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下挖礦
1. 打井時地下是紅土下面會有水嗎
農村打井打到有儲水層的砂岩、石灰岩大多會有水。需要看具體的岩石層是否有儲水層,是否可以打穿儲水層。
2. 黑土,紅土,黃土各有啥區別
一、概念不同
1、紅土
紅土(red clay)是一種發育於熱帶和亞熱帶雨林﹑季雨林或常綠闊葉林植被下的土,由碳酸鹽類或含其他富鐵鋁氧化物的岩石在濕熱氣候條件下風化形成。紅土一般呈褐紅色,是具有高含水率、低密度而強度較高、壓縮性較低特性的土。
2、黑土
黑土是具有強烈脹縮和擾動特性的粘質土壤。它相當於美國分類的變性土土綱和聯合國分類的變性土單元。
本土綱包括中國現行發生分類制的砂姜黑土、潮土、石灰土、赤紅壤、水稻土諸土類中具備變性特徵者,因為中國以往未設立變性土獨立單元,1985年初擬的中國土壤系統分類才將其列為獨立土綱。
3、黃土
黃土是指在地質時代中的第四紀期間,以風力搬運的黃色粉土沉積物。它是原生的、成厚層連續分布,掩覆在低分水嶺、山坡、丘陵,常與基岩不整合接觸,無層理,常含有古土壤層及鈣質結核層,垂直節理發育,常形成陡壁。
二、分布不同
1、黑土
黑土地在世界上僅有三大塊,除了中國東北黑土外,還有兩塊分布在烏克蘭大平原和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它們在開發過程中也曾經受到過水土流失的嚴峻考驗。
烏克蘭平原的面積約為190萬平方公里,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積約為120萬平方公里,它們和東北黑土地一樣,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溫帶,由於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葉難以腐化、分解,歷經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質,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層。
黑土有機質含量大約是黃土的十倍,是肥力最高、最適宜農耕的土地,因此世界三大黑土區先後被開發成重要的糧食基地。
2、紅土
主要分布於非洲﹑亞洲﹑大洋洲及南美洲、北美洲的低緯度地區﹐大致以南北緯30°為限,常見於熱帶雨林區。歐洲特別是在地中海東岸和巴爾干半島地區也有類似於紅土的土壤存在。東亞地區北起長江沿岸﹐南抵南海諸島、南洋群島﹐東迄台灣﹐西至雲貴高原及橫斷山脈的范圍為紅土的重要分布地帶。
3、黃土
黃土主要分布在中緯度氣候溫暖地帶,該區以乾旱、半乾旱和溫暖少雨、有強烈季節變化為特點,而高緯、低緯地區黃土少見。
據V·台勞估計,歐洲黃土覆蓋面積佔7%,北美佔5%,南美佔10%,亞洲佔3%,K·凱哈克估計,大陸面積9.3%為黃土覆蓋。
三、利用價值不同
1、紅土
為更好地利用紅土,須對其淋溶作用強、礦質養分少、酸性大、易產生鋁錳毒害、保肥性能差和質地粘重或砂粒過多等不良性狀進行改良。具體措施是:增施氮、磷、鉀等礦質肥料,氮肥宜用粒狀或球狀深施,磷肥宜與有機肥混合製成顆粒肥施用。
