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币问答 » 蒲公英数字货币

蒲公英数字货币

发布时间: 2021-08-20 17:57:57

㈠ 寻找他乡的故事的幕后故事

在中国古老的文化中,两千年来始终有一个原则:父母在,不远游。而多少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却因为战乱,因为贫困,或者为了理想不得不离开父母,背井离乡。他们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那样,落到了世界每一个角落,生根开花。
中国人说:“有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
1998年岁末,在香港,很多人每天都要在晚上10点半锁住亚洲电视的频道,为了看这个台连续40天的一档纪录片———《寻找他乡的故事》。每一集25分钟,那25分钟把观众带进了一个悠悠绵长的情感之中。
纪录片拍摄的全都是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的故事。不是杨振宁、霍英东、崔琦那样的“杰出华人”,他们只有一个名字:中国人。他们的面孔也许已经不是黄皮肤、黑眼睛了,但他们依然固执地用老辈人的语言说:
“我是中国人。”
亚视的高级制作经理邓婉媚说:
“我们对着一张世界地图,视线落在非洲、拉美、太平洋,落在撒哈拉沙漠、巴尔干半岛。我们问自己,这里有中国人吗?最令我们惊异的是,在完全不可想象的艰苦条件下,都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身影,都可以听到熟悉的乡音。”
许许多多的香港人都在这个时段,锁住了这一频道。
“我的心一直思念中国”
吴国华,今年23岁,刚刚从大学毕业来到亚视,就赶上了这部片子的拍摄。他坐在我对面,用极其生硬的普通话问我:
“你想知道什么?”
“最让你感动的东西。”
“嗯,那是在马达加斯加……”
马达加斯加,位于印度洋东部,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
100年前,法国殖民者为了在这座岛上修建铁路,从中国东南沿海贩卖了大量的中国人到这个热带岛国。一位当地的学者说,法国人在统治越南的时候,就知道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能吃苦的民族,所以让中国人来修铁路。
最初踏上马达加斯加的土地,吴国华觉得这里太落后了。尽管他们所到的塔马塔夫市算是当地一个繁华的海港城市。公路坑坑洼洼,当地人说,这里的公路可以养鱼。偶尔能看见殖民地时的一些建筑。但是在路边,基本上是用树皮和草搭起来的房子,这是当地土著的家。
“最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些屋子中间,居然有一座地地道道的关帝庙。”
庙主姓岑。岑先生已经66岁了,乍一看去,他的面部特征与当地人差不多,肤色黧黑,眼窝深陷。一开口却是一口纯正的广东话,略带顺德口音。
进到庙里,岑生正在为前来烧香抽签的人们解签,他在纸上用毛笔写着什么,写出来的汉字真好。
来来往往的香客不算少。仔细辨认,能看出他们的东方血统。岑生说:
“在马国出生的混血儿被称为牛头,因为马国货币上有牛的图案。你们看今天来的这些信徒,肤色比我还深,可他们也来拜神祈福。因为老祖母叮嘱过他们,初一、十五可要来烧香啊。”
谁也说不清这座关帝庙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岑生说起码有70多年。中国人就在这里烧香祭祖,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岑生是土生土长的马达加斯加人。和许多在这里的顺德人一样,父亲来到这里,为的是能赚些钱,然后回家娶亲。正打算归国的时候赶上了七七事变。父亲不得已娶了一个当地的女人,生下了三个儿子,岑生是长子。在马达加斯加的土地上,他长到了12岁。
从他记事的时候开始,就看见每天早上,父亲都要拜天。
“我们兄弟还年幼的时候,父亲就要求我们,每天早上,双手合什,面朝东方,用广东话说一遍:广东顺德郭岸,岑开发。每个孩子都得跟着他复述一遍。父亲的名字叫岑开发。他对我们说,千万不要忘本,如果有一天爸爸不在了,有人问起你们的家乡是哪里,你们就知道自己是广东顺德人。你们回到顺德,凭着这句话,就能够找到自己的家。”
一直到今天,岑生从不间断地每天进行一遍这种特殊的拜天仪式,而现在跟着他每天用广东话复述这句话的是他的几个非洲女儿。
对于父亲来说,去国还乡终于只是一个梦。临死前,他对着三个孩子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回到中国,读书,受教育,娶唐人女子为妻。
12岁的孩子并不能理解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
50年代初,战事平息。母亲牢记丈夫的嘱托,一定要让孩子回到中国。一天,妈妈给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揣上几块平常难得一见的糖果,把他们带上了轮船,嘱咐孩子,千万别乱跑,晚上就来接你们下船。
谁知与母亲这一别竟是永诀。晚上,轮船驶出了塔马塔夫海港。三个孩子留在了船上。数月后,岑生和弟弟辗转回到了广东顺德。这是父亲魂萦梦绕的故土。虽然父亲的尸骨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可岑生觉得,父亲的魂也随他们兄弟回到了祖国。
岑生在顺德读书长大。到了谈论婚嫁的年龄,堂姐说,你父亲早已叮嘱过我们一定要为你找一个唐人女子结婚。远在马达加斯加的堂兄同意了他的婚事。他终于又完成了父亲的一桩心愿,在中国娶妻生子。
十年动乱,岑生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他不得不携妻一起来到香港。好歹这里还是中国人居住的地方。他进了一家工厂做工。然而不久后,港英政府宣布,岑生是马达加斯加人,没有居港权。
万般无奈,岑生终于又回到了马达加斯加,回到了他出生的地方。
“对着镜子,看镜中的自己,我觉得自己长得和马国人一模一样,但是,再仔细看父亲的照片,我又觉得自己长得很像父亲,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我每天在心底里把自己当成中国人。可是我的中国身分终于没有被认同。”
岑生站在家中的一个五斗橱前,说着上面的那些话,表情安详恬静。五斗橱上摆放着中国的紫花磁茶具。墙上是一个镜框,就像许许多多老式的中国家庭一样。里面摆满了黑白照片。他指着一张东方女子的照片说,这是我在香港工厂时的同事,她叫李洁贞,30年不通音讯了。
岑生天天面对着这张中国旧友的照片,他想证明什么呢?
