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鏈股份挖礦
挖礦是最原始獲取數字貨幣的「勘探方式」,實質上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復雜的數學問題,如果將區塊鏈比作一個大帳本,其中的區塊是賬本中的某一頁,而所有的礦工則是記賬員,挖礦的過程就是在記賬,同時也是在維護整個網路正常運轉。
挖礦的過程很簡單,以比特幣為例,每10分鍾,所有的礦工一起計算一道數學題,誰先算出答案,就相當於挖到了這個區塊、作為獎勵即可獲得相應的比特幣。挖礦的設備最早使用電腦就行,通過電腦CPU計算數學題挖礦、隨著比特幣價格走高,越來越多的人參與挖礦,CPU挖礦慢慢轉變為專業顯卡,到近幾年已經變為特定的礦機了。這種演變是因為算力的問題,剛才說過挖礦就是「所有的礦工一起計算一道數學題」算力越高的硬體計算能力越強、速度越快,假設:電腦的算力是1、顯卡算力是5、礦機算力是100,那麼使用礦機挖礦效率是電腦的100倍,電腦和礦機一起挖礦幾乎沒可能挖到比特幣。
溫馨提示: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發布的通知、公告,虛擬貨幣不是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和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公民投資和交易虛擬貨幣不受法律保護。
應答時間:2021-04-1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㈡ 區塊鏈的挖礦是什麼意思
2009年中本聰發明比特幣,並且設定了比特幣只有2100萬個,加入到比特幣網路中,通過參與到區塊的生產中,提供工作量證明(PoW),即可獲得比特幣網路的獎勵。這個過程即是挖礦。
「挖礦」的概念取自於我們現實經濟生活中已有的概念,黃金挖礦、白銀挖礦等,因為礦物是有價值的,所以才驅使人們去付出勞動力來挖。
比特幣挖礦還有一個重要的點是因為參與挖礦的礦工認可比特幣的價值,他們挖礦挖到的比特幣市場上有人願意花錢。所以,比特幣的挖礦是有意義的。
(2)原鏈股份挖礦擴展閱讀
比特幣的貨幣特徵
1,去中心化
比特幣是第一種分布式的虛擬貨幣,整個網路由用戶構成,沒有中央銀行。去中心化是比特幣安全與自由的保證。
2,全世界流通
比特幣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管理。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
3,專屬所有權
操控比特幣需要私鑰,它可以被隔離保存在任何存儲介質。除了用戶自己之外無人可以獲取。
4,低交易費用
可以免費匯出比特幣,但最終對每筆交易將收取約1比特分的交易費以確保交易更快執行。
5,無隱藏成本
作為由A到B的支付手段,比特幣沒有繁瑣的額度與手續限制。知道對方比特幣地址就可以進行支付。
6,跨平台挖掘
用戶可以在眾多平台上發掘不同硬體的計算能力。
㈢ 比原鏈 挖礦用什麼顯卡
什麼演算法的
㈣ 比原鏈如何讓多元資產在公有鏈平台中流通起來!
互聯網把人類文明的兩大標志——文字和貨幣「比特化」,但仍然版權不明、易受攻擊,信息交流和財富流通仍然嚴重依靠於中心化組織,例如其中的授信和徵信服務。
區塊鏈(Blockchain)的底層邏輯是以共同競爭記賬方式存儲信息,每一頁加密賬本相當於「區塊」,而交易審核結果蓋上了不可篡改的時間戳,遍布存儲於整個網路。這種「分布式總賬技術」帶來了權益歸屬和陌生人的互信,為資產自由交易帶來了曙光。
作為比特幣底層技術的區塊鏈,為何能成為金融科技的最大熱門?截止6月18日,1個比特幣約合18750元人民幣,全球數字資產總市值已經超過了1100億美元,數字資產種類達到4321種,市值1億美元的數字貨幣就有40多種;那麼,幣與幣之間、鏈與鏈之間、數字幣種與法幣之間、物理資產與比特資產之間的自由流通成為巨大的痛點,如何才能搭建起資產從原子世界躍遷到比特世界的橋梁呢?與區塊鏈同樣炙手可熱的人工智慧(AI),二者結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本文試做解。
一、區塊鏈產業如火如荼,國內創業者「比較優勢」凸顯
區塊鏈是由中本聰在2008年發表奠定性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提出,而比特幣正是中本聰創立的用來獎勵參與者競爭記賬的酬勞,主要是通過「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POW)來「挖礦」並得到獎金。而「挖礦」是一個比拼共識演算法能力的過程,需要投入巨大的能源消耗,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球四大比特幣「礦池」主要是集中在中國西南以及內蒙古地區。
