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挖礦
⑴ 我現在主手剝奪者,副手冰川,誰能告訴我現在該加什麼天賦詳細點
我不說我的天賦,只是對樓上的天賦 做點評論。
改版後,刺殺中是點不夠加的,根本不存在過度點一說。
按照雙手匕首來說,加強化毒葯 對於功速快的武器來說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而對於大型副本的傷害輸出來說,保證全程切割是必須的,不論是戰斗賊還是匕首賊,匕首賊只是要多穿命中裝而已。所以刺殺裡面的強化切割是你保證大型副本傷害輸出的前提。
而冷酷攻擊則對於21 8 22 這個天賦來說是個廢點,沒有任何可取的價值。
冷酷攻擊的價值在於命運封引,沒有出命運封引的盜賊出了冷酷攻擊就只是擺設。
同樣的強化破甲,只能在PK打戰士的時候用的到,但是也不是必須的。
戰斗裡面,
我會去選擇,加2點邪惡攻擊。畢竟匕首賊不是抗怪的,2點閃避效果幾乎沒有,不過這個東西仁者見仁了,加2點閃避也不是不可以。
敏銳里我就有點看不懂了,司機待發都不加 那加22點是為了什麼?
我說1種加點吧。
1.靠命運封引過日子的暴擊賊。
基本思路是31 20
刺殺裡面,
惡意5
冷酷攻擊2
強化剔骨3
無情3
無情打擊1
致命偷襲5
強化毒葯5
冷血1
命運封引5
精力1
戰斗裡面
強化鑿擊 3
邪惡攻擊 2
強化背刺 3
精確5
強化疾跑2
匕首專精5
這種加點,完全是基於命運封引的基礎上加的。穿一身暴擊裝,命運封引的解釋是只要暴擊就獲得2個連擊點。 在這個前提下,獲得連擊點數不比戰斗賊慢,所以我加了強化剔骨。同時擁有了精確,命中不比戰斗賊低,所以我加了強化切割。
這種加點,不論是副本還是野外打錢都是很輕松自如。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很難獨立去完成一些特殊任務。比如深淵偷礦,單刷98,等等。
可以負責任的說,這種加點不一定最好,但是一定是你用了之後感覺最爽的加點,看著頻繁暴擊獲得2個連擊點,那種興奮是很難用言語來形容的。
21 8 22,目前用的人最多,也是最平衡的加點,但是很遺憾太中庸了。
不存在一種加點,PK也強,下副本也強,打錢也強,武器裝備還沒有太大限制。
所以就像我說的一樣,找一種你喜歡的特點和著重點。
你要知道你這個天賦的亮點在哪裡,其他加點要圍繞他進行。
比如我說的:加了命運封印,然後加匕首專精,穿一身暴擊裝。
又比如 加了調整,然後加閃電反射,穿一身閃避裝。
又或者加了 強化毒葯,然後加強化切割,拿功速超快的武器,穿血牙3件的,的雙手毒葯賊。
總之你要有個目的,和你自己的想法,或者你會加出比較垃圾的點,或者你對你的點不滿意,但是你要知道玩賊玩的就是不同天賦的嘗試。
當然如果你沒有我說的這么多想法,那你就中庸一下用個最普通平常的21 8 22吧,反正不會太差。
⑵ wow 里鏡像系統做的最好的是冰冠冰川和奧丹姆,有異議嗎
海山和海底也有呀。
但個人認為最多動畫的以及劇情最緊湊的,當屬奧丹姆。奪寶奇兵的游戲版呀。
⑶ 貓游記各級礦工,采礦地點,謝謝
礦石出處
礦工級別 經驗點數 礦石種類 采礦地點
一級 200點 泰米爾紅寶石、孔雀石、虎眼石、暗影石、銅礦石、劣質的石頭 北牧 牧野 萬馬 低矮林地
二級 800點 德靳斯坦鑽石、翡翠、小月亮石、虎眼石、暗影石、錫礦石、粗糙的石頭 卡斯特 寒風谷 霜雪谷 銀雪平原 冰封灣
三級 1000點 柯伊諾爾鑽石 綠寶石、翡翠、小月亮石、暗影石、鐵礦石、沉重的石頭 冰封瀑布 蘆葦盪 凍土苔原 雪松森林 無名湖