在岑生的关帝庙里,有一个神龛前,供奉着数千张已经泛黄了的照片,照片上全是中国人,全是客死他乡的中国人。有的还穿着满清时代的服装。也许这张张照片,只是他们一生中唯一的一张。人死在了异乡,关帝庙却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在塔斯塔夫的公共墓地,有三个写着中文的墓碑,墓碑上没有刻下逝者的姓名,只有大伯公、二伯公、三伯公的称谓。这里埋葬着三个最早来到马达加斯加的中国人,墓碑是后人立的,没有人知道他们姓甚名谁。可这是马达加斯加的唐人的根。
在关帝庙为善男信女们解签,是岑生的主要工作,可他自己却始终不曾在这里抽过一签。
“不是不信,而是不敢。30年前从香港乘船回马达加斯加,我和太太抽了一签。签的意思很不好,说我们俩当中会有一人遭到不幸。我太太哭了,问我怎么好啊。可是世事艰辛,我们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船。”
回到马达加斯加,夫妇俩先是在华侨总会教中文,后来学校没钱关了门。两人只好做些小生意维持生计。不幸终于降临了,一天晚上,岑生到外地送货,只留妻子在家,一个当地黑人闯入岑家,杀害了岑生的妻子。
从此岑生再也不敢抽签了。
妻子为他留下了7个大大小小的孩子。为了这些孩子,岑生最终还是违背了父亲的愿望,娶了一个当地的黑人姑娘为妻,照顾孩子们。
岑生与第二个妻子生的三个孩子也已经长大了。每天,他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两行汉字,让这三个完全是非洲人模样的女儿跟着他念:
“我是中国人,是广东顺德人。”
岑生说:
“我心中一直在思念中国,无论我在这里住了多久,都不会改变的。”
中东和非洲的中国女人们
曾不断地听说中国的女人们的故事——谁谁谁为了出国而嫁人,甚至不惜用青春来换取一张西方国家绿卡。
《寻找他乡的故事》却告诉了我一些亚非土地上的中国女人的故事。萧美仪是所有摄制组中普通话说得最好的香港姑娘。她一直不停地讲着,把她自己见到的和她的同事们的故事一股脑端给我——我去的是以色列,采访一个在约以边境大沙漠里种菜的女人。我们称她“阿仪”。阿仪37岁,看起来很年轻的样子。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可我觉得她还是一个女孩子。她是在香港长大的。见到她的时候,我实在不理解,沙漠里40多度,她为什么要来这里。她说她不喜欢香港,香港太闹太嘈杂。
阿仪的家离城里四个小时的车程,可是离约旦边境只有200米。说不清什么时候有炮击,什么地方有地雷。可是阿仪对这个已经很淡漠了。
每天阿仪穿着T恤短裤,赤着脚走来走去,皮肤晒得黑黑的。她说她特别喜欢这里。 其实她很困难,她的家陈设简单。政府给他们每户贷款8万美元,让他们到这里种菜。3年了,年年亏本。但她很开心。我觉得很奇怪,她有什么可开心的。那里只有30多户人家,她就像沙漠里的三毛一样。
没有电,白天只有用太阳能。没有暖气,没有空调。出去买东西,开车要开一个小时,自己种菜,自己种水果。孩子的学费还没有下落。这里没有电视,没有超级市场,没有警察,没有诊所,只有一个外地的医生,每星期来两次,一次只有一个小时。
不过阿仪还是很满足,她说三年前一个儿子哮喘病突然发作,她赶紧给那个外地的医生打电话,过了10分钟,医生就来出诊了。因为这个,阿仪自己也学着治些小病,问题严重了才给大夫打电话。
我们摄制组在沙漠里住了三天,我才渐渐理解了阿仪。
阿仪的家是潮州人。按照潮州的传统,家里的女儿一定要帮助父母操持家务。父亲是卖鱼的,从小她就不停地从早忙到晚,帮助父亲收拾鱼摊。没有假期、没有休闲。
从小阿仪就渴望着看看外面的世界。终于,从学校毕业,阿仪开始民只身旅行。在泰国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个摩洛哥的小伙子。两人一见钟情。不久他们在美国定情,最后在塞浦路斯结婚。走了许多地方之后在以色列安了家。
在这个大沙漠里,成天烈日炎炎,就是一棵小草,也给人以生命的象征。
我问阿仪:
“为什么要到沙漠里来?”
“不是我挑的,是我老公定的。中国人说嫁鸡随鸡,我既然嫁给了他,当然要和他在一起。我喜欢这种生活,以前看美国西部牛仔片,觉得特别羡慕。这种地方非常好。”
阿仪对香港一点也不留恋,但她却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中国话。我拍的是阿仪的故事。你有没有看过张三拍的那一集,也是在马达加斯加,是黎伯的故事。黎伯84岁了,在非洲生活了60多年,他太太是50年代初从顺德乡下只身一人嫁过来的。在顺德举行婚礼的时候,没有新郎,按照当地的风俗,她是和一只鸡拜堂成婚的。然后就坐了几个月的船,自己一个人,从顺德到菲律宾、新加坡、毛里求斯,终于来到了8000公里之外的马达加斯加,就凭着一张黎伯的照片,找到自己的丈夫。
我们见到她,问她到非洲后悔不后悔。她说,没有、没有,一天都没有后悔过,很幸福的。真的,我们见到的黎伯黎太,七八十岁的人,又健康又快乐。结婚50年,黎伯黎太养育了8个子女,黎太每天给黎伯做中国菜,从来不变。
在黎巴嫩还有6个中国女人,都是因为嫁给了黎巴嫩的男人所以到那里生活。他们中间有香港的、内地的,也有台湾的。只有一位有工作,她原来是上海的医生。其余的人就是作太太了。她们说,如果将来我死在丈夫前面,我一定要把我的骨灰运回中国,如果我丈夫比我先死,我就一定要回到中国度过余生。无论我们嫁到哪里,我们都还是中国人。是中国人就一定要回去的。
还有突尼斯的刘雯。
刘雯是上海姑娘,一直到今天,说话还是上海普通话。12年前她从上海化工学院毕业,顶着父母的压力,嫁给了当时班里的同学、突尼斯小伙阿里。
刘雯的家在突尼斯南部,就在撒哈拉沙漠的边上,这里蒙面的女人显然比北方多,说明这里比北方更加不开化。12年来,她是这个城市唯一的中国人,而且一直呆在这里。
刘雯说,这里的生活条件比上海差远了,但比我刚来的时候好多了。
生活条件很穷,但是刘雯从来没有想过要出去找一份工作,因为这里是一个男尊女卑的国家,她只能安心做家庭主妇。
刘雯已经完全熟悉了一个北非穆斯林的媳妇应该做的事。每天带着一个买菜的篮子,这是这里的女人不可缺少的。她学会了洗羊肠子,她说这是这里考验一个媳妇是否合格的主要标准。
“现在婆婆对我已经很满意了。”
最近,刘雯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是个二层楼,但是,房子很简陋,楼梯没有护栏,非常危险,母亲必须寸步不离自己的孩子。12年了,刘雯就是这样,努力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她说她在大学里学的全部专业都忘得光光的。
我真的不能理解她,一个漂亮的上海姑娘,现在变得皮肤粗糙、双手粗壮。
刘雯带着我们走遍了当地的市场,介绍当地的风俗。在镜头前,她一直是笑着的。但到后来,我们感觉到她内心的酸楚。我们问她:
“如果将来你的孩子长大了,也要嫁到国外去,你会怎么样?”
“绝对不可以。我一定不能允许孩子这样做。我自己知道那是什么滋味,”
储阿生的卢旺达传奇
