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挖礦的影響因素
Ⅰ 比特幣礦業躲得過天災,躲不過行業低潮
最近的天氣預報中,西南地區尤其是四川,21日至23日還有強降雨,局部地區還將出現暴雨。持續不斷的降雨,讓西南地區豐水期的水量過於豐富。雲南昭通、四川阿壩、眉山等地連續遭遇暴雨襲擊,甚至引發洪澇和山區塌方。
關注汛情的不僅包括普羅大眾,還有比特幣愛好者,特別是礦工。畢竟,2018年,四川就曾發生過洪水淹沒礦場、礦機被泡的情況。這樣的一幕是否會再次上演?
「沒有受到直接影響。」比特幣算力共享平台Weminer在四川眉山擁有礦場,該平台合夥人章魚感慨,他們在選址時就想到了水情問題,礦場避開了低窪的河道空地,強降水沒有波及到礦場的運維。
位於雲南昭通的奇妙礦場創始人薄荷也表示,未受到暴雨汛情的影響,選了好位置同樣也是她們的「護身護」。
謹慎選址可以避免礦場在物理空間的運維風險,但一些非自然的因素成了今年比特幣挖礦行業的新負重——疫情影響下的經濟環境和礦機廠商的內部糾紛。前者讓新礦工及資金入場的速度放緩,後者直接影響到礦機的出貨量和質量。
比特幣的礦工們盼完了減半行情,盼豐水期。如今,減半行情未兌現,豐水期倒是來了,結果新的不利因素出現,疊加在一起將整個挖礦業的上下游都帶入了低潮。
汛情雖猛「礦難」減少
「今年苦啊,泄洪、停電、全網算力跌。」不久前,魚池的創始人神魚在微博訴苦。聯想到近期西南地區連綿不斷的暴雨和洪澇災害,不免讓比特幣愛好者為處在豐水期的礦場感到擔憂。
由於比特幣挖礦需要大量電力以及水資源,靠近水電站的江河沿岸成了比特幣礦場較為經濟的選址條件。當降雨量過大引發洪澇災害時,這些建在水邊的礦場很容易成為洪水的靶子。
2018年6月,四川部分地區遭遇連續暴雨襲擊,引發洪災。由於四川阿壩等地區是加密貨幣礦場的集中地,當時造成了部分礦場被淹,礦機泡在了洪水裡。礦場運維人員清洗礦機後晾曬的圖片曾傳至幣圈。當年的6月24日,全網算力明顯下滑,短期內全網算力直接下降了30%。業內就曾推測,這與洪水暴發有關。
今年,四川的汛情猛於往昔。7月21日,中青網消息,入汛以來,四川全省降水量為352.4毫米,接近常年均值。全省出現三次區域性強降雨過程,38條江河出現超警超保水位,大渡河支流小金川、梭磨河發生歷史最大洪水,重現期約50年一遇。涼山、甘孜、阿壩、瀘州、達州等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
雲南昭通也遭遇了大暴雨。據媒體報道,洪水漫進了房屋、淹沒了農田。四川和雲南又都是比特幣礦場的集中地。不過,蜂巢財經檢索發現,今年並沒有出現「水淹礦場」的消息。
一位近期前往四川境內考察礦場的人士向蜂巢財經證實,「目前還沒有聽說礦場遭災。」
位於雲南昭通的奇妙礦場反饋,「沒有受到汛情影響,可以隨時對接託管。」
在四川眉山擁有礦場的Weminer也向蜂巢財經表示,「沒有受到直接影響,礦場正常運行」
汛期算力波動穩定
從算力數據看,近期的算力也在正常的波動范圍內。OKlink區塊鏈瀏覽器數據顯示,在暴雨集中的6月中下旬,全網算力總體呈上漲趨勢,穩定在120EH/S左右。
礦場選址是防災關鍵
今年的礦場抗住了洪澇,究其原因,主要基於礦場團隊經過「風雨」後的選址經驗。
奇妙礦場創始人薄荷告訴蜂巢財經,奇妙礦場沒有受到洪災的直接影響是因為選址的時候就比較謹慎。
她提到,暴雨、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很難預估,但可以在選址上減少犯錯。一般情況下,直接在水電站旁邊搭建礦場反而存在風險,「河道旁的低窪空地更是雷區,」她指出,礦場建在變電站旁,遭受水災和地質災害的風險會比較低,「如果變電站都出問題了,那肯定是很大的自然災害」。