施用石灰降低紅土酸性;合理耕作;選種適當的作物、林木,種植綠肥是改良紅土的關鍵措施;旱地改水田,減少水土流失並有利於有機質積累,提高紅土生產力。
保護植被,防治侵蝕,凡坡度大於25°的陡坡應以種樹種草為主,小於25°的坡地根據陡緩狀況修建寬窄不等的等高梯地或梯田種植。用於多年生林木和經濟林,比如馬尾松、油茶、杉木、烏桕等,及種植柑桔等經濟作物。
2、黑土
世界各地的黑土主要用於種植棉花、小麥、玉米、高粱、水稻、糖蔗或作為牧場,用於放牧的面積最大。黑土的自然肥力很高,但耕性差,水分有效性低,在有動力機具和灌溉條件下,其農業生產潛力才可得到發掘。
農藝利用依氣候而異,但因其粘粒含量高和濕時滲透性低,使這些土壤適於種植淹水的作物,而不宜種植用材林。黑土的非農業利用常出現許多工程上的問題。
3、黃土
黃土是適於植物生長的土質。黃土富於直立性,其中的天然洞穴曾是原始人類的住處,也為現代人建築住宅提供了有利條件。
3. 紅土是什麼土
紅土是一種發育於熱帶和亞熱帶雨林﹑季雨林或常綠闊葉林植被下的土,由碳酸鹽類或含其他富鐵鋁氧化物的岩石在濕熱氣候條件下風化形成。紅土一般呈褐紅色,是具有高含水率、低密度而強度較高、壓縮性較低特性的土。
一般紅土中四配位和六配位的金屬化合物很多,其中包括了鐵化合物及鋁化合物。紅土鐵化合物常包括褐鐵礦與赤鐵礦等,紅土含赤鐵礦特別多。
當雨水淋洗時,許多化合物都被洗去,然而氧化鐵(鋁)最不易溶解(溶解度十的負三十次方),反而會在結晶生成過程中一層層包覆於粘粒外,並形成一個個的粒團,之後亦不易因雨水沖刷而破壞,因此紅土在雨水的淋洗下反而發育構造良好。
紅土的分布
主要分布於非洲、亞洲、大洋洲及南美洲、北美洲的低緯度地區﹐大致以南北緯30°為限,常見於熱帶雨林區。歐洲特別是在地中海東岸和巴爾干半島地區也有類似於紅土的土壤存在。
紅土地區雨量大,降雨集中,有時一次降雨可高達200-300毫米以上,當地面覆蓋差時,暴雨就造成強烈的水土流失。
4. 雲南紅土風化殼下是什麼岩石
這個難說 如果岩石風化比較徹底一般會是紅土(主要是受褐鐵礦影響),你可以看看風化殼裡面還有哪些殘留下來的礦物,根據這個可以推測下可能的岩石,此外還可以查查該地區的地質資料。我給個推測吧 如果紅土裡面沒石英的話,可能是玄武岩。當然了知識推測而已。
5. 紅土 有啥作用
紅土的酸性強,土質粘重是紅土利用上的不利因素,可通過多施有機肥,適量施用石灰和補充磷肥,防止紅土沖刷等措施提高紅土肥力。
針對紅土有機質含量很低的情況,可種植綠肥,以提高紅土的有機質含量和氮素肥力。紅土速效磷普遍缺乏,增施磷肥,並提高其利用率是一項重要的農業增產措施。紅土施用石灰,一般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紅土下挖礦擴展閱讀:
紅土地區雨量大,降雨集中,有時一次降雨可高達200-300毫米以上,當地面覆蓋差時,暴雨就造成強烈的水土流失。如中國紅土區的年均溫為15~25℃﹐≧10℃的積溫為4500~9500℃﹐最冷月均溫為2~15℃﹐最熱月均溫28~38℃﹔年雨量為1200~2500毫米﹔冬季溫暖乾旱﹐夏季炎熱潮濕﹐干濕季節明顯。
紅土是種植柑橘的良好土壤。紅土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區,包括:江西、湖南兩省的大部分,滇南、湖北的東南部,廣東、福建北部及貴州、四川、浙江、安徽、江蘇等的一部分,以及西藏南部等地。紅土呈酸性——強酸反應。丘陵紅土一般氮、磷、鉀的供應不足,有效態鈣、鎂的含量也少,硼、鉬也很貧乏。並常因缺乏微量元素鋅而產生柑桔「花葉」現象。