卢旺达在国际新闻中,这是一片死亡的土地。
而卢旺达的中国人储阿生的故事,却让我感到了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如同野草般顽强的生命力。
辜鸿铭老先生总结过中国人:
“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淳朴的。因为中国人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淳朴。除了我上面提到过的那三种之外,还应补上一条,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灵敏。”
储阿生是中国安徽人。1995年到乌干达做厨师。大概是因为名声在外,第二年,卢旺达首都基加利最好的一家中国饭店以1000美元的月薪,聘他担任总厨师长。对当地普通人来说,1000美元是一个天文数字。在地,一般人的月收入大概只值50港币。
储阿生给人的感觉像是一个公关先生。高高的个儿,穿着一件牛仔衬衫,带一顶网球帽,挺拔而有活力。储阿生今年只有36岁。
每天早晨,他带着一个黑人助手,走在基加利的大街上。采购是他每天的第一项工作。在这里,无人不识中国厨师储阿生。他走到那儿都有人过来招呼他,跟他握手。在人群中,储阿生显得特别惹眼,他比本地人高出一个头,肤色最浅,笑着冲人们招手、拍肩,像是在合肥的哪个市场遇到了邻居。
买豆腐,差不多400法郎一块,还有柿子椒、西红柿、葱、豆角,这和在国内都没什么差别。然后到有钱人才光顾的超市里买冻虾以及中国调料。这都是从肯尼亚的内罗毕运来的。
市场上的人摩肩接踵,卖东西的似乎比买东西的还多。许多无家可归的孩子争着来为中国的厨师拎东西,这样,就可以得到100法郎的报酬。
因为5年前的那场大屠杀,卢旺达的孩子多已经沦为孤儿,人们的生活极为困苦。可是在那家中国饭店,却感觉不到贫穷的影子。储阿生说在这个国家,从总统到所有的高官,都认识他,因为他们都是中国饭店的常客。很简单的一盘宫爆鸡丁什么的,也要合人民币100多块钱。这种价位,普通人绝对不敢问津。这位总厨师长经常走到客人们身边,和这些达官贵人握手寒暄。
谈起中国菜,储阿生特别得意。
“中国烹调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以前这里的非洲人根本不了解中国菜,是我把它带到了这里。我是这里唯一的中国厨师,不过我现在已经带出了几个徒弟,这些黑人也会做中国菜了。”
储阿生的故事成了卢旺达的一个传奇。
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就糊里糊涂地到了这块土地上。70年代末他高中毕业,赶上了最后一拨上山下乡。1980年回到城里。没有考上大学,就进了一家单位,每天上班下班。储阿生觉得生活真没意思,他开始进夜校补习功课。后来考上了业大的法律系。毕业之后又被卷进了闯海南的潮流中。
闯荡海南的人大都偿够了失败的滋味,储阿生也四处碰壁。1989年,他申请去美国。等签证的期间开始学习烹调术。可惜他遭到了美国使馆的两次拒签。
实在没辙了,正赶上有一个去乌干达的机会。储阿生一直盼望着能到世界各地看一看,既然美国去不成,就掉头往非洲也不错。
他终于在非洲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厨师。他说,他在卢旺达挣到了他一生中最多的钱。
在1998年秋天的时候,储阿生离开了卢旺达。下一个目标是布隆迪。这是一个他从来没去过的国家,他决定结束打工生涯,到布隆迪开办一个中国饭店,他自己就是那家中国饭店的老板。
“中国人真的很棒!”
在香港,我采访了七八个摄制组的编导记者。对每一个人,我都会问一个问题:
“你们遇到的所有海外华人,无论是来自香港、内地或是台湾,他们自己把自己当成哪里人?”
“中国人啊,所有的人都称自己是中国人。不分地域,他们从来不认为自己不是中国人。”
从他乡归来,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张三说:“回归了,我才渐渐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了,这次出去,真的对中国人的身分挺骄傲的。”陈慧怡说:“单是看中国人,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但相比当地人,中国人真的很棒。一有机会发展,就会很有成就。”
在萨拉热窝,到处都是写着“地雷!地雷!”字样的带子横在街头草地和建筑物的废墟上。邓婉楣说,在这个城市里见到最多的就是坟墓,很新的墓碑上,都是特别年轻的面庞。萨拉热窝内战三年,差不多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可是中国人真的很棒,就是在这片废墟上,我们见到了香港来的郭伟江。他认定战乱一定会给他带来商业机会,果然,他到这里来只有两年半,就已经开了多间时装店、餐馆和百货店,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成功商人。
转了一圈,吴国华发现,还是香港最好。
好在哪儿?
啊呀,在非洲,节奏那么慢,他们说话也是慢慢的。商店5点钟就关门了,6点以前要是还没吃饭,这一天就别想再找到吃饭的地方了。可是在香港半夜12点下班,还可以约朋友出来吃饭。
你们觉得,在海外的中国人与当地人主要区别在哪里呢?
中国人很勤劳,当地人很懒散,比如在亚马逊河,不工作也可以生活,可以吃香蕉、钓一条鱼也行,饿不死。可中国人不会因为仅仅吃饱了饭就行了。他们走到哪里都是最好的。这就是我们感到骄傲的。
中国人有理想,比如想多赚一些钱,想干一番比较大的事业,当地人吃什么住在哪里都没所谓了,有了钱就不工作了,吃完了花完了,就再去挣。
你们遇到的内地、香港、台湾人,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吗?
有,香港人的国家观念大概要淡一些,因为香港毕竟是一个城市嘛。在萨拉热窝有一个女孩,她是北京来的,她很想找一个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小伙子作朋友,她说他们有很大的权力,可以到她的餐馆吃饭,可以赚钱又可以不交税。大概只有北京的女孩才能想出来。
10个摄制组几乎在同时出动,这大概是其拍摄当年亚视最大的行动了。每个人都被要求打预防针,吃各种预防药,直吃得大家恶心头晕。不过最让他们恶心头晕的还是漫长的旅途。为了到马达加斯加,前后10次转机。萧美仪到巴西的亚马逊河,连续50多小时在飞机上、机场里,憋闷坏了。还有人摔断了胳膊腿,有人食物中毒。
我问他们怎么找到这些中国人的。
找中国餐馆啊!随便哪个国家肯定有中国餐馆,中国人走到哪里都要吃中国菜,只要找到中国餐馆就一定能找到中国人,只要找到一个中国人,就一定能再找到第二个、第三个。
“有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
1999.02.15

