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支持挖礦
1. 比特幣堪稱吞電獸,消耗著全球的能源,為什麼挖幣會耗大量的電能
比特幣堪稱吞電獸,消耗著全球的能源,這件事情也是在網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其實說起比特幣是非常具有神秘色彩的,也是近幾年才在網路上發展起來的。比特幣挖幣會耗費大量的電能與它使用的電腦有關系,因為我們都知道挖礦是需要專業的礦機的,就算是最高級的礦機,在市面上的生產功率也是非常的高的,而且這些礦機還需要24小時的不斷運行才可以挖到少量的比特幣,更需要保持冷卻,因此這就是比特幣會消耗大量的電能的原因了
三、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我們也希望當地的政府能夠對於挖礦行為進行制止才行,同時也希望世界各地能夠對比特幣挖礦行為來進行支持,有非常多的網友表示,比特幣漲價與普通人並沒有一毛錢的關系,反而帶動了顯卡的漲價,也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我們都知道比特幣與法幣不同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希望人們能夠認清它的真面目,也希望相關政府能夠關閉比特幣礦場,只有這樣才可以讓我們的祖國發展的更加迅速,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
2. pinetwork伊朗不能挖
伊朗禁止困配加密貨幣挖礦活動。根汪掘指據查詢散芹相關公開信息顯示,伊朗不能承受的耗能之高宣布停止國內的虛擬貨幣挖礦。
3. 比特幣是什麼一枚30萬的背後隱藏什麼秘密
比特幣生於2009年1月3日。它是用P2P加密的數字貨幣,比特幣不需要由貨幣機構發行,它是由計算機演算法虛擬貨幣生成的。 比特幣與貨幣之間的最大區別是其數量非常有限且稀有度很高。
銀行表示比特幣一年可以消耗143億度的電量,其總電量相當於上海一個月的電量,相當於馬來西亞全年的電量。 和瑞黛 和采礦比特幣將產生數億噸的電子廢物和碳排放,這將對全球環境產生影響。 中科院教授還指出:「中國必須限制比特幣的開采,並推動碳排放法規,以實現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
4. 一枚比特幣30萬,一年耗電143億度,中科院發出「警告」
近年來,什麼最火,那當然是虛擬貨幣。說到虛擬貨幣,我們不得不提到比特幣。
比特幣誕生於2009年1月3日。其是一種以P2P為加密的數字貨幣,比特幣不需要通過貨幣機構發行,其是由計算機的演算法產生的虛擬貨幣。比特幣與貨幣最大的區別在於,其數量非常有限,具有很高的稀有性。
現在的比特幣,一枚可以達到55000美元,約等於人民幣30萬元。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
前段時間,伊朗就大范圍無徵兆性停電,持續了很長時間。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比特幣「挖礦」,為此伊朗政府關閉了1600個比特幣「礦場」。
所謂挖礦,就是圈內人士,花費大量物力,即計算機進行挖礦,每一台計算機的功率還在不斷提高,用來產出比特幣。
這些計算機需要每天持續24小時運作,其計算機的持續降溫過程,也需要耗費大量的電力。
在伊朗,這樣的礦場可以說非常多。因為伊朗的電費較為便宜。美國電價3元,而伊朗只需要每度電兩毛六。
極地的電價吸引了很多比特幣圈內人士,在伊朗建立大規模計算機站,每天無休止進行換算。這才導致了伊朗長久的無故斷電。
首先,挖礦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雖然內蒙古風力資源豐富,但挖礦消耗的能源是巨大的。
而且,比特幣交易處於政府收益的盲區,就算比特幣賺得盆滿缽滿,政府也無法從中獲取任何好處。
花旗銀行表示,比特幣一年所消耗的電量可以達到了143億度,其總量相當於上海市全部 社會 一個月用電、相當於馬來西亞和瑞帶一整年用電。
且挖掘比特幣會產生億萬噸的電子垃圾和碳排放,對全球環境都會造成影響。
對於這樣一個新興的比特幣市場,有的人已然賺得盆滿缽滿,對此事你又有什麼看法呢?
