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和影响
A. 人民币国际化会对哪些行业带来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首先会有各种金融产品出售,还有别人会储备,以后的涨跌都不是实时能调控,也许以后我们的钱会更值钱了,这样就造成了我们的物价,工人工资,产品的调高,首先会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带来冲击,还有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带来冲击,这种企业会淘汰到非洲,印度,东南亚等国家,我们的企业怎么办,这里关键就是做高端的制造业,高科技行业,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行业和品牌,还有军工企业的出售,这里就急需要有一些拿得出手的科技行业,如当年美国的科技,计算机,软件,附加的金融衍生产品,让人民币回流,制造一个良性的金融循环圈,使人民币流动起来,让国际上的人能,储备,出售,赚钱,保质,我们随时能回收,不至于钱放到国际市场,没有回流渠道,造成失控的滞胀。
B. 数字货币对国家利益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3发行中国数字货币的重大意义
CBDC的核心价值,可以归纳为四点:第一,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让央行更好管理货币创造和供给,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和更好应对商业周期。第二,基于区块链相关的技术构建支付和清算基础设施,可以减本增效,数字货币可以大大降低货币发行、流通、使用等环节的成本,实现无钞化交易,也符合当前飞速发展的电子支付潮流。第三,赋予了央行更强货币体系管控能力,比如说KFC、反洗钱、反恐融资,以及一些定向政策等。在Libra推出以前,央行重视CBDC,主要会出于上述三个目的,但现在,CBDC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要,这就是央行的第四个目的。从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来看,确实遇到重重困难,一是以美国为首的围追堵截,二是股汇两市的动荡。要想打破美帝为首的围追堵截,实现股汇两市的正常发展,从而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还真的是个不错的办法。在人民币国际化十周年之际,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取得非凡的成就。全球13家国际金融机构开始重视中国债券市场,在发达国家降息大潮,负利率成为常规手段的阶段,中国债券在国际上极具竞争力。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已有38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总金额高达3.67万亿元人民币。而我国全力推进的“一带一路”正在为人民币国际化持续创造需求,人民币输出成为“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手段。此外,人民币是全球外汇市场最活跃的货币之一,伦敦已超过香港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外汇交易中心。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人民币资产也将继续获得全球各国的青睐。
CBDC发行允许与他国分享铸币权中国央行在发行CBDC的时候,也让一带一路或者其他友好国家,一同参与到CBDC发行中来,与他们分享部分的铸币权。那如何参与?包括下面两种情形,我们这里暂且用哈萨克斯坦来举例。第一种,是哈萨克斯坦可以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哈萨克斯坦国债,发行方是哈萨克斯坦,但是以人民币计价的,这种债对哈萨克斯坦来说是主权债,哈萨克斯坦也可以拿来出售给中国央行换取CBDC。第二种,是哈萨克斯坦发行以本国货币计价的国债,发行方是哈萨克斯坦,并以它们的本币计价。这种方法对哈萨克斯坦来说最容易,因为这就是它们自己的国债,把国债出售给中国央行,中国央行给他CBDC。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出售国债给中国央行,但国债的发行主体不一样,国债的计价货币也不一样,因而对哈萨克斯坦的要求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上面这几种方式,理论上来讲可以作为一种政治工具,去影响和调节中国政府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关系。
4数字货币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最大的法宝
中国现在面临最大的挑战,在货币方面,其实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而以美元为主的货币结算体系,给美元以外的决策者带来了很大的问题,降低美元地位最好的方式就是可以用一种全球数字货币来取代美元,以结束美元的主导优势。而中国版的CBDC,有可能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结束美元霸权的最大法宝。人民币国际化的机会就在于去美元化的大趋势,所以我们要美元以外的友好国家都来参与中国的数字货币。从大宗交易和金融结算上率先使用数字货币,以绕开美元限制交易,必将实现去美元化的发展,形成新的以中国主导多方参与的货币贸易体系。那么如何实现呢?本质上就是出让利益,让去美元化的友好国家,参与到CBDC的发行过程中来,甚至,可以从中分享人民币的铸币税。把区块链和比特币民主化、利益分享的精神,体现到主权货币的设计上来,这是最有效的法宝,也是人民币国际化最实际的实现路径。
C. 为什么要让人民币国际化 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吗
一、人民币国际化 的好处:
1、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2、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3、进一步促进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
4、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后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
二、人民币国际化 的负面影响
1、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使中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一定影响。