㈡ 人教版初一上期末试题

课内外文学常识复习题库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出自------高尔基
2、“高岑”指的哪唐代两个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3.下列那一部诸子百家的作品自己没参与? A《孟子》 B《墨子》 C《庄子》
4、古代怎样表示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 令堂、令尊
5、《水浒传》中林冲、李逵的外号-------林冲(豹子头)李逵(黑旋风)
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作者及其称号?-----李清照 易安居士
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的作者是( ),其中诗中的“故人”是( ) A 王维 孟浩然 B 李白 孟浩然 C 李白 崔颢
8、“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 武松
9.下列哪个不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A《安娜卡列尼娜》 B《高老头》 C《复活》
10、文房四宝指什么--------笔、墨、纸、砚。
11、“而立之年”是指 A30岁 B40岁 C50岁
12、《神鞭》的作者是 A冯骥才 B张抗抗 C王宏伟
13、奸臣秦桧陷害抗金英雄岳飞的罪名是-----------“莫须有”。
14、《家春秋》被称为 A爱情三部曲 B农村三部曲 C激流三部曲
15、四大名著是指哪四本书,作者分别是?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水浒传》 施耐庵
《西游记》 吴承恩 《红楼梦》 曹雪芹
16、《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
17、老舍原名 A舒庆春 B舍予 C芾甘
18、《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是----------莎士比亚
19、我国古代著名的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谁的哪首诗? -----文天祥 的 《过零丁洋》
21、“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谁的名言? A郑板桥 B王冕 C王维
22、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是----------伊索寓言
23、《清贫》出自谁之手? A夏衍 B巴金 C方志敏
24、说出《楚辞》《汉书》的作者?-------《楚辞》屈原 《汉书》班固
25、朗费罗是哪国浪漫主义诗人?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26、四大名著中可称为“龙争虎斗”是哪一部------《三国演义》
27、“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成语出自: A《韩非子》 B《战国策》 C《孟子》
28、《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________ 。笛福
29、韩非是诸子百家中哪家的代表人物?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30、《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主要人物是 鲁达(鲁智深) 。
31、“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论语》、《大学》、《孟子》,还有
A《中庸》 B《春秋》 C《尚书》
32、古代帝王的自称(至少说两个)----------孤、寡人、朕
3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认不人君”是谁的名言 A王维 B高适 C王勃
3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谁的哪部作品?--------刘向的《说苑》
35、下列哪部书是范晔的作品 A《汉书》 B《后汉书》 C《三国志》
36、被称为“大李杜”的两个诗人是指 A李白 杜甫 B李白 杜牧 C李商隐 杜牧
37、下列哪一个人物不是“唐宋八大家”? A王安石 B曾巩 C杜甫
3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哪个朝代的谁说的?------- 清朝 顾炎武
39、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写的什么植物?------梅。
40、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 )A 《我的大学》 B《海燕》 C《鹰之歌》
41、有“奥林匹克之父”之称的是哪个国家的谁?---------法国 顾拜旦
4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是哪部作品的开篇词?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儒林外史》
4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_ 大闹天宫
44、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 A老舍 B巴金 C矛盾
45、《水浒传》中发生在黄泥冈的重大事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智取生辰纲
46、“三顾茅庐”出自哪一部名著?《三国演义》
47、说出三个传统节日及其时间------中秋,八月十五。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寒食,清明前2、3天。
重阳,九月初九。 端午,五月初五,
48、“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哪个人物之手?-------林黛玉
49、“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哪位诗人的诗句-------贺知章
50、请说出孙犁的代表作------《荷花淀》
51、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哪“三教”?--------儒教、佛教、道教
52、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的作家是? A高尔基 B 列夫托尔斯泰 C果戈理
5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著名诗人王勃的哪首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4、在古代,兄弟排行,老大、老二各称为什么?-------老大是伯, 老二是仲
5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A白居易 B陶渊明 C王勃
56、“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是谁的名句?
A王之涣 B李白 C刘禹锡
57、欧阳修、陶渊明自号为--------欧阳修“六一居士” 陶渊明“五柳先生”
5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哪个诗人的哪首诗?-----李白的《将进酒》
59、苏轼、李白的自称为?------苏轼 “东坡居士” 李白“青莲居士”
60、“皇帝轮流作,明年到我家”这句话最早出自四大名著中的哪一部?--------《西游记》
61、下列哪一部作品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集? A《朝花夕拾》 B《野草》 C《彷徨》
62、请列举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6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谁的诗句---------陆游
64、老舍取字为舍予的由来--------原名舒庆春 “舒”分为两半即是舍予
65、下列哪一个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A曹孟德 B晁盖 C关云长
66、《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他的作者是谁?------老舍
67、觉新、觉民、觉慧是巴金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家》
68、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什么战役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赤壁之战
69猪八戒本是仙界的 ,因醉酒调戏 ,被贬下凡。 (天蓬元帅 嫦娥)
70、乐府和乐府诗有什么区别?---- 乐府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乐府搜集演唱的诗歌叫做乐府诗
71、《西游记》主要写哪四人西行取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唐僧
72、“黄河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谁的名句? A王之涣 B孟浩然 C崔颢
73、《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文其声”的是指谁?-----王熙凤
74、有“精神胜利法”的阿Q是谁笔下的人物? A夏衍 B巴金 C鲁迅
75、“竹外桃花三两枝”下一句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7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谁的诗句? A王之涣 B刘禹锡 C高适
77、《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关羽 。
78、下列哪一个不是出自《战国策》的成语? A自相矛盾 B鹬蚌相争 C狐假虎威
79、列举三个唐朝的边塞诗人:-------------王之涣,高适,岑参
80、我国第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是西汉时的司马迁。他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81、“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是那部作品的曲子?
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82《水浒传》中的“智多星”是指哪一个人物?吴用
8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什么朝代的哪位诗人的诗句 (唐 杜牧)
84、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哪位诗人什么诗?这句是描写什么季节的?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描写冬天的
85、《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曹操 。
86、“小李杜”是指?-------- 李商隐、杜牧
87、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从哪部作品中演绎出来的?《三国演义》
88、《水浒传》中外号为“鼓上蚤” 时迁
89、“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的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90、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______)借东风——巧用天时 (2)(______)借荆州——有借无还
(3)(______)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 孔明 刘备 猪八戒)
91、《三国演义》中塑造出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古往今来奸雄第一奇才”是 ;“古往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是 。 (曹操 诸葛亮)
92、《红楼梦》共120回。前80回是谁所著,后40回为谁所著?曹雪芹 高鹗
9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刘备、关羽、张飞)
94、《茶馆》的作者是 A老舍 B巴金 C矛盾
95、鲁迅回忆性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96、《三国演义》中的三个国家及其君主分别指的是 (魏曹操、蜀刘备、吴孙权)
97、《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指的是哪四家?(贾、史、王、薛)
98、《红楼梦》以前又叫做什么?------《石头记》
99、在我国被称为“东岳”的名山是-----------泰山
100、<水浒传>中共有_______将,天罡共_____人,地煞星共________人. 一百单八 三十六 七十二
101、古诗文中 “须眉”、“巾帼”、“同窗”各指什么? ------男人、 女人、同学
10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谁?保尔•柯察金
103、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的人是———刘姥姥
104、下列哪一个不是夏衍的剧本? A《秋瑾传》 B《上海屋檐下》 C《包身工》
105、“高山流水遇知音”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发生在钟子期和谁之间的动人故事------ 俞伯牙
106、《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
107、《孟子》、《墨子》和《韩非子》的作者有何不同?
《孟子》孟子及其弟子 《墨子》墨子的弟子和后人 《韩非子》韩非及其弟子
108、"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三父子”是指?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109、说出冰心的两部诗集---------《繁星》《春水》《冰心诗集》)
1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是谁的名言A孟子 B墨子 C庄子
1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谁的话?---------范仲淹
112、“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她有不足之症。”这是《红龙梦》中对谁的描述? A王熙凤 B 林黛玉 C薛宝钗
113、水帘洞上的对联------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114、成语“鸿雁传书”来自哪个历史人物的故事?---------苏武
115、原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116、"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 、南岳 、西岳 、北岳 、中岳,那您知道中岳是什么山吗? A华山 B嵩山 C泰山
117、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118、《水浒传》中叙述了哪个好汉“大闹野猪林”的故事?------鲁智深
119、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著名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120、《红楼梦》中贾家的四位小姐分别叫什么名字?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121、 下列哪一部作品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集? A《朝花夕拾》 B《野草》 C《彷徨》
12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诗句中的描写的人物是谁——诸葛亮
12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经典诗句是谁写的?(杜甫)
124、《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指谁--------庞统
125、下列哪一个不是《水浒传》的故事?
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C《灌园叟晚逢仙女》
126、古代关于“第一”的两种说法: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
127、《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人物是----------诸葛亮
128、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谁-------荀子
129、科举考试殿试第三名被称为 A解元 B 探花 C 榜眼
130、《双城记》的作者及国籍--------英国的狄更斯
131、 严监生是中国古代那部作品中有名的吝啬鬼形象 A《老残游记 C《聊斋》 C《儒林外史》
131、“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出自四大名著中的哪一部?--------《三国演义》
132、号为“香山居士”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133、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哪八个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134、“大江东去,浪淘尽”的下一句是?(千古风流人物)
13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谁的诗句?------苏轼
13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的是我国的哪座名山?--------庐山