四級 2000點 熔岩之心鑽石 黃水晶、綠寶石、小月亮石、翡翠、銀礦石 、沉重的石頭 白馬港 西坡 南坡 東坡
五級 6000點 黑王子紅寶石 黃水晶、綠寶石、翡翠、金礦石 、沉重的石頭
白馬河口 南坡
六級 6000點 世紀之鑽 綠寶石 黃水晶 紅寶石 秘銀礦石 堅固的石頭 金沙灣 西賽平原
七級 8000點 金綠石貓眼 綠寶石 黃水晶 紅寶石 真銀礦石 堅固的石頭 龍脊山 熊貓森林 精靈世界
八級 噩運之鑽 黑鑽石 大貓眼石 藍寶石 瑟銀礦石 厚重的石頭
九級
十級
⑷ 中國IPFS/Filecoin挖礦技術排名
在國內,IPFS已經發酵了3年時間,但是實際佈道的周期遠遠不止三年,這三年時間里挖礦技術的最終展示是在測試網和太空競賽,更關鍵的是主網上線後的正式開挖。星際無限在算力排名和單T挖礦效率上一直做到行業領先,尤其是單T挖礦效率,保持在IPFS分布式存儲領域的頭部水平。
⑸ 冰川灣是怎麼樣的呢
冰川灣國家公園和保護區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交界處,區內包括一系列冰川。1925年這里成立了國家紀念公園,目的在於保護冰川環境和當地植被,以用於大眾娛樂、科學探索和歷史研究。1980年冰川灣成為國家公園和保護區。
高高的山峰遠遠聳立在地平線上,俯瞰這片冰雪大地,其中最高峰是海拔4670米的費爾韋瑟峰。這里沿海地區屬於海洋性氣候。夏季涼爽潮濕,冬季氣候溫和濕潤。內陸屬於高海拔地區,氣候終年嚴寒。整個地區年平均降水量約1800毫米,海邊地帶為2870毫米,內陸為390毫米。
每到夏季,冰川底部的雪水融化,水流奔騰咆哮,沖蝕出各種洞穴和溝渠。最終,上面的冰川薄得無法支撐時,便轟然塌下,冰川灣內部回盪著冰塊斷裂崩落的聲音,景象極為壯觀。在最近的幾個世紀里,冬季的降雪量不及夏季的冰雪消融量,於是冰川以每年400米的速度後退。繆爾冰川在7年中後退了8千米。陸地慢慢退落其冰蓋,露出岩石,動植物又奪回約4000年前開始的「小冰河時代」所喪失的領土。
科學家在冰川後退情況下加快了研究生物物種重返的進程。最初,剛剛露出的岩石上只生長著一層藻類植物,接著苔蘚和地衣顯露出來,然後是碎石堆上長著纖細的陰地植物,那裡還留有冰河時代前森林生長的痕跡。
土壤層逐漸形成,陰地植物根部的固氮細菌使土壤肥沃。一簇簇矮榿木和柳樹出現了,接著出現的更高大的黑三角楊,最後讓位給鐵杉林和雲杉林,它們現已遍布海岸。植被出現後,吃植物的動物隨之出現,繼而出現猛禽和猛獸,如鷹、狼等。
豐富多變的自然環境也給眾多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居住場所,區內植被豐富,從內陸到沿海依次為岩石、高山地帶、溫帶雨林,植物主要為高山松樹。植被從沿海地帶一直延伸到山谷森林。
夏季,從冰川崩塌下的巨大冰山為海狗提供了棲息地。冰川灣地區內還有各種各樣的動物:棕熊、黑熊、山地羊(石山羊)、鯨(包括座頭鯨)、海豹和鷹(雕)等。一些稀有動物如多爾羊、大灰熊等也可在這里看見它們的蹤跡。阿拉斯加常被稱做北美大灰熊的最後堡壘,這是因為這里是大灰熊最後也是最好的生存地。美國本土48州原有數萬頭大灰熊,現在卻不足千隻,而只有阿拉斯加的大灰熊數量還很多,大約有31000頭。大灰熊是一種強而有力的肉食動物,可以獵殺其他大型哺乳動物,但並不常攻擊人。
公元前一萬年時這里已經有了人類居住。比較穩定的居民群是在阿爾塞克河的邊緣地帶出現的,有許多證據顯示這條河在歷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這里除了當地居民,還發現了歐洲人到過這里的痕跡,他們挖礦、作皮毛交易、伐木、捕魚,進行探險活動。能發現這些人類居住的痕跡是極為不容易的,因為這里潮濕的氣候和大量快速生長的植物已經覆蓋了這些痕跡。