6. 下葬時墳下挖出紅土是好還是壞
好壞要看你爺爺的墓所在的具體情況,穴土是紅色的,是火氣,主後人會出任武職。
7. 紅土型鎳礦
一、內容概述
紅土型(Laterite)鎳礦是含鎳基性-超基性岩體風化-淋濾-沉積的產物,屬於現代地表風化殼型礦床,風化的原岩通常是蛇綠岩雜岩中的純橄欖岩、方輝橄欖岩和橄欖岩,少數是克拉通環境中的科馬提岩和層狀鎂鐵質-超鎂鐵質侵入岩,它們的原始Ni含量只有0.2% ~0.4%,紅土風化作用導致Ni含量增高3~30倍。陸地上約70%鎳資源集中在紅土中。發育完全的紅土型鎳礦床,在正常風化殼剖面自下而上包括風化基岩帶、腐泥土帶、黏土帶(或綠泥石帶)、褐鐵礦帶、鐵礫岩帶5部分(陳浩琉等,1993)。含鎳的紅土化剖面按發育的主要礦物成分分成氧化物紅土、黏土紅土和硅酸鹽紅土3類。某些大型紅土型鎳礦的規模和品位見表1。
表1 某些大型紅土礦鎳礦的規模和品位
在形成時間上,紅土型鎳礦床不像硫化物型鎳礦床,紅土型鎳礦床成礦時代均集中於中生代和新生代。西歐及烏克蘭地區的礦床多數為中生代,赤道附近的古巴、新喀里多尼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礦床多數為新生代(陳浩琉等,1993;Kula,2000)。在空間上,大多數紅土型鎳礦床產在赤道兩側到緯度大約22°的地帶,如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古巴、西非和巴西等地,也有少數礦床產在緯度比較高的地區,如巴爾乾的希臘、阿爾巴尼亞和前南斯拉夫、西澳大利亞州,其他一些小礦床分布於美國、多美尼加共和國、印度等。中國發現紅土型鎳礦床較少,基本上分布於哀牢山褶皺系西南部,與橄欖岩、斜輝橄欖岩關系密切(中國礦業報,2008)。
紅土型鎳礦床常見於兩種構造環境:增生地體和克拉通地體。增生地體是活動構造地帶,板塊碰撞時逆掩斷裂作用使上地幔的橄欖岩和構成蛇綠岩雜岩的岩片逆沖到地表並暴露;在克拉通地體的構造環境下,紅土發育在太古宙到古生代各個時期的科馬提岩和超鎂鐵質岩上面,這種相對穩定有利於均夷作用,紅土發育在中等到平緩的地形上。
形成紅土型鎳礦一般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保爾果里特利,1983;Kula,2000):①基岩條件,一般為缺少石英的橄欖岩和蛇紋岩;②氣候條件,炎熱多雨的氣候條件有利於岩石礦物分解和充分氧化,並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淋濾和再沉積;③地形地貌條件,地形平緩,地殼上升使基岩出露,遭受風化侵蝕,易使紅土殼增厚。圖1為根據澳大利亞紅土型鎳礦床特徵所建立的紅士型鎳礦成礦模式。
圖1 主要紅土型鎳礦剖面
(據Elias,2002)
二、應用范圍及應用實例
菲律賓呂宋島紅土型鎳礦床位於呂宋中部西側三描禮士超基性岩帶內,礦石多為含鎳的褐鐵礦化黏土,並普遍伴生鈷礦床,產於超基性岩體頂部紅土型風化殼中,易於開采利用。
