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功耗高還有人挖礦
㈠ 雖然amd的cpu發熱大,功耗大,但是買amd的cpu有性價比嗎還有amd的apu和fx都能帶動
聽我一句勸 還是英特爾吧
㈡ amd的rx顯卡除了功耗高有什麼缺點
amd顯卡可以說沒什麼長進,
就拿amd所有系列最高端顯卡對比
rx系列RX Vega 64
r300系列Radeon Pro Duo
r200系列R9 295X2和
hd7000系列hd7990
hd6000系列hd6990
hd5000系列hd5970
hd4000系列hd4870
hd3000系列hd3870
以上除了RX Vega 64是單核心,全是雙芯顯卡。因為單核心很差。雖然有HBM顯存但是這個顯存造價太高了,還不能全方面給中低端顯卡用上。amd一直到15年都還在用雙芯顯卡代表卡皇。
英偉達
gtx690後就無雙核心顯卡了,
9系列顯卡對比r300系列(因為都是15年發布的顯卡)
可以說全方位被吊打
gtx980ti相比r9 390x性能差距百分之50
gtx1080ti相比RX Vega 64 性能差距也到百分之45
rtx2080ti相比???amd卒
你說amd性能哪裡強呢
Radeon Pro Duo 這個16年的雙芯卡皇居然比RX Vega 64還要強上百分之45,rx 64好歹是17年的卡皇。
這牙膏擠的,還變成倒貼了
㈢ 現在的AMD處理器和顯卡還存在功耗問題嗎
這個關於工號的問題,你就不用考慮了,因為廠商CPU AMD已經給你考慮到了工程師是幹啥吃的,就是搞技術是什麼運算呀?圖像啊?還有工號都會考慮到的。
㈣ AMD955聽說是性能最強的U,但功耗高,現在又出了AMD A3870k,這兩款性價比哪個更好,我主要用來開多任務
AMD955 不是最強的CPU, 而是眼下性價比最高的 CPU
AMD A8-3870K ,不是CPU,而是融合後的 APU,含有一刻 6550D 的顯卡核心
多任務上, AMD 955 性能比較好
功耗對比
AMD 955 125W
A8-3870K 100W
㈤ amd筆記本處理器功耗35w 為什麼實際使用要比我的i7本55w的高 筆記本180瓦的電
你是說的電腦 的功率么?電腦的功率是整個機器運轉的功率,處理器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好點大 的還有顯示器,所以單純的用處理器來比較不同的電腦耗電是不具有可比性的。
還有就是電源的滿載(發熱不代表滿載,只表示它通電了,和耗電和本身的質量有關系)是怎麼確定的?一般電源的標稱都會有一點富裕,但是不可以長時間超負荷。
㈥ 為什麼AMD的cpu和INTEL的cpu功耗差那麼多啊
公司對比:AMD CPU需要很高的功耗和較高的主頻才能達到的英特爾的性能。
AMD今天的市值是30億美元,而英特爾是1200多億,40倍的差距
產品對比:總成績方面,Intel的Core i7、Core i5依然刷榜,FX-8350位列第十,略好於Core i5-4570T和Core i5-2500K。
整體體驗對比:AMD總體上在性價比上保持優勢,而Intel處理器在性能及能效上表現出色,但是涉及到具體價位時又會有許多的糾結。
怎麼選CPU是個綜合了性能、功耗、價格以及個人偏好的難題,媒體能做的是把客觀數據量化,這是消費者最基本的參考。PCGH將近兩年來AMD和Intel的主要CPU做了一番對比,而且使用的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天梯榜的形式,不需要對著繁多的測試結果一一對比了。
對比的CPU從最高端的Core i7-3970X到前幾年的C2Q Q9550都有涉及,AMD方面也涵蓋了FX-8350到羿龍II時代的X4 955,出現在這個名單的CPU大都分都很典型,因此這個榜單很有參考意義。
測試以Core i7-3970X的性能為100%,其他CPU按照性能指數排列,成績則分為應用軟體性能(7-Zip、圖像處理、視頻編碼以及OpenCL等)、游戲性能(紀元2070、戰地3、星際2、DiRT:決戰以及上古5),最後則是軟體+游戲的總成績。