章魚他們的礦場在選址時也做了謹慎評估,最終,Weminer的礦場位置選在了人煙稀少、地勢較高且跟電站離得近的地方,「建礦場,電力、水資源以及氣候、地質條件最為重要,既要考慮礦場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也要考慮環境對礦場的影響,包括是否能通風、避開洪水以及地震帶等。」
盡管Weminer這次沒有直接受到四川洪澇災害的影響,但他們的礦場運維人員並不敢掉以輕心,今年夏初的時候,他們就對機房的房前屋後進行了檢查。章魚要求他們留心附近的地質變化。最近,收聽當地氣象防汛部門的汛情通報成了他們的重要工作之一。
除此之外,Weminer礦場的維護人員日常就自備了防水、排水設施,「比如帆布、編織袋、沙石、木板、抽水泵,這些都得時刻備著。」入夏以來,團隊時常會給運維人員做防災培訓,但他也強調,「雖然礦場價值連城,如果遇到特別緊急的情況,大家一定得保持冷靜,果斷放棄財產,先保證人身安全,生命比什麼都重要。」
在行業低潮中煎熬
目前來看,因為經驗和應對得當,自然災害對礦場的直接影響較小。不過,比特幣礦工們並未因為豐水期到來而感到「錢比過去好賺」。
今年剛創辦奇妙礦場的薄荷,作為礦圈新人還沒有直接感受到神魚的「苦」,但她明顯感到「今年整個礦業上下游都不容易」。
豐水期來了,原先受比特幣產量減半影響的瀕臨關機的機器,如今尚能開機都加入網路後,也將全網算力推高到120E,單機產出因為網路獎勵的減半和算力增加而變少了。同時,比特幣幣價也在近期出現了橫盤的狀況。
產量減半後比特幣價格在9500美元附近徘徊
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都因疫情受到影響。如此背景下,想要投入礦業的新資金和准礦工們,態度也都從去年年底的熱情高漲轉變為持續觀望,「礦場現在的招商難度比以前要大。」
疫情對比特幣挖礦業的直接影響是礦機生產商的產能下降。今年2月,比特大陸、嘉楠耘智、比特微等礦機生產商當時均宣布,推遲礦機的生產、發貨、售後等時間。豐水期到來後,這些廠商才逐漸開工。
好不容易盼來開工,比特幣礦機市場份額較大的比特大陸又出現了內斗,期間,有礦場反饋他們收到的礦機出現了運行不正常的情況。
作為礦工的「掘金」工具,礦機的產量和質量都出現問題時,無形中給礦工們帶來「無米之炊」的麻煩。
礦場主們總結,他們用防災防震的技術性舉措躲過了自然災害,但沒有躲過行業上下游的不景氣,「今年的礦工依舊很苦。」
Ⅱ 誰能說下,區塊鏈交易挖礦會虧錢嗎
虧錢是任何情況下都是有可能出現的現場,這個世界沒有百分百能夠確認能夠掙錢的投資。
隨著比特幣價格的上漲,挖礦業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金礦」,新人和散戶的大量湧入,使得市場上
的比特幣礦機一機難求。
也正是在這樣的行情面前,比特幣礦機的價格也開始高漲了起來,不僅如此,因為比特幣數量越來
越稀少,所以挖礦的難度越來越大,現在比特幣挖礦的產能也會逐漸減少。
當礦機收益不足以支付消耗的電費時,這時候的幣價稱為「關機幣價」,影響因素包括幣價、用電
價格、挖礦難度等等,如果幣價跌破「關機幣價」,礦工需要將礦機關閉,否則就會虧損。
所以說,任何一個行業都是有著一定的風險,而只有當你投身於這個行業的時候,也就是你深入了
解之後,你才會知道其中存在的風險,而你需要承擔好這些風險,你才能繼續在這個行業發展去。
區塊鏈挖礦:
2009年中本聰發明比特幣,並且設定了比特幣只有2100萬個,加入到比特幣網路中,通過參與到區
塊的生產中,提供工作量證明(PoW),即可獲得比特幣網路的獎勵。這個過程即是挖礦。