呂宋島位於馬尼拉海溝俯沖復合帶的北段,島內三描禮士超基性岩帶位於呂宋西部火山島弧弧前盆地與中部陸相山間盆地之間。由於板塊碰撞俯沖作用,導致該區構造岩漿活動十分強烈,出現了大面積的基性、超基性岩漿岩,為紅土型鎳礦的形成奠定了充足的物質基礎(圖2)。該地位於赤道附近,屬熱帶季風性氣候,終年炎熱多雨,超基性橄欖岩分布,為形成紅土風化殼型硅酸鎳礦床提供了優越條件。
區內紅土型鎳礦均產於超基性岩體頂部,礦體如「雲朵狀」產於紅土型風化殼內的褐鐵礦化黏土層、半風化殘余土層中。紅土型風化殼垂向分帶明顯(圖3),自上而下依次為殘余紅土蓋層→含鎳褐鐵礦化黏土層→含鎳半風化層→蛇紋石化基岩層→新鮮基岩。礦體大多產於紅土風化殼中,總體上受地形控制,平面形態復雜,呈不規則狀,邊界變化較大,有少量的夾石和無礦天窗。剖面上為緩傾斜似層狀,局部為不規則透鏡狀,厚度變化主要受地形和紅土風化殼厚度的控制,總體上與紅土風化殼的厚度呈正相關關系,分布則主要受紅土風化殼分布范圍的控制,礦體分布范圍與紅土風化殼分布基本吻合。礦石的礦物組分與風化土層的礦物組分大體一致,礦石礦物按其含量多少依次為蛇紋石、蒙脫石、滑石和綠泥石。此外,還有少量以風化礦物形式產出的針鐵礦、石英和以風化殘余礦物形式產出的蛇紋石化橄欖石。鎳礦物主要以鎳硅酸鹽形式產出,主要有含鎳蛇紋石、含鎳綠高嶺石、鎳鎂綠泥石、硅鎂鎳礦等。礦石中多見次生結構構造,部分地段殘留了原岩的結構構造特徵,礦石的結構主要有粒狀結構、假象結構、碎裂結構和交代網格結構,礦石的構造主要有土狀、塊狀、膠狀、蜂窩狀、網格狀構造。礦石自然類型歸類為氧化礦石,由超基性岩中的含鎳島狀硅酸鹽礦物經風化形成的含鎳層狀硅酸鹽礦物。礦石的工業類型歸類為硅酸鎳礦石,鎳主要呈類質同象形式存在於含鎳層狀硅酸鹽礦物中。在含礦紅土風化殼的上部和地表,常出現深棕紅色赭石、綠色蛋白石、蘋果綠色硅鎂鎳礦、綠色髓石或玉髓,呈細脈狀產出;底部常見白色菱鎂礦、蛇紋岩或蛇紋石化橄欖岩。礦體產於超基性岩體頂部紅土風化殼中,隨岩體頂界面的起伏而起伏,受岩體頂部紅土風化殼的厚度和形態控制,距岩體頂界面一般不超過數十米,表現了礦體與岩體之間的依存關系。化學風化是直接的成礦作用,使超基性岩體頂部紅土風化殼中的鎳含量普遍增高,在局部富集形成紅土型鎳礦,成生時序明顯晚於超基性岩體,是緊隨超基性岩成岩作用之後,新生代的古近紀—新近紀、第四紀風化作用的產物。
圖2 三描禮士區域地質簡圖
(據劉成忠等,2009)
1—阿克希特羅沉積岩系;2—三描禮士沉積岩系;3—呂宋中部陸相盆地積岩系;4—三描禮士超基性岩;5—巴塔安火山雜岩;6—區域斷層;7—鎳礦床;8—鉻礦床(點)
圖3 三描禮士地區紅土型鎳礦床典型剖面圖
(據劉成忠等,2009)
1—殘余紅土蓋層;2—含鎳褐鐵礦化黏土層;3—含鎳半風化土;4—蛇紋石化橄欖岩;5—新鮮橄欖岩
區內橄欖岩等超基性岩中鎳的含量普遍較高,為紅土型鎳礦的形成奠定了充足的物質基礎。在適宜的氣候和構造地形條件下,超基性岩風化形成紅土型風化殼,超基性岩中的鎳從風化殼頂部橄欖石、斜方輝石及蛇紋石中釋放出來,隨下滲的水遷出,在風化殼的中上部褐鐵礦化黏土層和下部的半風化土層中被針鐵礦、蒙脫石、蛇紋石等礦物捕獲,或被下滲的SiO2-Mg 凝膠捕獲富集成礦,其產出規模、分布范圍和品位高低與原岩類型、氣候變化、地形地貌和構造條件關系密切。鎳的富集部位和賦存狀態取決於地表水的淋濾條件,在淋濾條件較差的情況下,硅的淋濾作用受到限制,風化殼中褐鐵礦化黏土層和半風化岩層較發育,向下遷移的鎳除少部分被殘余黏土層中的針鐵礦捕獲外,大部分被中上部褐鐵礦化黏土層和下部的半風化土層中的層狀硅酸鹽捕獲,因此鎳主要富集於褐鐵礦化黏土層和半風化岩層中;在淋濾條件較好的情況下,風化殼中褐鐵礦化黏土層不發育,向下遷移的鎳除少部分被殘余黏土層中的針鐵礦捕獲外,大部分都遷出了風化殼,因此鎳主要富集於褐鐵礦化黏土層下部的富針鐵礦黏土中。