㈢ 带d开头的单词有哪些

这里只列举英语中以d开头的常见单词:dancing、date、dating、day、December、
deck、defect、demand、dentist、department、do等等。学好英语单词是进一步学好英语的基础,如果你想要更好的学英语,不妨报课在线外教英语培训班学习,是欧美固定外教教学的,课程价格很便宜,一节课才需要均价13.8元。

给你分享免费试听课地址:【免费领取,外教一对一精品课程】点击即可领取欧美真人外教一对一免费试听课!

阿卡索是真人固定欧美外教一对一授课的,而且都是欧美师资,欧美师资的发音是很标准的。基于学员的年龄及认知水平,匹配合适的课程,针对性学习更有效率,听说读写同步提升。

希望可以帮到你啦!

想要找到合适英语培训机构,网络搜下“阿卡索vivi老师”即可。

网络搜下“阿卡索官网论坛”免费获取全网最齐全的英语资源。

㈣ 中国未来股市能跟上美国吗

中国未来股市能跟上美国吗?美国股市大跌,以及股市将牵动经济下行。

他发推特说,去年3.7万美国人死于普通感冒,每年平均死亡人数在2.7万至7万之间。一切都没有关闭,生活和经济继续。

“现在才有546例确认新冠肺炎病例,22人死亡。想想吧!”

这个想想吧,就是说给做空和看空美国股市和经济的投资者听的。

美国股市没听他的话,止不住的跌。

但特朗普最不开心的事情,还不是美国股市跌,而是美国股市大跌,中国股市却在涨。他的推特对做空中国股市失灵了,对做多美国股市也不灵了。

你涨我跌最可恨,这样的心情,炒股的很多人都曾有过体会:

真正的不开心并不是赚和赔,而是别人比你赚更多,比你赔的少。我亏30万,你亏80万,我仿佛赚了50完。我赚30万,你赚80万,关灯吃面。

可以负责任地说,特朗普还会不开心下去,直到告老还乡。

如果美国股市和中国股市是两条线,我们不能说美国会从3万点往下走,我们会从3000点往上走,然后两条线相交。但中国股市和美国股市两点相交前,中国股市要快速往上走,美国股市会走得慢,等着我们去接近的这个大趋势——

不会有改变。

前段我曾在旗帜鲜明唱多中国股市的一个稿子里说,现在,要用大格局去看中国股市,而不是用传统的估值模式。对中美股市的未来预期,也是这个逻辑。

打仗,当然要看眼前的兵马粮草与敌强我壮还是不壮,但干革命,大时代分水岭上,要看大趋势,看大方向。如果只看兵马粮草这些,谁能看到雪山草地的胜利。

经济也是一样。平时,当然看技术指标、GDP数字、债务等等等。但到大节坎上,这些都不重要了,要越过问题看大方向,有多少人,能折腾多少生产和消费。

中美经济和股市,现在就在这样的分水岭上,实际上也不是现在了,而是从有位老人在南海边就开始了。只不过,现在比赛到了冲刺的关键时候。

为什么对中国这么有信心?来看一看大趋势,大方向。

先用比较接近华商韬略头条的语言来一段大道理:技术创新驱动经济,中国将在未来走在相对美国的前头。

英国人口学家、经济学家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曾因一个深深的忧虑闻名于世:“人口增长超越食物供应,会导致人均占有食物的减少,最弱者就会因此而饿死。”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指出了马尔萨斯的短视之处,称他“从未预料到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奇迹……技术的进步拓宽了生产可能性边界”。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的经济增长就开始科技驱动了。

1950年代,美国的房子、汽车等等衣食住行基本设施,如果算普及率和经济贡献,基本就和我们现在差不多了,甚至更高。

此后,其经济增长,基本上都是技术驱动的升级换代和新消费、新生产、新经济,比如汽车、信息科技等等。这期间的美国,某个角落某个人的灵光闪现,便随时掀起一场产业和经济变革,甚至一轮全球科技产业的兴衰交替。

比如,1957年秋天,八位年轻人在美国加州的农地里成立了一家做集成电路的新公司Fairchild(仙童)。之后,八个年轻人中的诺伊斯和摩尔又独立创办英特尔。这类横空出世的、当时不起眼的发明、创新,就对美国经济起到巨大影响。

乔布斯曾比喻仙童半导体公司“就像个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就随风四处飘扬了”。美国的经济,尤其最近20来年的增长驱动器,几乎可以说就是那朵蒲公英飘扬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我们从南海边画圈到现在的经济驱动,科技创新当然有功劳,但主要还是靠基本设施和基本建设。而现在,我们走到了更靠科技创新驱动的大时代分水岭上。