⑹ 冰河灣國家公園在哪裡
冰河灣國家公園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交界處,區內包括一系列冰川。1925年這里成為國家紀念公園,目的在於保護冰川環境和當地植被。1980年冰河灣成為國家公園和保護區,1986年此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生物保護區。公園覆蓋面積共約13000平方千米,包括約2500平方千米的鹹水區和1415千米長的海岸線。這里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完整的生態系統,典型的冰川作用形成了迷人的景色。綿延的高山、環抱著避風港的海灘和峽灣,以及潮汐冰川都是這一地區的特色景觀。
1794年,英國航海家溫哥華乘「發現」號來到艾西海峽時,還沒有冰川灣。他所看到的只是一條巨大的冰川的盡頭,那是一堵16千米長、100米高的冰牆。但是85年後美國博物學家繆爾來到此地,發現的是一個廣闊的海灣。冰川已向陸地縮回了77千米。
現在,在冰河灣國家公園里,冰蝕的峽灣沿著兩岸茂密的森林,伸入內陸100千米,盡頭是裸露的岩石,或是從美加邊境山脈流下的16條冰川中的某一條。高高的山峰遠遠聳立在地平線上,俯視這片哺育冰川的冰雪大地,其中最高峰是海拔4670米的費爾韋瑟峰。
1879年,繆爾曾經攀登過高聳入雲的費爾韋瑟峰。他描述過翼狀的雲層環繞群峰,陽光透過雲層邊緣,灑落在峽灣碧水和廣闊的冰原上;還描述黎明景色非凡美麗,山峰上似有紅色火焰在燃燒。「那壯麗的輝光消失了」,陶醉其中的繆爾寫道,「那五彩斑斕的萬道霞光漸漸消退了,變成了淡淡的黃色與淺白」。如此美景至今仍可看到。
冰河灣沿海地區屬於海洋性氣候。夏季,融化的雪水在冰川底部咆哮,沖蝕出洞穴和溝渠,最終,不斷融化的冰川薄得無法支撐時,便轟的一聲塌下來。在最近的幾個世紀里,冬季的降雪量不及夏季的冰雪消融量,於是冰川以每年400米的速度後退。繆爾冰川在7年中後退了8000米。冬季氣候溫和濕潤。內陸屬於高海拔地區,氣候終年嚴寒。整個地區年平均降水量約1800毫米,海邊地帶為2870毫米,內陸為390毫米。冰河灣是一塊尚未被開發的荒野,因近兩個世紀來的冰川迅速融化和16個潮汐冰山的形成而引起世人矚目。這里的16個潮汐冰山佔世界上已發現的30個潮汐冰山的一半以上。
冰河灣還有許多有特色的海洋物種。這里的土壤層逐漸形成,陰地植物根部的固氮細菌使土壤肥沃。一簇簇矮榿木和柳樹出現了,接著出現了更高大的黑三角楊,最後讓位給鐵杉林和雲杉林,它們現已遍布海岸。出現植被後,吃植物的動物隨之出現,繼而出現猛禽和猛獸,如狼等。夏季,巨大的冰山為海狗提供了棲息地。夏季還有14米長的座頭鯨到來,它們在夏威夷過冬後,便來此翻騰嬉戲。繆爾目睹了無數冰山的誕生,為之神往。他寫道:「它們幾個世紀來一直在冰川中蠕蠕而行,如今終於得以擺脫,在水中沉浮翻轉,成為藍色水晶島逍遙漂流。」在18、19世紀,這里出現了比較穩定的居民群,他們居住在阿爾塞克河的邊緣地帶。有許多證據顯示這條河在歷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除了當地居民,也發現了歐洲人到過這里的痕跡,他們挖礦、做皮毛交易、伐木、捕魚和進行探險活動。潮濕的氣候和植物的快速生長掩蓋了大部分的人類居住痕跡。
