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礦比特幣容易嗎
難度是對挖礦困難程度的度量,即指:計算符合給定目標的一個HASH值的困難程度。
difficulty = difficulty_1_target / current_target
difficulty_1_target 的長度為256bit, 前32位為0, 後面全部為1 ,一般顯示為HASH值:, difficulty_1_target 表示btc網路最初的目標HASH。 current_target 是當前塊的目標HASH,先經過壓縮然後存儲在區塊中,區塊的HASH值必須小於給定的目標HASH, 區塊才成立。
例如:如果區塊中存儲的壓縮目標HASH為 0x1b0404cb , 那麼未經壓縮的十六進制HASH為
所以,目標HASH為0x1b0404cb時, 難度為:
比特幣的挖礦的過程其實是通過隨機的hash碰撞,找到一個解 nonce ,使得 塊hash 小於 目標HASH 值。 而一個礦機每秒鍾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 就是其「算力」的代表, 單位寫成 hash/s 或者 H/s
算力單位:
比特幣系統的難度是動態調整的, 每挖 2016 個塊便會做出一次調整, 調整的依據是前面2016個塊的出塊時間, 如果前一個周期平均出塊時間小於10分鍾,便會加大難度, 大於10分鍾,則減小難度,目的是為了保證系統穩定的每過 10分鍾 產出一個塊,所以難度調整的時間大概是2周(2016 * 10 分鍾)
全網算力是btc網路中參與競爭挖礦的所有礦機的算力總和。當前難度周期全網算力會影響下一個周期的難度調整, 如果全網算力增加,挖礦難度增大,單台礦機固定時間的產出就會減少。目前全網算力大概是24.42EH/s, 一台螞蟻S9礦機的算力大概是14TH/s
那麼, 已知當前全網算力,下一個周期難度將如何調整呢?
根據公式:
因為出塊時間要穩定在10分鍾, 也就是600s:
那麼,在3.46e+12的難度下, 一台算力為14TH/s的礦機平均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出一個塊呢?
根據公式:
有:
結果大概是12270天
② 比特幣的價值很高,用一台家用電腦24小時挖礦,挖到1個需要多久
一般情況下,一台普通家用電腦最多能承受1000H/s的算力,而按照比特幣每秒300萬次的哈希碰撞數據,如果只是一台普通的家用電腦,即便24小時不間斷的挖礦,一天最多能挖到0.0018個比特幣,想要挖出一個完整的比特幣,至少需要556天,如果中途運氣不好,可能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
這就像,莊家自己創造了一個世界,規則由他們來定製,比特幣可定價為一分,也可定價為百萬千萬,數量也可隨時為自己增加等數量足夠,利益足夠時,一次性賣出,那就崩了。
③ 比特幣好挖嗎,比特幣礦機耗電嗎
這種幣越來越難挖,非常耗電。
因為他的演算法決定了越是靠後,運算量越大,耗用電力越大。
最早挖礦的一批人,因為挖出幣比較容易,幣值也不高,一個漢堡需要成千上萬的幣。
但是,現在,他被賦予了太多的概念,全球的需求被引發,供遠小於求,引發了挖礦熱潮,幣的價格也與挖礦成本掛了鉤。
鑒於挖礦成本越來越大,幣的價格也越來越高。
運算的機器功率也越來越大,耗能非常多。不少地方限制這種「無效」用電,可見佔比之大。
這種全球游戲,真的是難度很大,成本不小。
④ 什麼是比特幣挖礦難度如何調整原理是什麼
比特幣挖礦難度(Difficulty),是對挖礦困難程度的度量,挖礦難度越大,挖出區塊就越困難。目標值(Target)與挖礦難度成反比。難度越高,目標值越小。而難度目標是目標值通過轉化得到,是一個只有 4 個位元組的欄位(為了便於理解,本文將難度目標等同目標值處理)。比特幣系統正是通過調整區塊頭中難度目標來控制挖出區塊所需平均時間的。
目標值是個長度為 256 比特的字元串,換句話說目標值約有 2^256 種可能的取值。調整難度目標就是調整目標值在整個輸出空間的佔比。
舉例說明:挖礦就如射擊,所有射出去的子彈都會落在一個很大的靶子上。難度目標就是這個大靶子上圈出一個范圍,這個范圍越小,被射中的難度就越高。調節難度目標,就是調節這個圈在整個靶子上的佔比。
挖礦算力增大,單位時間射擊的次數就越多,目標范圍被射中所需的時間就越短。反之,挖礦算力減小,目標范圍被擊中所需的時間就越長。而比特幣系統追求的平均出塊時間為 10 分鍾,這時候就需要調整難度目標來實現。
02 如何調整難度目標?