㈤ 求关于潮汕人“过番”的俗语、童谣

严格来说,潮人过番也应该是一种移民,但因为潮人过番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因此另立一节,专文叙述。潮汕地区是个著名的侨乡,现在的潮汕本土人口不过1000万人左右,而在世界各地的潮籍华侨、华人已近1000万人。但是,过去移民海外和今天的移民迥然不同。潮汕海外移民,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宋元时期的移民、明代移民、清代移民和近代移民。可以说,每个移民期的来临,都有它的历史原因。
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十分活跃,朝廷为了增加财政收入,鼓励加强海外贸易活动,一方面招引外商来华贸易,另一方面鼓励中国商人出海贸易,潮汕地区濒临大海,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潮人参加这样的贸易活动,甚至外迁居住是必然之事。当宋元易代之际,潮汕地区经历了近20年的兵祸。至元十五年(1278)三月,元军由著名将领唆都率领进攻潮州城,潮城知州马发率领士兵英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潮州城破之后,元兵进行报复性的屠杀,潮州俗语“刣存三家人”记录了这一灭绝人寰的历史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潮人纷纷流亡海外。特别是到了番邦之后,南洋国家政府对华商诸多优待,让这些流亡的人有一种扎根彼地的感情,于是慢慢地在那里成家立业,逐渐融人当地社会。
明代初期,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厉行“海禁”,洪武四年(1371年)首先颁布禁海命令,洪武十四年(1381)再次下令“禁滨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并在沿海一带设置城寨卫所,派兵防守,对敢于出海“通番”贸易者实行严厉打击,使明初私人海上贸易活动受到很大打击。这种海禁政策,一直到嘉靖年间都没有宽弛。这个时候,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的状态,东南沿海商品经济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沿海商人为了追求巨大利润,从事私人海上贸易相当频繁,并且慢慢地形成较大的规模。这种私人贸易无疑是与政策相抵触的,统治阶层加大对海上贸易活动的打击,这种情况下,一些人不得不移民海外,定居海外。
第三个阶段是清朝统一中国之初,为了巩固政权,不仅完全继承了明朝的海禁政策,而且发展为更系统的闭关锁国政策。特别是对广东沿海地区:“凡系飘洋私船,照旧严禁”。为了对付郑成功反清力量,顺治十七年(1660)九月,实施“迁界”令,强迫沿海地区内徙30~50里,并将沿海村镇夷为平地。康熙元年,潮汕的澄海、饶平一带被勒令内迁50里,“既迁之后,不许出界耕种,不许复出界外盖屋居住,如有故犯,俱以逆贼处斩”。康熙元年至五年,接连的三次迁界,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潮汕俗语“(讠别)字掠无蟛蜞”,是在迁界期间产生,迁界之后如果出界捕捞的,“俱以逆贼处斩”,那些看得懂的看得胆颤心惊,不敢越边界半步,那些看不懂的,“白纸黑字,你(讠别)我,我唔(讠别)伊”,照常越界捕些鱼虾蟛蜞,勉强度日。这句话现在引申为循规蹈矩的人反办不好事情,可以算是一种黑色幽默吧。
康熙二十三年,海禁政策放松了。这个时候澄海境内的樟林港已初步形成,出入其间的红头船为潮人飘洋过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提起红头船,这是明清时代出入中国南海一带许许多多木制帆船中的一种。雍正元年(1723)清廷为了便于对各省商船、渔船进行审批、登记、发牌,规定各省商船在船体两端头尾部位和大桅上半截用漆油涂上各种不同的颜色,按规定,广东船舶涂的是红色油漆,称为红头船。红头船的船体大、载重量也大,一般每艘载垂自数十吨至二百余吨不等,红头船的出现,承负着拓展海外交通,促进国际贸易和产品开发以及繁荣地方经济的重任。
樟林港的繁荣是因原先的渔业港转变为商业港。乾隆七年 (1742)和乾隆五十六年(1791)两次经政府批准,共建铺屋114间,组成六条街道,外有六个村社环绕,称“八街六社”,樟林的《游火帝歌》描写了当时的繁荣。建于嘉庆年问的新兴街,全长近200米,由54间货栈组成,全部货栈楼房以巨楹厚板为料,足以承载大量货物。
有了红头船,有了便于出海的工具,有了樟林港,方便了出海。但“长安虽好,不如故居”,这是中国人共同的心态,为什么独有潮汕人敢于冒险,闯荡茫茫的海面,到海外谋取生计呢?
潮汕俗语“荡到无,过暹罗”,真实地反映了潮汕人过番的历史原因。清朝嘉庆、道光以后国力逐渐衰落,潮汕在清朝时,随着人口增长,已经从唐宋时的地旷人稀,逐渐变为人多地少,谋生艰难。加上明清两朝长期实行海禁,明末清初的战乱又延及潮汕。因此,潮汕许多地方的粮食无法自给,许多农民渔民难得温饱,生活极其困苦。据乾隆《潮州府志》记述,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潮汕各县发生涝、风、蝗(虫)、瘟疫、地震等灾难248次,平均每年两次,以致“鬻妻弃子,饿殍载道,甚至寻死者、迁徙者十之八焉”。那些到南洋一带谋生的人,来到樟林,带上一些不易变质的干粮,乘上了红头船,漂洋过海。潮汕俗语说:“无可奈何舂甜粿”就是描写了这种过洋的状况。在过去。甜粿是一种稀罕的食品;要等到逢年过节才春上一点来祭祀祖先或者神祗。平时是绝对看不到一点甜粿的。因为每次过洋,如果是顺风顺水,行程需一二十日。如果碰上风浪,则需要一个多月的行程,因此必须多带一些干粮,甜粿不易变质,所以,过洋的人才准备甜粿,但此举实在是无可奈何。斯金纳的《泰国华侨社会吏的分析》提到:“大量运载他们的帆船,令人想起了载运非洲奴隶的情况。甲板上堆满了人,这些可怜虫日夜暴露在恶劣的天气下,毫无蔽身之所,因为船的下层装满了货物,他们的粮食和有限的水。”
在潮汕民谣中,有不少就是反映这种生活现实的。如“一溪目汁一船人,—条浴布去过番。钱银知寄人知返,勿忘父母共妻房。”“大船驶过七洲洋,回头不见我家乡。是好是劫全凭命,未知何日回寒窑?”这些民谣充分反映了向海外移民者的心态,也反映了海外移民的艰辛。
第四个阶段是近代移民。19世纪中后期,西方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进程加快,相应加紧了对殖民地资源的掠夺和商品倾销。东南亚锡矿开采,橡胶园的开辟,北美、澳洲、南非的金矿开采和铁路建设,南美洲种植园的拓展等都需要大量劳力。而这时候,潮汕地区人多地少.灾害频繁,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自然而然,他们便移民海外。
还有一种作为“猪仔”被掠夺的华工,更是充满辛酸。潮汕俗语说“日里窟,会得入,(不会)得出”。反映的就是华工悲惨的生活。19世纪末,西方的殖民主义者在潮汕掠夺华工后,英国的主要运送到英属的新加坡和槟榔屿,再转运到东南亚的爪哇、苏门答腊、北婆罗洲等地,开垦甘蔗、橡胶等大种植园和矿山。荷兰主要将华工运送到印尼的日里。这些掠夺华工的活动是十分不人道的。大海茫茫,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加上船主害怕工人造反,把人关在底舱,场地狭窄,难以容身,常常因疾病、饥饿和缺水而大量死亡。根据徐艺圃的《汕头地区早期华工出洋概论》:“据估计,从1852年到1858年从汕头掠运出洋的苦力,共有4万人。而在这6年中,妈屿岛就有8000名苦力死亡,弃尸海滩,无人过问,占运出苦力总数的20%。”
即使这些契约华工在运载的过程中死里逃生,到了目的地之后,被送进大种植园或矿山作苦丁,所遭受的压迫、剥削和虐待,同样是苦不堪言,每天在工头的皮鞭监督下,要劳动 18个小时以上,所得工钱又只能维持一个人一天的基本生活,生活十分凄苦,很多人没多久便死了。再者,殖民主义者又开妓院、设赌馆,百般引诱,使不少人因染上恶习而借债度日,这样又要卖身抵债,永远也难以回归故里。因此,在潮汕歌谣中,有不少就是反映这种心态的: “人在外洋心在家,少年妻子一枝花。家中父母年已老,身中无钱又想回。”过番人在大洋的另一方是如此艰难地生活着,举目无亲,当地居民又虎视眈眈,所谓“人地生疏,番仔擎刀”。
而在家的亲人又是如此的“望眼欲穿”。这种思念,潮汕人生动地形容为“惨过在等出外翁”。“出外”就是“过番”,“翁”就是丈夫。那些出门在外的人,能较快攒积一些钱回家省亲的,只是少数。有的“番客”在外几十年才能回家一趟,有的一辈子抛下妻儿,不再回来,对于那些在家苦等,上要赡养父母,下要抚养儿女的妇女来说,过的是什么日子便可想而知。民谣唱道:“前世无身修,嫁着儿婿到外洲。去时小生弟(长得年轻漂亮,像戏台上的小生一样),返时留白须。”一首催人泪下的《十二月思君歌》,更是道尽苦等丈夫回家的心曲:“……二月惊蛰是春分,夜昏早起想着君;茶饭半点全(不会)食,想着我君心头酸。听着隔房人成双,孤身帐内无人言,使妾有话无人呾,未知何时是同房……四月立夏是热天,打开箱囊换暑衣;换上暑衣心忙迫,只见君衫不见伊。……”还有一首《正月思君在外方》:“正月思君在外方,自君去后心头酸;自君去后相思病,相思病重(不会)落床。二月思君初二三。日日思君床头伴;自君去后相思病,相思病重(不会)洗衫;三月清明雨纷纷,路上行人成大群;人人扫墓上山去,唔见君家来拜坟。四月立夏日头长,单身娘囝鼻头酸;思父思母有时候,思君思婿割断肠。五月初五扒龙船,溪中锣鼓闹纷纷;船头打鼓别人婿,船尾掠舵别人君。……”出洋谋生的人,他们远涉重洋,踏上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他们的目的就是能够赚到一些钱银,寄回家里养家活口。潮汕俗语归纳为“番畔钱银唐山福”。杜桂芳的《潮汕侨批》对这种现象进行精辟的概括,认为这是:“责无旁贷与心安理得倾斜和心理同构”。出洋谋生的人,到了异地,一般都是从事低层次的劳动,收入较低,生活境况大多不佳,有的还相当困难。如他们在侨批中叹息的“行情冷落,入不敷出”、“商业凋蔽,取利无门”、“左支右绌,生计艰难”……即使遇上风涝火旱,政治动荡,货币涨跌等情况,他们也想方设法,不让家里的人有丁点的忧虑。如潮汕歌谣《心慌慌》:“……上山来做工,伯公朵隆保平安。雨来乞雨沃,日出乞日曝。所擎大杉桁,所作日共夜,鸡啼五更去冲浴,冲到浴来是怎生?海来相阻隔,(不会)得唐山我奴来拍抨。信一封,银二元,叫奴刻苦勿愁烦;囝儿着扶持,教伊勿赌钱,田园着力作,猪仔着力饲。等到我赚有钱,紧紧回家来团圆。”但是国内家属对海外亲人,却甚少顾及他们的种种艰辛,而是把这种依赖视为理所当然,而且这种需求远远超出了及时寄来,有时候还会有怨言。因此,人们对这种现象,感慨地说这是“番畔钱银唐山福”。对这种现象,杜桂芳在《潮汕侨批》将其归纳为几个原因:其一是血缘宗法的约束,其二是宗亲义务,其三是现实可能。

