麼
比特幣早期通過CPU來獲取,而隨著GPU通用計算的優勢不斷顯現以及GPU速度的不斷發展,礦工們逐漸開始使用GPU取代CPU進行挖礦。比特幣挖礦採用的是SHA-256哈希值運算,這種演算法會進行大量的32位整數循環右移運算。有趣的是,這種演算法操作在AMD GPU里可以通過單一硬體指令實現,而在NVIDIAGPU里則需要三次硬體指令來模擬,僅這一條就為AMD GPU帶來額外的1.7倍的運算效率優勢。憑借這種優勢,AMD GPU因此深受廣大礦工青睞。
勸告樓主如果預算不多還是不要挖了!!!這錢不是想賺就能賺的
比特幣的難度不斷增加,用顯卡挖礦是在與時間賽跑,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比特幣挖礦的難度在逐漸增加(比特幣的演算法設計的原因)。如果某套平台按目前難度每天能夠獲取1個比特幣的話,那麼一個月後,同樣算力的平台可能只會獲得0.8個,連最頂級的顯卡也挖18.2天才得到個(其中還不能中斷關機),最低的HD7750二手都要400多(要214天才能挖到一個),看看這圖就知道了(這是今年5月數據,現在不止18天了)
人家正規的挖礦買幾萬一台的礦機才能賺(幾十個頂級顯卡堆在一起運算的礦機)
希望能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