「挖礦」的概念取自於我們現實經濟生活中已有的概念,黃金挖礦、白銀挖礦等,因為礦物是有價
值的,所以才驅使人們去付出勞動力來挖。
比特幣挖礦還有一個重要的點是因為參與挖礦的礦工認可比特幣的價值,他們挖礦挖到的比特幣市
場上有人願意花錢。所以,比特幣的挖礦是有意義的。
Ⅲ 比特幣行情受什麼影響
作為金融科技的愛好者,寬客在線小編,個人認為,有幾大因素推動。
1,決定價格的短期因素:供求關系和市場情緒。
供求關系,就是買比特幣的資金,多於賣比特幣的資金,那麼,比特幣價格就會上漲。買比特幣的人多,那麼比特幣就會上漲。
市場情緒,就是當時市場和媒體對比特幣價格走勢的看法,當很多人強烈看好比特幣的時候,市場情緒是有信心的,比特幣價格就會快速上漲。如果,媒體對比特幣價格進行悲觀的報道,就會影響人們的信心,從而導致人們賣出比特幣,比特幣價格就會下跌。
2,決定價格的中期因素:政策面、消息面、挖礦成本。
政策面,就是各國政府對比特幣的政策態度,比如近期韓國政府在打壓和監管比特幣,導致比特幣價格在近期又出現大幅的下跌。如果越來越多的國家,支持和鼓勵比特幣的發展,比特幣價格就會越來越高,反之,如果很多國家開始打壓比特幣,比特幣價格就會持續下跌。
消息面,就是比特幣行業的一些重要事情,比如:12月份左右,美國的兩大證券交易所推出比特幣期貨,對比特幣是利好,直接推動比特幣價格上漲到20000美金左右。
挖礦成本,就是比特幣礦工們利用機器挖出比特幣的成本費用,目前挖出一個比特幣的成本是12000美金左右,所以比特幣價格很難跌破12000美金,挖礦成本是比特幣價格的最底線。隨著挖礦成本的不斷提高,原因是更多競爭者進入挖礦領域,特別是很多大機構、大公司、大國家。
3,決定價格的長期因素:美元走勢、全球泡沫、官方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
美元走勢,根據個人掌握的分析數據,美元在未來幾年將會走弱,意味著過去以美元為世界貨幣的全球貨幣體系將要重新構築,比特幣的崛起和未來,就是承擔世界貨幣的身份和使命。
全球泡沫,從70年代美國廢除黃金本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後,以美國為首的世界各個國家,都在不斷開動印鈔機,貨幣超發的泡沫導致全球經濟泡沫和資產泡沫。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爆的全球經濟危機,就是貨幣泡沫引爆的危機,目前全球經濟泡沫和資產泡沫,已經到了破裂的臨界點。比特幣的誕生,就是因為貨幣泡沫的原因,讓人們不再相信國家信用的貨幣,開始相信和認可比特幣。
官方數字貨幣,全球各國已經開始准備發行官方數字貨幣,也就是國家發行的數字貨幣。委內瑞拉已經發行國家級的數字貨幣---石油幣,以色列准備發行,俄羅斯也准備發行,日本政府正在發行,2018年必將成為全球官方數字貨幣的元年。官方數字貨幣的加速推出,越來越普及,說明比特幣作為互聯網貨幣的價值是無限。
Ⅳ 比特幣堪稱吞電獸,消耗著全球的能源,為什麼挖幣會耗大量的電能
比特幣堪稱吞電獸,消耗著全球的能源,這件事情也是在網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其實說起比特幣是非常具有神秘色彩的,也是近幾年才在網路上發展起來的。比特幣挖幣會耗費大量的電能與它使用的電腦有關系,因為我們都知道挖礦是需要專業的礦機的,就算是最高級的礦機,在市面上的生產功率也是非常的高的,而且這些礦機還需要24小時的不斷運行才可以挖到少量的比特幣,更需要保持冷卻,因此這就是比特幣會消耗大量的電能的原因了