㈥ 红豆薏米红枣粥的功效和作用, 这三样能一起煮粥嘛,是不是减肥养颜的呀有副作用嘛

没有 什么 ,副作用 我经常和 薏仁米 利尿 消水肿 , 红豆也有此功效 还解毒 大枣补血养颜 民间 属于 一天三颗枣 ,青春不显老,, 对女生都有大大好处, 是养生之道, 而且 对女生还来说 好处多多,, 最好是温喝 不要放冰箱里 凉后喝 对胃不好,, 而且 里面不要放大米 放大米会 对功效减半 , 因为消水肿 对于 浮肿肥胖的人说 是减肥 , 对于正在减肥的人来说 代替中午的午餐 那 有利于 助减肥 ,都是热量不高的是事物 还是五谷杂粮

㈦ d开头英语单词

deadly a.致命的,死一般的
deal with 对付,处理,安排;论述,涉及;做生意
debate n.&v.争论,辩论
decade n.十年,十年期
deceive v.欺骗,蒙骗
decent a.正派的;体面的
decorate vt.装饰;装潢
decrease v.&n.减少,减小
deer n.鹿
define v.给…下定义,解释;限定,规定
definite a.明确的;一定的;肯定的
definitely ad.一定地,明确地
definition n.定义,释义
delicate a.纤细的,精美的;易碎的;微妙的
delicious a.美味的;怡人的
democracy n.民主,民主制
demonstrate v.说明;论证;证明,演示;表露,示威
dense a.密集的,稠密的,浓密的
deny v.否认,不承认;拒绝给予
depart vi.离开,起程;出发
dependent a.依靠的 ,依赖的
deposit v.存放;储蓄;(使)沉淀 n.存款
deserve vt.应受,值得
desirable a.值得想望的,值得拥有的;可取的
despair n.绝望 vi.绝望
despite prep.不管,尽管
destination n.目的地,终点;目标,目的
detail n.细节,详情;枝节,琐事 v.详述
detect vt.察觉,发觉;侦察
device n.装置,设备,器具,仪器;设计
dial n.钟(或表)面,标度盘 v.拨(电话号码)
dialect n.方言
dialog n.对话,对白
diary n.日记;日记簿
differ vi.不同,分歧;持不同看法
digital a.数字的,数字显示的
discipline n.纪律,训练;学科 vt.训练;惩罚
discourage vt.使泄气,使灰心
disgust n.厌恶 vt.使厌恶
dismiss v.去除,不再考虑;免职,解雇;解散
disorder n.杂乱,混乱;骚乱;失调,病
display n.&v.展览,陈列;显示
distinction n.差别,不同,对比;区分,辨别
distinguish v.区别,辨别,分清
distribute vt.分发,分配;散布,分布
divorce n.&v.离婚,分离
do away with 废除,去掉
do without 没有…也行;将就
document n.公文,文件,文献
domestic a.本国的;家庭的,家用的;驯养的
donkey n.驴;笨蛋
dorm n.(集体)宿舍
dormitory n.集体宿舍
dot n.点,圆点 v.打点子;散布于
doubtful a.难以预料的;怀疑的,可疑的
draft n.草稿,草案,草图 vt.起草,草拟
drag vt.拖,拉
dramatic a.引人注目的,给人深刻印象的;戏剧性的
draw in (火车、汽车)进站
draw up 起草,制订
dread n.畏惧;恐怖 vt.惧怕
dress up 穿上盛装;精心打扮
【(7)蒲公英数字货币扩展阅读】:
dedicate …to 奉献;
depend on依靠,依赖
die back 枯死;
die down 逐渐消失;止息;
die off 相继死去;
die out消失;死绝;
difference in在……方面的差别
do something for/to 改进,增强
doubt about怀疑
e to 由于,因为
dwell on 利用
deprive sb. of sth. 剥夺某人某物
derive…from(=obtain…from)从…取得,由…来的.
derive from(=come from)起源于
despair of (=lose all hope of) 绝望
despite (=in spite of) 不管, 尽管
deviate from 偏离, 不按…办
differ from…in 与…的区别在于…
dispose of (=get rid of ,throw away)处理掉
distinguish between (=make or recognize differences) 辨别
distinguish…from 把…与…区别开
do away with(=get rid of; abolish; discard eliminate) 除去,废除,取消;
do away with (=kill) 杀掉, 镇压 depend on 依靠
depend from 悬挂
discuss with 与……讨论
disagree with sb 不同意某人
disagree on 不同意某一个意见