在公有鏈任何節點都是開放的,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到區塊鏈中的計算,都可以下載獲得完整區塊鏈數據(全部賬本),隨著區塊鏈自身的安全級別提升,在私有鏈之中,很多節點都有訪問許可權,只有特定被許可的節點才能被公開訪問。
「智能合約」的出現是要解決把法幣協議轉化為比特世界中的協議問題,智能合約能夠加速現實貨幣在區塊鏈之中成為「可編程貨幣」,而如何使法幣與數字貨幣連接,進而聯通原子世界和比特世界,促進資產在兩個世界間的交互和應用?就需要「比原鏈」來解決了。
「比原鏈「由國內區塊鏈行業最大的開發者社區巴比特打造。與其他的單一資產區塊鏈相比,「比原鏈」的區塊鏈交互協議更適合多元比特資產比如數字貨幣、收益權、非上市股權、債權等基於智能合約進行復雜性交互操作。
中國在金融科技上的投資額度世界第一,區塊鏈是與移動支付、保險等並列的賽道,BAT在近兩年紛紛布局區塊鏈,網路與Circle(跨境支付)達成戰略合作、阿里與以太坊合作開發金融雲、騰訊旗下的微眾銀行基於騰訊雲做聯盟鏈雲服務等。截至2017年4月底,全球總共455家區塊鏈公司累計融資額為19.47億美元,國內的區塊鏈創業者融資公司就有61家。
區塊鏈中佔主流的工作量證明機制(POW)被詬病「哈希」計算應用范圍窄,造成了極大礦機的閑置與能源浪費;比原鏈在挖礦的哈希過程中引入矩陣運算與卷積運算,使得礦機對人工智慧ASIC更友好。區塊鏈中礦機市場繁榮,刺激了人工智慧公司對ASIC晶元的供應鏈,被淘汰或閑置的「礦機」也可應用於AI加速。
結語:
區塊鏈雖然「燒腦」,但並沒有影響開發者的探索激情。這不只是比特幣的利益訴求,還是真正回歸「價值的互聯網」自由、開放、協作的渴望。正如數字經濟之父唐·塔普斯科特把區塊鏈技術比喻為開啟人類小康社會的「阿拉丁神燈」,隨著打通各種幣種、鏈區以及傳統金融資產交易的公有鏈平台誕生,多元資產比特化化正逐漸成為現實,並能為人工智慧提供開放大數據、可控化的智能合約、礦機加速,哈耶克所預言的貨幣、自由資產的時代,以及人們投資與交易資產未來會和現今網購一般便利,一定是基於人工智慧和區塊鏈技術共贏互促的基礎上。
作者:李星,靠譜的阿星,科技專欄作家
㈤ 投資區塊鏈挖礦收益穩定嗎
嗯,收益的數量,其實是穩定的,但是,不穩定的就是幣的價格,這就是你收益不穩定的原因,建議從行情去判斷什麼時候投資,如果不是特別懂行情,建議先多了解一些大平台的的投資,理財之類的,選年限久一點,靠譜點的,如AEX、火幣這類,AEX算是很良心的一個平台了,建議多了解
㈥ 目前最火的區塊鏈挖礦 還能賺錢嗎
現在挖礦的礦工有兩種,一,直接選擇收益高的礦機,像現在的A9的收益很可觀一天能有620左右的收益,功耗也不高就620瓦。這樣礦機如果想要入手還是要盡早。它只有前面那段時間可以少成本高收益。等後期穩定就沒有這樣的情況了。二,礦工挖礦不用看重現在的幣價收益,他只看好這個幣種,等他翻身。
㈦ 天悅基金的DIC指數鏈叫人投資購DIC幣租算力挖礦是騙人的嗎
騙人的,所有投資XX幣租算力挖礦都是騙錢的,也不合法的,千萬不要參與所謂數字貨幣的投資。投資最好通過正當合法的渠道進行,例如股票、股權、基金、債券等等。
㈧ 區塊鏈挖礦掙錢嗎
比特幣系統靠調節難度系數保證比特幣不被太快挖完,每10分鍾全網曠工共同計算一道難題競爭記賬權及比特幣獎勵,如果全網算力不斷增長比特幣將很快被挖完,為了保證比特幣穩定在大約10分鍾挖出一個區塊,中本聰設計礦工挖礦獲得比特幣的難度,每過2016個區塊(約2周時間)動態調整一次,令調整後的難度使得每生成一個區塊的預期時間為10分鍾現在的難度系數約為480PH/S(注:2017年9月)大約是創世區塊的680億倍,也就是說,以現在的算力,全網礦工需要經過約3000萬億億哈希運算才能找到一個符合條件的答案,生成新的區塊。
相對於點對點交易,挖礦等在交易平台購買是目前獲得比特幣資產最主流的方式,即場內交易,比特幣的場內交易和股票類似,由平台幫你撮合,也不需要知道跟你成交的對手是誰,你的成交對手,有可能是一個人,也有可能是很多人,無論是買入還是賣出,交易平台會記錄所有人的掛單價格,買賣雙方通過實時買賣盤,可以獲取最新成交價格,同時交易平台會將歷史成交價格及成交量匯總成K線圖,方便投資者用於分析行情走勢,比如烏托市場就是全球比較主流的交易平台。
目前比特幣是比較主流的幣種、大家對比特幣的認知也越來越高 比特幣在短短3個月已經翻了2倍,足可見其價值 ,從年初的25000人民幣浮動上漲到目前一個比特幣價值80000人民幣,只要低價買入來投資浮動上漲後高價賣出就能獲得收益。而找到一個可靠的交易平台就顯得至關重要 utomarket 擁有多年區塊鏈開發經驗的技術團隊,專業的錢包安全團隊,非常用設備IP登錄驗證監控,錢包提現常用IP地址監視,大額操作人工審核,確保賬號與錢包資金安全。而且目前交易無手續費,比特幣價格也比同類平台合適,是交易虛擬貨幣的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