比特幣系統是怎樣調整難度目標的呢?在《白話區塊鏈入門 080 | 數說比特幣,了解 比特幣 必須知道這 10 個數字》一文中,我們介紹了比特幣系統每過 2016 區塊(大約為 14 天時間),會自動調整一次難度目標。所有區塊高度為 2016 整數倍的區塊,系統就會自動調整難度目標。如果上一個難度目標調整周期(也就是之前 2016 個區塊),平均出塊時間大於 10 分鍾,說明挖礦難度偏高,需要降低挖礦難度,增大難度目標(准確地說是目標值);反之,前一個難度目標調整周期,平均出塊時間小於 10 分鍾,說明挖礦難度偏低,需要縮小難度目標。
03 難度目標的可調范圍
比特幣系統設定,難度目標上調和下調的范圍都有 4 倍的限制。舉例說明:假設上一個難度目標調整周期內的 2016 個區塊,由於算力暴漲,只用 7 天就全部挖出來了,通過難度目標調整,將難度目標縮小一倍,可以將平均出塊時間維持在 10 分鍾左右,但如果算力暴漲,前 2016 個區塊全部挖出只用了 1 天,那麼難度目標最小隻能調整為原來的四分之一。
04 總結
比特幣的算力是持續波動的,比特幣系統通過難度目標的調整,使得平均出塊時間維持在 10 分鍾左右。難度目標和挖礦難度成反比,挖礦難度越大,難度目標越小。當區塊高度為 2016 的整數倍時,比特幣系統就會在該區塊上,自動調整難度目標。如果上一個難度目標調整周期內,平均出塊時間超過 10 分鍾,那麼降低挖礦難度,增大難度目標;反之則提高挖礦難度,減小難度目標。難度目標上調和下調的范圍都有 4 倍的限制。
比特幣每 2016 個區塊(大約 14 天)調整一次挖礦難度,相比於 BCH 每個區塊都調整(大約 10 分鍾調整一次),有明顯的滯後性。你認為是哪種調整方式更合理呢?為什麼呢?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觀點。
⑤ 比特幣為什麼難挖
比特幣現在發行的越來越少,因為它的價格過於昂貴,不可能這么容易給你能夠挖得到。
⑥ 一枚比特幣賣$64015,家用電腦24小時挖礦,多久才能挖到一枚
從理論上來講,任何一台可以運轉的計算機安裝相應軟體後即可成為「挖礦機」,這意味著任何擁有電腦的人也都是潛在的礦工。
很多人可能覺得比特幣挖礦很容易,只需要下載一個軟體,然後在電腦上運行就行了,就像運行炒股軟體一樣,在這只能說大家是異想天開。
事實上按照目前比特幣的挖礦難度來看,普通的家庭電腦根本就吃不消,比特幣挖礦其實就是在運算,這種特定的演算法是基於加密哈希演算法的數學難題,想要解開這一數學難題,則需要這台用於挖礦的計算機具備極強的數據處理能力。
在幾年前比特幣挖礦難度比較低的時候,家庭電腦或許還可以用到,在最開始的時候,確實有不少人用家庭電腦挖到比特幣了。
但是隨著比特幣挖礦難度越來越大,它所消耗的運力越來越多,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有大量的人群加入到挖礦當中,挖礦的速度比較快,這進一步加大了挖礦的難度。
比特幣平均下來大約每十分鍾產生一個新區塊,每一個新區塊都伴隨著一定數量從無到有的全新比特幣,每開采210,000個塊,大約耗時4年,貨幣發行速率降低50%。
而未了達到平均每10分鍾產生一個新區塊的平衡,挖礦難度在每2016個區塊之後或大約每14天增加或減少一次,具體難度是增加還是減少主要取決於發現之前2016個區塊的速度。如果之前的2016年區塊發現時間少於14天,則難度增加,而如果發現時間超過14天則難度降低,目標是將平均區塊發現時間恢復到10分鍾。
而按照最近一段時間參與挖礦的人數來看,事實上發現2016個區塊的速度可能要小於14天,這意味著越往後面挖礦難度越大。
如果中本聰把比特幣換成法幣,需要他的銀行賬號去接收法幣,這家銀行將有一批人知道中本聰的真實身份,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全員保守秘密是不可能的,一定會有人通過某種方式將信息泄露出來。這就意味著中本聰完全暴露在世人面前,中本聰長期以來保持匿名的努力毀於一旦。
這么多年來,有無數人聲稱自己是中本聰,最終沒人能證明自己就是中本聰。而他們想證明自己也很簡單,用中本聰的地址交易1美元即可。
當然,如果中本聰想把比特幣換成其他加密貨幣,是不會暴露身份的,但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他是比特幣世界的上帝,不是以太坊世界的上帝, 一個上帝不能背叛自己的世界 。
更進一步思考,中本聰為什麼要把比特幣換成美元?在白皮書里,中本聰對比特幣的定義是一種「電子現金系統」,毫無疑問他的理想是比特幣終有一天變成全世界都認可的「錢」。 如果比特幣真成了錢,比美元更普適的錢,還需要換成美元嗎?