2、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比如,当国内为控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而提高利率时,国际上流通的人民币则会择机而入,增加人民币的供应量,从而削弱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
3、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
尽管一国货币国际化会给该国带来种种消极影响,但长远看,国际化带来的利益整体上远远大于成本。美元、欧元等货币的国际化现实说明,拥有了国际货币发行权,就意味着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方面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D. 人民币国际化对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缓解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如果世上有一个稳定的国际汇率制度,或者说,世上存在一个平等、互信、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当今中国未必一定需要追求人民币的国际化。但当今的金融世界不太平,问题太多。主导世界的主要储备货币的运行,不能合理反映国家间经济实力变化,不能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要避免现实金融世界对本国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是迫不得已的追求。
因为历史表明,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过度依赖中心货币国提供的货币、金融网络及服务,将给本国发展增添新的不确定性风险。针对中国目前所具有的发展中、转轨、大国经济体特征而言,特别在当前以浮动汇率为主且又缺乏必要国际约束力的国际货币体系中,更是如此。
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金融开放的核心利益追求。尽管中国政策研究者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即使经过10年的努力,其占世界储备货币的比例也许仅为3%~5%,但是当今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义,在于战略布局,在于在追求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长期过程中,推动国内各种制度的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开放、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并在此过程中推动创造稳定的国际货币环境。
当然,如果人民币能成为国际主要货币之一,和欧元等其他储备货币一起,与美元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则是有助于从制度层面消除世界经济失衡的基础。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中国如果能与亚洲各国实现各种有效的货币与金融合作,寻求创建区域内的汇率稳定机制和区域性货币,对亚洲和世界经济发展来说,同样是件好事。
人民币区域化的现实路径选择
人民币国际化是在中国汇率已出现有关浮动,但没有完全浮动,仍存在资本账户部分管制的情况下推进的。这意味着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要采取与世界现有主要储备货币不同的形成道路,是史上未曾有过的模式。
首先判断,未来中国汇率制度的方向,将会融入当今国际经济主导的浮动汇率体系。但在今后八九年内,中国经济面临的大量改革难题与世界经济金融不确定的态势,决定了在汇率制度上,可能将继续选择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然在浮动区间、浮动频率上更趋于市场化,篮子中货币权重会有所调整),而非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可能是较符合中国经济特征需求的。配合汇率制度的逐步市场化进程,资本项下的开放也必然是逐步的开放。同时,面对当今世界有缺失的国际货币体系,为了确保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不受更大的负面冲击,需要实现与本国经济开放度相适应的人民币区域化。
这一战略选择,将面临不可回避的困境:要保持较为稳定的汇率环境,资本项下开放的步伐不宜过快;而资本项下开放步伐不宜过快,决定了人民币就不可能尽快或者说真正实现国际化。因为人民币要真正实现国际化,必须允许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意味着资本项下的管制必须完全放开,也就意味着汇率水平只能基本由国际和国内的市场供求所决定,但这又恰恰是中国经济近阶段所难以接受的。而中国放弃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追求,不仅不利于实现自身经济发展所需的稳定汇率环境,对国际社会而言,也缺少了一股能体现世界经济实力格局变化的、对有缺失国际货币体系制衡的改善力量,这将是制约国际货币间汇率过度动荡中的一个遗憾。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能否使困境降到最低程度?这只能期望中国在战略实施中,第一,汇率政策、资本管理政策与国内改革政策的变动,要尽可能地衔接好,以免引起宏观经济的不稳定;第二,在人民币逐步区域化的过程中,衔接好汇率与资本管理政策的适度改革;第三,通过创设人民币离岸市场,在部分实质性地向境外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的同时,相对隔离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国际金融风险向国内市场的传递,同时视国内汇率、资本管理政策的演进,调控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规模与结构,适时扩大“离岸”与“在岸”两个市场的“通道”,以不断推进中国整体金融市场的开放步伐和改革力度。
当前,要加快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关键是三条:一是先要想尽办法让人民币走到境外;二是鉴于中国资本项下未完全放开的现实,能让境外的人民币像其他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可用于存款、贷款、结算支付、资产管理、投资、汇率避险等全方位业务,形成自身一定的市场交易、循环规模;三是要做到境外各机构与自然人参与、扩大境外人民币的市场持有及市场交易活动,必须让境外各机构与自然人,能通过中国政府允许的人民币可兑换通道,享受或部分享受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收益,否则,境外机构与自然人不可能有持有人民币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仍要始终不渝地充分利用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相关力量,改善国际货币体系,对现有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滥发行为,进行适当的约束。支持各地区“货币区域化”和货币金融合作,为人民币的国际化预留空间。特别是在积极推动亚洲金融合作过程中,求大同,存小异,积极塑造人民币在亚洲区内“关键货币”的良好形象。