5. 大規模挖礦導致伊朗停電,伊朗都有哪些豐富礦物質
過去幾個月顯卡的短缺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加密貨幣導致的,礦工們瘋狂地搶購大量顯卡,使得因新冠疫情而出現的供應問題更加嚴重。這種貪婪不是沒有代價的,伊朗發現有十多個大型加密礦場,所需要的電力足夠影響供電,甚至導致了這個中東國家出現停電。自1月中旬以來,不時的停電一直困擾著伊朗,對當地的人們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然而,新冠病毒疫情、美國制裁等問題讓伊朗全國面臨巨大壓力,人們認為停電大概是這些原因造成的。據《華盛頓郵報》報道,有政府官員指責是加密貨幣礦場製造了這些問題,但政府對加密貨幣礦場的寬松態度可能才是致使問題出現的首要原因。
當然,建設加密貨幣礦場並不是普通人可以做的事情,需要得到政府的許可,但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2020年伊朗至少拆除了1100個非法的加密貨幣礦場,還獎勵任何可以提供這方面信息的人。不過加密貨幣礦場的礦工們堅決否認是他們造成的問題,但很可能最終仍然要承擔部分責任,例如關閉部分加密貨幣礦場。停電會對社會的生產和人們日常生活造成不小的影響,頻繁發生停電事故,會讓伊朗面臨的問題更加復雜。據一些專家稱,伊朗是世界上第三大比特幣生產國。其中有人認為,伊朗正在使用比特幣代替美元,以此來規避美國實施的經濟制裁。
6. 比特幣何去何從各國態度不同,討論激烈
比特幣,一個最近持續占據熱搜前十,討論熱度始終不減的話題。似乎永遠有新的討論點,這兩天一個叫薩爾瓦多國家通過了比特幣法案,讓比特幣成為該國的法定貨幣,等同美元。
從2008年中本聰提出這一概念,2009年正式誕生以來,將比特幣設為國家的法定貨幣,又是一個新的里程碑。但對於薩爾瓦多和比特幣來說,是不是好事還未可知。
但凡新的事或物的出現或發展過程中,避免不了的是態度的碰撞,關於不同國家對比特幣態度,也是各持己見。例如中國一些省份正在清退打擊礦場,而美國一些州則也在考慮挖礦的耗能問題,包括以下這些國家,都讓比特幣的發展有所不同。
薩爾瓦多總統納伊布·布克萊在6月5日的活動中表示,將在下周向國會提交法案,立法比特幣成為該國的法定貨幣之一。
6月8日,薩爾瓦多以62/84(84票通過62票)的絕對多數通過立法,成為全球首個使用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的國家。其總統表示美元仍繼續作為法定貨幣使用。
通過法案後,接著就傳來消息,總統布克萊表示要 探索 利用火山地熱能開采比特幣。這位1981年出生的布克爾一直以來就特立獨行,不走尋常路,他表示「我們開始圍繞它設計一個完整的比特幣挖礦中心。」
薩爾瓦多政府為了大力推廣比特幣,開始施行「只要投資3個比特幣就可以獲得薩爾瓦多的永久居留權」的政策,但是,並是不是所有的移民都是大家想像中的那麼美好,你去的或許是一個國內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產咖啡豆和棉花,工業基礎薄弱,黑幫眾多,世界公認的「中低等收入國家」和「全世界謀殺案犯罪率最高的國家」之一,這樣的移民,誘惑力在哪呢?
伊朗在2018年禁止國內銀行從事加密貨幣交易,但未明令禁止國民。而後在2019年批准比特幣挖礦合法化,並頒發許可證,以此規避遭受美國經濟制裁帶來的影響。
伊朗因國內停電事故而打擊非法挖礦,甚至禁止所有挖礦,又因對抗美國制裁,伊朗總統希望盡快出台加密貨幣「法律和指示」。
美國在的S-6486號法案被提交給紐約委員會審議,要求禁止開采比特幣三年,以進行環境評估,測量該州的礦場挖礦對溫室氣體排放和野生動物的影響。對此,礦場和環保人士展開了激烈的辯論。礦場表示自己已棄用煤炭發電的電廠,打算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開采比特幣,並表示這符合紐約州的所有環境保護法。經過激辯,議員放棄了禁止比特幣三年開採的條款,將其限制在擴建的新項目和現有業務上。並禁止對對於使用碳基燃料供電的礦場頒發許可證。
然而,美國德克薩斯州眾議院卻全票通過了一則承認虛擬貨幣合法地位的「虛擬貨幣法案」。因其美國能源站基地的稱號,很多加密挖礦企業都在德州設廠。例如比特大陸、Blockcap lnc、等都在這里設立經營點。同時,中國比特幣礦機商在德克薩斯州投資2500萬美元新建設施。
美國,各州對比特幣的態度不同。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等在5月18日聯合發布了《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