我們不如去思考一些更有趣的問題,比如:我們讓比特幣漲到多少,能幫助中本聰成為真正的世界首富?
中本聰的身份,是比特幣世界最大的謎團,是構成一個好故事不可缺少的一環。我經常會猜想,如果我是中本聰,我會怎麼做,我的目標是什麼,我要解決什麼問題,等等。思考越多,就發現這個故事越有趣, 有趣程度甚至不輸給比特幣本身 。
#比特幣[超話]# #數字貨幣# #歐易OKEx#
⑦ 比特幣挖礦難度和算力有什麼關系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中本聰挖出了 比特幣 的第一個區塊,並獲得了50個比特幣的獎勵。這標志著加密數字貨幣時代的來臨。
創世區塊是區塊鏈技術中的第一個區塊,是區塊鏈中非常獨特的一環,因為它是第一個區塊——整個數字基礎設施中唯一沒有與前一個區塊連接的區塊。
比特幣最早的挖礦難度只有1個哈希值,可以用最弱的消費者級別的CPU來開采比特幣,而且有很大的機會獲得比特幣。
在隨後的幾年裡,隨著交易所建立,比特幣持有者之間的交易活動變得更有組織性。挖礦的難度顯著增加,它需要越來越強大的處理器,到後來升級到圖形處理器。2013年,專門的ASIC挖礦硬體開始出現,性能甚至遠遠超過最強大的圖形處理器。
到2013年底,比特幣挖礦難度首次達到了1個Giga hash哈希值。這是創世紀塊挖礦難度的1000*1000*1000倍。之後,比特幣的挖礦難度又增加了數千倍。
挖礦難度是為了保證讓比特幣新區塊的產生速度在平均每10分鍾產生一個而設置的動態參數。
每挖2016個塊便會做出一次調整,調整的依據是前面2016個塊的出塊時間,如果前一個周期平均出塊時間小於10分鍾,便會加大難度,大於10分鍾,則減小難度,目的是為了保證系統穩定的每過10分鍾產出一個塊,所以難度調整的時間大概是2周(2016 * 10 分鍾)。
比特幣挖礦形同猜數字謎,礦工要找出一個隨機數(Nonce)參與哈希運算 1Hash(Block+Nonce),使得區塊哈希值符合難度要求。算力指計算機每秒可執行哈希運算的次數,也稱為哈希率(hashrate)。一個礦機每秒鍾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就是其「算力」的代表,單位寫成 hash/s或者H/s。
算力單位:
1 KH/s = 1000 H/s
1 MH/s = 1000 KH/s
1 GH/s = 1000 MH/s
1 TH/s = 1000 GH/s
1 PH/s = 1000 TH/s
1 EH/s = 1000 PH/s
全網算力是btc網路中參與競爭挖礦的所有礦機的算力總和。當前難度周期全網算力會影響下一個周期的難度調整, 如果全網算力增加,挖礦難度增大,單台礦機固定時間的產出就會減少。
那麼,已知當前全網算力,下一個周期難度將如何調整呢?
根據公式:
難度 * 2^32 / 全網算力 = 出塊時間
出塊時間要穩定在10分鍾, 也就是600s:
難度 = 600 * 24.42 * 10^18 / 2^32
= 3.46e+12
那麼,在3.46e+12的難度下, 一台算力為14TH/s的礦機平均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出一個塊呢?