當然,冰河灣最有特色的肯定是冰河。整個冰河灣國家公園包含了18處冰河、12處海岸冰河地形,包括沿著阿拉斯加灣和利陶亞海灣的公園西緣。幾個位置遙遠,且罕有觀光客參觀的冰河,都屬於冰河灣國家公園所有。
泛太平洋冰河是一處退卻的冰河,1879年繆爾抵達時,已向北退卻了約24千米;1999年長度約為40千米、寬度約為2300米、高度約100米,是冰河灣國家公園最壯麗的到海冰河,穿越於美國阿拉斯加州及加拿大卑詩省的邊界。目前此冰河表面覆蓋著大量由上游攜來的泥沙,略顯灰暗。
馬傑瑞冰河1912年由於泛太平洋冰河的退卻而獨立分開,成為另一獨立的到海冰河,22.4千米長、1.6千米寬、59~122米高;其潔白的冰岩斷面,更顯其壯麗,與泛太平洋冰河一起被稱為最美的冰河。
馬傑瑞冰河由於少了泥沙覆蓋的保溫,在夏季許多情況下人們將會目睹其冰河崩塌的奇景,體會隆隆的巨響,它有如天籟般的絕妙聲音。冰山的崩裂除了隆隆巨響外,同時也激起冰河區內的水裡及天上的生物一陣騷動,飛鳥海豹追逐著因冰裂所激起的游魚。大自然食物鏈的神奇,著實讓人贊嘆。原來冰河灣國家公園並不是一片凄清安靜,而是一片生氣盎然的世界。陽光下的冰河灣是潔白的大自然雕塑。原來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冰河,是幾十年甚至數百年以來累積下的結晶。
哈普金冰河約20千米長、1600米寬、61~122米高;為紀念約翰·哈普金1879年與約翰·繆爾一起進入冰河灣而得名。
瑞德冰河位於瑞德內灣。瑞德內灣為冰河灣國家公園進出泛太平洋冰河及馬傑瑞冰河的通道,由於冰河的堆積與密度的不同,在切割的冰雕間,可以看到原來冰不是只有一種顏色,還有各式各樣的藍色,在迷濛的霧中更添一分神秘的色彩。
那麼,冰河為什麼看起來是藍色的呢?冰河磨松河壁,造成大小不一的岩石碎塊。碎石夾雜在冰河內部或壓在冰河底,被帶到了湖泊。大塊的碎石沉澱形成三角洲,小塊的碎石則散入湖區,只剩下最小的類似波形瓦的冰塊浮在水中。分布在水中的冰塊,可以折射光線中的藍色和綠色光線。因此這些冰河就有了舉世聞名的特殊色彩。隨著冰河融化的季節,湖泊的色彩會因水中的冰塊增加而更加光彩奪目。冰河的表層若是呈現出白色及灰色的色彩,是因為裡面含有空氣及雜質,影響了光線的折射。在冰河較深層的冰塊,因冰河流動的推擠過程自然會將空氣及雜質擠壓出來,所以呈現藍色的光澤。經過擠壓的冰塊結晶大都是同樣的大小,而且能夠在日光中呈現藍色波。
冰河灣國家公園中冰河的形成,是因為積雪速度超過融雪速度所致。簡單來說,高山地區溫度比平地低,每上升100米,溫度即降低0.6℃,當溫度降至0℃時,又有足夠的濕度及雨量,便會下雪;而下雪的地方,形成一條無形的線,即所謂雪線。雪線以下溫度未達0℃,不會下雪;雪線以上的地區,溫度為0℃以下,才會下雪。當冬天來臨時,溫度降低,雪線以上的高山地區快速積雪;而春天來臨時,溫度上升,將積雪融化成水。當積雪還未完全融化的時候,冬天又來了。於是溫度降低,水遇冷結成冰,並再次下雪,堆積在原先的結冰上。如此年復一年,當冰的厚度累積到某種程度時,因地心引力,便順山勢滑動,於是形成冰河。
⑺ 魔獸世界冰冠冰川,北風苔原,嚎風峽灣,晶歌森林,灰熊丘陵,祖達克,索拉查盆地,風暴峭壁,龍骨荒野。
冰冠泰坦多~那時候老是為了一個泰坦被一群小怪群毆…
⑻ WOW給個冰冠冰川的礦點 風暴峭壁礦點 分布圖 可留下聯系方式
NGA我搜到圖,基本全屏都是,沒意思
你去NGA搜,比如撒剛,然後能找到那個分布圖
⑼ 飢荒中迷你冰川怎麼弄掉
用鎬子像挖岩石一樣挖,會挖出來冰,可以在夏天吃掉降體溫,或者做肉丸,或者做其他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