三、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我們也希望當地的政府能夠對於挖礦行為進行制止才行,同時也希望世界各地能夠對比特幣挖礦行為來進行支持,有非常多的網友表示,比特幣漲價與普通人並沒有一毛錢的關系,反而帶動了顯卡的漲價,也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我們都知道比特幣與法幣不同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希望人們能夠認清它的真面目,也希望相關政府能夠關閉比特幣礦場,只有這樣才可以讓我們的祖國發展的更加迅速,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
Ⅳ 比特幣發生大跌,比特幣大跌對礦機有什麼影響
比特幣價格大跌,會推高礦機的價格。這些年因為比特幣價格大漲,不少人開始加大對礦機的采購,這直接推高的礦機的價格,甚至一度出現了礦機有價無市的現狀。礦機沒貨,不少挖礦組織把目標轉向了普通PC用的顯卡,結果就是顯卡市場,迅速被搶購一空。很多電腦愛好者,也經常抱怨顯卡價格過高。而這次比特幣價格的波動,毫無疑問會影響礦機的價格,尤其是中國市場,因為政府要清除境內的挖礦組織,那對於礦機市場來說,毫無疑問是一個打擊。
這次比特幣大跌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不過受制於比特幣投資的熱潮,預計礦機價格短期內還是下不來。畢竟與投資比特幣相比,購買礦機進行發掘,顯然風險更加小一些。因為礦機最後還能當二手顯卡賣出去,如果直接投資的話,可能最後就是血本無歸,所以全球的礦機價格可能依然很高,只是國內礦機價格可能會走低。
Ⅵ 國家為何打擊比特幣的挖礦和交易比特幣有什麼風險
專業礦機的資金分配風險大。數字加密貨幣,大多數都是基於優化演算法和硬碟存儲的生產方法來獲取收益,所以對設備(挖礦機)的要求很高,特別是Cpu,像IPFS分布式系統則是對電腦硬碟要求很高,這種資金分配想當大,一台高端的礦機動性則十幾萬呢!選定貨幣爆礦率的風險性。每一個貨幣爆礦率是不一樣的,這個和挖幣的競爭商圈很有關,當你挖幣是BTC,如今比特幣挖礦機越來越多了原本競爭能力就大,加上BTC每四年都是在下降出礦率,假如你礦機算力不夠將難以挖出BTC。
民用電的資費標准來挖幣,虧損的很有可能非常大。挖幣期內還要考慮挖礦機的毀壞,維護保養等。現階段獲得比特幣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到二級市場(交易中心)購買比特幣(優點:24h可買賣,流通性好;缺點:二級市場與挖幣成本費高些,本人實際操作非常容易高拋低吸,經常風險管控比較大),另一種是根據選購挖礦機,資金投入設備成本費來獲取BTC(優點:得幣低成本,購買比特幣時打折,一般5折,盈利平穩;缺點:前期投入成本,相對而言,3-5年生產效率,歸屬於輕資產)。
Ⅶ 科普:比特幣是什麼,「挖礦」是如何進行的為何耗電量越來越大
2021年中旬,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數據表明,因為比特幣挖礦導致的耗電數已高達134.89太瓦時,如果把比特幣挖礦比作一個國家,那麼它在全球所有國家中的耗電排名高達第27位,相當於馬來西亞全國一年的耗電總量。
比特幣挖礦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它需要消耗這么多電力呢?
我們知道要獲取比特幣就需要「挖礦」,在現實生活中,挖礦要用到挖掘機,鑽井機等大型設備;而在虛擬世界裡,挖礦就是指使用電腦計算獲取比特幣。按理來說,電腦計算也不需要消耗這么多的電吧,為什麼挖比特幣就這么費電呢?