根據公式:
難度 * 2^32 / 算力 = 出塊時間
有:
3.46 * 10^12 * 2^32 / 14 * 10^12
= 1.06e+9 s
結果大概是12270天。
原本中本聰設計的是一個公平的完全去中心化的一個數字貨幣系統,每個人都可以使用個人電腦進行挖礦。然而,有利可圖時大量新算力不斷加入,礦工競爭激烈,使得單個礦工的挖礦成功率幾乎為零。
2011 年起礦池出現,大量礦工紛紛加入礦池,以穩定收入,攤薄成本。大量算力融入,使得比特幣挖礦難度越來越大。數字貨幣挖礦業形同軍事競備,挖礦設備不斷更新迭代,不再遵循摩爾定律。
⑧ 一個比特幣要挖多久
1、一個比特幣要挖大概十分鍾左右。因為比特幣記賬的計算是很龐大的一個算力,這裡面有一個單位稱為哈希值,當你在計算的時候,就相當於在扔骰子,扔骰子的過程叫哈希碰撞,一般要10分鍾左右才能碰到一個吻合要求的哈希值。 2、比特幣不是完全無目的性的增加,現在是逐年在減少,2012年發生了第一次減半,下一次減半預計在2020年,而比特幣最終的發行總量將是2100萬枚,也就是在2040年後,比特幣的總數將不再增加。 3、以前在沒有大量玩家涌進去之前,比特幣還是比較容易挖的。但是隨著比特幣從2萬枚才買到一個披薩,到一個比特幣漲到價值266每元,想要挖礦的人就越來越多,而題目的難度也越來越大。現在連個人挖礦都沒有優勢了,於是又出現了「礦池」,大家一起計算一起把收益分成。 4、比特幣可以用來兌現,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物品,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
⑨ 比特幣剛開始好挖嗎
好挖。剛開始的時候介入是非常簡單的,那時候也沒有什麼交易平台,玩比特幣的基本上是極客、游戲玩家、加密貨幣學者,比特幣的知名度也不高,挖礦算力低的可憐,所以比特幣剛開始好挖。
⑩ 怎麼挖比特幣最快,挖比特幣掙錢嗎
從比特幣誕生之日起,2009年到2011年間,比特幣對挖礦設備的需求非常小,即使是用普通電腦也能挖,收益也很好.也許是一個值夜班的工程師打開了軟體,睡了一覺就挖了幾萬個比特幣,但是由於比特幣的價格上漲,想挖礦的人也越來越多,挖礦設備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而且比特幣挖礦所需要的算力也越來越高,所以比特幣挖礦變得越來越困難。那麼怎樣挖比特幣最快呢?挖比特幣掙錢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比特幣到底是什麼?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除了一個題目,題目總共有X個答案,X是一個定值,即比特幣的總數,你需要用電腦來計算這個答案。除了對 CPU有很高的要求外,對顯卡的運算速度也有很高的要求,越好的顯卡運算速度越高,所以筆記本基本上告別了這個行業,因為大部分筆記本的顯卡都沒辦法做。而且這答案是唯一的,也就是說,每一個答案都是不可復制的,你所計算出來的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別人不能重復計算。這其實是一場數字和演算法的 游戲 。
挖掘速度,一個專業術語,叫做算力,是計算機每秒產生一次hash碰撞的能力。那就是說,我們手中的礦機每秒能做多少次 hash碰撞,就是力量。計算能力就是挖比特幣的能力,它越高,挖得比特幣越多,得到的回報就越多。以1080 Ti顯卡為例,這里使用的是絕對數據,其算力為1.8 GH/S,如果將挖出比特幣的定值換成1,409968000秒,換算過來就是13年,這就是100%能挖出來的情況,也就是說,每一個計算都有可能會計算出以後的正確答案。據業內人士稱,要想有機會挖到比特幣,就必須至少持續運行500天,即這個挖到比特幣的時間范圍為1.5-13年不等,概率也很隨機。
假如算上電費成本和機器成本,就知道13年挖出一塊錢絕對是不劃算的,甚至連挖幣都虧。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隨著挖出的幣越來越多,剩下的比特幣也越來越少,所以挖幣的效率就會越來越低,很可能要等到13年以後才發現居然20年才能保底。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顯卡的價格或挖礦機的價格也是個大問題,因為算力跟顯卡價格會越來越高,而且顯卡已經跟不上時代步伐了,這就需要更加強悍的挖礦機。而這種挖礦機也是有優劣之分,自然頂配的挖礦效率高,只是頂配設備一台怎麼也得二三十萬起步。
一個比特幣要挖多久就看你會投入多少,基本上現在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很難堅持的。而我們想要參與比特幣投資,最直接且高效的方式就是去像歐易OKEx這樣的專業平台直接購買,不僅高效便捷,而且還有很好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