5月2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五十一次會議,金融委特別強調,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並設立虛擬貨幣「挖礦」企業舉報平台。同時出台打擊懲戒虛擬貨幣「挖礦」行為八項措施。
新疆昌吉州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於立即對虛擬貨幣挖礦行為企業進行停產整頓的通知》。通知中表示,從事虛擬「挖礦」的企業須於6月9日14時前全部停產整頓,並將企業停產整頓情況報至昌吉州發改委。
同為9日晚,青海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關於全面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對有關虛擬貨幣「挖礦」行為開展清理整頓。
全球三大比特幣礦機商均為中國企業,中國礦工占據了比特幣網路算力的70%左右。因此,大部分礦工開始向對比特幣友好的國家和地區轉移。可是即使礦工出海,礦場背後是中國礦工的本質並不會變。
中國對比特幣的態度,仍需觀望。
雖然每個國家對於比特幣的態度有所不同,但不管是支持還是抵制,都無法遏制比特幣的發展,因為總有人需要它,至於會發展到什麼程度,是否會成為世界通用,還需要時間去檢驗和驗證。
7. 南非與伊朗那個工業發達
南非被譽為非洲第一工業強國,在殖民時代,南非建立了完善的工業體系,尤其是在很多高端製造產業上,南非優勢非常明顯。而二戰後,南非獨立,迎來了工業大發展的時代,南非國內的工業門類齊全,尤其是在很多工業,如礦業,機械製造業,以及冶金等很多領域,南非都非常強。伊朗是中東地區的大國,也是波斯帝國的繼承者,國土面積超過160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8000萬,是中東非常強大的國家。而伊朗也是整個穆斯林世界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伊朗的工業門類齊全,基本上能生產國內所需的產品。甚至伊朗的軍事工業也是很強,基本的武器也都能自己生產,還能自己生產導彈等高科技武器。
8. 馬斯克又一奇想,徹底解決挖礦環境問題
造 汽車 、放衛星、上火星,馬斯克或許是這個世界最為瘋狂的男人。自本世紀初,馬斯克幾乎年年有新想法,每隔一段時間就蹦出一個奇妙的主意。這不,最近與虛擬貨幣牽扯不清的馬斯克又出奇想,准備與北美最大「采礦公司」公司合作,開發全新的「挖礦」模式。
說起采礦,小黑第一時間想到力拓跟必和必拓這兩大礦業巨頭。不過,與馬斯克合作的「采礦公司」並不是傳統采礦,而是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挖礦」。
礦機
前些日子,馬斯克在推特上宣布,他會見了北美比特幣采礦公司的高管,雙方決定一個比特幣挖礦委員會,專注於促進採用可持續能源的加密貨幣挖礦舉措。該組織承諾將公布當前和計劃中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情況,並要求其他挖礦企業也這樣做。
比特幣挖礦與可持續能源有什麼關系?馬斯克為何突然宣布成立這一組織? 事實上,馬斯克鼓吹新能源挖礦非常符合自家利益,甚至可以說一石二鳥!
「挖礦」與能源浪費
很多人都很好奇,比特幣究竟如何產生?其實,它通過一種工作量證明模式「交換」而來。簡單來說,「挖礦者」付出算力與設備,交換得到比特幣等虛擬貨幣。而在提供算力的同時,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挖礦設備耗能巨大
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就曾批評過比特幣「挖礦」過程中產生的能源浪費問題,並表示這十分不利於環保。英國劍橋的研究人員也特地針對比特幣的耗電問題進行過研究。
結果顯示,比特幣每年挖礦消耗約133.68太瓦時用電量。如此龐大的耗電規模,超過了阿根廷、荷蘭等國家,耗電量位於瑞典和馬來西亞之間。
馬來西亞全國總人口超過 3000萬,比特幣耗電量接近馬來西亞全國人口耗電量,這意味著每年可供數千萬人口的電能被用在「挖礦」事業上, 這對全人類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資源浪費。
馬斯克的新能源方案
在意識到比特幣挖礦浪費巨大之後,虛擬貨幣風雲人物馬斯克開始改變態度。本月初,馬斯克叫停特斯拉使用比特幣支付車費,並表示這是出於「對比特幣挖礦和交易中使用化石燃料頻率迅速增加,尤其是煤炭」的擔憂。