㈦ AMD的功耗為什麼一直都這么大
要說顯卡的功耗,AMD在絕大多數時間里,的確實不如英偉達。
但要說CPU,這純屬放屁,要麼是無良的商家或英特爾的腦殘粉的忽悠之詞,說這種話的人非蠢既壞。
不可否認,歷史上曾經有很長時間,AMD的處理器普遍發熱巨大、性能較競爭對手低下。但是,也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而已。
早在奔騰2(AMD用來對標的是K6 2)、奔騰3(AMD用來對標的是速龍和毒龍)、早期威廉核心以及北木核心奔騰4(AMD用來對標的是速龍XP)時代,的確AMD處理器的發熱巨大穩定性差,且性能大多數時候處於落後(只有早期的速龍以及毒龍曾經逼得奔三手忙腳亂)。
但是到了AMD的K8架構速龍64橫空出世之後,同時期的奔四(無論北木還是Prescott)都無法匹敵。那個時候,功耗巨大發熱恐怖、高頻低能是奔四乃至後來的奔騰D的代名詞,而速龍64以及後續的K8 X2雙核系列是出了名的低功耗、低頻高能!如果沒有英特爾無心插柳的以色列小組鼓搗出來的酷睿2架構,英特爾後來能否這么輝煌真的難說。
只可惜了,AMD財力不夠雄厚、研發投入人才儲備、技術儲備都不如對手,K8的輝煌也就是曇花一現,隨著酷睿2、酷睿i架構的問世,接下里十多年的時間內,AMD無論是K10架構還是後續的推土機、打樁機等架構,在性能比拼上都落後一大塊,單核性能對比出現了「i3默秒全」的戲說。為了盡量追趕性能,AMD的處理器只有盡量提升頻率,於是功耗就不佔優。反觀對手,多年來擠起了牙膏,代際提升非常小,直到第八代酷睿i才因為銳龍的出現而擠多了牙膏。
而形勢的發展就是這么富有戲劇性。近幾年銳龍(Zen)、銳龍2(Zen2)架構處理器的研發成功,AMD的處理器性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尤其是單核性能,銳龍2系列甚至和對手八代、九代產品持平了,製程工藝也開始超越對手(Zen2採用7nm工藝,而英特爾還是14nm++++工藝),我們會看到,眼下銳龍2處理器的功耗反而比對手還要小、發熱還要低!
最新消息,銳龍2最高端的型號已經憑借著更少的核心數量和功耗,性能方面全面壓制對手最高端的至尊版十代i9,無論單核還是多核性能 !!!
真不知所謂的「AMD的功耗為什麼一直都這么大」的說法有何依據?難道說出這句話的人從來不關注X86 CPU發展史?
我並不是A飯,我用的十幾塊CPU,還是英特爾的多。從早起的圖拉丁賽揚1.0GHz,到賽揚D2.13GHz,奔騰4 631 3.0GHz,再到後來的771至強L5420,以及現在單位用的奔騰G2030、i3-6100、i5-3470、i5-8500等,我接觸過的IU不下幾十款,而真正用過的AU只有K8的黑盒X25000+、K10的X3B73(X3720的商務版)以及現在還在用的K10六核X61055T。我承認,除了酷睿2出現之前的速龍64單雙核曇花一現之外,一直都是英特爾表現優秀,無論性能還是功耗。但是現在的銳龍2真的非常厲害,做人不能無視現實,那是耍流氓。
㈧ amd跟英特爾這兩個平台哪個功耗更高
現在功耗不是問題 溫度都不是問題 現在只說性價比 比如E5200 和AMD 7750 同樣出來的時候 人們多都選E5200
㈨ 為什麼都說AMD CPU的功耗大
並沒有AMD處理器功耗大這個說法,早期的AMD CPU由於製作工藝等因素,相對於Intel而言,功耗確實有點大,隨著工藝的提高,現在已經完全沒有功耗大這個說法了。
CPU功耗也就是TDP,「Thermal Design Power」,即「熱設計功耗」,是反應一顆處理器熱量釋放的指標。
含義是當處理器達到負荷最大的時候,釋放出的熱量,單位為瓦(W)。
TDP是CPU電流熱效應以及CPU工作時產生的其他熱量,TDP功耗通常作為電腦(台式)主板設計、筆記本電腦散熱系統設計、大型電腦散熱設計等散熱/降耗設計的重要參考指標,TDP越大,表明CPU在工作時會產生的熱量越大,對於散熱系統來說,就需要將TDP作為散熱能力設計的最低指標/基本指標。就是,起碼要能將TDP數值表示的熱量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