區內超基性岩頂部的紅土風化殼是紅土型鎳礦最直接的找礦標志。除此以外,該區紅土型鎳礦找礦標志還包括:①在超基性岩地區出現深棕紅色赭石、磚紅色黏土及淋濾蝕變的蛇紋岩;②地表出現緻密狀綠色蛋白石、綠色髓石或綠色玉髓呈細脈,或在轉石碎塊中出現上述細脈;③在風化層底部出現緻密狀白色菱鎂礦;④在高度風化破碎的蛇紋岩或橄欖岩中出現蘋果綠色硅鎂鎳礦細脈網脈;⑤地表常出現含有蘋果綠色至黃白色硅鎂鎳,礦膠結的蛇紋石化蛋白石化碎石角礫,呈網脈狀構造。
三、資料來源
劉成忠,尹維青,塗春根等.2009.菲律賓呂宋島紅土型鎳礦地質特徵及勘查開發進展.江西有色金屬,23(2):3~10
施俊法,唐金榮,周平等.2010.找礦模型與礦產勘查.北京:地質出版社
Elias M.2002.Nickel laterite deposits⁃geologic overview,resources and exploitation.In:Cooke D R,Pongratz ed.Giant ore deposits:characteristics,genesis,and exploration.Centre for Ore Deposit Research Special Publication,University of Tasmania,Hobart,4:205~220
8. 怎樣獲得紅土地
紅土地不是系統自動幫你升級的,要你自已手動升級的。當滿足普通土地開完、28級以上、金幣20W,不管土地上有沒有種作物以及作物有沒有成熟,隨時都可以點農場最下一排「升級紅土地」圖標,馬上升級紅土地,以後逐塊升級,紅土地全部開完需要829萬。升級紅土地詳細費用及等級要求如下:
升級第1塊紅土地,需要等級28級,花費20萬金幣
升級第2塊紅土地,需要等級29級,花費22萬金幣
升級第3塊紅土地,需要等級30級,花費24萬金幣
升級第4塊紅土地,需要等級31級,花費26萬金幣
升級第5塊紅土地,需要等級32級,花費29萬金幣
升級第6塊紅土地,需要等級33級,花費32萬金幣
升級第7塊紅土地,需要等級34級,花費35萬金幣
升級第8塊紅土地,需要等級35級,花費38萬金幣
升級第9塊紅土地,需要等級36級,花費41萬金幣
升級第10塊紅土地,需要等級37級,花費44萬金幣
升級第11塊紅土地,需要等級38級,花費48萬金幣
升級第12塊紅土地,需要等級39級,花費52萬金幣
升級第13塊紅土地,需要等級40級,花費56萬金幣
升級第14塊紅土地,需要等級41級,花費60萬金幣
升級第15塊紅土地,需要等級42級,花費65萬金幣
升級第16塊紅土地,需要等級43級,花費70萬金幣
升級第17塊紅土地,需要等級44級,花費77萬金幣
升級第18塊紅土地,需要等級45級,花費90萬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