確實,在比特幣剛剛被創造出來的時候,它的創始人中本聰僅僅使用了一台家庭電腦就開發出了50枚比特幣,所消耗的電力自然不多。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湧入比特幣市場,其開采難度卻越來越大了。這個和比特幣的發行模式有關。那麼,比特幣是如何發行的呢?
首先,比特幣礦場在誕生之初,它的儲量就被限定死了,總共只有2100萬枚,分布於各個礦區裡面。最開始,礦工們每發現一個礦區,就會被獎勵50枚比特幣。但是每產生21萬個「礦區」,獎勵的比特幣數量就會減半一次。
簡單來說就是,當初我們挖一個比特幣只要用一台電腦挖上一天就可以了,但是後來慢慢變成兩台電腦兩天,四台電腦四天。挖礦的難度成倍增加,需要消耗的電力自然也是成倍增加的。這個過程將一直持續到2140年,2100萬枚比特幣才會全部發行完成。如今自比特幣誕生才僅僅過去了13年時間,就耗費了這么多電力,可想而知,未來的比特幣市場將會是一個怎樣的無底洞。
正是因為這樣的機制,所以作為一個礦場主,要跑贏其他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購進更多、運算速度更快的礦機,這樣才能搶在別人前面挖到更多的比特幣。
而作為初代礦機的家庭電腦顯然已經無法滿足挖礦的需求了,因而礦工們的生產工具也是不斷革新,從一開始的CPU計算、進化成為GPU運算,再到產生專門的礦機運算。礦機搭載有專門的「挖礦晶元」,通常以燃燒顯卡和晶元的方式運行。
這個過程中不僅有硬碟運作帶來的電力消耗,在運作過程中產生的熱能,也會導致整個礦場宕機(死機)。因此,這其中還包括電源風扇和機箱風扇消耗的電能。目前,僅僅是單台礦機的運作耗電量都在35度左右,一個礦場一天的電力消耗甚至可以滿足普通人一輩子的用電需求。
那麼,礦工們「辛辛苦苦」,耗費無數電力資源挖掘得來的比特幣,究竟有怎樣的價值呢?我們不妨看看比特幣誕生的背景,2008年次貸危機全面爆發,美聯儲不得不啟用寬松量化政策來應對接下來的危機。面對美元的不斷加印,貶值成為了它的定數。
同年底,一位「屠龍少年」——中本聰,發布了一則白皮書,名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明確闡釋了比特幣的概念,他試圖用電子貨幣來挑戰美元的霸權。次年1月,在他的一手操辦下,比特幣的「創世區塊」也由此誕生。
由於比特幣在當時,知道的人很少,只在程序員群體中小范圍流傳,所以並不值多少錢。其中還流傳著這么一個經典故事,某程序員通過挖礦,獲得了1000枚比特幣。於是,他用這些比特幣買了兩塊披薩。
但是後來,由於比特幣自帶的反叛精神,它很快就在Geek圈(即,技術發燒友)獲得了認可。在他們的擁護之下,比特幣在整個世界范圍內逐漸站穩了腳跟。甚至在暗網世界裡,人們把它當作是虛擬世界裡的「美元」,用來進行各種黑色產業的交易行為。
隨著知名度和使用范圍越來越廣,價格也逐漸魔幻起來。一路突破了3000美元的大關。時間來到2020年,美聯儲再次「放水」,光是這一年發行的貨幣量就佔到了美元總發行量的21%,比特幣也迎來了它「幣生」中的高光時刻,一舉突破單價68000美元的大關。
但是,與中本聰的初始理念相悖,隨著比特幣擁躉數量的增加,它已經逐漸脫離了貨幣這個概念,甚至從勞動價值論來講,比特幣的價值只能被認定為「0」。首先,在比特幣誕生之初,人類 社會 並不需要這樣一個東西,它不是剛需。第二,礦工們掘金的過程,也無法通過勞動力衡量。總之,比特幣誕生的13年來,它一直是游離於我們的商品流通體系之外。
一句話就是,比特幣沒什麼實際價值,現在的高價不過是炒作出來的泡沫而已。
如果非要說比特幣有價值,只可能是因為它擁有去中心化、匿名性、難以丟失等屬性,致使它具備了人造數字資產的價值。一旦它回歸初始屬性——貨幣,面臨的必將是被主流貨幣絞殺。所以,比特幣最大的價值恐怕就是挖礦時浪費的電費和礦機的賬單了吧!