㈧ 星露谷物语物品代码

星露谷物语物品代码:

烤蛇226;炸弹小286;中287

超级炸弹288;蜂蜜340

兔子脚446;黄宝石68

超级海黄瓜(2)155;圆宝石62

黄金南瓜(2)373;普通蘑菇404

依锭337;布428

红蘑菇420;眼蘑菇257

硬木709;红蛋537

绿钻60;钻石72

彩虹石74;铜矿378

铁矿380;金矿384

碳382;太阳结晶768

黑暗结晶769;绿蘑菇281

棒棒糖243;赌石749

史莱姆块766;石头390

(8)蒲公英数字货币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表格中的价格指普通品质价格,银星品质价格加成25%,金星品质价格加成50%。

2、所有种类都需要挨个捉一遍,购买和捡到的新品种鱼类不会解锁图鉴。

3、高难度的鱼类对钓鱼技能的等级有一定要求,你需要提升到较高等级或使用食物临时提升等级才有机会钓到。

4、表格中的难度是根据个人经历、游戏数据和稀有程度。

㈨ 瑞士法郎的防伪技术

瑞士法郎防伪技术分析:瑞士法郎不仅设计前卫,用色明快,防伪先进,制版和印刷质量上乘,而且在公众辩伪方面还做的极其细致和人性化,直接将防伪点用英文字母A-H对应标出,非常易于公众辨别真假,可谓用心至极,将"以人为本"的精神诠释得非常到位。
瑞郎的主要防伪特征:
A处:用轻微反光彩色油墨印制的磁性数字,用专业仪器即可识别。
B处:水印数字,迎光透视可看见面额数字。
C处:可脱色数字,用力在纸张上摩擦即可产生脱色效果,该图案为凹版印刷,有明显手感。
D处:打孔数字,迎光透视或变换角度观察,
可发现由很多细微的小孔组成的面额数字的图案。
E处:用光变油墨印制的面额数字,当变换角度观察时,该数字由紫色变为绿色。
F处:在紫光灯下底纹有黄色荧光反应。在F点对应的人像右侧有一个用荧光油墨印制的面额数字。
G处:用金属油墨印刷的微型文字“ snb bns ”所组成的面额数字,在光线下反射出银光。
H处:用横线条组成的隐形面额数字,当变换角度观察时便可发现。
温变油墨又称热感变色油墨、感温变色油墨、热敏油墨或示温油墨,是一种能随温度变化而发生颜色变化的特种防伪油墨,应用范围包括货币、票据,防伪标签,酒类包装防伪等特种用途印刷。温变油墨防伪材料是采用特殊化学合成法合成的,具有特定变色温度(10℃、20℃、30℃、40℃、50℃、60℃、70℃、80℃)的有机络合物、无机盐配位化合物和液晶分子等。温变油墨主要分为可逆消色、可逆显色、可逆变色、可逆记忆型、可逆区间显色、不可逆显色、不可逆变色七大系列。

㈩ 七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 冀少版

只找到历史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商鞅变法:(七上P35-36)
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内容——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响: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各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彻底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例: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彻底的。”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2)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二、百家争鸣: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七上P43),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七上P45),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七上P44),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七上P45),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七上P46),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例: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1)该材料是谁说的?答:是孔子
2)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儒家
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在文化上有何贡献?答: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例:材料:“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1)体现了谁的主张?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思想?
答: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朴素辩证的思想。
(2)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答:我认为有用。如:在解放战争中,装备人数上超过解放军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是被打败了。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七上P5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四、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七上P51-52-53)
(一)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四)思想——焚书坑儒(P52)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五)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P53)
(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2、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
例: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答:1、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3、全国推行郡县制;
4、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5、修筑了长城; 6、开凿了灵渠。
例:材料“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1)上述引文是谁实施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是秦始皇实施的,主要措施有: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
(2)实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答: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作用是: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五、评价秦始皇:
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意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第二年,农民起义爆发。
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六、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措施:(七上P62-63)
1、政治: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P62)
2、经济: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P68)
3、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P63)
4、文化: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P63)
5、军事:多次反击匈奴,取得胜利;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西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P79、P82-83)
6、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七、西域都护的设置:(七上P77)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说明新疆地区在历史上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八、丝绸之路:(七上P78)
1、陆地: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引进西域的核桃、苜蓿、石榴、葡萄)
2、海上:从广东的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3、作用:沟通中西交通,促进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
4、历史价值: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富有创造力的精神;中西方友好、物质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有利于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有利于当今旅游事业的发展和考古工作的开展。

九、造纸术:(七上P81)
1、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的麻纸。
2、东汉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十、张衡(东汉)地动仪: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七上P82)

十一、司马迁与《史记》:(七上P88)
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既是一部历史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著作。
例:材料【“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1) 这是谁说的?写在什么书上?答:司马迁;《史记》。
2) 他生活在什么朝代?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答:西汉。这句话是:人当然都有一死,但有的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却死得比鸿毛还轻。
3)这部书内容如何?答: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4)这部书地位如何?答:《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5)鲁迅怎样评价这部书?答:“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十二、赤壁之战:(七上P95-96)
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不敢轻易南下。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例:材料一:“曹操率大军南下,想消灭孙权、刘备统一天下,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打败曹军。”
材料二:引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这是描述的中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战役?答: 208年的赤壁之战。
2)你从他们的胜败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答:骄兵必败;团结就是力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要更详细的了解这次战役的情况,应从哪里去查询或查找资料?

十三、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七上P98)
(这是台湾与内地的最早记录。)

十四、北魏孝文帝改革: (七上P107)
1、背景:北方的统一和民族大融合。
2、政权:鲜卑族建立北魏,定都平城,后孝文帝迁都洛阳。
3、改革的内容——汉化政策:
即: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通汉婚、用汉律、学汉风。
4、作用: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十五、数学成就:(七上P110)祖冲之(南朝):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比欧洲早近1000年。

热点内容
收到假eth币 发布:2025-10-20 08:58:16 浏览:973
暗黑破坏神2eth打孔 发布:2025-10-20 08:42:58 浏览:105
BTC和CBT是一样的吗 发布:2025-10-20 08:42:57 浏览:233
华硕trx40Pro供电 发布:2025-10-20 08:33:26 浏览:432
晒人民币编号的朋友圈 发布:2025-10-20 08:25:32 浏览:687
doge格式 发布:2025-10-20 08:02:00 浏览:382
以太坊会爆发吗 发布:2025-10-20 08:01:59 浏览:772
一台比特币矿机的功率 发布:2025-10-20 07:39:24 浏览:925
trx辅助带 发布:2025-10-20 07:35:29 浏览:48
比特币哈希值有多少位 发布:2025-10-20 07:31:20 浏览:633