馬斯克指責比特幣的言論直接比特幣暴跌,很多人一度懷疑馬斯克惡意操縱虛擬貨幣價格。操縱與否,我等普通人難以判斷。可馬斯克發出該言論同時,他也在積極尋找解決辦法。籌建「挖礦」委員會,鼓勵新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成為馬斯克的解決辦法。
風力發電
前面小黑有提到,比特幣「挖礦」的核心在於工作量證明,在完成工作量證明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電能。一般情況下,大型比特幣「挖礦」公司都在電價低的區域建立礦場。新疆荒漠、內蒙草原、伊朗高原、俄羅斯廢棄工廠,哪裡電價便宜,比特幣「挖礦」公司就去哪裡。在這個過程中,「礦主」們並不會介意發電方式,火力發電、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對他們來說毫無區別。
「礦主」們不介意,可馬斯克介意。他一直關注環保問題,特斯拉新能源 汽車 、Powerwall 家用電池,都在積極地推廣清潔能源。雖然馬斯克沒有公布新能源挖礦具體方案,不過從馬斯克既有的產品來看,他大致希望北美「挖礦」公司加入到他的家庭發電計劃中去。
在《馬斯克的新構想:把你家變成太陽能發電廠》一文中,小黑詳細地闡述了馬斯克的家庭發電計劃。如果「挖礦」公司加入,那麼安裝 Powerwall 家用電池的家庭就可以向「礦場」供電,從而賺取利潤。另一方面,「挖礦」公司改用太陽能「挖礦」, 也能降低環境污染,減少煤炭燃燒量。
現實的選擇
馬斯克的太陽能發電計劃供電,北美「挖礦」公司使用,看起來似乎完美無缺,可價格問題橫亘在眼前。小黑前一篇文章說過,Powerwall 綜合電費達到 30 美分每度,遠高於美國平均電費 ,對比伊朗、俄羅斯等地電價更是高得離譜。在電費占據「挖礦」成本大頭的情況下,讓「挖礦」公司接受 Powerwall 顯然不可能。
特斯拉儲能設備
小黑覺得,馬斯克作為太陽能儲能電池公司創始人,或許准備直接向「挖礦」公司售賣 Powerwall 儲能電池。在人之罕至的地方建立礦場,一邊是日夜不停地礦機,一邊是大型太陽能發電設備與 Powerwall 儲能電池。不需要遠距離供電,也不需要額外支付電費,只要光照充足,礦機就可以一直工作下去......
圖源:pixabay、谷歌、比特大陸
9. 舉報企業虛擬幣挖礦有獎勵嗎知乎
伊朗將對舉報非法比特幣挖礦者給予獎勵
幣幣在行
來自專欄馨悅說幣
快訊:據伊朗《金融論壇報》消息,伊朗國家發電、配電、送電總公司(Tavanir)常務董事長表示,政府將向舉報者提供獎勵,鼓勵告發非法比特幣挖礦行為。
獎勵措施包括向那些與能源官員合作查處非法挖礦的人提供價值1億里亞爾(合480美元)的獎勵。Tavanir被政府授權查處非法挖礦行為,據悉目前伊朗大約有1100處非法挖礦中心在運行。
行情分析:就目前的盤面來看,老師(Leo888BTC)看到十二點收線,收平Boll帶范圍之內,但是目前四小時圖上中軌道依舊是目前的第一壓力位置,而日線上方均線MA60與上軌構成最後的壓力就在9350附近,所以我們在這兩個位置嘗試布局。
建議:9330-9380附近做空單進場,止損9430。如果下行至9000附近可以開多單進場,看80-120個點位利潤!
10. 伊朗是否擁有對本國資源能源的獨立開采權
當然有!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伊朗豐富的自然資源(尤其是石油)並沒有給伊朗帶來多少益處,而只是激發了西方列強們對伊朗的爭奪。在這個過程中,伊朗統治階層一般傾向於出賣國家資產以自保,其中就包括石油開采權。這一傾向有時引來其他列強的干預,更多的時候是引起國內知識界、宗教界人士和公眾的反對,引發了一次次的正變和革命。
1951年3月5日,伊朗會議通過了一項石油公司國有化的法案。同年4月,主張石油國有化的民族陣線受到人民力量的支持,取得了正權,成立了摩薩台內閣,宣布石油國有化,接收了英伊石油公司。美國害怕這會影響美國在其他中東其他國家的地位,便和英國勾結起來,採取卑鄙手段分裂了民族陣線,推翻了摩薩台內閣。組織了「國際石油財團」。1954年9月該財團同伊朗達成了協定,實際上廢除了伊朗石油國有化法案,伊朗石油開采權重新為英、美石油壟斷資本所控制。這其中伊朗石油資源被分割成三份:英國石油公司佔40%,5家美國石油公司佔40%,其餘被法國和英荷殼牌石油公司所瓜分。
直到1979年伊朗再次爆發革命,伊朗才真正實現了石油公司國有化。用現任伊朗石油部長加塞米的話說:「34年前的伊朗伊斯蘭革命為伊朗石油工業真正、有效地實現國有化以及從伊朗驅逐外國殘余專家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石油工業國有化是伊朗人民抵抗殖民主義者的結果和尋求獨立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