去年中旬,央行發布公告,約談了一眾主流金融機構,重申了我國打擊比特幣在內的虛擬貨幣炒作行為。我國為什麼一定要打擊比特幣炒作呢?
首先是消耗電力資源。 我們在前面說過,比特幣市場的耗電量只會越來越多,而且是成倍增加,如果讓它在國內泛濫,必然會壓榨其他產業的電力,影響國內經濟的發展。
實際上,比特幣早已入侵我國,並且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
據報道,在2021年5月以前,全球近7成的比特幣礦場都在中國。礦場主們會在豐水期前往雲貴川一帶的水電站購買廉價電力。枯水期則會前往大西北,諸如內蒙古、新疆等煤炭相對便宜的地方購買火電。有人預測到2024年,中國比特幣挖礦每年會消耗3.5個三峽大壩的年發電量。好在,經過我國的全力打壓後,目前比特幣礦區已經逐漸退出國內。
其次,比特幣應用場景一般都是非法資金運作,它的匿名性成為了洗錢、毒品交易、詐騙所得等黑色產業天然的保護傘。 我國嚴厲打擊掃黑除惡的風氣,首先就得打擊其中利益往來的工具,也就是斬斷比特幣的傳播鏈條。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捍衛我國貨幣主權。 現在世界范圍內,經濟局勢動盪不安,比特幣會增加國家甚至世界的金融風險。甚至這些小小的比特幣,足以擁有讓一個國家破產的能力。
比如,2021年9月,中美洲小國薩爾瓦多,因為欽定比特幣為法定貨幣,在世界范圍內,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可是今年以來,比特幣的大熊市,卻讓薩爾瓦多虧損了上千萬美元,
甚至有人說,它極有可能成為第一個因為「炒幣」而破產的國家。
由此可見,無論是對於一個國家還是一個普通人來說,「炒幣」的行為和賭博的性質沒什麼兩樣,它會腐蝕一個人的精神,消耗掉一個民族勤勞的美德。所以,我國堅決打擊比特幣絕對是明智之舉。
Ⅷ 比特幣挖礦難度和算力有什麼關系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中本聰挖出了 比特幣 的第一個區塊,並獲得了50個比特幣的獎勵。這標志著加密數字貨幣時代的來臨。
創世區塊是區塊鏈技術中的第一個區塊,是區塊鏈中非常獨特的一環,因為它是第一個區塊——整個數字基礎設施中唯一沒有與前一個區塊連接的區塊。
比特幣最早的挖礦難度只有1個哈希值,可以用最弱的消費者級別的CPU來開采比特幣,而且有很大的機會獲得比特幣。
在隨後的幾年裡,隨著交易所建立,比特幣持有者之間的交易活動變得更有組織性。挖礦的難度顯著增加,它需要越來越強大的處理器,到後來升級到圖形處理器。2013年,專門的ASIC挖礦硬體開始出現,性能甚至遠遠超過最強大的圖形處理器。
到2013年底,比特幣挖礦難度首次達到了1個Giga hash哈希值。這是創世紀塊挖礦難度的1000*1000*1000倍。之後,比特幣的挖礦難度又增加了數千倍。
挖礦難度是為了保證讓比特幣新區塊的產生速度在平均每10分鍾產生一個而設置的動態參數。
每挖2016個塊便會做出一次調整,調整的依據是前面2016個塊的出塊時間,如果前一個周期平均出塊時間小於10分鍾,便會加大難度,大於10分鍾,則減小難度,目的是為了保證系統穩定的每過10分鍾產出一個塊,所以難度調整的時間大概是2周(2016 * 10 分鍾)。
比特幣挖礦形同猜數字謎,礦工要找出一個隨機數(Nonce)參與哈希運算 1Hash(Block+Nonce),使得區塊哈希值符合難度要求。算力指計算機每秒可執行哈希運算的次數,也稱為哈希率(hashrate)。一個礦機每秒鍾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就是其「算力」的代表,單位寫成 hash/s或者H/s。
算力單位:
1 KH/s = 1000 H/s
1 MH/s = 1000 KH/s
1 GH/s = 1000 MH/s
1 TH/s = 1000 GH/s
1 PH/s = 1000 TH/s
1 EH/s = 1000 PH/s
全網算力是btc網路中參與競爭挖礦的所有礦機的算力總和。當前難度周期全網算力會影響下一個周期的難度調整, 如果全網算力增加,挖礦難度增大,單台礦機固定時間的產出就會減少。
那麼,已知當前全網算力,下一個周期難度將如何調整呢?