要控制好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带来的风险。为此,要安排好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顺序,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我国的宏观调控能力、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
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意味着货币职能作用地域和领域的扩大,这会给中国的货币政策带来冲击。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不可避免要触动资本账户与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问题。因此,与人民币国际化相伴,特别需要关注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自由浮动区间的政策搭配和进程。
在中国当前的货币运行机制下,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会进一步加剧外汇储备的积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风险不仅在于国际化本身对一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更在于推动资本账户和汇率变化的转轨过程。后者属于“转轨”风险,是“价格管制”放松可能导致的风险。
因此,降低风险的根本之路,在于尽快推动中国金融的市场化。只有这样,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浮动才能形成“水到渠成”之势。如果中国问题在短期内无法解决,则应尽可能减少由于资本账户管理和汇率过快的、不切实际的“转轨”带来的冲击。(夏斌)
E. 人民币国际地位与国际化的关系
国际没地位,国际化是做梦。
F. 为什么世界数字货币基金会拉加德把人民币国际化
世界数字货币基金会把拉加德把人民币国际化,就是因为经济的带动性引起的现象。
G.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有哪些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影响有两方面,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
1,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影响:
(1),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 :推行国际贸易的人民币计价结算,能给外贸企业带来减少审批环节、规避汇率风险、降低营运成本等贸易便利化好处。
(2),有利于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调整:如果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我国在贸易中使用人民币来计价和结算,这样讲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美元等外汇储备的收入;进口产品可以用人民币支付,这样可以用纸币换来实物性的商品。
(3),人民币国际化能使我国获得铸币收益:如果人民币能够成为国际货币本位币的话,中国可以因此获得一份铸币税收益。
(4),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构建多极化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利用美元、欧元、日元走入低谷的情势,扩大人民币行使国际结算、投资和储备职能的范畴,有效分担现有国际货币承受的压力,不仅是推动国际金融规则朝着公平、公正、包容、有序方向演进,更是世界经济金融体系未来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2,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1),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使中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一定影响。
(2),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将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币,其在国际间的流动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
(3),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民币国际化后,由于对境外人民币现金需求和流通的监测难度较大,将会加大中央银行对人民币现金管理的难度。同时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可能会加大一些非法活动如走私、赌博、贩毒的出现。
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2014年11月9日,俄罗斯外贸银行行长安德烈·科斯京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政府致力于把人民币变成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俄罗斯对此持非常积极的态度 。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情况,伦敦金融城叶雅伦表示当前发展势头良好。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发展需要高度的目的性政策导向和政策可预测性。在这两个方面,中国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政策把握得非常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已经开始运作,这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又一大进步。人民币当前是全球第三大交易货币,伦敦金融城期待人民币能够在未来成为最主要的交易货币之一。伦敦金融城也将发挥自身的努力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未来将在人民币进入SDR、推动中国碳金融发展、协助引入更多机构投资者等多领域,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