根據公式:
難度 * 2^32 / 全網算力 = 出塊時間
出塊時間要穩定在10分鍾, 也就是600s:
難度 = 600 * 24.42 * 10^18 / 2^32
= 3.46e+12
那麼,在3.46e+12的難度下, 一台算力為14TH/s的礦機平均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出一個塊呢?
根據公式:
難度 * 2^32 / 算力 = 出塊時間
有:
3.46 * 10^12 * 2^32 / 14 * 10^12
= 1.06e+9 s
結果大概是12270天。
原本中本聰設計的是一個公平的完全去中心化的一個數字貨幣系統,每個人都可以使用個人電腦進行挖礦。然而,有利可圖時大量新算力不斷加入,礦工競爭激烈,使得單個礦工的挖礦成功率幾乎為零。
2011 年起礦池出現,大量礦工紛紛加入礦池,以穩定收入,攤薄成本。大量算力融入,使得比特幣挖礦難度越來越大。數字貨幣挖礦業形同軍事競備,挖礦設備不斷更新迭代,不再遵循摩爾定律。
Ⅸ 大量挖比特幣對環境造成了怎樣的傷害
挖礦本質上是指依據特定的優化演算法,根據大量的測算產生的區塊鏈技術虛擬貨幣,是由無數區塊連接在一起,每一個根據測算造成並成功驗證的區塊都是有特殊量的比特幣獎賞,因為比特幣在設計之初就設定好了總數量是2100萬枚,所以這些比特幣就像是一個礦山開采,獲得比特幣的過程卻被稱之為挖礦。而現在,由於各種原因,人們應用能量的方法仍是石油,而石油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很多二氧化碳。
目前為止,挖礦會導致自然環境遭受污染的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被政府部門,超重型環境保護慈善組織以及為龐大的數字貨幣領域提供幫助的銀行和交易中心所忽視因為比特幣的價格高漲,英國劍橋大學的極端化最壞狀況假定是基於應用市場上耗能最低的計算機挖礦,只需該過程依然能夠賺錢,該測算已從核心預測值急劇下降。原因:上漲的比特幣價錢深深吸引一個新的挖礦,也代表著應用較舊的,高效率較低的設備進行採掘具備會計實際意義。
Ⅹ 據報道,比特幣重挫10%,比特幣的漲跌與哪些因素有關
在如今的生活當中,無論是投資理財的方式,還是賺錢的方式,其實都有很多種。當然在生活當中,不乏有一些保守派,對於這些保守派而言,最喜歡的投資和理財方式就是放在銀行做定期,或者是購買一些保本的理財產品。而有一些思維較為活躍的人,他們所喜歡的理財方式雖然具有一些風險性,但是如果較為幸運,那麼將會獲得不菲的收入。
在比特幣投資的過程當中,每個人都經歷過漲幅與下跌。但是由於每個人的心態不同以及投資的金額不同,在面對下跌時候的心態也有所不同。但是對於具有風險性的投資,作為資金的持有人,一定要仔細的衡量和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